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3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3-11-15
  

  • 全选
    |
    论著
  • 罗莎, 赵帅, 高春海, 纪艳, 马洁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281-12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天津市市售鸡蛋中兽药残留水平及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对天津市2016—2021年375份市售鸡蛋样品中27种兽药残留量进行检测,结合居民鸡蛋摄入情况,采用食品安全指数法(index of food safety,IFS)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 375份鸡蛋样品兽药残留检出率为32.27%(121/375),不合格率为29.33%(110/375)。检出率位于前三位的依次为强力霉素18.73%(53/283)、甲硝唑16.96%(48/283)、土霉素10.60%(30/283);不合格率位于前3位的兽药依次为强力霉素18.73%(53/283)、甲硝唑16.96%(48/283)、金刚烷胺7.26%(17/234),以上4种兽药占总检出样品的90.08%(109/121)。不同采样点类型、不同包装形式鸡蛋中兽药残留检出率、不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检出兽药IFS值范围为0.000 1~ 0.275 7,均小于1。结论 2016—2021年天津市市售鸡蛋中存在多种类型兽药残留,但所监测的27种兽药通过膳食暴露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 刘富强, 蔡富文, 张斯钰, 岳文芳, 段红英, 夏梦芝, 高立冬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285-12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06—2020年湖南省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动态变化并探讨其原因,为有效提高学校食源性疾病防控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2006—2020年湖南省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季节分解指数模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评价该模型的拟合程度及应用价值。结果 2006—2020年湖南省共报告学校食源性疾病事件260起,波及398 876人,发病数为12 281人,罹患率为3.08%;其中食物中毒事件79起(占30.38%,报告发病数为3 085人),食源性肠道传染病事件181起(占69.62%,报告发病数9 196人)。报告事件数最多为2018年(37起,14.23%),报告发病数最多为2006年(1 745人,14.21%),不同年份之间的罹患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 458.51,P<0.05)。湖南省14个市州均有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报告事件数和发病数最多的均为长沙市,共报告事件36起(占13.84%),报告发病数1 943人(占15.82%)。不同地区学校食源性疾病事件的罹患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 103.58,P<0.05),张家界市的罹患率(8.13%)为最高;各类型学校均有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小学和中学报告事件数最多(各报告86起,33.07%),不同类型学校的罹患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 259.15,P<0.05),幼托机构罹患率(12.83%)为最高;Ljung-Box Q18的P值均大于0.05,可认为时间序列模型拟合情况较好。结论 2006—2020年湖南省学校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起数和发病人数总体呈波动状态,湘中和湘北地区发生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较多,中小学生为高发人群。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拟合情况较好,在学校食源性疾病发生趋势的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王希丹, 黄凯, 陈传德, 杨洁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290-12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深圳市罗湖区≥50岁人群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1月—2022年1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基层医疗机构招募参与者,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 27.0软件采用χ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因素。结果 537名研究对象中,86.03 %的人群愿意接种HZ疫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知晓HZ易感年龄段(OR=1.259,95%CI:1.010~1.571)、担心自己或亲友患HZ(OR=2.975,95%CI:1.607~5.506)、通过网络途径(OR=2.408,95%CI:1.289~4.496)、医务人员(OR=1.999,95%CI:1.102~3.625)介绍获取疫苗信息,以及关注疫苗的安全性(OR=2.827,95%CI:1.374~5.814)的人群具有较高接种意愿;不接受(OR=0.136,95%CI:0.056~0.332)和不确定能否接受(OR=0.274,95%CI:0.141~0.533)接种后的轻度不良反应相比于能接受的人群具有更低的接种意愿。结论 罗湖区≥50岁人群对HZ 疫苗接种意愿较既往其他地区的研究有所提升,通过疾病和疫苗的宣教科普以及医务人员正确引导可进一步提高HZ疫苗的接种意愿。
  • 吴晓娜, 田祎, 李爽, 林长缨, 霍达, 高志勇, 贾蕾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296-12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8—2021年北京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流行特征,为预防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病例信息来源于“全民健康信息化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监测》模块,统计2018—2021年北京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信息,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概况及其病原学分布等流行特征,不同组别发病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因新冠疫情影响,2020和2021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数和发病率较2019年下降明显。其他感染性腹泻存在夏季(6—8月)和冬季(12月至次年1月)两个高峰。高发人群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和20~39岁青壮年。男性发病数高于女性。散居儿童发病数最多,分别占每年发病总数的39.03%(14 218/36 428)、35.69%(13 264/37 169)、38.55%(5 076/13 169)和27.53%(5 858/21 277)。不同年龄段(χ2=305 483.680,P<0.001)、不同性别(χ2=370.854,P<0.001)人群每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发病构成比较,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确诊病例中,轮状病毒感染比例最高,四年分别占实验室确诊病例的94.95%(4 135/4 355)、92.13%(4 469/4 851)、67.20%(803/1 195)和64.39%(1 472/2 286)。结论 2020和2021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数和发病率因新冠疫情影响下降明显,5岁以下散居儿童发病数和发病率较高,实验室诊断报告率亟待提高。
