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2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2-15
  

  • 全选
    |
    专题报道
  • 董晓梅, 杨建卫, 庞敏慧, 张加仪, 吴雪霁, 潘冰莹, 陈雄飞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29-1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血脂四项指标对血压的影响。 方法 收集社区居民连续5年的血脂、血压及身高、体重、腰围等体检数据,建立以血压为因变量,以血脂四项指标为自变量,以BMI和腰围为控制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血脂水平变化对血压的影响。 结果 单因素模型中,影响收缩压的有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影响舒张压的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多因素模型中,影响收缩压的有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影响舒张压的是低密度脂蛋白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未能进入两个方程。 结论 血脂四项中,总胆固醇不能影响血压,甘油三酯增高会导致舒张压上升,高密度脂蛋白增高会降低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会导致收缩压与舒张压的上升。居民膳食指南中,对于胆固醇的摄入,作出不再受限制的简单的建议是不够的,应该综合当前的研究结果,对脂肪的摄入提出更精准的推荐。
  • 江海冰, 李金梅, 胡真真, 隋虹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32-1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老年人慢性病的影响因素,为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方法 对黑龙江省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筛选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影响因素设定为健康行为、身体功能、人际网络、物质条件和社会支持五个维度,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研究样本的慢性病患病率为56.52%。测量模型的组合信度估计值均大于0.8,数据信度良好;因素负荷量的估计值在0.56~0.89之间,均达到可接受水平;平均变异萃取量(AVE)均大于0.5,表明潜变量从观察变量处获得了很好的解释信息。健康行为、身体功能、物质条件和社会支持四个维度与慢性病的发生均呈负相关,健康行为和患病情况的路径系数为-0.395、身体功能和患病情况的路径系数为-0.306、物质条件和患病情况的路径系数为-0.340、社会支持和患病情况的路径系数为-0.244。 结论 健康行为、身体功能、物质条件和社会支持这四个维度对慢性病有直接作用,同时与人际网络共同构建出复杂的路径实现了对慢性病的综合影响。其中健康行为是慢性病的首要影响因素,健康行为的养成有利于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老年人身体功能的退化增加慢性病发生的风险;物质条件和社会支持的提升有利于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刘鑫, 王燕, 邵双双, 王晓伟, 王明杰, 张杨, 孙平辉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37-1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吉林省高血压患病知晓人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或控制高血压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3年6-8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抽取的2 996名年龄≥18 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计算其高血压知晓率,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知晓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 吉林省居民高血压知晓率为35.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中女性高血压知晓率高(OR=1.349)、年龄中55~<65岁年龄段(OR=4.794)和65~岁年龄段(OR=5.906)高血压知晓率高、城乡中城市人群高血压知晓率高(OR=1.467)、职业中从事脑力劳动(OR=1.633)和退休及其他人群(OR=1.485)高血压知晓率高、而家族史中无高血压病史(OR=0.267)和不清楚高血压病史人群(OR=0.418)高血压知晓率低。 结论 2013年吉林省居民高血压知晓率较低,应结合危险因素展开有针对性的措施。
  • 陈金, 崔春霞, 宋壮志, 刘婷婷, 苏军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40-1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2010-2013年内蒙古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利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 项目(2010-2013年)内蒙古地区调查人群的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和危险因素。 结果 共调查1 102人,平均年龄(68.24±6.46)岁,高血压患病率为44.28%,女性患病率(48.56%)显著高于男性(39.93%,P<0.05),乡村患病率(47.34%)高于城市(39.93%,P<0.05),超重或肥胖率为4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乡村(OR=1.553,95%CI:1.204~2.005,P=0.001)、超重或肥胖(OR=1.957,95%CI:1.616~2.371,P=0.000)、女性(OR=1.313,95%CI:1.024~1.684,P=0.044)、高血压家族史(OR=2.452,95%CI:1.752~3.431,P=0.000)和脑血管疾病家族史(OR=2.474,95%CI:1.207~5.071,P=0.013)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2010-2013年内蒙古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女性人群、乡村地区、超重或肥胖人群是防治重点,应针对城乡居民开展易接受、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质指数。
  • 王燕, 刘鑫, 王明杰, 张杨, 邵双双, 王晓伟, 孙平辉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43-1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吉林省常住居民糖尿病患者的未知晓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糖尿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3年6-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 996名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检测获得研究对象基本信息以及糖尿病患者未知晓情况的资料。 结果 吉林省常住居民糖尿病患者的未知晓率是5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家族史、文化程度和有无医疗保险是糖尿病患者未知晓率的影响因素(OR=0.320~4.311),其中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未知晓率较高(OR=4.311),大专及以上的患者未知晓率较高(OR=3.356),有医疗保险的患者未知晓率较高(OR=3.125)。 结论 2013年吉林省18岁以上常住居民的糖尿病患者未知晓率还有待降低,应该加大糖尿病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糖尿病的知晓率。
