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3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3-10-15
  

  • 全选
    |
    专题报道—消毒与评价
  • 夏昕, 阳志文, 陈贵秋, 蔡亮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153-11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消毒作为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措施和手段,可以有效实现“人、物、环境”同防,在新冠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消毒不规范或者错误的方式,给疫情防控带来了阻力。2023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疾控部门应如何有效应对,并做好相关消毒防控工作,从以往疫情处置的宝贵经验和错误教训中提炼出新思考和新举措,及时归纳总结和回顾,科学精准地调整有效消毒策略,是疾控部门面临的全新挑战。
  • 宋江南, 戴俊斌, 陈贵秋, 夏昕, 尹进, 高琼, 张莹莹, 阳志文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159-11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一种乙醇复方消毒液杀灭细菌、白色念珠菌及病毒灭活效果,为选择合格有效的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消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理化检测、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病毒灭活试验及手和皮肤消毒现场试验对一种乙醇复方消毒液进行消毒效果评价。 结果 该消毒液pH值为7.49,原液含乙醇为71.7%(v/v)、过氧化氢含量为0.42%,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率与病毒灭活稳定性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原液作用0.5 min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杆菌8099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的杀灭对数值均大于5.0,对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的杀灭对数值均大于4.0,作用0.5 min后,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和甲型H1N1(WSN)流感病毒,作用1.0 min后,有效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PV-1)疫苗株,禽流感病毒抵抗力较强,其灭活作用时间需延长至3 min。经30人次手和皮肤消毒现场试验,原液作用1.0 min对手和皮肤上的自然菌杀灭对数均值分别为2.55(1.36~2.91)和2.50(1.67~2.84)。 结论 该消毒液性能稳定,对细菌、白色念珠菌有快速杀灭效果,能够有效灭活甲型H1N1(WSN)流感病毒、新冠病毒、脊灰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可广泛用于手卫生和皮肤消毒,降低感染发生。
  • 高琼, 尹进, 张莹莹, 阳志文, 戴俊斌, 夏昕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164-11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入境航空器的消毒效果,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航空器内空气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按20 ml/m3使用气溶胶喷雾器进行喷雾消毒,采取检测自然菌方法对空气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物体表面消毒采用缓释含氯消毒剂,使用常量喷雾器喷洒消毒至物体表面湿润状态,对门把手、扶手等采取擦拭消毒,采取指标菌方法对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结果 2022年3—12月境外新冠感染流行期间,采取随机抽检方法,对入境的157架次航空器随机抽检20架进行消毒监测,物表的总合格率为99.75%,空气的总合格率为95.00%,发现不合格的经再次消毒后,均达到消毒效果要求。 结论 在新冠感染疫情流行期间及时制定科学规范的入境航空器的消毒方案并按方案对空气和物体表面实施消毒,可以有效切断经接触入境航空器的空气、物体表面而感染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对严防境外输入新冠感染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尹进, 张莹莹, 夏昕, 陈贵秋, 宋江南, 戴俊斌, 高琼, 阳志文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167-11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一种过氧化氢低温表面消毒液消毒性能,为低温物体表面消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20.1 ℃~-22.6 ℃条件下,进行细菌载体定量杀灭试验、病毒灭活试验和低温冻库模拟现场消毒试验,同时测定消毒剂的理化特性和LD50毒性。 结果 该消毒液pH为5.25,主要杀菌成分为1.91%过氧化氢,性能稳定,对不锈钢、铜和铝有轻度腐蚀,对碳钢有中度腐蚀;在-20.1 ℃~-22.6 ℃条件下,5 d未结冰,作用5 min对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大于3.00,作用1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大于3.00,作用20 min对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PV-Ⅰ)疫苗株的灭活对数值大于3.00,经30次模拟现场试验,该消毒液原液作用2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均大于3.00。急性经口毒性LD50大于5 000 mg/(kg·bw),属实际无毒级,对家兔的多次皮肤刺激试验属无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 结论 该消毒液能达到杀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要求,能有效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PV-Ⅰ)疫苗株,无毒对皮肤无刺激,可广泛用于低温物体表面的消毒,有效切断新冠病毒污染的冷链食品接触传播途径。
  • 张莹莹, 夏昕, 尹进, 阳志文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172-11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湖南省养老机构消毒工作现况,了解消毒人员消毒知识熟悉情况和工作质量,为做好养老机构的消毒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 对湖南省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依据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1]对养老机构进行现场采取样品,并送实验室检测,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乡镇(街道)养老机构总体样本、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手样本合格率分别为69.33%、65.72%、68.73%,均明显低于民营(企业)养老机构总体样本合格率(80.39%)、物体表面合格率(82.98%)和工作人员手样本合格率(7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09,P<0.01;χ2=87.475,P<0.01; χ2=4.975,P<0.05)。民营(企业)养老机构中消毒人员熟悉消毒剂配制占比显著高于乡镇(街道)养老机构(χ2=8.003,P<0.01)。 结论 应重视和强化乡镇(街道)养老机构消毒专业人员的消毒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消毒质量,同时加强消毒工作的监督,以降低养老机构感染的发生。
