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2-05-15
  

  • 全选
    |
    专题报道-艾滋病防治
  • 赵亚芳, 绳宇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13-5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HIV危险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网络社交平台,采用便利抽样选取北京地区的MSM人群,获得其HIV危险感知水平、性行为特征等数据,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确定HIV危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 458名参与者中有73.8%处于中等危险感知水平。以低程度危险感知组为参照,性行为中偶尔使用安全套保护措施(OR=2.97, 95%CI:1.22~7.19)、并不知晓肛交性伴HIV感染状况(OR=1.98, 95%CI:1.25~3.16)、合并有其他性病诊断(OR=2.29, 95%CI:1.30~4.05)以及过去12个月内进行过多次HIV检测者(OR=2.28, 95%CI:1.31~3.98)HIV危险感知水平更高。结论 对MSM人群主观风险感知和客观实际行为间的差异原因仍需开展广泛研究。深入理解MSM人群在危险感知和行为决策实践之中存在的心理压力和矛盾,同时采取以行为改变理论为实践指导、具有文化适应性的风险评估咨询和教育服务计划,深化MSM人群对不安全性行为与感染风险之间的关系认知和最终的行为转化。
  • 刘春馨, 张泽彧, 岳清, 傅洁, 郑煌, 宁镇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19-5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对知情交友的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在上海MSM人群中推广普及知情交友的必要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HIV咨询检测的MSM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特征、知情交友知晓度及其影响因素等信息。结果 共调查542名此前未被确诊为HIV感染者的MSM,知情交友知晓率为37.45%,外地户籍(OR=1.604, 95%CI:1.085~2.372)、已婚有配偶(OR=2.182, 95%CI:1.187~4.011)、知晓暴露前预防(OR=1.798, 95%CI:1.173~2.755)是MSM知晓知情交友的促进因素,而HIV检测无规律是MSM知晓知情交友的负面影响因素(OR=0.492, 95%CI:0.315~0.767)。大部分MSM经朋友交流和自我摸索途径发现了知情交友策略,而经HIV检测机构和MSM社会组织了解到知情交友的比例较低。结论 上海MSM知情交友知晓率较低,而知晓暴露前预防、定期检测HIV的MSM知晓知情交友的比例更高,提示有必要在上海MSM人群中开展包括知情交友在内的HIV新兴预防措施的综合宣传教育,提高知情交友知晓水平,促进HIV规律检测。
  • 胡安艳, 李正旭, 董贤雅, 安丽, 杨晓娟, 李红梅, 马强, 李洪, 张腾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23-5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云南省保山市2015—2020年HIV/AIDS晚发现比例趋势和总体特征分析,探究影响晚发现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2 月6年现住址为保山市且新发现的HIV/AIDS病例,对晚发现比例趋势水平及总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保山市2015—2020年共报告现住址感染者/病人2 111例,平均年龄为(42.05±13.75)岁,其中87.7%为汉族,87.0%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55.2%为已婚,79.8%为农民,异性性传播比例最高,为89.1%。6年总的晚发现病例746例,晚发现比例35.3%,晚发现比例未呈现下降趋势(t=-0.300,P=0.803)。44.9%晚发现为其他就诊者和术前人群,不同样本来源的HIV/AIDS晚发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53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373,95%CI:1.122~1.680),相对于20岁以下年龄组,年龄为30~39岁(OR=3.043,95%CI:1.247~7.426),40~49岁(OR=4.606,95%CI:1.897~11.186),50岁以上(OR=4.596,95%CI:1.892~11.167),相对于同性性传播,异性性传播(OR=1.952,95%CI:1.011~3.767),母婴传播(OR=7.163,95%CI:2.147~23.901),相对于婚前检查人群,其他就诊者和术前人群(OR=2.884,95%CI:1.468~5.668)是病例晚发现的危险因素。结论 保山市晚发现比例依然较高,且无下降趋势,应根据晚发现的人群特点,制定精准的扩大检测策略,持续强化早检测各项措施的落实,巩固“3个90%”艾滋病防治成果。
  • 汤洁, 曾广, 杨峥嵘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27-5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深圳市艾滋病抗体检测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更为科学有序扩大检测的建议,实时调整该市HIV检测策略。方法 对2016—2020年报告的深圳市HIV检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不同年份初筛阳性率和确证检测阳性率的比较采用趋势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6—2020年,深圳市HIV检测量由164.50万人次上升至201.20万人次,深圳市全人群HIV抗体初筛阳性率由2.73‰下降至2.42‰,确证检测阳性率在2016—2019年由77.5%下降至72.8%,在2020年升至78.1%;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自愿咨询、公安司法、阳性亲属、专题调查的初筛阳性率分别为1.71‰、30.58‰、9.54‰、233.98‰、24.32‰,确证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4.6%、94.1%、74.6%、83.5%、61.1%;HIV抗体初筛阳性确证检测比为70.4%,其中医疗机构确证检测比由2016年71.3%下降至2020年55.2%,公安司法确证检测比在2020年显著下降至41.4%。结论 医疗机构检测是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例的主要来源,应在性病门诊等重点科室进一步推进HIV咨询与检测服务,同时,强化VCT、专题调查、阳性亲属筛查等HIV主动监测工作的力度,还应加强卫生、公安司法等部门间协作沟通,推动检测和信息工作提质增效。
