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8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1-07-15
  

  • 全选
    |
    专题报道—慢性病防治
  • 沈宛颖, 霍军荣, 郝光, 曾昱兴, 赵心海, 刘博, 陈青山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769-7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湖北省钟祥市慢性病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为当地制定慢性病防控规划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2014—2019年钟祥市居民死因监测资料,用寿命表法的原理计算慢性病早死概率,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率的趋势χ2检验,利用Joinpoint 4.7.0.0软件计算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 结果 2014—2019年湖北省钟祥市慢性病粗死亡率为495.02/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8.27/10万,四类慢病粗死亡率为457.7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0.04/10万。男性(APC=-6.60%,t=-8.18,P=0.001)、女性(APC=-7.04%,t=-3.04,P=0.039)、总人群(APC=-6.23%,t=-4.78,P=0.009)心脑血管疾病的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早死概率为14.55%,四类慢病早死概率为13.17%。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APC=-2.53%,t=-2.78,P=0.049)呈下降趋势,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的早死概率(APC=22.05%,t=2.84,P=0.048)趋势分析上升态势明显,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湖北省钟祥市四类慢病早死概率为13.17%,2014—2019年上升0.01%,趋势分析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中国2030”目标仍有不小差距。男性四类慢病早死概率均高于女性,男性为未来慢病干预的重点人群。糖尿病早死概率上升幅度较大,应优先对糖尿病进行综合干预。
  • 杨楠, 贺圣文, 宋桂花, 王子兵, 李艳杰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774-7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饮食依从性、心理负担的现状,探讨其与血糖水平之间的关联。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0月在潍坊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30例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人体指标检测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价简化量表、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测评量表、糖尿病痛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自我管理、饮食依从性、心理负担的影响因素,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自我管理、饮食依从性、心理负担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血糖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330例研究对象中HbA1c<7%者共99例(30.00%),自我管理合格、饮食依从性合格、略微心理负担者分别为184、189、150例(占比:55.76%、57.27%、45.4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OR=0.495,95%CI:0.280~0.874)、病程(OR=1.771,95%CI:1.421~2.206)、因糖尿病住院次数(OR=2.481,95%CI:1.396~4.408)、是否接受过专业系统宣教(OR=3.649,95%CI:1.239~10.751)、药物饮食运动联合控制(OR=4.354,95%CI:2.419~7.838)是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年龄(OR=1.525,95%CI:1.119~2.078)、性别(OR=2.543,95%CI:1.465~4.415)、是否接受过专业系统宣教(OR=3.085,95%CI:1.368~6.960)、药物饮食运动联合控制(OR=11.910,95%CI:6.323~22.432)是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年龄(OR=0.739,95%CI:0.559~0.979)、病程(OR=0.543,95%CI:0.449~0.657)是心理负担的影响因素。自我管理与饮食依从性、与心理负担,饮食依从性与心理负担相关(r=0.586、-0.443、-0.168,P<0.05)。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依从性、握力、药物饮食运动联合控制、心理负担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饮食依从性、心理负担、联合控制方式等密切相关;制定综合防控措施,着力提高饮食依从性,提升握力水平,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
  • 周柏靖, 张维森, 徐琳, 靳雅丽, 朱彤, 朱峰, 江朝强, 林大庆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780-7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中老年人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与高血压的相关性,为防控来自血液粘度增高的高血压风险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基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平台,选取24 944名50岁及以上非地中海贫血的广州居民,基线调查收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个人收入、吸烟、饮酒、体力活动、身体质量指数和空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性别HGB和HCT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结果 本研究男性占28.6%,平均年龄(64.3±6.7)岁,女性平均年龄(61.3±7.0)岁。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9.3%和46.2%,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均随HCT和HGB水平升高而升高(P<0.001);与非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的年龄较大,HGB和HCT水平也更高(P均<0.001)。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第1四分位数组相比,HGB、HCT第4四分位数组的高血压患病风险OR(95%CI)分别为男性1.35 (1.16~1.57)、1.29 (1.11~1.50)和女性1.51 (1.37~1.67)、1.47 (1.34~1.61)。 结论 中老年人HGB和HCT水平的升高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相关,建议适当关注中老年人HGB和HCT异常增高导致血液粘度增大带来的高血压风险。