  • 刘宇丹, 王丹丹, 杨再婷, 查红燕, 兰玉, 唐巧, 陈世苹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00-13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大学生儿童虐待经历和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 2021年11—12月方便抽样调查某校大学生儿童期虐待经历、社会支持和自杀意念,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期虐待经历、社会支持和自杀意念的关系。结果 1 233例研究对象中,自杀意念报告率为9.73%。有情感类虐待或忽视、躯体类虐待或忽视和至少经历一类儿童期虐待的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无对应儿童期虐待的学生(均P<0.05)。对于情感类虐待或忽视、躯体类虐待或忽视和至少经历一类儿童期虐待,与无对应类别儿童期虐待伴高社会支持的大学生相比,有对应类别儿童期虐待伴随低社会支持的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较高(OR=3.761,95%CI:2.085~6.784;OR=3.464,95%CI:2.019~5.945;OR=2.980,95%CI:1.625~5.464;均P<0.001);有对应类别儿童期虐待伴随高社会支持的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及无对应类别儿童期虐待伴随低社会支持的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应当关注有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大学生社会支持情况,有助于预防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
  • 陈洁, 张晨, 杨细飞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04-13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的氯化铜暴露对C57BL/6J雌性小鼠运动功能和黑质内神经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 30只12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 mg/kg氯化铜处理组、20 mg/kg氯化铜处理组,每组各10只,灌喂处理8周。实验结束后,对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包括转棒、爬杆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的运动能力,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印迹法探究小鼠神经细胞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铜处理组小鼠的在杆时长均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毒物浓度增加,在杆时长也相应增加(F=27.03, P<0.05);经铜暴露后的小鼠在棒时长均减少,其中20 mg/kg氯化铜处理组小鼠的在棒时长减少(F=3.35, P=0.05);旷场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铜处理组的小鼠在旷场中运动的总路程减少(F=13.93, 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铜处理后的小鼠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F=8.74, P<0.05)、多巴胺转运体(F=13.09, P<0.05)、Bcl-2(F=9.23, P<0.05)和PGC-1α(F=5.04, P=0.030)蛋白表达量和黑质内甲酚紫阳性细胞数量(F=63.52,P<0.05)均减少。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铜处理后小鼠血清铜(F=5.93, P=0.020)和黑质铜(F=7.48, P=0.010)含量增加;铜处理后小鼠的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F=28.89, P<0.05)、肿瘤坏死因子α(F=22.73, P<0.05)、白细胞介素-1β(F=11.77, P=0.002)水平均升高,并且随着毒物浓度升高,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也相应升高;铜处理后小鼠的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4(F=4.79, P=0.040)、IL-10(F=14.70, P=0.00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F=6.19, P=0.020)水平均降低。结论 氯化铜长期暴露增加了小鼠血清和黑质内铜水平,诱导了小鼠神经元细胞的丢失,激活了小鼠神经炎症,最终可导致小鼠运动功能障碍。
  • 池家煌, 伍啸青, 李蕾, 陈友兰, 李呐, 黄淑英, 黄勇虾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09-13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厦门市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影响因素,为科学评价碘缺乏病防治效果,调整甲状腺容积评价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厦门市六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各抽取1所小学的8~10岁非寄宿学生,采集1次随机尿样、家中盐样、甲状腺容积、身高、体重。结果 共抽取厦门市8~10岁儿童1 259人,其中男生627人,女生632人,8岁423人,9岁419人,10岁417人。尿碘中位数为164.58 ug/L,盐碘中位数24.02 ug/L,碘盐覆盖率93.01%,合格碘盐食用率91.47%;甲状腺肿大33人,肿大率2.62%;甲状腺容积与性别无关(Z=-0.736,P=4.602),随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体表面积增加而增大(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30、0.41、0.44、0.31、0.47,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08、0.13、0.25、-0.03、0.18);年龄、身高、体表面积、体重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09、0.10、0.15、0.23,四者比例为1∶1.22∶1.75∶2.71。结论 厦门市儿童甲状腺容积受多种因素影响,评价儿童甲状腺容积大小时除年龄外还应考虑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的影响。
  • 黄丽思, 吴艳宇, 迟宝峰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12-13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超重肥胖中小学生血脂异常现状及其与膳食模式的相关性,为当地中小学生血脂异常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0年10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锡林郭勒盟地区5所小学、5所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健康体检,问卷调查收集其膳食数据,实验室检查收集血生化数据。通过膳食频率法获得调查对象近一年内各种食物的摄入频率以及摄入量,并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膳食模式。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超重肥胖学生血脂异常发生风险与膳食模式的相关性。结果 该地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04%和15.38%,血脂异常检出率为16.65%,且超重肥胖学生血脂异常检出率高于体重正常学生(P<0.05)。该地区中小学生存在4种膳食模式,分别为豆制品蔬菜膳食模式,水果甜食膳食模式,禽肉蛋类膳食模式,蒙古族膳食模式。矫正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水果甜食膳食模式(OR=1.652,95%CI:1.080~2.525,P<0.05)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豆制品蔬菜膳食模式(OR=0.272,95%CI:0.110~0.670)和蒙古族膳食模式(OR=0.615,95%CI:0.428~0.844)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结论 该地区中小学生血脂异常率低于全国水平,水果甜食膳食模式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豆制品蔬菜膳食模式和蒙古族膳食模式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提示可以通过改善膳食模式的方式来达到控制中小学生血脂异常的目的。
