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3-15
  

  • 全选
    |
    专题报道—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 黄超洋, 向星宇, 张斯钰, 黄一伟, 曾舸, 李文超, 王小磊, 湛志飞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257-2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湖南省儿童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HAdV)和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IFV)的监测数据,为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0年10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ILI咽拭子标本,并用荧光PCR法检测HAdV、甲/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B virus,IFV A/B)核酸。HAdV核酸阳性标本用PCR法扩增Hexon基因部分序列并测序、比对分型和构建进化树,IFV A/B核酸阳性标本用荧光RT-PCR法鉴定相应亚型/系。 结果 共检测儿童ILI咽拭子标本1 447份,检出HAdV核酸阳性标本108份,阳性率为7.46%,进一步分型检出7种亚型共67份,包括HAdV-3型28份,HAdV-7型21份,HAdV-4型9份,HAdV-55型5份,HAdV-2型2份,HAdV-1型和HAdV-14型各1份;检出IFV A/B核酸阳性标本113份,阳性率为7.81%,其中甲型H3亚型81份,乙型Victoria(BV)亚系32份。HAdV和IFV混合感染3份。2019年ILI标本的HAdV、IFV阳性率分别为14.65%、12.44%,高于2020年(分别为2.56%和4.65%)。不同性别患儿间HAdV、IF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dV或IFV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监测期间湖南省儿童ILI感染HAdV分属7种亚型,主要为HAdV-3型和HAdV-7型,感染IFV为甲型H3亚型和乙型BV系。HAdV和IFV普遍感染各年龄儿童,应加强HAdV和IFV监测和防控,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 庄梅珠, 杨丹丹, 林明珠, 薛曹怡, 费怡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261-2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3—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2013—2022年流腮发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季节指数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流腮的季节性和发病高峰期。 结果 2013—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共报告流腮6 536例,年平均发病率12.07/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季节指数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显示每年4月底到12月初为流腮发病高峰期。病例以男性为主(占61.00%),男性(14.21/10万)发病率高于女性(9.76/10万),(χ2=222.395,P<0.001)。年龄分布集中在10岁以下(占85.68%),5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257.90/10万)。幼托儿童(44.37%)、学生(37.55%)、散居儿童(13.79%)为发病的主要群体。从地区分布看,病例总数前三位的是北蔡镇(520例,7.96%)、三林镇(505例,7.73%)、川沙新镇(442例,6.76%)。2013—2022年浦东新区适龄儿童的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MR)接种率均在99.00%以上。 结论 2013—2022年浦东新区流腮疫情呈下降趋势,幼托儿童、学生、散居儿童是流腮防控的重点人群,仍应加强预防接种证查验及MMR接种、补种工作。
  • 陈碧莹, 沈耀红, 黄玉萍, 臧亚勤, 陈苗苗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265-2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探究该模型的预测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1年2—12月在某院儿科就诊的58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及膳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DII)测评结果,按7:3比例随机分配到建模集(412例)、验证集(177例)。对建模集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筛选出儿童RRT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的表现和临床实用性分别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进行评估,同时引入验证集数据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建模集41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首次确诊后1年随访中出现RRTI为64例(15.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0.666,95%CI:0.485~0.915)、家长对RRTI防控认知(OR=0.689,95%CI:0.526~0.903)是儿童RRTI的保护因素(P<0.05);过敏史(OR=2.809,95%CI:1.459~5.407)、C反应蛋白高(OR=2.296,95%CI:1.275~4.101)、DII高(OR=2.125,95%CI:1.242~3.637)、家庭成员吸烟(OR=1.467,95%CI:1.080~1.991)是儿童RRTI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因素构建儿童RRTI列线图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7(95%CI:0.815~0.935),最佳截断值(阈概率)为0.37,此时的灵敏度为0.860、特异度为0.824;校准曲线分析的Brier指数为0.097(P>0.05);引入验证集进行模型外部验证发现,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95%CI:0.793~0.924)、灵敏度为0.850、特异度为0.805;校准曲线分析的Brier指数为0.112(P>0.05)。当决策曲线中阈概率值设为37.0%,建模集和验证集的临床获益率分别为54%、59%,表明预测模型具有临床有效性。 结论 基于年龄、过敏史、C反应蛋白、DII指数、家庭成员吸烟、家长对RRTI防控认知度建立的预测模型对儿童RRTI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仇恒英, 张卫文, 张洁, 王永伟, 刘继艳, 王喜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270-2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2—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猩红热病例的流行病学及空间分布特征,为开封市猩红热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对河南省开封市猩红热报告病例进行时间、人群、地区描述性分析,应用ArcGIS 10.6软件绘制猩红热发病统计地图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 结果 2012—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共报告猩红热病例678例,年均发病率为1.56/10万,发病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33,P<0.001)。发病率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P>0.05)。