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26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9-07-15
  

  • 全选
    |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
  • 陈曦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769-7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也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决战之年。回首新中国走过的7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风雨历程,在中国共产党正确的卫生方针指引下,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了完整的防病体系,经过几代疾控人的共同努力,消灭和控制了一批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等重大疾病的流行。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由解放前的35岁上升到2018年的77-0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 500/10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在中国这个经过战争和苦难留下的“一穷二白”、“千疮百孔”人口大国土地上,只用了富裕国家一半的时间就取得这样的举世瞩目成绩,令世人惊叹!究其原因,得益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的原则,得益于建立了“政府领导,卫生部门牵头,多部门协调,全社会参与”的机制。
  • 专题报道-大气污染与健康
  • 孙娜, 郭亚收, 刘启玲, 张荣强, 段丽芳, 李星慧, 李向文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771-7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分析大气污染对儿童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为后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 (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 中下载一组来自不同大气污染暴露下外周血基因芯片数据,并将数据导入分析软件QOE3.1、GenClip2.0、GATHER等,分析基因表达谱、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子生物学过程及基因功能,寻找大气污染对儿童影响的关键节点基因。结果 共发现差异表达基因2 172个。根据研究目的,对Fold Change≥3的223个儿童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靶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对外部刺激物的反应、细胞信号传导、核苷磷酸结合等生物学功能。进一步分析发现,NR4A1SGK1TUBB1PINK1THOC3基因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心节点,删除这些节点蛋白后,网络结构涣散,同时研究发现基因PINK1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诊断价值最大。结论 不同污染状态下儿童基因表达不同,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对外部刺激物的反应、细胞信号传导、核苷磷酸结合等生物学功能,基因PINK1的诊断能力最强。
  • 李平, 孙梅青, 李彭辉, 卫沛楠, 丁占林, 王洪, 于光平, 冯哲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775-7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PM2.5浓度与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关联。方法 收集2015-2017年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指标、气象指标、11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或就诊资料,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每种疾病发病情况与PM2.5浓度的关联。结果 2015-2017年武清区月均PM2.5浓度范围为41.00~137.00 μg/m3,中位数为62.00 μg/m3,每年4-9月份53.00(46.50,63.00)μg/m3较低,10月-翌年3月份74.50(61.00,94.25)μg/m3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3.000,P<0.001)。三年间的月均PM2.5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435,P=0.488)。研究病种每年4-9月份和10月-翌年3月份两时间段发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肺炎(t=2.850,P=0.007)、上感(U=30.000,P<0.001)和急性咽部炎症(U=79.000,P=0.009)和急性气管炎(t=3.529,P=0.001),三年间百日咳(H=6.751,P=0.034)、肺炎(F=16.671,P<0.001)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H=16.727,P<0.001)的发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病种中与PM2.5浓度单因素分析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病种是水痘(r=0.375,P=0.024)、上感(r=0.503,P=0.002)、急性咽部炎症(r=0.385,P=0.020)和急性气管炎(r=0.575,P<0.001)。多因素因子分析中月均PM2.5浓度在各自因子上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865、0.841、0.807和0.841,四个病种与含月均PM2.5浓度的各因子得分相关系数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气管炎与前一月的月均PM2.5浓度单因素分析有关联(r=0.591,P<0.001),多因素分析与含月均PM2.5浓度的因子得分也有关联(r=0.360,P=0.031),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结论 环境空气PM2.5浓度的增加可使水痘、上感、急性咽部炎症和急性气管炎这些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升高。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减少环境空气污染,做好大众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 姜杰,李瑞园,丘红梅,王超,阮莎莎,刘桂华,彭朝琼,张慧敏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781-7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深圳市大气PM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方法 于2017年在深圳市龙岗区、南山区和盐田区采集PM2.5样品,分析其中砷(As)、镉(Cd)、铬(Cr)、镍(Ni)、铅(Pb)、锌(Zn)、汞(Hg)、铜(Cu)和锰(Mn)等9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污染特征,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进行呼吸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深圳三个区大气PM2.5中9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范围为1.50×10-9~9.03×10-4 mg/m3,其中盐田区Zn的平均浓度(2.20×10-4 mg/m3)最高,Hg的平均浓度(1.14×10-8 mg/m3)最低。三个区PM2.5中砷、镉、铅、汞的平均浓度均低于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其中As的浓度接近国标。三个区PM2.5中Cd、Cu、Zn的富集因子(enrichment factor,EF)>10, Pb、As、Hg、Ni的EF在1与10之间,Cr的EF<1。9种重金属通过呼吸途径对暴露人群的年均超额危险度在3.06×10-13~2.03×10-7之间,均低于人群可接受的危险度水平(10-6),其中以As和Cr的潜在危害最大。结论 深圳市三个区PM2.5中9种重金属平均浓度均低于GB 3095-2012中的限值,健康风险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值。
