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8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1-12-15
  

  • 全选
    |
    专栏—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
  • 贺健梅, 陈曦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09-14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小丹, 朱志良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11-14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李宏昀, 马晓薇, 江志红, 买哈巴·木合塔尔, 吴军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15-14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鼠砷暴露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α, ERα)抑制剂干预后,对雌激素及其受体和甲状腺相关激素及受体的影响,阐释砷的甲状腺毒性作用途径。 方法 大鼠亚砷酸钠饮水染毒,并给予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182780)干预。通过ELISA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stradiol, E2)、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 TT3)、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e, T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甲状腺组织ERα、甲状腺激素受体α(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α, TRα)相对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甲状腺组织TRα蛋白水平。 结果 砷暴露后雌性大鼠E2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上升(P<0.05),雌雄大鼠低砷组ERα、TRα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均下降(P<0.05)。高剂量砷暴露后雌性大鼠TSH、TT3及TRα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上升,TT4较对照组下降(P<0.05)。ICI182780可降低雌性大鼠E2表达水平的上升,也对砷暴露大鼠TT4、TSH、ERα、TRα表达的改变有反向调节作用(P<0.05)。 结论 低砷暴露对雌性大鼠有明显的雌激素效应,高砷暴露可造成大鼠甲状腺功能紊乱或损伤。ERα可能是体内砷暴露发挥雌激素效应的主要途径之一。ICI182780可拮抗砷暴露导致的雌激素效应并缓解甲状腺功能的损伤。
  • 丁贤彬, 许杰, 唐文革, 毛德强, 汤成, 舒强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21-14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庆市35~75岁居民糖尿病防控关键指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2016—2018年在重庆市8个中国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干预项目点招募35~7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血脂检测,数据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不同人群糖尿病防控关键指标(包括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其相关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后退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 共计调查101 036人,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1.48%、40.80%和17.11%,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0.81%、33.91%和14.35%,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1.40%、33.76%和13.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民族、职业、家庭年收入、是否饮酒、是否现在吸烟与糖尿病知晓率相关。年龄、民族、职业、家庭年收入、是否饮酒与糖尿病治疗率相关。户籍、年龄、民族、高血压、血脂异常与糖尿病控制率相关。 结论 重庆市糖尿病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应针对重点人群和危险因素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 吴诗蓝, 段宏波, 贾华云, 王春娥, 熊家豪, 梁进军, 赖天兵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28-14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湖南省食源性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沙门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湖南省10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的沙门菌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5—2019年共收集到7 506例食源性疾病病例和生物标本,沙门菌检出率为9.75%,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占68.17%),进食场所86.61%为家庭,18岁以下人群沙门菌检出率(占58.41%)较高,随着年龄增加,沙门菌检出率有下降趋势(χ2=126.700,P<0.001); 发热、脱水病例的沙门菌检出率高于未发热(χ2=309.088, P<0.001)、未脱水病例(χ2=28.291, P<0.001);食用水果及其制品(χ2=19.798,P<0.001)、婴幼儿食品(χ2=14.344,P=0.038)、混合食品(χ2=5.125,P<0.001)、蔬菜及其制品(χ2=4.316,P<0.001)、豆及豆制品(χ2=11.146,P=0.001)的病例检出率高于未食用病例;不同季度沙门菌检出率存在差异,二、三季度较一、四季度检出率高(χ2=88.926,P<0.001)。 结论 家庭是湖南省沙门菌感染的主要场所,沙门菌确诊病例的暴露食品主要为乳与乳制品、粮食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提示应加强家庭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提高防病意识。
  • 于丽娅, 郭薇, 吕艺, 王丽娟, 安晓霞, 穆慧娟, 潘国伟, 礼彦侠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32-14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辽宁省城市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肺癌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辽宁省2000年肿瘤发病报告数据库中抽取了沈阳、鞍山和本溪3个市共483例肺癌患者,并采用主动结合被动随访的方式回顾性调查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信息和生存状况;采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OSR)和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T50),应用EdererⅡ方法计算期望生存率(ESR)和相对生存率(RSR),并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生存影响因素。 结果 辽宁省不同特征城市肺癌患者10年生存率比较,诊断分期为Ⅱ期、Ⅲ期、Ⅳ期的肺癌患者10年OSR、RSR和T50均低于诊断分期为Ⅰ期的肺癌患者(均P<0.05),年龄≥65岁肺癌患者的10年T50低于<65岁肺癌患者(χ2=10.043,P=0.002),非手术治疗肺癌患者的10年T50低于手术治疗肺癌患者(χ2=35.715,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辽宁省城市肺癌患者的相对死亡风险增加0.015倍(HR=1.015,95%CI:1.004~1.026);诊断分期为Ⅱ期、Ⅲ期和Ⅳ期肺癌患者的相对死亡风险为Ⅰ期肺癌患者的2.794倍(HR=2.794,95%CI:1.710~4.564)、2.286倍(HR=2.286,95%CI:1.599~3.270)和3.995倍(HR=3.995,95%CI:2.855~5.590)。 结论 辽宁省2000年城市肺癌患者10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同期水平,早期诊断和治疗率低可能是主要原因。
