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15
  

  • 全选
    |
    专题报道——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 董旭峰, 宋猛, 高雪芬, 高璐, 王彤, 李晓清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山西省流感综合指数,预测流感流行阈值及分级强度阈值,并对应用的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山西省2010/2011—2021/2022年流行季监测数据,将周流感样病例百分比、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和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数3个指标整合成流感综合指数,结合移动流行区间法(moving epidemic method,MEM)估计山西省流感流行阈值和分级强度阈值,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拟合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指标为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等。对2022/2023年流感流行季进行预警分析。结果 基于流感综合指数值建立MEM模型,交叉验证结果显示,2010/2011年流行季的数据拟合效果较差,予以剔除。利用2011/2012—2021/2022年流行季的数据重新建立流感预警模型,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依次为0.91、0.93、0.86。预估2022/2023年流感流行季的流行前阈值为0.87,中等强度阈值为1.41,高强度阈值为3.13,极高强度阈值为4.46。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依次为0.92、0.94、0.86。结论 基于流感综合指数值的MEM模型在预估山西省流感流行阈值方面,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及时预估流感流行季节的开始和流行强度。
  • 庞学文, 王春花, 李晓蓉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天津市某区肺结核患者家庭聚集性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肺结核社区结核病的防控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22年天津市某区登记的肺结核患者家庭聚集性发病情况,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22年天津市某区肺结核家庭聚集性发病共涉及55个家庭,一个家庭内发病2~4人,确诊126人。60.56%的家庭密切接触者在家庭内首发病例确诊后的前两年发病,58.73%为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6.35%为主动发现者,续发病例中主动发现比例高于被动发现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2.22%为初治患者,就诊延误率和确诊延误率分别为38.89%和43.65%,被动发现者更容易发生就诊延误;与病原学阴性和结核性胸膜炎相比,病原学阳性患者更不容易发生确诊延误。结论 对于确诊肺结核患者应加强其治疗过程中的规范管理及随访工作,并对家庭密切接触者持续常态化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和肺结核主动筛查工作,及时发现潜在的活动性患者,减少家庭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 蔺洁, 梁智超, 胥婉婷, 曹明芹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9-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措施对克拉玛依市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影响作用,为政府部门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后分阶段分析2016—2023年克拉玛依市肺结核、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4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据,定量分析采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措施和取消疫情防控措施对克拉玛依市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的影响作用。结果 用2016—2019年报告的肺结核、猩红热、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据,分别建立Holt-Winter加法模型、AR(9,0)模型、ARIMA(0,0,3)×(1,1,0)12模型和简单季节模型,用最优模型拟合克拉玛依市2019年7—12月4种传染病报告发病数,预测相对误差在-0.020~0.028之间波动,用最优模型预测2020—2022年4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肺结核2020—2022年实际发病数较预测值分别下降33.15%、24.57%、33.53%,猩红热较预测值分别下降92.65%、97.42%、91.69%,流行性感冒较预测值分别下降87.41%、96.67%、32.18%,流行性腮腺炎较预测值分别下降59.85%、51.47%、58.99%。用2020—2022年4种传染病报告发病数据建立简单季节模型,用最优模型拟合克拉玛依市2022年7—12月4种传染病报告发病数,预测相对误差在-0.292~0.081之间波动,用最优模型预测2020—2022年4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肺结核2023年实际发病数较预测值上升59.38%,猩红热较预测值上升926.67%,流行性感冒较预测值上升666.67%,流行性腮腺炎较预测值下降3.33%。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措施对克拉玛依市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发病水平作用,但降低发病水平的持久性有限。建议今后根据疫情防控措施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影响效果,在各类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投入防控力量,事半功倍地提高疫情防控效果。
  • 谭文倩, 万燕萍, 张苏蕾, 龚德华, 徐祖辉, 梁军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15-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23年湖南省肺结核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为科学制定肺结核精准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湖南省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发病的确诊及临床诊断肺结核患者信息,分析肺结核患者的三间分布情况,并运用ArcGIS软件对肺结核疫情空间聚集性情况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23年湖南省共报告肺结核病例44 760例,报告发病率为67.77/10万,男性、中老年人和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肺结核报告发病Moran’s I指数为0.337(P<0.001),提示存在空间聚集性。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湖南省中部到西北部衡阳市、娄底市、邵阳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部分县区。结论 2023年湖南省肺结核疫情呈现一定空间聚集性,应针对娄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湖南中西部疫情高发及聚集地区和农民、中老年人等人群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控制和降低湖南省肺结核疫情。