  • 宋徽江, 封蕾, 瞿红国, 杨丽萍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47-1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追踪2015-2016年上海市某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骨密度监测结果,分析社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与关键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的防治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以上海市某社区连续2年(2015-2016年)参与社区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共4 624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生活方式)及骨密度检查。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配对t检验分析老年人群连续2年骨密度T值的变化差异,符号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老年人群连续2年骨质疏松分级的变化差异,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一般情况与生活方式对老年骨质疏松的影响作用。 结果 本次研究共收集有效数据4 227例,有效率为91.41%。4 227名老年人中,男性占43.46%(1 837/4 227),女性占56.55%(2 390/4 227)。2015-2016年,社区老年人的骨密度T值下降0.03,骨质疏松占比增幅0.97%。进一步分析显示,女性老年人的骨密度T值显著降低[(-2.18±1.11)vs. (-2.24±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ired-t=6.699,P<0.001),骨质疏松分级变化显著升高[39.12% vs. 4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ired-Z=3.040,P=0.002);而男性老年人的骨密度T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ired-t=-1.212,P=0.226),骨质疏松分级变化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aired-Z=-0.663,P=0.507)。6.91%(292/4 227)的社区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分级加重,其中女性占7.74%(185/2 390);男性则占5.82%(107/1 837)。分不同性别,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对连续2年的骨质疏松检测结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可得,女性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OR=1.078,95%CI:1.063~1.094,P<0.001)和大腰围(OR=1.017,95%CI:1.003~1.031,P=0.016),其保护因素则包括戒烟(与吸烟相比)(OR=0.195,95%CI:0.043~0.880,P=0.033)、高身高(OR=0.978,95%CI:0963~0.993,P=0.005)和高体重(OR=0.971,95%CI:0.956~0.987,P<0.001);而男性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包括高龄(OR=1.023,95%CI:1.006~1.040,P=0.006)和高腰围(OR=1.023,95%CI:1.003~1.043,P=0.026),其保护因素则包括从不吸烟(与吸烟相比)(OR=0.815,95%CI:0.668~0.993,P=0.042)和高体重(OR=0.969,95%CI:0.951~0.988,P=0.001)。 结论 整体上看,2015-2016年社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占比增幅不大,主要体现在女性老年人群,而值得注意的是将近8%的女性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分级加重。年龄、体重、腰围及吸烟均对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起关键影响作用。因此,在进行社区老年骨质疏松健康防治时,应特别关注女性老年群体,同时对吸烟人群、肥胖人群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以期有效防治骨质疏松。
  • 论 著
  • 刘芸良, 肖纯, 史晓雯, 刘艳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52-1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HAPGEN2、gs 2.0和GWAsimulator2三种方法在仿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数据时的效能差异,为以后使用SNPs数据仿真方法提供指导。 方法 以真实人群SNPs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利用三种方法分别生成仿真数据,通过连锁不平衡模式和最小等位基因频率评价仿真效能,并通过χ2差异位点评价致病位点的设置效能。 结果 HAPGEN2仿真连锁不平衡模式的能力优于gs 2.0和GWAsimulator2,gs 2.0和GWAsimulator2仿真最小等位基因频率的能力近似且均优于HAPGEN2,三种方法均能良好的设置单致病位点。 结论 三种SNPs数据仿真方法均有优劣,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仿真方法。
  • 史晓雯, 肖纯, 刘芸良, 刘艳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55-1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SCAD-支持向量机、支持向量机和弹性网三种方法对基因表达谱数据的变量筛选和预测判别能力。 方法 根据设置的参数生成不同条件的基因表达谱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利用FDR、一致性错误率和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从三个方面评价三种方法的变量筛选和预测判别能力。 结果 模拟实验显示在差异变量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差异变量间相关系数的增加,三种方法建立模型的变量筛选和预测判别能力均提高;当差异变量间相关系数不变时,随着差异变量数目的增加,SCAD-支持向量机和弹性网方法的变量筛选和预测判别能力均呈下降趋势,而支持向量机呈现提高趋势。 结论 SCAD-支持向量机不仅改善了支持向量机不能直接进行变量筛选的不足同时提高了模型的精度以及判别的准确性。综合来看SCAD-支持向量机的变量筛选和预测判别能力更优,处理变量间有高度相关性的基因表达谱数据时可以获得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稳定的模型估计。
