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3-15
  

  • 全选
    |
    标准·方案·指南
  • 中华预防医学会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257-2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锐, 李婷, 张永, 田佩瑶, 王春梅, 陶晶, 李浩然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258-2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现场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氨氮浓度的方法。 方法 通过对四种型号水杨酸法原理的现场检测仪器进行了曲线线性、检出限、测定下限、测定上限、精密度、准确度、干扰等技术指标实验。 结果 本标准方法的检出限0.04 mg/L,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17 mg/L(以N计)。用纯水和实际水样进行精密度实验,0.25、0.50、0.90 mg/L浓度对应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15.5%、0.93%~5.6%、0.82%~8.5%和1.5%~11.7%、0.8%~10.1%、0.77%~5.8%。准确度 样品加标回收率 在实际水样中加入氨氮0.25 m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范围70%~130%;0.50 mg/L平均加标回收率106%、范围90%~122%;0.80 mg/L平均加标回收率104%、范围95%~112%之间。 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色度、浊度小于国家限值时直接取水样现场检测水中氨氮。
  • 专题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林春文, 徐霖, 谢宇荀, 丁元林, 张巧利, 钟庆杨, 于海兵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261-2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2020年2月26日—4月21日期间国内本土以及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了解不同类型病例的时相差别,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获取病例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累计新增境外输入病例数和累计新增确诊病例数相关关系;采用Tableau 2018软件绘制COVID-19的时空分布图。 结果 截至4月21日24时,我国累计发病率为6.02/10万,累计病死率为5.51%,累计治愈率为92.59%。累计境外输入COVID-19病例比例为 1.91%(1 610/ 84 287)。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由前期的本土病例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境外输入病例为主,累计境外输入病例与累计新增病例呈高度正相关(r=0.883,P<0.001)。境外输入病例分布不均,黑龙江、北京、上海、广东较为集中。 结论 目前国内疫情得到全面的控制,整体上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较大成效。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境外输入性病例以及无症状感染者对我国疫情的进一步影响,并加强重点地区的防控力度。
  • 刘涛, 徐丽芳, 郭培军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266-2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传播特征和传播链,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判定,为开展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呼吸道标本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该起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12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4例和确诊病例8例。确诊病例潜伏期一般为3~6 d,中位数5 d;发病至就诊的时间间隔为1~4 d,中位数为2 d。确诊病例8人中,普通型6人,重型2人。该起疫情出现了四代病例,其中一代病例1人、二代病例5人、三代病例2人、四代病例4人。 结论 此次聚集性疫情潜伏期和代际关系明确,确诊病例潜伏期和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
  • 李作超, 谭夏林, 贺新国, 蒋世钊, 蒋永林, 徐善松, 李谋壹, 陈伯中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269-2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L区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调查,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对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本起聚焦性疫情一共发现1名确诊病例和4名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源为从湖北武汉返乡的A、B,两人均为无症状感染,确诊病例C与其同车、同餐接触后感染发病,D、E为共同生活接触后感染。 结论 新冠病毒传染力强,无症状感染者可成为传染源,需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和管理。
  • 肖耿吉, 罗如平, 胡敏, 李逊, 谭李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272-2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3日—2月23日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隔离留观病房的46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有湖北旅居史的33例(71.8%),所在社区有确诊病例的7例(15.2%),接触高度疑似病例的2例(4%),当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可疑阳性的2例(4%),聚集性发病的2例(4%),均无确诊病人直接接触史;临床表现为发热或/和咳嗽;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正常,肝肾功能均正常;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检出率分别为19.6%、10.9%、15.2%;胸片无特异性表现;所有疑似病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经治疗后基本痊愈出院,2周后随访均正常。 结论 儿童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以湖北旅居史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多见,需注意排查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等常见病原体;疑似病例确诊率低,核酸检测仍是最主要的病原学确诊方法。
