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3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2-15
  

  • 全选
    |
    专题报道-慢性病防治
  • 刘玲丽, 查震球, 贾尚春, 吕逸丽, 徐伟, 杨林胜, 董腾飞, 卢曼曼, 柴静, 刘志荣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29-1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3—2018年安徽省淮河流域肝癌早诊早治项目高危人群肝癌检出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于2013—2018年,在安徽省淮河流域6个区(县)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当地乡或村中35~64岁常住居民,通过健康因素调查问卷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评估出肝癌高危人群。其中34 957名居民参与了后续腹部B超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联合筛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癌检出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34 957名肝癌筛查参与者中,共检出肝癌182例,检出率为0.52%。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女性(OR=0.435,95%CI:0.307~0.616)、35~40岁组(OR=0.135,95%CI:0.032~0.561)、41~50岁组(OR=0.618,95%CI:0.413~0.925)、超重(OR=0.712,95%CI:0.522~0.973)和肥胖(OR=0.390,95%CI:0.207~0.735)的人群肝癌检出率更低;与未患肝硬化和HBsAg检测阴性组相比,仅有肝硬化(OR=7.250,95%CI:5.142~10.221)、仅HBsAg检测阳性(OR=14.781,95%CI:5.199~42.026)、患肝硬化同时HBsAg检测阳性(OR=59.408,95%CI:37.620~93.814)居民肝癌检出率显著增高;与无消化道相关症状者相比,具有3种以上消化道相关症状者 (OR=2.189,95%CI:1.474~3.251)人群肝癌检出率高。结论 安徽省淮河流域肝癌早诊早治项目中肝癌检出率低于全国水平。男性、高龄、正常或低体重、HBsAg检测阳性、患肝硬化以及具有3种以上消化道相关症状人群肝癌检出率更高,其中患肝硬化并且HBsAg检测阳性者的肝癌检出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 苏比努尔·阿布来提, 培尔顿·米吉提, 阿曼古丽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34-1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并建立老年患者OSAHS中重度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某附属医院确诊的1 244例老年OSAHS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测定OSAHS的严重程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患者OSAHS中重度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中重度OSAHS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结果 1 244例老年OSAHS患者中轻度(5次/h≤AHI≤15次/h)、中度(16次/h≤AHI≤30次/h)、重度(AHI>30次/h)分别为40.11%、35.85%、24.0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年龄在75~80岁、颈围、肌酐、糖化血红蛋白是老年OSAHS患者病情为中重度的影响因素。基于影响中重度OSAHS风险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列线图模型联合预测因子预测老年人中重度OSAHS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为0.655[95%CI(0.624~0.687)],高于单因子ROC曲线下面积,且列线图模型联合预测因子预测老年人群中重度OSAHS的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 肥胖、年龄在75~80岁、颈围、肌酐、糖化血红蛋白为老年患者OSAHS中重度影响因素,根据这些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有助于预测中重度OSAHS风险较大的老年人群。
  • 马文恺, 李薇, 雷诗卉, 杨蕙, 王瑾茜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39-1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iabetes-related depression, DD)大鼠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探讨该疾病状态下肠道菌群的改变。方法 建立DD模型,以健康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每周称量体重的同时进行空腹血糖检测;采用强迫游泳和矿场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对各组大鼠肠道内容物进行16s rRNA测序;以血清为检测对象,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相关蛋白及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DD模型组血糖显著升高并表现出明显抑郁样行为和HPA轴亢进;16s rRNA测序结果提示,与空白组比较,DD模型组肠道菌群α多样性(Chao、Simpson、Shannon指数)无明显差异;但β多样性差异明显,即空白组与DD模型组的样品间距离较远;肠道菌群组间差异明显,与空白组比较,DD模型组中厚壁菌门丰度明显降低(P<0.01),而拟杆菌门则无明显差异;Bugbase表型预测提示,与空白组比较,DD模型组中革兰氏阴性菌明显升高,且血清中LPS含量升高。结论 DD模型组中肠道菌群紊乱,其变化与单独的糖尿病或抑郁症不同;同时肠道菌群的紊乱至DD中条件致病菌增加,从而引起LPS升高,这可能与HPA轴亢进有关。
  • 袁小楠, 秦心睿, 闻崇兵, 柳永麒, 赵春善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44-1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日光疗法对老年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治疗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利用RevMan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6篇文献(英文5篇,中文1篇),日光疗法能够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激越行为[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0.43,95%CI(-0.80~-0.06),P=0.0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光照周期>4周[SMD=-0.44,95%CI(-0.75~-0.13),P=0.006],每天光照2次[SMD=-0.47,95%CI(-0.92~-0.03),P=0.04],光照强度≤1 000 lux[SMD=-0.49,95%CI(-0.86~-0.1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光照时间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光照时间<2 h[SMD=-0.58,95%CI(-1.20~0.04),P=0.07],光照时间≥2 h[SMD=-0.27,95%CI(-0.71~0.16),P=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日光疗法可以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激越行为,建议光照周期>4周,每天光照2次,光照强度≤1 000 lux。
