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21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4-11-20
  

  • 全选
    |
    论著
  • 李江姣, 杜慧竟, 陈驰, 石继春, 徐苗, 叶强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281-12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诱导的功能抗体滴度与总抗体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调理吞噬实验(Opsonophagocytic assay,OPA)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免疫后血清样本进行OPA滴度和抗体浓度检测,并就两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血清型1,3,5,6A,6B,9V,14,18C,19A和23F两种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较高,为0.71~0.88。19F和 4型的相关系数相对略低,分别为0.66和0.52。结论OPA法与ELISA法测定的血清抗体效价的相关性较高,二者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 张明, 侯彤岩, 裴程程, 黄德生, 关鹏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284-12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掌握沈阳口岸出境人员痰结核杆菌的检出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口岸肺结核防控策略提供基线数据支持。 方法 收集沈阳口岸2009-2013年出境人员体检中肺结核监测数据,分析检出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和在不同职业类别出境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结果 沈阳口岸2009-2013年间共有58734人次准备出境人员沈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体格检查,其中痰结核杆菌检测结果确证阳性者共69人,其中65.2%为20-40岁的青年,肺结核患者主要以出国劳务人员和出国留学人员为主。 结论 口岸传染性肺结核的监测是控制肺结核国际间传播的重要环节,密切关注口岸出境人员中各职业人群的肺结核检出情况有重要现实意义。
  • 周淑琴,李俊荣,孟淑欣,纪经海,刘姗姗,丁淑军,王显军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287-12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蓬莱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写SFTS)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10—2013年蓬莱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用间接法ELISA对病例地区1525名蓬莱市民的血清进行SFTSV-IgG抗体检测,采集病例地区动物宿主血清标本通过双抗原夹心法ELISA进行SFTSV的总抗体检测,通过Realtime RT -PCR进行SFTSV的核酸检测。 结果2010—2013年蓬莱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年均发病率为4.55/10万,死亡率 0.89/10万,病死率为19.51%,病例覆盖全市9.57%村社区,病例以农民为主,6月—9月为高发季节,年龄以40—79岁为主。蓬莱市健康人群SFTSV-IgG阳性率为9.05%,动物宿主牛、羊、跑山鸡、狗、猪和圈养鸡、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86%、44.76%、42.31%、31.46%、6.96%和6.00%。结论蓬莱市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流行地区,存在着新型布尼亚病毒隐性感染情况,牛羊狗可能是病毒主要的动物宿主。
  • 张洪远, 张玲, 马翠翠, 温召凤, 魏巍, 贾丽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291-1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沈阳市3~6岁超重肥胖儿童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沈阳市某幼儿园3~6岁全体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根据“IOTF2~18岁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判断超重肥胖儿童。随机抽取39例超重肥胖儿童和31例体重正常儿童(正常组),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同时对维生素D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超重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并且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为17.95%,高于正常组(3.32%)。95%儿童能经常饮奶,超重肥胖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明显低于正常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随户外活动时间增加而升高。结论沈阳市3~6岁超重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体重正常者,其原因与户外活动时间少有关。
  • 黄铭华, 旷燕飞, 魏中和, 陈欢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294-1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湖南省麻风发病流行特点,找出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最终达到消除麻风病危害。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1993-2012年期间,湖南麻风流行强度、分布、疾病分型、发现方式、畸残、延迟期等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湖南省麻风病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分布极不均衡;1993-2002年与2003-2012 年相比较,复发病例占全部病例的比例有所上升;年均发病下降;延迟期有所延长;畸残率增高。结论要重点抓好麻风相对高发地区(湘西州、怀化市、张家界市)的麻风防治工作;要加强基层麻风防治人员防治能力的培训,加强发现病人的力度,降低延迟期,降低畸残率。
  • 刘睿, 杜润家, 王志凡, 景志敏, 代湘云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297-12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大学生抑郁状况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与发中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78名18~26岁维吾尔族大学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量表调查其抑郁状况,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其发中钙、镁、铜、锌的含量。 结果维吾尔族女大学生抑郁症状标准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医学专业学生抑郁症状标准分显著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P<0.01)。维吾尔族女大学生头发中钙、锌、镁元素含量显著低于男生(P<0.01),发铜含量显著高于男性(P<0.01)。抑郁组发钙、锌、镁元素含量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1)。发中四种微量元素与抑郁症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r= -0.49,r=-0.38,r= -0.31(P均<0.05),r= 0.007(P>0.05)。结论维吾尔族大学生抑郁水平与发中钙、镁、锌含量呈负相关,与发铜含量之间无线性关系。
