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30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3-07-15
  

  • 全选
    |
    论著
  • 黄小云, 朱元方, 刘惠龙, 符免艾, 刘传永, 曾定元, 贺骏, 施庆喜, 陈长水, 朱斌, 王高雄, 石浩, 卢浩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769-7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按省籍贯人口分类制定不同胎龄单胎儿出生体重曲线,研究籍贯差异特征。方法 在中国海口、广州、深圳、柳州、桂林、泉州、重庆、成都、长沙、宁波、连云港等11市的11家妇幼保健院收集整理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分娩的活产单胎儿中,获得有母亲省籍贯数据的323 462例单胎儿,按省籍贯人口研制不同胎龄单胎儿出生体重曲线。结果 制定了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湖南、湖北、四川、重庆、贵州、江西、浙江、安徽、河北、河南 等14个省(区、市)籍贯人口不同胎龄单胎儿出生体重3rd~97th 百分位参考值,绘制了10th, 50th, 90th曲线图。广东、广西、海南、福建、贵州、四川、湖南、重庆、湖北、江西 等10个省(区、市)籍贯不同胎龄单胎儿出生体重水平与中国11市不同胎龄单胎儿水平接近;而浙江、安徽、河北、河南 等4个省籍贯不同胎龄单胎儿出生体重水平高于中国11市不同胎龄单胎儿水平。结论 制定了中国14个省籍贯人口不同胎龄单胎儿出生体重3rd~97th 百分位数值,可作为相关省籍贯人口不同胎龄单胎儿宫内生长评价参考标准。各省籍贯人口宫内生长水平存在差异。
  • 李彦奇, 刘超, 尚翠, 司芬芬, 王欣心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775-7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北京市丰台区不同时期开始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丰台区2005—2021年开始抗病毒治疗病例数据资料,结合抗病毒治疗政策调整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2005—2007年、2008—2011年、2012—2015年、2016—2021年四组,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进行回顾研究。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3 618例,其中2005—2007年组29例(0.80%),2008—2011年组244例(6.74%),2012—2015年组1 388例(38.36%),2016—2021年组1 957例(54.09%)。4个时期病例治疗后第1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2.98%、98.35%、98.75%、98.86%,第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9.41%、95.33%、97.34%、98.25%,不同分组生存时间存在差异(χ2=8.386,P=0.039)。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50岁开始治疗病例的死亡风险较15~29岁开始治疗病例高(HR=3.95,95%CI:1.82~8.56),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开始治疗病例的死亡风险较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开始治疗病例高(HR=12.30,95%CI:2.97~50.88)。结论 随着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策略与措施的不断优化,丰台区不同时期开始治疗的病例在治疗后死亡风险逐步降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开始治疗一年以内、≥50岁病例予以更多关注和支持。今后应继续推进早发现早治疗工作、不断完善抗病毒治疗,提升治疗效果。
  • 汤洪秀, 王佳, 曾艺, 张雍, 凌瑜双, 何晓晨, 尤康, 周琦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781-7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吸烟、脑卒中家族史与脑卒中患病的相关性,分析两者对脑卒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选取≥40岁的社区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共16 584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采用SPSS 19.0进行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运用相加模型分析吸烟和家族史对脑卒中的交互作用,并计算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relative excess risk due to interaction,RERI)、交互作用归因百分比(attributable proportion,AP)以及协同指数(synergy index,SI)结果 研究对象中,脑卒中患者208例(1.25%),有脑卒中家族史者1 050例(6.33%),吸烟者1 467例(8.85%),吸烟且有家族史者有205例(1.23%)。相加模型分析交互作用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一过性短暂性脑缺血等因素后,与不吸烟且无脑卒中家族史者相比较,不吸烟有家族史者(OR=3.390, 95%CI:2.272~5.057)、吸烟无家族史者(OR=2.346,95%CI:1.464~3.759)、吸烟且有家族史者(OR=5.938,95%CI:3.318~10.624)患脑卒中风险增加。相加交互效应指标RERI 、SI、AP分别为1.202(0.582~2.808)、1.322(1.335~1.412)、20.243(17.541~26.431)。结论 吸烟和家族史对脑卒中具有相加交互作用,两者同时存在时脑卒中风险高于两者单独存在时。
  • 张雨, 孟毅, 张玲, 李嘉佳, 杨凡, 赵清水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785-7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房山区298例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探索影响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1—4月对房山区298例11~18岁青少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测量,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血压节律分成杓型组(n=155)和非杓型组(n=143),采用χ2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结果 非杓型血压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指标明显高于杓型血压组,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指标明显低于杓型血压组,P<0.05。静坐时间长是影响青少年高血压节律、使其表现为非杓型血压的危险因素(OR=3.619,95%CI:1.286~10.184)。结论 青少年应减少静坐时间,增加课间操、体育课等户外有氧运动时间,同时应关注自身心脏与心血管方面的健康状况。
