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1-15
  

  • 全选
    |
    专题报道—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 解书润, 刘继华, 何晓宏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2016—2021年湖北省恩施州流感哨点监测结果,分析儿童流感病原学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儿童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6—2021年恩施州8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儿童的鼻咽拭子标本,使用荧光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对流感监测数据和病原学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1年,儿童ILI数占门急诊就诊总人数的百分比(ILI%)为1.14%~3.30%,ILI就诊百分比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64.593,P<0.05)。儿童流感监测总阳性率为6.13%,不同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3.929,P<0.001),其中2016—2017年,流感毒株共同流行,没有绝对优势毒株。2018年度,流感优势毒株以H1N1亚型为主,2019年起,B(Victoria)取代H1N1亚型成为流行毒株,2020年2月—2021年7月,未检出流感阳性毒株。儿童流感病毒冬春季节感染率最高,不同月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308,P<0.001)。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率5岁~组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186,P<0.001)。男童流感病毒感染率整体低于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P>0.05)。结论 2016—2021年恩施州儿童流感主要以甲型H3N2、H1N1亚型和乙型交替流行,ILI就诊率和流感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流感病毒优势毒株交替变化呈现一定规律。儿童流感以冬春季流行为主,有明显的季节性。
  • 于翔翔, 杨焕森, 史进军, 汤冬阳, 李续炎, 尹笑笑, 王一力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新冠感染病例样本中直接测定新冠病毒基因组,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基因组特征和变异情况,进行分子溯源。方法 采用Illumina iSeq100二代测序平台对连云港市6例不同时期新冠感染确诊病例的呼吸道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运用多种在线病毒变异分析平台分析病毒基因变异情况,用CLC、MEGA等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结合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推断病毒的来源。结果 成功从6份样本中获得29 873~29 903 bp长度的基因组序列,基因组覆盖度91.0%~100.0%,与Wuhan/WH01/2019株相比,分别检出28、56、82、75、78、79个核苷酸位点突变,涉及19、40、62、52、56、57处氨基酸变异,非同义突变占比分别为67.9%(19/28)、71.4%(40/56)、75.6%(62/82)、69.3%(52/75)、71.8%(56/78)、72.1%(57/79)。进化分析显示,6份样本分属于B.1.351(LYG20210406)、AY.42(LYG20210723)、BA.2.3(LYG20220312)、BA.2.2.1(LYG20220709)、BA.2.76(LYG20220825)、BA.5.2(LYG20221006)进化分支,LYG20210406与菲律宾流行株密切相关,LYG20210723、LYG20220312、LYG20220709、LYG20220825和LYG20221006与同时期国际流行新冠株基因组序列相似性高,与各自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一致。结论 本研究中的二代测序方法和数据分析流程可用于新冠病毒的变异分析和分子溯源,在地市疾控应用前景好,对新冠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安雨灵, 钟礼立, 彭力, 林小娟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9-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冠疫情防控前后住院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就诊于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拟诊断为呼吸道感染入住儿童医学中心儿童的鼻咽拭子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2019年12月31日作为时间节点将数据分为新冠疫情防控前后。结果 检出率第一的病原为RSV 11.63%,其次是副流感病毒3为3.90%及腺病毒2.32%;新冠疫情防控前后RS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27%、1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11,P<0.001);年龄越小,RSV阳性检出率越高,且新冠疫情防控前后患儿年龄占比发生了变化;男性患儿中RSV检出率为12.01%,女性患儿为11.05%(χ2=7.141,P<0.01),不同性别RSV感染率存在差异,但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5,P>0.05);防控前RSV检出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5—10月为RSV低谷期,11月开始呈明显上升趋势,12、1、2月为高峰期;防控后RSV检出率低谷期提前至2020年3—8月出现,而2020年10月—2021年7月出现了持续波动的小高峰,其季节性被打乱。结论 新冠疫情防控初期降低了RSV病毒的感染,但随着防控政策的放松,RSV再次卷土重来,有全年流行的趋势,全年都应加强RSV的检测,以尽早控制传染源。
  • 范江静, 龚德华, 万燕萍, 徐祖辉, 刘兆春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13-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湖南省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全省防控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获得2017—2021年的湖南省肺结核疫情报告卡信息及常住人口数,结合报告分类、人群特征等信息计算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及构成比,采用SPSS 18.0软件对肺结核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2021年,湖南省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64 32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7.42/10万;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χ2趋势=38.239,P<0.001)。每年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1和3月,呈东部低、中西部高趋势,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市州分别为张家界市、衡阳市、娄底市;衡阳市、邵阳市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递降率分别为-5.70%(χ2趋势=109.554,P<0.001)、-2.30%(χ2趋势=22.859,P<0.001)。发病年龄集中在40~79岁,其中以60~岁组构成比最高(22.72%)。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发病数的比值为2.57∶1。职业分布中农民的构成比最高,占73.97%;其次为家务及待业(7.45%)、离退休人员(5.16%)、学生(4.58%)。结论 2017—2021年湖南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防控任务艰巨,且不同地区、时间和人群间有差异。