  • 郭正梅, 刘艳, 高绪芳, 鹿茸, 杜楠, 孙婧雯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785-7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空气污染与小学生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定量评估空气污染相关指标对小学生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2017年在成都市选取重污染区、轻污染区和农村对照区作为研究地点,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3~5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表对小学生健康影响因素和小学生疾病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中,PM2.5浓度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在滞后0 d(lag0)时最大,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中,均发现年龄越大、lag0 PM2.5浓度分级越高、有现病史、有既往病史、有家族史、有过敏史、有被动吸烟、燃料类型为其他是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空气净化器和家与主要交通干道相距越远是疾病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多因素分析中,年龄每增加1岁,雾霾天气小学生罹患疾病的风险增加1.156倍(OR=1.156,95%CI:1.109~1.205),PM2.5分级每增加1个级,小学生罹患疾病的风险增加1.353倍(OR=1.353,95%CI:1.279~1.431),有现病史者罹患疾病的几率是无现病史者的1.487倍(OR=1.487,95%CI:1.282~1.725),有既往病史者罹患疾病的几率是无既往病史者的1.197倍(OR=1.197,95%CI:1.026~1.395),有家族史者罹患疾病的几率是无家族史者的1.160倍(OR=1.160,95%CI:1.044~1.288),有过敏史者罹患疾病的几率是无过敏史者的1.592倍(OR=1.592,95%CI:1.404~1.805),有被动吸烟者罹患疾病的几率是无被动吸烟者的1.144倍(OR=1.144,95%CI:1.095~1.196),燃料类型为其他者罹患疾病的几率是电力的2.008倍(OR=2.008,95%CI:1.530~2.635),而有空气净化器罹患疾病的几率是无空气净化器的83.7%(OR=0.837,95%CI:0.724~0.967),家与主要交通干道相距远罹患疾病的几率是家与主要交通干道相距近的86.6%(OR=0.866,95%CI:0.805~0.933)。结论 成都市空气污染是小学生疾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控制PM2.5浓度、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或减少被动吸烟、合理选择燃料类型和家与主要交通干道相距越远有助于减少小学生疾病发生,同时建议有现病史、既往病史、家族史、过敏史者更应该注意在雾霾期间减少户外活动。
  • 秦萌,李松,蒋守芳,王金,李培帅,佟俊旺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791-7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PM2.5污染程度对唐山市城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唐山市2013年11月-2014年3月、2014年11月-2015年3月、2015年11月-2016年3月的气象监测数据、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及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人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大气污染物、气象因素以及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大气污染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2013年11月-2014年3月、2014年11月-2015年3月、2015年11月-2016年3月三个时间段内,各大气污染物之间每日浓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M10、PM2.5、SO2、NO2、CO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各大气污染物与气湿之间呈正相关,除PM2.5外,其他污染物与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其中PM2.5分别滞后1、2、4 d对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影响最大。且PM2.5浓度每增加10 μg/m3时,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分别增加0.25%(95%CI:0.18%~0.32%)、0.65% (95%CI:0.31%~0.99%)、0.42% (95%CI:0.11%~0.73%)。结论 唐山市PM2.5污染程度增高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增加。
  • 论著
  • 丁力,刘建高,刘建琪,伍碧珍,左家信,陈东洋,刘先军,李帮锐,周丽平,易敏,冯家力,曾栋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795-8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辐照和高压蒸汽灭菌方法对实验动物配合颗粒饲料的灭菌效果及其对营养成分的影响,摸索辐照和高压蒸汽灭菌方法的最佳灭菌条件。方法 采用不同时间(10、15、20、30、40 min)的高压蒸汽(121 ℃、0.14 MPa)或不同剂量(10、15、25、30、40 kGy)的 60Co-γ射线辐照对兔繁殖饲料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对未灭菌饲料和灭菌处理后的饲料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数和致病菌,测定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和总磷)、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烟酸)、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矿物质(镁、钾、钠、铁、锰、铜、锌、碘、硒),比较分析两种灭菌方法对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根据灭菌效果和对营养成分的影响得出最佳灭菌条件。结果 卫生微生物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高压蒸汽灭菌时间达到20 min、辐照剂量达到25 kGy,灭菌效果才能达到GB 14924.2-2001的要求。与对照组相比,高压蒸汽灭菌引起粗蛋白含量损失12%~27%,维生素D损失45%~54%,维生素B1损失35%~46%,维生素B6损失26%~32%,维生素A损失15%~25%,维生素B2损失15%~24%;引起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苏氨酸和亮氨酸含量降低,其中精氨酸损失19%~30%,赖氨酸损失23%~32%,苯丙氨酸+酪氨酸损失3.5%~8.4%(均P<0.05)。延长高压蒸汽灭菌时间会加剧维生素A、D、B1、B2、B6、精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酪氨酸损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辐照灭菌引起和赖氨酸含量维生素含量下降(均P<0.05),其中维生素B1损失25%~27%,维生素D损失12%~13%。维生素B1含量损失随辐照剂量递增而加大(P<0.05)。高压蒸汽灭菌和辐照灭菌对其他营养成分指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蒸汽灭菌法在121 ℃,0.14 Mpa、灭菌20 min条件下,辐照灭菌法在辐射剂量为25 kGy条件下,两种方法对实验动物饲料灭菌均可以得到良好的灭菌效果,并能保存大部分营养成分。相较于高压蒸汽法,辐照法灭菌对于营养物质的损失和破坏程度更低,灭菌操作更方便,灭菌效果更理想。