  • 付攸缘, 黄丽梅, 王慧欣, 陈晓宇, 林美珍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37-14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油炸食品摄入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关系。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数据库(VIP)中公开发表的有关油炸食品摄入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观察性研究,严格按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油炸食品摄入量最高组对比最低组的RR值或OR值及其95%CI,应用meta分析方法合并效应量,并进行异质性检验、亚组分析、meta回归分析、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检测。 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包括20项研究(4项队列研究,16项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油炸食品摄入量与乳腺癌风险无显著关联(RR=1.07,95%CI:0.96~1.19);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油炸食品摄入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OR=2.34,95%CI:1.82~3.00)。 结论 高油炸食品摄入量可能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 高守芝, 张静航, 贺健梅, 郑军, 陈曦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43-14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湖南省实施《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工作成效进行评价,为今后湖南省梅毒防治策略与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结合信息系统、专项调查、现场督导,收集并比较2015年与2020年湖南省梅毒规划中期评估与终期评估16项指标数据。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对湖南省14个市(州)梅毒防治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价;以2015年中期评估指标值为参考值,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梅毒防治水平进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与2015年相比,2020年湖南省梅毒规划16项指标达标率均有大幅提升; TOPSIS法评价结果显示:株洲市Ci值最高为0.8271,岳阳市Ci值最低为0.0848;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湖南省梅毒防治水平综合发展评价指数由2015年的100.00提升到2020年的 144.26,年均增速为7.60%;在14个市(州)中,永州市的综合发展评价指数最高,为242.25,年均增速为19.36%;湘潭市最低,为104.45,年均增速为0.87%。 结论 湖南省已经达到梅毒规划要求,但各市(州)梅毒规划落实情况存在差异,今后还需要加大各市(州)防治力度。
  • 赵善露, 罗垲炜, 黄一伟, 胡世雄, 李芳彩, 肖洁华, 曾舸, 张恒娇, 杨浩, 孙倩莱, 戴志辉, 刘子言, 陈生宝, 高立冬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47-14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156例有确切暴露时间的COVID-19聚集性病例的潜伏期,为其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湖南省报告的COVID-19聚集性病例资料,根据病例暴露时间和发病时间,采用中位数方法估算COVID-19的潜伏期,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暴露方式潜伏期的差异,描述3例超长潜伏期病例信息。 结果 156例有确切暴露时间的确诊病例平均潜伏期7.0 d,四分位数间距Q为5.0 d;53例单源一次暴露病例平均潜伏期6.0 d,四分位数间距Q为5.0 d;103例多次暴露病例平均潜伏期7.5 d,四分位数间距Q为5.0 d。同车、近距离交谈等暴露方式潜伏期(5.0 d)短于聚餐暴露(8.0 d)(Z=-2.589,P=0.01),家庭暴露最短潜伏期(2.0 d)短于非家庭暴露最短潜伏期(5.5 d)(Z=-3.335,P=0.001)。3例病例潜伏期超过14 d,分别为16、16、17 d。 结论 COVID-19平均潜伏期为7.0 d,家庭暴露导致该病传播风险更高,存在超长潜伏期病例。早发现、早隔离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是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的重要手段。
  • 李建英, 毛玉环, 张晓, 周琼, 谭黎明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50-14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耐药相关的点突变,明确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ur DNA,ctDNA)能否作为mCRC检测和耐药相关的突变分子标志物以及mCRC可能的耐药机制。 方法 通过对连续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单抗药物治疗的mCRC患者多阶段ctDNA进行KRAS、BRAF和PIK3CA基因点突变动态监测,构建药物作用下的肿瘤基因突变谱变化,筛选耐药相关点突变;培养相应点突变细胞系后,通过体外细胞增殖试验(MTS法)分析细胞系的耐药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药物作用对突变丰度的影响。 结果 通过临床数据分析,筛选出可能与mCRC耐药相关的点突变KRAS(G12D)、PIK3CA(H1047R)和BRAF(V600E),并纳入后续研究。选择NCI-H747、SW948和SW1417细胞系分别作为KRAS(G12D)、PIK3CA(H1047R)和BRAF(V600E)点突变的细胞系,并选用C2BBe1野生型细胞系作为本底细胞。MTS半数抑制浓度即IC50测定发现,野生型细胞系对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敏感性均较突变细胞高;经与本底细胞稀释后,西妥昔单抗组和帕尼单抗组在培养3 d后突变基因相对水平均比不加药组高,不加药组均比基线组高。 结论 ctDNA检测能够发现与耐药相关的点突变;KRAS(G12D)、PIK3CA(H1047R)和BRAF(V600E)点突变可提高转移性结直肠癌细胞生长速度,并与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耐药相关。
  • 丛艳丽, 陈玫, 许晓萌, 孙丽, 张振国, 张俊棉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55-14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河北省扩大免疫规划前后风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河北省制定风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河北省2004—2019年风疹疫情信息,采用描述性研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扩大免疫规划后,河北省风疹报告发病率下降至1.49/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6月份;2015年后10~1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职业分布中学生占50.12%;免疫史分布中0剂次免疫占50%。 结论 扩大免疫规划后河北省的风疹疫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成果显著。