  • 方益荣, 马岩, 王吉玲, 蒋国钦, 马珊珊, 徐来潮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17-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疫情在农贸市场内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人群聚集性场所Delta 变异株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描述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估算病例的潜伏期以及实际再生系数。结果 2021年12月7—20日,该起疫情累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122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04例,平均年龄49.53岁,最大88岁,最小1岁;男女性别比为0.74∶1;职业以个体摊贩(30.97%) 和家庭主妇(16.81%)为主;波及9个乡镇/街道,主要集中在曹娥街道(82.30%)和百官街道(5.75%)。该次疫情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中位潜伏期为4 d(范围2~12 d)。疫情高峰时实际再生系数为4.6,此后呈不断下降趋势,在疫情发生后13 d内降至1以下。疫情依次在个体摊贩、顾客和顾客家人中传播,疫情自发现后13 d(12月7—20日)单日发病人数下降为0,主要的发现方式为集中隔离(45.13%)和居家隔离(39.38%)的人群筛查。结论 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在农贸市场人群中快速传播,提示须快速排查隔离风险人群阻止疫情传播扩散。
  • 论著
  • 余敏, 朱敏, 何海燕, 万宇辉, 李若瑜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21-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芜湖市城区学龄前儿童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视屏时间的关系。方法 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芜湖市3个区即镜湖区、鸠江区以及经开区共12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采用电子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儿童视屏时间、户外活动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儿童视屏时间的因素。结果 芜湖市城区学龄前儿童每天视屏时间超过1 h的比例为41.49%,父母教养方式溺爱性得分为(8.84±2.33)分,民主性得分为(39.31±6.19)分,放任性得分为(14.18±3.98)分,专制性得分为(17.71±4.42)分,不一致性得分为(10.44±3.58)分。父母文化程度、主要照料人、户外活动时间、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视屏时间超标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OR=1.409,95%CI:1.174~1.691)、母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OR=1.337,95%CI:1.116~1.602)、父母教养方式民主性低分组(OR=1.193,95%CI:1.039~1.369)是儿童视屏时间超标的危险因素,而儿童主要照料人是父母(OR=0.631,95%CI:0.536~0.742)、父母教养方式溺爱性低分组(OR=0.816,95%CI:0.704~0.946)、不一致性低分组(OR=0.827,95%CI:0.710~0.963)是儿童视屏时间超标的保护因素。结论 芜湖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超标情况较普遍,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视屏时间相关,需加大宣传视屏时间过长危害的力度,提倡民主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 张雯宇, 贾芯芮, 高昇, 殷明辉, 李欢, 岳宣志, 武多多, 李婧, 范耀春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24-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卫生和卫生行为习惯现状,探讨胃肠道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环境卫生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 于2021年7—9 月开展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从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选择660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选择5户有代表性的农村居民家庭进行入户调查,使用SPSS 26.0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集3 220份有效资料,其中2 065户家庭采用集中供水的模式,占64.13%,3 119户家庭饮用水类型选择喝开水,占96.86%;1 250户家庭使用卫生厕所,占38.82%;251户家庭厨房中发现鼠迹,占7.80%;1 428户家庭发现苍蝇,占44.35%;50户家庭发现蟑迹,占1.5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中采用集中供水和使用卫生厕所是发生胃肠道症状的保护因素(OR=0.384,95%CI:0.246~0.601;OR=0.391,95%CI:0.228~0.672),厨房中有蟑迹是其危险因素(OR=4.635,95%CI:1.760~12.205)。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地区环境卫生问题和不良生活习惯仍广泛存在。应当进行环境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继续推动改厕工作,加强对病原生物的消杀工作,农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厨房卫生。
  • 范俊杰, 王怡, 霍锡元, 李东英, 王锐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28-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潍坊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病例空间格局,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SFTS的流行特征进行描述,利用平均最近邻指数、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核密度等方法对SFTS病例进行空间点格局识别,发现SFTS病例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 2011—2021年潍坊市SFTS共报告387例,年均发病率0.38/10万,5—8月高发,单发病高峰,青州市、临朐县、安丘市为主要高发地区,60岁以前发病率逐渐升高,之后未见下降。ANNI=0.648,Z=-12.640(P<0.01);Ripley’s K函数L (d)在48.00 km之前大于期望值;存在临朐县及青州市交界处、奎文区与潍城区交界处、青州市王府街道、安丘市辉渠镇4个高密度区域。结论 潍坊市SFTS病例点格局存在明显空间聚集性,在100.00 km范围内聚集程度达到最大,空间格局与山区、丘陵分布基本一致。点数据空间格局分析较自相关分析有一定优势。