  • 李万华, 李正强, 王爱民, 任香勇, 杨颖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48-1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重庆市大足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情况及趋势变化,为开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个案资料来源于2012—2021年重庆市大足区死因监测系统,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with premature death, YLLs)、平均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s),男性与女性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率的趋势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of change,APC)。结果 重庆市大足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由2012年的183.13/10万下降至2021年的115.39/10万,APC为-3.92%,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5,P=0.003),标化死亡率以年均6.95%下降(t=-4.384,P=0.002)。历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和80岁及以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分别以年均8.88%、11.04%、8.52%、7.23%和5.54%下降(P<0.0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YLLs由2012年2.89‰下降到2021年的1.71‰, APC为-4.97%(t=-4.843,P=0.001), AYLLs由2012年的15.80年下降到2021年的14.78年,APC为-1.09%(P<0.05)。结论 2012—2021年重庆市大足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与早死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但死亡率与早死疾病负担仍然较高,应加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防治。
  • 论著
  • 段丹萍, 黄婷苑, 刘晨阳, 李艳, 李燕茹, 邹飞, 王致, 陈雪梅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52-1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人肝细胞(L02)氧化应激模型中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α, Hsp90α)和相关底物蛋白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的蛋白水平变化,以及Hsp90α表达下调后对Cyclin B1表达的影响,明确Hsp90α对Cyclin B1功能的影响,为氧化应激相关的肝脏疾病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以200 μM H2O2 建立氧化应激L02细胞损伤模型;通过CCK-8法观察氧化应激对细胞存活的影响,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检测氧化应激对细胞内Hsp90α及Cyclin B1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随着氧化应激刺激时间的延长, GSH含量逐渐减少,抗氧化能力不断降低。从6 h开始,胞内GS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H2O2对L02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增强;氧化应激后细胞周期检测点G2/M期阻滞明显;氧化应激导致胞内Hsp90α蛋白水平先增加后降低,在刺激24 h时Hsp90α表达出现明显下降,Cyclin B1蛋白水平则在24 h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氧化应激可动态影响细胞内Hsp90α及CyclinB1蛋白表达水平;氧化应激下,Hsp90α表达降低可影响与G2/M期调节有关的底物蛋白Cyclin B1水平,Hsp90α对Cyclin B1功能维持起保护性作用。
  • 宋韶芳, 周金华, 李琴, 黎晓彤, 石同幸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56-1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广州市成年居民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 PAEs)内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在广州市抽取310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其尿样。应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尿液中PAEs的代谢物—7种邻苯二甲酸单酯的含量,包括邻苯二甲酸单甲酯(monomethyl phthalate, mMP)、邻苯二甲酸单乙酯(monoethyl phthalate, mEP)、邻苯二甲酸单正丁酯(monobutyl phthalate, mBP)、邻苯二甲酸单异丁酯(monoisobutyl phthalate , miBP)、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5-氧己基)酯[mono(2-ethyl-5-oxohexyl) phthalate, mEOHP]、邻苯二甲酸(乙基羟基己基)单酯[mono (2-ethyl-5-hydroxohexyl) phthalate, mEHHP]和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ono-ethylhexyl phthalate, mEHP)。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居民邻苯二甲酸单酯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尿样中7种邻苯二甲酸单酯mMP、mEP、mBP、miBP、mEOHP、mEHHP和mEHP的浓度中位数分别为6.148、9.956、240.121、37.632、12.386、16.985、13.674 ng/ml;计算出对应的PAEs日暴露量分别为0.346、0.603、15.689、2.459、5.493、5.486、11.301 ng/(g·d),其中mBP的日暴露量高于容许参考暴露量,是广州市居民暴露最主要的PAE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尿液中mBP含量呈下降趋势,学历为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OR(95%CI)值分别为 0.454(0.219~0.940)、0.449(0.216~0.934);烫/染头发与尿液中mBP含量的增加有关,烫/染头发一年1次、一年2次以上的OR(95%CI)值分别为1.770(1.051~3.233)、2.113(1.156~3.865);24 h内食用水产品会使尿液中mBP的含量增加,OR(95%CI)值为2.751(1.018~4.048);每周进食2次以上油炸类食品会使尿液中mBP的含量增加,OR(95%CI)值为1.255(1.007~2.882)。结论 广州市成年居民普遍暴露于PAEs,mBP的日暴露量存在健康风险,mBP内暴露水平与多种因素存在关联性。
  • 王海峰, 王艺康, 潘静静, 王莹莹, 范威, 王文华, 李亚飞, 王若琳, 叶莹, 黄学勇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61-1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河南省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指导疫情防控。方法 将河南省境外输入新冠感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等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22年3月14日,河南省共报告新冠感染境外输入感染者752例,入境人员罹患率为1.20%。确诊病例196例(26.06%),无症状感染者556例(73.94%);轻型105例,占确诊病例的53.57%,普通型91例,占确诊病例的46.43%,无重型和死亡病例;初筛阳性ORF1ab基因Ct值M(P25,P75)为34.15(24.08,37.09),N基因Ct值M(P25,P75)为34.19(24.04,36.75);入境到首次检出阳性时间间隔M(P25,P75)为0(0,2)d,入境超14 d首次检测阳性的共20例(2.93%),其中18例入境解除隔离后存在跨省活动;境外输入病例复阳率为1.99%,复阳病例未造成二代病例;2022年境外输入疫情出现快速上升趋势;男性562例(占74.73%),女性190例(占25.27%);年龄M(P25,P75)为31(26,42)岁;职业主要以务工人员(23.14%),家庭及待业人员(23.14%)、商业服务(14.23%)、留学(13.69%)为主;主要来源国为俄罗斯联邦(30.32%)、菲律宾(17.15%)、乌克兰(13.43%);516例(85.29%)发生跨省流动;出现5例及以上感染者的航班聚集性疫情31起,其中10例及以上的5起,其中2021年7月4日从缅甸入境郑州的航班病例引起本土疫情。结论 河南省入境人员新冠感染罹患率较低,临床严重程度较轻,2022年输入疫情快速上升,多数病例在入境后一周内检出阳性,复阳病例未引发后续传播。