  • 论著
  • 王哲, 朱一, 冯爽, 贺兆锴, 孙昼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20-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分析方法将4个不同防控阶段杭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数与2015—2019年同期平均报告病例数进行比较;与使用贝叶斯结构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的2020年预测报告病例数进行比较。结果 2020年共报告各类法定传染病67 270例,较前5年同期下降23.20%,较预测数下降92.04%。4个不同阶段分别报告法定传染病29 165、1 233、3 104和33 768例,分别相较于前5年上升112.74%、下降80.65%、下降63.94%和下降42.67%;相较于预测数下降76.59%、97.75%、96.48%和94.15%。从不同传播途径来看,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经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分别相较于前5年同期水平下降5.24%、42.97%和8.32%;相较于预测数下降93.73%、44.26%和8.56%。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梅毒分别相较于前5年同期水平下降6.12%、48.91%和12.09%;相较于预测数下降88.36%、49.75%和13.92%。结论 在非药物干预措施实施期间,杭州市各类法定传染病报告数均大幅下降,尤其是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等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梅毒等经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前期下降明显,后期降幅缩小。
  • 王易寒, 李静, 孙丽, 王亚菲, 王晶辉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25-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河北省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疫苗的安全性以便更好地为今后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 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20—2022年河北省AEFI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20—2022年河北省AEFI共36 390例,年均报告发生率为14.18/10万剂。男女性别比为0.90∶1,年龄集中在18岁及以上年龄段,报告时间集中在第2、3季度;94.48%的AEFI病例已痊愈或好转,87.21%的AEFI病例发生在接种完成后1 d内;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分别占AEFI的91.59%,3.21%。AEFI报告发生率最高的三类疫苗由高到低分别是带状疱疹疫苗(herpes zoster vaccine, HZV)(285.19/10万剂)、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DTaP)(119.22/10万剂)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PPV23)(52.21/10万剂)。过敏性反应是异常反应临床诊断中占比最高的一类反应,占比50.09%,报告发生率为0.23/10万。结论 2020—2022年河北省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安全性良好。
  • 时兴华, 姚红为, 白银, 鲁国, 杨风刚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33-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膳食炎症指数与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风险之间的潜在关系,为PSD的预防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8年NHANES数据,通过膳食回顾法计算脑卒中患者膳食炎症指数并评估抑郁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炎症指数与PSD风险之间的关联,利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探讨两者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共纳入1 054例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率为19.83%。总体膳食炎症指数为1.21(-0.42~2.61),PSD组膳食炎症指数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95,P<0.001)。多因素logistic显示,在调整所有协变量后,膳食炎症指数仍是PSD的危险因素,且膳食炎症指数Q4组PSD发生风险较Q1组仍显著增加(OR=2.198,95%CI:1.368~3.531,P=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结果显示膳食炎症指数与PSD呈非线性关系(非线性P=0.005)。结论 膳食炎症指数升高与PSD发生风险升高相关,维持膳食炎症指数在合理区间有利于预防PSD的发生。
  • 陈一佳, 王琛琛, 孙倩男, 许昊, 史佳虹, 李厚轩, 周楠, 洪忻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39-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南京市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 373名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人口社会学特征、全身健康情况、行为生活方式等信息,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14,OHIP-14)评估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采用多因素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1 373名 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5.14±7.67)岁。其中男性589人(42.90%),女性784人(57.10%)。