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7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0-11-15
  

  • 全选
    |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专栏
  • 丁凡, 李锦成, 黄立勇, 金连梅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281-12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在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公共卫生风险沟通需求,评估各级疾控机构的公共卫生风险沟通能力。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计本次调查及问卷,普查和抽样调查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并编制了卫生应急风险沟通能力测评问卷,评估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的风险沟通能力。 结果 调查省份其疾控机构均未设置独立的风险沟通专职科室,且风险沟通职能多设在应急部门。县(区)级机构的风险沟通制度或预案制定情况(46.6%)好于地市(州)级(28.6%)。仅38.6%的单位开展过风险沟通培训,县(区)级开展演练率为17.0%。77.8%的单位开展过舆情监测,且模式以专业人员网络收集和电话热线收集为主。专业人员风险沟通能力评分不高,调查对象平均得分为8.7分(总分34分)。 结论 各级疾控机构需要重视风险沟通的重要性,拓展渠道收集信息,提高专业人员的风险沟通能力,设置专业化制度来保障风险沟通工作的顺利进行。
  • 胡冀, 胡世雄, 李开宇, 王非, 谭雅卿, 陈艳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285-12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分析湖南省中小学校卫生保健能力配置现状,改善中小学卫生保健能力提供依据。 方法 开展学校卫生保健能力建设问卷调查,利用学校卫生工作体系和能力建设调查工作数据采集平台直报数据,对湖南省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机构设立以及卫生保健人员配备现状进行分析。 结果 湖南省12 614所中小学校中,3 599所寄宿制学校和1 704所600人以上非寄宿制学校,至少需配备专职校医9 967名,实际仅898名,7 311所不足600人非寄宿制学校,专职保健老师仅197名;调查学校中7.3%设置了卫生室,29.6%设置了保健室;7.5%配备了校医,5.3%配备了专职校医,专职校医配备合格率为1.3%;45.6%配备了保健老师,6.6%配备了专职保健老师;90.0%开展了卫生健康相关课程;5.7%的校医和26.5%的保健老师参加过卫生专业技术培训;设置卫生室或保健室、配备(专职)保健老师、配备(专职)校医、开展卫生健康教育、保健老师或校医参加过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培训的学校比例,随学龄阶段的上升、经济水平的提高、学校规模的变大,呈逐渐增加趋势(均P<0.001)。 结论 湖南省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机构以及卫生保健人员缺口较大,小于600人的小学卫生保健力量需重视;保健老师和校医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培训不足;经济水平仍是影响学校卫生保健机构以及人员配置的关键因素之一。建议通过增加学校卫生工作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学校卫生保健机构建立,合理增配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并通过卫生保健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来提升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能力。
  • 论著
  • 王超, 石莹, 张少平, 孔建, 阮鸿洁, 张丽霞, 治洪, 张明, 张宏伟, 李立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290-12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饮水中污染物甲萘威的短期暴露健康参考值开展验证工作。 方法 选择健康Wistar大鼠12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1个阴性对照组和6个甲萘威受试物组,以玉米油为阴性对照,对Wistar大鼠给予浓度为0、5、10、20、40、80、160 mg/(kg·d)的甲萘威。每周称量大鼠体重,于染毒后8、15、29 d每组分别取6只大鼠,雌雄各半,检查血生化指标,解剖后取肝、肾、脾、肺、胸腺、脑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大鼠体重及脏体比指标中,只有染毒28 d后160 mg/(kg·d)剂量组肾脏体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清酶学指标中,只有染毒7 d后AST在80 mg/(kg·d)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常规指标中,染毒7 d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血红蛋白在20、40、160 mg/(kg·d)剂量组显著升高(均P<0.05);染毒14 d后,白细胞计数在5、10、160 mg/(kg·d)剂量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在160 mg/(kg·d)、平均血小板体积在10、160 mg/(kg·d)、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在160 mg/(kg·d)、血小板分布宽度在5、80 mg/(kg·d)剂量组,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染毒28 d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白细胞计数在20、80 mg/(kg·d)、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在80、160 mg/(kg·d)剂量组中均显著增加(均P<0.05)。在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指标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染毒7 d后,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40 mg/(kg·d)剂量组显著降低;染毒14 d后,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80 mg/(kg·d)剂量组显著升高,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160 mg/(kg·d)剂量组显著降低;染毒28 d后,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从20 mg/(kg·d)剂量组开始显著降低,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40 mg/(kg·d)剂量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织病理学指标在染毒7、14、28 d后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未有明显变化(均P>0.05)。 结论 大鼠短期经口摄入甲萘威无可见有害作用水平(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为10 mg/(kg·d),利用其所推导的甲萘威短期暴露健康风险健康参考值为1 mg/L,与美国EPA推荐值相同。