  • 胡静, 闵星,杨婕,周义夕,徐波,孙艳,任露露,周东杰, 杨亚明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01-8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儿童安全座椅购买和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儿童交通伤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6月在宜兴市随机选取城镇和乡村幼儿园各两所,在托班、小、中、大班中各选1~2个班级开展问卷调查,儿童年龄为3~6周岁,对拥有私家车的927名儿童家长进行儿童安全坐椅购买和使用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宜兴市幼儿家长有37.43%购买儿童安全座椅,其中使用率为30.20%,总使用率为9.82%,儿童年龄小于4岁、家长教育水平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及私家车价格越高的家庭儿童安全座椅购买和使用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座椅相关知识应答的全部正确率为10.4%;有84.1%的家长认为,必须立法制定相关法律,以实现儿童乘坐汽车时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在选购安全座椅时最关注的为“质量”(44.8%),认为合理价位认可度最高的为501~元占39.4%,首选渠道占比最高为“商场专柜”(43.4%);未购买安全座椅的主要原因是“孩子乘车机会少”占33.7%,在孩子乘车出行时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主要原因为“孩子不想坐安全座椅”占53.8%。结论 宜兴市儿童安全座椅的购买率和使用率较低,幼儿园家长对安全座椅的认知水平还较低,存在认识误区,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及采取有针对性的立法来提高家长对儿童乘车安全知识的认知和有效使用符合标准的儿童安全座椅,以保障儿童的乘车安全。
  • 卢欣荣, 赵庆龙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05-8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描述2008-2017年吉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吉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变化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7年吉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情况。 结果 2008-2017年吉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从2008年的21.18/10万,上升到2011年的33.06/10万,2012年以后逐年下降。十年间报告发病数最多的是松原市,年均发病率最高的是延边州(47.12/10万)。男女性别比1.23∶1。40岁以上病例占总发病数的91.25%。病例中农民所占比例最多(38.06%)。 结论 2012年以后吉林省丙肝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目前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已在中国上市,应加强在丙肝高流行地区的救治工作,切实提高丙肝患者治愈率。
  • 胡玉山, 刘巧谊, 肖丽红, 周勇, 侯水平, 刘俊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08-8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以钩端螺旋体融合蛋白LipL32-LipL41(LipL32:脂蛋白L32,lipoprotein32;LipL41:脂蛋白L41,lipoprotein41)为包被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试剂。方法 选择问号钩端螺旋体LipL32和LipL41作为研究靶标,采用连接引物PCR法构建lipL32-lipL41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以该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ELISA检测体系,对检测体系的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扩增获得了1 900 bp左右的lipL32-lipL41融合基因,原核表达出了90 kDa左右的重组融合蛋白LipL32-LipL41,建立了基于LipL32- LipL41的ELISA检测体系,采用77例确诊病例和85例阴性对照血清进行初步验证,检测体系的灵敏度为96.1%,特异度为97.6%,粗一致性为96.9%,约登指数为0.937。结论 以LipL32-LipL41重组融合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ELISA免疫检测初步验证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较好,可进行下一步验证工作。
  • 陈东冉,王舒玥,尹超,尹亚萍,谢志平, 韩云峰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12-8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合评价我国老年人伤害死亡率的情况,为预防老年人伤害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及PubMed数据库,收集2007-2017年发表的与我国老年人伤害死亡率相关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合并的伤害死亡率,分性别、城乡进行亚组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评价。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3篇,总样本含量32 591 537人,老年人合并伤害死亡率为:173.93/10万(95%CI:155.20/10万~192.67/10万),男性伤害死亡率(178.92/10万)高于女性(159.08/10万),农村老年人伤害死亡率(244.27/10万)高于城市(164.34/10万),二者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我国老年人伤害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性别、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老年人伤害死亡率。
  • 香映平,周伟,杨光涛,朱晓玲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15-8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深圳市印刷行业使用有机溶剂的现状,为该行业实施职业卫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20家印刷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现场抽取企业组分不明的有机溶剂,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组分鉴定,并对接触正己烷、苯、三氯乙烯和二氯甲烷的岗位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20家印刷企业使用的142份有机溶剂中主要挥发性有机组分检出率超过10%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依次为甲苯(26.1%,37/142)、丙酮(20.4%,29/142)、异丙醇15.5%(22/142)、甲醇14.8%(21/142)、正己烷14.1%(20/142)、正庚烷12.7%(18/142)和环己烷10.6%(15/142);溶剂型油墨、水性油墨和UV油墨总挥发性有机组分峰面积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589,P=0.014),溶剂型油墨最高(75.1%),水性油墨次之(0.6%),UV油墨最低(0.5%);1个印刷岗位空气中正己烷的(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CTWA)和2个印刷岗位空气中二氯甲烷的CTWA超标,其CTWA分别为325.5、367.9 mg/m3和350.4 mg/m3,分别超标3.3、1.8和1.8倍。结论 深圳市印刷行业使用的油墨、清洗剂、稀释剂、胶水等有机溶剂成分比较复杂,企业应该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尽量减少使用成分不明的有机溶剂,重视绿色环保,停止使用溶剂型油墨,推广水性油墨和UV油墨等环保型油墨。