  • 刘建琪, 张红, 张林青, 胡旃, 贾华云, 王岚, 湛志飞, 刘建高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00-13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实验动物垫料进行微生物指标监测,为管理机构制定垫料的卫生标准提供依据,为垫料生产企业在加工、灭菌、包装、运输、储存等环节及动物使用单位对动物实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来自不同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单位的垫料,参照GB4789-2010、2012检测方法进行菌落总数、霉菌及大肠杆菌计数、沙门氏菌的检测。 结果49份未灭菌的垫料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菌、霉菌及大肠杆菌污染,未检出沙门氏菌;不同材质的垫料在不同条件下灭菌,在121℃ 30min的条件下具有最佳灭菌效果,各项微生物指标均合格;已灭菌的21份垫料有19份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菌及霉菌污染,未检出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松软的混合型刨花垫料在灭菌后7天检测到细菌;采用敞开编织袋储存5天即检测到细菌污染;垫料使用1天后的菌量可达104 CFU/g,细菌及霉菌含菌量按天数逐步递增,但未检出沙门氏菌。 结论垫料使用前必须消毒灭菌,采用合理的方式储存,及时更换可改善饲养环境,可减少微生物污染,保障实验动物的质量及实验结果的可靠。
  • 王翠玲,朱丹丹,魏东红,吴健民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03-13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2007~2012年石狮市妇女、儿童、老人三大重点人群疾病分布特征。方法以石狮市2007年~2012年参加新农合的居民为调查对象,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类,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疾病构成及变动情况。结果影响我市儿童健康的疾病占第一位的为呼吸系统疾病,历年均为39.3%以上,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所占比例为8.7%~24.9%。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主要为循环系统疾病,其次为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总比重在37.1%至49.3%之间。影响我市妇女的疾病主要为妊娠、分娩及产褥并发症,其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我市儿童、老年、妇女的疾病监测工作,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对易患疾病展开重点监控,从而有利于更有针对性的开展防治工作。
  • 周杰, 高霞, 李轶群, 陈磊, 谢春花, 朱惠珍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06-13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对农村非规范治疗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的设计,干预组患者(n=101)在现行分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社区干预,对照组(n=105)只采用现行的分组管理,项目实施1年后,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知识和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干预一年后,干预组5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高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7项健康行为率除戒烟外均高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收缩压血压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对农村非规范治疗高血压患者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和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效果显著,是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干预的一种有效策略。
  • 曾跃红, 田海清, 王新华, 周勇军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10-13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多重PCR技术检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DNA病毒的方法,以便及时监测并快速诊断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方法参照NCBI数据库病毒核酸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并对392份儿童呼吸道标本进行检测,验证多重PCR反应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采用多重PCR引物对人博卡病毒(hBOV),KI多瘤病毒(KI),腺病毒(AdV),WU多瘤病毒(WUPyV),人细小病毒B19(HPVB19) 5种DNA病毒进行扩增,分别获得404、324、248、77、128bp片段,均无非特异性扩增条带,与设计相符;392份儿童呼吸道标本多重PCR扩增出190阳性标本,阳性率为48.46%(190/392), 6个月~3岁以内婴幼儿阳性率70.00% (112/160) 为最高。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应用多重PCR技术快速检测检测儿童呼吸道标本中DNA病毒敏感性、特异性好的方法,且6个月~3岁以内婴幼儿儿是其主要感染源。
  • 肖健秋,杨建洪,黄建军,闵发胜,刘克俭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13-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地氟病区人群氟性骨损伤致病风险评价指标,通过风险评价,预测病情分布,分析致病因素,为氟危害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饮水氟、日摄氟量、累计总摄氟量和尿氟与氟性骨损伤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剂量-反应关系评价,得出特定接触剂量下引起地氟病区人群氟性骨损伤的各危险因素的基准剂量(BMD)、95%的可信限下限值(BMDL)及其参考剂量(RfD)。结果氟性骨损伤的发生率随饮水氟、日摄氟量、累计总摄氟量、尿氟的增加而升高,线性趋势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水氟、日摄氟量和尿氟的BMD分别为1.43mg/L、4.47mg/(人·日)、1.90mg/L;BMDL为1.19mg/L、2.94mg/(人·日)、1.77mg/L;RfD为0.60mg/L、2.94mg/(人·日)、1.77mg/L。结论改水后地氟病区氟接触人群氟性骨损伤致病风险仍与水氟含量、日摄氟总量、累计总摄氟量以及尿氟含量密切相关,建议进一步加强改水降氟措施,并结合机体排氟、改变生活方式、改善营养结构等方法进行预防,降低氟性骨损伤致病风险。
  • 贾月辉, 李金梅, 李慧, 王卓众, 隋虹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17-1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居民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现状,为提高黑龙江省居民的健康状况,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量,并为相关部门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建议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275.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53.9‰,女性为298.1‰,女性高于男性(χ2=44.1390,P﹤0.0001)。居民的年龄别两周患病率近似呈“√”形曲线,随着年龄的增加两周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按患病人数计为233.4‰,按患病人次数计为329.2‰,其中男性慢性病患病率为300.4‰,女性为358.2‰,女性高于男性(χ2=68.1825,P﹤0.0001),居民的年龄别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35岁之后,慢性病患病率呈现急速上升,比较陡峭。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是黑龙江省居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是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黑龙江省数据的3.35倍。结论与第三次、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相比,黑龙江省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均明显升高,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量增大。