病例年龄以<25岁(667例,占98.4%)为主,主要集中于10~<15岁组(374例,占55.2%);10~<15岁组发病率最高,主要为学生(占52.5%),0~13岁发病率呈升高趋势(χ2趋势=6 503.22,P<0.001),之后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χ2趋势=6 965.24,P<0.001)。猩红热发病时间呈双峰分布,每年第四季度为发病主峰,发病率为5.55/10万(占32.4%),第二季度为发病次峰,发病率为4.44/10万(26.0%)。开封市西北部中心城区年均发病率(4.56/10万)高于东南部远郊地区(0.3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67,P<0.001)。各区县猩红热发病率空间分布全局空间正相关,存在空间聚集性(Moran's I=0.129,P=0.02)。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有5个区县呈现高-高聚集现象。2012—2022年开封市共报告猩红热聚集性疫情33起、暴发疫情9起,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占83.33%),涉及247例猩红热病例(占36.43%),主要发生在第四季度(占69.05%)和第二季度(占23.81%)。 结论 2012—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猩红热发病率地区分布存在空间聚集特征,主要涉及西北部中心城区且发病率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呈下降趋势,建议对重点区域的重点人群有计划开展针对猩红热的预防控制措施。
  • 黎祺, 秦家碧, 杨婵, 莫英瑛, 吴戈, 姚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274-2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8—2022年湘西自治州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结果,为湘西自治州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据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对2018—2022年湘西自治州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监测数据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8—2022年,湘西自治州两家哨点医院共报告门急诊就诊人数2 050 339例,其中ILI 57 442例,占2.80%。共采集ILI呼吸道标本14 581份,其中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1 321份,阳性率为9.06%,甲型H3N2亚型、乙型Victoria系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61例(42.47%)、548例(41.48%)。湘西州流感流行时间以冬春季为主,2018—2019年流行的主要毒株型别为甲型H1N1,2019—2020年H3N2与Victoria毒株共同流行,2021—2022年流行毒株为Victoria,2022年17周后以H3N2为主。ILI检测人群中,5~14岁年龄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测率最高,达13.41%,其次为0~4岁年龄组,为11.23%,不同年龄组人群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018—2022年冬春季是湘西州流感高发期,流感各型别交替流行,儿童、青少年为高发人群,应以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生流感防控工作为重点,及时发现聚集性疫情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并鼓励及时进行疫苗接种以防控流感疫情暴发流行。
  • 论著
  • 何蛟龙, 杨土保, 黄娟, 明辉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277-2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湖南省城乡及不同年龄居民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相关的选择偏好,为促进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决策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方案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绘制多重对应分析因子载荷图,探讨分析城乡及不同年龄人群获取结防知识途径、期望途径、常用网络查询方式、喜欢的科普形式等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和个人偏好情况。 结果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特定对象(医生、居委会/村委会、听亲友或其他人说等)宣传引导分别占获取结防知识途径方式的54.7%、11.1%、25.6%。传统媒体仍然是公众获取结防知识主要途径。受众获取结防知识的期望途径与其常用查询方式较为一致,35~54岁人群倾向选择的微信、微博及宣传画、折页、报纸、杂志等方式,55岁以上人群选择“什么都行”或“不知道”居多,文字+图片较为迎合34岁以下人群,55~64岁人群较其他年龄人群更多选择动画、视频。 结论 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应当着眼于不同受众特点,细分并主动契合不同需求和偏好,精准定制目标和内容,采取适宜的宣教方式,促进新媒体/传统媒体等方式方法有机融合,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 彭佳, 荣冬芸, 李丹, 杨娟华, 程远芬, 吕宝坤, 曹煜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282-2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医学生电子烟使用行为与知识、认知的关系,为电子烟的控烟行动提供新策略。 方法 于2022年5—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省3所医科大学4 126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参考《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问卷》及相关文献进行设计,使用AMOS 26.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评估。 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4 126人,其中男生2 052人(49.73%),女生2 074人(50.26%);18岁及以下年龄组1 613人(39.09%),19~21岁年龄组1 966人(47.65%),22岁及以上547人(13.26%);城镇1 031人(24.99%),农村3 095人(75.01%)。医学生电子烟尝试使用率为6.54%,电子烟知晓率为89.99%,不同电子烟知识的知晓率在54.89%~74.29%之间;不同电子烟使用态度的问题上,持积极态度的比率在4.56%~21.43%之间。最终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优度效果较好。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影响医学生使用电子烟行为的因素有知识(β=0.073,P<0.05)、认知(β=0.051,P<0.05)、态度(β=-0.150,P<0.05),知识对电子烟使用行为的直接效应高于间接效应,认知、态度对电子烟使用行为有直接效应。 结论 医学生电子烟知识、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医学生对电子烟知识的了解情况可以直接影响电子烟使用行为,还可以通过认知和态度间接影响电子烟使用行为,应从知识、认知和态度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干预,促进其形成禁烟意识并减少电子烟使用行为。
