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2021年盘锦市食源性疾病致病菌主动监测分析 |
郭微, 章沙沙, 高爽 |
盘锦检验检测中心,辽宁 盘锦 124010 |
|
|
摘要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盘锦市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后续食源性疾病预警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21年6月盘锦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的病例进行研究,筛选符合食源性疾病临床表现并完成粪便或肛拭子病菌检测的病例进行资料收集。 结果 共筛选病例990例,女性占54.24%,男性占45.76%。夏季(37.17%)和冬季(36.36%)食源性疾病检出比例均高于春季(11.62%)和秋季(14.85%)。在食用可疑食品中,因食用肉及肉制品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检出比例最高(41.01%),食用瓜果蔬菜类食源性疾病检出比例最低(4.34%)。本研究990例患者中均伴有腹泻症状,腹泻发生率100.00%,腹痛917例(92.63%)、呕吐603例(60.91%)、恶心544例(54.95%)、发热191例(19.29%)。990例患者粪便或肛拭子标本中检出肠道病菌108株,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7株(6.48%)、副溶血性弧菌23株(21.30%)、志贺菌3株(2.78%)、沙门菌59株(54.63%)、诺如病毒16株(14.81%),志贺菌检出率最低,沙门菌检出率最高。 结论 食源性疾病在夏季、冬季的女性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且致病菌感染中以沙门菌感染为主。应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监督,提高市民对预防食源性疾病风险意识,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
|
|
关键词 :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致病菌,
流行病学特征
|
收稿日期: 2022-05-26
|
|
基金资助:2021盘锦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指导性计划项目(202101005) |
作者简介: 郭微(1980-),女,辽宁沈阳人,硕士,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微生物检验细菌鉴定。 |
[1] 李梅基,张小梅,强丽红,等.2016—2018年白银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0,32(1):72-76. [2] 杜宇艇.包头市食品中5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7,40(1):43-44,71. [3] 张开菊,晏云富,刘小华,等.2015—2019年贵阳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分析[J].贵州医药,2021,45(9):1431-1433. [4] 郝瑞娥,姚素霞,张秋香,等.山西省2015—2016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的病原学特征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9,35(9):852-856. [5] 郑重,孙月琳,陈友霞,等.2019—2020年烟台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2,29(9):1031-1034. [6] 金迪,郭宝福,孙桂菊.南京市2018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公共卫生,2021,37(3):564-567. [7]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试行)[Z].2019-10-17. [8] 许一平,成炜,陈福生.多重PCR技术在食源性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7,28(2):355-359. [9] 赵颖,马琳,韩林.2015—2019年北京市大兴区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原微生物监测结果及变化趋势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2,29(9):1137-1140. [10] 王冬月,王俭,常伟冰,等.2012—2015年常熟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6,27(2):71-73. [11] 任亚萍,沈惠平,瞿凤,等.2015—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0,32(6):676-680. [12] 陈文,兰真,杨小蓉,等.2013—2018年四川省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13):2466-2470. [13] 邢玉芳,孙月琳,王朝霞,等.2013—2017年烟台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29(6):747-750. [14] 刘萍,张锋,刘冬.2017—2019年西安市食源性疾病病原学主动监测结果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1,32(6):36-39. [15] 高红,张琰,章丹阳,等.2017年宁波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特定病原学和耐药特征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29(24):3049-3052,3055. [16] 郭凯,刘晓琳,王伟栋.2017年青岛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细菌学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29(2):242-244. [17] 王子友,周海慧,郑涛涛.2015—2018年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20):2546-2548,2551. [18] 张建群,苗超,诸佳辉.余姚市食源性疾病特定病原体主动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15):1892-1895. [19] 李艳丽,程时秀,杨康,等.2013—2018年十堰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0,31(5):57-60. [20] 许华静,焦建栋,谭文文,等.2016—2017年江苏省宜兴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9,35(7):638-641. |
[1] |
毛志鹏, 林赟, 周洋, 赵振希, 代敏, 王自超, 顾朝霞, 杨婉清. 2015—2020年昆明市居民食用加工不当菜豆引起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3): 262-265. |
[2] |
倪锡河, 龙冬玲, 方艳梅, 戴含新, 阮峰. 一起多型别沙门菌引起的企业饭堂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溯源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3): 270-274. |
[3] |
高桂玲, 王超, 吕锡宏, 孙中兴, 姚霞菁. 2014—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猩红热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 16-20. |
[4] |
郑重, 孙月琳, 陈友霞, 董峰光, 宫春波, 冯雪英. 2019—2020年烟台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9): 1031-1034. |
[5] |
苏良, 宋迎春, 杨柳青, 刘晓雷, 张玉娟, 曹可珂. 2021年长沙市食源性疾病沙门菌血清分型及PFGE分子分型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9): 1028-1030. |
[6] |
苏玮玮, 杨彦玲, 董海燕, 万青青, 赵江, 陈留萍, 张强, 朱晓, 刘志涛. 2010—2020年云南省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9): 1035-1038. |
[7] |
赵颖, 马琳, 韩林. 2015—2019年北京市大兴区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原微生物监测结果及变化趋势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9): 1137-1140. |
[8] |
康殿巨, 斯郎格玛, 程秀伟, 张瑶, 兰莹. 2015—2020年四川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8): 920-923. |
[9] |
蔡富文, 董瑞, 张斯钰, 刘富强. 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体系及预警系统研究进展[J].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7): 894-897. |
[10] |
王超, 王同瑜, 姜金茹, 吴阳博, 牛彦麟, 赵耀, 马晓晨. 2015—2019年北京市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6): 689-692. |
[11] |
刘春, 刘小翼, 杨军, 徐勇, 朱永义, 杨俊, 刘鹃, 谢丹. 2015—2020年内江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82-584. |
[12] |
聂勇光, 刘风仙. 2016—2020年滨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78-581. |
[13] |
叶佩芝, 陈惠珍, 丁心桢. 某三甲医院全科病房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614-615. |
[14] |
杨启凡, 冯晶, 雷子辉, 申鑫, 王云霞, 甘勇. 国内外老年人结核病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638-640. |
[15] |
韦小琼, 岑远英, 吕冬艳, 陆夏瑜. 百色市2009—2020年人狂犬病流行特征及监测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4): 435-43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