  • 疾病控制
  • 臧爽, 刘富强, 赵梅珍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21-13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以高考第一批次和第三批次录取的护理本科生学习投入的差异,为探索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应用学习投入问卷对中国医 科大学以第一批次本科分数线录取的142名护理本科生和以第三批次本科生分数线录取的196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应用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聚类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批次和第三批次的护理本科护生的学习投入问卷的评分分别为(57.86±15.27)分和(49.11±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本科生学习投入程度可归为四类,其中1类学生在学习投入程度最高,2类和3类居中,4类最低,第一批次护理本科生1~4类的比例分别为26.06%、32.39%、34.51%、6.34%,第三批次护理本科生学习投入1~4类的比例分别为10.20%、32.65%、40.82%、16.33%,护理本科生各学习投入类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批次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存在差异,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
  • 高守芝,陈曦,张晓虎,郑军,贺健梅,张军,景军,丁采兰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24-1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了解女性吸毒人群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劳教场所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出入某女子戒毒劳教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共发放600份问卷。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双录入并进行逻辑纠错和一致性检验直到两个数据库达到完全一致为止。用SPSS11.5软件、Excel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496份,其中,入所基线调查310份,出所评估问卷186份。在几种性病中,干预前梅毒答对率最高,生殖器疱疹答对率最低,干预后答对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p<0.01),对性病、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识、预防措施干预前答对率低,干预后答对率有大幅度的升高。对行为干预方面,健康教育前后对STD/AIDS检测个人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情况允许条件下,90%人愿意做STD/AIDS检测并且愿意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有生殖器方面的疾病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去就诊。结论通过项目活动的实施,目标人群对STD/AIDS知晓率有大幅度的提高、心理的态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还有部分文化层次较低的人不愿意学习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也不愿做检测,亟需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STD/AIDS。
  • 王树明, 舒端, 郑同刚, 郭慧, 李文芳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27-13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汉川市农村学童监护人营养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整群随机抽取了汉川市两所农村小学的3~6年级共889名小学生的监护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农村学童监护人营养认知水平不理想,营养认知得分成绩达到满分的80%的仅占24.07%,营养知识知晓平均正确率偏低(66.64%),尤其对营养素食物来源和常见营养缺乏症的认知较低,饮食行为及营养态度的表现则相对较好。监护人文化程度为影响其营养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监护人获取营养知识的实际途径和期望途径均主要为电视网络、医务人员及报刊杂志等。结论农村学童监护人存在较明显的营养知识漏洞,应以文化程度较低的监护人为重点对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全面的营养宣教,以促进农村学童的健康成长。
  • 宾娟, 谭翠恩, 刘佳璐, 唐佑春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30-13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综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146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家庭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易惊消退时间以及生存质量评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易惊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生存质量评分提高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P<0.05),且观察组疗效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干预”可明显促进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好转,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改善患儿的综合状态,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吴根容, 杨春, 罗雪影, 黄海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33-13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黄埔区中小学生视力现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28730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按视力低下标准,将被检对象分为视力正常、轻度视力低下、中度视力低下和重度视力低下,比较视力低下检出率和重度视力低下构成比。结果高中生的视力低下检出率88.09%明显高于小学生41.84%和初中生74.76%(P<0.01),“重度”视力低下比例82.48%明显高于初中生55.80%和小学生30.17%(P<0.01)。女生的视力低下检出率和“重度”视力低下比例均显著高于男生(P<0.01),随着年龄增长,男女生的视力低下检出率和“重度”视力低下比例增加,同龄女生高于男生。在低年龄组,男女学生的视力低下检出率和“重度”视力低下比例均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结论黄埔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问题较为严重,青少年近视防治应从小学低年级开始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学生视力健康。