  • 论著
  • 李江姣, 李康, 黄洋, 徐潇, 杜慧竟, 叶强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176-11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13价肺炎链球菌疫苗功能抗体检测技术即多型调理吞噬技术(multiplexed opsonophagocytic killing assay,MOPA)进行准确性评估,并为建立该技术的其他实验室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建立的MOPA方法对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的16份参考血清盘进行13个血清型(分别为1、3、4、5、6A、6B、7F、9V、14、18C、19A、19F和23F型)的调理吞噬试验(opsonophagocytic killing assay, OPKA)滴度检测,将检测值与其各血清型的定值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皮尔逊相关系数统计结果显示,各血清型的r值范围为0.90~0.98,平均为0.94。林氏一致性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13种血清型的rc值范围为0.88~0.98,平均为0.92。对于所检测的13个血清型,处于各型定值上下2倍范围内的数据比率为75%~100%,平均为92%;处于各型定值上下3倍范围内的数据比率为94%~100%,平均为98%。16份参考血清盘的13个血清型的OPA滴度检测结果与其各型定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结论 本研究表明该室建立的MOPA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可用于肺炎链球菌疫苗的临床免疫原性评价。
  • 魏丽, 栗景坤, 刘美娜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180-11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计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再入院率的排名可靠性,探讨再入院率是否可作为评价医生治疗质量可靠指标,为AMI质量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某院医生及其诊治的AMI患者病历数据,利用两水平混合效应模型估计患者特征及随机变异对医生治疗质量排名的影响,计算AMI再入院率对医生治疗质量进行排名的可靠性。 结果 纳入29名医生及4 645例患者病历数据:其中459例患者再入院,该院再入院率为9.88%;医生诊治AMI患者的中位数为151(IQR:93~232)例,医生水平再入院率的中位数为7.20%(5.52%~11.48%)。再入院组与非再入院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家族史、入院途径、合并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入院组患者平均年龄、女性患者比例、有心梗家族史的患者比例、急诊入院患者比例、有心功能衰竭、肺循环障碍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再入院组。再入院率的排名可靠性为41.6%,再入院率的变异中有41.6%的差异来源于医生治疗质量,54.2%的差异归因于随机变异,4.2%为患者特征。 结论 随机变异和患者特征影响AMI再入院率的准确估计,AMI再入院率的排名可靠性较低,医院管理者利用AMI再入院率对医生治疗质量排名需要谨慎。
  • 周帅锋, 汪新雨, 黄威, 张帆, 陆玉颖, 姚正才, 邵飞, 黄超洋, 向星宇, 戴志辉, 赵善露, 胡世雄, 湛志飞, 李世康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184-11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湖南省腹泻儿童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HAdV)与多病原感染的分布,分析2018—2022年湖南省HAdV的病原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收集2018—2022年湖南省哨点医院儿童腹泻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AdV及其他腹泻病原,用一步法单管套式定量实时荧光 PCR法和微滴式数字PCR检测腹泻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选取HAdV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 结果 2018—2022年共检测1 526份样本,有433例样本中检测到病原体,其中55例样本检测到HAdV,包括HAdV单独感染占52.73%(29/55),轮状病毒(rotavirus,Rv)与HAdV双重感染占23.64%(13/55),人类杯状病毒(human calicivirus,HuCV)与HAdV感染占14.55%(8/55),Rv、HuCV与HAdV多重感染占7.27%(4/55)。疫情期间941份标本未发现腹泻病原与SARS-CoV-2共感染病例。HAdV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冠感染疫情前和疫情期间HAd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28,P<0.001),疫情前阳性率较高且型别多样化,不同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秋季发病最低。经测序分析,HAdV-41是湖南地区最主要的流行支,其次为HAdV-12和HAdV-B型,未发现其余型别。 结论 HAdV-41是湖南省肠道腺病毒的优势基因型,其多病原感染以HAdV与Rv为主。建议加强SARS-CoV-2及HAdV多病原监测,为HAdV所致儿童腹泻和急性肝炎暴发提前预警,实现精准防控。
  • 贾春辉, 刘伯强, 苗亮, 谷志勇, 陈寒冬, 靳宝珠, 薛运杰, 曹立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189-11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9—2021年秦皇岛地区HIV/AIDS患者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秦皇岛地区AIDS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9—2021年底在秦皇岛地区内接受AIDS抗病毒治疗的18岁及以上HIV/AIDS感染者和AIDS患者基线和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的相关资料,分析抗病毒治疗效果。 结果 450例患者在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病毒抑制失败24例,病毒抑制失败率为5.3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青年人群,中年(OR=1.269, 95%CI:1.025~1.571)和老年人群(OR=1.645, 95%CI:1.165~2.323),在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病毒抑制失败的风险较高(P=0.029);相较于确诊与治疗时间间隔<6个月,间隔时间≥6个月(OR=1.650, 95%CI:1.142~2.386)病毒抑制失败的风险较高(P=0.008);相较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患者,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350~499个/μl(OR=0.752, 95%CI:0.632~0.895)和500个/μl以上(OR=0.672, 95%CI:0.534~0.845)的人群,病毒抑制失败的风险较低;临床分期为Ⅲ~Ⅳ(OR=1.594, 95%CI:1.267~2.004)、采用其他治疗方案(OR=1.422, 95%CI:1.058~1.912)、漏服药物(OR=1.487, 95%CI:1.194~1.852)、具有药物不良反应(OR=1.507, 95%CI:1.186~1.914)的患者病毒抑制失败的风险较高。 结论 秦皇岛地区AIDS免费抗病毒治疗仍有部分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失败。应重点关注中老年HIV /AIDS 人群的治疗效果。此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提升抗病毒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抗病毒治疗受到近2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有的患者不能按时来取药用药。