  • 梁静, 冯家力, 曾栋, 陈东洋, 刘先军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17-13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检测功能饮料中肌醇、牛磺酸与咖啡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 功能饮料涡旋混匀后,移取0.02 ml,用超纯水稀释至10.0 ml,用0.22 μm的滤膜过滤后,经Waters HSS T3色谱柱实现分离,流动相分别是甲醇和纯水,梯度洗脱,最佳流速是0.2 ml/min,通过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 分析物在0.005~1.0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 5;肌醇、牛磺酸与咖啡因的检出限依次为5、0.2和0.002 ng/ml;三种分析物的加标回收率在88.1%~109.0%,相对标准偏差(n=6)为0.8%~7.9%。结论 该方法前处理简单、高效、准确、灵敏,适合同时分析功能饮料中的肌醇、牛磺酸与咖啡因。
  • 陈宇, 封婷, 张慧慧, 贾爱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20-13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近5年糖尿病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的构成、变化趋努及影啊囚素,为有双似农糖休焖依中批价患者基太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7—2021年榆林市第一医院的糖尿炳任阮思看为价尤对家,NN术R尼示电孝)次内住信带目信息和住院费用信息,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开构建多尤线性凹归快型力N1惦休2热a日70R( 6 44)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7922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53.80主13.13 o,tV以巧%90O, y:约住院费用9733)]元,2017—2021年次均住院费用由8 569元下降为764l兀,约品贫占比田43.LlM%个4主 9012王为(人-060296)主要由药品费(39.21%)和检验费(38.87%)构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亚小,Fw?(0=0.CAt)q田比人一 42)后i入院方式(以门诊为参照,急诊b=0.053) 、并发症(b=0.060),于术(b=0.073)转件( I.=0.U05 1,使用T约参] 1AL 年糖尿病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存在正相关;婚姻状况(以术婚为参照,已炸-DF-O.0患老次 的信院典田左在负相关。结论b=-0.018,2019年 b=-0.018,2020年 b=-0.015,2021年b=-0.015)与糖尿病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存在负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构成有待优化。年龄、住院天数、急诊入院、并发症、手术,转科、使用中药是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其中住院天数,转科、使用中药是医疗机构可以控制的影响因素。建议规范临床路径,推进地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构建多学科诊疗模式,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经济负担。
  • 张雄, 戴林桐, 邹森, 卿丽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25-13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攀枝花城市气传花粉现状,分析其与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发生的相关性,为该地区AR患者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5月—2022年5月,采用标准空气花粉取样器在攀枝花学院临床医学系解剖楼五楼天台采样,采用重力沉降法取样,记录花粉的种类和数量。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因AR在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门诊就诊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点刺液行皮试,询问AR患者发病季节;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AR患者疾病严重程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每月城市气传花粉含量与每月发病人数的关系。结果 构属花粉占全年花粉总量59.56%,为攀枝花地区绝对优势气传花粉。桑科花粉含量其次,占全年花粉总量17.15%;大麻/葎草属花粉含量位列第三,占全年花粉总量的4.37%。12月攀枝花城区气传花粉含量最少,2月开始逐渐增多,第一高峰出现在3—4月,6月第一高峰基本消失,攀枝花城区气传花粉含量第二高峰出现在9—10月,冬季该地区气传花粉含量最少。AR患者发病主要集中在3、4、9和10月,与攀枝花城区气传花粉播散高峰期相吻合。每月城市气传花粉含量与每月发病人数呈正相关(r=0.972,P<0.001)。气传花粉含量高的月份,AR患者VAS评分明显较高;气传花粉含量低的月份,AR患者VAS评分明显较低。结论 攀枝花市城市气传花粉以构属、桑科和大麻/葎草属花粉为优势气传花粉,3—4月和9—10月为高峰,AR患者发病季节与气传花粉播散高峰期一致,说明气传花粉含量与AR发病有相关性。
  • 刘秀玮, 林京涛, 侯舒婷, 禹长兰, 李善雅文, 刘靖宇, 侯民军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29-13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烟台市一起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本土疫情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4月22日—5月6日报告的新冠感染本土病例个案信息,采用R4.2.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ArcGIS 10.2软件,建立新冠感染病例地理信息数据库。结果 本次疫情由奥密克戎变异株(BA.2.3进化分支)引起,疫情波及烟台市招远市、蓬莱区、芝罘区、栖霞市、开发区和莱州市6个区市。按照报告日期疫情持续15 d。共报告210例感染者,男性100例、女性110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94岁,中位年龄52岁;确诊病例6例(轻型1例,普通型5例),无症状感染者204例。大部分病例的暴露方式为直接接触,占75.24%,病例主要发现方式为集中隔离(173例)。潜伏期为1~6 d,中位数M(P25,P75)为3.0(2.5,4.0)d。Rt于采取防控措施后3 d(4月24日)达到最高9.35,之后迅速下降,第9 d(4月30日)降至1以下。