  • 卢慧芳, 邓树嵩, 马迎教, 马柠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31-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西大学生性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自我控制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对性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广西3所高校56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性行为现状、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等。结果 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为33.5%,男生、高年级、壮族以及城市生源地的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较高(χ2值分别为14.617、27.047、30.276、5.398,P值均<0.05);发生性行为者在冲动控制、节制娱乐、抵制诱惑维度上得分低于没有发生性行为者(t值分别为-2.890、-4.204、-2.592,P值均<0.05);在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度保护维度上,发生性行为者得分高于没有发生性行为者(t值分别为3.005、3.235,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OR=0.574,95%CI:0.379~0.868)、大一(OR=0.182,95%CI:0.079~0.424)、大二(OR=0.447,95%CI:0.243~0.822)、农村生源地大学生(OR=0.569,95%CI:0.373~0.869)发生性行为的风险较低,壮族大学生(OR=3.111,95%CI:2.042~4.741)、母亲过度保护评分高(OR=0.878,95%CI:0.810~0.953)、节制娱乐评分低(OR=1.077,95%CI:1.022~1.135)的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风险增加。结论 学校应重视性健康教育尤其是针对男性、高年级的大学生,父母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构建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同时大学生自身也要合理安排娱乐时间。
  • 杨慧, 吉小军, 袁伯稳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35-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海安市学龄期儿童肥胖流行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学龄期儿童肥胖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海安市两所小学,在其中1~6年级中抽取共计2 4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本研究通过体格测量计算儿童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参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诊断,统计肥胖状况,采用自制的“海安市学龄儿童健康状况及健康行为调查问卷”调查海安市学龄期儿童的肥胖流行相关因素,并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海安市学龄期儿童肥胖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2 480名海安市学龄期儿童中共检出肥胖儿童285例,肥胖率为11.49%。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肥胖家族史(OR=3.391,95%CI:2.019~5.700)、喜欢零食饮料(OR=3.804,95%CI:1.988~7.277)、喜欢吃洋快餐(OR=3.149,95%CI:2.030~4.884)、喜欢吃肉类(OR=2.713,95%CI:1.829~4.023)、每天运动时间<2 h(OR=2.795,95%CI:1.845~4.236)、家长经常满足孩子自选食品(OR=3.785,95%CI:1.986~7.213)、家长不了解肥胖不良后果(OR=4.141,95%CI:2.021~8.486)是影响海安市学龄期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海安市学龄期儿童肥胖发生率较高,并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重视学龄期儿童肥胖情况,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学龄期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达到减少和预防肥胖发生的目的。
  • 尤小丽, 马丹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39-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相关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于该院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和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套索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 260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62例,发生率23.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化疗持续时间≥7 d、血红蛋白水平低、血小板计数<30×109/L、白细胞计数低、中性粒细胞计数低和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C-index为0.815,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P=0.577。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95%CI:0.817~0.878)。当阈值概率在5%~99%时,患者净获益值高于另外两条临界曲线,该范围内模型具有临床有效性。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 王凤琳, 王爱民, 黄一铭, 徐雅琪, 张文婧, 石福艳, 王素珍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44-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阿尔兹海默症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CiteSpace 6.1.R2软件,对从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检索到的952篇和从CNKI检索到的429篇与阿尔兹海默症危险因素相关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相关文献增长规律、核心作者、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研究热点的演变等。结果 阿尔兹海默症危险因素研究领域国内外发文量差距较大,但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国内核心作者为周华东,国外核心作者为Kim S和Kivipelto M。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最为突出。国内外关键词共现关系网络中分别识别出了327个节点、629条连线和438个节点、3 467条连线。国内研究中关键词“危险因素”“痴呆”“老年人”“认知障碍”的中心性>0.10。国内外关键词共现关系网络分别聚类为14个“簇”和8个“簇”,模块值分别为0.717、0.3032,平均轮廓值分别为0.922 9、0.616 2。国内突现词主要是:多态性、胆固醇、预防等;国外突现词主要是:冠心病、代谢综合征、创伤性脑损伤等。国外突现词暴发强度显著高于国内,国内外突现词暴发时间均较分散。结论 目前国内外对于阿尔兹海默症危险因素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内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与身体健康直接相关的指标,而国外在研究直接影响因素的同时还考虑到了老年医保开支、认知储备、态度等外部影响因素。综述、睡眠障碍、认知障碍和一级预防是目前国内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国外暂无明显研究趋势。
  • 颜洁, 刘亚东, 王志勇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49-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长沙市开福区老年人流感疫苗免费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推广老年人流感疫苗免费接种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开福区随机抽取423名年龄≥65岁、户籍或非户籍的常住老年人(本地居住≥6个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结果 长沙市开福区老年人免费流感疫苗接种率为44.91%,接种意愿为53.66%。logistic回归显示,既往免费接种过流感疫苗(OR=6.102,95%CI:3.527~10.556)、知晓开福区老年人流感疫苗免费接种政策(OR=12.235,95%CI:5.394~27.750)和知晓老年人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OR=2.486,95%CI:1.068~5.790)是老年人愿意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促进因素;知晓接种流感疫苗后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OR=0.159,95%CI:0.080~0.317)是其阻碍因素。结论 开福区可以通过加大流感疫苗免费接种政策的宣传、提高老年人对流感疫苗和疫苗安全性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推动老年人免费流感疫苗接种。