  • 高尚, 任娅如, 赵小冬, 李战, 常彩云, 于秋燕, 耿兴义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275-2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济南市5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密切接触者感染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截至2020年3月18日济南市新冠肺炎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人口学、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历下区、槐荫区、市中区、长清区及天桥区,占92.16%;男女性别比为0.89∶1;年龄以30~岁年龄组最高(37.26%);普通型病例为主(70.59%);暴露史以武汉旅居史为主(43.14%);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74.51%)。共有1 095人作为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纳入管理,其中15人确定感染,感染率为1.37%。不同的接触方式、与感染者关系和接触频率之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同餐同住(11.01%)、亲属关系(10.37%)及经常接触(11.43%)感染率最高。家庭密切接触者中儿童及老年人感染率较高。结论 新冠肺炎极易发生家庭内感染,对重点人群加大宣传教育及落实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对防控疫情扩散有重要意义。
  • 范玉梅, 林洪羽, 蒋德勇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278-2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索新冠肺炎的发病原因和传播途径,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泸州市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疫情处理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本起聚集性疫情确诊病例9例,男性6名,女性3名,主要为具有亲戚关系的一个大家庭成员;年龄平均39岁,最大68岁,最小5岁;职业以农民为主(6 例,占66.7%),其次为待业及学生(2例,占22.2%)、工人(1 例,占11.1%);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流涕为主,发热5例,占55.6%,咳嗽5例,占55.6%,以干咳为主,流涕4例,占44.4%。危重症病例1例,重症病例2例,轻症病例6例;病例1-2为指示病例,均为武汉同车返泸人员,其中病例2引起了除1号病例外的病例3-7的发病,病例8-9为病例7引起的三代病例。 结论 本起疫情为一起以家庭成员或亲友聚集引起的聚集性疫情,早期发现和规范隔离治疗传染源、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疫情防控相关认知、减少人群聚集是控制聚集性疫情的重要措施。
  • 刘天, 田克卿, 蔺茂文, 肖林, 宋开发, 郝海波, 黄继贵, 廖强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282-2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梳理1起群体隐瞒接触史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调查过程,总结调查经验。 方法 利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开展调查,按调查时间分别描述调查经过。 结果 该事件累计报告6例确诊病例,分布在同一家族的3个家庭。该起疫情先后调查4次,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率先介入,而后社区、公安加入调查。首例病例发病前有武汉旅行史。该家族6例病例及家庭成员均隐瞒接触史,在公安机关刑侦技术帮助下,确认首发病例发病后与另5例病例的聚餐史,密切接触者续发率为41.67%。 结论 该事件为聚餐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多部门联合调查对于查明调查对象配合度不高的聚集性疫情至关重要。
  • 顾佳玲, 高慧, 赵根明, 赵文穗, 蔡恩茂, 汤泓, 夏仪, 黄峥, 毕磊, 郭家胤, 庄健林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285-2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上海市长宁区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20年上海市长宁区一起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的病例与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采集的呼吸道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病例A为本起家庭聚集性疫情的感染来源,共传染二代病例5人。病例A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给病例B、病例C、病例D和病例E,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给病例F。除咳嗽、乏力和其它呼吸道症状,病例F还出现消化道症状。本起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一例无症状感染者。 结论 新冠肺炎容易造成家庭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应加强对病例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尽早识别二代病例。
  • 刘鸽群, 白丽琼, 肖俊, 李成华, 段良松, 谭徽, 郑文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289-2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郴州市3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不同时期不同标本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情况,为新冠肺炎临床诊疗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郴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确诊的39例新冠肺炎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从确诊、住院诊疗到院后康复管理过程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相关信息,描述不同阶段、不同标本的检测结果。 结果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郴州市共完成了3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01人次核酸检测。新冠肺炎病例均以单独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确诊,出院后随访复查采用同一病人不同种类标本联合检测为主。出院后病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复阳率为12.82%。 结论 增加病例不同时期标本核酸检测次数和同一时期不同种类标本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应对出院后病例“复阳”现象开展进一步研究并加强健康管理。
  • 论著