  • 郭俊豪, 曾杰清, 陈文丹, 马国达, 潘海燕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194-11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居民归因于饮食风险因素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了解我国居民饮食风险构成、提高群体健康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19,GBD2019)数据库,对中国大陆地区归因于饮食风险因素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情况分年龄、性别进行描述与分析。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估计归因于饮食风险因素的年龄标准化DALYs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 结果 1990—2019年我国归因于饮食风险的DALYs从3 063万人年增加到4 681万人年;年龄标准化DALYs率从3 569.76/10万下降至2 394.00/10万。男性、女性年龄标准化DALYs率的AAPC分别为-0.15%、-0.42%。至2019年,由饮食风险导致的DALYs占所有DALYs的12.26%;50岁以上人群归因于饮食风险的DALYs及DALYs率更高;高钠、红肉摄入过多、谷类摄入不足是我国主要的饮食风险,在总饮食风险中分别占比为45.08%、18.69%、18.40%。 结论 1990—2019年我国人群归因于饮食风险的DALYs随年龄增长上升,中老年人群的疾病负担最大,男性高于女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相关疾病负担不容忽视,应积极采取防控措施。
  • 梁慧萍, 吕丽格, 张明静, 李秀琳, 田园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199-12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家庭关系、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ADHD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7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84例ADHD患儿(ADHD组)及184例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家庭环境量表(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生活方式调查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ADHD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ADHD组亲密度、情感表达评分低于对照组,矛盾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ADHD组在进食时间、户外活动时间、视屏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亲家庭(OR=8.439,95%CI:2.533~28.119)、重组家庭(OR=7.107,95%CI:2.158~23.398)、幼儿主要照护人为保姆(OR=7.592,95%CI:2.328~24.751)、父亲无业(OR=7.602,95%CI:2.457~23.499)、被责骂≥2次/周(OR=8.484,95%CI:2.268~31.724)、被体罚≥2次/周(OR=11.808,95%CI:2.903~48.056)、矛盾性评分(OR=12.672,95%CI:2.856~56.182)、进食时间长(OR=8.150,95%CI:2.441~27.205)、视屏时间≥1 h/d(OR=7.414,95%CI:2.164~25.378)是ADHD的相关危险因素,亲密度评分(OR=0.347,95%CI:0.234~0.515)、情感表达评分(OR=0.455,95%CI:0.299~0.690)、户外活动时间>60 min/d(OR=0.301,95%CI:0.161~0.563)是ADHD的相关保护因素(P<0.05)。 结论 ADHD患儿家庭关系表现为亲密度及情感表达少、矛盾性高,生活方式多为进食时间及视屏时间长、户外活动时间短,且家庭结构、幼儿主要照护人、父亲职业、被责骂情况、被体罚情况、家庭关系、生活方式是其影响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相关干预措施,以改善患儿身心健康。
  • 朱铭钰, 朱静, 方兴超, 王佳佳, 赵乐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04-12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确定不同癌症患者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水平对其预后相关结局的影响。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到 2022年11月1日电子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有关PNI与癌症预后相关结局之间关联的meta分析,使用AMSTAR 2评估所纳入meta分析的证据强度,再基于统计分析结果,评估证据的可信度等级。 结果 共纳入15篇meta分析,AMSTAR 2评价结果显示,8篇研究质量被评价为“高”、6篇评为“中”,1篇评为“低”。从 15 项meta分析中提取 8项预后结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PNI水平与多种肿瘤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癌症特异性生存期(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疾病特异性生存(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的减短有关。此外,较低PNI水平还与较高癌症复发风险有关。癌症预后结局指标的证据评价中,较低的PNI值对癌症OS、PFS、DFS、CSS、DSS和复发是有害的,但证据可信度较弱。低PNI值DMFS的有害证据可信度较高。 结论 低PNI值会增加大多数癌症预后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 刘庆成, 孙健, 吴志强, 曾艳萍, 何育玲, 潘海珊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11-12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区医院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医院室内空气的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年7月—2020年1月用Andersen六级撞击式采样法对2家综合性医院不同区域的76份室内空气进行空气微生物采样监测,并现场检测相关空气指标(气温、相对湿度、PM10、PM2.5、CO、CO2 )。 结果 夏季医院病区空气中细菌总数中位数为117(14~1 420) CFU/m3,空气中真菌总数均值为中位数124(14~827) CFU/m3;冬季医院病区空气中细菌总数中位数为195(57~509) CFU/m3,空气中真菌总数中位数为456(127~678) CFU/m3;研究发现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的共同影响因素为季节、温度、相对湿度、CO2、PM10和PM2.5结论 深圳某区医院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程度较轻,仍需采取措施改善室内空气卫生质量。