  • 叶家楷, 曹雷, 余文周, 尹遵栋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789-7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中国2021年常规接种单位现况和资源配置,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标准编码管理系统收集2021年中国常规接种单位信息,利用卫生资源集聚度(health resources agglomeration degree,HRAD)与人口聚集度(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degree,PAD)的比值HRAD/PAD评价接种单位集聚情况。结果 中国2021年接种单位共有80 532个,相比2016年下降51.24%;其中,村级接种单位7 624个,相比2016年下降92.49%。开展日接种占比由26.66%升至69.03%。接种免疫规划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单位分别有18 587个、10 291个,有51 654个既接种免疫规划疫苗,也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设在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接种单位分别有11 123、2 983、1 731、706和63 989个。东、中、西部地区HRAD/PAD比值分别在0.49~1.64、0.81~1.66、0.47~2.61之间。与HRAD值相比,有21个省份HRAD/PAD比值更接近1。结论 近年来中国接种单位数量逐年减少,尤其是村级接种单位,但预防接种服务供给频次在逐年提升。接种单位大多设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儿童和成人接种为主。各省份按人口配置接种单位数可能优于按地理配置,建议综合考虑地理、人口、经济等多种因素。
  • 吴园园, 祝青, 吴颖, 任碧琼, 邹国英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795-7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脑卒中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中的水平变化及预后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21年9月—2022年4月,收治的55例脑卒中患者(其中4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13例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并追踪患者入院后5 d的血清样本,检测其MPO、 SOD血清表达水平,统计分析每日MPO、 SOD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采用ROC曲线分析脑卒中患者入院当日MPO、SOD水平对脑卒中早期诊断效能。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入院当日脑卒中患者血清MPO、SOD水平明显降低(P<0.01);利用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PO和SOD预测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9921和0.8408;监测血清MPO水平变化得知,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入院后次日MPO水平增高值相关(P<0.01),且MPO增高程度愈高,患者预后愈差(P=0.006);监测血清SOD水平变化得知,脑卒中患者预后状况与入院当日血清SOD值相关(P=0.017)。结论 血清MPO、SOD对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可提供参考价值。
  • 艾力帕提·太来提, 陈金荣, 牛敏瑞, 吕蒙, 汪惠才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00-8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路径。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022年1—3月在乌鲁木齐市11个社区的9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量表之间的相关性,使用路径分析等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心理弹性总分为(58.83±13.45)分;相关分析显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及自我效能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家庭照顾者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关系(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弹性水平受到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影响,其中决定系数R2=0.877,F=110.746,P<0.001;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主观支持和自我效能对心理弹性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和客观支持对心理弹性有直接影响。结论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是影响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
  • 李洁洁, 陈育婵, 张云霄, 周静, 曹文婷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06-8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海口青壮年人群性别及高蛋白摄入对骨折的交互影响,为骨折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海口市1 816名18~50岁的青壮年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膳食频率及既往骨折信息。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海口青壮年人群性别、是否高蛋白摄入及其交互水平对骨折的影响。结果 1 816名青壮年人群中自我报告骨折对象224人,发生率为12.33%。男、女性骨折发生率分别为17.15%(137人)和8.55%(87人);每日蛋白摄入频率高者骨折率9.88%(81人),摄入频率低者骨折率14.36%(143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情况、体质指数、饮食等因素后,男性(OR=2.233,95%CI:1.674~2.980)和非每日摄入高蛋白(OR=1.560,95%CI:1.162~2.096)可增加青壮年群体的骨折风险(P<0.05)。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与是否每日蛋白摄入对青壮年骨折风险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2.412,95%CI:1.794~3.242),未发现相加效应。结论 本研究发现男性、非每日蛋白摄入是青壮年群体骨折风险的危险因素,且性别与是否每日蛋白摄入对青壮年骨折风险具有相乘交互作用。