  • 刘礼, 袁昌劲, 郭敬杰, 余涛, 吕秀玮, 刘娇萍, 赖晓晶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60-1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5-氮杂胞苷对SGC7901胃癌细胞DKK3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5-氮杂胞苷处理SGC7901胃癌细胞,以未行5-氮杂胞苷处理的SGC7901胃癌细胞为对照,比较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改变及细胞增殖曲线、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差异。 结果 SGC7901胃癌细胞DKK3基因启动子在5-氮杂胞苷作用前呈甲基化状态,作用后呈未甲基化状态,表明5-氮杂胞苷对SGC7901胃癌细胞DKK3基因启动子具有去甲基化作用。5-氮杂胞苷作用后的SGC7901胃癌细胞G0/G1期比例、PI和凋亡率均显著高于作用前SGC7901胃癌细胞(均P<0.05),S期和G2/M期显著低于作用前SGC7901胃癌细胞(均P<0.05)。 结论 DKK3基因可能具有抑癌基因作用,5-氮杂胞苷对SGC7901胃癌细胞DKK3基因启动子的去甲基化可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 张永强, 李刚, 高燕琳, 韦再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62-1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3年北京市传染病死亡负担,为北京市传染病防控与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YLL)等指标,对2013年北京市传染病死亡负担进行分析。 结果 2013年北京市传染病死亡率为3.19/10万,标化死亡率为3.04/10万,男、女性死亡率分别为4.16/10万、2.16/10万;传染病YLL为12 501.64人年,男、女性YLL分别为9 026.96人年、3 474.68人年;每10万人YLL为60.41人年,男、女性每10万人YLL分别为84.51人年、34.71人年。乙肝和肺结核死亡病例合计占传染病总死亡的66.52%;分死因别YLL看,乙肝、肺结核YLL分别占传染病总YLL的36.72%及19.68%;每10万人YLL的死因顺位,乙肝、肺结核分列前两位,分别为22.18人年、11.89人年。 结论 2013年北京市传染病死亡负担以乙肝和肺结核为主,男性传染病死亡负担高于女性。
  • 邢爱平, 施万英, 任亚浩, 赵越, 张玉莹, 安丽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64-1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β-羟基丁酸(β-hydroxybutyrate,BHB)对β样淀粉肽(β-amyloidpeptide,Aβ)处理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为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提供依据。 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进行分组,单纯BHB组、BHB干预组细胞以终浓度为5 mM BHB预处理3 h,再向Aβ处理组、BHB干预组细胞加入终浓度为20 μM的Aβ,同时设立对照组,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TrkA、HDAC1和HDAC3 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以siRNA沉默HDAC1/3,分析细胞TrkA 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单纯BHB组细胞的TrkA 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HDAC1和HDAC3 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Aβ组细胞TrkA 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HDAC1和HDAC3 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Aβ组相比,BHB干预组TrkA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 HDAC1和HDAC3 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沉默HDAC1/3后细胞TrkA 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 结论 BHB可通过抑制HDAC1/3,上调Aβ处理的SH-SY5Y细胞TrkA的表达。
  • 蒋青桃, 龚伟, 朱宝立, 刘炘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68-1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江苏省内接触二甲基乙酰胺的企业及其主要职业健康危害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有效维护接触工人的职业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重点职业病监测哨点信息,汇总2015年全省所有相关企业及接触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表,提取企业基本信息并对关键健康效应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 结果 横断面调查显示接触二甲基乙酰胺的企业集中于小型私有制电气及化工制造业。专项检查结果显示接触工人肝功能异常率以化纤行业明显较高(P<0.05),不同工龄及性别工人肝损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接触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二甲基乙酰胺的职业危害分布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趋势性特征,需进一步开展调研,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龄和性别的工人开展精准三级预防。
  • 陈艳华, 王非, 黄涛, 胡冀, 陈培厚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71-1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湖南省湘资沅澧流域管网末梢水中八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对其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 方法 本研究对2014年湖南省湘、资、沅、澧流域管网末梢水中砷、镉、六价铬、铅、汞、硒、锰、锌(As、Cd、Cr6+、Pb、Hg、Se、Mn、Zn)的含量进行检测,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 结果 八种重金属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含量均未超过国标限值。四大流域中,仅湘江流域的As、Cd和丰水期的Cr6+,致癌风险稍高于限值,其余的致癌风险值均小于10-4,但四种重金属合计致癌风险在丰水期为1.32×10-4,枯水期为1.50×10-4 ,稍高于限值10-4。全流域As、Cd、Cr6+、Hg、Se、Mn、Zn的单独及合计非致癌风险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均小于1。重金属所致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在不同水期和不同流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湖南省湘资沅澧流域管网末梢水中重金属的联合污染可能对人群产生健康风险,建议相关地区卫生和环保部门重视四大流域内的重金属污染。