  • 李欣, 李帮锐, 李谭瑶, 范翔, 冯家力, 曾栋, 陈东洋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14-12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开发油基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用于测定化妆品中甲醛的含量。 方法 N,N-二甲基甲酰胺经净化去除甲醛本底后作为样本分散提取剂,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甲醛。 结果 通过对色谱条件、顶空条件和样本分散溶剂进行优化,甲醛在1~400 mg/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0.9993;甲醛在不同剂型化妆品中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90.1%~105.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8%~3.7%之间;方法检岀限为5 mg/kg,定量限为10 mg/kg。对市售6种不同类型共8批次的化妆品样本进行了测定,其中6份样本检出甲醛,含量在15.1~49.7 mg/kg之间。 结论 本法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分散剂,利用对脂溶、水溶性化合物均有较强的溶解能力,达到对各种基质化妆品样本较好的分散效果;同时利用其沸点高,通过控制顶空温度,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有效降低了基质干扰。该方法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灵敏高,准确可靠。
  • 左家信, 冯家力, 曾栋, 陈东洋, 李帮锐, 张昊, 刘先军, 钟旋, 梁静, 鲁兵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18-12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9种α-羟基酸的方法。 方法 样品采用0.1%氨水提取,PAX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HSS T3色谱柱分离。质谱采用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外标法定量。 结果 9种α-羟基酸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酒石酸0.2~20 mg/L、羟基乙酸10~400 mg/L、苹果酸0.05~10 mg/L、乳酸1.0~50 mg/L、柠檬酸1.0~50 mg/L、2-羟基丁酸1.0~100 mg/L、扁桃酸0.1~10 mg/L、羟基辛酸0.005~1.0 mg/L、二苯乙醇酸0.05~5.0 mg/L)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定量限为0.25~50 μg/g。回收率为80.3%~111.9%,相对标准偏差为2.8%~8.2%。 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以及提取率好,适用于化妆品中α-羟基酸的准确定性与定量分析。
  • 周峰, 虞慧婷, 范和玉, 王春芳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23-12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和描述上海市新生儿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发生率的产妇年龄、产婴时期和产妇出生队列效应及其特点。 方法 收集覆盖全市所有接产机构报告的2015—2021年单胎新生儿出生登记信息;基于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应用STATA的apc_ie模块分别估计产妇年龄、产婴时期和产妇出生队列对上海市单胎新生儿LBW发生率的影响效应。 结果 该地产妇的年龄效应表现为25~31岁组RR值均低于1(相应P均<0.05),38~42岁组RR值均>1(除40~41岁组外,相应P<0.05);非本地产妇24~32岁组RR值均低于1(相应P均<0.05),37~42岁组RR值均>1(相应P均<0.05);年龄别RR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两类产妇人群的产婴时期效应表现为2015—2017年的RR值均低于1(相应P均<0.05),2020—2021年RR值均>1(相应P均<0.05);时期别RR呈逐年上升。两类产妇人群出生队列效应表现为大部分队列别RR的P均>0.05。2015年以来两类产妇人群高龄比例呈上升趋势,其变化特征与时期别RR相似。 结论 逐年上升的高龄产妇比例是上海市新生儿LBW发生率上升的重要原因,有关部门应不断完善生育相关福利政策,以降低高龄生育比例。
  • 调查研究
  • 李春云, 刘丹丹, 季晓庆, 朱晓敏, 张萍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28-12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南京市近年职业性噪声聋申请者的诊断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水平及有效降低职业性噪声聋发病率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15年3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222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数值比较采用t检验,率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性噪声聋的危险因素。 结果 222名申请者中诊断职业性噪声聋33例,占14.86%。未达到诊断分级标准、伪聋或夸大聋是未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主要原因。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的比率有随着接噪工龄、工作场所8 h等效噪声强度(LEX,8 h)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0.001、0.006);无职业健康监护组、无耳塞防护组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的比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因素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噪工龄≥20年(OR=3.806,95%CI:1.177~12.305)、LEX,8 h≥90 dB(OR=2.666,95%CI:1.034~6.874)、无职业健康监护(OR=6.586,95%CI:2.359~18.386)及无耳塞防护(OR=5.106,95%CI:1.811~14.390)是职业性噪声聋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诊断医师应不断提高自己鉴别诊断的能力,高度重视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病率与接噪工龄、接噪强度、有无职业健康监护和耳塞防护等多因素相关,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病率。