  • 宋星星, 唐金蕙, 吴若瑶, 严超, 刘影, 姚荣英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10-8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运动行为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并影响学龄前儿童社交问题,可为相关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某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 449名儿童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行为核查、父母教养方式等量表评估儿童社交问题、父母教养方式与运动行为;运用 logistic回归分析社交问题的影响因素,利用纳入乘积项法和Bootstrap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与运动行为的交互作用。结果 学龄前儿童中,社交问题的检出率为15.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于母亲高权威低专制,母亲低权威高专制(OR=3.233,95%CI:1.372~7.616)、母亲中权威中专制(OR=4.663,95%CI:1.761~12.344)是社交问题的危险因素(P<0.05);相对于母亲高权威低专制×运动行为,母亲低权威高专制×运动行为(OR=1.245,95%CI:1.042~1.486)是社交问题的危险因素(P<0.05),母亲中权威中专制×运动行为(OR=0.643,95%CI:0.440~0.939)是社交问题的保护因素(P<0.05)。Bootstrap法结果表明,在中(simple slope=-0.950,Z=-4.959, P<0.001)、高水平(simple slope=-1.493,Z=-4.624,P<0.001)运动行为的调节下,母亲教养方式权威水平越高,专制水平越低,社交问题的发生率越低;在中水平运动行为调节下,社交问题的发生率的下降趋势较为缓慢。结论 在中、高水平运动行为的调节下,母亲教养方式权威水平越高,专制水平越低,社交问题的发生率越低;在中水平运动行为调节下,社交问题发生率的下降趋势较为缓慢。
  • 王丽华, 朱志良, 冯晶, 戴志腾, 翁少凡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15-8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石材加工企业职业卫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防护重点及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深圳市某街道10家石材加工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检测与分析。结果 10家石材加工企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1.0%~30.9%,各岗位矽尘(呼尘)均未超标;噪声以高频噪声为主,强度检测超标率84.4%;化学毒物挥发性有机组分中苯检出最多,主要存在于固化剂中,岗位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显示1,2-二氯乙烷检出率最高,为52.0%;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纯音测听异常率达94.1%。结论 石材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较重,其中噪声是其关键控制点,要加强石材加工企业职业卫生的帮扶与监管,督促劳动者做好个人防护,企业加强有机溶剂源头管控及职业健康管理。
  • 何卓, 庄世锋, 李正祥, 龙晓蕾, 王郭清, 彭进平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18-8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6—2021年湖南省输入性疟疾疫情特征,为我省疟疾防治工作的持续优化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1年全省报告疟疾病例的疫情数据资料,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7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6—2021年全省共报告疟疾547例,均为实验室确诊。包括389例恶性疟,93例间日疟,43例卵形疟,12例三日疟,10例混合疟。境外输入性病例542例,输入性间日疟继发病例4例,输血感染病例1例,无本地感染病例。92.25%的境外输入病例来自非洲;6.64%病例来自东南亚;另外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南美洲奎亚娜分别输入5例、1例。报告疟疾病例数位居前5位的市(州),依次为长沙、邵阳、怀化、常德、郴州。男女性别比为27.8∶1,年龄主要集中在20~59岁(97.07%)。职业以农民、工人为主,分别占37.29%和19.74%。85.74%病例由医疗机构确诊,其中地市级、县级医疗机构为主要确诊单位。24 h内疫情报告率、3 d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7 d内疫点处置率分别为 100.00%、95.80%、100.00%。所有病例均进行了规范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 湖南省消除疟疾工作成效显著。为巩固疟疾消除的成果,应继续加强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管理,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
  • 王文卿, 孙明珠, 胡婷婷, 崔焱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23-8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现阶段糖尿病健康教育对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儿童及青少年患者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循证医学线索。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数据库、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中外文数据库中关于健康教育对T1DM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干预性研究,检索时限设定为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含样本量975例,其中试验组487例,对照组48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改善T1DM患儿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MD=-1.26 mmol/L,95%CI:-1.41~-1.11;Z=16.71,P<0.01)、2 h FBG(MD=-2.16 mmol/L,95%CI:-2.32~-1.99;Z=25.80,P<0.01)、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MD=-2.07,95%CI:-2.89~-1.24;Z=4.89,P<0.01)和自我管理能力(MD=2.39 mmol/L,95%CI:1.87~2.91;Z=8.99,P<0.01),各研究间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整体合并结果可信度较高。结论 本研究发现健康教育可以改善T1DM患儿的血糖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适合进一步推广。