  • 魏小英, 包婧, 杨琼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57-14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维生素D补充对孕前超重孕妇性激素水平及围产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90例孕前超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45例,两组均于孕中、晚期给予维生素D治疗,低剂量组给予400 IU/d剂量,高剂量组给予1 600 IU/d剂量;比较两组治疗后维生素D异常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ollicu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糖脂代谢[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清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比较两组新生儿一般指标及不良围产结局情况。 结果 治疗后高剂量组维生素D异常率为40.00%,显著低于低剂量组6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7,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E2、FSH、LH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FBG、HbA1c显著低于治疗前及低剂量组,TG、TC显著高于治疗前且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新生儿血糖(BG)、二氧化碳分压(PCO2)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不良围产结局总发生率为26.67%显著低于低剂量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6,P<0.05)。 结论 高剂量维生素D治疗可明显改善孕前超重孕妇孕中、晚期性激素表达,减少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唐阳, 李正祥, 郭先驰, 赵林娜, 高文艳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62-14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9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掌握干预措施实施效果,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4—5月全省122个县(市、区,简称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简称乡);每个乡各抽取1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8~10岁儿童40名,采集尿样和儿童家中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和盐碘含量,采用B超法测量儿童甲状腺容积。每个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孕妇,采集孕妇随机尿样和家中食用盐,检测尿碘含量和盐碘含量。 结果 共收集36 667份盐样进行定量检测,盐碘均数(26.32±5.69)mg/kg,变异系数21.61%,碘盐覆盖率为99.68%,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24%。共检测儿童尿样24 450份,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31.1 μg/L,共检测孕妇尿样12 204份,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86.5 μg/L,共检测8 224名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甲状腺肿大率为0.79%。 结论 监测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水平,湖南省处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状态。以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干预措施成效显著,应继续针对重点人群加强健康宣教,号召因地制宜,科学补碘和按需补碘。
  • 向伦辉, 何凡, 杨兴堂, 孟杨, 张勤丽, 张月娟, 吴萃, 金凯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66-14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上海市宝山区报告的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对2020年1月19日—2月29日报告的上海市宝山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 结果 宝山区辖区医疗机构共报告34例确诊病例,31例为轻症和普通型病例(91.18%),2例危重症病例和1例重症病例。家庭聚集性疫情6起,涉及病例23例,占总数的67.65%。34例病例男女比例1∶1.27;年龄范围1~84岁,中位数53.5岁,其中>40岁19例,占55.88%;职业以离退休人员和职员为主,分别占35.29%和26.47%。34例病中有33例均有明确感染来源,其中与湖北相关病例14例(41.18%),与确诊病例接触19例(55.88%)。1月份病例与湖北相关为主(57.89%),2月份与确诊病例接触为主(80.00%),主要来源家庭聚集性疫情。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为主,2例(5.88%)病例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发病到首次就诊间隔时间中位数为2 d(0~13 d),35.29%的病例在首次就诊时未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到疑似病例诊断隔离时间的中位数为3 d(0~17 d)。发病到确诊间隔时间中位数为4 d(0~18 d)。 结论 病例以轻症和普通型病例为主,人群普遍易感。上海市宝山区早期病例多与湖北相关,且发病到疑似病例诊断隔离时间较长。超半数病例多因共同生活和密切接触导致聚集性发病。需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和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病例诊断敏感性。
  • 肖传柳, 林鸿昌, 罗杨, 崔丽霞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71-14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海口市学龄前儿童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流行病学特征及患病危险因素。 方法 2020年10—11月采用问卷与体检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海口市3~6岁学龄前儿童AD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病危险因素。 结果 海口市学龄前儿童AD总患病率为4.79%,其中男性为5.20%,女性为4.33%,3~4岁儿童为5.65%,5~6岁儿童为4.10%,男女及各年龄段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患儿病情以轻中度为主,64.95%的患儿在1岁内首次发病,45.36%的患儿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过敏史、居住城市、儿童被动吸烟、居住环境潮湿、母亲孕期及儿童出生后居住新装修半年内房屋是学龄前儿童A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海口市3~6岁学龄前儿童AD患病率较高,父母过敏史、居住城市、儿童被动吸烟、居住环境潮湿、儿童出生后及母亲孕期居住新装修半年内房屋是学龄前儿童A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黄志浩, 邹淼, 陈继艳, 张成明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75-14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东营市体测未达标大学生的行为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体测成绩和身体素质提供参考。 方法 随机选取东营市高校体测未达标大学生(男生95名,女生96名)为病例组,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出同性别、同学校、同班级、同年龄的体测达标的大学生为对照组。将体测未达标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体测未达标发生风险与大学生饮食行为、锻炼行为及生活方式等因素之间的关联。 结果 调整混杂因素后,超重(OR=3.656,95%CI:1.533~8.721)、肥胖(OR=5.224 ,95%CI:1.609~16.964)、每周吃4~6次早餐(OR=1.427,95%CI:0.761~2.675)、每周吃早餐少于4次(OR=3.109,95%CI:1.582~6.108)以及每周吃夜宵多于3次(OR=4.186,95%CI:1.855~9.449)的受试者体测未达标的风险较高,中等运动量(OR=0.219,95%CI:0.125~0.385)、大运动量(OR=0.073,95%CI:0.027~0.199)以及锻炼态度较好(OR=0.197,95%CI:0.101~0.387)的受试者体测未达标的风险较低。 结论 东营市高校大学生体测未达标风险与身体形态、饮食行为、运动量和锻炼态度相关。