  • 罗璐, 向婷婷, 曾淑贤, 王琼, 刘双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31-12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P)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个性化HDP产妇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3月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74例确诊为HDP的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症自我评估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进行调查,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DP产妇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HDP产妇174人,有82例(47.13%)产妇出现抑郁、55例(31.61%)出现焦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婴分离(OR=3.792,95%CI:1.637~8.785)、担忧婴儿健康(OR=2.799,95%CI:1.158~6.768)、喂养方式是配方奶喂养(OR=6.144,95%CI:1.082~34.891)是HDP产妇出现焦虑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母婴分离(OR=2.654,95%CI:1.331~5.293)、担忧婴儿健康(OR=3.380,95%CI:1.330~8.588)、配偶关心程度(OR=0.406,95%CI:0.208~0.792)是HDP产妇出现抑郁状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 结论 HDP产妇较普通产妇更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重视母婴分离、母乳喂养情况不佳、配偶关心程度低的产妇心理干预措施,减轻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 屈海宏, 吴斌, 徐双荣, 丁翠兰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35-12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某社区缺血性轻型卒中患者复发情况并分析影响其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唐山市路北区部分社区报告的新发缺血性轻型卒中患者27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随访18个月监测卒中患者复发情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缺血性轻型卒中患者复发影响因素。 结果 随访18个月,278例新发缺血性轻型卒中患者有16例患者失访,49例复发,复发率为18.70%(49/262)。经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颈动脉内膜中膜层(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厚度(OR=4.669,95%CI:1.372~15.895)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OR=4.315,95%CI:2.057~9.051)均是影响轻型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而静脉溶栓治疗(OR=0.190,95%CI:0.046~0.785)与出院用药管理(OR=0.268,95%CI:0.100~0.717)均是影响轻型卒中复发的保护因素。 结论 路北区部分社区居民的轻型卒中发生情况不容乐观,针对老年人群的慢性病防控措施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静脉溶栓治疗、出院用药管理及IMT厚度、Hcy水平均与卒中复发密切相关,神经康复科临床需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引起足够重视,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改善轻型卒中患者预后。
  • 白毅, 施晓坤, 蒋德雄, 王雪萍, 胥安, 李代洪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39-12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平昌县农村地区慢阻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病情况及分布特征,探讨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提供支持。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2年抽取1 500名平昌县常住的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查,分析COPD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果 1 500名调查对象中资料完整且完成肺功能检查共1 448人,其中COPD检出率10.64%,男性人群COPD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94, 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 40~49 岁年龄组的人群比较,50~59岁、60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COPD患病风险更大,OR值依次为1.338(1.080~1.656)和1.510(1.069~2.132);男性、个人呼吸系统疾病史、粉尘接触史、使用污染燃料作为烹饪燃料的人群COPD的患病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1.669(1.205~2.310)、1.473(1.189~1.823)、2.149(1.366~3.380)和1.718(1.114~2.649);相较于日抽烟量<10支,10~19支日抽烟量为20~39支和≥40支人群COPD的患病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1.394(1.130~1.719)、1.853(1.216~2.825)和2.413(1.276~4.563);相较于抽烟年限<10年,抽烟年限为10~20年、20~40年和≥41年人群COPD的患病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1.781(1.189~2.666)、2.147(1.122~4.107)和3.031(1.886~4.871)。 结论 平昌县农村地区COPD的患病率相对较低。在预防COPD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男性、年龄较大的人群,采用戒烟,尽量减少粉尘接触以及采用清洁能源降低农村地区居民COPD的患病率。
  • 柳叶, 孙佳能, 莫幼儿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43-12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2016—2021年慈溪市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现况、风险因素及妊娠结局并探讨预防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收治的3 26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现况。根据是否出现妊娠期高血压将其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和非妊娠期高血压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风险因素,并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和非妊娠期高血压组的妊娠结局。 结果 3 260例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98例,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为3.01%。