  • 白雪, 周涛, 李月飞, 马媛媛, 胡晓远, 倪明健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296-12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2011—2018年艾滋病防治工作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从整体上把握艾滋病防治效果变化趋势,为持续改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法和综合指数法对新疆伊犁州2011—2018年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 结果 TOPSIS法评价结果显示:2011年Ci值最低为0.0287,2018年Ci值最高为0.9795;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2011年综合指数最低为0.84,2017及2018年综合指数最高为1.10。两种评价方法结果均显示新疆伊犁州2011—2018年艾滋病防治效果呈逐年优化趋势。 结论 新疆伊犁州2011—2018年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不断改善。TOPSIS法和综合指数法可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能够应用于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评价,可以更加客观有效的反映艾滋病防治效果。
  • 孙丽, 许晓萌, 王晶辉, 丛艳丽, 王亚菲, 王易寒, 李静, 张振国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299-13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河北省二价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bivalent oral polio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bOPV)、脊灰灭活疫苗(Salk株)(inactiv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 made from Salk strains, IPV-Salk)和脊灰灭活疫苗(Sabin株)(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 made from Sabin strains , IPV-Sabin )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脊灰疫苗的安全性。 方法 通过疑似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河北省2016年5月1日—2018年4月30日脊灰疫苗接种后AEFI个案,比较分析三种脊灰疫苗接种后AEFI的报告发生情况。 结果 bOPV、IPV-Salk和IPV-Sabin的AEFI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3.53 / 10万剂、40.50/10万剂和63.70 / 10万剂。bOPV与IPV-Salk、bOPV与IPV-Sabin、IPV-Salk与IPV-Sabin的AEFI报告发生率(χ2= 360.355, P<0.001,χ2= 360.247, P<0.001, χ2= 34.895, P<0.001)和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χ2= 373.009, P<0.001, χ2= 564.795, P<0.001, χ2= 35.38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高到低依次为:IPV-Sabin、IPV-Salk和bOPV;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χ2= 3.077,P=0.079, χ2C= 1.165,P=0.281, χ2C= 0,P=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种脊灰疫苗的AEFI中均以一般反应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1岁组,主要发生在接种后1 d内。 结论 河北省三种脊灰疫苗总体安全性良好,但仍需加强脊灰疫苗安全性监测。
  • 刘志刚, 胡春生, 邹永庚, 王志敏, 赵善露, 吴剑阁, 龙彩虹, 丁力, 范翔, 肖莉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04-13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特征,同时探讨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对流行病学调查的意义,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策略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方法 对某县发生的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将管控区内所有湖北旅居史人员划归为可疑传染源。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及可疑传染源采集咽拭子及血清标本,采用RT-PCR法对咽拭子进行2019-nCoV核酸检测,采用ELISA法对血清进行2019-nCoV特异性IgM、IgG抗体检测。 结果 确诊病例5人核酸检测阳性,其中1例连续检测6次阴性,第7次检测阳性。5例确诊病例来自2个不同的家庭,其先发病例之间及与可疑传染源均无密切接触史。密切接触者中发现1人在整个调查期内7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经血清抗体检测IgM和IgG阳性才判定为无症状感染者,其与2个家庭的先发病例均有过密切接触。管控区内可疑传染源77例,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血清抗体检测发现2例IgG阳性,怀疑其可能是本次聚集性疫情的感染来源。 结论 新冠肺炎易形成家庭内传播,相对封闭的空间存在有利于病毒传播的可能,抗体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对于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追溯无明确暴露史确诊病例的传染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 谈晔, 何志辉, 黄莉莉, 陈夏威, 李权华, 王钟盟, 周郁潮, 蔡春生, 黄莹偲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08-13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中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进展情况,评估中山市新冠肺炎的疫情输入风险。 方法 获取截至2020年2月29日24时全国新冠肺炎报告病例数(不含临床诊断病例;不含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数据)和百度迁徙指数,对省外各市2月29日之前累计7 d报告病例数和中山市迁入指数进行相关分析,评估中山市返程复工期间新冠肺炎疫情输入风险。 结果 中山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6例,输入性病例占比87.88%,其中湖北省49例,占74.24%。疫情输入风险排前4位的省份是广西、四川、湖南和江西,累计输入风险指数分别为1.0820、0.5494、0.2041和0.0656。近7 d中山市迁入人口排前11位主要城市中,有疫情输入风险的城市:永州市、重庆市。 结论 中山市的新冠肺炎疫情主要由湖北输入引起,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效果, 防止周边及疫情高发地区的病例输入风险仍是中山市今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
  • 李亚杰, 余彬, 韩佳禹, 杨诗凡, 代珍, 吴思芮, 范双凤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11-13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低年级大学生性价值观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学校性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 参照《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设计调查问卷。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053名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低年级大学生性价值观现状及影响因素。 结果 成都市低年级大学生性价值观得分为(35.67±4.60)分。女生性价值观得分高于男生(t=-5.198,P<0.001);城市生源地大学生性价值观得分高于农村生源地(t=-5.073,P<0.001);父亲学历较高的大学生性价值观得分较高(F=3.640,P<0.05);母亲职业(F=6.930,P<0.001)或父亲职业(F=7.354,P<0.001)为农民的大学生性价值观得分较低;家庭月收入(F=3.737,P<0.05)和月生活费(F=10.431,P<0.001)较高的大学生性价值观得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生、生源地为城市、月生活费高的大学生具有更科学的性价值观(P<0.05)。 结论 部分低年级大学生存在不科学的性价值观,社会、学校、家长应重视孩子性价值观的培养,按照《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要求开展全面性教育,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性文化环境。
