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江省德清县城乡两地鼠形动物中4种病原体感染情况 |
陈剑杰, 徐海涛, 姚永平, 祝永英, 冯海燕 |
德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 德清 313200 |
|
|
摘要 目的 了解浙江省德清县城乡两地鼠形动物中4种鼠传病原体感染情况,为防制鼠传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 在德清县武康街道和阜溪街道选取部分城镇居民区、重点行业和农田竹地等鼠形动物活动频繁的生活环境,应用夹夜法、笼夜法及粘鼠板法捕获鼠形动物,采集肝、脾、肺、肾4种组织样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汉坦病毒、钩端螺旋体、新型布尼亚病毒和恙虫病东方体4种病原体。 结果 共捕获鼠形动物70只,武康街道和阜溪街道各捕获鼠形动物35只,其中黄胸鼠41只(58.57%)、黑线姬鼠15只(21.43%)、褐家鼠8只(11.43%)、臭鼩鼱6只(8.57%)。70份样本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汉坦病毒阳性10份(14.29%),钩端螺旋体阳性6份(8.57%);不存在汉坦病毒和钩端螺旋体复合感染;未检出新型布尼亚病毒和恙虫病东方体;臭鼩鼱未检出汉坦病毒和钩体。黄胸鼠、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的汉坦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4.63%、20.00%和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875),钩端螺旋体阳性率分别为0.00%、26.67%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1),黑线姬鼠与褐家鼠相比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胸鼠与黑线姬鼠、与褐家鼠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点行业捕获24只,农田竹地捕获27只,城镇居民区捕获19只,3种生活环境汉坦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5.00%、11.11%和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176),钩端螺旋体阳性率分别为0.00%、14.81%和1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160)。雄性40只,雌性30只,汉坦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2,P=0.402),钩端螺旋体阳性率分别为7.50%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结论 德清县城乡均有汉坦病毒和钩端螺旋体检出,需要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降低人群潜在感染风险。
|
|
关键词 :
鼠形动物,
汉坦病毒,
钩端螺旋体,
感染,
调查
|
收稿日期: 2022-04-20
|
|
通讯作者:
徐海涛,E-mail:dqjk11@126.com。
|
作者简介: 陈剑杰(1987-),男,本科,主管医师,主要从事病媒生物和卫生监测工作。 |
[1] 韩雪清,林祥梅,王景林,等.中国国境口岸病媒生物及动物虫媒病[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53. [2] 龚震宇,凌锋,侯娟,等.浙江省病媒生物监测点鼠类监测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2013,28(11):914-916. [3] 李贵昌,王玉姣,鲁亮,等.2019年全国鼠类监测报告[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20,31(4):389-394. [4] 赵怡双,吴瑜燕,周海慧,等.浙江省台州市农村地区鼠形动物自然感染4种病原体的调查[J].疾病监测,2021,36(9):894-897. [5] 罗云燕,尹家祥.恙虫病东方体及其宿主和媒介的研究概况[J].疾病监测,2019,34(10):920-923. [6] 吴光华,王长军,李丙军,等.我国恙虫病宿主动物的研究概况[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3,19(5):370-373. [7] 栗冬梅,徐兆楠,朱彩英,等.应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调查北京市部分城郊区鼠传病原体流行状况[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9,30(1):12-17. [8] 李婵,徐芳,杨章女,等.浙江省龙游县鼠形动物中5种病原的自然感染情况调查[J].疾病监测,2021,36(9):910-914. [9] 龚震宇.浙江省病媒生物监测工作进展[J].预防医学,2021,33(11):1081-1085. [10] 德清县卫生志编纂委员会.德清县卫生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393-404. [11] 张蓉,张宁,凌锋,等.浙江省2005-202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趋势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11):2030-2036. [12] 施旭光,姜理平,孙继民,等.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10年监测结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6):550-552,556. [13] 王金娜,凌锋,孙继民,等.浙江省鼠密度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的影响[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6,27(3):241-243,247. [14] 宋玉芳,董晓晓,欧阳乐,等.浙江长兴2004—201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0,27(8):999-1000. [15] 张国明,何溪,刘昶权,等.5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1,26(4):352-355. [16] 邝仕成,吴彪,陈贻彪,等.海口市某医院330例恙虫病流行和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1,21(5):512-516. |
[1] |
于桂梅, 李芸, 于涛, 王松松, 丛静, 于树涛, 陈富讯, 阎西革. 2020—2021年新冠感染疫情期间烟台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3): 287-290. |
[2] |
颜洁, 张淑君, 王志勇, 方明礼. 新冠感染流行对湖南省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的影响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3): 314-316. |
[3] |
卞增惠, 许阳婷, 孙红敏, 张钟. 南京市新冠感染疫情协查信息特征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3): 317-320. |
[4] |
倪锡河, 龙冬玲, 方艳梅, 戴含新, 阮峰. 一起多型别沙门菌引起的企业饭堂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溯源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3): 270-274. |
[5] |
李杭, 李月, 刘敏, 肖梦, 肖建明. 脓毒性休克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3): 362-364. |
[6] |
贾舒雯, 喻晓露.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3): 368-371. |
[7] |
王海峰, 王艺康, 潘静静, 王莹莹, 范威, 王文华, 李亚飞, 王若琳, 叶莹, 黄学勇. 河南省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61-164. |
[8] |
李佳锐, 孔令匀博, 李梦琦, 肖杨, 臧天翔, 戴佳良, 高红澳, 刘锴, 严定逸, 魏潇丽. 750名湘西自治州土家族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健康认知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05-207. |
[9] |
丁新华, 朱利勇, 章卉, 史忠洋. 748例重症监护患者真菌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33-236. |
[10] |
曾丹, 刘美娜, 王海棠, 王丽, 安文红, 赵振儒. 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在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16-218. |
[11] |
刘洋, 王家乐, 于辰悦, 黄雨杰, 申可明, 刘旭升. 海外新冠感染疫情的非广延模型及其拟合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45-249. |
[12] |
刘颜, 何玲玲, 王乐, 汪洋, 张先德. 一起学校肠炎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事件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 84-87. |
[13] |
符秀宁, 张华, 陈海丹. 2017—2021年某市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特征调查及耐药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 104-107. |
[14] |
王美娟, 谢群, 王华雨. 2019—2021年某院325例血培养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 108-110. |
[15] |
徐玲, 李秀央. 上城区其他感染性腹泻ARIMA乘积季节模型的建立与预测[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 111-1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