  • 潘文, 朱雯娱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53-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初产妇产前焦虑和抑郁状态的流行情况,探讨产前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为指导初产妇产前焦虑抑郁症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进行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社会人口学信息,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对其进行焦虑、抑郁状态评估,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14名初产妇产前焦虑症状总检出率为14.95%,抑郁症状总检出率为28.04%。不良的家庭关系(OR=1.763, 95%CI:1.170~2.656)和朋友关系(OR=1.986, 95%CI:1.258~3.135)是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年龄≥ 35岁(OR=1.835, 95%CI:1.320~2.550)、对婚姻不满意(OR=2.296, 95%CI:1.041~5.052)及家庭关系不良(OR=2.250, 95%CI:1.025~4.938)的产妇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结论 初产妇产前焦虑抑郁症状较为普遍,年龄、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和朋友关系是产前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临床工作者应主动关注孕妇心理状态,积极制定措施来避免产前焦虑和抑郁症状发生。
  • 徐得月, 王明良, 王玮, 白云, 任丽君, 白晓潇, 刘聪伟, 苏领彦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58-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2021年北京市某学校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发生原因和致病因素。方法 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例的临床表现和三间分布,结合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和logistic回归分析查找可疑暴露餐次和可疑暴露食品。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病例标本、食品加工工具及环境涂抹样本进行诺如病毒PCR检测。结果 共搜索到92名病例,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84.78%),其次为恶心(58.70%)、腹泻(31.52%)、腹痛(29.35%)和发热(25.00%)。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可疑暴露餐次为4月1日早餐,可疑致病食品为果仁黄瓜,感染诺如病毒的厨工在食堂工作期间排毒使其制作的菜品被污染是可能的主要感染环节。在72份粪便/肛拭子样本中检出23株GⅡ型诺如病毒株。结论 该次疫情为一起GⅡ型诺如病毒引起的学校食源性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食用了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果仁黄瓜是导致该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
  • 李科苇, 李娜, 朱伦刚, 谢水瞻, 龚晓玲, 刘纪宁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62-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近年急诊抢救室患者7 d全因死亡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和预警指标,为临床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1—12月辖区三级医疗单位急诊抢救室收治的患者2 480例,统计7 d全因死亡发生情况,同时分析死亡和存活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和预警指标。结果 7 d全因死亡患者760例,7 d全因死亡发生率为30.65%;死亡原因分布中:以心脑血管疾病、外伤为主,分别占42.63%和24.74%;死亡患者年龄、体温、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British 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 NEW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分别为(65.56±21.41)岁、(37.89±1.21)℃、(12.21±2.21)×109/L、(16.54±8.45)s、(9.89±4.60)mmol/L、(80.05±34.18)μmol/L、(13.10±4.12)mmol/L、(76.61±21.80)U/L、(72.26±18.84)U/L、(12.40±4.32)分、(27.45±9.84)分和(13.35±5.11)分,均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5),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为(120.24±28.89)g/L,明显低于存活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NEWS、APACHEⅡ和SOFA是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NEWS、APACHEⅡ、SOFA预测患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2、0.789和0.742,三者预测患者死亡的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年急诊抢救室患者7 d全因死亡主要以心脑血管疾病、外伤为主,死亡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NEWS、APACHEⅡ和SOFA,其中NEWS、APACHEⅡ和SOFA预测患者死亡具有一定价值。
  • 调查研究
  • 郭婷婷, 李晓北, 顾姗, 吴旭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66-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维生素E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钙剂、叶酸治疗对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的发生率、凝血功能、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母胎结局及新生儿出生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150例PE高危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行小剂量阿司匹林、钙剂、叶酸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E处理。两组均持续至孕36周。比较两组孕妇PE发生率、治疗前后凝血4项[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ited partial th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ombin time,PT)]、子宫动脉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流速(peak systolic blood velocity/end-diastolic blood velocity,S/D)、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母胎结局和新生儿出生指标。