  • 张静航, 高守芝, 周艳君, 陈洁, 陈曦, 郑军, 贺健梅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287-2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2020年湖南省梅毒报告发病率的空间分布,构建空间回归模型探索梅毒报告发病率的影响因素,为湖南省梅毒精准化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 以区县为研究单位,使用全局Moran's I统计量衡量全局空间自相关,使用Getis-Ord G*i热点分析探测热点区域,基于拉格朗日乘数检验构建合适的空间回归模型。 结果 2020年湖南省梅毒报告发病率呈正向空间自相关(Moran's I=0.247, P<0.001),热点区域主要位于湘东部长沙市和湘西北部怀化市、张家界市,冷点区域主要位于湘南部衡阳市、邵阳市。空间滞后模型纳入城镇化率(b=-0.274,P=0.00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b=1.055×10-5,P=0.092)、丙肝报告发病率(b=0.397,P<0.001)、淋病报告发病率(b=1.104,P=0.003)、HIV/AIDS现患率(b=0.065,P=0.077)五项自变量(模型决定系数=0.397,赤池信息量准则=1 124.57,施瓦茨准则=1 144.64)。 结论 2020年湖南省梅毒报告发病率具有地区聚集性,应综合考虑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对梅毒报告发病率的影响,制定精准化梅毒防控策略。
  • 熊晓世, 朱红云, 熊华利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291-2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庆市忠县35~75岁居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共患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2021—2022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 659例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使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不同变量间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简称“三高”)的差异使用χ2检验或趋势性χ2检验,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变量与“三高”共患的相关性。 结果 共调查35~75岁居民5 659例,平均年龄为(58.71±9.54)岁;男性1 927例,占34.05%,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5.91%、26.36%、36.33%,“三高”共患的标化患病率为7.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OR=1.264,95%CI:1.038~1.540),50~59岁(OR=2.425,95%CI:1.655~3.553),60~69岁(OR=4.486,95%CI:3.066~6.564),70~75岁(OR=4.412,95%CI:2.930~6.643);适当锻炼(OR=0.780,95%CI:0.651~0.934);睡眠充足(OR=0.752,95%CI:0.611~0.928);高血压家族史(OR=1.389,95%CI:1.074~1.798);超重(OR=1.279,95%CI:1.047~1.563);肥胖(OR=4.141,95%CI:3.005~6.484);中心性肥胖(OR=2.190,95%CI:1.740~2.757)与“三高”共患相关。 结论 忠县35~75岁居民 “三高”共患的患病率较高,有必要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和干预,实施“三高”共管并加强体重管理。
  • 徐娇君, 王惠姣, 陈小平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295-2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A)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检出情况,为临床防治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金华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血液样本中分离的86株SA菌株,进行来源分析、药敏试验,检测其耐药基因mecA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 结果 86株SA菌株主要来源于ICU、外科、老年医学科,分布比例为36.05%、26.74%、12.79%;经过鉴定后,其中30株(34.88%)SA含有mecA基因,表型鉴定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经过药物敏感性试验,SA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性高,耐药率分别为80.23%、73.26%,对利福平、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替加环素、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存在不同程度敏感,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完全敏感,耐药率为0%;SA菌株中sea、seb、pvl、tsst-I、hld、clfA、clfB均有检出,检出率为39.53%、44.19%、50.00%、40.70%、58.14%、59.30%、55.81%,并检出多种毒力基因共存,包括sea+seb+pvl+tsst-I+hld+clfA+clfB(18.60%)、sea+seb+tsst-I(13.95%)、tsst-I+hld+clfA(10.47%)和pvl+clfA(10.47%)。 结论 该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中分离的SA菌株以MRSA为主,筛选出的敏感抗菌药物为利福平、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检出毒力基因为sea、seb、pvl、tsst-I、hld、clfA、clfB,存在多种毒力基因共存现象。
  • 陆盛华, 杨帆, 姚庆兵, 朱维维, 袁帅, 戴翔宇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00-3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扬州市中小学生睡眠时长和近视的关系,为进一步改善中小学生睡眠质量和预防近视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1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扬州市抽取小学(4~6年级)、初中、高中各4所共2 9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参照《全国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方案》开展现场体格检查,包括测量每名对象的裸眼视力、屈光度、身高体重等指标,并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收集中小学生基本信息、课后读写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近视等与近视相关行为以及睡眠时长的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相关分析睡眠时长与近视的关联。 结果 共发放问卷3 050份,回收有效问卷2 900份,回收有效率95.08%。其中男生1 505人,占51.90%;女生1 395人,占48.10%;小学生(4~6年级)968人,占33.38%;初中生981人,占33.83%;高中生951人,占32.79%。检出近视2 175人,检出率75.00%。性别、学段、BMI、母亲文化程度、父母近视、课后读写时间、睡眠时长是否充足之间近视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天睡眠时长<8 h 1 361人,占46.93%;8 h~<9 h 724人,占24.97%;9 h~<10 h 471人,占16.24%;≥10 h 344人,占11.86%。不同地区、学段和性别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不同协变量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每天睡眠时长≥10 h比较,每天睡眠时长<8 h的学生患近视的风险更高(OR=1.407~1.475,95%CI:1.006~2.053)。学生睡眠不足状态下,睡眠时长与左右眼等效球镜度数呈正相关(P均<0.05)。 结论 中小学生睡眠时长和近视相关,每天睡眠时长不足可能是中小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建议将改善睡眠时长不足作为近视防控的重点干预措施。