  • 周吉, 杨绍湖, 吕应楠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785-7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南宁市城市和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2018年南宁市1个城区300例及1个县区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糖检测。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分析,并利用LASSO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 结果 城市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比例(45.61%)高于农村患者(2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19,P<0.05)。血糖控制达标组每天锻炼身体、门诊随访方式、规律使用降血糖药物、血压控制达标、糖尿病防治知识回答正确>6题的比例均高于不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回归结果显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糖尿病病程≥10年(β分别为0.30、0.07)、一年内吸烟(β分别为0.23、0.27)、不规律使用降糖药物(β分别为0.29、0.36)、糖尿病防治知识回答正确≤6题(β分别为0.21、0.08)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而一年内随访次数<4次(β分别为-0.44、-0.81)是保护因素。除城镇医疗保险外的其他医疗保险、每天检测血糖频率不足1次是城市患者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β分别为0.14、0.15),但却是农村患者的保护因素(β分别为-0.13、-0.87);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是城市患者血糖控制的保护因素(β=-0.22),但却是农村患者的危险因素(β=0.40)。除此之外,城市患者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还包括一年内饮酒(β=0.07);农村患者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已婚(β=0.08),保护因素包括无糖尿病家族史(β=-1.66)。 结论 南宁市2型糖尿病城市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农村患者,并且城乡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不同,应根据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改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和血糖控制行为。
  • 王鑫, 王巍, 张君丞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791-7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腰围和腰高比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关系,探索腹型肥胖对外周动脉弹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2 718名体检者,采用动脉硬化测定仪检测双侧肢体的baPWV,根据baPWV值分为正常组和升高组。同时检测其腰围、腰高比、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SBP、DBP及生化指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指标的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baPWV的因素,用ROC曲线判断腰围、腰高比对baPWV的预测价值。 结果 t检验显示baPWV升高组的男性比例、年龄、腰围、腰高比、BMI、SBP、DBP、FBG、TG、TC、HDL-C、UA水平均较正常组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OR=0.938,95%CI:0.884~0.995)、腰高比(OR=1.605,95%CI:1.486~1.804)、BMI(OR=0.881,95%CI:0.796~0.975)是影响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腰围预测baPWV升高的最佳临界值为80.50 cm,ROC曲线下面积为0.725,此时灵敏度0.854,特异度0.483;腰高比预测baPWV升高的最佳临界值为0.495,ROC曲线下面积为0.762,此时灵敏度0.814,特异度0.548。 结论 腰围、腰高比升高是baPWV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预测外周动脉硬化的发生。
  • 论著
  • 吴迪, 曹蓝, 刘艳慧, 陈艺韵, 贺晴, 李泳光, 陆剑云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795-7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9—2020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0年广州市11个区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2019—2020年广州市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2019—2020年广州市累计报告197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4、5、12月。2019年报告183起,2020年仅1—2月报告14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全市11个区均有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其中报告超过30起的有花都区、黄浦区和南沙区(分别报告48、47、32起);疫情主要集中在小学、中学和托幼机构(分别报告135、39、11起,所占比例分别为68.53%、19.80%、5.58%);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A(H3N2)型124起(62.94%),B(Victoria)型38起(19.29%),A(H1N1)pdm09型15起(7.61%),混合型11起(5.58%),未分型9起(4.57%),A(H3N2)型为2019—2020年绝对优势毒株。 结论 2019—2020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2019年4—5月、2019年12月—2020年1月,A(H3N2)为2019—2020年绝对优势毒株。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极大的抑制了流感的流行强度。
  • 张玉粮, 李雪, 刘继文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798-8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石油工人职业倦怠现状,探讨付出-回报失衡与其之间关系,为应对石油工人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新疆地区某石油企业1 200名一线石油工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下及付出-回报失衡模式下石油工人的职业倦怠情况,利用有序logistic回归探究其影响因素。 结果 1 043名石油工人职业倦怠检出率为78.24%,以轻度倦怠(37.87%)和中度倦怠(37.97%)为主,仅2.40%的石油工人出现重度倦怠;37.20%的石油工人处于付出-回报失衡状态;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OR=1.671)、年龄45~(OR=2.038)、大专及以上学历(OR=1.811)、付出-回报失衡(OR=1.943,)为石油工人发生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 结论 石油工人职业倦怠情况较严重,且付出-回报失衡会加剧石油工人职业倦怠的发生。