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得分为2.00(0.00~9.00)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51)、文化程度(OR=0.603)、地区(OR=1.443)、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1Ac)控制达标情况(OR=1.428)、每次刷牙≥3 min(OR=1.609)、牙周炎(OR=2.429)、牙龈出血(OR=1.415)、牙龈肿胀(OR=1.843)、牙齿松动(OR=2.027)、口腔异味(OR=2.252)、咀嚼无力(OR=1.531)和抑郁状态(OR=2.759)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受多重因素影响,应积极制定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 王贺, 钟颖雨, 李欣儒, 孙珊珊, 王月云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45-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和探讨深圳地区女性孕早期抑郁、焦虑现状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联性,为实现孕早期心理健康保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于孕12周内使用抑郁自评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reener, GAD-7)和情绪六向度测评量表进行抑郁、焦虑和人格特质的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孕早期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联性。结果 共纳入540名孕妇,孕早期抑郁、焦虑检出率分别为48.33%和21.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家人照顾情况基本满意者相对于不满意者,发生孕期抑郁(OR=0.164,95%CI:0.040~0.682)风险降低、对家人照顾情况基本满意者和满意者相对于不满意者焦虑(OR基本满意=0.079,95%CI:0.020~0.308; OR满意=0.237,95%CI:0.065~0.869)风险降低。在人格特质的情绪调整(OR=0.807,95%CI:0.715~0.910;OR=0.720,95%CI:0.620~0.837)和自我察觉(OR=0.805,95%CI:0.699~0.927;OR=0.682,95%CI:0.572~0.812)得分较高者发生孕期抑郁、焦虑风险降低。结论 深圳地区孕早期妇女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与社会支持和人格特质有关,应在孕早期加强相关人群的健康教育,预防抑郁、焦虑发生。
  • 陈坚峰, 陈志莲, 马新群, 张兰, 蔡拓, 杨秀鸿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50-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丹参叶提取物对SD大鼠的致畸作用,从而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毒理学资料。方法 选取SPF级孕SD大鼠随机分为丹参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 875、3 750、7 500 mg/(kg·bw)]、溶剂对照组(等体积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受孕第6~15 d,经口给予受试物或对照物每天1次,阳性对照组于受孕第12 d腹腔注射15 mg/(kg·bw)环磷酰胺1次。分别在受孕后第0、6、9、12、15、18、20 d称量大鼠,于SD大鼠妊娠第20 d麻醉处死孕鼠,观察母鼠和胎鼠的生长发育、受孕率、生殖能力、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等指标。结果 阳性对照组孕鼠终重(402.1±21.5)g低于溶剂对照组(464.0±24.0)g (t=7.545,P=0.000),阳性对照组胎鼠身长(29.00±2.69)mm短于溶剂对照组(39.93±1.24)mm(t=33.441,P=0.000),阳性对照组外观畸形率(77.78%)、内脏畸形率(41.12%)和骨骼畸形率(100.00%)均高于溶剂对照组(0.00%、0.00%、1.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9.865,P=0.000; χ2=57.311,P=0.000; χ2=153.327,P=0.000)。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丹参叶提取物各剂量组未观察到对母鼠及胎鼠的毒性和生殖力的影响,未观察到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丹参叶提取物对大鼠无致畸作用,对大鼠母体和胚胎发育毒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均大于7 500 mg/(kg·bw/d)。
  • 邢聪会, 杨光伟, 徐芳, 柏桦, 王琦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54-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东紫苏精油急性经口和经皮毒性,为东紫苏在食、药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 急性经口毒性实验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1组溶媒对照组,其余5组精油各剂量组,精油灌胃剂量分别为464、1 000、2 150、4 640和10 000 mg/kg;急性经皮毒性实验精油剂量为2 000 mg/kg。连续观察14 d,记录毒性反应、死亡情况、小鼠体重、器官重量、摄食量,检测生化指标和脏器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急性经口毒性雌雄鼠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5 010 mg/kg,95%可信限为3 440~7300 mg/kg,与溶媒对照组相比,体重、进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鼠10 000 mg/kg剂量组肺脏和肾脏系数大于溶媒对照组(P<0.05)、雄鼠2 150 mg/kg剂量组心脏和10 000 mg/kg剂量组肝脏系数大于溶媒对照组(P<0.05);生化指标除雄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 150 mg/kg剂量组大于溶媒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显示10 000 mg/kg剂量组雄鼠肝组织肝窦部分红细胞充盈、肝脂肪变性,心和肾无明显病理改变。急性经皮毒性未出现明显毒性反应,毒性分级属于类别5,皮肤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结论 东紫苏精油急性经口毒性LD50为5 010 mg/kg,属实际无毒,但10 000 mg/kg剂量对雄鼠的肝具有一定损伤;急性经皮毒性较低。
  • 王诚, 王小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60-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5—2022年金华市户籍居民肺癌发病流行病学规律,为制定针对性的肺癌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22年金华市户籍居民肺癌发病个案资料,计算构成比、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等;采用曲线估计指数分布回归模型分析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趋势χ2检验对构成比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组间差异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组间差异进行比较;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平均发病年龄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肺癌是2015—2022年金华市户籍居民发病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占比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70.144,P<0.001);肺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是(65.15±12.71)岁,各年份男性平均发病年龄均大于女性(P<0.001),肺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t=-6.393、t=-7.096、t合计=-12.806,P<0.05);男性粗发病率、女性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以及全人群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肺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80岁组达到高峰。