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5-10-15
  

  • 全选
    |
    专题报道论著
  • 丁贤彬, 焦艳, 丁睿, 穆皓, 高旸, 许杰, 陈婷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153-11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庆市未特指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not otherwise specified,CKD NOS)死亡率、死亡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为开展CKD NOS防治提供建议。 方法 利用2012—2023年重庆市死因监测数据中根本死因为《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第十次修订本)》的CKD NOS编码(N18,N19),采用SPSS 26.0软件统计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早死导致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率和平均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 AYLL),不同性别和城乡死亡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率的趋势变化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表示。 结果 重庆市CKD NOS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由2012年0.59/10万和0.38/10万上升到2023年的1.41/10万和0.61/10万,AAPC分别为8.90%和5.25%,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2014和2023年男性CKD NOS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CKD NOS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8.17%、4.84%、10.19%和6.37%上升,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及2019年后城市CKD NOS死亡率高于农村地区,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CKD NOS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14.82%和11.71%上升,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 NOS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比较各年龄组CKD NOS死亡率变化趋势发现,50~、60~、70~、≥80岁年龄组CKD NOS死亡率分别以年均8.51%、3.87、7.21%和6.75%上升,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23年CKD NOS YLL率以年均6.90%上升,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6,P<0.001)。2012—2023年重庆市CKD NOS AYLL与标化AYLL分别以年均1.83%和1.21%下降,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012—2023年重庆市CKD NOS死亡率和YLL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死亡率、标化死亡率、YLL率均呈上升的趋势,应重视CKD NOS的防治,男性和城市居民是重点关注的人群。
  • 蔡林利, 梁莹, 赵欢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158-11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重庆市北碚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3年9—10月抽取重庆市北碚区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和问卷调查,运用 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2023年重庆市北碚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8.61%(802/2 803),其中超重检出率为15.09%(423/2 803),肥胖检出率为13.52%(379/2 803)。男生超重肥胖和肥胖检出率(34.18%、16.52%)均高于女生(21.54%、9.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084、27.330,P<0.05);超重肥胖和肥胖检出率均随着学段的上升呈下降趋势(χ2=7.147、6.454,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吃油炸食物次数、吃新鲜水果次数、每天中高强度运动时间60 min以上、室内静坐时间是中小学生肥胖的影响因素。 结论 重庆市北碚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改善超重肥胖状况。
  • 张可, 石小毛, 肖明, 邓培培, 邓飞萌, 刘卓, 王晓华, 刘杨媚, 曹淑媛, 欧阳海艳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163-11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脑卒中风险筛查,了解≥40岁人群的脑卒中风险等级现状,分析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流行情况及一般人口学分布特征,为脑卒中一级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4年2月—2024年12月参与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40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心电图检查收集相关资料,《脑卒中危险评分卡》评估脑卒中风险等级。采用 χ2检验与秩和检验比较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的差异。 结果 共1 219例调查对象纳入分析,脑卒中中高危风险检出744例(61.03%)。男性的中高危占比(72.15%)高于女性(55.33%),随年龄增加中高危比例呈上升趋势,退休/无业人群的中高危占比高于其他人群(均P<0.001)。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超重或肥胖和脑卒中家族史的暴露率高于女性(P均<0.05)。随年龄增长,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及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的暴露率上升,缺乏运动和脑卒中家族史的暴露率下降(均P<0.05)。