  • 闻立芳, 龚建华, 买迪娜·阿布都斯力木, 马亚娜, 吕军, 黄晓媚, 周卫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79-14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深圳市罗湖区青少年故意自伤和自杀等负性事件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其发生发展,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择1 008名罗湖区中学生进行横断面研究,以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与自杀、自伤等行为的单因素关联性分析与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 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及故意自伤的报告率分别是25.81%、8.33%、3.66%、38.21%。参与校园欺负、焦虑和抑郁情绪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是17.50%、37.30%和22.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与自杀、自伤有显著相关性因素有与父母的关系融洽度、睡眠时间、吸烟、饮酒、网络成瘾、电子游戏成瘾、打架、参与校园欺负、焦虑、抑郁等。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显示显著相关性因素主要有与父母的关系融洽度、焦虑、抑郁、受校园欺负等,其中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也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初中生的校园欺负参与率高于高中生,也更容易有自杀计划。 结论 预防青少年负性事件需重点优化其家庭和学校环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同学及家庭关系,并减少各类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 调查研究
  • 周婧瑜, 文可欣, 许黎, 周苍海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83-14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长沙市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进行中小学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升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在长沙市随机抽选3个区县,各区县抽选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各2所,分别选择小学四年级、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班级各2个,收集班级所有学生的体检及身体素质测量(简称体测)结果,并进行健康素养调查。 结果 共调查中小学生1 632人,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73.30%、76.23%和52.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体测结果、性别、父母职业及文化程度为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结论 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不仅与其成年后健康问题相关,且与体测结果相关,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具有积极作用,应当引起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 王莉莉, 刘志, 彭虹艳, 吴舒婷, 阳青兰, 李梨平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87-14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后,2019—2020年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病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感染及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采集2019—2020年期间湖南省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拭子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RSV抗原进行检测,对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采用RT-PCR对76例RSV阳性标本进行亚型检测。 结果 2019年和2020年分别检测病例25 094例和15 219例,阳性率分别为8.89%和14.92%,2020年阳性检出率高于2019年2=347.408,P<0.001);阳性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最高;年龄越小,阳性率越高,阳性率无性别差异;RSV阳性标本中,A型13例(17.10%),B型63例(83.90%),2020年RSV流行亚型以B型为主。 结论 通过对2019—2020年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RSV进行监测,为湖南地区及全国儿童长期呼吸道RSV病原学检测提供资料,有利于新冠肺炎后疫情时代RSV防控和临床诊断。
  • 郭旭丽, 刘邯英, 康美玉, 张新国, 韩永霞, 田丰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90-14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邯郸不同星级“健康小屋”服务状况,为优化“健康小屋”运行质量提供科学建议。 方法 2020年10月—2021年3月对邯郸市不同星级“健康小屋”服务人群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对不同星级“健康小屋”服务人群慢病相关健康素养进行比较, χ2检验对不同星级“健康小屋”服务人群比率、健康行为持有情况及公共卫生服务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不同星级“健康小屋”服务人群慢病相关健康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分随“健康小屋”星级的提升而增高(F=51.43,P=0.00)。5星级“健康小屋”服务人群经常饮酒(过量)比例、不饮酒比例比其他星级低,但偶尔饮酒(非过量)的比例比其他星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星级“健康小屋”服务人群已戒烟比例、每周运动次数以及平均每次运动时间均高于其他星级“健康小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首诊测血压、测血糖活动在不同星级“健康小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公共卫生服务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星级“健康小屋”对居民慢病相关健康素养提升、控制过量饮酒、戒烟、改善生活方式发挥作用更好,应发挥政府部门在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的主导作用,督促完善“健康小屋”建设,提高星级,强化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