  • 周明月, 刘俊山, 徐志东, 晏艳, 车艳鸿, 莫宝庆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19-8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家庭养育环境对幼儿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滁州市幼儿屈光不正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2017年7月~8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滁州市2所儿童保健相关的医院门诊462名1~3岁儿童为筛查对象,采用视力筛查仪筛查屈光状态,并根据相应标准将其分为屈光正常及屈光不正儿童,同时对其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家庭人文和家庭环境因素。结果 本次共筛选出343名屈光正常与119名屈光不正幼儿。与屈光正常幼儿相比,屈光不正组母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7% vs. 52.8%)、幼儿被动吸烟(38.7% vs. 25.1%)、晚上开灯睡觉(21.0% vs. 11.4%)、经常哭闹(24.4% vs. 15.2%)、喜欢看亮的灯(59.7% vs. 48.1%)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05、7.987、7.081、5.182、4.724,均P<0.05),而家庭采光较好(76.5% vs. 87.5%)、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0.5 h(92.4% vs. 97.4%)比例较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09、4.51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采光好(OR=0.445,95%CI:0.254~0.780)、每天大于0.5 h的户外活动(OR=0.257,95%CI:0.097~0.685)是屈光不正的保护因素,而其母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1.354,95%CI:1.074~1.708)、幼儿喜欢看亮的灯(OR=1.580,95%CI:1.004~2.485),被动吸烟(OR=1.638,95%CI:1.025~2.618)是屈光不正的危险因素。结论 幼儿母亲学历、家庭采光、户外活动、看亮的灯、被动吸烟是其屈光不正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大视力保护宣传,提高抚养人保护幼儿视力的知识知晓和能力。
  • 丰达星, 张璐, 吕宛玉, 李光伟, 徐瑾, 张延炀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23-8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logical and Medical Database,CBM)中发表的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包括异质性检验,计算各影响因素OR值及95%可信区间。结果 共纳入文献1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交通状况、病例来源、治疗经过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疾病知晓率、经济状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对依从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OR值和95%CI分别为3.26 (2.52~4.23)、2.80(1.61~4.86)和3.85(2.34~6.32)。结论 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患者的结核知晓率、经济条件、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
  • 赖专华, 庄贵华, 武永平, 张克俭, 杨海峰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27-8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发生畸变和微核发生变化的危险因素,为评价各类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宝鸡市372名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医用X线诊断139名,工业探伤106名,烟厂卷接工95名,工业同位素应用32名)的一般人口学、工龄、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及染色体和微核变化的数据。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组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的微核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组的ace畸变率、染色体型畸变率、染色体畸变总率和微核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的无着丝粒断片(acentric fragment, ace)畸变率和染色体型畸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放射工龄是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发生ace畸变(OR=1.064,95%CI:1.018~1.112)、染色体型畸变(OR=1.064,95% CI:1.021~1.108)、染色体总畸变(OR=1.038,95% CI:1.006~1.071)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微核(OR=1.064,95% CI:1.037~1.091)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和放射工龄增加,其发生ace畸变、染色体型畸变、染色体总畸变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微核的风险增加。烟厂卷接工的放射暴露环境是发生染色体型畸变、染色单体畸变和染色体总畸变的危险因素。烟厂卷接工发生ace畸变、染色体型畸变、染色单体畸变和染色体总畸变的危险分别是医用X线诊断的3.679(95%CI:1.310~10.335)、3.637(95%CI:1.405~9.413)、3.649(95%CI:1.488~8.951)、3.794(95%CI:1.795~8.017)倍。人均年有效剂量与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变化无关。结论 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对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年龄和放射工龄也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改变有关。与其他职业放射暴露环境相比,烟厂卷接工作环境是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改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 张敏,陈田木,叶伟国,陈亿雄,倪萍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32-8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应急接种等措施在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防控中的效果。方法 根据病例定义收集该起暴发疫情中的所有病例发病、隔离日期,疫情中采取的应急接种、病例隔离、停课、洗手宣传教育等防控措施信息,计算应急接种的疫苗保护效率(vaccine efficiency,VE),采用离散时间模型对拟合实际暴发疫情数据计算传播能力,计算应急接种、病例隔离、停课和洗手的效果指数。结果 该起暴发疫情共调查共1 471人,发生4代病例,三代间距均为15 d;暴发期间共339人接种了麻腮风疫苗,应急接种率为73.38%,发病3人,罹患率0.88%。未应急接种的人数为123人,发病25人,罹患率20.33%。应急接种的疫苗保护效率为95.6%。隔离在第二至第四代的效果系数分别为0.43、0.46和0.47;停课和洗手联合措施在第二、三代病例发生时产生了作用,效果系数分别为0.279和0.078。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接种率达到90%~100%,罹患率、疫情持续时间、疫情高峰出现周才能产生明显防控效果。结论 在流腮暴发疫情中,应急接种率达到90%~100%才能起到好的防控效果;停课和洗手等健康教育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主要防控措施应为高接种率和及时病例隔离。