  • 丁贤彬, 吕晓燕, 焦艳, 毛德强, 唐文革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292-2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庆市儿童白血病发病和死亡趋势,为开展儿童白血病防治提供建议。 方法 选取2013—2018年0~14岁重庆市白血病发病死亡个案,资料来源于重庆市肿瘤登记点,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和年龄别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男性与女性、城市与农村儿童白血病发病率、死亡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趋势分析以APC表示。 结果 重庆市儿童白血病发病率由2013年4.37/10万下降至2018年的1.98/10万,APC为-13.41%,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0,P=0.067)。各年度男性与女性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白血病发病率以年均10.24%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P<0.05)。各年度城市与农村地区儿童白血病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以年均16.64%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5)。重庆市儿童白血病死亡率由2013年的1.91/10万下降至2018年1.50/10万,APC为-7.32%,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9,P=0.055)。各年度男性与女性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白血病死亡率以年均6.20%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5)。各年度城市与农村白血病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与死亡,其中5~9岁年龄组白血病发病率以年均16.72%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P<0.05)。 结论 重庆市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女童和农村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下降明显,应重视儿童白血病的防治工作。
  • 王翠玲, 吕海英, 黄恩妙, 蔡乾春, 陈小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295-2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中山市儿童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方法在全市24个乡镇各抽取60名1~8岁儿童开展NIP疫苗接种率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接种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1 440名儿童。除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2剂(the second dose of group A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A2)、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2剂(the second dose of groups A and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AC2)、白破疫苗(diphtheria and tetanus combined vaccine,DT)外,其余19剂次NIP疫苗接种率均≥95.0%。22剂次NIP疫苗接种率达标乡镇的构成比在16.7%~100.0%。HepB1、MCV1及时接种率依次为91.0%、62.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母亲文化程度低、看护人是外/祖父母、儿童经常生病、接种门诊工作人员不足、监护人认为接种疫苗不重要、监护人不知道儿童入学需查验接种证是儿童NIP疫苗接种率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 结论 中山市儿童NIP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部分乡镇的部分疫苗接种率仍有待提高。应针对接种率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儿童NIP疫苗接种率。
  • 罗扬, 刘征, 赵文龙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299-3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重庆市贫困地区医务人员对远程医疗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为贫困地区远程医疗服务工作的开展及健康扶贫路径探索提供决策参考。 方法 2020年5—7月通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网,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对14个贫困县已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7家县级医院和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务人员进行远程医疗使用意愿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贫困地区医务人员对远程医疗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收到的问卷数量为286份,有效问卷278份。其中贫困地区有69.78%(194/278)的医务人员愿意使用远程医疗,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职称、系统操作满意度、服务流程满意度、激励措施、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帮助情况、是否能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情况是远程医疗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χ2=15.543、7.355、7.957、17.961、13.413、18.171、6.971、10.639,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学历、系统操作满意度、服务流程满意度、激励措施、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帮助情况、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情况与医务人员使用远程医疗的意愿相关。 结论 贫困地区医务人员远程医疗使用意愿有待提高,建议从加大宣传力度、研制信息系统标准规范、完善政策法规、建立补偿激励机制、加强远程教育、纳入医保体系来提升远程医疗使用意愿。
  • 段丹萍, 黄婷苑, 李燕茹, 白卢皙, 朱玲, 汤永翔, 杨烈, 刘移民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03-3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模式对噪声作业工人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NIHL)及防护知识、信念、行为的干预效果,为制定NIHL防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3家汽车制造企业中3 900名噪声作业的工人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管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管理人员健康教育组(1 300人)、对工人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人健康教育组(1 300人)和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对照组(1 300人)。分别于基线和干预结束时通过职业健康监护系统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组工人的NIHL、知信行变化及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3 900份,最终完成干预调查者3 825人(管理人员健康教育组1 280人,工人健康教育组1 288人,对照组1 257人)。