  • 庞艳, 吴成果, 汪清雅, 张婷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65-1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庆市不同医疗机构开展新生结核病筛查效果的异同,为学校结核病新生筛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重庆市新生结核病筛查调查表》和《重庆市统计年鉴》收集2021年重庆市秋季入学的各教育阶段新生结核病筛查资料和学生人口数据,分析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及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tuberculin,PPD)强阳性率,采用SPSS 25.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结果 2021年重庆市新生结核病筛查798 135人,筛查率为42.36%,其中高中(61.48%)、初中(54.93%)筛查率较高。共发现151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高中(34.82/10万)、高等教育(28.59/10万)及寄宿制初中(11.83/10万)检出率较高。学前教育及小学新生197 469人,主要由其他医疗机构(41.44%)开展筛查工作。非寄宿制初中新生有14 587人开展了结核症状筛查,以其他医疗机构筛查为主。寄宿制初中新生有194 457人开展了PPD筛查,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患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筛查PPD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由定点医疗机构筛查的患者检出率(23.45/10万)和学生PPD强阳性率(2.76%)较高。高中新生有241 240人开展了PPD筛查,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患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类型医疗机构PPD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由定点医疗机构筛查的患者检出率(48.78/10万)和学生PPD强阳性率(4.89%)较高。高等教育阶段新生有150 382人开展了胸部X光片检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28.59/10万,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患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5)。结论 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小学和高等教育阶段新生结核病筛查比例,建立新生结核病筛查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和规范学校结核病体检筛查工作。
  • 关恒云, 刘岚铮, 姜慧钰, 白爱英, 刘辉, 阮师漫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69-1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济南地区健康6月龄内儿童鼻咽部肺炎链球菌携带血清型及耐药特征,为肺炎球菌疫苗推广接种提供数据。方法 2019年11月—2020年4月采集济南地区216例健康6月龄内儿童鼻咽拭子,经分离培养获得疑似肺炎链球菌菌株;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奥普托欣敏感试验鉴定后,采用多重PCR方法明确肺炎链球菌血清型;进一步采用微生物药敏分析仪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216例健康6月龄内儿童肺炎链球菌携带率为5.1%(11/216),共携带7种血清型:15B、23F、6B、8、18C、19F和13。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血清型覆盖率为54.5%,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覆盖率为90.9%。19种抗生素中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率为100.0%;耐药率80.0%以上的有四环素、克林霉素、甲氧苄胺嘧啶/磺胺甲噁唑;头孢呋辛和青霉素(口服)的耐药率超过50.0%。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左氧氟沙星、氯霉素和莫西沙星未发现耐药菌株。11例儿童鼻咽部肺炎链球菌分离株显示多重耐药,耐药种类3~6种。结论 济南地区健康6月龄内儿童鼻咽部定植的肺炎链球菌具有多种血清型,且抗生素耐药现象较严重。
  • 陈金妮, 陈思齐, 冯乃超, 林秋玉, 王佩, 黄珍珍, 孙小玲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73-1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海南地区5岁以下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SCAP)病原学情况,为SCAP患儿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从2019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310例SCAP患儿纳入研究。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病季节)以及痰液和血液标本病原的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患儿基线资料,病原体检出情况及主要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310例SCAP患儿中男性210例、占比67.74%,年龄<1岁217例、占70.00%,冬季发病113例人数、占36.45%。310例SCAP患儿痰液标本和血标本共检出病原体689株,其中按照占比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呼吸道合胞病毒(23.37%)、肺炎链球菌(19.16%)、腺病毒(12.63%)、流感嗜血杆菌(11.90%)、肺炎克雷伯菌(9.72%)、金黄色葡萄球菌(7.98%)、流感病毒(7.55%)、大肠埃希菌(5.81%)、真菌(1.89%)。不同性别及不同季节间5岁以下儿童常见病原体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岁患儿肺炎链球菌检出率要高于<1岁和1~3岁患儿;而<1岁和1~3岁患儿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高于>3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病原菌在不同年龄段中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以及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而对利福平敏感。肺炎链球菌对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哌拉西林、阿莫西林以及头孢噻肟等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而对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以及利奈唑烷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克洛以及头孢噻肟等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而对亚胺培南以及利奈唑烷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克洛、阿莫西林、氨苄西林以及哌拉西林均有不同程度耐药,而对亚胺培南以及利奈唑烷敏感。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克洛均有不同程度耐药,而对左氧氟沙星以及亚胺培南敏感。结论 海南地区儿童SCAP多见于男性、年龄较小人群,且多发生于冬季。此外,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率,临床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耐药情况合理选用相关抗菌药物治疗。