  • 刘存芬, 杨溶, 朱虹, 姚翠红, 李庆红, 张洪江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93-14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中期妊娠妇女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及其对胎儿染色体异常进行预测,为优生优育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对1 000例中期妊娠妇女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分析不同年龄孕中期妇女的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患者染色体异常检出情况以及不同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妊娠结局之间的差异。 结果 1 000例中期妊娠妇女筛查高风险患者13例(1.3%),临界风险患者9例(0.9%)以及低风险患者978例(97.8%)。随着年龄的增长,中期妊娠妇女筛查出高风险以及临界风险的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53,P=0.001)。13例唐氏筛查高风险对象中,染色体检查结果异常的3例,其中2例分别为47,XN,+21染色体异常,另外1例为47,XN,+18、46,XN,1qh+异常。高风险组中出现胎儿停止发育1例,引产1例,出生缺陷患者1例,临界风险和低风险组没有出现上述情况。 结论 中期妊娠妇女唐氏筛查高风险提示胎儿罹患染色体疾病风险升高,对预测胎儿出生缺陷有一定价值,因此提倡适龄生育,普及产前筛查有利于降低先天缺陷儿的出生比例。
  • 项小燕, 温建姿, 高萍萍, 章飞燕, 姜丹丹, 倪天中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96-14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苍南县2013—2019年孕产妇感染梅毒情况及妊娠结局,为制定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9年苍南县预防梅毒母婴传播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3—2019年共检测孕妇96 224人,确诊梅毒感染465例,孕期梅毒年均检出率为0.48%,7年间孕期梅毒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5,P<0.05);孕期梅毒阳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9.68%(45例),其中先天梅毒2例,死胎死产流产26例,早期新生儿死亡1,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16例。在检出的465例梅毒感染孕产妇中,接受规范治疗328例,占70.54%,未治疗和未规范治疗137例,占29.46%。其中未规范治疗的梅毒感染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9.19%,高于规范治疗者的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6,P<0.05)。 结论 苍南县梅毒感染孕产妇检出率逐年提高,但是规范治疗率比较低。孕前做好预防梅毒感染健康宣教,孕早期同时进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检测,尽早发现梅毒感染,及时干预,规范治疗,是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的重要策略,有利于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高母婴的健康水平。
  • 欧阳彬, 张卫东, 李秀英, 李芸, 谭建龙, 王泽强, 晏子潇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498-15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组织亚型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突变、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蛋白表达情况及两者之间相关性,以便精准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方法 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标本117例(其中肺腺癌患者79例,肺鳞状细胞癌患者38例),利用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 NGS)技术对与肺癌相关的733个基因进行检测。分析两组不同组织亚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敏感基因突变情况,并对两组患者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与PD-L1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肺腺癌样本中,非小细胞肺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推荐靶向用药相关基因的整体检出率为59.5%。EGFR敏感突变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有检出,且常伴其他伴随突变检出。与肺腺癌患者相比,肺鳞癌患者的TMB值显著偏高(15.25±8.04 vs. 7.15±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345,P<0.0001)。此外,肺鳞癌患者平均PD-L1蛋白表达水平为(22.7±4.5)%,显著高于肺腺癌患者的(11.9±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0,P=0.0277)。通过对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与PD-L1表达的分析显示,两者不具有相关性。 结论 从本组样本来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肺腺癌患者靶向药物敏感基因突变检出率高,肺鳞癌PD-L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两者不具有相关性,同时肺鳞癌TMB高,所以需结合患者整体基因突变情况及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张玉, 孙倩莱, 徐芙蓉, 唐凌志, 祝益民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503-15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海外华侨华人(包括中资机构员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注及其防护认知,为开展国际抗疫提供科学防控和精准施策的依据。 方法 自行设计华侨华人新冠疫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通过大使馆网络平台发放调查问卷链接及二维码,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 结果 共收到有效问卷125份,57.6%知道如何选择和正确佩戴口罩,高学历者的知晓率高于低学历人群(χ2=5.90,P<0.05); 51.2%知道如何正确洗手,女性知晓率高于男性(χ2=6.29,P<0.05);81.6%知道家庭或工作场所需常通风,88.8%知道要减少不必要外出/不聚集(餐),76.0%知道疫情期间需要与人保持安全距离,64.8%保证有1 m以上的社交距离;在有发热或症状疑似时选择边观察边了解边决定者占35.2%;对疫情表现出紧张、恐惧或担忧者占52.0%。 结论 非洲华侨华人对新冠疫情存在恐慌心理,对新冠防控知识和正确防护行为掌握不够全面,应进一步予以心理疏导和宣传教育。
  • 谢宗泽, 宋玉龙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506-15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台州市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中HIV-梅毒、HIV-HSV-2和梅毒-HSV-2共感染的发生情况。 方法 2019年1—12月在台州市招募居住MSM人群837名。收集参与者年龄、婚姻状况、民族、户籍地、学历、月收入、就业情况及自我认同性取向等个人信息。采集参与者静脉血行HIV、HSV-2及梅毒检测,并综合血清检测结果及患者临床病史、症状、体征等判断患者HIV感染情况、HSV是否处于活动期及梅毒分期情况。 结果 837名MSM人群中HIV、HSV-2及梅毒感染率分别为6.33%(53/837)、5.38%(45/837)、17.68%(148/837)。HSV-2感染人群中以现症感染为主,约占57.78%(26/45)。梅毒感染人群以一期梅毒为主,约占48.65%(72/148)。合并≥2种感染者约占6.33%(53/837)。合并2种感染者占6.09%(51/837),其中以HIV-梅毒合并感染率最高约3.23%(27/837)。合并3种感染者占0.24%(2/837)。 结论 台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HSV-2及梅毒合并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并给予积极应对。