干预前后,3组组内、组间NIHL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管理人员健康教育组在知识知晓率、态度和行为持有率三个方面上升幅度最大的分别是:知识方面,噪声作业工人对“上岗前需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知晓率从97.7%上升至99.5%;态度方面,对“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可预防NIHL的发生”的持有率从97.3%上升到98.9%; 行为方面,对“能全程佩戴防护用品”的持有率从 79.1%上升到 83.0%。工人健康教育组在知信行三个方面上升幅度最大的分别是:知识方面,噪声作业工人对“NIHL尚无法治疗,预防是最好的方法”的知晓率从92.2%上升至96.0%;态度、行为方面,对“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可预防NIHL的发生”、“能全程佩戴防护用品”的持有率上升幅度最大。干预后,管理人员健康教育组对提供质量合格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知识培训、实施轮岗换岗制度、隔离噪声源、提供安静休息区、维护和润滑机械设备6个条目的持有率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干预后噪声作业工人NIHL防护知识、态度、行为的知晓水平明显提高,且针对不同对象的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模式,在改善工作场所环境以及提高企业工人的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起积极作用。
  • 余敏, 王睿, 何海燕, 张安慧, 宁曼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09-3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芜湖市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随机抽取芜湖市7所幼儿园,采用基本信息问卷、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家长版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儿童情绪和行为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芜湖市学龄前儿童困难总分异常发生率为8.72%,其中多动(17.04%)、同伴交往问题(20.81%)较为突出,除情绪症状外,男童发生情况均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伴交往问题3岁组较为突出,亲社会行为随年龄增加儿童亲社会能力越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性别、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健康状况、父亲吸烟喝酒、母亲吸二手烟、儿童吸二手烟、儿童哮喘与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有关因素为男孩、妈妈文化程度低、爸爸吸烟、儿童吸二手烟、哮喘。 讨论 芜湖市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率处于国内中等水平,要根据性别、年龄、家庭环境等进行针对性的早期干预。
  • 唐金芳, 王佑新, 农初师, 甘文烨, 曾小云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13-3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预测南宁市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为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使用南宁市2013年1月—2019年6月流行性腮腺炎月发病率建立ARIMA模型,运用2019年7—12月的实际值与预测值进行评估,并预测2020年1—6月的发病率。结果 拟合的ARIMA(1,0,0)(0,1,1)12模型最佳,MAE=0.695,RMSE=1.230,MAPE=23.487,经检验残差序列为白噪声,拟合模型对短期有良好的预测效果。2020年1—6月的预测月发病率分别为9.88/10万、7.62/10万、8.32/10万、9.40/10万、11.91/10万、11.67/10万。 结论 ARIMA模型可用于南宁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趋势的短期预测,适宜推广使用。
  • 何宏灵, 张大维, 刘雨晨, 马明芳, 刘辉, 李芬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17-3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西安市2007年和2018年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变化,为促进儿童行为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西安市东、西、南、北郊区及城中区各选择一所幼儿园,根据儿童年龄,采用《Achenlach 2~3岁幼儿行为量表》或《Achenlach 4~16岁儿童行为量表》)对园内所有儿童于2007年10月(男童730人,女童565人)和2018年10月(男童978人,女童999人)进行两次问卷调查,问卷由儿童家长匿名填写完成。对所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① 3岁儿童:社交退缩、抑郁、睡眠问题、攻击、破坏5个因子水平2018年均高于2007年,躯体诉述则低于200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 4~5岁男童: 2018年4~5岁男童的社交退缩、躯体诉述、抑郁、幼稚不成熟、分裂样、违纪6个因子水平均高于2007年,而性问题、攻击2个因子水平均低于200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 4~5岁女童:抑郁、分裂样、社交退缩、性问题、肥胖、攻击6个因子2018年均低于200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躯体诉述、多动两个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 6岁儿童:男童交往不良、体诉2个因子水平及女童的性问题、残忍2个因子水平2018年均低于2007年(P<0.05),其他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学龄前儿童各年龄段行为问题因子水平变化程度西安市2007年和2018年前后有所不同,3岁男女童、4~5岁男童心理行为问题趋向严重,而5岁女童、6岁男女童的变化好转。提示家长及幼教工作者应根据儿童年龄、性别的行为特点给予积极干预,促进儿童行为的健康发展。
  • 梁森, 赵众首, 梁红丽, 张世杰, 张玉华, 岳磊, 陈志民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22-3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濮阳市髋关节疾病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总费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时间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待患者出院后3 d内查阅患者住院病历,记录住院费用及相关信息。总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包括直接医疗费用和直接非医疗费用,间接费用采用人力资本法转换成费用,分别以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总费用为应变量,对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共调查患者258例,应答率95.20%。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总费用为55 163.03元,其中,直接费用51 514.42元(占93.39%),间接费用3 648.61元(占6.61%),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比为14.12∶1;直接医疗费用远高于直接非医疗费用(68.01∶1),而直接医疗费用中,住院费用占了99.64%。