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组均表现出随年度推移呈上升的趋势(P<0.05),≥80岁组则表现出了下降趋势(P<0.05)。结论 肺癌是金华市发病最高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且有上升趋势,发病趋于年轻化,女性患者占比增高,在加大对老年人群的癌症筛查工作同时还应加强对中青年人群的防癌宣传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意识。
  • 吕倩, 王乐三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64-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09—2022年湘潭市手足口病发病趋势,探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季节乘积模型在手足口病预测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进一步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构建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选出最优模型,利用最优模型预测2023年1—10月手足口病发病数,并与实际报告发病数进行拟合分析。结果 2009—2022年湘潭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83 005例,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趋势,波动较大,发病高峰基本出现在4—7月,9—11月可出现小高峰,2020年发病高峰后延至8—10月。模型构建结果显示,ARIMA(1,0,2)(0,1,1)12为最优模型,其平稳R2为0.880,贝叶斯值为12.14,其残差经Ljung-Box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残差为白噪声,认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在流行季节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等儿童集中聚集场所防控措施,对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和保障儿童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调查研究
  • 黄亚男, 卢雯雯, 牛丹, 赵敏霞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68-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运城市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老化期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卫生健康部门制定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3年1—7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利用自拟问卷对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区、养护区入住的老年人进行一般情况、社会资本、抑郁及老化期望调查。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不同特征老年人老化期望得分情况, Pearson相关分析老年人社会资本、抑郁与老化期望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人老化期望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595名,老化期望平均得分(55.98±15.93)分,老年人老化期望得分在不同年龄组、婚姻状况、每月个人收入、失能情况、慢病情况及医疗保险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老化期望得分与社会资本得分呈正相关(r=0.193,P<0.001),与抑郁症状得分呈负相关(r=-0.386,P<0.00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罹患慢病(β=-4.892,95%CI:-7.448~-2.336)、存在失能(β=-5.813,95%CI:-8.907~-2.719)、获得社会资本程度(β=0.204,95%CI:0.030~0.378)及抑郁症状程度(β=-1.175,95%CI:-1.508~-0.842)是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老化期望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运城市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的老年人老化期望水平中等,医养结合机构应针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情况及社会资本情况,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改善老年人对衰老的认识及看法,提高老年人老化期望。
  • 岳溪, 张杨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72-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抑郁情况及与应对方式、希望水平的关系,为白血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503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患者抑郁情况、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评估患者应对方式、希望指数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评估患者希望水平,分析不同特征白血病患者抑郁检出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白血病患者抑郁情况与应对方式、希望水平评分的关系。结果 503例白血病患者HAMD评分为(11.92±5.12)分,检出抑郁患者260例(51.69%),其中轻、中度抑郁患者228例(45.33%),重度抑郁患者32例(6.36%)。不同文化程度、治疗时间、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的白血病患者抑郁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患者积极应对评分、HHI评分分别为(3.91±1.08)分、(19.91±3.66)分,均低于无抑郁组的(6.58±1.82)分、(23.58±4.17)分,消极应对评分为(6.38±1.79)分高于无抑郁组的(4.19±1.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积极应对评分、HHI评分与患者抑郁评分呈负相关,消极应对评分与患者抑郁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白血病患者多数处于轻、中度抑郁状态,其抑郁情况与患者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治疗时间,婚姻状况、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有关,可通过强化健康教育、家属朋友的陪伴等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患者抑郁情况的发生。