  • 宋涛, 王萍萍, 辛丽红, 贾永平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509-15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兰陵县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血压控制率及二者的关系,为农村高血压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年1—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兰陵县下辖的15个乡镇的村庄抽取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程度评估和血压测量。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高血压患者防治知识知晓和血压控制情况及二者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024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2.74%。影响血压升高的因素知晓率最高为63.90%,其次依次为血压降低的适宜程度知晓率59.86%、高血压发展并发症知晓率47.69%、血压正常后是否继续服药知晓率40.14%、高血压判断标准知晓率37.74%、成人每天食盐量知晓率25.29%。499例(48.73%)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较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高低、月收入多少、病程长短、是否抽烟、是否饮酒、是否高盐饮食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1例(23.54%)患者血压控制达标。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高低、月收入多少、病程长短、是否抽烟、是否饮酒、是否高盐饮食、是否具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压控制是否达标为因变量,校正年龄、性别、病程和是否患有并发症,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更低(OR=2.140,95%CI: 1.489~3.076,P<0.001)。 结论 山东省兰陵县农村高血压患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血压控制率均较低。提高其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提高血压控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加强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发症、规律服药等知识的宣传教育。
  • 朱瑞芳, 杨利民, 刘炜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513-15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了解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现状及特点,探索健康促进行为与社会资本两者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旨为开发符合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社会环境特征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问卷调查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62名中老年冠心病患者。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是否患共病、烟酒史、社会资本及健康促进行为模块。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探索影响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因素,并利用Person相关分析探索社会资本与健康促进行为间的相关性。 结果 262名调查对象健康促进行为平均得分为(114.95±11.99),社会资本平均得分为(42.76±6.41);且社会资本总分(r=0.387, P<0.001)、社会资本各维度得分均与健康促进行为总分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个人社会资本(b'=0.179)、家庭社会资本(b'=0.241)与社团社会资本(b'=0.135)会影响健康促进行为(P<0.05)。 结论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社会资本水平与其采取健康促进行为的可能性变化方向一致,且个人、家庭及社团社会资本会通过人际支持及人际网络等形式作用于患者的健康信息获取方式,进而促进其采取健康相关行为。
  • 刘永桃, 李修宏, 吴有芳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516-15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西宁市结核病密切接触人群结核病预防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提高结核病防治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新登记的痰涂片阳性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对其进行结核病预防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 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结核病密切接触者981例,其中结核病防治知识部分5条核心信息全部回答正确的253人,知晓率为25.79%。不同年龄段结核病密接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15, P<0.001),40~<50岁组知晓率最高为34.06%,最低为≥60岁组,仅13.40%;城市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39.03%)明显高于农村居民(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71, P<0.001)。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户籍结核病密接者其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24.807、24.562、19.400, P<0.001),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越高其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越高,本地户籍居民高于非本地户籍居民。在结核病防治知识部分,其中咳嗽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怀疑得肺结核回答正确率最高为75.54%,在县区结防机构检查治疗肺结核享受免费政策回答正确率最低为42.41%;在结核病防治态度方面,6条项目均积极持有的为294人,积极态度持有率为29.97%。不同性别间、不同年龄段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间、不同文化程度间以及本地户籍居民和流动人口间全部积极态度持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4.42%的结核病密接者愿意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但仅有41.79%的结核病密接者在患肺结核后愿意主动告诉周围人;在结核病防治行为方面,6条项目均积极持有的为274人,积极行为持有率为27.93%。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间、不同文化程度间、不同家庭月收入以及本地户籍居民和流动人口间全部积极行为持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80.22%的结核病密接者出现肺结核症状时及时就医,但仅有35.17%的结核病密接者主动学习过肺结核防治知识。 结论 西宁市结核病密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积极态度持有率和积极行为持有率均较低。在今后的结核病防治过程中,应对农村、文化程度低、年龄较大的人群,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非户籍人群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针对性的、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尽可能降低公众对结核病患者的偏见,提高密接人群结核病的预防意识和主动学习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意识。