城市人群的血脂异常、糖尿病、脑卒中家族史暴露率高于农村人群(均P<0.05)。研究发现,随文化程度提升,人群高血压暴露率降低(P<0.05),且文化程度与血脂异常、糖尿病、脑卒中家族史暴露率存在显著关联(均P<0.05)。不同职业状况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及缺乏运动的暴露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率排名前3的是血脂异常(76.48%)、高血压(75.54%)、超重或肥胖(64.38%);危险因素暴露≤3项者占52.15%,暴露4项者占27.82%,暴露5项者占15.99%,暴露≥6项者占4.03%。 结论 ≥40岁人群脑卒中中高风险检出率较高,需重点关注男性、高龄及退休/无业群体,强化以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超重或肥胖为核心的个性化综合管理,以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
  • 孔令霞, 刘璐, 刘伟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169-11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握力水平与哮喘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20年数据,选取11 790例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体,使用握力测量仪评估最大握力水平。根据握力水平将样本分为四组(Q1~Q4),并以自述医生诊断哮喘作为结局变量。研究采用Cox回归分析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模型,在调整性别、年龄等混杂因素后,探讨握力与哮喘之间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从数据库初筛14 611例样本,剔除因缺失相关资料的2 982人后, 共纳入11 629例研究对象,平均随访时间为(7.57±2.50)年,593名参与者新发哮喘,发病密度为6.88/1 0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握力水平与哮喘发病率呈负相关(P趋势=0.017)。Q4组(握力水平最高)与Q1组(握力水平最低)相比,哮喘发病风险显著降低(HR=0.70,95%CI:0.52~0.95,P=0.021)。RCS分析表明,握力与哮喘发病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P<0.001)。亚组分析发现,非肺部疾病史人群中,握力水平与哮喘发病率呈负相关趋势(P趋势=0.002),并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P交互=0.049),而有肺部疾病史者未见显著关联(P趋势=0.836)。 结论 较高的握力水平与较低的哮喘发病风险相关,提示握力可能成为评估哮喘发病风险的潜在指标,尤其在无肺部疾病史的群体中更为显著。较强握力的人群哮喘风险显著降低,为哮喘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
  • 李菁蕾, 洪忻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175-11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测算了解2023年南京市成年人健康期望寿命(healthy-adjusted life expectancy,HALE),评价人群健康水平并提供相应的指导依据。 方法 2023年通过南京市健康期望寿命专项调查获取健康状态资料,在南京市12个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有效样本数18 406例,结合南京市2023年人口和死亡数据,基于沙利文法和复合分层序数(compound hierarchical ordinal probit,CHOPIT)模型测算HALE。 结果 自报健康数据经CHOPIT模型校正后,南京市18岁以上居民的期望寿命(life expectancy,LE)和HALE结果分别为63.05和42.39岁,因伤残损失的健康期望寿命(expectation of lost healthy years,LHE)为20.66岁,LHE/LE为32.77%,随年龄增长,HALE损失占LE的百分比逐渐增大。各年龄组的LE女性高于男性,<85岁年龄组的HALE女性高于男性,≥85岁年龄组的HALE男性高于女性,各个年龄组的LHE和LHE/LE女性高于男性,年龄越大,男女性的LHE差距越小,LHE/LE越大。 结论 南京市HALE存在明显年龄、性别差异,应加强老年人的综合健康管理,对不同性别人群采取针对性的政策制定,进一步提高全人群HALE。
  • 论著
  • 任悄悄, 朱鸿斌, 张福艳, 周亮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180-11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四川省8~18岁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现状,并探讨龋病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为中小学生龋病预防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依据。 方法 2023年9—11月对四川省18个市的8~18岁中小学生开展龋病检查、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偏相关分析体质指数与龋失补总数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龋患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完成207 472例中小学生调查,患龋率为 47.20%(97 929例),随年龄的增加呈波动下降趋势(χ2趋势=122.342,P<0.001);有龋齿组营养不良检出率(8.60%)高于无龋齿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492,P<0.001);有龋组学生身高均值均低于无龋组(t=61.861,P<0.001);体质指数与龋失补总数呈负相关(r=-0.08,P<0.001) ;女生(OR=1.387,95%CI:1.363~1.412)、不住校(OR=1.058,95%CI:1.036~1.081)、营养不良(OR=1.197,95%CI:1.158~1.237)、每天少于1次吃油炸食物(OR=1.072,95%CI:1.051~1.093)、每天1次及以上吃油炸食物(OR=1.161,95%CI:1.112~1.212)与龋病发生呈正向关联,初中(OR=0.552,95%CI:0.540~0.565)、高中(OR=0.726,95%CI:0.707~0.745)、超重(OR=0.791,95%CI:0.771~0.812)、肥胖(OR=0.679,95%CI:0.658~0.701)、每天1次及以上吃新鲜蔬菜(OR=0.906,95%CI:0.859~0.955),与龋病发生呈负向关联。 结论 四川省8~18岁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较高,龋病影响学生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应实施有效干预措施,降低患龋风险。