  • 苏华, 殷晓燕, 吴孟琳, 史波, 胡蝶, 张跃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05-3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自由职业二胎孕妇孕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心理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1—11月抽取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和无锡市人民医院产科就诊的282名自由职业二胎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资本量表、妊娠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调查,Pearson相关分析自由职业二胎孕妇心理资本、妊娠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由职业二胎孕妇焦虑、抑郁影响因素。 结果 282名自由职业二胎孕妇孕期焦虑发生率为32.27%,SAS平均得分为(54.28±7.62)分;抑郁发生率为24.11%,SDS平均得分为(56.42±8.66)分;焦虑合并抑郁54名,发生率为19.15%。自由职业二胎孕妇心理资本得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妊娠压力得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正相关(均P<0.01),社会支持得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孕周、月收入、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妊娠合并症及有无流产经历的自由职业二胎孕妇焦虑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孕周、月收入、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及有无流产经历的自由职业二胎孕妇抑郁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资本、妊娠压力和社会支持联合解释自由职业二胎孕妇焦虑的34.8%变异;心理资本、妊娠压力和社会支持联合解释自由职业二胎孕妇抑郁的30.4%变异。 结论 自由职业二胎孕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且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可能的相关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 向天雨, 谭红专, 刘富强, 张斯钰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10-3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政策影响下,湖南省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法定传染病的防控策略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比较新冠疫情防控前后(2017—2019年与2020—2022年)湖南省法定传染病的报告发病情况,采用Excel 2019、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结果 2020—2022年湖南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2种,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62.66/10万,与2017—2019年相比发病率总体下降6.40%;其中肠道(-39.53%)和自然疫源性及虫媒(-51.60%)传染病下降明显;呼吸道传染病(11.20%)有小幅度上升,但除去新冠和流感病例后下降明显(-33.24%,P<0.001)。2020—2022年湖南省法定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率为 63.79%,比2017—2019年提高82.55%。2020—2022年发病居前十位的病种中,流行性感冒的发病率与2017—2019年相比明显上升(32.16%),手足口病(-46.47%)和流行性腮腺炎(-73.43%)均有明显下降。 结论 在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2020—2022年湖南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有所下降,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不仅有效控制了新冠病毒感染,还有利于降低其他法定传染病的流行,同时使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率大幅提高。
  • 吕月华, 赵丽, 李婷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14-3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SP患儿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5例SP患儿,开展前瞻性研究。统计分析SP患儿临床特征及患病3个月后预后情况,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基于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价该模型预测SP患儿预后不良的价值及临床效用。 结果 195例SP患儿就诊时均表现出咳嗽、发热、咳痰、肺部哮鸣音,其中22.05%伴有心动过速,9.74%伴有呼吸急促,5.64%伴有三凹征,55.90%发生多脏器衰竭;预后不良组年龄小于预后良好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71~80分占比低于预后良好组,有既往肺部感染病史占比、患病至就诊时间≥5 d占比、有并发症占比、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von den lungen - 6,KL-6)、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既往肺部感染病史、患病至就诊时间、PCIS、血清KL-6、TIMP-1、sTREM-1水平均为SP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影响因素构建SP患儿预后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SP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22(95%CI:0.807~0.958),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81%、88.64%,具有良好临床效用。 结论 SP患儿临床特征复杂多样,年龄、既往肺部感染病史、患病至就诊时间、PCIS、血清KL-6、TIMP-1、sTREM-1水平均为SP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预测SP患儿预后不良方面具有良好预测效能及临床效用。
  • 赵湘, 王憓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19-3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职高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评价及生活方式特征,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1年在浙江省中部某区一所职业高中1~2年级学生开展自答式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特征、生活方式和自我评价特征、性病艾滋病知识、性行为、性教育和性病艾滋病预防教育五个部分。 结果 1 960名学生参加调查,69.39%的与家庭成员关系融洽,50.56%与老师的关系融洽,58.83%与同学的关系融洽。25.00%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优良,55.20%的认为自己有很多优点。88.11%的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9.39%的学生报告有时吸烟,2.50%的经常吸烟。49.23%的报告有时饮酒,2.19%的经常饮酒。94.80%的学生报告上过网,其中,70.67%的报告他们上网的时间经常比原定时间的要长,每天上网时间大于3 h的达57.54%。59.38%的男生、38.33%的女生接触过黄色信息;首次接触黄色信息的年龄≤13岁、14~15岁、≥16岁占比分别为35.21%、42.44%、22.35%。8.50%的男生、4.23%的女生发生过性行为。 结论 多数职高学生与家庭关系融洽,自我评价除成绩外,对自己的优点及通过努力实现人生目标持积极态度。