  • 马秀英, 马金鹏, 杨永娟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521-15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青海高原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人群流行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乙肝个案信息,分析乙肝在不同地区、时间、年龄、职业上的分布特征。 结果 青海高原地区2017年1月—2019年12月累积报告乙肝43 25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2.51/10万;报告病例最多的地区为西宁市12 729例,占29.43%,其次海东市8 177例,占18.91%;发病率以黄南藏族自治州最高,为243.19/10万,其次果洛藏族自治州为211.54/10万;性别分布上以男性居多,共28 701例,占66.36%,发病率201.12/10万;年龄分布上以35~岁、40~岁居多,分别为6 067例、5 619例,占比14.03%、12.99%;以50~岁发病率最高,为300.31/10万,其次为40~岁发病率为290.57/10万;职业分布中以牧民病例数最多为15 207例,占35.16%,其次为农民7 789例,占比18.01%。 结论 青海高原地区乙肝人群具有性别、年龄、地区、职业显著性差异,对乙肝感染高危人群应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力度。
  • 徐小春, 袁仕善, 赵飞雪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523-15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长沙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评估长沙市采供血机构的检测策略和处理措施的有效性。 方法 收集了2016—2020年长沙市无偿献血者HIV检测数据,分析了初筛、确证检测数据。并将结果录入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长沙市献血者HIV初筛阳性率为0.14%(1 070/777 937),HIV确证阳性率为2.02/万(157/777 937)。每年HIV初筛阳性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dy=0.029,P=0.392),每年1,3,7,8和10月初筛阳性率相对较高。HIV确证阳性人群均为ELISA双试剂检测阳性。不确定人群S/CO值主要分布在0.5-5范围内,占60.7%。HIV不确定人群确证结果以单p24条带出现为主,出现率为64.3%。 结论 长沙市无偿献血者HIV初筛阳性率不高且近5年来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长沙市采供血机构目前筛查HIV检测策略和处理措施合理高效,能够有效降低因HIV初筛阳性造成的血液报废,也能够有效降低HIV输血传播的风险。
  • 陈璐, 施建锋, 任杰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526-15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南京市秦淮区老年人群脑卒中高危人群及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年6—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京市秦淮区12个社区1 528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采用“8+2”脑卒中风险评估分级标准确定高危人群。 结果 纳入的1 528例研究对象中,检出脑卒中高危人群386人,检出率为25.26%。男、女性别检出率分别为27.41%、2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7, P=0.020);研究对象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随年龄逐渐上升(χ2趋势=13.385, P<0.001),但随着学历升高、收入增加,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逐渐降低(χ2趋势分别为12.121、9.791, P值分别为<0.001、0.002)。386例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率>50%的分别为高血压(87.56%)、血脂异常(73.32%)、超重/肥胖(66.56%)和缺乏体育锻炼(55.70%);男性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率>50%的分别为高血压(84.21%)、血脂异常(77.73%)、超重/肥胖(70.85%)、抽烟(53.44%)和缺乏体育锻炼(53.23%);女性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率>50%的分别为高血压(93.53%)、血脂异常(65.47%)、缺乏体育锻炼(61.87%)和超重/肥胖(58.99%)。 结论 南京市秦淮区老年人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和缺乏体育锻炼4个方面危险因素处于较高暴露水平,男性高危因素增加吸烟。提示应强化南京市秦淮区老年人脑卒中预防与控制,针对高危人群主要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 卞绿, 臧娅, 赵丽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529-15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 Cancer, FACT-B)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不同焦虑、抑郁程度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抑郁、焦虑评分与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198例乳腺癌患者中轻、中、重度焦虑率,分别为30.81%、27.78%、9.09%;轻、中、重度抑郁率分别为30.30%、28.79%、6.06%。60岁以下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60岁及以上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29、1.987,P<0.05);不同乳腺癌TNM分期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分期的增加,SAS评分和SDS评分均逐渐增加(F=13.262、12.879,P<0.05)。不同焦虑程度乳腺癌患者FACT-B总分、附加关注评分、生理状况以及功能状况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035、18.203、11.834、13.675,P<0.05)。不同乳腺癌患者抑郁程度FACT-B总分、附加关注评分、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以及功能状况评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9.390、42.738、7.551、62.383、4.874、26.601,P<0.05)。乳腺癌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与FACT-B总分均呈负相关(r=-0.350,-0.319,P<0.05),与生存质量各维度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P<0.05)。 结论 乳腺癌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且与患者年龄和TNM分期有关。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呈负相关,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理变化,尽早识别患者存在的情绪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 王鹏程, 袁高亮, 纪丽伟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533-15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育龄期女性阴道分泌物微生态评价和基本信息评估,探讨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就诊于苏州九龙医院妇科门诊的育龄期女性300例,根据HPV筛查结果分为HPV阳性组和HPV阴性组各150例,通过采集病人基本信息、阴道分泌物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阴道分泌物的pH、清洁度、病原体及微生态情况。 结果 HPV阳性组孕产次、性生活频次、性伴侣个数均多于HPV阴性组,而初次性生活年龄低于HPV阴性组,而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高于HPV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V阳性组阴道分泌物pH、清洁度异常比明显高于阴性组,且阳性组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感染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生态指标H2O2、SNa阳性率HPV阳性组高于HPV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PV感染女性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积极治疗阴道感染和保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HPV感染。