  • 黄恩厚, 高刚, 赵鹤鹤, 张文杰, 葛荣干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185-11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移动流行区间法(moving epidemic method,MEM)建立苏州市吴中区手足口病监测预警模型,评估手足口病的流行强度并为分级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分析2015—2023年苏州市吴中区手足口病的发病数据,将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划分为第8—35周的春夏流行季和第36周至次年第7周的秋冬流行季。经交叉验证后建立春夏季和秋冬季MEM 模型,并对吴中区及其乡镇2023年第36周至2024年第33周手足口病流行水平进行评估预警。 结果 春夏流行季剔除2016、2020及2022年数据后建模,δ取值2.1,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0.904、0.771及0.675。秋冬流行季剔除2015/2016年度与2018/2019年度数据后建模,δ取值3.3,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0.863、0.849及0.712。春夏、秋冬流行季MEM模型拟合效果均较优。2023年第36—46周处于秋冬流行季流行期,周发病率峰值为6.85/10万,达中等流行强度。2024年第20—29周处于春夏流行季流行期,周发病率峰值为8.88/10万,为低流行强度。其中,吴中区各乡镇手足口病流行强度不一,中等及以上流行强度地区呈现集中分布。 结论 MEM可用于苏州市吴中区手足口病流行的监测,具有较好的评估和预警效果。
  • 李佳, 李瑞恒, 彭荣荣, 任钰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190-11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4—2023年重庆市万州区学校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整理归纳2014—2023年重庆市万州区学校传染病发病数据,采用 Joinpoint 软件分析发病率的变化趋势。 结果 2014—2023年重庆市万州区学校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 329.32/10万,以呼吸道传染病(73.61%)为主,主要发病人群为幼托儿童和小学生(74.62%),城区学校发病高于乡镇(χ2=791.546,P<0.001),流感、手足口病、水痘、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高发(占98.43%),不同学段传染病发病前5位顺位不同。学校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APC=22.031%,P=0.047),丙类传染病趋势与之一致(AAPC=27.077%,P=0.046)。流感(AAPC=91.968%,P<0.001)和其他感染性腹泻(AAPC=23.461%,P<0.001)是影响学校传染病上升的主要病种。水痘(AAPC=-5.070%,P=0.037)和流行性腮腺炎(AAPC=-22.475%,P<0.001)呈下降趋势,手足口病(AAPC=-4.071%,P=0.443)和肺结核(AAPC=-11.614%,P=0.076)趋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重庆市万州区学校传染病高发,应根据重点传染病综合学段特点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
  • 王芬, 曹瑞, 余林生, 徐俊, 韩凤情, 陈宇, 黄鑫胜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195-11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2014—2023年湖北省英山县斑疹伤寒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该地区斑疹伤寒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对2014—2023年湖北省英山县斑疹伤寒的发病情况、就诊情况等人口学及流行病学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英山县斑疹伤寒在时间、地区和人群上的分布情况及诊断现状。 结果 2014—2023年湖北省英山县共报告斑疹伤寒病例638例,无死亡病例报告;10年来,报告病例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发病率为20.18/10万;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4—11月(98.12%,626/638),4—5月和9—11月为英山县斑疹伤寒流行季节。英山县11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最高的3个乡镇为陶家河乡(46.24/10万)、草盘地镇(43.44/10万)和杨柳湾镇(42.90/10万);时空扫描结果显示,2014—2023年英山县斑疹伤寒报告病例存在二级聚集区域,共涉及4个乡镇。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χ2=78.520,P<0.001),年龄以50~<60岁人群发病率最高(388.42/10万),职业以农民占比最高(93.57%,597/638)。报告病例发病至诊断中位数时间为5 d,确诊病例占比低(8.46%,54/638);病例主要由英山县综合性医院报告。 结论 斑疹伤寒病例在湖北省英山县分布广泛,有一定的季节性,以农民发病为主,在女性和中老年人群中高发。有必要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监测和防控,对重点人群开展宣传教育。
  • 黄韵, 刘艳红, 黄莉, 李彦柔, 吴明泽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199-12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营养素养与不健康饮食行为的关联,为培养学龄儿童健康饮食习惯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22年12月对深圳市宝安区7所学校4~6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各2 293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学龄儿童营养素养水平与不健康饮食行为之间的关联。 结果 深圳市宝安区学龄儿童总营养素养平均分为(68.87±8.54)分;学龄儿童过去7 d不健康饮食行为报告率为62.10%,学龄儿童存在综合不健康饮食行为报告率为27.87%,主要表现为每天吃奶及奶制品少于1次(35.41%)、每天吃水果少于1次(23.72%)和不是每天吃早餐(17.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营养素养(OR=0.510,95%CI:0.418~0.622)、技能营养素养(OR=0.418,95%CI:0.308~0.566)和总营养素养水平(OR=0.420,95%CI:0.312~0.564)与学龄儿童不健康饮食行为呈负向关联(P<0.05)。 结论 学龄儿童营养素养与儿童不健康饮食行为密切相关,全面提升学龄儿童营养素养可能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饮食行为。