结论 本次疫情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短,传染性强,相关部门应及时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关注疫情扩散重点场所对于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周陈思嘉, 王燕, 沈玲, 周菊平, 付姣姣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33-13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中老年人群听力损失联合糖尿病对记忆类疾病发病风险的影响,为记忆类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8年的纵向随访数据,共纳入样本12 711例,根据基线听力损失和糖尿病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无听力损失无糖尿病组、无听力损失有糖尿病组、有听力损失无糖尿病组以及有听力损失有糖尿病组。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听力损失和糖尿病对我国中老年人群记忆类疾病的联合作用。结果 平均随访6.1年后,共发生记忆类疾病285例。以无听力损失且无糖尿病人群为参照组,调整混杂因素后,有听力损失无糖尿病组、无听力损失有糖尿病组以及有听力损失有糖尿病组人群发生记忆类疾病的HR(95%CI)值分别为:1.81(1.22~2.68)、1.44(0.86~2.41)、4.72(2.19~10.14)。按照性别、BMI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与主要结果相一致。 结论 听力损失合并糖尿病与记忆类疾病的发病风险升高有关,提示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群听力和血糖的监测,有助于对记忆类疾病的早期预防。
  • 王雯艺, 马龙, 苏德奇, 马倩倩, 杨浩峰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38-13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大气颗粒物(PM2.5、PM10)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乌鲁木齐市2019—2021年大气污染物、气象因素和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数据,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linear model,DLNM)分析大气颗粒物短期暴露对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的风险效应。并对年龄、性别、季节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大气颗粒物与心脑血管疾病住院之间显著相关。当PM2.5浓度每增加10 μg/m3,累积滞后7 d时对全人群、男性和<65岁人群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115(1.065~1.167)、1.130(1.077~1.186)和1.123(1.071~1.178)。当PM10浓度每增加10 μg/m3,滞后1 d时对全人群、男性和<65岁人群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05(1.000~1.009)、1.006(1.001~1.011)和1.005(1.004~1.010)。冬季PM2.5和PM10对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最大效应值为1.018(1.006~1.032)和1.004(1.000~1.009)。结论 短期暴露于PM2.5、PM10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住院风险,应重点关注大气颗粒物的防治并重视敏感人群,特殊季节的健康保健工作。
  • 韦钰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43-13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自我效能在青少年正畸治疗人群自理行为与口腔健康间的中介作用,为建立合理防控措施,提高正畸人群口腔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期间于兰州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正畸治疗的436例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口腔健康相关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 Scale for Oal Health,SEOH)、口腔自理行为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口腔健康自我效能感及自理行为能力情况,并通过口腔就诊自我效能评估其口腔健康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口腔健康自我效能、口腔自理行为与口腔健康水平相关性。AMOS结构方程模型假设验证正畸青少年口腔自理行为与口腔健康水平间的路径关系。结果 436例青少年正畸患者SEOH总分为(85.63±9.35)分,口腔自理行为总分为(80.53±6.74)分,口腔健康总分为(3.37±0.86)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口腔健康自我效能评分与口腔自理行为评分呈正相关(r=0.515,P<0.05),口腔健康自我效能评分、口腔自理行为评分与口腔健康评分均呈负相关(r1=-0.436,r2=-0.462,P<0.05)。口腔自理行为对口腔健康有显著正向效应(β=0.430,P<0.05),且能通过口腔健康自我效能感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口腔健康(β=0.227,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4.55%。结论 口腔自理行为对青少年正畸患者口腔健康水平有直接预测作用,口腔健康自我效能感在口腔自理行为与口腔健康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黄渊秀, 胡劲松, 黄霜, 吴梦怡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48-13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长沙市死亡数据的漏报程度,评估其完整性,以期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卫生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各区(县/市)抽取3个乡镇/街道,利用多渠道获取和入户调查2018—2020年常住居民死亡名单,与网报系统数据比对,未匹配成功的为漏报。统计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检验水准α=0.05,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α=0.10。结果 2018—2020年长沙市死亡漏报率为8.18%。多因素结果显示,农村(OR=1.76,95%CI:1.53~2.02)、0~5岁(OR=10.47,95%CI:6.11~17.92)、非监测点(OR=3.01,95%CI:2.61~3.46)、第1季度(OR=1.45,95%CI:1.22~1.71)、医院(OR=24.80,95%CI:14.27~43.12)、家里(OR=45.60,95%CI:26.88~77.37)、来院途中(OR=63.33,95%CI:32.02~125.25)、养老院(OR=35.31,95%CI:14.36~86.78)是居民死亡漏报的危险因素;第3季度(OR=0.78,95%CI:0.65~0.94)、2019年(OR=0.49,95%CI:0.42~0.57)、2020年(OR=0.34,95%CI:0.29~0.40)是居民死亡漏报的保护因素。结论 2018—2020年长沙市死亡漏报情况总体有所好转,但总体漏报率仍较高,特别是非监测点、农村、婴幼儿、来院途中、家里、医院的漏报率偏高。应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减少死亡漏报,提高数据完整性。
  • 调查研究