  • 郑亦慧, 谢言, 魏巍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02-8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上海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HIV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认知、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估。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使用滚雪球抽样通过上海某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及网络社群招募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606份,87.8%的调查对象听说过PrEP,46.9%“绝对愿意”使用PrEP服务,86.4%能够接受的个人承担费用在500元/月以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地户籍(OR=1.477,95%CI:1.028~2.123)、近1年有过无套口交或肛交(OR=1.827,95%CI:1.181~2.827)、认为PrEP让自己在性生活中掌握更多主动权(OR=2.480,95%CI:1.727~3.563)、近1年无固定伴侣者(OR=1.649,95%CI:1.111~2.448)有更强烈的PrEP使用意愿,而异性恋(OR=0.261,95%CI:0.099~0.684)、担心使用PrEP会暴露隐私并影响个人形象(OR=0.656,95%CI:0.446~0.964)的调查对象具有较弱的使用意愿。 结论 上海市MSM具有较高的PrEP知晓率和一定PrEP接受意愿,外地户籍、有无套性行为、无固定性伴、异性恋MSM应作为PrEP服务的重点对象,创造无歧视环境有利于PrEP服务开展。
  • 周璐璐, 李武德, 符昌艳, 闻杰, 黄丽莉, 张天成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07-8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2020年6月11日—7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情况及网络关注点进行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新冠肺炎疫情通报和互联网搜索引擎,回顾性搜集整理疫情数据和网络搜索指数数据,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6月11日—7月20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累计确诊335例,累计发病率为1.56/10万;累计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丰台区(230例,占68.66%)。网络搜索指数研究显示,“北京疫情最新情况”和“新发地”搜索指数均与疫情数据存在相关关系(r=0.711,P<0.05;r=0.861,P<0.05); “北京疫情”搜索指数最高,并与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呈高度正相关(r=0.919,P<0.05)。 结论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网络搜索指数与疫情发展高度相关,应加强网络搜索指数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 吴根容, 杨炼辉, 黄海, 陈恩忠, 王伟炎, 曾素娟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10-8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干预方式对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行为及龋齿的影响,评估同伴教育干预对学生掌握口腔保健知识、形成正确口腔行为的效果。 方法 采用整群法抽取3所小学二年级学生395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学校常规宣教(老师或者医护人员授课),观察组学校常规宣教和同伴教育(口腔兴趣小组)结合,干预时间约1年。干预前后开展问卷调查、牙模刷牙和口腔检查。 结果 干预后,两组学生口腔知识和健康行为正确率均高于干预前(均P<0.001);除“最易发生龋齿牙齿”,干预后观察组其他问卷项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观察组牙模刷牙合格率(82.51%)高于对照组(5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79, P<0.001),且均高于各组干预前水平(χ2=242.984,P<0.001; χ2=95.404,P<0.001)。干预前后两组乳牙患龋率和恒牙患龋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乳龋充填率(42.99%)高于对照组(30.63%),恒龋充填率(59.57%)高于对照组(4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493,P<0.001, χ2=4.778,P<0.05),且均高于各组干预前水平(P<0.001)。 结论 学校常规宣教和同伴教育结合方式能更大程度促进小学生掌握口腔保健知识、形成正确行为和提高龋齿充填率,同伴教育用于小学生口腔卫生宣教是有效可行的。
  • 余雄武, 邓星梅, 刘媛, 聂鑫, 李传锋, 熊良君, 陆宏娜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15-8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曲靖地区0~14岁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科学实施三级预防策略提供支撑。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曲靖地区妇幼保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0~14岁1 332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0~6月龄婴儿采用Graf超声筛查DDH,7月龄~14岁儿童采用X线检查筛查DDH。分析0~14岁儿童DDH流行特点及危险因素,根据结果制定疾病三级防治策略。 结果 1 332例儿童中,DDH检出22例,检出率为1.65%;各年龄段DDH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6,P>0.05);女性DDH检出率高于男性(χ2=7.090,P<0.05),左侧髋关节DDH检出率高于右侧(χ2=4.583,P<0.05);经单因素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羊水过少(OR=3.851)、臀位产(OR=2.064)、臀纹不对称(OR=2.776)和有家族史(OR=3.560)为0~14岁儿童DD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0~14岁儿童DDH以女性和左侧髋关节多见,其中羊水过少、臀位产、臀纹不对称和有家族史为DD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DDH预防遵循三级防治策略,主要包括孕期监测羊水量、胎位,疾病初期对高危儿童筛检、家庭指导以及疾病期间对症治疗等。
  • 刘健龙, 郭宽鹏, 李先斌, 宋春荣, 胡琼, 唐喜春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18-8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快速鉴定和分析儿童血流感染少见苍白杆菌及其耐药情况分析。 方法 收集某儿童医院儿童血流感染的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苍白杆菌26株,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对其进行检测,并结合测序结果分析确定菌株;根据药敏实验结果,用PCR法分析其耐药情况。 结果 26株实验菌株最后通过MALDI-TOF MS和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有25株被鉴定为解糖精假苍白杆菌,药敏结果显示它们对哌啦西林/他唑巴坦、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0.0%。而对氨曲南耐药率为100.0%,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有不同的耐药率。AmpC和AmpR耐药基因检测均为阴性。 结论 MALDI-TOF MS能够快速鉴定临床少见苍白杆菌,儿童血流感染的解糖精假苍白杆菌不产头孢菌素酶,结合药敏分析结果及儿童用药特点,建议使用哌啦西林/他唑巴坦。