  • 王立军, 屈素格, 高伟, 谢赟, 孔凡旭, 师鉴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05-12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河北省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水痘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6—2020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16—2020年河北省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7起,发病2 631例,罹患率为2.53%。发病数呈现4—6月和10—12月双峰分布。报告的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发生在学校,以小学为主(占87.01%)。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持续时间与病例数呈正相关(r=0.663,P<0.001)。随着学校年级升高,罹患率有降低趋势(χ2趋势=146.925,P<0.001)。 结论 2016—2020年河北省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分布在小学,小学生是防控的重点人群;发病呈双峰分布;建议加强学校水痘事件监测的敏感性,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
  • 张泽波, 李辉, 俞紫莲, 汤雨晴, 童秋亚, 陈亚慧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09-12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疫苗接种定额经费补贴政策下在校七年级女生父母对HPV疫苗认知及接种意愿,为制定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23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宁波市鄞州区按城乡中学比例随机抽取22所中学,再按学校规模随机整群抽取3~6个班级的七年级女生父亲或母亲为调查对象。经班主任线下讲解政策后,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HPV及HPV疫苗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疫苗接种意愿情况等内容,分析其愿意给女儿接种HPV疫苗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收集到2 42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 334份(占96.1%)。调查对象中,母亲2 230人(占95.5%),城镇家庭1 825人(占78.2%)。定额经费补贴政策下,90.5%的家长愿意尽早给孩子接种HPV疫苗,52.7%的家长选择尽早给孩子接种进口九价疫苗,愿意接种的主要原因是认可疫苗可有效预防宫颈癌(69.3%),不愿接种的主要原因为孩子尚小没有接种疫苗必要(53.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担心自己会患宫颈癌等疾病(OR=1.908,95%CI:1.404~2.593)、知晓疫苗接种最佳年龄段(OR=6.158,95%CI:4.472~8.480)、知晓接种年龄越小获益越高(OR=2.049,95%CI:1.454~2.889)是愿意给孩子尽早接种HPV疫苗的影响因素。 结论 定额经费补贴政策下,家长给孩子接种HPV疫苗有较高意愿,但对HPV疫苗最佳接种年龄等知识存在误区,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目标人群HPV疫苗接种率。
  • 邵灵, 秦伟, 张庭婷, 张夏晴, 陈亚飞, 王瑶, 潘璠, 张欢, 吴学忠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14-12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六安市适龄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疫苗接种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方法 通过安徽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与国家免疫规划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9—2023年9~45岁女性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HPV2、HPV4和HPV9)接种信息与不良反应发生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HPV疫苗接种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六安市2019—2023年共接种HPV疫苗349 655剂,年均增长率为122.06%;HPV2、HPV4、HPV9全程接种率最高的年龄组分别为35~39、30~34、20~24岁;截至2023年12月,适龄女性全程接种率为11.02%,9~14岁女性全程接种率为0.25%。HPV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为5.72/10万剂(20例)。 结论 六安市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剂次、接种率持续增长,但接种率仍处于较低水平,9~14岁女性接种率最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 孙玲丽, 张娣, 李杨, 朱飞, 王彩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19-12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21—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中小学生血压偏高检出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从2021—2023年蚌埠市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资料中分别选取3 340、11 178、10 732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比较各因素之间血压偏高检出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小学生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21—2023年蚌埠市中小学生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0.51%,男生为21.24%,高于女生19.72%(χ2=8.896,P=0.003);小学生和初中生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21.38%、20.56%,高于高中生19.18%(χ2=11.710,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OR=1.422,95%CI:1.312~1.541)和肥胖(OR=2.256,95%CI:2.090~2.435)、节假日偶尔运动(OR=1.140,95%CI:1.071~1.213)、郊县学生(OR=1.414,95%CI:1.329~1.504)、不住校(OR=1.106,95%CI:1.013~1.209)、过去1周从不吃早餐(OR=1.266,95%CI:1.037~1.546)为影响中小学生血压偏高的关联因素。 结论 蚌埠市中小学生血压偏高检出率较为严重,相关部门应制定并落实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保障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