  • 王莎, 史连义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75-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廊坊地区成年居民无偿献血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改进献血宣传服务、提高人群的无偿献血认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廊坊市行政区划县市中随机抽取2个县10个街头献血点、2个站内献血点展开调查,以不记名方式,一对一询问方式开展调查,调查其个人信息、家庭情况与无偿献血认知情况,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廊坊地区成年居民无偿献血认知情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236份,回收有效问卷1 200份,问卷有效率为97.09%。1 200名成年居民无偿献血认知情况总得分为(10.90±2.42)分,其中不适应献血的情况(2.26±0.63)分、无偿献血免费用血政策(2.28±0.64)分,得分相对较高,两次献血时间间隔(2.04±0.65)分,得分相对较低。不同年龄、性别的成年居民对无偿献血认知情况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收入≥5 000元的成年居民其无偿献血认知得分高于月收入<5 000元的成年居民,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成年居民其无偿献血认知得分高于中学及以下学历,献血次数2次及以上的成年居民其无偿献血认知得分高于1次或0次的成年居民,医学相关工作者的成年居民其无偿献血认知情况高于非医学工作者(P<0.05)。是否是独生子女、不同户籍地、不同父母文化情况、家庭人均年收入不同的成年居民其对无偿献血认知情况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人支持献血的成年居民其无偿献血认知得分高于家中不支持献血的成年居民,家中有无偿献血的成年居民其无偿献血认知得分高于家中没有无偿献血的成年居民(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个人月收入、学历、献血次数、职业、家人是否支持献血、家人中无偿献血情况均是成年居民无偿献血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廊坊地区成年居民无偿献血认知水平还有待提升,个人月收入、学历、献血次数、职业、家人是否支持献血、家人中无偿献血情况均会影响居民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水平。
  • 吉婧, 欧松, 阳辉, 陈曦, 夏宗平, 张春英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79-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作为长期治疗方案的HIV感染者尿液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 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变化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含TDF抗病毒治疗时间超过2年的HIV-1感染者,根据其年龄、性别、服药时间和CD4+T淋巴细胞数分组,分析影响尿液α1-MG和β2-MG异常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HIV-1感染者399例,其中男性272例、女性127例,平均(37.8±3.4)岁。男、女性尿液α1-MG和β2-MG异常率分别为84.9%、57.5%和90.4%、7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越大,感染者的尿液α1-MG和β2-MG异常率均逐渐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是接受TDF治疗的HIV-1感染者发生尿液α1-MG和β2-MG异常的危险因素(OR=4.168,95%CI:2.569~6.761; OR=3.187,95%CI:1.804~5.630);以18~35岁年龄组为参照组,36~50岁和≥51岁年龄组更容易发生尿液α1-MG和β2-MG异常。结论 HIV-1感染者使用含TDF的治疗方案可能导致尿液α1-MG和β2-MG水平升高,可将尿液α1-MG和β2-MG作为肾脏损伤的早期生物标志物,为患者及时调整抗病毒方案,制定精准化方案提供参考。
  • 夏林, 汪欢, 王田田, 蔡诗, 辛艳芳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83-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2023年2月23日武汉市某高校一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探讨疫情处置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建议。方法 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病例对照研究确定危险因素,并采集病例肛拭子和环境样本开展实验室检测。结果 共搜索到病例105例,均为学生,有两个发病高峰,学生罹患率为0.69%(105/15 263)。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腹泻(97.14%)、腹痛(57.14%)、恶心(37.14%)、呕吐(31.43%)。2月19日三食堂煲仔饭档口就餐为本次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OR=12.833,95%CI:1.262~130.518),学生集训期间使用操场卫生间是进一步传播的危险因素(OR=2.120,95%CI:1.162~4.027)。实验室检测病例标本GⅡ型病毒核酸阳性2份(2/28)。结论 此事件为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可能感染来源为三食堂煲仔饭档口食品污染,相关防控措施落实不严,同时通过操场卫生间扩大传播,导致第二次发病高峰。
