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雪, 白学松
目的 研究不同心血管风险水平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为了解肠道菌群在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在四川省达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低、中、高心血管风险的高血压患者中分别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100例健康查体人群为对照组。采集各组患者粪便并分离细菌DNA,经16s rDNA高通量测序比较心血管风险程度与肠道菌群的结构、丰度及多样性之间的关联,同时分析各组短链脂肪酸水平差异。 结果 ①从研究对象中,获得542个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不同组间特有OUT(χ2=0.287,P=0.9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不同组间ACE(F=8.305,P<0.001)、Shannon指数(F=52.796,P<0.001)、Simpson指数(F=75.628,P<0.001)、Chao指数(F=5.250,P=0.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在门的水平上,各组在拟杆菌门(F=5.639,P<0.001)、厚壁菌门(F=12.740,P<0.001)、变形菌门(F=12.209,P<0.001)和酸杆菌门(F=6.572,P<0.001)等的相对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属的水平上,各组在罗氏菌属(F=28.936,P<0.001)、双歧杆菌属(F=15.668,P<0.001)和粪杆菌属(F=10.724,P<0.001)等菌属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Spearman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乙酸水平与ACE(R2=0.410,P<0.01)、Shannon指数(R2=0.340,P<0.05)、Simpson指数(R2=0.574,P<0.01)和Chao指数(R2=0.544,P<0.01)呈正相关;丁酸水平与ACE(R2=0.681,P<0.01)、Shannon指数(R2=0.673,P<0.01)、Simpson指数(R2=0.695,P<0.01)呈正相关;戊酸平与ACE(R2=0.526,P<0.01)、Shannon指数(R2=0.419,P<0.05)、Simpson指数(R2=0.507,P<0.05)呈正相关。④相较于对照组,不同心血管风险组高血压患者肠道乙酸、丁酸、戊酸水平均有降低,且4组研究对象肠道乙酸(F=6.012,P<0.001)、丁酸(F=70.950,P<0.001)、戊酸(F=10.926,P<0.00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本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指数、均一性指数与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可能通过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菌群疗法可能作为潜在的干预手段以对抗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