  • 顾亦斌, 薛雨星, 盛红艳, 张蒙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36-8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常熟市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及血脂控制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优化社区糖尿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年常熟市社区管理的10 23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 CDS)的综合控制目标,评估血糖、血压及血脂的达标情况。结果 10 238例被调查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lc)平均值为(7.60±1.58)%,达到控制目标(HbA1c<7.0%)的比例为40.84%。SBP平均值为(150.06±20.05)mmHg,达标率为32.01%,DBP平均值为(80.76±10.33)mmHg,达标率为46.70%,两者同时达到控制目标(<140/80 mmHg)的比例为22.33%。TG平均值为(1.96±1.60)mmol/L,达标率为56.80%, TC平均值为(5.24±1.11)mmol/L,达标率为23.82%,HDL-C平均值为(1.50±0.41)mmol/L,达标率为78.43%,LDL-C平均值为(3.13±0.90)mmol/L,达标率为25.22%。除HDL-C外,血脂其余三项指标检测平均值均超过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OR=1.351,OR95%CI:1.242~1.470 )、血脂(OR=1.257,OR95%CI:1.156~1.367)、吸烟(OR=1.297,OR95%CI:1.082~1.554)、腰围(OR=1.290,OR95%CI:1.184~1.404)、性别(OR=0.698,OR95%CI:0.638~0.763)、年龄:(OR=0.897,OR95%CI:0.854~0.941)、用药情况(OR=1.244,OR95%CI:1.208~1.282)、收缩压(OR=1.208,OR95%CI:1.104~1.322)、糖尿病病程(OR=1.517,OR95%CI:1.450~1.588)是血糖控制的独立影响因素。生活在农村、吸烟、男性、年龄50岁以下、用药不佳、糖尿病病程长,血脂、腰围、收缩压控制不良均不利于血糖的控制。结论 2013年常熟市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达标率不够理想,影响因素有地区、吸烟、性别、年龄、用药情况、糖尿病病程、血脂、腰围、收缩压等,应积极开展综合措施控制血糖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 调查研究
  • 钱灿明,方少军, 毛炜, 陈柯婷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41-8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诸暨市Ⅱ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心病发病状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诸暨市店口镇、阮市镇和山下湖镇289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合并冠心病进行分组,分为合并冠心病组和未合并冠心病组。调查分析T2DM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影响。结果 289例研究对象T2DM患者中发生合并冠心病者86例,占30.80%。T2DM患者合并冠心病组BMI(≥24 kg/m2)、吸烟、伴有高血压和T2DM家族史的比例高于未合并冠心病组(均P<0.05);合并冠心病组患者的病程、P2BG、TG、LDL-C、FINS、HOMA均明显高于未合并冠心病组患者,而HDL-C则明显低于未合并冠心病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病程长、高血压、血脂异常、HOMA升高是T2DM患者合并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诸暨市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比例较高,控制血糖、血压,重视脂代谢紊乱的纠正, 能有效减少T2DM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
  • 谭嘉莉,郑珊珊, 陈红虹, 陈露诗,张胜建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44-8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分析佛山市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患病现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佛山市51 200例受试者的体检资料,统计并记录所有受试者的体检资料数据信息,分析HUA患病现况,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统计HUA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51 200例受试者中,共有6 891例HUA患者,占比13.46%。其中男性HUA患者5 711例,占比20.00%,女性HUA患者1 180例,占比5.21%。年龄<60岁的HUA患者5 623例,占比13.45%,≥60岁的HUA患者1 268例,占比13.49%。HUA患病与性别(χ2=2 371.250)、高血压(χ2=586.557)、高脂血症(χ2=1 819.032)、肥胖(χ2=857.320)、肌酐清除率下降(χ2=575.533)及高甘油三酯(χ2=2 403.077)等因素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男性(OR=1.957)、高血压(OR=1.885)、高脂血症(OR=2.643)、肥胖(OR=1.720)、肌酐清除率下降(OR=2.541)及高TG(OR=1.651)均为HUA患病的危险影响因素。结论 佛山市体检人群中HUA患者以男性为主,且与年龄无明显关联。HUA的危险因素主要包含男性、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肌酐清除率下降及高甘油三酯,临床上应对此类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及科学干预,从而更好地达到防控HUA的目的。
  • 候少华, 李国明, 安锋涛, 张莉, 郑建忠, 张莹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47-8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一起疑似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幼儿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结合病原学分析,为明确食源性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分离自某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6株金色葡萄球菌分离株进行生化鉴定,采用微孔板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进行肠毒素型别检测,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法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应用BioNumerics软件对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比对,分析菌株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4份样品检出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均为阳性,其中3株(分别来源于患者呕吐物、患儿粪便、切菜台)检出SEA、SEC、SEE等3种肠毒素,2株(分别来源于食物样本、生活老师粪便)检出SEE 1种肠毒素,1株(来源于食物样本)检出SEA、SEC等2种肠毒素。PFGE分型结果显示,1株来源于患者呕吐物的株菌和1株来源于切菜台的菌株具有高度同源性(96.8%)。结论 本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由具有肠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切菜台导致,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对明确食源性疾病的病因十分重要,PFGE分型技术有助于食源性疾病的溯源分析。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食源性疾病