  • 金鑫, 鲁军, 王丽萍, 姚京京, 周文杰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52-13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研究扬州地区15~49岁育龄期女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流行率,为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扬州某综合性三甲医院行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body, HBeAg)和丙肝抗体(anti-hepatitis C virus, anti-HCV)检查的58 429例育龄期女性的临床资料和血清学检查结果,分析血清流行率。结果 就诊于该医院的育龄期女性HBsAg阳性率为6.15%,阳性率在2019—2021年间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6.973,P<0.001),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趋势=595.607,P<0.001),随着国家免疫计划的不断深入,HBsAg阳性率随受检者出生年份增长逐年下降(χ2趋势=645.222,P<0.001)。就诊于该医院的育龄期女性HBsAb阳性率为49.99%,HBsAg阳性的育龄期女性中HBeAg阳性检出率为17.36%。anti-HCV阳性率为0.34%,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趋势=29.257,P<0.001)。结论 通过就诊该医院的育龄期女性检测结果反映出扬州地区育龄期女性HBsAg阳性率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偏高;anti-HCV阳性率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年龄是影响因素,应重点加强35岁以下育龄期女性病毒性肝炎的筛查和疫苗接种工作。
  • 刘宇, 刘海玲, 祖建成, 赵夭望, 胡建军, 颜冲, 陈毅夫, 何天衢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56-13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长沙市某院就诊儿童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采集近6年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临床诊断为尿路感染的患儿清洁中段尿标本3 093份,进行尿液常规检测及病原菌培养和鉴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093份阳性标本中检出革兰阴性菌1 828例、革兰阳性菌1 209例、真菌56例,分别占总检出菌群比分别为59.10%、39.09%、1.81%。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为883例,占总检出菌群比为28.55%;其次粪肠球菌为535例,占总检出菌群比为17.3%。泌尿科收集到的病例为主要来源(1 775例,57.39%)。主要病原菌耐药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三嗪、磺胺甲恶唑、头孢呋辛、头孢三唑巴坦的耐药率均>45%;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三唑巴坦、头孢呋辛、磺胺甲恶唑、头孢吡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曲南、头孢三嗪的耐药率均>2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耐药率最高(52.94%),对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三唑巴坦的耐药率均>37%;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到87.57%;粪肠球菌对四环素、青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的耐药率均>14%。结论 儿童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分离率和耐药率均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 金小微, 吴娇臻, 戴安妮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59-13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治疗的545例45岁以上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Lysholm 膝关节评分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进行问卷调查,Pearson相关分析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得分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得分为(63.11±15.61)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为(116.79±16.15)分,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得分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维度及总分均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家庭人均月收入、体质指数及膝关节病史是关节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可解释总变异的40.3%。结论 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不良,应针对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体质指数及膝关节病史等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其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夏桂花, 胡妹, 周蓉, 刘玲玲, 贺娟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62-13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的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医院感染防控的效果,为消毒供应中心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6月于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汉阳医院及武昌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30人和该院消毒供应中心管控的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控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19年9月—2020年12月,1 750件)和研究组(2021年1月—2022年6月,1 755件),两组工作人员均为同一批工作人员。对照组按照常规管理模式开展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工作,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的管理模式开展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工作。比较两组观察期间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评分、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外观情况、工作人员工作质量、工作人员消毒质量能力评分及院内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期间,研究组医疗器械拆装、环境管理、消毒质量、清洗质量及包装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期间,研究组医疗器械污渍、血渍、水垢、锈斑检出率分别为1.08%、0.68%、1.42%、1.20%,均低于对照组的7.26%、7.49%、7.83%、8.11%(P<0.05);外观光亮度合格率为98.63%,高于对照组的91.49%(P<0.05)。观察期间,研究组医疗器械的灭菌、消毒、无菌包装、无菌发放合格率分别为99.26%、96.92%、100.00%、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88.11%、86.23%、90.80%、84.40%(P<0.05)。观察期间,研究组工作人员对医疗垃圾、消毒技能水平、消毒隔离水平、无菌操作水平、无菌物品管理的处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期间,研究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30%,低于对照组的7.42%(χ2=54.650,P<0.05)。