  • 朱建胜, 沈登辉, 席煜, 赵云霞, 朱梦寒, 张菁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28-8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芜湖市本地产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和富集特征,评估经蔬菜途径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方法 采集2021年本地产蔬菜193份、土壤59份,检测其铅、镉、砷、铬、汞含量,采用污染指数及富集系数法评价不同蔬菜中各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采用WS/T 777-2021《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蔬菜总体铅超标率4.7% (9/193),镉超标率6.2% (12/193),砷、铬、汞均合格,5种金属含量依次为ND~1.150、ND~0.221、ND~0.055、ND~0.226、ND~0.004 mg /kg;5种重金属单因子风险指数0.004~0.800,其中鳞茎类镉、块根和块茎类铅污染水平最高,处于警戒水平,综合污染指数0.169~0.704,茎类蔬菜达到警戒水平;居民日常经口摄入途径重金属健康风险,除少部分叶菜类、鳞茎类蔬菜样品中砷存在一定致癌风险,其余均处于可接受水平,少数蔬菜样品存在轻度非致癌风险。结论 芜湖市本地产蔬菜总体上受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但少数样品存在一定健康风险,应加强对污染源的管控。
  • 汪琼, 严付华, 白祖海, 胡骢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33-8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禽肉和禽蛋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替硝唑、奥硝唑、络硝哒唑、甲硝唑和二甲硝唑)残留的新方法。方法 样品经三氯乙酸提取,提取液浓缩后酸性溶液溶解,采用MCX混合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基质匹配内标法定量。结果 本方法硝基咪唑类药物检出限为:1.0 μg/kg,定量限为:3.0 μg/kg。目标检测物在5.0~50 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且3个添加浓度加标回收率大于70%,相对偏差小于20%。结论 该方法高效简便、准确可靠,可应用于禽肉及禽蛋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 调查研究
  • 孙晓旭, 刘峰辉, 王秋亚, 赵俊伟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36-8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郑州某医院男性门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的感染现状及基因亚型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019年10月—2022年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750例男性门诊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1 750例男性门诊患者HPV总体阳性检出率为33.26%(582/1 750),其中单一亚型阳性占54.12%(315/582),二重至六重亚型阳性占比分别为29.21%(170/582)、9.62%(56/582)、4.18%(28/582)、1.89%(11/582)和0.34%(2/582)。中高危亚型累计阳性检出率为19.31%,低危亚型累计阳性检出率为22.34%。中高危亚型中52和16亚型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09%和2.97%,低危亚型中6和11亚型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2.91%和12.40%。总体HPV阳性检出率及HPV6、HPV11阳性检出率在≤20岁组和>50岁组较高,HPV52阳性检出率在>50岁组较高,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医院男性门诊患者HP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HPV6、HPV11、HPV16和HPV52为主要感染亚型,为研究男性HPV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文岚, 黄杰鹏, 张盼, 扶会媛, 田斌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39-8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长沙市2013—2021年18例输入性卵形疟原虫感染患者的资料,为卵形疟原虫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2013—2021年输入性感染卵形疟原虫患者的血液样本、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2021年(除2014年外)长沙市每年都有输入性卵形疟原虫病例,2021年检出率最高,达30.0%;在所有检出的18例卵形疟原虫病例中,其中curtisi亚种5例、wallikeri亚种13例;wallikeri亚种原虫感染患者全部出现发冷症状,而curtisi亚种原虫感染患者发冷症状表现不相同;5例curtisi亚种原虫感染患者从西非国家输入1例(20.0%),其余4例(80.0%)从中非国家输入。13例wallikeri亚种原虫感染患者由西非、中非和东非国家分别输入3例(23.1%)、8例(61.5%)和2例(15.4%);18例患者中有两例为复发病例,均为wallikeri亚种原虫感染患者。结论 2013—2021年各年度长沙市输入性卵形疟原虫检出率呈现增高趋势。wallikeri亚种引起的临床症状可能更为严重,患者应当遵循医嘱规则用药,同时预防复发。
  • 李恩亮, 孟迎芳, 蔡少莲, 汤雅婷, 李敏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42-8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职医学生手机网络成瘾倾向与认知情绪策略、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为减轻对手机网络的依赖性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8—12月选取高职医学生685名,采用网络成瘾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ERQ-C)、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评估高职医学生手机网络成瘾倾向、认知情绪策略及人际交往能力现状,Pearson相关分析手机网络成瘾倾向与认知情绪策略、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性。结果 共发放问卷685份,有效回收674份(98.39%)。674名高职医学生中,网络成瘾评分(35.84±12.10)分,其中手机网络未成瘾者有87.09%,手机网络成瘾倾向者有10.24%,手机网络成瘾者有2.67%;CERQ-C评分(55.48±10.10)分;人际交往能力评分(5.78±1.32)分,其中人际交往能力良好者占80.42%、一般者占13.20%、不足者占6.38%;随手机网络成瘾倾向评分增加,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接受、关注计划、视角转换评分不断降低,责备他人评分不断升高(P<0.05);随手机网络成瘾倾向评分增加,人际交往能力评分随之升高(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知,手机网络成瘾倾向与CERQ-C量表中接受、关注计划、视角转换维度呈负相关(r1=-0.458,r2=-0.412,r3=-0.500,P<0.05),与责备他人维度呈正相关(r=0.398,P<0.05),与人际交往能力评分呈正相关(r=0.439,P<0.05)。结论 高职医学生存在手机网络成瘾问题,且手机网络成瘾与认知情绪策略、人际交往能力具有一定相关性,对网瘾学生进行干预时,可强化认知情绪指导,并从改善人际交往困扰的角度入手促使其积极参加人际交往活动,减轻对手机网络的依赖性。