患者总费用占患者年均收入的比例为484.24%,占家庭年均收入的比例为42.09%,其中,直接费用占患者年均收入和家庭年均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52.21%和39.31%;患者间接费用为1 831.24元,陪护间接费用为1 817.37元,相应的误工人天数分别为16.14 d和14.47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费用和直接费用在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出院主要诊断、单双侧和假体材料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78和3.190、 χ2=69.410和72.459、Z=2.491和2.629、Z=64.599和68.392、Z=178.679和181.249,P<0.05);间接费用在不同职业、医疗保障和出院主要诊断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76、Z=3.027、 χ2=8.558,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双侧(β=45 502.603和45 350.504,95%CI:39 723.378~51 281.828和39 828.956~50 872.051)和假体材料(β=6 837.012和6 853.304,95%CI:5 036.419~8 637.606和5 132.993~8 573.615)是总费用和直接费用的共同影响因素(t=15.507和16.176,t=7.478和7.846,P<0.05),而职业(β=-1 091.337,95%CI:-1 568.287~-614.387)和医疗保障(β=3 564.858,95%CI:2 196.003~4 933.713)是间接费用的影响因素(t=-4.506和5.129,P<0.05)。 结论 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及家庭经济负担十分沉重,直接费用高于间接费用,直接医疗费用远高于直接非医疗费用,其中尤以其他费用(人工髋关节假肢)占比最高,是影响患者经济负担的主要因素。
  • 倪文婷, 赵玲珑, 禄韶华, 梁可可, 吴建军, 殷晓春, 尚德泉, 王金霞, 孔慧娟, 魏兴民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27-3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兰州市七里河区成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主要危险因素,为有效开展高血压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抽取兰州市七里河区9个街道、6个镇(乡)年龄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5 000人。应用 Epi Date 3.1录入数据,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发放问卷5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4 776份,有效率为95.52%。其中男性2 414人(50.54%),女性2 362人(49.46%)。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1.94%(95%CI:20.79%~23.14%),标化率为21.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年龄、文化程度、BMI、腰围、饮酒、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和平均每日摄入蔬菜量均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年龄、BMI、高血压家族史和糖尿病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OR(95%CI)分 别 为1.577(1.309~1.899)、1.062(1.057~1.068)、1.584(1.412~1.777)、1.526(1.286~1.811)和1.772(1.409~2.229)。 结论 2017年七里河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水平较高,农村、年龄、BMI、高血压家族史及糖尿病为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应通过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防控,进一步控制高血压患病率。
  • 徐继英, 王思源, 程旻娜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32-3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短期健走对职业人群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体脂率、内脏脂肪指数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2018—2019年“万步有约”上海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干预项目以自愿参赛的形式开展为期100 d的健走干预,选取完成体测的参赛队员作为研究对象。健走主要测量指标为日均步数、日均有效步数、日均最佳步数以及集中健走率。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健走行为与BMI、腰围、体脂率、内脏脂肪指数和收缩压、舒张压的数量关系;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健走对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的影响。 结果 共有1 200名研究对象完成健走活动及所有测量,年龄为(40.34±9.22)岁,其中女性827名(68.92%),男性373名(31.08%)。经过100 d的干预,研究对象超重或肥胖、中心性肥胖、体脂率、内脏脂肪指数和血压指标均有所下降;BMI的下降幅度随最佳步数水平升高而增加,腰围的下降幅度随有效步数和集中健走率水平升高而增加,中心性肥胖率的下降幅度随有效步数、最佳步数以及集中健走率水平升高而增加,体脂率的下降幅度随平均步数和有效步数水平升高而增加,内脏脂肪指数的下降幅度随平均步数和有效步数水平升高而增加,收缩压与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均与健走步数、健走强度及集中健走率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健走运动对促进职业人群降低BMI、中心性肥胖、体脂率和内脏脂肪指数具有积极作用,且健走运动中提高日均有效步数、日均最佳步数,采用集中健走的方式能增加健康相关指标的降幅。
  • 调查研究
  • 余丹, 张杰, 刘晓丽, 袁芝佩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37-3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湖南省某市电子制造企业员工职业紧张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职业紧张干预策略。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某市3家劳动密集型电子制造企业的2 057名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明职业紧张问卷》调查其工作要求-自主(job demand-control,JDC)模式职业紧张,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一般特征和健康状况等情况。 结果 2 057名研究对象中,职业紧张检出率为57.32%。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回归分析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OR=2.167)、非外来务工(OR=1.362)、有职业危害接触(OR=1.335)是发生JDC模式高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而月收入5 000元以上是发生JDC模式高职业紧张的保护因素(OR=0.448)。 结论 某市劳动密集型电子制造企业员工职业紧张检出率较高,应关注这一群体员工的抑郁状况。可以从组织层面采取措施,提升员工的身心素质,促进企业健康的良性发展。