妊娠期高血压组与非妊娠期高血压组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产次、有无高血压家族史、有无规律产检、有无焦虑症状、有无抑郁症状、有无妊娠期高血脂、有无妊娠期糖尿病、有无胰岛素抵抗、有无钙摄入不足、有无营养不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较高、有高血压家族史、无规律产检、有焦虑症状、有抑郁症状、有妊娠期糖尿病、有胰岛素抵抗是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独立风险因素(OR=4.141、4.792、4.358、5.068、5.414、4.051、3.963,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胎盘早剥、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低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15.31%、21.43%、8.16%、19.39%、16.33%、11.22%,均高于非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慈溪市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相对较高,妊娠期高血压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孕前BMI较高、有高血压家族史、无规律产检、有焦虑症状、有抑郁症状、有妊娠期糖尿病、有胰岛素抵抗等,妊娠期高血压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临床可据此给予孕妇针对性预防对策,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 崔竞文, 姚丽君, 席巍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47-12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海安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流行特征,为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海安市慢性病管理系统与海安市卫生信息资源中心各医疗机构诊断系统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 2018年1月—2021年12月海安市慢性病协同管理系统中报告2型糖尿病患者117 732例,根据2021年海安市常住人口874 300人,推算该地区2型糖尿病报告患病率约为13.47%。患者男性占36.02%,女性占63.98%;年龄分布以50~、6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分别占25.00%、32.54%;初诊年龄以50~岁最多,占30.51%。117 73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共18 672例,患病率为15.86%;糖尿病患者初诊至肾病就诊时间在1~<5年内较多,1~<2年占比32.64%、2~<5年占比39.96%;肾病分期以Ⅱ、Ⅲ期居多,分别占比30.47%、33.98%。2型糖尿病患者中年龄≥50岁、病程≥10年、有高血压史其2型糖尿病肾病的检出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病程、高血压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尿酸血症、C反应蛋白为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海安地区2型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较高,应密切关注高龄、病程长、有高血压病史等高危人群,做到早期防治,以提高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预后。
  • 黄华英, 汪灏, 王飞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50-12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杭州拱墅区52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个性化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措施提供支持。 方法 2021年5月—2022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杭州拱墅区52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采集患者基本资料,评估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现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杭州拱墅区52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评分是(14.57±3.62)分,其中健康管理不良者416例(78.79%)、健康管理良好者112例(21.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是否独居、是否重视自我健康管理、是否接受医院专业健康教育、患有慢性病种类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60~69岁(OR=4.699)、大专及以上文化(OR=4.597)、个人月收入>3 000元(OR=2.339)、非独居(OR=2.810)、重视自我健康管理(OR=2.625)、接受医院专业健康教育(OR=1.906)、患有慢性病种类≥3种(OR=2.380)是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水平促进因素(P<0.05)。 结论 杭州拱墅区52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现状仍处于较低水平,而高龄、初中及以下、个人月收入≤3 000元、独居等是健康管理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制定针对性健康宣教方案,强化社区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 邵坤, 董祯, 孙林, 刘倜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54-12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中小学生对防控和疫情处置相关问题的认知情况。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整理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将学生分为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和初中年级(七、八年级),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认知差异进行比较。 