  • 李文龙,刘艳艳,简千棋,马丽波,刘如锦,侯敏,李旭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50-8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阐明2011-2016年昆明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2月昆明市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标本,使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手足口病病毒核酸。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数结果。 结果 2011-2016年检测粪便、肛拭子及咽拭子等标本共计6 373份,其中人肠道病毒通用型(human enterovirus universal, EV-U)阳性4 679份,阳性率73.42%。昆明市手足口病病原由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 EV-A71)、柯萨奇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V-A16)及其他肠道病毒组成,其优势病原不断变化,2011-2016年优势病原依次为EV-A71型、CV-A16型、其他肠道病毒、CV-A16型、其他肠道病毒、CV-A16型;病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7.591,P<0.001)。粪便标本阳性率(81.84%)较肛拭子(60.65%)及咽拭子(32.40%)高(χ2=836.895,P<0.001),重症手足口病标本的EV-A71型检出最多,占重症阳性标本的50.53%(431/853)。发病高峰在 4-7月,占病例标本总数的53.68%(3 421/6 373),由单峰分布演变为双峰变化。主城区的官渡、西山、五华、盘龙病例较多,不同地区手足口病病例标本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90.546,P<0.001)。发病年龄集中在6岁以下,其中 1~3岁年龄段的病例最多;男、女发病比例为1.46∶1,男女病原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67,P=0.186)。 结论 昆明市手足口病呈现明显季节性、年龄特征及一定的地区分布规律;病原以EV-A71型和CV-A16型为主,其他肠道病毒的构成比逐渐上升;EV-A71型是引起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应重点防控。
  • 王唐,李淑华,杜荐如,莫平华,董兆鹏,宋灿磊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54-8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金山区2015-2017年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7年金山区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 , ILI) 监测数据和实验室病原学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2015-2017年共计监测流感样病例29 013例,占门急诊就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ILI%) 为2.23%,共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标本3 197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23.52%(752/3 197)。2015年春季高峰以乙型(Yamagata)为主,2015年夏季高峰以季节性A(H3N2)为主,2015-2016度的冬春季高峰以新型甲型H1N1和乙型共同流行。2016年无明显的夏季高峰,2016-2017年度的冬春季高峰以季节性A(H3N2)为主,散在伴有新型甲型H1N1和乙型流行。2017年夏季高峰以季节性A(H3N2)为主,而冬季高峰以乙型(Yamagata)为主。ILI%与流感病毒核酸检出阳性率呈正相关,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高度相关(r=0.505,P<0.05)。男、女之间流感病毒核酸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123,P>0.05) ,不同年龄组核酸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2.254,P<0.05) ,60岁以上组阳性率最高30.23%,0~岁组阳性率最低13.50%。结论 金山区流感流行一般分为夏季和冬春季两个流行高峰,发病人群以15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为主。流感病毒优势毒株交替变化并呈现一定规律,ILI流行特征与流感病毒活动强度基本一致。
  • 许欣, 王玉香, 雷义, 郑伟, 胡世雄, 贾华云, 王岚, 周银柱, 张恒, 杨柳青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57-8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一起高考期间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并为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溯源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相关检测,综合分析判定疫情原因。结果 该起事件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6日,持续4 d,罹患率为10.77%(155/1 436);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发热为主;病例均有在学校2层食堂的就餐史,调查到一楼食堂就餐的5例病例均食用了6日中餐鸡蛋香干和(或)卤牛肉,在三楼食堂就餐的86例病例食用了6日中餐卤牛肉和(或)7日晚餐卤鸡腿的占95.35%。同时发现食堂食品加工用具和盛装容器存在生熟混用的情况。从一楼食堂就餐的5份病例生物标本、3份食堂从业人员肛拭子、留样食物(鸡蛋香干)中检出肠炎沙门氏菌,且PFGE图谱一致;从三楼食堂就餐的8份病例生物标本、留样食物(卤牛肉、卤鸡腿)中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且PFGE图谱一致。结论 该事件为一起因食品加工用具和容器生熟不分所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致病因子为肠炎和鼠伤寒两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建议规范和落实学校餐饮卫生监管,确保加工用具和容器生熟分开,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制定定期体检制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康鹏伟, 赵俊君,袁志敏,朱文刚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60-8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濮阳市外卖食品的致病菌污染情况,为相关网络外卖食品标准的制定、监管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17年1-12月在濮阳市县(区)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消费者身份通过现场、电话及网络等方式购买,在餐馆、快餐店、小吃店、街头摊点、网络外卖专供店等提供外卖服务的餐饮场所共采集480份样品。样品的种类主要包括米面及其制品,熟肉制品,熟制水产品,熟制凉拌菜、寿司,糕点等五类,对其进行致病菌检测,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胞杆菌。结果 480份样品中共检出20株致病菌,总检出率为4.17%,五类食品中除糕点外均有致病菌检出。米面及其制品检出率为6.06%,熟肉制品检出率为4.55%,熟制水产品检出率为7.14%,熟制凉拌菜、寿司检出率为4.55%,四类食品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4,P=0.898);20株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占比为60.0%,其余依次为蜡样芽胞杆菌5株、沙门氏菌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株;不同采样场所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9,P=0.598);2017年第三季度致病菌的检出率最高为9.17%,其次为第二季度(5.00%),第一季度最低(0.83%)。不同季度间致病菌的检出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39,P=0.005)。结论 濮阳市外卖店食品的致病菌污染较严重,有引发食物中毒的风险,应引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制定与完善外卖食品的相关安全标准,保障居民食品安全。