  • 郑武, 笪琴, 汤恒, 彭国平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76-1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湖北省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老年患者基本情况及生存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龄≥50岁的艾滋病患者主要流行病学特征和生存情况,并以年龄<50岁艾滋病患者为对照,进行相关分析,寿命表法计算累积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年龄≥50岁和<50岁两组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果 ≥50岁的艾滋病患者有2 643例,开始治疗的平均年龄为(58.49±7.1)岁,年龄<50岁的艾滋病患者有7 725例,开始治疗的平均年龄为(34.43±8.68)岁。两组艾滋病患者主要以男性、已婚或同居、异性性传播、初中及以下文化、基线CD4值在0~200个/μl之间、WHO临床分期为Ⅰ期、初始治疗方案为齐多夫定/司他夫定 + 拉米夫定 + 依非韦伦/奈韦拉平为主;寿命表法显示年龄≥50岁组老年艾滋病患者累积生存率从第1年的82.06%下降到第10年的53.63%,年龄<50岁组艾滋病患者累积生存率从第1年的97.48%下降到第10年的94.2%。Log-Rank检验显示年龄≥50岁组的死亡风险高于<50岁组(χ2=209.74,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文化程度、WHO临床分期、基线CD4数、初始治疗方案是年龄≥50岁组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感染途径、WHO临床分期、基线CD4数、初始治疗方案是年龄<50岁组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湖北省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老年艾滋病患者生存率低,应结合本省特点,根据老年人群的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措施,降低老年艾滋病患者的死亡风险,提高生存率。
  • 伍忠辉, 雷鸣, 罗平, 邓志红, 胡世雄, 曾舸, 唐雨新, 粟晓玲, 袁新健, 张陈熙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88-1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某院内感染流感疫情流行特征及可能的暴发原因,为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制订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个案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结合病例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可能的暴发原因。 结果 此次院内感染疫情共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9人,临床诊断病例8人。发病高峰为5月31日。推算潜伏期最短为1 d,最长4 d,平均为2.6 d;一楼住院病人和护士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5);护士是否在1楼上班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60, 95%CI:1.48~29.36);采集10例患者标本进行RT-PCR检测,9例均为H3N2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所有护士无流感疫苗免疫接种史;通过对病例的隔离治疗,所有病例病情稳定或痊愈,且在最长潜伏期内无新发病例出现。 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医院内由新入院患者作为传染源,在护士和其他住院患者间经飞沫传播的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护士可能是导致此次流感疫情暴发的主要传播者之一;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应加强流感疫苗的接种, 以增强免疫力或减轻流感症状。
  • 林传钦, 翟秀丽, 邓托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91-1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影响中国人群慢性阻塞肺病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方法 收集2000-2015年我国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群慢性阻塞肺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资料共14篇。应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吸烟、有被动吸烟史、BMI、职业粉尘或化学品暴露、家族呼吸道疾病史、儿童时期呼吸道疾病史、受教育程度、使用煤及柴草燃料及厨房通风情况与慢性阻塞肺病OR值之间存在关联,且均为危险因素。根据其OR估计值的大小,吸烟3.08(95%CI:2.26,4.21)、使用煤及柴草燃料3.10(95%CI:1.77,3.71)、家族呼吸道疾病史3.42(95%CI:2.76,3.98)与慢性阻塞肺病OR值呈较强的关联强度, 被动吸烟1.46(95%CI:1.15,1.98)、职业粉尘或化学品暴露1.57(95%CI:1.17,2.45)、厨房通风情况1.28(95%CI:1.82,2.43)与慢性阻塞肺病OR值呈较弱关联, 其他因素均呈中等强度关联。男性、高龄与慢性阻塞肺病OR值无相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别计算慢性阻塞肺病发病危险因素的OR合并值及95%CI,结果两种模型分析结果基本相似。 结论 吸烟、有被动吸烟史、BMI、职业粉尘或化学品暴露、家族呼吸道疾病史、儿童时期呼吸道疾病史、受教育程度、使用煤及柴草燃料及厨房通风情况是影响中国人群慢性阻塞肺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 费萍燕, 彭生, 费民忠, 陆海彬, 袁建英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95-1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miR-7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中的表达及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构建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RT-PCR检测心肌细胞中miR-7的表达水平。心肌细胞转染miR-7模拟物和抑制物,RT-PCR检测转染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miR-7模拟物和抑制物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试剂盒检测细胞中乳酸盐脱氢酶(LDH)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水平。 结果 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模型中miR-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培养的心肌细胞(P<0.01)。miR-7模拟物能够提高心肌细胞中miR-7的表达水平,而miR-7抑制物能够抑制心肌细胞中miR-7的表达。miR-7模拟物能够降低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分泌LDH,促进细胞中p-Akt的表达。miR-7抑制物能够促进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和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表达,促进心肌细胞分泌LDH,抑制细胞中p-Akt的表达。 结论 miR-7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中表达升高。miR-7能够降低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干扰miR-7表达能够促进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Akt信号通路有关。