  • 王云, 倪强, 刘巨霞, 李晓霞, 李雅玥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40-3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2009—2018年天津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网络直报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了解其流行特征与变化趋势,为医院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09—2018年某三甲综合医院网络直报的传染病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与χ2检验。 结果 2009—2018年共报告传染病48 353例,其中乙类传染病10 394例(21.5%),丙类传染病32 360例(66.9%),其他类传染病5 599例(11.6%),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死亡病例29例,病死率0.6‰。其中15~<30岁年龄组报告比例最高(30.0%),男性(53.4%)报告比例高于女性(46.6%)。传播途径分类中,以肠道传染病为主,报告36 443例(75.4%),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6 589例(13.6%)。2009—2018年传染病报告前五位分别是:其他感染性腹泻28 819例(59.6%)、细菌性痢疾5 742例(11.9%)、水痘3 093例(6.4%),尖锐湿疣2 228例(4.6%),手足口病1 729例(3.6%)。 结论 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该地区传染病防治工作和医院感染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医院传染病管理和防控力度,做好传染病的筛查工作。
  • 周仲民, 刘峭梅, 李勇, 刘存旭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43-3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柳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戊型肝炎感染人群特征,为献血者招募提供参考。 方法 对柳州地区2019年10—11月常规筛查合格5 761例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戊肝病毒抗原(HEV-Ag)、抗体(HEV-IgG、 HEV-IgM)检测, 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人群戊型肝炎感染情况。 结果 5 751例无偿献血者HEV-IgG阳性检出率为26.03%、HEV-IgM阳性率1.67%,HEV-Ag阳性为0例。不同性别、年龄、职业HEV-IgG阳性率、HEV-IgM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高于女性,45岁以上远高于其他年龄段,农民高于其他职业人群。不同民族、不同学历间HEV-Ig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苗族、侗族高于汉族和其他民族,小学、初中学历高于专科、本科以上人员。 结论 柳州地区献血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献血者招募中,要面向低感染风险的学生、医务人员和公务员人群招募。对高感染风险的献血人群,可在血液筛查中增加戊型肝炎急性感染期指标项目检测,确保血液的安全性。
  • 刘建, 闫佳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46-3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驻马店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中2010—2019年驻马店市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集中度值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伤寒副伤寒的季节特征。 结果 2010—2019年驻马店市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45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74/10万;2010年以来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χ2趋势=1 049.992,P<0.001)。县区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5.901,P<0.001),较高的地区在正阳县和驿城区。2010—2019季节性分布的M值为0.594,圆形分布显示发病高峰日(95%CI)为8月28日(8月22日,9月4日)。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中,男女性别比为1.65∶1。 结论 2010—2019年驻马店市伤寒副伤寒发病以散发为主,但偶有暴发疫情发生,应在高发季节来临前加强疫情监测,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避免疫情暴发。
  • 李凤华, 陈琛, 陈新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49-3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初中学生因疫情居家学习期间家长的心理状态,为促进学生及家长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网络邀请开展问卷调查,对自愿参与的调查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家长身心状态的评估。 结果 家长焦虑平均得分(40.83±10.51),焦虑检出率为16.14%。68.11%的家长对孩子学习受疫情影响感到很担心;学校没有组织在线学习的家长焦虑水平高于学校已开设在线学习的家长(t=-2.199,P=0.029);亲子关系越紧张,家长的焦虑水平越高(F=6.674,P=0.000)。 结论 对延期开学影响孩子学习的担心、学校是否开设网课、网课对家长工作的影响程度以及网课期间的家庭亲子关系,是疫情期间影响初中生家长焦虑水平的主要因素。
  • 李宗瑾, 李艳艳, 张俊杰, 王慧晶, 郭晏强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52-3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09—2019年平顶山市3 358例手足口病病原学分布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运用SPSS 22.0对病原学构成和重症率等变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结果 不同年份的病原构成聚为3类,不同县(市、区)的重症率均聚为2类,各类间病原学构成和重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感染高发年份为2009、2010、2012年和2014年,高发县为汝州市和鲁山县,高发月份为1—7月,高发年龄组为1岁及以下年龄组。 结论 系统聚类分析可用于手足口病病原学的分析。平顶山市手足口病病原学在时间、地区、人群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布特征,应加强重点县(市、区)和重点人群的防控。