  • 王文娜, 陈胜备, 钟碧峰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63-8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的相关性,为普陀海岛居民ASCVD预防保健与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普陀区人民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住院ASCVD患者和同期住院患者中随机配对的非ASC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患者资料,按照研究定义分别采集其一般情况、人口学资料、基础病、血糖、血脂等指标,分析ASCVD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发生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于正常人群,高血压患者发生ASCVD的可能性是2.56倍(OR=2.56,P<0.05),患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发生ASCVD的可能性是2.84倍(OR=2.84,P<0.05)。结论 海岛居民体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存在较大的关联性。
  • 张婷,甄庆亮, 吕冉, 刘建珍, 甄晓锋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65-8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自我管理教育在临界高血压人群中的实施效果,预防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在邢台市中心血站献血体检中发现的符合临界高血压诊断标准的2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2例干预组采取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健康指导、培训及随访。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血脂、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自我效能评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高血压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干预后:①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0.65±6.12)mmHg、(82.14±5.68)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1.46±6.33)mmHg、(90.42±5.32)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106、12.224,均P<0.05),;②干预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072、4.756,均P<0.05);③干预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④干预组的高血压自我效能评分为(35.67±5.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31±5.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69,P<0.05)。结论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有效控制献血体检中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并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 代港, 嘉雁苓, 张开强, 陈圣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68-8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成都市新都区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现状、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非生产性农药中毒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0-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成都市新都区农药中毒报告卡导出Excel表,建立数据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7年新都区非生产性农药中毒623例,占比95.41%(623/653)。非生产性农药中毒623例中,自服农药中毒526例,误服97例。病死42例,其中41例为自服农药中毒,自服病死率7.79%(41/526),误服农药病死1例,误服病死率1.03%(1/97),两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P<0.05);623例非生产性中毒患者中,男女比例1∶1.1,女性中毒病例数高于男性;自服农药中毒以25~和35~岁组的中青年为主,占比48.28%(254/526)。误服中毒以0~<15岁组儿童为主,占比30.93%(30/97);全区13个乡镇农业人口较多的乡镇发病数较高,发病数排名前三位的是新都镇、新繁镇、石板滩镇,共计316例,占比50.72%(316/623);自服农药中毒二、三季度稍高,58.55%(308/526),误服中毒一季度和三季度较高为63例,占比64.95%(63/97);623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患者中,197例属于有机磷杀虫剂中毒,其次是百草枯除草剂,发病数176例;42例死亡病例中, 21例为百草枯除草剂中毒,其次为有机磷杀虫剂,死亡17例。结论 新都区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应该加强中青年人群的社会干预,建立完善的心理问题咨询和疏导机构,对以误服中毒为主的0~<15岁组儿童教育机构和家庭应积极开展有毒化学物质知识教育,建立完善的寒、暑假期间监护机制。同时应从政策上支持企业研发和生产低毒和无毒的农药产品,并加强有毒农药产品的管理。
  • 孙嘉璐,唐倩如,王海滨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71-8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CBM、维普、万方、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Web of Science,搜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等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0个文献,合计5 425例受种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与其它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相比,产生的压痛症状少[RR=0.95,95%CI(0.92,1.00)];肿胀症状多[RR=1.67,95%CI(1.03,2.69)];发烧症状多[RR=1.08,95%CI(1.03,1.14)];发红症状[RR=1.11,95%CI(0.64,1.91)]、食欲减退症状[RR=1.05,95%CI(0.97,1.13)]、易怒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8,95%CI(0.98,1.18)]。结论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与其它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相比,产生的压痛症状少,肿胀症状和发烧症状多,发红症状、食欲减退症状及易怒症状无统计学差异。
  • 潘雪雪, 单竹周, 刘静, 肖俊, 江忠晶, 狄静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74-8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1-2017年贵州省黔东南州流感流行情况,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7年12月黔东南州流感哨点监测医院流感样疑似病例,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1-2017年共检测6 553份,阳性1 168份,阳性率17.82%(1 168/6 553),2011-2014年H3与H1N1型交替流行,2015-2017以H3型为优势株,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月份检测结果阳性率有差异,流感病毒以冬春季高发,夏季伴有小高峰。结论 黔东南州流感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季,病原以H3、H1N1、BY型为主。