  • 田飞, 刘国武, 马文立, 张建萍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32-5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北京市东城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建立合理的治疗模式以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动态队列研究设计,研究起点为首次入组治疗的患者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首次接受治疗的时间,终点为2021年4月30日。使用寿命表法分析维持治疗情况;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331名患者进入本次研究。截至随访终点,累积发生脱失210例,脱失比例为63.44%。维持治疗时间中位数为5.33年。患者1、2、5年的累积维持治疗比例和维持治疗人年数分别为77.05%、67.67%、52.41%和279.00、234.50、170.00人年。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入组时年龄<50岁(HR=1.825,95%CI:1.087~3.062)、有职业(HR=1.515,95%CI:1.037~2.213)、日服药剂量<60 mg/d(HR=2.025,95%CI:1.380~2.972)、接受过强制隔离戒毒(HR=2.617,95%CI:1.345~5.092)是降低患者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日服药剂量、职业、入组时年龄、是否接受过强制隔离戒毒是北京市东城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日服药剂量的减少有可能导致患者的依从性下降,最终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门诊医生在降低患者的服药剂量时应慎重。
  • 论著
  • 刘广南, 郭雅婕, 黄素丽, 陈颖, 胡肖肖, 钟丹蓉, 唐志, 柯跃斌, 曾怀才, 吕子全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36-5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氟虫腈(Fipronil, FPN)亚慢性暴露对不同营养条件下成年雄鼠肝脏脂质代谢稳态的影响与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7只,4组喂常规饲料饮食(normal-chow diet,ND),4组喂养高脂饲料饮食(high-fat diet,HFD),每种喂养条件下按FPN处理剂量分为对照组,0.25、1和4 mg/kg组,每日经口灌胃,于染毒5周后处死,称取体重、肝脏重量,并计算肝脏脏器系数;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形态变化,生化分析法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FFA)水平;Western Blot和qPCR法检测肝脏脂质代谢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ND、HFD小鼠肝脏重量和体重均无明显变化。ND小鼠:HE染色未见显著病理性变化,血清TG升高(P<0.05),肝脏TG、TC在0.25 mg/kg组升高(P<0.05),在4 mg/kg组降低(P<0.05),肝脏FFA降低(P<0.05),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alpha, PPARα)表达增加(P<0.05),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Acc)在0.25 mg/kg组表达增加(P<0.05),4 mg/kg组表达下调 (P<0.05)。HFD小鼠:HE染色表明FPN暴露后有显著病理变化和脂质沉积。血清TG、TC水平下降(P<0.05),肝脏TG、TC、FFA水平升高(P<0.05)。蛋白PPARα表达随FPN染毒剂量增大而降低(P<0.05),蛋白Acc、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 Srebp-1c)表达下降(P<0.05)。结论 FPN慢性暴露可导致普通饮食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发生风险,低剂量的FPN诱导NAFLD效应更明显;高脂饮食条件下,FPN暴露致小鼠肝脏出现明显病理性损害,且FPN对肝脏脂质代谢的干扰效应呈剂量依赖式变化,FPN暴露剂量越高,发生肝脏脂质异常积累和NAFLD的风险也越高。
  • 韩迪, 沈明珠, 施冰, 丁子尧, 海波, 沈蕙, 尹洁云, 胡佳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42-5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苏州市9~17岁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间与血压的关系,为儿童高血压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9—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苏州市2 903名9~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其身高、体重及血压等。结果 2 903名儿童青少年中,男生1 500名(占比51.67%),血压偏高413人(检出率14.23%),睡眠不足的学生共1 762名(检出率60.70%)。睡眠不足者中血压偏高率为16.00%,高于睡眠充足者(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2,P=0.001),睡眠不足儿童青少年的收缩压z评分、舒张压z评分分别为0.34、0.25,睡眠充足者分别为0.24、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64、2.193,P均<0.05)。调整相关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睡眠不足者相比,睡眠充足者发生血压偏高的风险增加32.9%(OR=1.329,95%CI:1.038~1.701)。按照性别、年龄段分层分析发现,男生组(OR=1.480,95%CI:1.079~2.029)、12~14岁组(OR=1.616,95%CI:1.113~2.345)中睡眠不足增加血压偏高发生风险。结论 苏州市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长不足可能是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之一,应保证儿童青少年充足睡眠时间。
  • 张莉, 黄彩艳, 冯天元, 杨书才, 刘慧, 张扬, 王革非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46-5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人与正常健康人血浆外泌体中蛋白质组的差异,为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寻找治疗标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6例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与6例同期健康人血浆,用IZON qEV高纯度外泌体分离柱分离外泌体,提取蛋白,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分析2型糖尿病人与正常健康人血浆外泌体蛋白表达的差异,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共检测到可定量的血浆外泌体蛋白质948个。与正常健康人相比,其中23个在2型糖尿病人血浆外泌体中表达上调,124个表达下调;上调蛋白质中很多蛋白分子,包括补体成分,与炎症下免疫反应相关。 结论2型糖尿病人与正常健康人血浆外泌体蛋白有一定的表达差异,这种外泌体蛋白组分差异有可能为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提供新的候选分子并为其阐明发病机理提供证据。