  • 江雅静, 赵玉岐, 王鹤, 钱程, 刘昱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199-2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4年8月-2016年1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KD患儿为病例组(n=50),并根据是否合并冠脉损伤将其分为冠脉损伤组(n=17)和非冠脉损伤组(n=33),并于同期选取因发热性疾病入院治疗的非KD患儿为对照组(n=50)。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水平。 结果 病例组患儿血清NT-proBNP、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损伤组患儿血清NT-proBNP、IL-6水平均高于非冠脉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病例组患儿血清NT-proBNP与IL-6呈正相关关系(r=0.639,P<0.05)。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2(95%CI:0.755~0.970),最佳临界值为1.07 μg/L,灵敏度为89.21%,特异性为92.24%;IL-6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95%CI:0.813~0.995),最佳临界值为58.21 ng/ml,灵敏度为93.41%,特异性为89.16%;NT-proBNP联合IL-6对KD的AUC为0.915(95%CI:0.837~0.993),灵敏度为96.27%,特异度为92.24%。 结论 NT-proBNP、IL-6在川崎病患儿血清中明显升高,早期联合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川崎病的重要指标。
  • 李威, 王德征, 张颖, 薛晓丹, 江国虹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202-2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天津市急性冠心病事件患者中吸烟的流行特征及趋势分布。 方法 利用天津市主要慢性病发病登记监测系统中的吸烟信息,分析2010-2014年天津市急性冠心病事件的流行情况,并分析患者中吸烟与非吸烟的流行特征及趋势分布。 结果 2010-2014年间,天津市共报告居民急性冠心病事件38 805次,平均粗发病率为77.76/10万,男性(24 343人)多于女性(14 462人),且男性平均发病年龄小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1,P=0.00)。天津市急性冠心病事件的患者主要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占总发病人数的96.6%。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吸烟率(男:55.0%;女:22.8%)高于冠心病猝死的患者(男:43.4%;女: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χ2=48.96,P=0.00;女:χ2=52.43,P=0.00)。在冠心病猝死和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中男性的吸烟率随年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6,P=0.00)。两种疾病的女性患者的吸烟率分别在>69~79和>59~6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仅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6,P=0.00)。2010-2014年间,男性患者吸烟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冠心病猝死患者的吸烟率下降的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29.22,P=0.00),而女性患者吸烟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χ2=10.73,P=0.00)。 结论 冠心病急性事件发病例数及发病率逐年增加,是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且冠心病急性事件患者的吸烟率较高,特别是60岁以下的人群,这是导致冠心病急性事件发病呈现年轻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及时开展干预措施,降低吸烟率,提高戒烟率,应加大在女性中开展控烟宣传,以减少其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生。
  • 陈建勇, 王峰, 段可佳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206-2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长沙市口腔用水的污染状况,为医疗机构制定消毒处理措施提供技术指导。 方法 2013-2015年每年分上下半年监测采样两次,以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依据,微生物指标中菌落总数≤100 CFU/ml判定为合格。 结果 在2013-2015年间,共采集口腔用水520份,合格率为43.27%;2013年,采集口腔用水样品166份,合格率为23.49%;2014年,采集口腔用水样品174份,合格率为49.43%;2015年,采集口腔用水样品180份,合格率为55.56%,三年的监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0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员操作习惯好(OR=17.437)、使用防倒吸手机(OR=1.954)、管路消毒(OR=313.036)能提高口腔用水合格率;过滤后市政供水和独立储水系统较直接使用市政供水能提高合格率。 结论 长沙市城区医疗机构口腔用水合格率不高,但有改进趋势;操作习惯、手机类型、水源、管路消毒是影响口腔用水卫生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过滤后市政供水和独立储水系统较直接使用自来水能够提高口腔用水合格率。
  • 闫永飞, 赵丽萍, 郭娜娜, 马艳霞, 李燕霞, 李瑞芳, 邓健, 黄亮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209-2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邯郸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菌状况以及菌群分布变化情况,为预测流脑发病趋势、合理制定流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09-2015年间,采集7个年龄组健康人群的咽拭子,接种于巧克力双抗琼脂平板进行脑膜炎奈瑟菌分离培养鉴定。 结果 共采集3 528份健康人群咽拭子,其中阳性100株,带菌率为2.83%;通过血清分群鉴定出71株,其中A群8株, B群36株, C群18株, W135群 9株;未分群29株,包括多凝菌(12株)、自凝菌(8株)、不凝菌(9株),并且以15~岁年龄组的带菌率最高。通过PCR的方法对未分群的菌株进行分子分型,鉴定出18株,分型率为62.1%;其中A群3株,B群8株,C群6株,29E群1株,仍有11株未分型。 结论 2009-2015年邯郸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菌率较低,但10~25岁年龄组带菌率显著。流行株在2009-2011年主要以B群为主,并且集中在10~25岁之间,但是到2014年、2015年的流行株就有所改变,主要是C群和W135群。这更应该引起关注,进一步加大卫生宣传力度和流脑疫苗接种率。