  • 颜杰, 洪杰, 孙春, 肖瑶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23-12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23年荆州市常住居民主要伤害死亡方式及空间分布特征,为荆州市有效开展伤害干预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在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提取2023年荆州市常住居民伤害死亡数据, 用Excel 2010对死亡数据进行整理,计算死亡率和构成比;利用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伤害死亡率进行标化;应用ArcGIS10.8软件对2023年荆州市常住居民主要伤害死亡方式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 结果 2023年荆州市常住居民伤害死亡数为5 437人,伤害粗死亡率为105.88/10万,标化伤害死亡率为84.03/10万;前5位伤害死亡方式分别是意外跌落、自杀、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溺、其他非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死亡数分别为1 688、1 585、980、469、367例,前5种伤害死亡方式占全部伤害死亡数的93.60%;男性伤害粗死亡率高于女性(χ2=17.939,P<0.001);城市伤害粗死亡率低于农村(χ2=366.197,P<0.001);0~19岁组人群伤害死亡率最高的是淹溺,死亡率为5.41/10万;20~34岁人群伤害死亡率最高的为自杀,死亡率为6.37/10万;35~64岁人群伤害死亡率最高的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死亡率为17.70/10万;65岁及以上人群伤害死亡率最高的是意外跌落,死亡率为152.63/10万;2023年荆州市常住居民因意外跌落、自杀、机动车交通事故和淹溺导致的死亡在空间上均存在一定的聚集性,意外跌落全局Moran’s I指数为0.160(Z=2.396,P=0.017),自杀全局Moran’s I指数为0.306(Z=4.441,P<0.001),机动车交通事故全局Moran’s I指数为0.198(Z=2.878,P=0.004),淹溺全局Moran’s I指数为0.364(Z=5.050,P<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提示:高-高聚集地区主要分布在荆州市的农村地区,低-低聚集地区主要分布在荆州市的中心城区。 结论 2023年荆州市主要伤害死亡方式为意外跌落、自杀、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溺;主要伤害死亡方式存在性别、城乡、年龄的差异以及空间聚集性。
  • 鲍巍巍, 方吴妤倩, 施永跃, 胡宇攀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28-12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永康市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发现、诊断和处置经过,用新发病例数和蚊媒密度变化来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为今后类似疫情的防控提供经验。 方法 采集1例有印度尼西亚旅居史的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血液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媒介伊蚊应急监测和处置。 结果 该病例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仅存在发热、咽痛等症状;发病前有印度尼西亚旅居史,确认为印度尼西亚输入性病例,经过对症支持治疗,病例痊愈出院。通过病例防蚊隔离治疗、成蚊灭杀、蚊虫孳生地清理等防控措施的落实,疫点核心区等的蚊媒密度逐渐下降,最长潜伏期内未发生二代病例。 结论 该病例为永康市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发现及时、调查处置果断,落实成蚊灭杀、蚊虫孳生地清理等主要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蚊媒密度,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 调查研究
  • 邹砾晨, 李杰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32-12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2023年四川省某中学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疫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探讨疫情处置经验,为预防和控制此类暴发疫情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病例定义、病例搜索,分析流行曲线,寻找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和环境卫生学调查,收集病例粪便和井水样本进行肠道病毒和常见肠道致病菌检测,确定致病原因。 结果 共发现细菌性痢疾病例376例,罹患率为10.49%(376/3 583);临床表现为腹泻97.61%(367/376)、腹痛94.15%(354/376)、发热91.22%(343/376)、里急后重80.32%(302/376)、黏液脓血便33.51%(126/376);流行曲线呈持续同源暴露模式;病例对照结果显示,饮用生水为危险因素(OR=9.65,95%CI:4.25~21.90),平均每日饮用生水量与发病风险呈现剂量反应关系(χ2 =4.299,P=0.038);环境卫生学调查结果显示,井水被雨水污染,且未被完全消毒;在自备井水、蓄水池井水、直饮井水、病例粪便样本中均检出福氏Ⅵ型志贺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菌株具有同源性。 结论 该事件为一起学生饮用福氏Ⅵ型志贺氏菌污染的井水导致的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需改进学校供水设施,加强学校饮用水消毒和监测工作。