  • 李影子, 华俊杰, 宁佩珊, 胡国清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78-1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湖南省出生缺陷防治支持评价规范化程度,为决策者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前期研制的我国出生缺陷防治规范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地区防治工作评价。以湖南省14个市州、123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开展出生缺陷防治规范化评价问卷调查,采用综合评分方法对各区县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中支持评价维度情况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全省出生缺陷防治支持评价维度综合评分较高,中位数为82.4分。但不同市州、区县的综合评分存在较大差异(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3.0分和26.5分),综合得分最低仅14.7分,综合得分最高达满分100.0分,仅10个市州、70个区县的综合评分达75.0分以上。结论 2019年湖南省出生缺陷防治支持工作开展总体较好,但不同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出生缺陷防治法规方案实施未完全落实到位。今后应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建立协调工作机制,为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提供支持保障。
  • 陈仕菊, 王艳梅, 王礼法, 陈国翠, 张祥, 谢辉艳, 陈传德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82-1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种常用的流感抗原快检试剂对校园流感疫情样本的检测结果,评价其是否适用于校园流感疫情的病例诊断。方法 以2021年9—12月深圳市罗湖区报告的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病例为研究对象,每个病例同时采集3份鼻/咽拭子样本,分别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荧光PCR法)及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胶体金法),计算抗原快检试剂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与荧光PCR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等指标;并通过总体检出率、每起疫情的检出率、检出样本的Ct值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抗原快检试剂的检测效果。结果 2021年9—12月深圳市罗湖区报告了38起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共采集203人的鼻/咽拭子样本,其中140人(68.97%)检出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采样对象以小学生居多,年龄中位数为8岁。2种抗原快检试剂的灵敏度分别为61.43%、42.86%;特异度分别为96.83%、93.6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73%、93.7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3.04%、42.45%;与荧光PCR法的符合率分别为72.41%、58.62%,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48、0.27。A试剂的总体检出率及对多起疫情的检出率优于W试剂。两种抗原快检试剂所检出真阳性样本的Ct值均数分别为(22.54±3.36)、(21.85±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灵敏度是影响流感抗原快检试剂检测效果的关键因素。2种流感抗原快检试剂的结果与荧光PCR方法相比差异较大,不适用于校园乙型流感聚集性疫情的病例诊断。
  • 吉卉霞, 涂雷, 陈晔, 刘丹丹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86-1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尿汞在4~35 μg/gCr之间的生活性汞接触者驱汞试验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2016年6月—2021年4月门诊尿汞在4~35 μg/gCr之间的生活性汞接触者,按是否行驱汞试验分为驱试组(n=24)和对照组(n=52)。驱试组给予二巯基丙磺酸钠行驱汞试验,对照组自然排汞,比较两组基线尿汞、症状及体征及一、三、六月后随访情况。结果 驱汞试验前,驱试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基线尿汞、各组症状及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驱试组尿汞随访一、三、六月后分别下降至(4.69±1.63)、(3.18±0.84)、(1.90±0.72)μg/gCr,对照组尿汞分别下降至(12.60±4.29)、(6.79±2.62)、(3.63±1.31)μg/g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一、三月后随访,驱试组神经衰弱综合征、水肿及尿微量白蛋白异常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月后随访,驱试组和对照组神经衰弱综合征、口腔-牙龈炎、震颤、水肿、尿蛋白阳性及尿微量白蛋白异常好转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驱汞试验对尿汞在4~35 μg/gCr之间的生活性汞接触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有必要的。
  • 杨蕾, 李影子, 华俊杰, 成佩霞, 胡国清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90-1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湖南省备孕和孕初妇女叶酸食物增补优化策略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为政府决策及相关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湖南省现行推广口服叶酸片政策的基础上,推荐未服用叶酸片的备孕妇女食用叶酸强化的免淘洗大米,并设置不同覆盖范围,以政府数据和既往文献为数据来源计算不同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增量成本效果比、净效益和成本效益比率。结果 湖南省备孕和孕初妇女增补叶酸优化方案不同覆盖范围的总成本为3 611.4~4 273.6万元,可减少神经管缺陷病例218~222例,总效益达65 020.7~66 213.7万元。现行推荐湖南省备孕和孕初妇女服用叶酸片预防神经管缺陷的成本效果比最低,每避免1例神经管缺陷患者的成本为15.7万元。在优化方案下,每多避免1例神经管缺陷患者的平均成本至少为110.4万元。优化方案净效益高于原方案,然而随着叶酸强化的免淘洗大米覆盖率增加,成本效益比率逐渐下降。结论 口服叶酸片仍是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比和成本效益比的神经管缺陷预防策略,推广叶酸强化的免淘洗大米可以提高神经管缺陷预防的总效果和总效益,可针对重点人群进行推广。