  • 冯祖辉, 董红卫, 程军喜, 邢浩杰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535-15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分型及耐药性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20年8月河南省济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896例呼吸道感染儿童痰液标本,采用V因子、V+X、X因子需求试验鉴定流感嗜血杆菌,采用玻片凝血法进行血清学分型,统计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分型情况。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流感嗜血杆菌药物敏感性检验,采用头孢硝噻吩显色法检测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菌株中β-内酰胺酶表型,并分析其耐药率。 结果 896例患儿共分离出98株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率为10.94%(98/896),98株中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62株,可分型流感杆菌36株(其中a型1株、b型2株、c型4株、d型26株、e型0株、f型3株)。896例患儿中男性574例,女性322例,其中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男性58例(10.10%)、女性40例(12.42%),不同性别呼吸道感染患儿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8,P=0.286);896例患儿中年龄<1岁438例,1~3岁246例,>3岁212例,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分别为56例(12.79%)、32例(13.01%)、10例(4.72%),不同年龄呼吸道感染患儿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039,P=0.004)。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和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氧氟沙星、利福平、氨苄青霉素-舒巴坦的耐药率均为0.00%; 62株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中,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42株,检出率为67.74%,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20株,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恶唑、四环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比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高(均P<0.05)。 结论 济源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以d型为主,临床用药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王凯, 张霞, 苏瑾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539-15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光散射法与滤膜称重法(简称重量法)测定PM2.5和PM10质量浓度趋势的一致性,确定地铁站内密闭环境中PM2.5和PM10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 方法 选择3个客流量最大的地铁车站,在站台中心位置和室外同时采用光散射法和重量法对PM2.5和PM10进行平行测定。在2018年8月和2019年1月各选择1个工作日,每间隔4 h监测一组样品。重量法样品采用电子天平测定PM2.5和PM10质量浓度。对光散射仪器每4 h的读数进行加权平均计为1个数据。 结果 地铁站台内PM2.5和PM10光散射法测得浓度分别为(85.7±30.6)μg/m3和(134.5±42.2)μg/m3,重量法分别为(83.4±29.8)μg/m3和(123.6±41.7)μg/m3;前者分别比后者高1.03倍和1.09倍,但差异不显著(P>0.05)。地铁站台内PM2.5和PM10光散射-重量法结果呈正相关(P<0.001),对应r值分别为0.81和0.73。地铁站台内PM2.5和PM10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的均值分别为1.02和0.95,95%CI分别为0.69~1.60和0.83~1.0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8%和29.1%。站台PM2.5和PM10光散射-重量法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65x+28.5和y=0.74x+42.8结论 地铁密闭环境光散射与重量法测定结果趋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地铁环境使用光散射法替代重量法测定时,应先确认转换系数K值。
  • 卫生管理
  • 张琰, 周绍英, 郭延波, 樊明锁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542-15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宁波市建立食品安全事故智能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模式的工作实践进行了介绍,指出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是做好食品安全事故流调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发应用现场调查APP软件,可规范设置调查流程、瞬时共享调查信息、快速分析调查数据、一键生成流调报告,从而构建规范、方便、迅捷、高效的智能流调模式,大大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减轻了一线人员的工作压力,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公共卫生学意义。
  • 综述
  • 易一行, 喻容, 谢锦慧, 周婷, 向延根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12): 1546-15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12.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Mtb感染人类后,其感染状态与宿主自身的免疫、代谢、遗传学机制等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通过参与宿主免疫反应和新陈代谢在结核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及其治疗中其起重要作用。本文将从“肺-肠轴”、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在Mtb感染中的作用、结核化疗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肠道菌群在结核治疗中的潜在作用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