结论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的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可有效提高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工作人员工作质量和消毒质量,并可改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外观情况,进而有利于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 张雅欣, 马占青, 周萍, 杨倩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66-13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青海地区青年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抑郁间的相关性,探索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2020年对175名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就诊的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及抑郁状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抑郁间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构建青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模型,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采用结构方程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抑郁粗现患率为25.14%(44/175),抑郁标化得分(51.05±9.83)分,社会支持总得分为(30.01±5.86)分,心理弹性总得分为(72.40±24.27)分;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与心理弹性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心理弹性各维度得分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入高血压患者抑郁影响因素模型的变量为社会支持中客观支持维度(β’=-0.49,P<0.01)及心理弹性中乐观性维度(β’=-0.53,P<0.01)。结构方程模型证实乐观性是青年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为-0.42,占总变异的45.65%。结论 在促进青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工作中,需将患者心理弹性与患者家人情感支持作为切入点,以降低患者抑郁发生风险。
  • 李静, 潘靓, 张燕姗, 毛雪, 江娟, 王爱琳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70-13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住院期母乳喂养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出生的96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根据营养支持情况不同分为母乳组(纯母乳)和混合喂养组(母乳+配方奶或仅配方奶),收集两组患儿及母体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母乳喂养影响因素。结果 96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住院期母乳喂养31例,占32.29%,混合喂养65例,占67.71%。两组患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管道护理不良事件、每日吸乳次数、产后开始泌乳时间、泌乳量、母体产后抑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分娩后3 d是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977,95%CI:2.776~51.685),泌乳量>500 ml/d是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母乳喂养的保护因素(OR=0.102,95%CI:0.036~0.290)。结论 影响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因素主要有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和泌乳量,医护人员可以对该类早产儿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以提升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
  • 韩为涛, 冯敏, 杨秋妹, 胡慧, 徐荣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73-13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Ⅱ型糖尿病(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危险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于泸州市人民医院的160例老年T2DM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不同分为死亡组(n=28)和转归组(n=132);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基于差异性分析构建预测预后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基于列线图评分进行危险分层,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对160例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后发现,革兰阳性菌60株占37.50%,革兰氏阴性菌84株,占比52.50%,真菌16株,占10.00%。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糖尿病肾病、动脉血 pH、初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白蛋白含量以及心肌肌钙蛋白 I(cardiac troponin I,cTnI)均是导致老年T2DM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不良预后(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上6项指标对应列线图总分316分,对应预后(死亡)概率为73.79%,经验证模型安全性和实用性较强;根据列线图评分,将患者分为4个危险分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该危险分层系统能对患者生存进行区分(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动脉血pH、初始FPG、NLR、cTnI以及较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是患者预后(死亡)的预测因子,在临床中应认识到这些参数的意义,并积极干预以提高治疗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 王娇连, 方彩玲, 陈梦蝶, 周晓丽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77-13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发性早产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制定相关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7月在杭州市临平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7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自发性早产的临床资料(早产组),选取同期在该院分娩的213例妊娠期糖尿病非自发性早产孕妇作为非早产组。