  • 马卫杰, 李会君, 韩红玉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46-8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孕妇产前筛查依从性,分析孕妇产前筛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提升产前筛查率、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4月驻马店市592例孕晚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筛查、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超声检查完成情况,根据是否完成上述两项产前筛查分为依从良好组和依从不良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产前筛查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和曲线下面积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价值。结果 本次共发放问卷600份,有效回收592份,有效回收率98.67%(592/600);592例产妇中,456例依从性良好,占比77.03%(456/592),136例依从性不良,占比22.97%(136/59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OR=4.191)、家庭平均月收入(<8 000元,OR=5.953)、居住地距离医疗保健机构的距离(≥50 km,OR=3.449)、家庭支持(低水平,OR=6.315)、异常妊娠分娩史(有,OR=0.396)、对产前筛查认知度(差,OR=7.033)是孕妇产前筛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孕妇产前筛查依从性曲线下面积为0.748,95%CI为0.672~0.747,敏感度为87.41%,特异度为67.71%,提示预测价值可靠。结论 驻马店市孕妇产前筛查依从性不良率为22.97%,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居住地距离医疗保健机构的距离、家庭支持、异常妊娠分娩史、对产前筛查认知度是孕妇产前筛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价值可靠,可为临床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纪磊, 吴冰冰, 周然, 魏鹏飞, 贾磊, 崔立周, 梁娟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50-8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调查1例同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后偶合川崎病死亡病例,评估川崎病与接种的因果关系,并为防止类似事件提供经验。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收集临床资料、预防接种资料等,组织市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诊断。结果 根据临床表现、医学检查结果、相关文献等,确定该患儿所患川崎病与疫苗无因果关系,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属于偶合症。结论 今后要严格疫苗管理,规范接种,加强健康询问和禁忌核查,对死亡病例积极争取尸检,及时调查处置并做好宣教工作。
  • 周海燕, 黄珍霞, 彭琴, 何东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53-8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在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于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出院的2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采取基于CGA指导的健康管理,两组均随访18个月,对比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营养状态指标、心理状态评分、用药依从性、心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再入院率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营养状态指标、心理状态评分、用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均较本组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11.00%、再入院率20.00%,均小于对照组的25.00%、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5、9.504,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基于CGA指导的健康管理,可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及用药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再次入院率。
  • 邢雷, 朱娜, 高新梅, 朱东林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57-8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病原菌及耐药情况与多学科协同管理防控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ICU治疗患者412例作为干预前组,将2021年1—12月在该院ICU治疗患者381例作为干预后组,于2021年1月采用多学科协同管理防控措施,分析干预前后病原菌分布、耐药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结果 干预前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56.04%、35.90%和 8.06%,干预后组分别占62.82%、30.91%和 7.27%,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病原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2.36%,明显低于干预前组的7.52%2=11.013,P<0.05),其中综合ICU干预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0.00%,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组APACHEⅡ评分≥18分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11.11%,明显高于干预前APACHEⅡ评分<18分患者2=5.910,P<0.05),干预后组APACHEⅡ评分≥18分与<18分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0,P>0.05)。男性患者干预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低于干预前(P<0.05);APACHEⅡ评分≥18分患者干预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低于干预前(P<0.05);不同年龄患者干预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给予多学科协同管理防控措施, 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下降,尤其在综合ICU中。