  • 周帅锋, 李世康, 陈雨, 张帆, 潘佳, 胡世雄, 黄一伟, 戴志辉, 湛志飞, 马学军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16-13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 dd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的核酸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各类样本的差异性,为改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利用ddPCR和qPCR技术对已经确诊的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不同时间的全血、尿液、粪便共22份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两种方法对人保守区域基因扩增结果一致:全血标本信号最强,尿液次之,粪便最少;ddPCR在1份全血,1份尿液,5份粪便中检出ORF-1ab和N基因的阳性微滴,qPCR仅在3份粪便中检出上述基因,漏检的3个标本基因拷贝数平均浓度为128 copies/ml;ddPCR在发病<5、5~15、>15 d的各类标本中都有检出,qPCR检出以中晚期为主;重症病例用ddPCR均可测到阳性微滴,qPCR检测的各类标本均为阴性;轻症病例的各类标本中qPCR只有粪便核酸检测阳性,ddPCR检出率高于qPCR。 结论 ddPCR可以有效克服qPCR 灵敏度不足的难题,是对qPCR 的有益补充,尤其是针对病毒载量比较低的血液、尿液和可疑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适用于早期感染的判断及患者治愈后出院诊断。
  • 王唐, 董兆鹏, 宋灿磊, 杜荐如, 朱琳, 李淑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21-13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金山区2015—2019监测年度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学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金山区2015—2019监测年度流感样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通过Real-time RT-PCR鉴定流感病毒亚型,核酸阳性标本用马丁达比犬肾 (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MDCK)细胞和(或)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鸡胚分离培养,对甲型流感进行HA基因分析。 结果 2015—2019监测年度共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标本4 263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23.95%(1 021/4 263)。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数占检测总阳性数的80.99%,主要为甲型H3N2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及分型情况呈季节分布,各年龄组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83,P<0.05),其中60岁以上组阳性率最高30.77%,0~岁组阳性率最低12.10%,不同性别间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40,P>0.05)。基因进化分析表明金山区甲型H1N1和H3N2流感病毒与疫苗推荐株亲缘性较近,但与国内近几年分离到的甲型流感毒株比较,甲型H1N1和甲型H3N2流感病毒HA基因均存在一定的变异。 结论 金山区2015—2019年以甲型流感病毒株流行为主。目前的流感疫苗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预防作用,但不同年份流感病毒HA基因存在一定的变异,应加强流感病毒监测,及时发现病毒的变异情况,提高疫苗的保护作用。
  • 朱秋映, 刘玄华, 黄精华, 吴秀玲, 陈欢欢, 唐振柱, 阮玉华, 邵一鸣, 沈智勇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24-13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HIV-1单阳家庭阳性配偶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从国家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下载数据库,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2012—2017年报告的单阳家庭阳性配偶/固定性伴抗病毒治疗情况及未治疗的影响因素。 结果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为13 191例,HIV-1单阳家庭阳性配偶/固定性伴抗病毒治疗率为86.65/100人年。Cox回归结果显示:2013—2017年治疗率是2012年的1.17~1.54倍(95%CI:1.09~1.65);女性是男性的1.07倍(95%CI:1.01~1.13);≥50岁组是18~49岁组的0.50~0.87倍(95%CI:0.46~0.91);同居是已婚有配偶的0.89倍(95%CI:0.81~0.97);壮族是汉族的1.06倍(95%CI:1.02~1.11);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是小学及以下的1.13~1.24倍(95%CI:1.08~1.33);最近一次CD4细胞计数为≥200个/μl组是<200个/μl组的0.45~0.95倍(95%CI:0.42~1.00),CD4未检测组是<200个/μl组的0.28倍(95%CI:0.24~0.33);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婚/孕/产检、其他,分别是咨询检测的0.91倍(95%CI:0.87~0.96)、0.78倍(95%CI:0.72~0.84)、0.72倍(95%CI:0.65~0.79)。 结论 为进一步提高单阳配偶抗病毒治疗率,控制单阳家庭内传播,应根据影响治疗的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应对策略,切实做好治疗动员工作,重点关注老年人、低文化程度者以及CD4 细胞计数较高者,引导患者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 陈科帆, 杨建科, 张梅, 范虹, 袁术生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29-13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乐山地区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感染情况与耐药性。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乐山市3家三甲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分离出的耐药菌为研究对象,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MDRO的来源、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特征。 