结果 研究组PE发生率(9.33%)低于对照组(2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0,P<0.05);两组治疗后Fib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APTT、TT、PT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子宫动脉RI、S/D、PI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胎儿生长受限、剖宫产、早产、胎盘早剥发生率(5.33%、13.33%、17.33%、6.67%)均低于对照组(16.00%、28.00%、34.67%、18.67%)(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孕周、体重、1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维生素E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钙剂、叶酸能更有效改善PE高危孕妇凝血功能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在预防PE发生、改善母胎结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吴丹东, 吴金声, 李朝阳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69-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淮安市城区老年人群肝脏脂肪含量、脂代谢水平、膳食模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淮安市城区参加健康体检的老年人1 268名,收集其一般资料,检测并记录肝脏脂肪含量、脂代谢[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问卷调查老年人群膳食模式,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老年人群肝脏脂肪含量、脂代谢水平、膳食模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1 268名老年人中49.37%骨量正常,31.62%为低骨量,骨质疏松者占比达19.01%,且肝脏脂肪含量平均水平为(6.33±0.79)%;脂代谢水平:TG平均(3.09±0.69)mmol/L,HDL-C平均(1.24±0.22)mmol/L,LDL-C平均(2.17±0.43)mmol/L,TC平均(4.15±0.87)mmol/L;膳食模式:奶类和薯类模式占比最多,其次为油盐模式,水产类模式、相对均衡模式占比较少。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肝脏脂肪含量、LDL-C、TC与老年人群骨密度呈负相关(r=-0.452、-0.531、-0.472、-0.511,P<0.001),TG、HDL-C、相对均衡模式评分、奶类和薯类模式评分与其骨密度呈正相关(r=0.485、0.389、0.396、0.412,P<0.001)。结论 淮安市城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多数人群存在骨密度降低风险,且与脂代谢水平、膳食模式、肝脏脂肪含量等因素相关。
  • 马金霞, 常淑婷, 李强, 李奔, 廖镇宇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73-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 500 g)代谢性骨病(metabolic bone disease,MBD)的临床资料及危险因素,为早产儿MBD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依据MBD诊断标准分为MBD组和非MBD组,收集两组母亲孕期病史、新生儿出生时情况、并发症、诊治经过、生化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B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30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检出MBD 108例(包含骨折9例),MBD检出率为36.00%,骨折发生率为3.00%,非MBD192例,占64.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BD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均小于非MBD组,其住院时间更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更高(P<0.05)。MBD组败血症发生率较非MBD组高,而胆汁淤积症发生率较非MBD组低(P<0.05)。MBD组较非MBD组肠外营养使用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更长(P<0.05)。MBD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使用激素比例、碱性磷酸酶峰值高于非MBD组,而血磷值低于非MB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越小、总的呼吸机通气时间和肠外营养时间越长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MBD危险因素(P<0.05)。结论 小胎龄、长的机械通气及静脉营养时间,可能为极低出生体重儿MBD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避免早产,采取合理的营养策略和综合管理,减少MBD的发生。
  • 钱雪莹, 叶萍, 张琴, 范文静, 庾玉婷, 杨政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77-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2b雾化对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hievirus A16,CoxA16)阳性手足口病患儿疗效及粪便排毒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江苏盛泽医院儿科EV71/CoxA16阳性手足口病患儿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74)和试验组(n=74)。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采用干扰素α-2b雾化+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7 d后疗效、粪便排毒转阴时间、治疗前和治疗7 d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M、IgA、IgG)等。结果 治疗7 d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5.95%)高于对照组(8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2,P<0.05);试验组粪便排毒CoxA16转阴时间(38.21±2.15)d、EV71转阴时间(53.47±4.29)d短于对照组(41.68±2.37)d、(61.25±5.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试验组血清IL-6(28.56±4.26)pg/ml、hs-CRP(0.95±0.21)mg/L、TNF-α(75.26±7.26)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42.15±6.35)pg/ml、(2.47±0.35)mg/L、(102.36±10.2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IgM(1.95±0.32)mg/L、IgA(1.23±0.26)mg/L、IgG(13.87±2.10)mg/L高于对照组(1.61±0.24)mg/L、(0.95±0.22)mg/L、(9.95±1.8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598,P>0.05)。结论 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干扰素α-2b雾化治疗EV71/CoxA16阳性手足口病患儿疗效显著,能缩短粪便排毒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安全性高。
  • 史慧荔, 何强, 李雪飞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80-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16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采用临床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希望水平及疾病自我管理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及影响效应。结果 16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评分(95.12±15.2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均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均与疾病自我管理评分呈正相关(r=0.332、0.327、0.339,P<0.05),多元线性回归及模拟拟合显示,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均对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具有直接影响作用(直接效应分别为0.350、0.336、0.369)与间接影响作用(间接效应分别为0.164、0.152、0.178)。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佳,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均对其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临床应予以充分重视。