  • 李晓光, 徐洋, 李明, 邓喆轩, 王雪涛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51-5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某润滑脂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对策。方法 对某润滑脂生产企业下属的润滑脂生产中心3个工段(共20条生产线)、1个成品工段进行了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并对工人作业过程中接触的化学物质、粉尘、噪声作了检测、分析和评价。结果 劳动者接触的正己烷、环己烷、戊烷、甲苯、二甲苯、苯胺、二苯胺、环己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石墨粉尘、炭黑粉尘、其他粉尘(轻质碳酸钙)等检测结果均低于10%职业接触限值(OELs);灌装工接触的苯检测结果达到10%OELs;配料工/炼制工接触的苯检测结果达到50%OELs;37%的岗位噪声声级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该企业应改进作业现场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加强个体防护用品佩戴管理,完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 何向阳, 刘峥, 张哲, 郭艳芳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55-5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血管风险智能化评估干预方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为探索高血压管理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于2020年1—6月抽取20家宝安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选取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1 208人,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每个季度常规随访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管理措施的基础上,每次随访给予心血管风险智能化评估和针对性干预措施,进行为期1年随访,采用t检验、 χ2检验等评估干预后的管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8.67±19.68)mmHg、(80.95±13.20)mmHg,低于对照组的收缩压(141.04±16.45)mmHg(t=1.998,P=0.045)和舒张压(82.42±11.59)mmHg(t=1.993,P=0.046);干预组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中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总分分别为(20.49±2.41)分、(17.01±3.23)分、(28.91±4.23)分、(50.42±7.09)分、(116.82±9.14)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18.77±2.41)分(t=7.990,P<0.001)、(15.66±2.06)分(t=5.543,P<0.001)、(27.22±3.14)分(t=4.495,P<0.001)、(47.39±7.50)分(t=5.749,P<0.001)、(109.03±8.81)分(t=10.537,P<0.001);干预组干预后服药遵从行为量表得分为(4.97±0.83)分,高于对照组(4.48±1.03)分(t=5.496,P<0.001);腰围、舒张压等干预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基于心血管风险智能化评估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服药遵从行为,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孙妮, 谢毓滨, 张会平, 董恩, 赵飞雪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60-5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无偿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流行情况,探讨HBV基因型分布特征和S区氨基酸突变的情况。方法 对长沙地区检测结果为HBsAg-/HBV DNA+的无偿献血血液样本进行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对其中的OBI样本进行HBV病毒载量检测和S区基因扩增,分析血清学标志物抗HBs与病毒载量检出与否的关系,并对扩增产物进行HBV基因分型和突变位点分析。结果 2019年1月—2020年1月长沙地区173 893份无偿献血标本共确认58例OBI样本,OBI流行率为0.033%;共发现7种血清学模式,抗HBc单独阳性最多,占38.98%,所有样本中抗HBc阳性率为89.83%;16例样本能检测出病毒载量,其中14例样本浓度小于100 IU/ml;抗HBs阳性组和阴性组间的病毒载量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75.0%(12/16)样本扩增出S区序列,基因型均为B型,均发生突变,其中11例的HBsAg抗原决定簇及周边主要亲水区域(major hydrophilic region, MHR)发生氨基酸突变。结论 长沙地区无偿献血者中的OBI感染率在全国属于偏低水平;HBV基因型主要是B型,MHR区的氨基酸突变可能是造成OBI的原因,突变有本地特点。