职高学生较高比例的吸烟饮酒、网络成瘾、高比例的黄色信息暴露、较小年龄暴露于黄色信息以及较高的性行为发生比例需引起关注并对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陈小霞, 赵俊君, 朱文刚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24-3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濮阳市重点行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及浓度(或强度),分析职业病危害程度。 方法 对2019—2021年濮阳市499家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499家监测单位以小微型规模(占93.0%)、制造业(占95.8%)为主;抽检岗位以铅(68.2%)超标率较高,噪声、矽尘、水泥粉尘次之(分别为22.5%、27.1%、18.7%),煤尘和苯岗位的超标率较低(分别为5.3%、0.8%)。 结论 部分企业的重点职业病危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应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加强重点行业(石油开采、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铅蓄电池制造等)、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铅、矽尘、噪声等)的监管,同时开展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小微型企业接害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率,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 调查研究
  • 王井, 曹大龙, 施恒远, 朱润泽, 王燕, 芈静, 张皎平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30-3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蚌埠市结直肠癌早诊早治项目高危人群结肠镜检查顺应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 选取2021年10—12月在蚌埠市定点筛查医院进行筛查的4 805名40~74岁的常住居民。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结肠镜检查顺应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结肠镜检查的危险因素。 结果 4 805名调查对象中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共计1 327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中接受结肠镜检查共计376人,结肠镜检查顺应性为28.33%(376/1 327)。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OR=1.374,95%CI:1.095~1.724)、50~59岁(OR=2.286,95%CI:1.656~3.154)和60~74岁(OR=1.667,95%CI:1.180~2.357)、 中专/中学(OR=2.960,95%CI:2.127~4.118)和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OR=3.640,95%CI:2.483~5.337)、有慢性便秘史人群(OR=2.530,95%CI:1.989~3.219)、有结直肠癌家族史人群(OR=3.712,95%CI:2.945~4.679)、有溃疡性结肠炎人群(OR=2.562,95%CI:1.543~4.254)更易接受结肠镜检查。 结论 蚌埠市结直肠癌早诊早治项目高危人群结肠镜检查的顺应性不高,需加大落实结直肠癌筛查力度并精准施策。
  • 杨扬, 王娜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34-3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自我保健意识、社会支持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相关性及交互作用,以期为制定控制PFD发生、改善产后女性生理功能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选取2022年1—5月在北京天坛医院住院分娩,并于产后3个月至门诊进行产后复查的产妇共674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住院电子病历收集产妇基本情况、分娩情况、自我保健意识、社会支持水平等情况,单因素、多因素分析PFD发生的影响因素,Spearman法分析自我保健意识、社会支持与PFD发生率的相关性,采用归因比(attribution ratio,AP)、相对超危险度比(relative excess risk ratio,RERI)、交互作用指数(synergy index,S)探究自我保健意识、社会支持对产后PFD的交互作用。 结果 674名产妇中,PFD发生率为29.53%,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发生率为6.08%,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发生率为23.44%;产妇产后自我保健意识得分(29.69±3.24)分,社会支持得分(42.35±5.12)分,经Spearman法分析得知,自我保健意识、社会支持与PFD发生率呈显著负相关(r1=-0.432,r2=-0.401,P<0.05);年龄越大、产次≥2次、经阴道分娩、会阴撕裂、新生儿头围越大是产妇产后PFD发病的危险因素,盆底肌训练依从性评分、自我保健意识评分、社会支持评分越高是其保护因素;自我保健意识、社会支持对产妇产后PFD存在交互作用,在自我保健意识薄弱、低水平社会支持共存的PFD发病中,有48.14%是由交互作用所致。 结论 产妇产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问题,且自我保健意识、社会支持对PFD存在交互作用,在疾病防控管理中,需强化社会支持,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普及产后自我保健知识,协助其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积极进行产后功能锻炼,进一步降低PFD风险、提升产后女性生活质量水平。
  • 程珏, 程琳, 孔令伟, 邱文风, 栗晓东, 庄润涛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38-3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北京市海淀区学龄前儿童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龋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口腔检查的566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entocult® SM法检测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水平,根据变形链球菌菌落密度分为变形链球菌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两组学龄前儿童基线资料、口腔行为习惯、免疫力水平、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及口腔健康态度,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变形链球菌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价值。 结果 566名学龄前儿童共检出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291例(51.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不使用含氟牙膏(OR=1.510,95%CI:1.069~2.133)、碳酸饮料频率≥2次/d(OR=1.496,95%CI:1.054~2.123)、家长与儿童未分餐(OR=2.036,95%CI:1.278~3.242)、家长口腔健康态度不积极(OR=1.583,95%CI:1.097~2.284)等是学龄前儿童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4种因素构建风险模型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95%CI:0.791~0.887),特异性为90.85%,敏感性为65.17%。 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学龄前儿童的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水平较高,受到含氟牙膏使用、碳酸饮料频率、家长与儿童是否分餐、家长口腔健康态度等因素影响,相关部门和医护人员应关注学龄前儿童变形链球菌感染现状,积极改善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