  • 车光奇, 唐棠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84-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4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患病影响因素,为降低宫颈癌患病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重庆市中心医院行宫颈癌检查的1 800名45岁以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和诊断情况将其分为宫颈癌组(n=178)与非宫颈癌组(n=1 622)。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两组基本情况以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检查等情况,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癌患病影响因素。结果 宫颈癌组与非宫颈癌组在年龄、文化程度、月经初潮、首次性行为年龄、初婚年龄、初孕年龄、怀孕次数、人工流产次数、性伴侣个数、产次、避孕方式是否为避孕套、有无宫颈炎及肿瘤家族史等构成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宫颈癌组HPV和BV阳性构成比例高于非宫颈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6~45岁(OR=15.533,95%CI:6.767~35.660)、HPV阳性(OR=10.855,95%CI:4.871~24.207)、人工流产次数≥2次(OR=11.638,95%CI:5.189~26.089)、性伴侣个数≥2次(OR=13.273,95%CI:5.243~33.617)、宫颈炎(OR=6.303,95%CI:3.467~11.459)均为宫颈癌患病危险因素,文化程度越高(OR=0.497,95%CI:0.319~0.766)、月经初潮年龄>14岁(OR=0.272,95%CI:0.184~0.401)、首次性行为年龄>20岁(OR=0.551,95%CI:0.422~0.719)、避孕方式为避孕套(OR=0.636,95%CI:0.452~0.909)均为宫颈癌患病保护因素(P<0.05)。结论 4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患病影响因素涉及年龄、人工流产次数、性伴侣个数、避孕方式、HPV感染情况、是否患宫颈炎、文化程度、月经初潮年龄、首次性行为年龄,临床应针对宫颈癌患病危险因素,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关注,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早期预防,降低人群宫颈癌患病率。
  • 陈婷, 朱海伦, 刘娟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87-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尿酸与胎盘组织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二者的表达水平与子痫前期孕妇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2年5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36例子痫前期孕妇为研究对象,用尿酸酶比色法测定孕妇分娩前血清尿酸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孕妇分娩后胎盘组织中8-OHdG的水平,另选择同期该院住院分娩的5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检测孕妇分娩后胎盘组织中8-OHdG的水平。分析比较8-OHdG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及围产结局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尿酸与8-OHdG表达的相关性,并且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来判断血清尿酸水平对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8-OHdG表达阳性情况的预测性能。结果 子痫前期孕妇8-OHdG的表达阳性和弱阳性共77例,占56.62%,而正常孕妇其阳性和弱阳性共5例,占10.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31,P=0.000)。子痫前期8-OHdG阳性组的孕妇分娩时孕周显著低于阴性和弱阳性组(F=8.034,P=0.001),而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和弱阳性组(F=67.848,P=0.000)。重度子痫前期的比率、新生儿出生时窒息、酸中毒的比率以及小于孕龄儿的比率在8-OHdG表达的阴性组、弱阳性组、阳性组中呈递增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水平与胎盘组织中8-OHdG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709,P<0.05)。血清尿酸水平对8-OHdG阴性表达和阳性(包括弱阳性)表达预测性能的AUC为0.851,最佳诊断临界值为353.50 μmol/L,灵敏度为0.792,特异度为0.831;血清尿酸水平对8-OHdG弱阳性者和阳性者预测性能的AUC为0.887,最佳诊断临界值为380.00 μmol/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84和0.824。结论 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8-OHdG的表达水平与围产结局相关;血清尿酸可作为胎盘组织中8-OHdG表达水平和围产结局的预测指标。
  • 张振恩, 严锡祥, 丁喜, 郑爱东, 吴胜文, 孙晓燕,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90-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评估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病情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2022年1—12月纳入90例重症CAP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于同期选择50名体检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根据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onfusion,uremia,respiratory,BP,age 65 years,CURB-65)将重症CAP患者分为3分组(n=19)、4分组(n=49)、5分组(n=22),并根据患者入院28 d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78)和死亡组(n=12)。入院当天检测患者血清IL-6、PCT水平,入院48 h内检测患者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IL-6、PCT水平。以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血清及BALF中IL-6、PCT水平与C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及BALF中IL-6、PCT水平预测重症CAP患者死亡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IL-6、PCT水平明显较高(P<0.05);不同严重程度CAP患者血清及BALF中IL-6、PCT水平比较,3分组低于4分组,4分组低于5分组(P<0.05);与死亡组相比,存活组血清及BALF中IL-6、PCT水平明显较低(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血清及BALF中IL-6、PCT水平与CA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5)。经ROC分析,血清及BALF中IL-6、PCT水平预测重症CAP患者死亡的敏感度分别为0.713、0.784、0.649、0.743,特异性分别为0.638、0.810、0.690、0.707。结论 重症CAP患者的血清及BALF中IL-6和PCT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预后的患者血清及BALF中IL-6和PCT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血清及BALF中IL-6和PCT水平与CAP患者病情和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经ROC分析,其预测患者预后均有较好的价值。
