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美华, 林偲, 徐丽萍
目的 分析2010—2020年邵阳市洞口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规律,为今后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洞口县2010—2020年《传染病监测系统》中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 2010—2020年邵阳市洞口县报告手足口病共8 584例,死亡3例,年均发病率为100.54/10 万,死亡率为0.03%;2010—2020年邵阳市洞口县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216.602,P<0.01),但2012、2016和2017年发生了3次流行高峰,明显高出平均水平;在手足口病月度发病情况上,总体呈双高峰模式,4—7月为主高峰,10—12月为次高峰,其中5月发病报告数最多;全县23个乡镇都有手足口病例报告,其中江口镇发病率(154.57/10万)最高,高沙镇(143.84/10万)次之;在发病性别分布上,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其比例为1.75∶1;发病人群职业分布中,散居儿童8 245例最多,占96.05%,幼托儿童172例次之,占2.00%,学生共153例,占1.78%;在年龄段上,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0~5岁组儿童,共计8 330例,占97.04% ,其中1岁组发病率最高,3 495例,占40.72%。2010—2020年共检测手足口病样本787份,病原阳性率为38.50%,EV71型、CoxA16型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构成比分别为45.54%、14.19%、40.26%,各年手足口病病原体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63,P<0.01)。 结论 在手足口病流行的双高峰时间段,应对5岁以下散居儿童进行重点监测,加强学校、托幼机构防控管理工作,学校、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加强因病缺课学生的追踪调查,及时发现、全面掌握、有效控制传染源,同时强化手足口病的科普宣教工作,提高群众对手足口病的防控意识;推荐全县适龄儿童按时接种EV71疫苗,提升对手足口病的免疫力,同时做好病原学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