  • 徐小雯, 姜梅, 孙振璐, 牟晓东, 刘涛, 刘靖宇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212-2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报告烟台市首起家庭聚集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并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临床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 方法 对该起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存活病例进行随访,对发病后1、3、6、12个月的复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病例1(父)有活禽接触史,救治无效死亡;病例2(子),与其父密切接触后发病,经治疗康复出院。存活病例发病1个月后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6个月后,自觉症状消失,肺部听诊无异常。发病1年内,心律异常持续存在,肺功能逐渐改善,肺部病灶逐渐吸收,仍留有条索状影及结节状高密度影。 结论 此疫情为人感染H7N9 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疫情,感染途径可能为禽类暴露和有限的人传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造成的肝脏和肺部损害有逐渐恢复的可能,心律失常可否恢复尚待进一步观察。
  • 何波, 农丽萍, 姚敏, 孙恒, 张建明, 钟海东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215-2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长途卡车司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丙肝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 方法 2013-2015年,每年4-6月份在广西浦寨边境贸易城的停车场采用“滚雪球、同伴推动”等方法招募400名调查对象,调查其一般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等相关资料信息,并采集3~5 ml静脉血进行HIV、梅毒、HCV抗体检测,分析其中HCV感染状况及探讨影响长途卡车司机人群感染HCV的可能因素。 结果 2013-2015年,共调查1 200名长途卡车司机中, 检出HCV抗体阳性9例,HCV总的感染率为0.75%,HCV感染率各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0,P=0.528)。有注射吸毒行为史、梅毒抗体阳性的HCV感染率分别为33.33%和5.41%,远高于无注射吸毒行为(0.67%)和梅毒抗体阴性(0.60%)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895, P=0.022;χ2=11.115, P=0.029);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户籍所在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程度、有无嫖娼行为、嫖娼时是否使用安全套对HCV感染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9~2.527,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注射吸毒(OR=40.915, 95%CI:2.518~664.836)、梅毒抗体阳性(OR=6.951,95%CI:1.194~40.468)是长途卡车司机感染HCV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2013-2015年广西边境地区长途卡车司机的HCV感染率较高,HCV感染与长途卡车司机的注射吸毒行为、梅毒感染传播有关,应当继续加强长途卡车司机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促进高危行为的改变,以有效控制HCV的感染和传播。
  • 迟富利, 涛波, 杨景元, 曲琳, 苏俐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219-2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内蒙古男男性接触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的艾滋病感染状况,分析影响MSM人群艾滋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调查对象选取在最近六个月与男性发生过口交或肛交性行为及同伴认定为同性恋的男性,且自愿参加问卷调查和艾滋病检测者,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学、血清学等因素对HIV感染状况的影响。 结果 本次共调查802名男男性接触者,其中现住址在内蒙古的占86.66%,其他省市的占13.34%; 18~39岁占74.44%;高中及以上的占72.19%;商业性服务的占5.87%,双性恋的占31.30%。MSM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8.53%以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梅毒感染情况为危险因素,安全套的使用频率情况为保护因素。 结论 文化程度、安全套的使用频率及梅毒感染情况是MSM人群艾滋病感染的相关因素,需要通过多途径、多部门合作进行干预,遏制HIV在人群中的传播。
  • 调查研究
  • 李娜, 邓立权, 吴光健, 李美娜, 赵庆龙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223-2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吉林市某实验小学流感暴发疫情调查处置情况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流感疫情暴发流行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2年版)》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进行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 共搜索符合症状的流感样病例133例,病例临床特征典型,流行曲线呈人传人模式。罹患率有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8,P<0.05)。病例主要集中于北教学楼,平均缺课1.1 d。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触流感样病人为主要流行因素(P<0.05,OR=22.5)。接种疫苗后保护效果为48%。现场采集10份病例咽拭子标本,经检测5份为乙型Victoria亚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 结论 该起事件是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学校未及时发现流感样病例学生、未及时对患病学生实施隔离是导致后期病例数快速上升的直接原因,接触流感样病人是导致此次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 瞿晓林, 杨跃, 尹跃兵, 龚宗跃, 邱爱珠, 郑叶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227-2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的认知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健康教育内容,提高医学生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的认知与技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根据文献优选及专家建议制定调查表格,2016年5月从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助产、临床及其他专业的学生中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研究对象,对其开展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认知的现况调查,调查内容包含艾滋病基本知识、HIV暴露的危险认知、HIV暴露的预防认知、HIV暴露后的处理认知。