  • 甘永霞, 李浩, 赵锦, 黎桂连, 谭唯, 石向东, 王晓辉, 杨峥嵘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22-8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2—2019年深圳队列调查研究的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梅毒感染情况,为降低本地区该人群梅毒感染率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数据参考。 方法 以2012—2019年深圳MSM不同队列调查研究如时空场所抽样(time-location sampling, TLS)、同伴推动抽样(respondent driven sampling, RDS)、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抽样(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 VCT)、跨境人群调查、阴性人群随访等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进行梅毒抗体筛查检测。使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MSM的梅毒感染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2—2019年共检测MSM 20 358例,平均年龄(28.99±7.94)岁,梅毒抗体总检出阳性率为13.4%。2012年MSM梅毒的感染率最高为19.3%,其后逐年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各年份之间的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19.05,P<0.001)。≥50岁的MSM人群梅毒感染率为最高(33.6%),<20岁的为最低(7.8%),而30~岁、40~岁、≥50岁各年龄段和<20岁的梅毒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01)。跨境人群调查MSM的梅毒感染率为最高(21.4%);阴性人群随访、RDS和VCT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5.4%、14.2%和14.1%;TLS的感染率为最低(11.6%)。VCT的感染率是TLS的1.240倍(P值<0.001),RDS、阴性人群随访和跨境人群调查感染率分别是TLS的1.158,1.209,2.023倍(P值均<0.05)。在TLS人群中,有商业性行为的感染率(5.0%)低于无商业性行为的(18.3%)(χ2=347.73,P<0.001)。 结论 2012—2019年深圳市MSM人群梅毒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TLS调查的梅毒感染率较低,>40岁组阳性病例占比上升明显,应重点关注>40岁MSM人群的梅毒防控。
  • 毛云霞, 王曼, 罗乐, 冯志锋, 谢颖, 李映来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26-8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NS1抗原阳性预测值在登革热病例监测中的应用价值,为登革热病例早诊断、早隔离提供科学依据,为疫情防控争取黄金时间。 方法 对2017—2019年中山市登革热病例监测数据开展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NS1抗原阳性预测值的影响因素。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方法为胶体金法和ELISA法,复核方法为荧光定量RT-PCR(登革病毒核酸检测)和ELISA法(登革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 结果 1 115例登革热监测病例中,NS1抗原阳性预测值为58.27%(634/1 0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S1抗原阳性预测值的影响因素为年龄(OR=1.021,95%CI:1.011~1.031)、发病前2周外出史(境外OR=54.993,95%CI:19.954~151.560;境内OR=2.628,95%CI:1.630~4.238)、社区出现本地疫情(本地流行OR=277.918,95%CI:75.691~1020.444;本地散发OR=13.831,95%CI:3.937~48.583)、白细胞(降低OR=79.981,95%CI:31.963~200.140;正常OR=25.019,95%CI:10.471~59.783)。确诊病例发病6 d内,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比例逐渐升高,白细胞降低在第6 d高达92.00%(46/50),血小板降低在发病5 d内仅占13.52%(71/525)。 结论 不能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的发热病例,发病6 d内白细胞正常或降低的患者是登革病毒NS1抗原筛查的重点对象,根据流行强度,应采取不同的监测策略,在登革热大范围流行的社区,医疗机构检测的NS1阳性可直接作为疫情处置的依据。
  • 贺晓烨, 赵嫣娟, 普竹梅, 倪晓娟, 李琳, 杨海云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31-8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昆明市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4—2019年昆明市国家监测点五华区4个街道体检儿童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2014—2019年昆明市5岁以下体检儿童低体重发生率为0.29%,生长迟缓发生率为0.46%,消瘦发生率为0.66%,超重发生率为0.50%,肥胖发生率为0.12%,除肥胖率外均存在逐年增长的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OR=12.642)、早产儿(OR=2.408)、胎次≥2次(OR=2.900)、纯母乳喂养率低(OR=2.033)、第一次母乳喂养时间滞后(OR=3.153)、家庭人口过多(OR=4.193)、家庭收入较低(OR=3.975~9.278)、母亲妊娠期患病(OR=2.170)均是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增高的危险因素。 结论 昆明市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低,但仍存在逐年增长的趋势,且1岁以内儿童更容易发生。儿童营养不良与父母外出打工、早产儿、胎次≥2次、纯母乳喂养率低、第一次母乳喂养时间滞后、家庭人口数多、家庭收入低、母亲妊娠期患病情况有关,应采取综合措施来改善儿童营养不良状况。
  • 调查研究
  • 徐明忠, 文岚, 申晓君, 廖瑜, 田斌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37-8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监测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库区洲滩水体表面日本血吸虫尾蚴,为库区血吸虫感染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方案要求在2016年与2017年的5月和10月先后进行了4次监测,监测设空白对照,实验对照和标准对照。对采集的监测样本和对照样本进行过滤和洗涤等前处理后行RT-PCR扩增日本血吸虫SjR2基因特异性片段。 结果 试验设定的空白对照,实验对照和标准对照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基因扩增所设阴阳对照成立,各监测点样本结果阴性。 结论 基本确定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运行后库区洲滩水体没有血吸虫尾蚴的存在。但考虑到监测工作的局限性,建议持续对该水域进行血吸虫尾蚴监测。