  • 曹三群, 孙素芳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87-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孕晚期孕妇焦虑抑郁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杭州市富阳区孕晚期妇女焦虑、抑郁产前干预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 以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产保健门诊建立孕期档案的孕晚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态,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估孕妇的社会支持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SAS评分、SDS评分与SSR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247名孕晚期妇女,检出焦虑和抑郁孕晚期妇女分别为549名(44.03%)、590名(47.31%);总人群中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度评分分别为(45.21±5.72)分、(23.11±4.51)分、(12.04±2.38)分和(10.06±1.98)分;SAS量表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度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1、-0.316、-0.166、-0.223;SDS量表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度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1、-0.365、-0.213、-0.256。结论 妊娠晚期妇女容易发生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低,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社会支持在孕妇适应母性角色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作用,充分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孕妇尽快适应母性角色,提高自信心,减缓心理压力,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 刘芳, 叶苏玲, 叶丽君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91-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赋权的诊断-结局分类-措施分类(North American Nursing Diagnosi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Nursing Outcomes Classific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Classification,NNN)有机链接健康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干预效果,为改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病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32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16例)和试验组(1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保健指导,试验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健康赋权的NNN-链接健康管理,两组均干预至产妇分娩,并随访至产妇出院后1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出院后1周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行为管理效果、糖代谢指标、遵医行为、生活质量、负性情绪以及研究期间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出院后1周与干预前进行比较,两组健康生活方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健康行为管理效果各维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水平、遵医行为、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试验组剖宫产(10.64%vs.27.66%)、早产(2.13%vs. 23.4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98、9.553,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应用基于健康赋权的NNN-链接健康管理,能够改善产妇的遵医行为,增强其健康行为自我管理效果,从而促使其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缓解其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帮助产妇控制自身血糖水平的同时具有更好的妊娠结局。
  • 孙晓, 鲁晓莉, 弓晓月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96-1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职业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者知觉压力、工作家庭冲突和职业倦怠状况,并探讨知觉压力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1月—2023年2月抽取在乌鲁木齐市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322名职业女性且HPV感染阳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知觉压力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 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职业女性HPV感染者知觉压力、工作家庭冲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采用AMOS 24.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分析知觉压力的中介作用。结果 职业女性HPV感染者知觉压力得分为(34.72±5.24)分,工作家庭冲突得分为(63.25±15.34)分,职业倦怠得分为(54.72±12.4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时间、婚姻状况、月收入和工作单位性质其职业女性HPV感染者知觉压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数、月收入和工作单位性质的职业女性HPV感染者工作家庭冲突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工作时间、婚姻状况、子女数和月收入的职业女性HPV感染者职业倦怠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觉压力、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呈正相关(r=0.619、0.633,P<0.01),知觉压力与工作家庭冲突呈正相关(r=0.528,P<0.01);职业女性HPV感染者知觉压力在工作家庭冲突和职业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282,占总效应的39.83%。结论 职业女性HPV感染者知觉压力在工作家庭冲突和职业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降低工作家庭冲突水平的基础上,可通过降低知觉压力水平进而缓解其职业倦怠水平。