应用描述性分析、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描述、比较和分析,分析医学生对艾滋病暴露防护知识得分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分析年级、性别、专业、地域来源等因素对认知情况的影响。 结果 调查对象1 180人,回收有效问卷1 160份,有效应答率为98.31%,调查对象包括男生360人,女生800人,年龄17~23岁,平均年龄(19.24±0.85)岁。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认知得分均数(45.25±6.50),总体知晓率为52.60%,知晓率在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城乡分布的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专业、来源的OR值分别为0.844、2.167、0.817、0.584,95%CI分别为0.715~0.948、1.254~2.537、0.721~0.925、0.426~0.642。总体认知情况表现为男生好于女生,大二学生高于大一学生,护理专业的学生认知水平较其他专业稍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的认知情况不理想,需要加强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健康教育。
  • 李睿佼, 罗平, 王晖, 胡湘, 王强, 黄良军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231-2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邵阳市2011-2015年狂犬病监测数据,并探讨流行因素,为狂犬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病例信息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收集病例的个案调查表,采集病例的唾液标本和犬的脑组织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进行初筛,DFA阳性及疑似阳性标本采用巢式PCR复核。 结果 邵阳市2011-2015年报告狂犬病88例,年均发病率为0.25/10万。对36例病例采集了唾液标本,病例的唾液标本阳性率为25.00%。87例病例居住和暴露均在农村,1例在县城,邵阳县报告发病数与发病率均排在全市第一位。发病人群主要是40岁以上及10岁以下人群发病,占89.77%。84例有明确暴露史的病例中,伤人动物主要为犬(95.24%),猫占4.76%。犬脑标本共采集478份,18份检出阳性,犬脑标本阳性率为3.77%, 其中2014-2015年检测阳性率(0.89%)较2011-2013年(6.32%)下降(χ2=9.71,P<0.01)。病例中位潜伏期为86 d,伤及头面部的中位潜伏期则短至20 d,暴露部位距离大脑越近,潜伏期越短(χ2趋势=12.48,P<0.01)。 结论 狂犬病防控要人间疫情防控和动物疫情防控双管齐下,重点在农村,应进一步加强暴露时避免头面部暴露、暴露后及时进行预防处置的宣传教育。
  • 卫生监督监测
  • 张栓虎, 包红红, 孟巧玲, 韩俊锋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234-2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安阳市2004-201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及经济损失。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阳市2004-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33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信息、事件分级、地区分布、时间分布、报告与控制情况等指标,评估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济损失情况。 结果 2004-2014年安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累计网络直报33起,病例1 258人,死亡1人。主要为一般事件26起。除北关区、高新区无报告外,全市其余8个县区均有报告,县和区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县(市)和区传染病(χ2=12.561,P=0.000)、中毒(χ2=23.743,P=0.0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例人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主要集中在3-6月和9-12月;81.82%为学校,传染病发生的农村和城市学校类型(χ2=6.111,P=0.011)、事件类型(χ2=8.145,P=0.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平均接报间隔为(47.45±7.59)h,事件平均经历时间为(13.45±2.05)d,处置平均时间为(24.78±4.52)d。安阳市24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经济损失评估20起,评估率为83.33%。2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济损失总计为758 556元,其中卫生应急处置费用占41.35%,事件造成损失占59.65%。卫生应急处置费用中,卫生行政管理处置费用占7.34%,医疗救治处置费用占47.86%,疾病预防控制处置费用占25.34%,卫生监督执法处置费用占3.54%,综合保障处置费用占9.95%,其他处置费用占5.97%。事件造成损失中,直接经济损失占68.82%,间接经济损失占31.18%。 结论 安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为传染病事件,事件级别以一般事件为主,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居多,经济损失占全部的97.76%, 但其经济损失评估率和评估准确率不高。
  • 丘文清, 冉媛, 刘雪梅, 杨文舒, 肖和龙, 熊颖聪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238-2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2014-2016年惠州市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流行规律,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惠州市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病原学监测和流感暴发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2014-2016年惠州市ILI%(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5.41%,2016年ILI%高峰在3-5月。2014-2016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标本3 234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16.54%(535/3 234),分离到117株流感病毒,分离率为21.87%(117/535)。2014-2016年不同年份ILI%、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8,P<0.001;χ2=31.30,P<0.001)。男、女之间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549),不同年龄组核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6,P<0.001),15~岁组阳性率最高22.51%,0~岁组阳性率最低10.52%。2014年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高峰在1-3月及6-7月,以H3N2为优势毒株,2015年核酸阳性率高峰为6-7月,以H3N2为优势毒株,2016年核酸阳性率高峰为3-4月,以新甲型H1N1为优势毒株。2014-2016年惠州市报告流感暴发疫情4起,由H3N2(2起)和新甲型H1N1(2起)引起,主要发生在小学。 结论 惠州市2014-2016年流感病例高发季节在春夏季,3个监测年度的优势毒株交替变化,高发人群是适龄儿童和青年。