  • 伍飘雁, 梁海珠, 伍永忠, 蔡月仙, 罗伟强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76-8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台山市吸毒人群丙肝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吸毒人群的丙肝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6-2018年新进入台山市戒毒所及看守所的吸毒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检测丙肝抗体。 结果 共调查吸毒人员1 159人,丙肝抗体阳性共734人,阳性率为6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户籍、是否注射吸毒、是否共用针具、最近一年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频率、最近一次吸食毒品后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情况、目前主要使用的毒品类型的丙肝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注射吸毒(OR=9.247,95%CI:6.440~13.278)、年龄30~ <40岁(OR=6.843,95%CI:3.833~12.217)、40~岁(OR=18.111,95%CI:9.994~32.820)、两类毒品混用 (OR=1.980,95%CI:1.213~3.234)是吸毒人群感染丙肝的危险因素。 结论 台山市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率较高,注射吸毒、30岁及以上年龄、两类毒品混用是其危险因素。
  • 胡冀, 陈彦华, 黄涛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79-8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近年湖南省农村居民农药使用习惯以及相关防护意识,以减少农药对农村居民的危害,提升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方法 利用2015-2017年的湖南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网络直报系统中的农药使用情况相关数据,分析农药使用比例、购买途径、存放位置、废弃包装的处置方法、使用农药时的防护措施以及中毒症状情况,通过Logistic模型以及卡方趋势检验分析防护措施与健康影响的关系。 结果 湖南省农村居民使用农药的比例逐年下降(P<0.001);39.95%的农村居民购买农药的途径不可靠;55.53%的农村居民存在不安全储存农药的问题;75.05%的农村居民有随意丢弃农药包装的习惯;使用农药或配药后出现中毒症状的达6.30%,无防护措施调查对象出现中毒症状的比例( 7.62 %)明显高于有防护措施的调查对象(5.85%)(P<0.05);使用农药过程中穿长袖衣裤能显著减少发生急性中毒症状的概率(P<0.001);增加防护措施的种类,可减少中毒症状的种类(P<0.001)。 结论 湖南省农村居民的农药与健康知识水平仍不高,且普遍存在不安全使用行为,应加强农药危害知识的宣传以及农药健康影响教育。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 罗北京,张锡波,胡可丁,张志斌,郑禾香,罗燕玲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82-8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甘油醛-肝素抗凝全血制做成便携式血糖仪比对试验质控物,并研究其血糖浓度的稳定性。方法 采集肝素抗凝全血,用5%的葡萄糖溶液和甘油醛分别调配成不同葡萄糖浓度水平全血,用生化仪和血糖仪检测各种浓度水平血糖结果变化情况。结果 甘油醛为10 mmol/L且4 ℃保存的标本血糖浓度稳定5 d(P>0.05)。结论 甘油醛终浓度为10 mmol/L的肝素抗凝血在2 ℃~8 ℃保存5 d,其血糖浓度无显著性变化,基质效应小,可以用作不同种类便携式血糖仪比对试验的质控物。
  • 乔高红, 宁云绸, 王万民, 卢敏江, 白贞贞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85-8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7例,按照患者是否合并血管病变将其分为血管病变组38例,非血管病变组59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等基本资料,血脂、血糖、空腹C-肽以及餐后1 h C-肽水平,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血管病变组患者年龄(61.37±9.38)岁、病程(8.17±3.45)年均明显高于非血管病变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35、3.567,P<0.05)。血管病变组患者三酰甘油(1.70±0.8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3±1.05)mmol/L、餐后1 h血糖(18.44±4.21)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9.65%±1.83%)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管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2、2.074、3.072、2.276,P<0.05)。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空腹C-肽(0.73±0.62)μg/L以及餐后1 h C-肽(1.62±0.83)μg/L水平明显低于非血管病变组(t=3.281、3.61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OR=2.53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187)、餐后1 h血糖(OR=2.561)以及糖化血红蛋白(OR=2.105)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危险因素,而血清空腹C-肽(OR=0.482)、餐后1 h C-肽(OR=0.435)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C肽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 方法研究
  • 宋媛媛, 王雷, 熊甜, 胡樱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88-8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别应用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ARIMA)和灰色模型(gray forecast model)GM(1,1)对湖北省痢疾发病数进行预测,比较两种方法的预测效果,为选择更适宜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应用2001-2015年月发病数及年发病数建立ARIMA模型和GM(1,1)模型,用平均误差率(mean error rate,MER)和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评价拟合效果,并采用2016年实际发病数验证预测效果,选择准确性更高的模型对2017-2018年发病数进行预测。结果 建立的ARIMA模型为SARIMA(1,0,0)(0,1,1)12,GM(1,1)模型为(t+1)=-274 126.038e-0.067 467t+293 275.08,两模型的平均误差率(mean error rate,MER)分别为3.55%和14.78%;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3和0.960,2016年实际发病数与两模型预测发病数的残差分别为635和3 240;相对误差分别为16.54%和84.38%,综合考虑各项评价指标采用ARIMA模型对2017-2018年发病数进行预测分别为4 286和4 011。结论 通过拟合及预测评价指标的比较ARIMA模型均优于GM(1,1)模型,可得ARIMA模型对湖北省痢疾发病数的预测比GM(1,1)模型有较明显的优势,能更准确的处理时间序列类型的资料,此预测结果准确具有实用价值,可为卫生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 综述
  • 王非, 李开宇, 陈艳华, 胡冀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7): 893-8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7.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近视患病率为28.3%并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预计到2050年,全球一半人口将会受到其困扰。在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整理了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环境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成果,为开展后续研究及实施干预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