  • 田际雄, 王雪严, 侯启年, 李跃, 王铸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34-13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张家界市永定区狂犬病暴露现状,评估狂犬病风险,探讨狂犬病防控对策。 方法对永定区2005年至2012年发生的一犬伤2人及以上事件及28个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防控风险。 结果永定区分别2011年和2012年监测1起和9起一犬伤2人及以上事件,共伤及46人,造成2人狂犬病死亡,在 2起事件中采集到伤人犬脑组织标本,狂犬病毒抗原检测均阳性。28个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在2005年至2012年年均报告狂犬病暴露4200人次,年均监测暴露率900/10万,其中90%为犬所伤,监测暴露人群中全程接种疫苗率均较高,Ⅲ级暴露者使用抗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者年均16.7%;伤人犬中有免疫史的占25.31%;年平均犬密度4.89只/100人。 结论永定区发生狂犬病风险较高。应积极建立多部门联合的长效综合防控机制,落实犬只免疫与管理,提供价廉的狂犬病报料后被动免疫制剂,提高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
  • 陈国翠,王廷哲,刘卫民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36-13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有效、全面应用现有的关于腮腺炎疫苗国内外资料,比较国产与进口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的联合疫苗( MMR)接种后的抗体阳转率和副反应发生率,评价二者免疫学效果和安全性的差异,为应对流行性腮腺炎高发病率的情况,甄选安全性强、高效能和经济适用的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提供依据 方法全面收集国内外已发表的研究数据,对国产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MMR)与进口联合疫苗(MMR)在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上进行系统差异性比较。结果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最终提取6篇关于含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成分的国产联合疫苗(MMR)与进口联合疫苗(MMR)免疫原性的文献资料,以接种后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分析指标,结果显示:国产 MMR 接种组和进口 MMR 接种组的抗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RR=0.99, 95%CI (0.96,1.03), P= 0.671];入选的5篇文献报告了含腮腺炎疫苗成分的国产 MMR 组和进口 MMR 组接种后副反应发生率,研究发现:国产 MMR 接种组和进口 MMR 接种组在副反应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RR值为1.05 (95%CI: 0.87-1.27), P值为0.620。结论在选择联合疫苗预防腮腺炎疾病时,国产MMR和进口MMR具有相同的优势,国产MMR在免疫原性和免疫安全性方面和进口疫苗无明显差异。
  • 秦伟, 袁慧, 杨涛, 潘晓芳, 孙丹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40-1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其早期识别和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tata10软件,对我国2000年-2013年国内公开报道的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到本研究的文献共12篇,累计调查2330人,其中病例组785人,对照组1545人。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小于3岁、精神差、颈抵抗、神经反射异常、有手足抖动抽搐症状、感染病毒为EV71、发热大于39℃、外周血WBC>12×10^9/L和有呕吐症状,合并后的OR值和95%CI分别为3.07(2.23-4.23)、65.88(30.46-142.48)、55.02(19.70-153.67)、34.78(11.91-101.51)、20.33(12.23-33.80)、8.75(6.19-12.36)、4.40(3.26-5.93)和3.21(1.27-8.11)、3.19(1.39-7.34)。颈抵抗、有手足抖动抽搐症状、有呕吐症状和外周血WBC>12×10^9/L等4个危险因素存在发表偏倚,其余5个危险因素无发表偏倚。经敏感性分析,有手足抖动抽搐症状、有呕吐症状和外周血WBC>12×10^9/L等3个危险因素的合并OR值结果不稳定,其余各危险因素合并OR值结果基本稳定。结论患儿精神差、神经反射异常、感染病毒为EV71、发热大于39℃和年龄小于3岁等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可靠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应加强对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的综合识别,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重症病例发病率和死亡率。
  • 卫生监督监测
  • 马淑青王丹王慧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46-13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抽样检测分析,了解潍坊市售饮料、雪糕和果冻中合成色素、防腐剂和甜味剂的使用情况。方法从潍坊市5个县市区(寿光、潍城、昌邑、寒亭和昌乐)的13个采样点采集饮料、雪糕和果冻各20份,共计60份。参照《2013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合成色素、防腐剂和甜味剂含量,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饮料、冷冻饮品和果冻类卫生标准判断是否合格。结果60份样品(饮料、雪糕和果冻各20份)中合成色素、防腐剂和甜味剂的检出率分别为96.7%、78.3%和81.7%,合成色素和防腐剂的单项定量合格率为100%,3种甜味剂糖精钠、安赛蜜和甜蜜素的超标率为6.7%、5.0%和3.3%。参照国标规定的: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判断,合成色素、防腐剂和甜味剂的超标率分别为8.3%、5.0%和26.7%。结论调查结果显示,饮料、雪糕和果冻中合成色素、防腐剂和甜味剂的定性检出率较高,3类添加剂均存在叠加使用情况,且叠加后超标率显著升高,必须加强对其生产、消费环节的监督管理。
  • 苏琦, 高强, 李卓, 范刚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48-1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淮安市病毒性肝炎诊断报告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病毒性肝炎监测数据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2月份采用问卷对淮安市30家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和预防保健医生进行调查。结果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病例数多于一级医疗机构;戊肝实验室检测条件在两个层次的医疗机构中有差别(Fisher确切概率P<0.01);未分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在一级医疗机构回答的正确率为38.89%,二级和三级为81.25%,差别有显著性(Fisher确切概率P<0.05);预防保健医生回答未分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的正确率为7.14%,临床医生为51.92%(χ2=34.21,P=0.01);二级和三级与一级医疗机构的培训材料是否依据卫生行业标准方面存在差别(Fisher确切概率P<0.05)。结论各医疗机构应加强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的培训,规范报告程序,提高病毒性肝炎诊断报告质量。