  • 詹丽霞, 蔡文艳, 陈智凤, 覃荷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61-8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北海市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为提高北海市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北海市306例流动儿童相关资料,统计不同特征北海市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完成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北海市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对北海市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预测价值,并获取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未动态管理、未录入系统管理、无儿童预防接种证均为北海市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不达标的危险因素(OR=2.370、3.463、3.025,P<0.05);父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母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出生地点为医疗机构、接种信息获取途径为医生/医院宣传均为北海市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完成的保护因素(OR=0.392、0.360、0.328、0.266,P<0.05)。构建预测模型为logit(P)=-11.026~0.936×父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023×母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0.863×未动态管理+1.242×未录入系统管理-1.116×流动儿童出生地点为医疗机构+1.107×无预防接种证-1.325×接种信息获取途径为医生/医院宣传,ROC曲线结果显示,当logit(P)>12.00时,AUC值为0.870,95%CI为0.828~0.906,敏感度为78.65%,特异度为75.68%。结论 北海市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不达标的危险因素包括未动态管理、未录入系统管理、无预防接种证;保护因素包括父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母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流动儿童出生地点为医疗机构、接种信息获取途径为医生/医院宣传,据此构建预测模型对北海市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汪海燕, 马林山, 白春明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65-8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理应激水平在抑郁焦虑症状与自杀风险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精神疾病患者500例,问卷调查患者心理应激水平、抑郁焦虑症状及自杀风险。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评分,运用Pearson法分析心理应激、抑郁焦虑症状、自杀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依次检验法评价心理应激水平在抑郁焦虑症状与自杀风险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492份,回收率98.40%。492例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ychosocial Stress Survey for Groups,PSSG)评分(15.84±3.12)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47.12±4.38)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51.36±5.76)分、自杀行为问卷(Suicide Behavior Questionnaire-Revised,SBQ-R)评分(11.89±1.58)分。经Pearson法分析可知,PSSG中消极情绪、消极应对方式与SAS、SDS、SBQ-R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积极情绪、积极应对方式与SAS、SDS、SBQ-R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SAS与SDS、SBQ-R呈正相关(均P<0.05);SDS与SBQ-R呈正相关(P<0.05)。采用Amos 22.0软件建立、检验并修正中介关系模型,各拟合指数均在标准范围内,说明该中介模型拟合良好;由中介模型可知,心理应激在焦虑、抑郁症状与自杀风险间发挥中介作用(β1=0.462,β2=0.510,均P<0.05),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比值为77.75%、71.17%,需重视心理应激在焦虑抑郁症状与自杀风险间的中介作用。结论 心理应激在焦虑抑郁症状与自杀风险之间可发挥中介作用,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医护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其心理应激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提升其正性心理应激水平,从而降低抑郁焦虑症状对自杀倾向的负面影响。
  • 鲍琳燕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69-8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危险因素模型构建及产前干预策略探讨,为降低GDM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2020年6月—2021年3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205例孕妇进行研究,根据孕妇GDM发生情况,将其分为GDM组、非GDM组,回顾性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孕妇GDM危险因素,建立危险因素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模型对孕妇GDM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205例孕妇中检出GDM 32例,GDM检出率为15.6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2.158,95%CI:1.266~3.677)、孕前BMI≥24(OR=1.799,95%CI:1.053~3.071)、糖尿病家族史(OR=2.010,95%CI:1.108~3.647)、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OR=2.199,95%CI:1.028~4.704)、人均月收入≤4 000元(OR=1.824,95%CI:1.169~2.846)、孕早期血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130 g/L(OR=1.848,95%CI:1.130~3.022)、孕早期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8 mg/L(OR=2.425,95%CI:1.263~4.658)为孕妇GDM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危险因素模型:logit(P)=-14.230-年龄×0.769+孕前BMI×0.587+糖尿病家族史×0.698+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0.788+人均月收入×0.601+Hb×0.614+CRP×0.886。