结果 2017年1月—2018年12月乐山市3家三甲医院共分离出非重复菌株13 287株,其中MDRO3 257株(占24.51%),MDRO主要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c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MDRO标本主要来源为痰标本(44.67%)和尿液(19.25%);MDRO标本主要临床来源为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19.19%),其次为新生儿科(15.23%)和神经外科(14.15%)。产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MDR-AB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 PDR-PA)仅对左氧氟沙星敏感,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霉素敏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对万古霉素、替加霉素敏感。 结论 乐山地区多重耐药菌以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最多,其次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MDR-AB,临床治疗时应结合MDRO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严格掌握药物指征,同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 杨柳, 刘也, 张云霄, 沈婉莹, 周维, 让蔚清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33-13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中国女性乳腺癌影响因素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指导,且对未来研究趋势提供科学指引。 方法 检索CNKI、Medline数据库里所有关于中国女性乳腺癌可控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文献类型分布、地区分布、时间趋势、研究作者及单位分布、影响因素研究起始时间及频次分布。 结果 共获得有效文献549篇,中文460篇,英文89篇。研究类型以病例对照研究为主,研究地区南方多于北方,研究起始年限为1982年,研究数量随时间逐年上升,至2015年文献数量逐年减少。研究因素除生理生育状况研究最早,数量最多,其余因素自1986年开始逐年新增。结论 建议今后加大女性生理生育状况与乳腺癌相关性的二次循证研究,适当增加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环境暴露等因素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 于沫, 任亚萍, 陈若虹, 胡敏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37-13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湖南省某医院成人健康体检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的活性水平,探讨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择408例体检者,采用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Lp-PLA2活性。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Lp-PLA2活性水平在血脂指标中与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的相关系数(95%CI)分别为0.233(0.496~0.628)、0.483(0.405~0.554)、0.483(0.404~0.554)、-0.194(-0.285~0.099)、0.566(0.496~0.628)。回归分析显示Lp-PLA2活性水平与性别(β=0.227,P<0.001)和年龄(β=0.247,P<0.001)有相关性。男性Lp-PLA2活性水平(487.0±147.0)U/L高于女性(422.0±128.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7,P<0.001)。Lp-PLA2活性水平在各年龄段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13,P<0.001),随着年龄增加有升高趋势。根据性别进行分析时,男性各年龄段的Lp-PLA2活性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93,P=0.152),女性各年龄段的Lp-PLA2活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64,P<0.001)。进一步分析显示40岁以上女性的Lp-PLA2活性水平高于40岁以下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9,P<0.001)。 结论 本研究表明Lp-PLA2活性水平与性别和年龄独立相关,与饮酒、吸烟情况、身体质量指数、血压状况无相关性,在血脂指标中与载脂蛋白B关系最密切。
  • 刘慧, 王文珠, 张璐, 胥兴丽, 王静静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41-13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miR-200、miR-155及血管新生因子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abortion,URSA)的相关性分析。 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8年1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就诊的URSA患者作为URSA组、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绒毛组织中微小RNA(microRNA, miR)miR-200、miR-15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 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的表达量及血清中VEGF、sFlt-1的含量,对miR-200、miR-155靶向结合VEGF、sFlt-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URSA组的绒毛组织中miR-200(1.78±0.32 vs. 0.91±0.15)、sFlt-1(1.87±0.35 vs. 1.06±0.21)的相对表达量及血清中sFlt-1的含量[(12.39±2.31)ng/ml vs. (6.51±0.95)ng/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绒毛组织中miR-155相对表达量(0.60±0.10 vs. 0.93±0.16)、VEGF mRNA相对表达量(0.59±0.09 vs. 1.02±0.16)及蛋白表达量(0.62±0.07 vs. 1.04±0.18)、血清中VEGF的含量[(601.25±94.39)ng/ml vs. (935.12±132.47)ng/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RSA组患者绒毛组织中miR-200的表达量与血清中VEGF的含量、绒毛组织中VEGF的表达量均呈负相关,绒毛组织中miR-155的表达量与血清中sFlt-1的含量和绒毛组织中sFlt-1的表达量均呈负相关;miR-200、miR-155分别靶向结合VEGF、sFlt-1基因的3’UTR。 结论 miR-200表达增多、miR-155表达减少与URSA发生有关,miR-200靶向VEGF、miR-155靶向sFlt-1是介导该过程的可能机制。