  • 洪雅洁 蒋馥阳 孙亚慧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50-13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大连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资料,探讨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依据《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监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大连市共报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未分级事件854起,中毒1205例,死亡41例;2012年12月、2013年1月报告起数(515起)和中毒例数(697例)分别占总起数、总中毒例数和总死亡例数的60.30%、57.84%和53.66%;总体中毒发生率和死亡率为1.8/万和0.06/万,病死率为3.4%;先导区中毒发生率低于其他地区(P<0.05),市内四区死亡率高于其他地区(P<0.05);中毒场所主要为家庭,其事件起数、中毒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占总体92.15%、89.88%和92.68%。[结论]严格执行国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以主要中毒场所家庭为重点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防控工作,普及健康自救知识,发现中毒及时报告。
  • 妇幼保健
  • 王静, 辛丽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52-13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高对婴幼儿与年长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影像资料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婴幼儿(0~3岁)以咳嗽及喘息为著,肺部罗音多见,发热不明显,胸部影像学以小叶性肺炎多见,并发症少,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者较多;而年长儿(>3岁)以发热及刺激性咳嗽为著,肺部体征不明显,易出现大叶性肺炎改变,易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并发症多,合并衣原体、EB病毒感染者较多。结论婴幼儿与年长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有显著差异,根据其特点对诊治有所帮助。
  • 朱莎, 钟燕, 赵莎, 游诚, 陈宇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54-13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测定矮小儿童血清生长激素( hGH) 与全血微量元素铜、锌、钙、铁、镁的水平,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2012 年1月-2013年6月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47 例矮小儿童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测定血清生长激素(化学发光法)、全血铜、锌、钙、铁、镁(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含量。同时选取同性别、同年龄且身高正常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测定全血微量元素的含量。 结果矮小儿童全血中锌、铁、钙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P<0. 05) ,而血铜和血镁在两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矮小儿童全血铜、锌、铁、镁、钙含量无性别差异(P>0.05)。按生长激素的不同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 hGH 完全缺乏组、hGH 部分缺乏组和 hGH 不缺乏组,发现低血锌和低血铁的发生率中以 hGH 部分缺乏组最高(均为31.8 %);低血钙以 hGH 完全缺乏组发生率最高(61.5%)。 结论矮小儿童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全血锌、铁、钙元素缺乏,其发生率无明显性别差异,低血锌、低血铁、低血钙发生率及血钙水平在生长激素不同水平组的矮小儿童中存在差异,矮小儿童应合理补充锌、铁、钙。
  • 李秋月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56-13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目的研究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儿营养状态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本院的9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组)45例和观察组(常规干预加新生儿抚触组)45例,然后将两组新生儿的干预前与干预后2周与4周的机体生长及血清营养状态相关指标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2周与4周的机体生长及血清营养状态相关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干预后的统计水平均高于本组干预前的统计水平,P均<0.05,比较项目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儿营养状态的影响较大,对新生儿营养及发育状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徐群芳, 丁晓芬, 沈建芳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57-13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孕产妇进行围产期保健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参加“孕妇学校”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共61例,选择同期于我院分娩但未参加“孕妇学校”的61例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保健及产检情况、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母儿体重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平均总得分、孕产妇平均产检次数、顺产率及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妇首次产检平均孕周、产前体重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产后2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认知行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参加“孕妇学校”、孕产妇年龄及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丈夫文化程度高低均可明显影响产前检查的进行(P<0.05)。结论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和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孕产妇及围产儿安全。
  • 武科,王红丽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62-13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目的调查分娩后产妇抑郁症影响因素,并探讨和总结产后抑郁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产后抑郁的情况。结果问卷调查352例,发生产后抑郁的有28例,发生率为7.96%。家庭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有精神疾病家族史、产后有并发症的产妇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明显高于家庭人均收入大于5000元、无精神疾病家族史、产后无并发症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产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产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所在地无明显相关性,与产妇家庭人均收入、精神疾病家族史、产后有无并发症密切相关,因此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尤其是产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 医院感染与临床研究