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集到403份有效问卷,中小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具有较高的知晓率(99.50%),但对于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等知识的认识比较模糊,且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年级学生认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比展板、画册、宣传栏等书面文字途径,中小学生更喜欢从电视(87.84%)、互联网(75.93%)、学校(65.76%)和广播(62.78%)等途径获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 结论 中小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认知,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年级学生在个别问题的认知率上有差异,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做好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 李娜, 范吉祥, 邱柏红, 黄黎宁, 李紫璇, 胡彦, 吴丹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57-12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吉林省大众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关危险行为现状及两者之间关系,为制定大众人群丙肝防治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复杂抽样方法抽取吉林省大众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获得有效问卷1 210份,问卷有效率为96.18%。被调查大众人群丙肝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62.15%,全部答对175人(14.46%),全部答错8人(0.66%)。669人曾有丙肝相关危险行为经历(55.29%)。单因素分析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年龄、文化程度有关(χ2值分别为19.731、32.286,均P<0.001),与人群类别、性别、户籍地、婚姻状况和是否发生丙肝相关危险行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0~49岁中年知晓率高于15~29岁青年(OR=1.606,95%CI: 1.196~2.157);初中、高中或中专和大专及以上学历知晓率高于小学及以下学历,OR(95%CI)分别是1.663(1.123~2.465)、2.337(1.551~3.523)和2.287(1.694~3.951)。大众人群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广播、电视(73.47%);其次是互联网(62.31%)和专题讲座(53.14%)。 结论 吉林省大众人群对丙肝防治知识认知存在薄弱点,应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重点加强对青少年、中老年和低学历人群的健康教育,通过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减少丙肝“知行分离”的现象。
  • 朱蓉蓉, 周文娟, 刘秀敏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60-12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海安市农村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海安市辖区内7个镇的农村老年人(年龄≥60岁)开展问卷调查,统计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和未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受试者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发放调查问卷及测量骨密度6 790人,回收有效问卷6 580人份,问卷回收率为96.91%。共计发现骨质疏松性骨折1 221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为18.56%。骨折发生部位以粗隆间骨折为主,占45.70%;骨质疏松性骨折以摔倒、劳动、体育锻炼为主,分别占52.83%、30.79%和16.38%;骨质疏松性骨折在夏季发生较多,占42.75%,其次为冬季,占29.89%;各镇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7,P>0.05);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女性、年龄>70岁、糖尿病所占比例分别为63.72%、54.63%和35.38%,明显高于未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P<0.05);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饮用牛奶≥3次/周、口服钙片或维生素D、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 h比例分别为8.35%、11.71%和63.55%,明显低于未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P<0.05);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血钙水平为(2.01±0.43)mmol/L,明显低于未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t=-11.87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糖尿病、血钙水平、饮用牛奶、口服钙片或维生素D、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是农村地区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海安市农村地区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比例较高,其发生受性别、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预防。
  • 包向敏, 张译心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63-12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孕早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 human chl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asma 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04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预后不佳组和预后良好组。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孕早期血清PAPP-A、β-HCG、PLG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早期妊娠期高血压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血清PAPP-A、β-HCG、PLGF水平对孕早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结果 10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不良妊娠结局23例,发生率22.12%。预后良好组孕前BMI、孕早期血清PAPP-A、β-HCG水平低于预后不佳组,孕早期血清PLGF水平高于预后不佳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血清PAPP-A水平升高、β-HCG水平升高、PLGF水平降低均为妊娠期高血压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血清PAPP-A、β-HCG、PLGF水平单一及联合预测妊娠期高血压不良妊娠结局的AUC分别为0.719(95%CI:0.626~0.852)、0.760(95%CI:0.682~0.898)、0.747(95%CI:0.663~0.871)、0.858(95%CI:0.789~0.968),且联合预测效能高于三者单一预测效能(P<0.05)。 结论 孕早期血清PAPP-A、β-HCG、PLGF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且在妊娠结局预测中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效能。