  • 张晓敏, 尹旭东, 王静, 张杨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39-8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适应性领导策略对改善青年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社会参与水平的效果。 方法 将85例青年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3)和对照组(n=42),实验组实施适应性领导策略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卒中患者必要的护理常规,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管理行为及社会参与水平的得分。 结果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组别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45,P<0.001),时间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46,P<0.001),组别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87,P<0.001);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组别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52,P<0.001),时间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59,P<0.001),组别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94,P<0.001);两组患者的社会参与水平得分组别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57,P<0.001),时间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48,P<0.001),组别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12,P<0.001)。 结论 适应性领导策略可提升青年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自我管理行为及社会参与水平。
  • 孙军锋, 王亚坤, 段晨初, 王宜静, 刘维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43-8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childhood bronchial asthma ,CBA)发病的危险因素,以期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临床指导。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随诊的CBA患儿118例作为研究对象(CBA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18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单因素χ2检验分析CBA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CBA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过敏史、肥胖、营养不良、早产、低体重、呼吸道反复感染史、婴幼儿抗生素应用史、父母哮喘史、父母过敏史、父母吸烟史、毛绒玩具、住宅铺设地毯及被褥晾晒较少均是CBA发病的相关因素(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过敏史(OR=1.992)、早产(OR=2.770)、呼吸道反复感染史(OR=2.452)、婴幼儿抗生素应用史(OR=3.105)、父母哮喘史(OR=2.333)、父母吸烟史(OR=3.480)、毛绒玩具(OR=2.625)及被褥晾晒较少(OR=3.013)是CBA发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CBA是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
  • 李莉, 陈晨, 戴洪彬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46-8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浆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受体(the 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的表达及其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90例。根据《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中关于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3组,分别为骨量正常组(DMN,32例)、骨量减少组(DMOPN,30例)、骨质疏松组(DMOP,28例)。患者入组后,均接受腰椎骨密度检测,并采血检测血浆戊糖素、I型前胶原N端前肽(type Iprecollagen N terminnal propeptide,PINP)、I型胶原羧基多肽(type I collagen carboxyl peptide,ICTP)、内源性分泌型RAGE(esdogenously secretory RAGE,esRAGE)。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腰椎骨密度与各血浆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 DMOP组腰椎L2、L3、L4的骨密度均显著低于DMN组、DMOPN组,且DMOPN组L2、L3、L4腰椎骨密度显著低于DMN组(P<0.05)。DMOP组血浆戊糖素、esRAGE显著高于DMN组、DMOPN组(P<0.05),DMOP组血浆PINP水平显著低于DMN组,且血浆ICTP水平显著高于DMN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腰椎L2、L3、L4的骨密度与血浆戊糖素、esRAGE呈负相关(r=-0.625、-0.613、-0.682、-0.691、-0.641、-0.638,P<0.05),而与血浆PINP、ICTP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L2、L3、L4骨密度明显下降,且血浆戊糖素、esRAGE显著上调,其中L2、L3、L4骨密度与血浆戊糖素、esRAGE有相关性。
  • 何永超, 张放, 陈蓉, 管至为, 黄晓燕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49-8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下载2014—2018年上海市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 结果 2014—2018年上海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5起,无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事件类型和发病人数均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共99起传染病事件,发病1 596人;手足口病和水痘是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多的病种;每年7月、9月和11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高峰;浦东新区、金山区和青浦区是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多的区;传染病类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占全部传染病事件的73.74%。 结论 上海市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应重点关注托幼机构和小学, 加强监测和免疫接种管理。要进一步做好高温中暑和急性职业中毒防控健康教育工作,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死亡数。