  • 傅洁, 岳清, 庄鸣华, 郑轶玲, 尹鹤峰, 宁镇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45-13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估上海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方法,收集上海市2005—2017年开始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信息,随访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31日,用寿命表法计算治疗对象的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9 251例纳入队列的治疗对象平均年龄(38.2±13.2)岁,以男性(8 447例,91.3%)和同性性传播(5 536例,59.8%)为主。生存时间中位数为21.9个月,因艾滋病死亡194人,治疗1、3、5、10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983、0.979、0.972、0.963。多因素Cox分析发现,年龄、基线CD4+T细胞计数、初始治疗方案、是否更换治疗方案、传播途径是治疗对象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上海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应在扩大治疗覆盖面的基础上,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及时进行必要的治疗方案调整,改善生存质量。
  • 胡卓君, 吕林, 沈春鹦, 庞波, 董明霞, 刘丽, 刘建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49-13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s,SP)D、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煤工尘肺病(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CWP)患者肺泡灌洗液、血清中的表达意义及与肺部炎症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CWP患者88例作为病例组,同矿区具备相同粉尘接触条件的非CWP井下作业工人9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肺泡灌洗液SP-D、SP-A水平,并分析其对CWP的诊断价值,同时比较不同分期患者血清、肺泡灌洗液SP-D、SP-A、炎性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及二者关联性。 结果 病例组血清、肺泡灌洗液SP-D分别为(46.24±10.44)μg/ml和(40.26±13.40)μg/ml、SP-A分别为(42.17±7.30)μg/ml和(11.28±3.74)μg/ml,均低于对照组水平[SP-D分别为(57.63±13.69)μg/ml和(94.18±31.35)μg/ml、SP-A分别为(49.55±9.12)μg/ml和(63.75±21.20)μg/ml(P<0.05)];肺泡灌洗液SP-D、SP-A联合诊断AUC(0.901)>肺泡灌洗液SP-D(0.873)>肺泡灌洗液SP-A(0.863)>血清SP-D(0.788)>血清SP-A(0.764);血清、肺泡灌洗液SP-D、SP-A与IFN-γ、IL-10呈负相关(r1=-0.528,r2=-0.410,r3=-0.549,r4=-0.544,P均<0.05)。 结论 SP-D、SP-A在CWP患者肺泡灌洗液、血清中呈低表达态势,与肺部炎症存在负相关关系,肺泡灌洗液SP-D、SP-A联合有望成为临床鉴别诊断、判断疾病分期、评估肺部炎症程度的重要有效生物标志物。
  • 调查研究
  • 路瑞静, 王丰, 周坤朋, 陈献, 周喜友, 江凡, 谢小红, 纪梓良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53-13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7—2019年深圳市宝安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2 63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例资料,采集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MP-IgM、MP-IgG抗体,分析不同年度、季节及不同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患儿中MP-IgM、MP-IgG阳性检出情况。 结果 82 63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IgM阳性检出率为24.66%,MP-IgG阳性检率为31.92%。不同年度MP-IgM、MP-Ig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MP-IgM=89.333,χ2MP-IgG=739.207,P<0.05),均以2017年阳性检出率最高。MP-IgM以秋季阳性检出率最高(29.84%),其次为夏季(27.61%);MP-IgG以春季阳性检出率最高(36.19%),其次为冬季(32.60%)。3~ <7岁组血清MP-IgM阳性检出率最高,0~1岁组最低,而MP-IgG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MP-IgM、MP-IgG阳性检出率均低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宝安地区儿童MP感染以夏秋季为感染高峰期,学龄前期与学龄期儿童,尤其是女童为MP感染高发人群。
  • 刘琳, 刘利亚, 林野, 王娅芳, 张建华, 雷苏文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56-13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贵州省地产茶叶农药残留情况。 方法 采集2013—2018年贵州省地产茶叶样品323份,样品来源于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和网店,按照国家标准检测48种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参照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GB 2763.1-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评价。 结果 323份茶叶样品中,检出农药残留样品161份。检测出氰戊菊酯、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和联苯菊酯4种农药超标,超标率分别为1.5%、0.9%、0.8%、0.4%。联苯菊酯检出频次最高,其检出率为(38.3%),其次为虫螨腈(19.9%)、氯氟氰菊酯(17.7%)、茚虫威(12.2%)和溴氰菊酯(10.9%)。进行检测的48种农药中,28种未检出。定型包装和散装茶叶的农药残留检出率和超标率均无统计学差异(Fisher确切概率法,P=0.605)。 结论 除个别超标样品外,贵州省地产茶叶农药残留水平不高,部分茶叶存在被禁用农药间接污染的情况,应加强监测和监管,完善茶产业标准体系。
  • 黄玲, 黄良玉, 卓霞, 卓淑梅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58-13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海口市0~6岁儿童母亲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选取来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进行健康查体的0~6周岁儿童的母亲为调查对象,对其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HPV接种意愿进行调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PV疫苗接种意愿的主要因素。 结果 962例被调查对象中,宫颈癌基本概念知晓率88.9%,宫颈癌主要致病HPV类型知晓率21.0%,HPV感染主要途径知晓率36.7%;HPV疫苗意愿接种率79.9%,不愿意接种的主要原因为疫苗价格过高(29.6%)、担心疫苗的不良反应(28.3%)、担心疫苗达不到保护效果(27.5%)等。多因素分析发现,母亲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OR=1.977,P=0.011)、职业(OR=1.714,P=0.044)、家庭月收入(OR=1.869,P=0.018)、是否知晓宫颈癌基本概念(OR=2.188,P=0.005)、是否知晓致病HPV类型(OR=2.235,P=0.005)及是否知晓HPV感染途径(OR=2.056,P=0.009)。 结论 文化程度较高、工作相对稳定、家庭月收入较高及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率高的人群更愿意接种HPV疫苗,而疫苗价格及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对HPV疫苗接种意愿影响较大,应加强宫颈癌及HPV疫苗相关知识宣传、降低疫苗价格,促进疫苗普及接种。