  • 时敬文, 王荣爱, 崔金子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42-3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杭州市拱墅区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病情况,探讨HUA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健康体检者HUA检出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体检人群HUA的相关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健康体检者94 137例,检出HUA者11 326例,HUA检出率12.03%。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17.67% vs. 4.74%, χ2=3 656.447,P<0.05)。不同年龄、BMI、腰臀比、血压、有无吸烟史、饮酒史、HUA家族史、空腹血糖是否升高其HUA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人群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O)、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RIG)、低密度脂蛋白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creatinine,CRE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高于血尿酸正常体检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水平低于血尿酸正常体检人群(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研究对象性别、年龄、BMI、腰臀比、饮酒史、HUA家族史、空腹血糖、TRIG、CERA为患HUA的相关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杭州市拱墅区健康体检人群中男性 HUA 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高尿酸与代谢异常关系密切,应对高危人群高度重视并积极干预。
  • 罗维, 廖若夷, 彭露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46-3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长沙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探究其应对措施,为降低VAP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ICU符合纳排标准全部患者400例临床资料,按照VAP发生与否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集调查对象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AP发生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 结果 400例神经外科ICU患者,其中112例发生VAP,占28.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误吸、血清白蛋白、抗生素使用种类及时间均为神经外科ICU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使用R语言软件开发神经外科ICU患者发生VAP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发现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827~0.929),提示该风险预测模型区分度良好,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神经外科ICU患者VAP发生与实际观察的相关性较好。结论 神经外科ICU患者VAP影响因素涉及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误吸、血清白蛋白水平、抗生素使用种类及时间,在未来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临床工作者应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应对措施,减少VAP发生。
  • 徐芸菲, 许晨莹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50-3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孕前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改善孕前低BMI孕妇的妊娠结局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21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孕妇9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体重指数(pre pregnancy body mass index,PPBMI )分为低体重组135例、正常体重组576例和超重及肥胖组245例。比较和分析三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及发生风险。 结果 低体重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妊娠期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大于胎龄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LGA)、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发生率分别为2.96%、3.70%、1.48%、11.85%,正常体重组GDM、HDP、LGA、SGA发生率分别为8.33%、9.90%、5.73%、4.86%,超重及肥胖组GDM、HDP、LGA、SGA发生率分别为15.92%、17.14%、17.55%、1.63%,低体重组GDM、HDP、LGA发生率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组和超重及肥胖组(P<0.05或P<0.01),而SGA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和超重及肥胖组(P<0.05或P<0.01);三组早产(premature delivery,PTB)发生率分别为5.19%、6.08%、7.35%,三组PTB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组GDM(OR=0.679,95%CI:0.183~2.520)、HDP(OR=0.373,95%CI:0.118~1.179)、LGA(OR=0.224,95%CI:0.066~0.752)的发生风险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或P<0.01),而SGA(OR=4.128,95%CI:1.757~9.702)的发生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 结论 孕前低BMI不会增加GDM、HDP、PTB、LGA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但会显著增加SGA的发生率,因此临床对于孕前低BMI的孕妇应给予合理营养干预以降低SGA的发生风险。