  • 贾园, 夏家爱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36-12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高龄孕产妇分娩恐惧的潜在剖面及其影响因素,为医疗卫生机构制定差异化干预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2022年1月—2023年12月调查470名高龄孕产妇人口学资料、产科因素、分娩恐惧、抑郁、焦虑和社会支持水平,利用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模型对分娩恐惧进行分组,利用稳健三步法对分娩恐惧潜在剖面影响因素进行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470名高龄孕产妇分娩恐惧发生率为87.02%,可以分为低分娩恐惧组(37.45%)、高恐惧孩子健康-失去控制组(24.25%)及高分娩恐惧组(38.30%)。经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自评健康状况、倾向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是高恐惧孩子健康-失去控制组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倾向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产前教育、焦虑症状是高分娩恐惧组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高龄孕产妇分娩恐惧发生水平较高,且存在3个不同的潜在剖面,医疗卫生机构的产科医护人员应及早识别不同潜在剖面,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分娩恐惧水平。
  • 朱蓓, 蔡锡顶, 白敏, 吴琼, 朱水芳, 胡妙君, 程昊悦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41-12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舟山海岛地区儿童的抑郁症状检出情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12月在舟山市小学和医院健康体检儿童中选取研究对象,自编社会人口学问卷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用于信息收集。采用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舟山海岛地区儿童共1 338人,患有抑郁症状的儿童有69例(5.16%),非抑郁儿童1 269例(94.84%)。不同性别、户籍及身高发育情况的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体重发育情况的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儿童情绪症状、躯体症状及抑郁症状评分均高于非抑郁组儿童(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7~岁儿童(OR=0.464,95%CI:0.252~0.855)、体重发育正常的儿童(OR=0.525,95%CI:0.314~0.876)检出抑郁症状的风险更低,是检出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P<0.05)。以情绪症状评分为结局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重发育超重或肥胖儿童(95%CI:0.450~1.224)的情绪症状评分更高(P<0.05)。以躯体症状为结局时,上述因素均与躯体症状评分无关联(P>0.05)。 结论 舟山海岛地区儿童的抑郁症状检出率较低,但仍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保障儿童心理健康。
  • 赵军茹, 任白悦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45-12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PHD)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AECOPD患者PHD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榆林市星元医院收治的225例AECOPD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患者合并PHD的发病情况将患者分为AECOPD组和AECOPD合并PHD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诱发PHD的影响因素。 结果 225例AECOPD患者在治疗期间有43例出现PHD,发生率为19.11%。两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史、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合并PHD组患者的年龄、病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NYHA心功能分级III/IV级比例均高于AECOPD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OR=2.832,95%CI:1.579~5.079)、病程长(OR=2.683,95%CI:1.394~5.164)、心功能差(OR=2.713,95%CI:1.134~6.490)、CRP升高(OR=3.130,95%CI:1.595~6.143)、NT-proBNP升高(OR=3.083,95%CI:1.413~6.727)均为AECOPD诱发PHD的高危因素。 结论 AECOPD患者有较高PHD的发生率,高龄、病程长、心功能差、CRP升高、NT-proBNP升高均为AECOPD诱发PHD的高危因素,对于有高危风险患者应加强监测,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 肖丽佳, 尹进, 高立冬, 蔡亮, 阳志文, 戴俊斌, 高琼, 张莹莹, 郭宁远, 夏昕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48-12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基于《人群聚集场所手卫生规范》(WS/T 699-2020)(简称《规范》)宣传贯彻(简称宣贯)活动对公众手卫生知识和行为习惯的影响。 方法 2023年9月—2024年7月,针对多个人群聚集场所开展系列《规范》宣贯活动,利用问卷调查对宣贯前后公众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及行为习惯依从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次共回收有效问卷8 701份,有效回收率97.87%。通过开展宣贯活动,公众手卫生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从93.79%提高到98.96%(χ2=163.529,P<0.001),手卫生行为习惯的总体依从率从67.77%提高到83.25%(χ2=280.120,P<0.001)。