  • 王诺扬, 曹伟, 朱旭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61-13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筛查正常足月新生儿眼病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4 25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眼病发生情况,分析眼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14 25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中筛查出眼病患儿1 419例(9.95%),其中居前三位的异常眼病分别是睑内翻824例(5.78%),泪囊炎358例(2.51%),结膜炎43例(0.30%)。单因素分析显示眼病患儿的多胎出生比例、顺产比例及宫内窘迫比例明显高于非眼病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眼病患儿的出生体重及1 min Apgar评分明显低于非眼病新生儿(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胎生产(OR=3.897)、宫内窘迫史(OR=3.688)以及出生体重偏低(OR=3.425)是足月新生儿眼病发生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 结论 正常足月新生儿眼病发生率较高,多胎、宫内窘迫史以及出生体重偏低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据此有针对性筛查新生儿眼病并及早诊治。
  • 夏志才, 沈国伟, 程育慧, 王辉, 芮玲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64-13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8年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后,宣城市儿童监护人对事件的知晓和对预防接种的信任度。 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宣城市7个县(市、区)的9岁以下儿童监护人1 481名,入户调查儿童监护人对事件的知晓程度、预防接种信任度等。 结果 74.41%儿童监护人听说过该事件,城市监护人比例高于农村监护人;学历越高,其知晓率越高,但学历每增加 1 个等级,对预防接种的信任度却降低0.799倍;知晓事件的监护人相对于不知晓事件的监护人对预防接种信任度指数至少低1个等级的可能性是0.412倍;有56.72%的家长认为涉事疫苗是假苗,20.42%认为疫苗原料过期,11.61%认为疫苗过期,10.16%认为储存或运输过程中未冷藏,8.17%认为疫苗有毒;66.01%的信息来源于网络。事件发生后仍有93.01%的儿童监护人表示会及时带孩子接种免疫规划疫苗,79.13%的儿童监护人愿意按时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 结论 事件对儿童监护人的预防接种信任程度有所影响,儿童监护人获取疫苗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建议要经常性开展疫苗安全和预防接种宣传,宣传方式上则更多采用网络新媒体以提高儿童监护人对疫苗安全和预防接种的信任度。
  • 周小毅, 朱平, 夏宏丽, 马平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67-13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南通市淋病、梅毒病例报告的质量,及时发现疫情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相关部门及时调整性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南通市部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015—2017年淋病、梅毒报告病例进行准确性核查和漏报调查,并对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的淋病、梅毒诊断报告知识进行测试评估。 结果 三年淋病报告病例准确率为96.98%(257/265),男性淋病病例报告准确率高于女性(P<0.001)。三年梅毒报告病例总准确率为92.67%(354/382),Ⅰ期、Ⅱ期、Ⅲ期、胎传和隐性梅毒报告准确率分别为85.44%(88/103)、97.12%(101/104)、89.66%(26/29)、45.45%(5/11)和99.26%(134/135),各期/各型梅毒报告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调查9家医疗机构,淋病报告率为99.89%,梅毒报告率为98.59%,淋病报告率显著高于梅毒报告率(χ2=10.87,P=0.001)。对44名医务人员进行了淋病、梅毒诊断报告能力测试,平均83.18分,各医疗机构人员诊断报告知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90,P=0.044),三类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淋病、梅毒诊断报告测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20,P=0.102)。 结论 南通市性病疫情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较高,但是依然存在薄弱环节,今后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性病疫情管理,强化专题培训,提高疫情报告质量。
  • 周晓燕, 张慕玲, 赵爱, 张丽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70-13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孕妇学校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自护能力、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9年4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80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孕妇学校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记录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评分,记录两组血糖水平和妊娠结局。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认同母亲角色”、“确保母子健康”及“外形和活动改变”等妊娠压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等自护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餐后2h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ours,2hPBG)分别为(5.52±0.66)mmol/L、(7.59±0.95)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3±0.54)mmol/L、(8.72±1.0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孕期对GDM患者实行孕妇学校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 邱亚娟, 张会平, 赵英俊, 吴芳, 杨勇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73-13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康复者血浆(convalescent plasma,CP)采集的安全性。 方法 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COVID-19康复者血浆,观察采集前后血压(blood pressure,BP)、心率(heart rate,HR)和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了解血常规和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 采集前、后COVID-19康复者BP、红细胞(red blood cells,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小板(platelet,Plt)、电解质中钙离子(calcium,Ca2+)、钠离子(sodium,Na+)、氯离子(chlorine,Cl-)、钾离子(kalium,K+)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后心率(HR)和呼吸频率(R)较采集前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 结论 紧急情况下可以利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COVID-19 康复者血浆,该方法安全性可以接受。