  • 彭淑萍, 李柏生, 刘美真, 李振翠, 何冬梅, 廖国东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64-5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东省138株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子血清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sequence typing,MLST)、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等病原学特征。方法 通过国家致病菌识别网监测收集广东省2018—2019年的138株来自不同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流感嗜血杆菌分离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技术对荚膜基因和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同时应用MLST分析菌株之间的群落分布关系并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株流感嗜血杆菌临床株男女检出比为1.68∶1,检出人群以儿童(52.90%)和老年人(30.43%)为主,发病季节集中在2—6月份;血清分型结果均为不可分型菌株,其中35.51%(49/138)菌株携带TEM耐药基因,耐药基因亚型可分为3个等位基因亚型(HAEM0118∶8、HAEM0118∶6、HAEM0118∶10),ROB基因未检出。MLST分型一共分成54个ST型,其中12个ST型为新发现的ST型,ST103、ST422、ST836和ST57为4个主要流行的ST型。结论 广东省138株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在该省部分地区已成为流行的主导血清型,耐药基因携带率高。建议加强本市对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临床感染株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并加快疫苗和药物的开发,防止其形成优势克隆后导致社区感染的暴发流行。
  • 崔广梅, 焦黛妍, 顾和燕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69-5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被动吸烟对成年非吸烟人群高血压风险的影响。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及维普数据库(VIP)中从建库至2021年10月发表的有关被动吸烟与成年非吸烟人群高血压风险关系的观察性研究论文,应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其合并优势比值(OR)和95%置信区间(95%CI),采用剂量-反应关系对被动吸烟暴露时间与高血压的风险相关性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共纳入研究对象5 016 557人。合并分析结果显示,被动吸烟可增加成年非吸烟人群高血压的发病风险(OR=1.21,95%CI:1.08~1.35)。剂量-反应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被动吸烟暴露时间每增加1 h/d可增加高血压的风险(OR=1.09,95%CI:1.01~1.18)。结论 被动吸烟是成年非吸烟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 李倩, 孙道宽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74-5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金湖县血吸虫病疫情状况及防治效果,探讨今后防治对策。方法 每年3~4月份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落框法开展钉螺调查,框距内陆5~10 m、湖滩10~20 m。采用压碎法解剖钉螺检查感染血吸虫情况。每年6~9月份,采用网捞法和稻草帘诱螺法进行钉螺扩散监测;对过往船只进行携螺情况调查。每年采用胶体染料试纸条法对血吸虫病历史流行村居民、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监测门诊病人开展血吸虫病筛查,阳性者采用Kato-katz法(1粪3检)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 2016—2020年金湖县累计查螺面积15 373.85 hm2,打捞漂浮物3 010 kg,投放稻草帘800只,调查船只215条,均未发现钉螺。累计血清学查病19 910人次,阳性286人,阳性率1.44%。门诊病人血清学阳性率高于疫区居民和流动人口,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69、91.591,P均<0.01);流动人口血清学阳性率高于疫区居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7,P<0.05)。男性血检阳性率1.53%,女性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4,P>0.05)。血检阳性者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年龄组,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92,P>0.05)。粪便检查279人,未发现血吸虫病人。累计药物巩固性灭螺153.46 hm2,环境改造灭螺9.67 hm2;扩大化疗281例。小学生和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均达95%以上,无害化厕所和自来水普及率均达96%以上。2017年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结论 金湖县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但血吸虫病潜在传播流行因素仍然存在,需建立长期监测预警机制。
  • 聂勇光, 刘风仙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78-5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滨州市2016—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发现食源性疾病的预警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2016—2020年滨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并对监测到的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16—2020年滨州市共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34起,共暴露11 299人,发病1 276人,无死亡病例。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每年的发生高峰期均为第三季度,占总起数的55.13% (129/234);家庭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发生场所,占总起数的50.43% (118/234)。报告明确或可疑致病因素的55起事件中由有毒动植物及其毒素类引起的占43.64%(24/55);在查明原因食品的221起事件中,可以明确的暴露食品主要归为动物类食品87起(39.37%)。导致暴发的污染环节多是由两种或三种以上因素混合引起的,单纯引发因素以加工不当为主。结论 滨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集中在夏秋季节,高发场所为家庭,重点防控因素为有毒动植物及其毒素类。针对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特征,针对性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教工作,提高监测预警能力,降低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