  • 徐露婷, 周小丽, 薛明月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94-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社会支持、自我感知老化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为促进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问卷、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感知老化量表和抑郁量表对海安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124名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调查。Pearson相关分析社会支持、自我感知老化与抑郁情绪之间的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老年慢阻肺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 124名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8.56±8.76)分,自我感知老化得分为(47.71±8.12)分,抑郁情绪得分为(11.45±4.79)分。社会支持与自我感知老化和抑郁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26、-0.981,P<0.05),自我感知老化与抑郁情绪呈现正相关(r=0.969,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社会支持(b=-0.216,95%CI:-0.235~-0.197)和自我感知老化(b=0.172,95%CI:0.151~0.192)是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结论 为降低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抑郁情绪水平,应注重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并促进患者建立积极的应对个体老化态度。
  • 王海雪, 胡静坤, 徐杰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97-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深入分析医疗机构HIV检测阳性发现率及相关因素,为提高医疗机构HIV检测发现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江苏、浙江、江西分别选择1家三级医院进行调查,收集每家医院2022年1—6月所有接受过HIV检测的就诊者信息。采用χ2检验分析检测阳性者和检测阴性者在人口学特征、就诊类型和就诊原因上的差异。结果 在江苏、浙江、江西调研的3家医院对就诊者的HIV检测率分别为3.23%、2.42%、5.40%,平均检测率为3.59%;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05/万、11.31/万、7.47/万,平均检测阳性率为8.79/万;门诊就诊者(16.85/万)的平均检测阳性率是住院患者(7.29/万)的2倍多。检测阴性者和检测阳性者在性别、就诊类型及就诊原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因呼吸系统症状、脑部/神经系统症状、皮肤性病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就诊的就诊者检测阳性率较高,分别为0.18%、0.17%、0.17%、0.11%。结论 在开展HIV检测工作时,要加大对阳性检出率较高的门诊就诊者及因呼吸系统症状、脑部/神经系统症状、皮肤性病症状、消化系统症状而就诊的就诊者的检测力度。
  • 江南, 孟鑫, 吴燕芳, 高静, 孙文韬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100-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生营养素养现状和流行特征,为开展中小学生营养健康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通州区城区和乡镇各1所小学(3~6年级)、初中和高中(1~3年级),对上述6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的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和营养素养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不同人口学背景下营养素养达标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营养素养达标的相关因素。结果 调查学生共771人,营养素养综合得分均值为(72.33±9.83)分,营养素养达标率为22.44%(173/7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区学生(OR=1.626,95%CI:1.062~2.489)、小学生(OR=5.056,95%CI:3.008~8.500)、正常体重(OR=2.156,95%CI:1.331~3.492)和超重(OR=1.940,95%CI:1.036~3.633)、父母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OR=2.645,95%CI:1.183~5.913)等是学生营养素养达标的影响因素。结论 通州区中小学生营养素养水平不容乐观,特别是营养知识认知和食物选择能力上存在明显不足,应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健康宣教工作,提高中小学生营养素养水平。
  • 李明惠, 周爱琴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103-1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某三甲妇幼保健院进行体检的学龄前儿童共987例,分析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现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 987名进行体检的学龄前儿童,检出缺铁性贫血171例,检出率为17.33%。其中不同年龄,母亲孕期是否贫血,出生是否低体重,是否早产,6个月后不同喂养方式,不同饮食习惯,有无消化系统疾病,母亲贫血知识了解程度,不同家庭饮食习惯,其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家庭月收入水平、父母文化程度、居住地,其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3岁,母亲孕期贫血,出生低体重,早产,6个月后喂养方式为纯母乳喂养,饮食习惯为挑食,有消化系统疾病,母亲贫血知识了解程度仅为听说过、了解一点,家庭饮食习惯以素食为主均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85、1.445、1.570、1.370、1.514、1.343、1.436、1.811、1.395,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不容忽视,尤其是1~<3岁的儿童其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概率更大,影响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因素较多,临床可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 曹莉, 苗野萩, 周运争, 陈志, 李晓蒙, 贺斯富, 陈锦瑶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106-1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以川贝母、麦冬为主要成分的两种清咽保健食品配方的抗炎效果。方法 两批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纯水)、阳性对照组、配方A低/高剂量组、配方B低/高剂量组,每组12只,连续灌胃30 d。按《保健食品清咽功能评价方法》进行实验,计算肉芽肿净量、足趾肿胀率,测定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水平。