  • 樊爱平, 杨双盼, 张洋洋, 赵爱华, 徐丽莎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94-1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泰安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特征及相关行为影响因素,为中学生抑郁症状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20年抽取泰安市13所学校共3 509名中学生,使用学生健康行为调查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其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泰安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2.34%,女生、男生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5.32%、19.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遭受校园欺凌、被家长打骂、有网络成瘾倾向、过去12个月打架次数≥2次、从来不吃或有时吃早餐、女生均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072、3.070、2.964、2.755、2.330和1.805、1.578,P值均<0.05);而从不饮酒、未尝试吸烟、睡眠充足、1周至少1 d中高强度运动、不住校则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602、0.628、0.637、0.706和0.723、0.696,P值均<0.05)。结论 泰安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普遍存在,抑郁症状与遭受校园欺凌、被家长打骂、尝试吸烟、饮酒、规律早餐、运动和睡眠等诸多行为特征和行为习惯相关。
  • 丁贤彬, 焦艳, 杨弦弦, 陈婷, 高旸, 毛德强, 湛美东, 丁睿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98-2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2—2021年重庆市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开展交通伤害干预提供建议。方法 2012—2021年重庆市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死亡(ICD-10:V01-V99)个案信息来自重庆市死因监测系统,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死亡率、构成比,不同性别、地区死亡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死亡率的趋势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of change,APC)表示。结果 重庆市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死亡率由2012年的6.80/10万下降至2021年的1.83/10万,APC为-14.62%,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88,P<0.001)。2016年前男性交通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2014年前农村地区交通伤害死亡率高于城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城市、农村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死亡率分别以年均14.96%、14.02%、10.60%、15.21%下降,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4岁、5~9岁、10~14岁、15~17岁交通伤害死亡率分别以年均13.84%、16.22%、11.93%、15.55%下降,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人在运输事故中的损伤占交通伤害的70%以上。结论 2012—2021年重庆市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死亡率呈快速下降的趋势,行人发生交通伤害是主要原因,应持续开展交通伤害的综合干预。
  • 调查研究
  • 李代波, 黄建军, 郭德镔, 李芬香, 陈荣华, 邹琦, 谢晓波, 周志坚, 严华成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02-2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某部一起由沙门氏菌和副溶血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对病例的发病经过、临床表现、就诊情况、饮食饮水等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对病例和环境样本进行相关肠道致病微生物的核酸检测。结果 该次事件共报告病例45例,罹患率为53.6%(45/84),临床症状以腹泻(100%)、腹痛(88.9%)、乏力(77.8%)、恶心(40.0%)为主。病例肛拭子样本沙门氏菌检出率为77.8%(35/45),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46.7%(21/45)。通过病例对照分析推断可疑食物为凉拌卤猪头肉(OR=11.917,95%CI:3.201~44.369)。结论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为一起由沙门氏菌合并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 李佳锐, 孔令匀博, 李梦琦, 肖杨, 臧天翔, 戴佳良, 高红澳, 刘锴, 严定逸, 魏潇丽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05-2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湘西自治州土家族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及对口腔健康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为当地口腔健康保健工作提供针对性指导意见。方法 2018年5月—2020年6月,对湘西自治州土家族4个年龄段750名调查对象进行口腔检查,记录其龋病及牙周病患病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其对口腔健康认知程度,采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总体患龋率72.00%,其中5~岁组患龋率为46.33%,13~岁组患龋率为63.50%,35~岁组患龋率为83.33%,65~74岁组患龋率95.70%。调查对象整体牙周病患病率为60.00%,其中5~岁组牙周病患病率2.82%,13~岁组牙周病患病率47.50%,35~岁组牙周病患病率90.48%,65~74岁组牙周病患病率为98.16%。调查对象对口腔健康影响因素中 “使用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龋齿”“吸烟会导致牙周炎”“定期洗牙是必要的”“口腔健康影响全身健康”等口腔健康认知正确率较低。结论 湘西自治州土家族居民口腔健康状况较差,对口腔健康影响因素的认知和口腔健康行为有待提高,应加强该地区的口腔健康教育,加大口腔医疗资源投入。
  • 周静, 陈仁芳, 韩军, 杨崎恩, 王焱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08-2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2年3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9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AIDS合并PCP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胸部CT检查结果以及AIDS合并PCP患者预后生存情况,并依据是否存活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比生存组和死亡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DS合并PCP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AIDS合并PCP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咳嗽、消瘦及乏力为主要表现,占比分别为62.79%、80.62%、58.91%、65.12%;胸部体征表现占比最高为心动过速60.47%;胸部CT检查主要以磨玻璃征、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占比分别为94.57%、24.03%、27.91%。