  • 彭程纬, 游弋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76-13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口腔颌面部损伤发生原因及临床特点,分析相关风险因素,为预防口腔颌面部损伤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9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口腔科急诊诊治的186例0~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颌面部损伤患儿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并研究损伤相关风险因素。 结果 学龄前儿童口腔颌面部损伤,男女发生比例为1.74∶1,好发于 2~4岁,损伤部位以上下唇部最多(60.8%),损伤原因以跌倒摔伤居第1位(5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口腔颌面部损伤发生的风险因素包括儿童性别(OR=1.735)、性格(OR=2.071)、家庭有无专人看护(OR=1.688)、是否入全托机构(OR=1.962)。 结论 0~6 岁学龄前儿童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发生受儿童的发育、生理心理特点及家庭社会环境影响。其中男孩、外向性格、家庭无专人看护、入全托机构是口腔颌面部损伤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加强上述风险因素的关注和干预,对减少及预防儿童口腔颌面部损伤有重要意义。
  • 程文娟, 薛琳, 周坤, 吴景文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79-13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为预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 结果 本次事件共报告病例596例,临床表现主要以腹泻(98.32%)、发热(87.75%)、腹痛(74.16%)为主,发病潜伏期中位数为13 h( 1~53 h)。所有病例均表示发病前食用过某食品公司制售的糕点“爆浆松松”和/或“流心泡芙”。43份病例标本及7份剩余食品标本中均检出肠炎沙门氏菌,抽取11株不同来源标本中分离到的沙门氏菌菌株经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检测具有完全相同的PFGE图谱。 结论 该起事件是一起因食用被肠炎沙门氏菌污染的糕点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 张占岭, 胡笑笑, 刘隆查, 蔡晓丹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81-13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ICU重症监护中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感染致病菌群。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研究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2例)和对照组(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6例),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致病菌群,并对ICU重症监护中心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在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共检出主要病原菌42种,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05%,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28.5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意识障碍、胃内容物反流、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留置胃管、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时间≥5 d、APACHEⅡ评分≥15分、抑酸剂使用时间>3 d及气管插管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 结论 ICU重症监护中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感染致病菌,临床应重视病原菌的检查,有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对留置胃管、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时间≥5 d、APACHEⅡ评分≥15分、抑酸剂使用时间>3 d及气管插管等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干预措施,以尽量避免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
  • 陈瑜, 陈梅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84-13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学龄前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发病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南京市儿童医院进行体检的学龄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进行CHD筛查,疑似病例经心脏彩超检查确诊。统计分析CHD患病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调查对象共22 042名,其中74例确诊为CHD,CHD患病率为3.36‰。CHD患儿中55例(74.32%)为单一类型CHD,19例(25.68%)为2种及以上类型的CHD。在单一类型CHD中,房间隔缺损占比最高(80.00%),室间隔缺损次之(9.09%),动脉导管未闭居第三(3.64%)。CHD组的父亲生育年龄、母亲生育年龄均明显大于健康组,同时其母亲吸烟饮酒史、妊娠并发症、CHD家族史、孕早期病毒感染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生育年龄、母亲吸烟饮酒史、CHD家族史、孕早期病毒感染均是学龄前儿童CHD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南京地区学龄前儿童CHD的患病类型以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为主,家族史、孕早期病毒感染、母亲吸烟饮酒史、母亲生育年龄偏大是影响CHD患病的危险因素。