  • 许志强, 吉茜茜, 林笑晗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53-3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2010—2022年南通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为南通市其他感染性腹泻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0年1月—2022年12月南通市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通过率与构成比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 结果 2010—202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南通地区其他感染性腹泻共13 34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0.88/10万~18.76/10万,平均13.39/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21.115,P<0.001);夏、秋季为病例的高发季节;报告发病总数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开发区2 875例(21.55%)、如东县2 374例(17.79%)、海安市1 973例(14.79%);报告病例以0~5岁学龄前儿童为主;13 34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中,病原体阳性6 222例,阳性总检出率为46.64%;诺如病毒与大肠埃希菌为主要病原体。结论 2010—2022年南通市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年均13.39/10万,夏秋季为高发季节,诺如病毒与大肠埃希菌是本地区的优势病原体,为降低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水平,应重点针对0~5岁学龄前儿童,做好综合防控措施。
  • 王炜琦, 单莉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56-3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孕妇超声大脑中动脉、脐动脉血流动脉收缩末期峰值/舒张末期峰值(systolic phase/diastolic phase,S/D)联合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ng factor-1α,HIF-1α)、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2月乌鲁木齐市玛丽妇产医院收治的106例胎儿宫内窘迫孕妇纳入胎儿宫内窘迫组,另择同期128例无胎儿宫内窘迫健康孕妇纳入健康对照组,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大脑中动脉S/D值、脐动脉血流S/D值、血清HIF-1α、EPO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大脑中动脉S/D值、脐动脉血流S/D值、血清HIF-1α、EPO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大脑中动脉S/D值、脐动脉血流S/D值,血清HIF-1α、EPO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胎儿宫内窘迫的预测价值。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组大脑中动脉S/D值偏低、脐动脉血流S/D值较高,血清HIF-1α、EPO水平较高(P<0.05)。大脑中动脉S/D值与血清HIF-1α、EPO水平呈负相关(r=-0.788、-0.685,P<0.05),脐动脉血流S/D值与血清HIF-1α水平、血清EPO水平呈正相关(r=0.535、0.715,P<0.05)。将胎儿宫内窘迫纳入阳性,非胎儿宫内窘迫纳入阴性,绘制ROC曲线分析大脑中动脉S/D值、脐动脉血流S/D值、血清HIF-1α、EPO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胎儿宫内窘迫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28、0.726、0.785、0.847、0.932,敏感度分别为60.38%、63.21%、63.21%、80.19%、91.51%,特异度分别为63.28%、74.22%、85.16%、76.56%、86.71%,联合检测均最高。结论 胎儿宫内窘迫超声大脑中动脉S/D值降低、脐动脉血流S/D值升高,血清HIF-1α、EPO水平升高,且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胎儿宫内窘迫临床诊治的靶点。
  • 李梨梨, 朱小区, 汪慧敏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60-3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调查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患者的社会支持、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情况,并探索社会支持、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温州市中医院肝病科住院治疗的200例慢性乙肝患者,采用一般人口学特征问卷、社会支持量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社会支持、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回收186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52.44±9.36)岁。社会支持总分均值为(42.70±9.94)分,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为(127.77±22.74)分,生活质量自我评价得分为(79.32±9.08)分。相关性结果显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能力之间均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得分(β=0.312,95%CI:0.074~0.550)和自我管理能力(β=0.143,95%CI:0.056~0.229)是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的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能力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关系密切。可采取个性化、系统化的教育方案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罗坤锋, 汪政, 李晨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63-3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血乳酸(lactic acid,LAC)、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活力监测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液体复苏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1年12月鄂州市中心医院AOPP患者67例,根据28 d内死亡情况,将28 d内生存患者定义为生存组,将28 d内死亡患者定义为死亡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治疗12 h后、治疗24 h后LAC、CHE活力,并计算比较治疗前后LAC、CHE活力差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LAC、CHE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67例AOPP患者28 d内死亡12例,存活55例,28 d死亡率为17.91%(12/67);死亡组服毒量、重度中毒比例、APACHEⅡ评分均大于生存组(P<0.05);治疗前、治疗12 h后、治疗24 h后死亡组LAC高于生存组,CHE活力低于生存组(P<0.05);死亡组治疗前与治疗24 h后LAC、CHE差值小于生存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服毒量、APACHEⅡ、病情程度及治疗前与治疗24 h后LAC、CHE差值均为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经ROC分析显示,AOPP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4 h后LAC、CHE差值预测预后的AUC值为0.961、0.788,Cut-off值为0.48 mmol/L、145.68 U/L。 结论 AOPP液体复苏治疗患者LAC、CHE活力经监测均产生明显异常变化,是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对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王雪, 阮荣娥, 赵为呈, 高霞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66-3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术中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模型,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9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293例纳入研究,根据研究对象术中出血发生情况将其分为术中出血组、非术中出血组,回顾性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术中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危险因素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模型对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术中出血发生的预测价值。 