  • 苟向华, 魏明杰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53-8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初步探讨儿童复发性社区获得性肺炎(recurrent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rCAP)的流行特征,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rCAP的临床诊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的初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患儿中招募研究对象,最终纳入样本452例;在病例随访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临床诊断和病原学鉴定确诊rCAP。采用单因素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CAP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452例儿童平均年龄(6.25±2.85)岁,男性占56.19%,女性占43.81%;病例随访1年,出现rCAP 58例,复发率12.83%;58例rCAP患儿中以冬季(44.83%)和秋季(27.59%)好发,病原学特征以病毒性肺炎(46.55%)和细菌性肺炎(27.59%)占比较高。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分析:年龄<5岁、多个兄弟姐妹、更多的既往病史、营养状况差、二手烟暴露和住宅拥挤均是rCAP发生的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1.562(95%CI:1.021~2.39)、1.937(95%CI:1.072~3.501)、2.956(95%CI:1.415~6.178)、2.286(95%CI:1.336~3.912)、2.524(95%CI:1.279~4.983)和1.859(95%CI:1.048~3.295)。 结论 CAP初诊患儿仍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应重视低龄儿童的秋冬季防护,并重点关注rCAP高危型患儿的监测评估。
  • 彭时辉, 吴景文, 谢许情, 宋文涛, 路亮, 程文娟, 邓志强, 涂志斌, 戚京城, 梁静, 张玉凌, 廖征, 陈盛恩, 陈海婴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56-8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南昌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调查报告书写质量进行评价和干预,为规范传染病类事件调查报告内容,加强基层传染病调查处置能力建设提供依据。 方法 提取20项核心信息指标对调查报告的时效性、完整性和报告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222份调查报告及时率95.9%,完整率91.4%,“发生地点”“发病时间”等指标完整率为98.6%,“调查结论”“感染来源分析”等信息缺失较多,指标完整率分别为23.0%(51/222)、17.2%(38/222);流行病学史和密切接触者信息存在细节描述模糊和活动轨迹不详,指标完整率为60.8%(135/222)、51.4%(114/222)。干预前后完整性对比显示,密切接触者信息从45.8%升到74.4%,调查结论从17.3%升到46.5%,感染来源分析从7.8%升到55.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调查报告的时效性、完整性和内容有待规范和完善。通过加强调查报告撰写培训,增加与公安等部门信息共享,结合运用轨迹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措施,对提高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质量有重要作用。
  • 罗亚丽, 雷海棠, 常玉霞, 苗晋霞, 张俊梅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60-8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护士组织支持感、负性情绪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为提升护士工作投入及改善护理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组织支持感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Chinese Short Version of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Scale, DASS-21)及工作投入量表对郑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8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护士工作投入均分为(2.74±0.44)分,处于较低水平;组织支持感总分为(3.23±0.31)分、负性情绪总分为(2.05±0.25)分,均处于较高水平。护士工作投入与组织支持感呈正相关(P<0.01),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P<0.01),负性情绪在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25,占比38%。 结论 护士工作投入处于较低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创造良好的组织支持环境,给予护士更多情感性支持以减少护士的负性情绪,从而提高其工作投入水平。
  • 王缃兰, 刘军, 钟恒恒, 吴云星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64-8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湖北省居民的焦虑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以“问卷星”的形式随机抽样调查湖北省武汉市以及湖北省其他地市州的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来探讨湖北省居民焦虑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 393份;湖北省居民SAS粗分得分(30.04±6.61)分,标准分得分(37.55±8.27)分。焦虑阳性检出人数111人,占总人数的8.0%,其中轻度、中度、重度焦虑分别占6.5%、1.1%、0.4%。湖北省武汉市居民SAS得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而湖北省其他地市州居民SAS得分和全国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自认身体状况、对治疗的信心、对现居地疫情防控措施是否满意是湖北省居民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湖北省居民心理状况总体上较为乐观,但武汉市居民的焦虑状况较平时严重,应引起重视。
  • 李媛, 汤绿燕, 何国霞, 张飞华, 蒋玲霞, 周毛婴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67-8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试验情况,找出指导临床合理治疗的方法。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以及诸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不孕不育科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38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收集健康育龄女性体检者3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液体培养法检测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分析两组支原体检出情况以及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 两组共检测出支原体感染332例(43.68%),研究组249例(65.53%),对照组83例(21.84%),其中以Uu为主(36.84%),Mh和Uu+Mh检出率分别为5.00%、1.84%。