  • 张娟娟, 赵吉飞, 刘小毛, 范强, 赵铭, 刘萱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87-13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咸阳市小学生近视现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小学生近视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2019年2—5月期间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咸阳市12所小学,每所小学1~6年级各抽一个班,班级的所有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视力检查和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小学生近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本地区3 642名小学生的近视率为40.83%,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分别占69.80%、20.98%和9.21%。近视、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的患病率均随年级的升高而增高,线性增加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 487名近视小学生中近视眼数为2 832只眼,其中右眼近视率为39.57%,左眼近视率为38.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4,P=0.229)。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年级越高、父/母近视、学习时经常斜姿势、看书时眼与书距离小于1尺、每次玩手机或电脑时长≥1 h、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 h和经常晚上做作业为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OR>1);主动远眺休息和每天认真做眼保健操为小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P<0.01,OR<1)。 结论 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随年级升高而增加,与年级、遗传、用眼行为、户外活动时间、坐姿等因素密切相关,主动远眺休息和每天认真做眼保健操为保护因素,应对小学生加强健康用眼知识宣教,提高其眼保健意识。
  • 方法研究
  • 柳芳超, 姜晓颖, 姜慧, 张迪, 郑晓静, 弭凤玲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91-13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限制平均生存时间(restricted mean survival time,RMST)回归模型在生存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方法 运用伪值估计方法对医学数据进行限制平均生存时间回归模型实例分析,并与常见生存分析模型进行比较。 结果 RMST回归模型无特定模型假设,适用于不满足比例风险假定的生存数据;实例分析显示,RMST模型构建灵活,可通过设定多个τ值在多个时间段内进行估计;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低于Cox比例风险模型,模型估算结果容易解释,能够提供在临床实践中更为实用的结论。 结论 在不满足比例风险假定且生存曲线有较大交叉的情形下,限制性平均生存时间模型能够提供稳定有效且易于解释的效应估计,在生存分析领域具有优良的适用性,可以作为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的补充。
  • 卫生管理
  • 徐莉立, 张华一, 赵金华, 李永红, 丁小津, 冯华祥, 曹海兰, 石燕, 马斌忠, 马永成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396-13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青海省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现状,为规范暴露门诊的设置和暴露后处置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统一设计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调查表开展现场调查,收集各暴露门诊服务内容、医务人员数量、布局和分区、伤口处置、冷链等硬件设施、管理制度以及年接诊服务量等内容,对门诊服务现状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全省仅8.76%(12/137)的门诊可同时开展伤口处置、狂犬病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的接种工作,均集中在西宁市、海东市和玉树州;每家门诊获得临床执业(含助理)资质的人员中位数为2人;全省46个县区暴露处置门诊中位数为2.55(QR:2.73);人均门诊数最高为大柴旦(26.41家/10万)和乌兰县(16.81家/10万);人均门诊数最低为民和县(0.54家/10万)和城东区(0.52家/10万)。不同类型暴露处置门诊基本硬件配套设施、服务与管理得分中位数差异较大。2018年各暴露门诊平均就诊人次152人次,不同地区暴露处置门诊就诊人次也存在较大差异(H=16.66,P=0.02)。 结论 青海省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设置及服务能力地区差异较大,基本硬件设施、规范化服务与管理、提供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的门诊比例均有待提高。
  • 蔡亮, 陈长, 贺健梅, 湛志飞, 邓军卫, 王革生, 陈曦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400-14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湖南省卫健系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方法和措施,为进一步规范生物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依据2018年国家卫健委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表,将各项指标细化,选取全省有代表性的6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现场核查、查阅记录、询问等方式开展调查。 结果 被调查实验室在备案管理、设施设备配备、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方面均符合要求,但普遍存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风险评估、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和应急预案不规范或不适用的问题,部分实验室在菌毒种管理、运输和灭菌效果监测方面不符合要求。 结论 湖南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存在一定的生物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
  • 郭伟贵, 茅乃玲, 沈智勇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403-14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存在的工作问题,为青少年艾滋病防控干预工作提供建议。 方法 从疾病防控的流行概况,组织管理、防控策略的实施路径、防控成效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 近年来,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增长迅速,其中年龄主要为18~22岁,通过性传播感染占96%,其中男男同性性传播占57%,学校艾滋病防控面临严峻挑战。 结论 本文就高校艾滋病防控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做一总结,为今后高校防控艾滋病工作提供参考。
  • 综述
  • 李荣健, 高榆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11): 1406-14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11.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具有相似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尽管不同的传播途径的传播效率不同,但HIV与HCV容易发生共感染。丙型肝炎与HIV/AIDS相互作用,促进病情进展,给病人的治疗以及预后带来了巨大负担。大多数治疗指南建议优先考虑HIV/HCV共感染患者的丙型肝炎治疗。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的问世带来了治愈丙型肝炎的希望,同时也为HIV/HCV共感染患者减轻肝脏疾病负担、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了保障。本篇对三个不同的传播途径HIV/HCV合并感染的流行情况、HIV和HCV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可行的丙型肝炎治疗方案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