  • 高湘旻, 朱凌云, 童宁, 张建峰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55-3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干扰素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纳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分组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对照组(采纳干扰素治疗,50例)、研究组(采纳磷酸奥司他韦+干扰素治疗,50例),两组均治疗7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 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14,P<0.01)。研究组扁桃体红肿、咳嗽、发热、鼻塞症状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免疫功能指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4.00%)与对照组(6.00%)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 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干扰素可有效减轻甲型H1N1流感患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效果明显。
  • 王华丽, 陈琛, 陈新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58-3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成人教育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认知、态度及行为,为制定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0年3月6—10日通过网络邀请某高校成人教育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有效问卷2 057份,有效率98.05%(2 057/2 098)。成人教育学生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得分为(15.51±1.81),平均答对率为86.17%,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医药类专业对知识得分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年龄和地区(P<0.05)。学生主要通过电视(80.60%)、社交平台(71.22%)和社交软件(70.83%)获取相关信息,对电视和广播的信任度较高。93.97%学生觉得新型冠状病毒可怕,主要原因是传染性强(78.85%)、病死率高(50.02%)。87.07%学生认为国家对此次疫情采取的措施及时、有效。疫情期间99%以上的学生参加聚会和去公共场所的次数比以前减少,95.14%的学生洗手的次数比之前多。97.03%的学生去公共场所每次都戴口罩,98.01%尽量不触摸或使用纸巾触摸公共物品。 结论 成人教育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新冠肺炎相关知识,且大部分学生能进行正确的自我防护,但是还需加强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 丁莉莉, 颜世娇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61-3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微信随访管理在食管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6月期间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访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2例)。观察组实施微信随访专科化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管理。随访6个月,采用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Piper 癌因性疲乏自评修正量表(the revised-Piper Fatigue Scale,RPFS)、Spitzer 生活质量指数(Spitzer Quality of Life Index,SQLI)评估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食管癌化疗患者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ESCA总分均高于对照组[(35.63±5.29 vs. 30.02±6.13)、(36.42±5.21 vs. 30.98±4.12)、(40.42±4.36 vs. 36.71±6.46)、(50.42±4.46 vs. 45.98±5.75)、(152.09±20.76 vs. 127.09±19.11)](t=5.377, 6.316, 4.798, 4.744, 6.850, P<0.05);认知疲乏、行为疲乏、躯体疲乏、情感疲乏、RP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22±2.21 vs. 4.08±2.12)、(3.12±1.04 vs. 4.11±1.06)、(3.42±2.43 vs. 4.98±2.45)、(3.26±0.98 vs. 4.21±0.97)、(13.28±4.28 vs. 17.45±4.27)](t=2.173, 5.163, 3.500, 5.333, 5.340, P<0.05);活动能力、健康感受、日常生活、家庭支持、生活感受、SQ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63±0.29 vs. 1.32±0.23)、(1.52±0.21 vs. 1.43±0.22)、(1.82±0.16 vs. 1.41±0.17)、(1.72±0.16 vs. 1.38±0.15)、(1.87±0.22 vs. 1.45±0.23)、(8.77±1.22 vs. 6.71±1.21)](t=6.459、2.293、13.610、11.989、10.224、9.280, P<0.05)。 结论 微信随访管理有助于促进食管癌放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张海英, 刘光启, 尚延春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65-3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状况,为降低骨科医院感染率、制定骨科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方案与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针对性依据。 方法 随机选择洛阳正骨医院2009年7月15日、2010年7月16日、2011年7月25日、2012年7月14日、2013年8月10日、2014年8月12日、2015年8月9日、2016年7月6日、 2017 年8月12日、2018年8月14日、2019年8月13日0∶00~24∶00的所有骨科住院患者,采取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方式统计当日医院感染情况以及入院以来的感染例次情况,所有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该院2009—2019年11个调查日骨科应查住院患者为9 126例,实际调查8 975例,实查率98.35%。骨科手术患者当日医院感染例数为125例,平均感染率为1.40%,感染例次为176例次,平均感染例次率为1.96%。各年间感染例次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0, P<0.01)。不同年份间各感染部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33,P<0.01),主要感染部位依次为手术部位、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组织、上呼吸道感染。不同切口分类,I类、Ⅱ类、Ⅲ类切口手术后医院感染例次率(χ2=135.44,P<0.01)、切口感染例次率(χ2=6.57,P<0.01)呈逐步升高的趋势。 