研究组Uu、Mh、Uu+Mh及支原体总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8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不同年龄阶段支原体感染率比较,20~30岁组Uu及支原体总感染率均高于31~4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Mh和Uu+Mh对四环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均有敏感性,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有耐药性。2019年输卵管性不孕妇女支原体阳性标本耐药率与2018年大致相似,仅Uu 对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及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出现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2、5.490、5.131,均P<0.05)。结论 输卵管性不孕的发生可能与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存在一定联系,应对患者进行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常规检测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若无条件进行药敏试验时,可优先选择四环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治疗。
  • 田莹, 赵小娟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70-8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南阳市南召县农村留守中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和焦虑的现状,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关系,为该群体健康促进提供参考。 方法 2019年9—1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南阳市南召县地区6所乡镇中学抽取农村留守中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martphone Addiction Proneness Scale,SAPS)评估农村留守中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程度,使用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 BAI)衡量焦虑状况;比较不同特征农村留守中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和焦虑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智能手机成瘾评分和焦虑症状得分之间关系。 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1 124份,最终纳入有效样本882人。平均年龄(15.25±3.12)岁,SAPS平均得分为(46.18±4.05)分,BAI平均得分为(22.38±3.14)分;重度智能手机成瘾发生率为25.85%,重度焦虑发生率为26.53%。男生、自评经济水平更低、吸烟的留守中学生SAPS评分相对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随着手机成瘾程度的提升,留守中学生BAI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01,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APS评分与BAI评分呈正相关(r=0.375, P<0.001),其中SAPS虚拟生活维度评分与BAI评分的相关性最大(r=0.308, P<0.001)。 结论 该地区农村留守中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和心理焦虑情况较严重,两者呈较强正相关关系,需要重点关注男性、低自评经济水平的学生中智能手机成瘾相关问题,开展针对该群体身心健康的管理和干预措施。
  • 何莹, 刘晓芬, 葛万刚, 邓雅丽, 郭晔, 张晓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74-8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9年房山区老年人伤害发生特征,为制定相关政策、评价伤害干预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国家慢病中心统一制作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以主动监测的方式收集房山区4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伤害病例的相关信息。用SPSS 18.0对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构成比资料进行χ2检验、Fisher检验。 结果 房山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发生男性少于女性(χ2=5.179,P=0.023),且平均年龄男性小于女性(t=-4.921,P<0.05)。夏季(1 159例,37.46%)、8—10点(774例,25.02%)和16—18点(584例,18.88%)为伤害高发季节与时间。伤害发生地点以家中为主(2 005例,64.80%)。伤害发生原因以跌倒/坠落为主,男性机动车车祸(χ2=12.780,P<0.05)、钝器伤(χ2=12.893,P<0.05)、刀/锐器伤(χ2=32.143,P<0.05)多于女性;女性跌倒/坠落多于男性(χ2=62.748,P<0.05)。伤害发生性质男性锐器伤、咬伤、开放伤高于女性(χ2=62.152,P<0.05),骨折(χ2=46.959,P<0.05)、扭伤拉伤(χ2=14.458,P<0.05)女性高于男性。男性、女性伤害发生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82,P<0.05),男性以“头部”最多,女性以“下肢”最多。 结论 北京市房山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发生在男性与女性间呈现不同的特点,原因均以跌倒/坠落为主,应制定针对性强且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减少该群体伤害的发生。
  • 赵博兰, 崔立周, 王春艳, 祖文刚, 杜文标, 国红娟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77-8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保定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今后手足口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保定市2014—2019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4—2019年保定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77 650例,年均发病率为115.61/10万,疫情呈现隔年或隔两年高发,总体呈下降的趋势。5—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10—11月份形成拖尾次高峰。综合发病率和重症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出保定市手足口病重点防控区域为莲池区、竞秀区、满城区、清苑区、安国市、涞水县、涿州市、高碑店市、容城县、雄县、安新县、高阳县、望都县。男、女性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24.51/10 万和560.25 /10 万,男女性别比为1.50∶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9.40%。近两年EV71病原构成骤降,虽优势病原体以其他肠道病毒和CVA16交替变化,但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 结论 保定市手足口病呈现明显的季节、人群以及一定的地区分布规律,应进一步关注手足口病病原谱尤其是其他肠道病毒的变化,加强重点地区防控。