  • 刘继恒, 贺圆圆, 张皓, 周红雨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241-2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宜昌市2005-2015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05-2015年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1 592例,无死亡病例。整体呈下降趋势(χ2=323.641,P=0.00)。6-9月份发病率较高,构成比为39.89%,男女性别比为1.82:1,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68,P=0.00)。13个县市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19,P=0.019),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结论 宜昌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任务仍然艰巨,在做好防治的同时,应进一步提高甲肝疫情监测的报告率和灵敏度。
  • 张淑霞, 于兴, 马岚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243-2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洛阳市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污染状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甲醛污染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5年选取洛阳市两个城市区洛龙区和涧西区的新装修120户和未装修80户共计200户居民,分别在其客厅、书房、卧室设284个、200个、202个共686个监测点,其中装修居室412个监测点,未装修居室274个监测点。检测甲醛浓度,分析比较不同季节、不同装修情况、不同居室、装修后不同时间空气中甲醛浓度及其超标情况。 结果 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0.0670(0.0402~0.0938)mg/m3]高于未装修居室[0.0402(0.0268~0.0670)mg/m3],甲醛超标率(28.40%)高于未装修居室(1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装修后3个月以内者甲醛浓度[0.1072(0.0804~0.2278)mg/m3]和超标率(62.22%)最高,装修后3年以上者甲醛浓度[0.0536(0.0402~0.0670)mg/m3]和超标率(13.85%)最低,甲醛浓度随着装修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1)。春夏季甲醛浓度[0.0670(0.0402~0.0938)mg/m3]高于秋冬季[0.0536(0.0402~0.0804)mg/m3],甲醛超标率(27.65%)高于秋冬季(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装修的书房和卧室甲醛超标率较高(分别为30.00%和29.17%),客厅较低(26.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洛阳市居室空气中存在着甲醛污染,并与装修有一定关联,应采取防治措施,降低居室内甲醛浓度。
  • 方法研究
  • 闵巍, 周红霞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246-2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连续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酒中氰化物的方法。 方法 样品经稀释后,应用连续流动注射分光光度仪测定其中的氰化物。 结果 在该实验条件下,酒中氰化物的线性范围为0.01~2.5 mg/L,相关系数r≥0.999,精密度为1.1%~2.2%,加标回收率为85%~104.2%。 结论 应用连续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酒中氰化物,符合国标要求,并且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批量检测和应急检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研究生园地
  • 赵怡楠, 钟晓妮, 向新志, 罗书全, 王正虹, 周倩如, 周春碚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249-2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全面了解2015年重庆市农村水厂出厂水水质现状,对农村饮水安全提供改进措施和建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市38个区县抽取846家水厂,对其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出厂水20项水质指标进行了检测和评价。 结果 2015年共监测水样1 691份,其中丰水期合格率28.72%,枯水期合格率38.11%(P<0.000 1)。出厂水微生物指标、消毒剂余量指标和浑浊度合格率低于70%,其余指标合格率均高于90%。同水期中,江河水合格率高于其他水源,完全处理的合格率高于其他处理方式,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的合格率高于其他方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015年重庆市农村水厂出厂水水质合格率总体偏低。应对供水能力<1 000 m3/d的水厂加强规范化管理;丰水期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量;增加水厂消毒设施的配备并严格按照要求使用,避免介水传染病的流行或暴发。
  • 综 述
  • 鞠明光, 杜玉平, 王毅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2): 254-2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8.02.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阻燃剂,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BDEs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具有生物富集性和不易降解的特性,研究证实PBDEs可以危害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环境中低浓度PBDEs暴露会影响神经发育及学习记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BDEs的污染状况、对学习记忆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可能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