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连政, 李宁, 游弋, 潘磊磊, 郝庆志, 汪喆, 杨慧, 王莎, 付景超, 方丽娟, 杨新元, 程蕾, 卢春明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1): 31-34.
目的中文摘要已精简,请核实后根据中文摘要修改英文摘要 描述辽宁省城乡居民人群食盐摄入量及其影响因素分布状况,以及控盐措施对食盐摄入量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在辽宁省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1192户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利用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相同的问卷方法对居民户的食盐摄入状况进行了调查。描述我省居民人均自报食盐摄入量和食盐摄入超标比例水平。比较不同人群食盐摄入量水平和食盐摄入超标比例的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对控盐勺发放和使用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共调查11192户居民,有效应答10688户(城区5025户,农村5663户),有效应答率为95.5%。全省居民自报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8.96±5.21)g/d,其中城市居民为(7.72±4.32)g/d,农村为(10.07±5.67)g/d,城市居民显著低于农村(P<0.05)类似情况如此改。随着家庭收入的升高,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和食盐摄入量超标(日均超过6g)比例均随之下降(P<0.05),农村贫困人群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最高,达(11.44±6.52)g/d。随着户主文化程度的升高,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和食盐摄入量超标比例均随之下降(P<0.05),农村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食盐摄入量最高,达(10.72±6.04)g/d。掌握控盐标准者、收到控烟工具者、使用控盐工具者、自觉控盐者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均显著降低(P<0.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自觉控制食盐摄入行为是食盐摄入超标的保护性因素,而收入低下、农村居民则为危险因素。是否掌握控盐标准、是否收到和使用控盐工具对控盐效果无显著性影响这一部分结果需在2.4中体现,包括数据和描述。且上述三者均与居民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呈显著性关联(P<0.001)。结论请针对结果下结论,并回应文题 我省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居全国中流水平。掌握食盐摄入标准,获得和使用控盐工具对控盐具有显著效果,其效果受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影响;高文化程度,自觉控制食盐摄入是控盐的保护性因素,收入地下和农村居民则是控盐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