  • 李淑妮, 许晨耘, 伍芳芳, 蔡容燕, 李春蕾, 韩丽珍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81-8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口市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出生的22 860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妇幼卫生信息监测网络收集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并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出生缺陷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调查22 860名新生儿中共有出生缺陷291人,发生率为127.30/万;2016—2019年发生率分别为106.00/万,120.98/万,136.73/万,145.42/万,不同年份间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4.273,P=0.039);前三位的病种为先天性心脏病(25.37/万)、无脑儿(22.31/万)和脑积水(16.19/万);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上升最明显,2019年发生率为35.95/万,2016年为14.91/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P<0.05);农村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2.10/万,城镇为110.78/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P<0.05)。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孕妇年龄(OR=2.977)、有不良孕产史(OR=1.771)、孕期有高血压(OR=1.914)、孕期有饮酒史(OR=1.471)、孕期有感冒史(OR=1.454)、孕早期有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史(OR=1.692)、叶酸服用时间<3个月(OR=1.732)和孕周<37周(OR=1.443)是新生儿缺陷的影响因素。 结论 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和地域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开展孕妇健康咨询和产前检查,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 黄灵, 龙虎, 石朝晖, 唐国荣, 熊昊, 吕云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84-8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4例复阳病例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等方面的变化规律,从而思考影响复阳发生的因素。 方法 收集4例新冠肺炎复阳病例的信息,对其两次入院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例复阳病例男2例,女2例,年龄33~70岁。4例病例首次住院病程为9~24 d,中位数18 d,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为3~15 d,中位数14.5 d;二次住院病程为11~19 d,中位数14.5 d,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为1~17 d,中位数5.5 d。二次住院的病程及核酸阳性持续时间更短。再次入院时仅病例1的淋巴细胞比例降低,但不能排除由其基础疾病导致,其余病例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4例病例复阳时复查胸部CT均提示两肺病灶比首次入院时明显吸收,其中病例4病灶完全吸收。临床症状仅病例4有明显表现。 结论 复阳后病例的临床表现、个人体质、肺部影像学、核酸及抗体检测结果不完全平行,在出院患者的随访中同样需要关注既往体健的病例,建议联合两项检查来制定新冠肺炎筛查策略,提高新冠肺炎诊断的敏感性。
  • 卫生管理
  • 王云屏, 彭婧, 何其为, 樊晓丹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88-8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湾国家是中国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面临双重疾病负担。近年来,海湾国家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频发,对中国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此次全球新冠病毒肺炎大流行充分暴露出,海湾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仍存在诸多挑战。本文就海湾国家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与治理能力展开分析,并建议中国与海湾国家在完善疾病监测系统、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以及疫苗、药物及诊疗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
  • 廖显明, 李永红, 陆艳丽, 任美璇, 李曦亮, 林玫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92-8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县(区)两级疾控机构应急物资储备现状, 为广西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科学合理规范化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发放自制调查表和现场抽查核实的方式,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县(区)两级疾控机构的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比较市、县(区)两级疾控机构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差异。 结果 共发放问卷114份,收回有效问卷96份,包括地市级13份、县(区)级83份。调查的96家市、县(区)级疾控机构中, 81.3%(78家)市、县(区)级疾控机构制定有本单位的年度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储备生物安全防护、化学(中毒)防护用品、病媒监测、消杀器械和消杀药品的单位分别占99.0%、36.5%、93.8%、93.8%、93.8%。各类物资储备率最高为生物安全防护用品(69.2%),最低为化学(中毒)防护用品(14.3%),市、县(区)级疾控生物安全防护用品、病媒监测设备储备率差基金项目: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编号:S2018063)作者简介:廖显明(1970-),男,壮族,广西罗城县人,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及后勤保障工作。通信作者:林玫,E-mail:gxlinmei@126.com。异有统计学意义2=15.999,P=0.017; χ2=12.065,P=0.014)。护目镜、N95防颗粒口罩、蚊媒监测、喷雾器、百消净分别居于各类应急物资储备率的首位。全自治区仅16个(16.7%)疾控机构报告当前应急物资储备能满足实际需求,满足需求最高的种类是消杀药品(64.6%),最低为化学(中毒)防护用品(25.0%)。 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县(区)两级疾控机构应急物资储备尚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存在不足,市、县(区)两级储备情况差异较大。各级疾控需按照规范要求实现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 陈金辉, 肖旖莉, 沈周敏, 陈佳, 王赛辉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7): 896-8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7.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