  • 刘春, 刘小翼, 杨军, 徐勇, 朱永义, 杨俊, 刘鹃, 谢丹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82-5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内江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2020年内江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20年内江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0 92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8.83/10万,各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37.32,P<0.05);报告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有2个发病高峰,夏季高峰为6—8月,冬季高峰为12月至次年2月;5县(市、区)间报告发病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982.89,P<0.05),城区显著高于郊县,3个县(市、区)(占60.00%)年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数男女性别比为1.20∶1,男女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64,P<0.05);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人群为主,各年龄段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38 967.71,P<0.05);发病职业以散居儿童居首位,占总报告发病数的71.09%。结论 2015—2020年内江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3岁以下散居儿童为防控的重点人群,需在夏季和冬季落实好综合防控措施。
  • 调查研究
  • 罗璐, 李旭英, 樊溶榕, 黄新娟, 魏涛, 林琴, 蒋进英, 曾淑贤, 谭艳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85-5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乳腺科护士乳腺癌康复护理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护士乳腺癌康复能力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湖南省8个市,在每个市管辖区内随机抽取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各1所,共16家医疗机构,采用自编的乳腺癌康复护理知信行问卷对其乳腺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乳腺科护士乳腺癌康复护理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乳腺科护士342人,乳腺科护士乳腺癌康复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及知信行总分分别为(11.24±2.86)分、(54.08±9.87)分、(87.85±17.87)分、(153.17±23.23)分,其中知识维度得分率最低,为51.09%,态度维度得分率最高,为90.1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医院级别、医院类型、科室有无乳腺癌康复流程、是否参加专业康复培训班是乳腺科护士乳腺癌康复护理知信行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 结论乳腺科护士对乳腺癌康复护理的态度较积极,但知识水平偏低,行为有待提高,应完善培训体系,针对短板进行靶向培训,并制定和更新优化乳腺癌康复流程,以提高其乳腺癌康复服务水平。
  • 肖华丽, 胡雅, 周金艳, 秦月兰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89-5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和分析长沙市263名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月长沙市6家养老机构263例老年人,用老年抑郁评定量表(GDS-5)评估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水平,并运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SF-12简明健康调查量表收集与抑郁相关的因素,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长沙市263名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4.98%(92/263),睡眠质量差(OR=1.661,95%CI:1.029~2.683)是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参加智能训练(OR=0.601,95%CI:0.421~0.860)和生活质量高(OR=0.151,95%CI:0.078~0.291)是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检出率水平较高,应加强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评估,鼓励参加智能训练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针对性地预防抑郁症状的发生。
  • 周小勇, 王艳玲, 刘超喜, 张佩元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93-5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铁路车站、列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迟发阳性案例疫情及筛查的发热病人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评价常态化防控措施,为进一步全面加强铁路常态化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铁路站车疫情联防联控系统,收集入境者解除集中隔离后乘坐列车到目的地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及复阳者的处置案例4起及筛查的发热病人资料,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对铁路站车防控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本文4例入境旅客解除集中隔离后迟发阳性或复阳的无症状感染者,都是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后乘坐列车时在进出站及列车上体温监测无异常,到目的地后核酸复查阳性;4起案例所有密切接触者及相关接触人员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及居家健康监测,无二代病例发生。列车下交的102例发热病人,0~6岁的学龄前幼童占比最多为49.0%,其次是19~60岁成人占40.2%,102例核酸检测均阴性,均无流行病学接触史。结论 对于境外输入病例中无症状感染者,体温监测很难发现异常,既是铁路交通防控的难点更是铁路站车常态化防控的重点。重视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能有效阻止疫情通过铁路站车传播。