AIDS合并PCP患者死亡发生率为24.03%。死亡组呼吸机治疗占比、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生存组(P<0.05),白蛋白、乳酸脱氢酶、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CD4+T细胞计数则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OR=0.342,95%CI:0.149~0.783)、乳酸脱氢酶(OR=3.184,95%CI:2.009~8.764)、CD4+T细胞计数(OR=0.349,95%CI:0.148~0.822)均为影响AIDS合并PC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IDS合并PCP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白蛋白、乳酸脱氢酶及CD4+T细胞计数均为影响AIDS合并PC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 夏炜, 胡术贤, 赵泽辉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12-2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清远市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态度和行为(knowledge, attitude andpractice,KAP) 特征,探讨手机APP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效果。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通过“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在清远市随机抽取562名适龄儿童家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机APP宣传形式和传统宣传方式跟踪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效果。结果 两组研究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均>0.05);手机APP宣传方式KAP总体得分以及知识、态度和行为单项得分均明显高于传统宣传方式(P均<0.05);两组干预前后KAP得分均受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职业和居住属性等因素影响(P均<0.05),而且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因素与KAP得分呈正相关;干预后,实验组各类人群预防接种KAP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相对应人群(P均<0.05)。结论 应用手机APP开展宣传教育,能够增强儿童家长疾病预防意识和接种疫苗的依从性、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社区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
  • 曾丹, 刘美娜, 王海棠, 王丽, 安文红, 赵振儒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16-2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在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为手术室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实施质量评价前后的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效果。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手术科收治的1 025例患者及医护人员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实施前为2019年1月—2020年6月,实施前患者共515例;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实施后为2020年7月—2021年10月,实施后患者共510例,医护人员无变化。对比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实施前后质量评价指标及医护人员预防感染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实施前相比,实施后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发病率、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中央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均下降(P<0.05)。实施后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呼吸机使用率、导尿管使用率、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均高于实施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前(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手术室医护人员科室质量评价量表评分、预防感染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均增加(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干预,可有效预防、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 李敏, 臧舒婷, 邹琦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19-2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模式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远期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AMI患者4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210例,对照组患者2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和随访,研究组患者采用“互联网+”结合延续性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和随访。收集两组出院和2年随访结束时WHOQOL—BREF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两组生存状况,并进行Log Rank验证。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WHOQOL—BREF量表中环境、生理、社会关系和心理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结束时两组患者WHOQOL—BREF量表中的环境、生理、社会关系和心理评分均高于出院时,且研究组随访结束时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Kaplan-Meier生存法对两组AMI患者进行2年总生存率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生存状况显著高于对照组,经Log Rank检验,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09%)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9,P<0.05)。结论 “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模式下可以进一步改善AMI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提高AMI患者生存率,降低并发症。