与宣贯前相比,宣贯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3.13%(χ2=67.853,P<0.001),手卫生行为习惯的依从率提高了13.99%(χ2=172.977,P<0.001);非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11.27%(χ2=124.993,P<0.001),手卫生行为习惯依从率提高了21.59%(χ2=140.992,P<0.01)。 结论 系统的《规范》宣贯活动能显著提升人群聚集场所内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实践水平,规范手卫生行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 蒋芬芳, 黄红英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52-12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社会疏离感现状,并分析病耻感在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述情障碍和社会疏离感间的中介效应。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东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22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一般疏离感量表进行调查。采用AMOS 24.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结果 22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社会疏离感得分为(37.81±7.22)分,病耻感得分为(52.31±15.12)分,述情障碍得分为(59.34±9.31)分。不同性别、学历、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社会疏离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病耻感、述情障碍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社会疏离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病耻感在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述情障碍和社会疏离感间具有41.58%的中介效应。 结论 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社会疏离感处于中等水平,病耻感在其述情障碍和社会疏离感间存在中介效应,临床上应关注其述情障碍及病耻感程度,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患者的社会疏离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赵淑军, 刘甘露, 李佳, 刘子娟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57-12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仙桃市在校学生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现状及分布特征,为指导学校制定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仙桃市2023年初高中在校学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筛查及检出患者资料进行汇总和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23年仙桃市初高中学生MTB潜伏感染率为0.98%,患者检出率为4.38/万;高中学生MTB感染率高于初中(χ2=7.942,P=0.005);女生PPD强阳性率高于男生(χ2=7.662,P=0.006);检出患者学校学生MTB感染率、PPD强阳性率均高于未检出患者学校(χ2=10.006、11.345,P=0.002、0.001),但其一般阳性率较低(χ2=43.456,P<0.001);“感染率>一般阳性率”的学校,其学生MTB感染率和PPD强阳性率均高于“感染率≤一般阳性率”的学校(χ2=15.508、6.139,P<0.05),且其检出患者的学校占比是“感染率≤一般阳性率”学校的9.23倍(P=0.008)。 结论 仙桃市初高中学生结核潜伏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应规范开展学校结核病筛查,重视学生校外结核或家庭结核的防控,对PPD筛查感染率大于一般阳性率的学校加大患者排查力度,严防漏检。
  • 吕三尤, 许美园, 吕玲玲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61-12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东阳市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东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的315例儿童青少年为调查对象,采用自拟的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调查儿童青少年的基本人口学特征、睡眠时间、社会支持情况及社交焦虑程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评分的影响因素。 结果 315名研究对象社交焦虑得分(5.93±4.30)分。不同性别(t=7.051,P<0.001)、就读年级(F=20.038,P<0.001)、平均睡眠时间(t=10.998,P<0.001)、社会支持水平(t=8.516,P<0.001)其社交焦虑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1.150)、就读年级(b=1.246)、平均睡眠时间(b=2.810)、社会支持水平(b=-1.673)是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得分的影响因素。 结论 东阳市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卫生健康部门应引导家长及学校高度重视女生、高年级以及低社会支持水平儿童的社交焦虑水平,并培养儿童青少年正确的睡眠习惯。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 李轶, 陈东洋, 曾栋, 李帮锐, 鲁兵, 伍碧珍, 李欣, 卢岚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64-12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灵敏、简便、抗干扰能力强的适用于测定食用油脂中微量汞的直接测定方法。 方法 将食用油脂样品直接称量于样品舟中,加入中性氧化铝作为食用油脂的吸附剂,用直接测汞仪进行测定。系统考察吸附剂的种类,吸附剂与样品称样量的比例,并讨论干扰的可能来源。 结果 中性氧化铝消除干扰效果最好,其与食用油脂的最佳比例为2∶1。汞含量分别在0~20 ng和20~600 ng成较好的二次关系,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9。以样品取样量为0.10 g计,方法检出限为0.13 ng/g,定量限为0.43 ng/g,相对标准偏差为4.7%~15.6%,回收率为81.0%~117%。本方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适用于食用油脂中微量汞的测定。