  • 周志峰, 石向辉, 钟剑明, 赖植发, 黄慧萍, 侯红斌, 曹丽, 蔡琳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64-13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社康中心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现状,评价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 方法采取培训与教育、监督与管理和完善洗手设施等干预措施,比较医务人员手卫生干预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被调查的420人平均手卫生依从率由35.1%提高到61.2%,手卫生正确执行率由34.5%提高到72.22%,手部样品合格率由87.9%提高到97.3%,三项指标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社康中心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但干预措施需要坚持长期执行并不断完善。
  • 桂芳, 邹珍, 汤朗媚, 石玉慧, 林章强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68-13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体外检测不同浓度头孢菌素对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株生长繁殖的影响,分析抗生素作用后耐药菌繁殖的规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头孢呋辛、头孢噻肟作用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在不同时间分别进行活菌计数,绘制细菌的生长曲线。结果高浓度头孢菌素对大肠埃希菌培养早期(头孢呋辛在18~24h内,头孢噻肟在36h内)仍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后期细菌的繁殖速度均明显增快,低浓度头孢呋辛作用组比无药物组细菌的繁殖速度更快。结论耐药菌株在药物作用过程中有一个选择和适应阶段;低浓度头孢菌素反而可促进耐药菌株的生长,应加强耐药菌的检测,并根据药敏试验足量全程用药,避免耐药菌的繁殖和扩散。
  • 隆丰厚, 艾文卫, 唐孝志, 龚小省, 李武莲, 陈烨, 袁璐, 刘友生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70-13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流感嗜血杆菌成人呼吸道感染病例临床感染特点及耐药性。 方法收集新邵县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32例流感嗜血杆菌成人呼吸道临床感染病例。从痰标中分离菌株,采用V因子、X因子、V+X因子卫星试验及嗜血杆菌生化鉴定卡进行菌株鉴定;头孢硝基酚纸片法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用嗜血杆菌药敏试验卡和K-B法同时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32例流感嗜血杆菌成人呼吸道感染病例以呼吸内科(11株,34.4%)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内分泌科患者次之(8例,25.0%); 60岁以上感染者26例(81.2%);男27例(84.4%),女5例(15.6%)。96.9%的患有1种或1种以上基础疾病。基础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慢性肾炎和糖尿病等较多。32株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17株(53.1%),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2.5%,65.6%,40.6%);对氨曲南、亚胺培南尚未发现耐药株。 结论32例流感嗜血杆菌成人呼吸道感染以6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为主、男性高于女性,被感染者多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基础疾病,且在冬春季节感染所占病例最多;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现出严重耐药性,且提示一种低产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在抗生素的压力之下被选择出来;亚胺培南 氨曲南可做为产酶菌株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 贝伟红, 鲍烨, 伍平, 戚小斌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72-13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整治措施及成效。 方法回顾性抽取整治前、整治初期和整治中期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共807份,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统计分析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结果专项整治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7.8%下降至12.9%(2=128.99,P=0.00),术前30mim-2h抗菌药物使用率由5.6%上升至90.9%(2=55.86,P=0.00),抗菌药物二联使用率下降至0,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控制在24小时内比例由整治前的3.4%上升至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91,P=0.002)。但抗菌药物使用费用未达到理想的整治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45,P>0.05)。 结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整治效果显著,但需继续加强监管,巩固整治成效。
  • 戴伟荣, 胡建安, 肖雄斌, 李颖, 张晓华, 唐美岸, 严薇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74-1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尘肺团块状阴影患者经皮肺穿活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48例尘肺合并团块影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分析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有25例出现并发症(52.1%),其中气胸15例(31.3%),出血6例(12.5%),液气胸4例(8.3%),经治疗后上述并发症好转,无咳血、皮下气肿、空气栓塞等其他并发症出现。 结论尘肺团块状病灶皮肺穿活检的主要并发症仍为气胸和出血,与病灶深度、大小、年龄、工龄、穿刺次数、肺病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 阙志文,胡守利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76-13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目的分析研究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液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8例患者的痰液病原菌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其中不同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情况。结果68例患者的痰液中共检出70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44.29%,肺炎克雷伯菌占14.2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2.96%。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以及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均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及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于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液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其耐药情况均较为明显,因此对其进行针对性干预的必要性较高。