按照危险因素模型绘制预测孕妇GDM发生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当logit(P)>14.60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51,95%CI为0.766~0.915, χ2为9.001,诊断灵敏度86.00%、特异度为74.00%。结论 孕妇GDM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35岁、孕前BMI≥24、糖尿病家族史、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人均月收入≤4 000元、孕早期血清Hb水平>130 g/L、孕早期血清CRP水平>8 mg/L,据此建立危险因素模型预测孕妇GDM发生的价值较高,临床可对高危孕妇采取相应产前干预策略,以改善其预后。
  • 高麟, 张华, 陈海丹, 唐江利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73-8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2017—2021年某三甲医院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体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三亚中心医院儿科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626例作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非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957例作为非多重耐药菌感染组。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描述性分析该院儿科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62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标本中,共检出病原体626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87株(29.87%),主要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15.65%)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1.02%),革兰氏阴性菌439株(70.13%),主要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35.62%),其次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2.94%);不同年份间检出多重耐药菌例数构成比例逐年降低,其中2017、2018、2019、2020和2021年检出多重耐药菌分别占28.12%、23.00%、19.33%、15.50%、14.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间≥7 d(OR=2.560,95%CI:2.078~3.155)、住院时间≥7 d(OR=3.458,95%CI:2.598~4.602)、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OR=2.958,95%CI:2.362~3.706)、应用激素药物治疗(OR=2.684,95%CI:2.181~3.303)、侵入性操作(OR=9.523,95%CI:7.536~12.035)是引起该医院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017—2021年该医院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体常见为革兰阴性菌,其中常见的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菌感染和患儿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多、侵入性操作等因素具有密切相关性,临床应给予针对性干预管理,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风险。
  • 杨凯, 范双凤, 刘辉, 张双, 赵尧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76-8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成都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及发生规律,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21年成都市网络直报系统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1年成都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8起,发病1 915人,死亡26人,以未分级事件为主(77.70%)。各类报告事件以传染病为主(110起,74.32%),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29.73%)。事件平均上报时间为(0.75±0.57)h,平均控制时效为(37.83±28.91)d,各年间事件上报时间及控制时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讨论 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是成都市的防控重点,应加强对各级疾控机构的卫生应急工作培训,提高事件报告的规范程度。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 陈建勇, 朱彩英, 康健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79-8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长沙市医疗机构的医疗用水微生物污染现况,为医疗机构制定医疗用水卫生质量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21年按方案每年进行2次,上、下半年各监测1次,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方法采集样本,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中微生物指标》(GB/T 5750.12-2006)要求进行菌落总数检验。口腔用水、湿化水、外科洗手水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菌落总数标准判定,透析用水按照《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YY 0572-2015)中菌落总数标准判定,内镜终末漂洗用水以《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中菌落总数标准判定。