  • 唐丽君, 苏晚英, 陈金辉, 尹进, 方明礼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596-5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在加速康复理念下肝胆外科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edochus drainage,PTCD)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为住院患者出院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自设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加速康复管理路径下的146例PTCD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93.8%的患者表示已做好出院准备,6.2%的患者则希望再观察几天;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75.38±31.49)分,条目均分为(7.97±1.43)分;出院指导质量总分为(164.08±24.86)分,条目均分为(9.12±1.3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出院后有无可利用医疗资源和出院指导质量是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加速康复模式下,PTCD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 出院指导质量总体得分较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需求个体化加强出院指导,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
  • 孙瑞瑞, 李丹, 蒋晓燕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600-6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7—2020年温州市儿童医院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分布特征,为临床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温州市儿童医院接诊的感染性腹泻病患儿1 24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感染性腹泻患儿年龄、性别、季节等分布情况,并利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培养、分离病原体,调查其病原体特征。结果 2017—2020年温州市儿童医院确诊的1 244例儿童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年龄范围在1~3岁的患儿构成比最多,共334例,占比26.85%;年龄范围在11~13岁儿童感染性腹泻构成比最少,共180例,占比14.47%。男723例,女521例,男女比例为1.39∶1;冬季患病所占比例(32.72%)最高,春季患病比例(17.36%)最低。温州市确诊的1 244例儿童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共分离出1 064株病原体,包括682株(64.10%)病毒、359株(33.74%)细菌、23株(2.16%)真菌;其中以轮状病毒(36.18%)、诺如病毒(19.17%)及大肠杆菌(16.73%)为主。结论 2017—2020年温州市儿童医院感染性腹泻病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季节流行特征,其病原体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及大肠杆菌为主,应积极采取针对性防控干预措施。
  • 王晓苏, 曹书兰, 杨学为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603-6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泰州市大学生对性与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与行为,为有效降低学生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泰州市5所高校抽取大一至大五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大学生对性与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与行为情况。结果 生殖健康知识方面:男生对首次遗精、包皮疾病危害、紧急避孕方法、安全套正确使用方法的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及以上年级学生对首次遗精、包皮疾病危害、紧急避孕方法、安全套正确使用方法、怀孕时的最早症状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专业大学生对性相关疾病及其预防方面的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殖健康态度方面:男生对自慰、婚前性行为、未婚同居和校园发放计生用品的接受程度显著高于女生(χ2分别为195.431、68.643、165.130、37.130, P值均<0.001)。大三及以上年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接受程度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年级学生(χ2=50.107,P<0.01)。医学专业学生对校园发放计生用品和手淫影响身体健康的认可程度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χ2=15.471、34.162,P值均<0.01)。生殖健康行为方面:男生有过手淫、性行为的经历高于女生(χ2=105.485、71.898,P值均<0.001),女生经常清洗外阴的占比高于男生(χ2=40.971,P<0.001)。大三及以上年级学生有过性行为经历的人占比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年级学生(χ2=30.933,P<0.001)。医学生经常清洗外阴的占比高于非医学学生(χ2=6.213,P=0.013)。结论 大学生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总体掌握水平并不乐观,尤其是对孕产、性传播疾病方面了解程度相对薄弱,且性态度和行为比较开放。对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的群体,更倾向于注重性安全,规避性风险。