  • 钟向萍, 岑彩虹, 李蝶蓉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78-13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导致手术室感染发生的临床不安全因素,从而针对这些因素探究临床有效护理管理应对措施。方法本文总结了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近三年(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手术室患者33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手术类型、有无参观、是否放置引流管、是否接台手术进行分组,比较感染发生率情况;同时按照是否感染进行分组,并比较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卧床时间。结果急诊手术组患者、有见习人员组患者、接台手术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均显著的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平均年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卧床时间等三项指标上,感染组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均<0.05)。结论导致手术室感染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手术性质、是否有人参观、是否接台手术,同时患者年龄较大,手术时间较长、卧床时间较长均会增加手术室感染的发生几率,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从多方面有针对性强化手术护理管理,确保手术感染率得到有效的控制。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检测
  • 胡洪波, 陈坤, 彭巧英, 郭虹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80-13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US3基因检测在新生儿晚期黄疸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巢式PCR法检测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新生儿科就诊的新生儿晚期黄疸标本US3基因,并通过与HCMV-IgM、HCMV-DNA荧光定量PCR、HCMV-pp65抗原检测结果做比较,分析US3基因检测在诊断新生儿晚期黄疸HCMV感染的符合程度。结果① 145例新生儿晚期黄疸血清HCMV-IgM检测阳性1例,HCMV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24例,HCMV-pp65抗原阳性25例,US3基因扩增阳性24例;② US3基因检测与HCMV-DNA荧光定量PCR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1.000),一致率为97.2%,κ值为0.900;US3基因检测与与HCMV-pp65抗原检测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000),一致率为95.2%,κ值为0.828;③ US3基因检测用于诊断新生儿晚期黄疸HCMV感染的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99.2%,Youden指数为84.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58和0.967;④ US3基因检测用于诊断新生儿晚期黄疸HCMV活动性感染的灵敏度为84.0%,特异度为97.5%,Youden指数为81.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75和0.967。结论US3基因检测适用于临床新生儿晚期黄疸HCMV感染的诊断。
  • 邬婧媛,刘水平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83-1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适合提取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质粒的细菌培养基。 方法配制含不同比例MRS的营养肉汤混合培养基,进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培养,通过生长曲线测定、细菌形态观察,菌体内天然质粒抽提质量等来确定适于该菌质粒抽提的最佳混合培养基。 结果单纯营养肉汤培养基不适合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增殖,在含20%、40%、60%及80% MRS的营养肉汤混合培养基中该菌的生长曲线与在MRS中的基本一致,但细菌数略低;形态学检测表明含MRS的营养肉汤培养基培养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形态无影响,质粒抽提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配制的几种含不同比例MRS的营养肉汤混合培养基中,含20% MRS的营养肉汤混合培养基最适合该菌质粒的抽提,提取的质粒浓度高,质量好。 结论本实验制备的混合培养基中,含20% MRS的营养肉汤混合培养基能保证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正常增殖,而且可能由于产生较少的胞外多糖,使溶菌酶更易水解该菌细胞壁肽聚糖,最适于该菌质粒的抽提。
  • 卢翠英, 周权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88-13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验证便携式甲醛测定仪在不同甲醛浓度、不同温度或不同湿度下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在三种状态下,在同一地点同步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和便携式甲醛测定仪进行甲醛含量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和甲醛分析仪法检测结果受待测甲醛浓度、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可以相互替代。相对湿度在30%~70%之间时, 测定值与酚试剂法对比无显著差异。相对湿度<30%或>70%, 相对误差>5%。而且湿度大于70%时,统计学上存在差异。结论便携式甲醛测定仪操作简便、可现场直接读取甲醛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检测数据与国标法具有一定可比性,测定结果较为准确,可用于现场监测,但在用该检测结果进行室内环境甲醛污染状况评价时应综合考虑环境湿度对测定结果带来的影响,正确选择检测方法,以使结果准确可靠。
  • 宋新兵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91-13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在线标准加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盐中痕量镉的方法。方法样品加入1%硝酸,以1%磷酸二氢铵+1%抗坏血酸做基体改进剂,应用标准加入法,测量值在相同基质情况下获得。结果镉含量在0~2.5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0.9996, 检出限为0.06μg/L,质量检出浓度为0.003 mg/Kg,在0.025mg/Kg、0.050mg/Kg、0.10 mg/Kg添加不同水平回收率为92.0%~10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结论本法灵敏、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达到分析方法的要求,适用于食盐中镉的测定。