统计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发性早产相关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发性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相关回归方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回归方程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较高、有自然流产史、妊娠期阴道感染、既往早产次数>2次、孕晚期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较高、收缩压较高均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发性早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70、2.214、3.056、2.980、2.452、2.588,P<0.05)。回归方程:logit(P)=-10.625+孕前BMI×0.982+有无自然流产史×0.795+有无妊娠期阴道感染×1.117+既往早产次数×1.092+孕晚期外周血白细胞水平×0.897+收缩压×0.95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方程预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发性早产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值为0.882,敏感度为82.58%,特异度为80.28%。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发性早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有:孕前BMI较高、有自然流产史、妊娠期阴道感染、既往早产次数>2次、孕晚期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较高、收缩压较高,据此构建回归方程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较高,临床可采用此回归方程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自发性早产的预测,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降低其自发性早产发生的风险。
  • 毛雪, 潘靓, 张燕姗, 李静, 陈霞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81-13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血气分析pH值的动态变化对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3年4月某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窒息新生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观察组,根据新生儿窒息的程度分为重度窒息组(n=34)和轻度窒息组(n=56),另选择在该院同一时间出生的62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窒息新生儿与健康新生儿的早期血气分析的pH值以及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新生儿临床资料,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pH值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脐动脉血pH值、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PaO2)显著低于对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窒息组pH值、PO2、PaO2、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均高于重度窒息组患者;PCO2、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羟丁酸脱氢酶(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 HBDH)、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出生后24 h血清S100-β蛋白均低于重度窒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pH值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关系,当pH≤7.15时,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不良风险逐渐升高,当pH>7.15时,新生儿重度窒息风险逐渐下降(P<0.05)。结论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脐动脉血pH值明显低于新生儿轻度窒息,早期血气分析pH值动态变化趋势可以较好地预测新生儿窒息程度。
  • 邵雯, 赵爱, 杨亚文, 高琼, 池振静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84-13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添加外源性维生素D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76例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内分泌代谢指标、免疫炎症因子水平情况。结果 ①糖脂代谢指标:两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瘦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TG、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瘦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AP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②内分泌代谢指标:对照组治疗后孕酮(progesterone,P)、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P、促黄体生成素、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 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③免疫炎症因子水平:两组治疗后CD4+/CD8+、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γ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8+、IL-17、IFN-γ、TNF-α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添加外源性维生素D可有效调节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机体代谢紊乱,并帮助建立免疫平衡,促使糖脂代谢指标及血清免疫炎症因子水平趋于正常水平。
  • 张国爱, 孔青, 朱薇薇, 胡玲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88-13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特征,构建风险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0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47 640例进行研究,根据切口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114例)、未感染组(47 526例),回顾性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特点,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外科手术患者感染情况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风险因素模型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47 640例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114例,感染率为0.24%。