  • 周小燕, 庞博, 张晏, 丁显平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22-2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microRNA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搜集关于microRNA对HBV相关性肝癌诊断价值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2011年1月1日—2022年6月31日。共获得文献789篇,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并评估偏倚风险后,应用RevMan5.3软件对灵敏度(sensitivity,SEN)、特异性(specificity,SPE)、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PLR)、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NLR)、诊断比值比(diagnostic odd ratio,DOR)以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份文献,涉及14个研究,包括研究对象1 390例(试验组696例和对照组694例)。Meta合并结果显示,miRNA对HBV相关性肝癌的诊断SEN合并为0.87(95%CI:0.82~0.91),SPE合并为0.88(95%CI:0.83~0.92),PLR合并为7.50(95%CI:4.90~11.40),NLR合并为0.15(95%CI:0.10~0.21),DOR合并为51.00(95%CI:25.00~103.00),AUC合并为0.94(95%CI:0.91~0.96),Deek's漏斗图检验结果提示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P=0.14>0.05),表明合并结果较为稳健。结论 microRNA对HBV相关性肝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这一结论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 余洲海, 杨辉, 孟伟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27-2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成年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病现状及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11月30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体检的34 546份成人体检资料。记录其年龄、血压、血糖、BMI、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等资料。比较不同特征男女体检人群HUA患病率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BMI数及其他相关指标对HUA患病率的影响。结果 34 546例成年体检人群中,检出HUA患者8 120人,检出率为23.50%。男性检出率为31.22%(6 446/20 648),女性检出率为12.04%(1 674/13 898),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472,P<0.001);不同年龄组间HUA患病率不同,男性患病率最高在40岁之前,随年龄增加HUA患病率降低(χ2=241.085,P<0.001),而女性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女性≥70岁患病率最高(χ2=207.563,P<0.001);无论男女人群,高血压组、高血糖组、高甘油三酯组、高总胆固醇组HUA患病率均高于血压正常组、血糖正常组、血脂正常组(均P<0.001);男、女体检人群HUA患病率均随BMI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63.586、1 155.947, 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偏瘦(OR=0.762,95%CI:0.738~0.786)与肥胖(OR=5.094,95%CI:1.192~21.766)、年龄(50~59岁:OR=1.292,95%CI:1.056~1.581;60~69岁:OR=1.473,95%CI:1.150~1.885;≥70岁:OR=1.779,95%CI: 1.183~2.674)、男性(OR=1.996,95%CI:1.076~3.700)、吸烟(OR=1.706,95%CI:1.066~2.730)、高胆固醇(OR=1.114,95%CI:1.010~1.229)均是HUA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上海地区成年体检人群HUA检出率总体较高,且HUA患病率随BMI增长而上升,医务人员需重点针对肥胖、男性、吸烟及50岁以上人群制定针对性宣传教育,限制高嘌呤饮食,控制体重等来降低其患病率。
  • 李春圆, 赵洁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30-2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市崇明区50岁及以上成人带状疱疹疫苗的接种意愿及影响接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二阶段随机抽取2021年8—9月上海市崇明区18个乡镇845名50岁及以上成人,调查其对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意愿、疾病知识及家庭和社会因素,利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上海市崇明区845名调查对象中,370人(43.79%)愿意接种(含已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听说过带状疱疹疫苗知识、周围人曾患过带状疱疹的人更倾向于接种带状疱疹疫苗(OR=0.521,95%CI:0.369~0.735;OR=0.716,95%CI:0.524~0.978)。不愿意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的原因为疫苗价格太贵;身体健康不需要接种;接种疫苗副作用大;带状疱疹是小病,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结论 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量身定做”针对中老年开展健康宣传以及加强医护人员相关培训、推荐接种疫苗等来提高崇明区50岁及以上成人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率。
  • 丁新华, 朱利勇, 章卉, 史忠洋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33-2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患者的真菌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重症监护患者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患者,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送检标本,获得患者真菌检出结果和病原菌分布情况,使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真菌检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748例重症患者,真菌检出阳性者219例(29.28%),检出真菌274株。其中白假丝酵母菌219株(79.93%),热带假丝酵母菌23株(8.39%),光滑假丝酵母菌6株(2.19%),近平滑假丝酵母菌5株(1.82%),克柔假丝酵母菌5株(1.82%),曲霉菌属3株(1.09%),隐球菌属11株(4.01%),其他真菌2株(0.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18分(OR=1.335,95%CI:1.070~1.666)、中心静脉置管留置(OR=1.478,95%CI:1.108~1.972)、尿管植入(OR=1.564,95%CI:1.050~2.328)、气管插管(OR=1.662,95%CI:1.147~2.407)、2种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7 d(OR=1.250,95%CI:1.064~1.468)、使用免疫抑制剂(OR=1.575,95%CI:1.015~2.443)、ICU住院>7 d(OR=2.059,95%CI:1.281~3.308)是重症患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永康地区重症监护患者真菌检出率较高,白假丝酵母菌是检出的主要菌株,真菌检出情况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应密切关注病情严重、身体机能和营养状态较差、住院时间长、使用免疫抑制剂、有侵入性操作等患者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 许艳, 张春燕, 柳黎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37-2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多药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6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03例COPD合并VA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痰液培养及细菌鉴定,统计MDRO感染与未感染例数,比较患者一般资料,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COPD合并VAP患者MDRO感染因素。