  • 闵巍, 季玉梅, 李宏亮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93-1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检测室内空气中氨。方法空气中氨吸收在稀硫酸中,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及次氯酸盐存在下,与水杨酸生成蓝绿色靛酚蓝染料,应用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比色定量。结果氨在0.05mg/L-1.0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相对标准偏差为1.92%-5.67%,加标回收率为103.8%-113.3%,测量下限为0.05mg/L。结论方法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
  • 慢性病防治
  • 周泉, 王培席, 周志衡, 李芳健, 王家骥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94-13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佛山地区7~17岁青少年儿童超重及肥胖的检出率及分布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海区2个街道6个镇共17124户中7~17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采用入户面对面访谈的方法,并进行相关人体测量。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青少年超重肥胖标准计算超重肥胖检出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查找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佛山地区青少年儿童体重指数均值为18. 26±3.14,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7.9%、4.5%。男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1%、 5.1%和5.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与7~10岁儿童相比,13岁以上各年龄组超重肥胖的风险均明显下降,OR值分别为0.370、0.264,P均<0.01。其他包括性别0.544(0.443~0.668)、挑食0.692(0.560~0.857)、每天刷牙0.560(0.315~0.994)、每天玩电脑看电视时间1.398(1.007~1.942)及睡眠状况0.494(0.352~0.695)是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佛山地区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以7~13岁儿童作为重点人群,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和行为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等防治措施控制和降低超重肥胖的发生率。
  • 赵文艳,高音,郭剑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97-1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在肥胖人群中,不同的可控生活方式对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天津市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6579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主要包括受访者的背景、生活行为方式与健康状况等。结果被调查的天津市城区居民平均年龄为48.7±19.2岁,其中男性3214人,占48.9%,女性3365人,占51.1%;吸烟率为30.1%(1980人),饮酒率为26.9%(1770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2%(605人),超重与肥胖率分别为34.4%(2263人)、10.2%(671人)。被调查者糖尿病患病风险随BMI水平上升而增高,吸烟、饮酒、缺乏运动者易患病;可控生活方式与BMI联合作用显示:超重、肥胖者在吸烟、饮酒、不积极运动等情况下更易患糖尿病。结论天津市城区居民中超重、肥胖者有较高的患糖尿病风险,若能采取戒烟、限酒和积极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超重、肥胖人群的患病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 郭文婕, 钱学全, 邓正聪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399-14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油田职工健康状况,为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塔里木油田7 820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对检出率前10位异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 820人中检出率前10位异常结果依次为:脂肪肝(41.1%)、高脂血症(38.6%)、幽门螺杆菌感染(34.1)、体重指数偏高(26.5%)、宫颈炎(24.6%)、高尿酸血症(21.5%)、结膜炎(15.6%)、血压升高(14.6%)、咽炎(14.6%)、血糖升高(14.4%);除宫颈炎外,其他9项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女职工5个年龄组各项异常结果检出率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影响该油田职工健康的主要因素为行为生活方式病,建议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 健康教育与卫生管理
  • 杨建平, 吴礼康, 朱志良, 庄志雄, 袁建辉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402-14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性紧张普遍存在于我国各类型企业工作场所中,是影响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人类工效学干预措施对降低企业员工职业性紧张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应用人类工效学改善企业员工职业性紧张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讨。
  • 杨皓斌,综述,王乐三, 审校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 1405-14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描述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过程,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对核心数据库文献研究与对比方法,描述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过程,了解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供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建议。结果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效,制定了一系列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的文件、办法和实施意见。建立和修改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全国31个省市已经覆盖了基本药物制度,通过应用基本药物目录和零差率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居民医疗负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药物目录遴选制度不统一,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不能充分保障,基本药物可及性不高,补偿不到位,财政支持力度不大等问题。结论我国已基本在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居民用药和降低了用药成本。但在药品的生产、目录遴选、配送和销售等方面存在问题和困难。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科学地遴选基本药物目录、合理地布局基药的生产与供应渠道、科学测算,完善补偿机制和进一步加大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教育力度,以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提高运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