114例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3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2株,革兰阴性菌58株,真菌7株,占比分别为52.55%、42.34%、5.1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类别Ⅲ级、手术性质为急诊手术、手术时间>2 h、无预防性抗菌药物、手术地点为非层流室、出血量>1 000 ml为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OR=2.277、1.815、2.153、2.164、2.094、2.123、1.972,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P)=-15.110+年龄>60岁×0.823+手术类别Ⅲ级×0.596+手术性质为急诊手术×0.767+手术时间>2 h×0.772+无预防性抗菌药物×0.739+手术地点为非层流室×0.753+出血量>1 000 ml×0.679,对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评价,似然比χ2=129.76,P<0.001,模型建立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作为阳性,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未感染作为阴性,按照诊断概率logit(P)绘制预测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当logit(P)>17.13时,曲线下面积为0.892,诊断灵敏度90.00%、特异度为76.00%。结论 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0.24%,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发生与年龄>60岁、手术类别Ⅲ级、手术性质为急诊手术、手术时间>2 h、无预防性抗菌药物、手术地点为非层流室、出血量>1 000 ml密切相关,据此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预测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较高,临床可对高危患者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或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 方法研究
  • 汤梦莹, 宋晓坤, 梁凯琼, 牛娜, 唐沛莹, 黎燕宁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92-13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三种预测模型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季节发病情况,为流行性腮腺炎的预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18年12月全国流行性腮腺炎月度发病率数据,训练集数据为2004年1月—2017年12月流行性腮腺炎月度发病率,分别建立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模型、温特线性与季节指数平滑(Winter linear and seasonal exponential smoothing,Holt-Winters)模型和神经网络自回归(neural network autoregressive, NNAR)模型,以2018年1—12月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月度发病率数据作为测试集,评估三种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2004年1月—2018年12月全国流行性腮腺炎月度发病率最高月份是2012年6月,发病率最低月份是2016年2月,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大高峰发生在每年的4—7月,小高峰发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SARIMA模型、Holt-Winters模型和NNAR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的绝对值(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分别是18.63%、18.65%和16.31%,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0.29、0.36和0.39,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 0.26、0.30和0.30, R2分别为 93.43%、83.79%和78.24%。预测效果最好的为SARIMA模型,其次为Holt-Winters模型,NNAR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差。结论 SARIMA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全国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可为今后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 卫生管理
  • 王金海, 张敏, 咸本松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396-14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内蒙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加强疾控机构疾病预防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结合Malmquist指数分析内蒙古疾控中心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2009—2019年内蒙古疾控中心纯技术效率均值为1.000、规模效率均值为0.960,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960,2017年经费投入的冗余率最大,冗余率为0.353,2013、2014、2015、2016、2017、2019年为非DEA有效。2009—2019年内蒙古疾控中心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均值为0.991,同期,东、中、西部全要素生产效率变化指数均值分别为0.995、0.987和1.009,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技术进步指数均值分别为0.990,0.983和0.990。结论 技术进步是阻碍疾控中心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关键,东、中、西地区区域差异明显。有关部门应该科学合理调整各层级疾控预防中心的投入-产出结构,逐步减少信息壁垒,实现医疗技术、医疗资源的共享整合利用,统筹好区域内疾控中心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一体化发展。
  • 吴静, 徐剑鸥, 吕妃, 魏兰芝, 罗彩凤, 尚彬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401-14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家校社有效合作是实施营养教育的重要保障和实践难点。基于交叠影响域理论,以Epstein提出的家校社合作实践模式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当前小学生营养教育中家校社合作存在的困境,针对学校资源不足、家长主体缺失、家校沟通形式单向、社区参与度低等困境,提出优化学校营养教育资源、创造高质量家长参与条件、拓展营养教育家校沟通渠道、构建社区协同营养教育平台等对策,为我国家校社合作在小学生营养教育实践中提供参考。
  • 综述
  • 蔡珍, 艾婷婷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1): 1405-14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1.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睡眠为一种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生理功能。睡眠时间可能影响机体自主神经系统、应激反应、炎症因子、血脂、心血管功能等生理基础,且与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疾病密切相关,这些均为冠心病发病风险危险因素。因此,本研究对睡眠时间与冠心病发病因素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