结果 293例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术中出血31例,发生率为10.58%。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手术治疗的孕周延长、接受手术治疗时的孕囊最大直径增加、手术时间延长、接受手术治疗时的胚芽心管搏动、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宫缩乏力为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术中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OR=2.166、2.234、2.214、1.921、2.177、2.061,P<0.05)。构建危险因素模型:logit(P)=-14.158+接受手术治疗的孕周×0.773+接受手术治疗时的孕囊最大直径×0.804+手术时间×0.795+接受手术治疗时的胚芽心管搏动×0.653+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0.778+宫缩乏力×0.723。以发生术中出血为阳性,未发生术中出血为阴性,按照危险因素模型绘制预测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术中出血发生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当logit(P)>12.17时,曲线下面积为0.910,诊断灵敏度94.00%、特异度为82.00%。 结论 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术中出血发生率相对较高,术中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接受手术治疗的孕周延长、接受手术治疗时的孕囊最大直径增加、手术时间延长、接受手术治疗时的胚芽心管搏动、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宫缩乏力,据此建立危险因素模型预测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术中出血发生的价值较高,临床可对高危研究对象采取相应干预策略,以降低其发生率。
  • 吴艳, 周群英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70-3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育龄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相关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降低育龄妇女异常子宫出血发生风险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2023年1月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育龄妇女异常子宫出血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无异常子宫出血的育龄妇女6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育龄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相关风险因素。 结果 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产次≥1次(OR=1.728,95%CI:1.055~2.832)、流产次数≥2次(OR=1.866,95%CI:1.108~3.144)、患子宫肌瘤(OR=2.050,95%CI:1.356~3.100)、中重度贫血(OR=2.010,95%CI:1.261~3.204)、伴有凝血功能障碍(OR=2.155,95%CI:1.468~3.165)、伴有妇科炎症(OR=2.083,95%CI:1.333~3.257)、性生活频次>3次/周(OR=1.883,95%CI:1.250~2.837)均为育龄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相关风险因素(P<0.05)。 结论 育龄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相关风险因素较多,临床可对高危人群制定并实施针对性防治及干预措施,降低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准解读
  • 王冰, 张永, 刘奇琛, 田寒梅, 盛欣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73-3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制现售净水机卫生管理规范》(T/BPMA 0010-2021)团体标准于2021年12月7日由北京预防医学会发布,该文件规定了现制现售净水机的基本要求、设备要求、管理要求和应急处理要求。为更好地理解与使用该文件,对该文件的制定背景、编制原则以及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帮助使用者正确实施该文件。
  • 卫生管理
  • 王金海, 张楠, 咸本松, 梁慧娟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76-3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供需视角对我国“十三五”时期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力资源耦合协调度及其关联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 使用客观赋权方法标准间冲突性相关性法确定供需指标体系的权重值、综合得分。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量我国2016—2020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的耦合协调度,并以耦合协调度为母序列,供需指标为比较序列,利用广义灰色关联度测量关联度。 结果 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的供给体系中,卫生技术人员所占的权重仍然是最大的,权重为0.6099。2016—2020年我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力资源供需耦合协调等级均在初级协调及以下,2016和2019年均为轻度失调,耦合协调度D值分别为0.303和0.315,耦合协调度D值呈现“N型”增长趋势,耦合协调层次多数时期处于中层次过渡发展阶段。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力资源耦合协调度的进行关联分析发现,甲、乙类传染病死亡率的综合关联度(0.8022)最大。 结论 卫生技术人员仍是我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力资源体系的第一资源,供需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应加大传染病防控的公共卫生人员数量同时提高控制能力和水平。
  • 综述
  • 段依霜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3): 380-3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肺癌致病机制与香烟烟雾中的致癌物质诱使肺组织细胞恶变有关,但个体对致癌物质代谢能力的不同使得吸烟人群肺癌患病率存在一定差异,人体遗传多态性对香烟致癌物质的致癌效应起到关键性作用。研究认为,吸烟人群基因与肺癌易感性显著相关,CYP450、GSTs、ERCC1、CHRNA5、EGFR、FHIT等基因突变可增加吸烟人群肺癌发生风险。通过明确相关基因参与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化疗药物耐药性方面的影响,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本研究以吸烟人群相关基因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予以综述,旨在为吸烟人群肺癌防治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