结果 配方B高剂量组的肉芽肿净量以及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配方A和配方B低剂量组在4 h的足趾肿胀率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各剂量组血清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方B高剂量组血清T-SOD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两种配方在大鼠棉球植入实验和大鼠足趾肿胀实验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炎效果,配方B的抗炎效果优于配方A。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升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 刘琼, 袁红霞, 何亦萍, 彭小友, 周杰英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110-1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某三甲儿童医院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0—2021年某三甲儿童医院318例细菌培养阳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 318例阳性患儿共分离出病原菌330株,标本主要来自呼吸道和血液,其中革兰阴性菌190株(57.58%),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40株(42.4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美洛西林、红霉素和罗红霉素耐药率分别是90.00%、81.67%、73.33%、40.00%和40.0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美洛西林、苯唑西林、红霉素、罗红霉素耐药率分别是87.88%、72.73%、72.73%、69.70%、57.58%、54.55%,未检测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利福平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酯、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是65.38%、63.46%、59.62%、46.15%和46.15%,未检测到对阿米卡星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酯耐药率分别是48.00%、42.00%、42.00%,未检测到对厄他培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替加环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结论 该院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耐药性较高,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二代和三代药物的耐药性较高。
  • 方法研究
  • 胡真真, 胡阳, 吴霞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113-1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中文改良版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lectronic Health Literacy Scale,e-HLS)在高校学生中的适用性及应用前景。方法 2022年9—11月期间,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选取长沙市23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0.0和Amos 24.0软件对量表信度、效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201名学生进行了应答,应答率85.17%。e-HLS量表的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50,12个条目的决断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KMO值为0.850,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近似χ2值为972.031(P<0.0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各条目的公因子,结果显示具有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775。e-HLS的模型整体拟合优度CFI值>0.900,RMSEA值为0.093。结论 e-HLS在高校学生中的电子健康素养评价方面的适用性较高。
  • 王非, 张裕, 李开宇, 谭雅卿, 胡冀, 陈艳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117-1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WPS表格中函数嵌套和数组功能设计自动判定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和营养不良等营养状况的方法。方法 综合3个国标中限值构建跨标准的营养状况综合判定界值体系,以OFFSET、INDEX、MATCH、IFS、DATEDIF、TRUNC、ROUND、IF函数嵌套结合数组设计计算方法。结果 在往年中小学生体检数据库中随机抽取1 511条记录,在K3-O1 513区域输入调查对象的出生日期、体检日期、性别、身高、体重5个参数信息,对本方法进行验证。除有2条因年龄不满6岁无法查询外,共输出1 509条结果,包括中重度消瘦43条、轻度消瘦51条、正常969条、超重237条、肥胖198条、生长迟缓7条、体重过轻4条。校验输出结果显示,1 509条自动生成结果和查表结果相同,一致率100.0%。结论 依托免费的日常办公软件实现跨年龄阶段、跨标准快速准确的综合判定学生营养状况,可及性好,技术门槛低,兼容性强,利于在基层及专业机构中推广普及。
  • 卫生管理
  • 张春阳, 柯丽贞, 卢晓丽, 王惠榕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120-1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福建省性病实验室检测能力的现状。方法 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设计的调查问卷,用分层抽样法,对福建省开展性病检测的机构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SPSS 22.0软件和在线统计分析工具vassarstat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调查86家医疗卫生机构,88个性病检测实验室。专、兼职技术人员的比例为1∶1.48,综合医院仪器设备配置最全面、性病检测项目开展最多。民营医疗机构除淋球菌核酸检测外,其他性病检测项目开展情况不少于公立医疗机构。86家机构开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比例分别为94.19%(81/86)和98.84%(85/86);淋球菌涂片镜检、淋球菌培养、淋球菌核酸检测的比例分别为76.74%(66/86)、50.00%(43/86)和20.93%(18/86);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的比例分别为47.68%(41/86)和24.42%(21/86);人乳头瘤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检测项目开展比例均<35%。96.30%的机构参加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定性试验室间质量评价,而淋球菌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各类检测项目室间质量评价参与率<80%。结论 福建省医疗机构已普遍开展梅毒血清学检测并参加梅毒血清学检测项目间质量评价,但其他性病检测项目开展的比例较低,需进一步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及质量控制。
  • 综述
  • 宋小健, 梁程红, 王丽敏, 袁慧娟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125-1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肥胖患者越来越多,对公共健康和公共卫生事业造成了严重威胁。本研究综述了口腔菌群与肥胖的关系,并从口腔菌群影响味觉敏感性、诱发炎症反应、调节宿主代谢及改变肠道菌群等方面对引起肥胖的机制进行了总结,试图为肥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