  • 谷臣琳, 张勤丽, 孟杨, 茅俭英, 秦景香, 郑康杰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607-6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上海市宝山区2016—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苗子事件流行特征,制定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宝山区2016—2020年通过传染病相关监测系统、医疗机构报告等途径收集的公共卫生苗子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宝山区累计报告公共卫生苗子事件546起。累计报告发病2 429例,其中死亡4例。苗子事件发生地区主要集中在辖区的中部和南部街镇。事发单位主要集中在家庭、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类苗子518起,主要为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非传染病类苗子28起。报告苗子事件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为疑似麻疹、水痘、手足口病、聚集性呕吐腹泻和登革热。苗子报告时间高峰在4—6月和8—11月。结论 重点关注4—6月和8—11月辖区中部、南部街镇的学校、托幼机构学生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保持麻疹苗子监测高度敏感性,推进重点人群免疫规划工作,加强辖区蚊媒监测与登革热病例主动搜索工作。
  • 王海琴, 崔杨慧, 李爱霞, 段明珍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611-6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海安地区某三级医院急诊科681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中毒类型及中毒原因,为该地区急性中毒的抢救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海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中毒病例资料,分析该院急诊中毒的规律和流行病学等特征。结果 681例患者中,毒物暴露类型依次为酒精和药物滥用中毒占比39.21%(267/681)、意外中毒31.27%(216/681)、自杀性中毒29.07%(198/681)。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和不同居住地间中毒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2.814、238.025、22.474,P均<0.001)。其中女性自杀性和意外中毒类型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男性酒精和药物滥用类型中毒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20~<60岁以酒精和药物滥用类型中毒为主,>60岁以自杀性中毒类型为主,农村地区意外中毒类型占比明显高于城市地区,城市地区酒精和药物滥用中毒类型所占比例高于农村地区;681例患者中毒原因主要为酒精中毒,占30.54%(208/681),其次为农药中毒占22.61%(154/681)、其他食物中毒17.62%(120/681)、药物中毒12.78%(87/681)、毒品中毒8.66%(59/681)、蕈类中毒7.78%(53/681)。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和不同居住地间中毒品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8.575、142.248、226.611,P均<0.001)。其中女性药物中毒和食物中毒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而男性酒精中毒比例显著高于女性,20~<60岁以酒精中毒为主,>60岁以农药及酒精中毒为主,城市地区药物中毒、蕈类中毒和毒品中毒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农村,而农村地区农药中毒和其他食物中毒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城市。结论 酒精、农药、食物中毒和药物中毒是海安地区急性中毒的主要中毒品种、酒精和药物滥用中毒、意外中毒、自杀性中毒所占比例接近。应根据急性中毒原因及中毒物质,采取科学合理防控措施,降低急性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
  • 叶佩芝, 陈惠珍, 丁心桢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614-6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全科病房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 resistant organism,MDRO)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全科病房内的抗菌药物使用及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全科病房收治的4 172例患者临床血液、痰液、粪便、尿液等标本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DRO监测,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MDRO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4 172例临床血液、痰液、粪便、尿液等标本中共检出MDRO 962株,MDRO检出率为23.06%。MDRO菌株检出类型构成最多的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色葡萄球菌,分别占比33.99%、15.90%、12.99%。从标本分布来看,以痰液、尿液标本中检出MDRO最多,分别占比62.99%、21.31%。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头孢呋辛对鲍曼不动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84.10%、88.07%、87.16%与98.69%、93.46%、96.73%;青霉素对金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可高达98.40%。结论 全科病房具有较高的MDRO感染风险,应进一步监测并规范全科病房科学、有效使用抗菌药物,减少MDRO的产生,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相琼, 张静静, 牛焕红, 魏娟, 李妮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616-6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西安市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西安市5家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0~6岁儿童的家长进行了儿童保健知识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计发放问卷1 836份,回收有效问卷1 832份。西安市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29.80%,其中母亲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高于父亲(χ2=27.668,P<0.001);不同居住地(城市/乡镇)、是否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程度的增加、家庭月收入的增加、孩子年龄的增加,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随之增加(P<0.05)。