结果 203例COPD合并VAP患者中,MDRO感染75例,感染率为36.95%。其中重叠MDRO占38.67%,单菌株MDRO感染占61.13%,MDRO菌株主要为产ESBLs肠杆菌及CR-AB,占比分别为54.78%及27.83%。MDRO感染与未感染两组患者性别、BMI、高血压、住院时间、胃管留置情况及手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DRO感染组年龄≥65岁、患有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5 d、多次进行插管及抗菌药物联用的患者占比高于MDRO未感染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554,95%CI:1.562~8.084)、糖尿病(OR=3.736,95%CI:1.642~8.499)、机械通气时间(OR=3.900,95%CI:1.714~8.872)、插管情况(OR=4.200,95%CI:1.846~9.553)及抗菌药物联用情况(OR=4.043,95%CI:1.777~9.197)是COPD合并VAP患者是否发生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PD合并VAP患者感染MDRO的菌株主要为产ESBLs肠杆菌及CR-AB,年龄、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情况及抗菌药物联用情况是COPD合并VAP患者是否发生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MDRO菌株的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对抗生素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改善患者预后。
  • 李春云, 刘丹丹, 张萍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40-2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公司工人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肝功能轻度异常,从事接触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作业半月,发生急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肝脏疾病,表现为肝功能急剧恶化、意识障碍和凝血功能紊乱等,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对于DMF中毒,临床上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严格筛查职业禁忌证对DMF中毒的预防意义重大。
  • 方法研究
  • 邵华, 布仁巴图, 秦忠良, 商娜, 倪晓娜, 张志平, 李莹盈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42-2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通辽市不同年份成蚊密度,通过拟合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对未来蚊虫密度进行预测。方法 选用诱蚊灯法监测通辽市2017—2021年不同生境成蚊密度,根据监测结果,建立ARIMA模型,对2022年成蚊密度进行预测。结果 2017—2021年通辽市各监测点平均蚊密度为7.91只/(灯·夜)。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在五类生境中,除2017年农户蚊密度较高外,其他年份都是牲畜棚密度较高。每年成蚊密度均为单峰曲线,除2017年高峰出现在7月份外,其余年份高峰均出现在8月,根据2017—2021年蚊虫密度结果,拟合ARIMA(1,1,1)×(1,1,0)12模型,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Q=14.498,P=0.488),用此模型预测2022年的成蚊密度,5—10月份分别为8.12、7.48、13.79、29.31、22.08和12.37只/(灯·夜)。结论 利用2017—2021年的数据建立ARIMA模型,能够预测2022年的成蚊密度和季节消长趋势,为进一步蚊媒传染病风险评估提供理论数据支持。
  • 刘洋, 王家乐, 于辰悦, 黄雨杰, 申可明, 刘旭升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45-2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海外输入病例对国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的影响日益严重,因此对海外疫情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有助于研究者对新冠感染疫情的传播和演化有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从而更好地进行疫情防控。方法 对经典的易感者—感染者—移出者(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SIR)模型进行非广延修正,提出了q-SIR模型并对美国、伊朗、印度和英国2020年初—2021年初的确诊病例随时间的演化规律进行数据拟合,并结合拟合结果对非广延统计物理理论进行唯象分析。结果 拟合参数与各国疫情的具体发展情况存在密切的联系。外界干扰的存在,导致原始的理想化系统变得更加复杂,经过非广延修正后的SIR模型则可以对其发展趋势进行较好的拟合。疫情发展趋势相近的国家,对应的关键拟合参数非常接近。具体拟合参数为美国:b=0.287,γ=15.546,q=1.025;伊朗:b=0.238,γ=17.793,q=1.024;印度:b=0.753,γ=3.461,q=1.127;英国:b=0.745,γ=2.166,q=1.125,发现美国和伊朗、印度和英国的拟合参数b、γ和q比较接近。结论 拟合参数q能够很好地反映该系统受到的外界干预程度。外界干预的越多,q的数值就越大。
  • 卫生管理
  • 李振, 王雪涛, 郭金玉、纪蒙蒙, 刘雅雯, 李晓光, 张春民, 马奎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50-2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由于生产成本的日益增加,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将生产工艺的部分流程(如燃煤电厂的输煤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等)进行外委或分包。部分生产工艺外委或外包虽然帮助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在日常管理上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职业卫生管理更是成为生产性企业日常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对此,基于多年职业卫生工作实践与经验,分析外委或分包作业单位、企业在外委或分包作业中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提出有利于企业和监管部门在外委或分包作业中职业卫生管理的合理建议。
  • 综述
  • 师艳花, 李帅彤, 许婷, 陆皓, 李一珂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52-2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简要概述了健康行为程式模型(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的形成、原则、理论假设和局限性,并探讨该模型在国内外不同人群和不同领域的应用现状,旨在为全民健康管理和健康行为的促进提供科学的、可行性高的行为预测理论模型和干预指导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