  • 毕少丽, 王燕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67-12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生儿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1,PAI-1)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与新生儿败血症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0月郑州颐和医院2 102例新生儿进行IL-8、PAI-1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IL-8、PAI-1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根据是否发生新生儿败血症分为观察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200例)和对照组(未发生败血症的新生儿1 90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IL-8基因rs4037位点和PAI-1基因rs1799768位点多态性,分析发生败血症患儿不同IL-8基因、PAI-1基因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差异。 结果 2 102例新生儿中IL-8基因rs4037位点以TA型为主,占50.38%;PAI-1基因rs1799768位点以4G/5G型为主,占46.15%。观察组胎龄和出生体重分别(35.50±2.11)周和(2 510.20±332.24)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IL-8基因rs4037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T比例分别为39.50%和61.75%,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PAI-1基因rs1799768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G/4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4G比例分别为23.50%和49.75%,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T基因型和TA+AA基因型患儿血清CRP和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I-1基因rs1799768位点4G/5G+5G/5G患儿血清CRP和PCT分别为(56.56±11.84)mg/L和(56.66±13.16)ng/L,明显高于4G/4G基因型患儿(P<0.05)。 结论 该地新生儿IL-8和PAI-1基因多态性分布,分别以TA型和4G/5G型为主,其与新生儿败血症易感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时PAI-1基因多态性与败血症患儿血清CRP和PCT水平有关。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 高灵素, 何靓, 袁婷婷, 丁美琪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70-12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某院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易感因素,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院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征,分析恶性血液病院内感染患者耐药情况。依据恶性血液病患者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比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7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共收治恶性血液病患者882例,发生院内感染203例,发生率为23.02%。恶性血液病院内感染患者中,肺部感染占比最高为78.33%;203例恶性血液病院内感染患者共检出菌株5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占比分被为58.49%、33.96%、7.55%。耐药分析显示: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G、头孢曲松、莫西沙星、氨苄西林的耐药性均大于5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的耐药性最高为100.00%;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G的耐药性最高为83.33%,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最高为85.71%。感染组住院时间、粒细胞缺乏占比、抗生素使用时间≥7 d占比高于未感染组(P<0.05),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则低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粒细胞缺乏(OR=3.476,95%CI:1.730~6.985)、抗生素使用时间≥7 d(OR=3.086,95%CI:1.431~6.655)、血小板计数偏低(OR=2.954,95%CI:1.309~6.662)均为影响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占比最高,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数病原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药敏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用药,并针对影响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给予合理有效的干预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 孙明月, 黄小芹, 陈汝梅, 阮燕明, 林佶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74-12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一起蜂蜜中毒事件中毒性成分进行实验室快速筛查,提供毒理学依据,并对中毒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对中毒患者食用剩余蜂蜜、蜂蜜养殖点附近可疑植物及中毒患者血液、尿液进行可疑毒物快速筛查,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患者生化检验结果判断毒物对身体脏器损伤情况。 结果 从剩余蜂蜜及蜂蜜养殖点附近可疑植物昆明山海棠中均检测出雷公藤甲素浓度分别为0.84 mg/kg和1.31 mg/kg,流行病学调查及生化检验结果同样提示7位中毒患者均为雷公藤甲素中毒,潜伏期为4~47 h。 结论 该次中毒事件是食用家养蜜蜂采到昆明山海棠中含有雷公藤甲素的花粉酿制的蜂蜜所导致。
  • 综述
  • 韩芷晴, 童莺歌, 王苗玲, 李浩岚, 李怡萱, 骆玲玲, 林莹, 钱金伟, 顾利慧, 夏云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0): 1277-12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0.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国外3项疫苗素养相关测量工具的内容、信效度和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并提出后续我国应借助疫苗素养测量工具评估公众的疫苗素养水平、发现医疗卫生系统在提供疫苗信息和疫苗接种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从疫苗素养的角度,为我国政府提高公众的疫苗认识以及提升疫苗接种率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