  • 莫秋霞, 蔡海琴, 陈芸, 许雪婷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101-1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预防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3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45例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睡眠障碍情况,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7分为存在睡眠障碍,分为睡眠障碍组、无睡眠障碍组,通过问卷调查及医院电子病例系统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 345例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发生72例,发生率为20.87%。睡眠障碍组与无睡眠障碍组年龄、性别、冠心病病程、是否合并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及胃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874,95%CI:1.121~3.132)、冠心病病程≥3年(OR=2.119,95%CI:1.234~3.640)、合并焦虑情绪(OR=2.335,95%CI:1.532~3.559)、合并抑郁情绪(OR=1.855,95%CI:1.047~3.288)、合并胃炎(OR=1.876,95%CI:1.193~2.950)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可据此筛选老年冠心病合并睡眠障碍的高危患者,采取相应干预对策。
  • 彭春苗, 陈丹玲, 邱铮, 张贤瑶, 农秋苗, 谢炳亮, 陈康明, 张文丽, 王小倩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106-1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深圳市龙岗区一起因餐饮店误用亚硝酸盐导致食物中毒的调查和分析,探讨预防控制措施,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食品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等方法,调查分析食物污染的环节和原因。结果 患者最初临床症状为头晕、冒冷汗、恶心、呕吐,后出现嘴唇发绀、意识不清、昏迷,潜伏期约为92 min,经使用亚甲蓝治疗后病情改善。患者胃内容物、外卖剩余食品、餐饮店后厨外环境样品、焯水肉汤检出亚硝酸盐。经调查,涉事餐饮店经营模式为线上外卖和线下经营,在制作食物过程中存在添加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购进途径为市场的商店购买。结论 该起事件为误用亚硝酸盐引起的外卖食物中毒事件,应加强对亚硝酸盐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加大对餐饮店违规使用亚硝酸盐的监管力度,以及采用综合措施加强外卖食品的监管。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 姚建花, 胡明友, 邵国健, 夏优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109-1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饮用水中一氯一碘甲烷、碘乙腈、二溴碘甲烷等7种挥发性碘代消毒副产物。方法 水样加入无水硫酸钠后迅速注入经混合的二氯甲烷及甲醇溶液分散萃取,涡旋震荡并离心后,取二氯甲烷沉积相直接进样,经DB-5MS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检测7种碘代消毒副产物。结果 采样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甲醇为分散剂提取饮用水中7种挥发性碘代消毒副产物,方法富集因子为 69~129,7种物质在DB-5MS色谱柱上分离良好,各物质线性范围为0.3~50 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检出限为0.16~1.42 μg/L,定量限为0.48~4.26 μg/L,低、中、高三水平加标的平均回收率为75.2%~119%,相对标准偏差4.1%~10.5%。结论 建立的方法采用分散液液微萃取提高了水样的提取效率,该方法高效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饮用水中7种挥发性碘代消毒副产物的快速检测。
  • 杨荣, 李国威, 李晓晶, 曾涛, 刘苗, 甘平胜, 潘心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113-1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生活饮用水中22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方法 1 L水样经过聚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后,以8 ml乙酸乙酯-二氯甲烷(1∶1)混合液、2 ml甲醇洗脱后氮吹浓缩至1 ml,DB-35MS 毛细管柱分离,以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 在优化的固相萃取条件下,22种半挥发性有机物在0.005~3.0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1,方法的检出限为0.011~0.20 μg/L,水样加标水平为0.015~1.75 μg/L时,待测物的回收率为75.4%~118.5%,相对标准偏差1.1%~4.9%。结论 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适用于同时检测生活饮用水中多种痕量半挥发性有机物。
  • 卫生管理
  • 董朝晖, 张晓琳, 姜博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119-1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老年医院患者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完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建议。方法 自制老年医疗服务需求调查问卷,于2022年8—10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天津市老年医院≥65岁的门诊及住院老年患者开展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不同特征老年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差异。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有效回收问卷396份,有效率99.0%。老年患者医疗需求各项目平均得分(3.85±0.89)分,其中健康管理与指导维度需求最高,为(4.16±0.75)分,其次为助老文化维度(4.11±0.76)分。χ2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特征老年患者,对适老设施、助老文化、健康管理与指导和老年诊疗特色4个维度需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对健康管理与指导需求尤为迫切,医疗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针对不同特征的老年患者,应提供可选择的医疗服务,以满足个体化需求。
  • 综述
  • 陈恬, 张敏, 徐徐
    实用预防医学. 2025, 32(1): 126-1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5.01.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淋巴组织的肿瘤,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状况,对患者治疗及预后有负面影响。近年来,恶性淋巴瘤发生率及死亡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合理规范化的营养支持对恶性淋巴瘤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有积极影响。目前,关于营养与恶性淋巴瘤发展的相关报道不少,但对于两者间关系尚缺乏系统性报道。通过对恶性淋巴瘤营养现状、营养与恶性淋巴瘤发展的关系及营养支持方式进行简单阐述和综合归纳,为日后恶性淋巴瘤患者营养支持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