采用SPSS 26.0软件分析不同年度、机构医疗用水合格情况。结果 2018—2021年,共采集不同类型的医疗用水689份,合格的502份,总合格率为72.8%,其中口腔用水合格率为64.7%,透析用水合格率为89.3%,内镜终末漂洗用水合格率为64.6%,湿化水合格率为81.0%,外科洗手水合格率为86.4%,不同医疗用水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2,P<0.05);不同年度监测的医疗用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1,P>0.0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医疗用水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9,P<0.05),一级医疗机构检测合格率低于二、三级医疗机构。结论 长沙市部分医疗机构医疗用水质量合格率有待提高,应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医疗用水卫生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以确保患者医疗质量和安全。
  • 郭婷, 胡沛山, 赵芬, 罗向波, 黄维亮, 王敏, 伍勇, 胡金伟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82-8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1例HIV-1确证实验阴性的病人后续随访检测,探讨不同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采用三代试剂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四代试剂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以及核酸定量、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等多种检测方法对病人不同时期样本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症状分析,该病例属于HIV-1高危、高暴露风险病人,入院时三代酶联免疫吸附试剂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均呈阴性,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均有反应,HIV-1病毒载量1.15×106 CPs/ml,CD4+/CD8+比值1.95。行肛周脓肿手术并进行抗HIV-1治疗34 d后再次检测,所有试剂均有反应,病毒载量4.52×103 CPs/ml,CD4+/CD8+比值0.98。结论 HIV抗原/抗体复合检测或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更加敏感,建议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应用。将病毒载量检测作为补充试验,同时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有助于快速、特异识别临床早期感染者。
  • 卫生管理
  • 王晔萍, 王霄晔, 侯赛, 陈志勇, 刘富强, 姚建义, 吴家兵, 李群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84-8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着“安全第一、因地制宜、合理分区、标识明确、工作便利”的基本原则,以满足各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开展传染病疫情处置和自然灾害现场救援工作与生活需求为目标,在营地规划、搭建、管理、安全、撤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具体的规范化要求。对卫生应急队伍营地建设的研究填补了国内营地建设规范化的空白,为队伍能力建设及后期现场处置提供切实可循的依据。
  • 许媛媛, 袁宜, 文高静, 许娜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89-8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医疗器械管理中采取基于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TOC)的精细化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及对CSSD人员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友谊医院CSSD 2 782件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管理为对照组,实施期间为2020年1月—2021年5月1 158件;基于TOC的精细化管理为改进组,实施期间为2021年6月—2022年12月1 624件,并将32名于CSSD工作的消毒人员作为进行器械管理培训的对象,另纳入27个使用医疗器械的科室进行相关指标评价。比较对照组和改进组的医疗器械科室使用满意度评分、医疗器械清洗后消毒质量与医疗器械质量评分、医疗器械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质量缺陷控制情况,比较CSSD人员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及对器械相关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改进组的医疗器械使用科室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物品质量、物品交接、器械配送、信息追溯)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改进组的医疗器械消毒质量、医疗器械质量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改进组的医疗器械相关医院感染总发生率和消毒后手污染、器械与记录不符、标签不吻合、回收器械件数不准确、存储位置不当比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CSSD人员在改进组的环境管理能力、管理器械能力、风险防范意识、风险识别能力、灭菌包装、理论知识、清洗消毒、处理流程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TOC的精细化管理应用于CSSD的医疗器械中可提升医疗器械科室使用满意度,改善消毒质量与医疗器械质量,提高CSSD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对于器械相关的理论、操作能力,有效降低医疗器械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和质量缺陷,临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综述
  • 裴梦云, 朱青春, 闾雯霨, 徐新, 张鹏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94-8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染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传染病的早期预警可降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因病缺课监测系统能实现学校学生常见疾病早期监测,对做好学校传染病的早期预警工作有重要作用。目前运用于传染病预测预警的模型主要有自动预警系统的固定阈值模型、时间模型、时空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模型研究对疾病的预测预警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