  • 刘颖, 田晓怡, 张伟, 张晓飞, 霍剑波, 曹树辉, 李启亮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69-12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2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检测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临床诊疗及疾病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23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完成咽拭子、肺泡灌洗液样本采集的门诊和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扩增技术(dual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DAT)检测方法对咽拭子或肺泡灌洗液的脱落细胞中七种呼吸道病原体RNA,包括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Flu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FluB)、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s,HPIV)、腺病毒(adenovirus,ADV)和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进行检测。 结果 共纳入6 800例患儿,共有4 013例患儿检出病原体,检出率为59.01%。其中,4 114例门诊患儿中,有2 608例患儿检出阳性,总检出率为63.39%;住院患儿2 686例,检出阳性1 405例,总检出率为52.31%。χ2检验结果显示,门诊FluA、FluB、ADV的检出率均高于住院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咽拭子样本检测, FluA、FluB、ADV、MP门诊检出率均高于住院,RSV门诊检出率低于住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患儿不同年龄段病原体检出率比较中,FluA、RSV、PIV、ADV、M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检出率比较中,FluA、FluB、RSV、HPIV、ADV、M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儿不同年龄段病原体检出率比较中, RSV、PIV、ADV、M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检出率比较中,FluA、FluB、RSV、PIV、ADV、MP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病原体阳性3 526例,占87.86%,2项病原体阳性482例,占12.01%,3项及以上病原体阳性5例,占0.12%。 结论 MP、ADV、RSV和FluA是北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最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MP检出率最高且合并混合感染也较为普遍,住院患儿常见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可选用咽拭子样本,疑似ADV或MP感染患儿建议选择肺泡灌洗液样本可提高检出率。
  • 卫生管理
  • 刘美佟, 杨静玥, 胡旃, 范荻, 张兆强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74-12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研究2021—2024年湖南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情况,分析生物安全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和从业人员现状。 方法 通过“湖南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收集相关资料,对2021—2024年湖南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开展情况和持证人员现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培训和考试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包括线上22期和线下22期,累计培训21 621人次,合格21 572人次,总合格率99.8%。现有持有效期内合格证的人员20 853人,其中电子证书18 758人(占90.0%)。女性14 343人(占68.8%),男性6 510人(占31.2%)。39岁及以下14 179人(占68.0%),本科以上学历13 622人(占65.3%),初/中级职称人员17 928人(占86.0%),高级职称人员2 372人(占11.4%),专业技术岗位18 841人(占90.4%)。持证人员中,长沙市人数最多,为5 343人(占25.6%),张家界市人数最少,为230人(占1.1%)。持证人员在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11 233人(占53.9%)。 结论 湖南省应建立更加科学系统的生物安全培训体系,加强生物安全二级生物安全骨干培训,逐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持证率和培训效果。
  • 综述
  • 张琳歆, 王春娥, 丁莉莎, 彭敏兰, 彭蔚, 陈建伟, 寻寒, 周纯良, 彭晔炜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0): 1277-12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10.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推进、健康理念成为社会共识、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康养产业。康养服务在健康、养老、医疗护理等方面得到政策支持,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我国康养产业主要面向老年人和其他追求健康养生的人群,依托医疗资源、自然资源、特色文化、特色服务建立多种康养服务模式。康养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好抓手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必然选择,但同时具有概念不清晰、规划不完备、人才缺口大、服务质量低等多种问题。从健康视角分析其发展历程和行业现状,总结主要类型和特点,我国康养服务应尽快完善政策保障、统筹发展规划、加强科学研究、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