结论 该院骨科手术患者存在一定医院感染情况,应加强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降低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 李璐, 王艳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68-3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鞍山市15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评价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监测结果,为开展防控传染病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鞍山市15 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鞍山市2010—2019年累计报告 15 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病例22种 39 04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7.93/10万,总体发病呈现下降趋势;死亡病例3例,年均死亡率0.01/10万;男童发病数(23 021例)高于女童(16 024例)。甲类传染病无报告,乙类传染病(3 027例,8.37/10万)和丙类传染病(36 018 例,99.57/10万)均呈下降趋势;病例报告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发病前三位的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和猩红热;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发病呈下降趋势。 结论 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鞍山市15岁以下儿童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应根据疾病特点采取预防接种、加强宣教和提高处置效率等相应的防控措施。
  • 冯晓菲, 徐绍和, 陈艳军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72-3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鞍山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鞍山市2015—2019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15—2019年鞍山市共报告流腮病例1 162例,年均发病率6.50/10万,其中2016年发病率最高为11.36/10 万,总体保持较平稳趋势。流腮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3—7月和11月至次年1月出现2个发病高峰。岫岩县、铁东区和立山区流腮报告发病率居鞍山市发病前三位。男女性别比为1.43∶1。年龄分布以15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占总病例数77.00%。流腮病例最多人群是学生,占总病例数的51.46%,其次为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 结论 鞍山市要尽早开展适龄儿童2剂次麻腮风疫苗接种,并保证高接种率。同时加强幼托机构和学校流腮的综合防控指导工作,关注学生与幼托儿童重点发病人群。
  • 卫生检验
  • 陈振华, 王珏, 刘彬彬, 刘昭国, 张小萍, 易松林, 谭云洪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75-3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分子药敏检测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GenoType MTBDRplus VER 2.0(简称MTBDRplus 2.0)结果,了解MTBDRplus 2.0对耐药MTB的检测效果和本地区耐药MTB的耐药基因特征。 方法 收集在湖南省胸科医院MTBDRplus 2.0检测为耐药, 且相同标本BACTEC MGIT 960液体(简称MGIT 960)培养出MTB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液体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MGIT 960药敏)和MTBDRplus 2.0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 结果 共收集到分子药敏检测为耐药的结核病患者199例,最终临床诊断为耐药结核病193例,包括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127例,单耐药结核病66例; MTBDRplus 2.0检测为利福平(rifampin, RFP)耐药的171株MTB,MGIT 960检测也耐药的有151株(88.3%),MTBDRplus 2.0检测为异烟肼(isoniazid, INH)耐药的149株MTB,MGIT 960检测也耐药的有145株(97.3%)。单耐药组和耐多药组的基因突变模式不全相同,MTBDRplus 2.0检测RFP和INH耐药基因突变频率最高的位点分别是rpoB S531L和katG S315T。 结论 MTBDRplus 2.0和MGIT 960技术检测耐RFP和(或)INH MTB符合率高,湖南省耐药MTB以rpoB S531L和KatG S315T突变型为主。
  • 方法研究
  • 谭慧仪, 李纯颖, 曹学龙, 肖岚, 吴成秋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78-3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中国学龄前儿童编制合适的意外伤害风险评估量表,并检测其信效度。 方法 通过复习文献、分析经典案例及进行专题小组讨论构建初始指标体系;条目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儿童家长、德尔菲法、G-P分析(good-poor analysis)和相关系数法,形成测试版量表。在某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0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家长施测,评价量表的信效度,并制定风险评分等级。 结果 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29,各维度的α系数为0.228~0.742;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57,各维度的分半信度为0.213~0.774。风险评分的高分与低分组比较有差异(t=11.078,P<0.01);量表各维度间的秩相关系数(rs)为0.020~0.436,维度与总分间的rs为0.375~0.715,各条目与所在维度和其他维度之间的rs分别为0.396~0.841和0.012~0.425。回收有效的946份问卷的量表均分为(93.50±13.60)分;用百分位数法确定的风险评分标准:低风险(< 80分)、中等风险(80~105分)、高风险(>105分);用分布法确定的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值(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s,MCID)为17.2分。 结论 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风险评估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于对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风险进行评估,为学龄前儿童家长、学校及有关部门尽早发现隐患,采取意外伤害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综述
  • 王瑞欢, 陈丽丽, 马学军, 张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3): 382-3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3.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不同型别的组织嗜性不同,由其感染所引起疾病的严重程度也不同。该病毒的感染所致疾病仅靠临床表现很难确定病毒的类型,因此,HAdV的分型鉴定对其所引起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较大的帮助,本文综述了用于该病毒分型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