家长对佝偻病的表现及预防回答正确率为7.15%,每年应体检次数回答正确率为5.95%,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回答正确率(5.40%),是儿童保健知识知晓最低的项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水平与调查者为母亲(OR=2.43, 95%CI:1.32~4.48)、家长的年龄是30~34岁(OR=1.36, 95%CI:1.08~1.72)和≥35岁(OR=1.96, 95%CI:1.28~2.99)、城市(OR=2.06, 95%CI:1.28~3.30)、文化程度大专/本科(OR=1.34, 95%CI:1.02~1.76)、本科以上(OR=1.49, 95%CI:1.07~2.08)、家庭月收入5 001~10 000元(OR=1.65, 95%CI:1.06~2.58)、月收入≥10 000元(OR=2.08,95%CI:1.13~3.81)以及非独生子女(OR=2.49,95%CI:1.25~4.96)有关。结论 西安市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知晓水平整体偏低,应重点针对家长人群开展普及儿童保健知识,促进儿童健康教育水平的专业性健康教育服务。
  • 庄建文, 韩湉湉, 黎小兰, 陈李娜, 张玉凤, 朱健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620-6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反复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住院原因,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再住院风险采取必要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三医院2016年5月—2021年6月反复住院治疗的102例肺结核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住院原因,并选取同期100例初治痊愈后未复发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变程度、服药依从性、经济状况等情况,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肺结核患者反复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反复住院治疗的102例肺结核患者中,32例(31.17%)因长期不规范服药、26例(25.49%)因药物副作用大、20例(19.61%)因化疗方案不合理、9例(8.82%)因疾病复发、8例(7.84%)因感染耐药菌株、7例(6.86%)因擅自停药导致复治而反复住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12.962,95%CI:4.614~36.413)、个人年收入(OR=28.847,95%CI:9.951~83.620)、营养状况(OR=73.039,95%CI:22.357~238.612)、是否规则服药(OR=123.224,95%CI:39.925~380.315)、全程监督服药(OR=81.288,95%CI:36.969~178.738)、治疗方案(OR=56.713,95%CI:13.272~242.344)、初始病变范围(OR=66.420,95%CI:18.506~238.393)、残留空洞(OR=317.984,95%CI:64.620~1564.748)和心理情绪(OR=339.000,95%CI:90.642~1267.853)是肺结核患者反复住院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反复住院原因主要为化疗方案不合理、药物副作用大以及服药依从性差;在临床治疗中需关注文化程度低、贫困、营养状况差、不规范治疗、初始病变范围大、停药时残留空洞及心理状态不佳的患者,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再次住院的风险。
  • 郑存汪, 吕存贤, 杨东靕, 裘兴栋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623-6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膝骨关节炎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现状,分析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1月在温州市中医院治疗的20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估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和生活质量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膝骨关节炎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为(116.83±16.61)分,生活质量得分为(60.01±10.99)分,二者呈正相关(r=0.48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是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 膝骨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患者提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质量。
  • 方法研究
  • 邓琛, 王丽佳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626-6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编制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预防知信行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采取文献检索和专家焦点访谈方法构建初步的条目池,通过两轮专家咨询,进一步修改条目池,形成初步的量表,并进行预调查。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于2021年9—10月于长沙市某三甲医院产科门诊就诊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取临界比值法、相关系数法、Cronbach's α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四种方法进行条目筛选,结合专业最终决定条目的去留,并对形成的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 308份。形成53个条目的孕产妇VTE预防知信行量表,其中知识维度包含28个条目,态度维度16条目,行为维度9条目。知识、信念、行为三个维度及总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是0.969、0.961、0.870、0.964,分半信度分别是0.912、0.901、0.701、0.694,重测信度分别是0.816、0.679、0.715、0.799。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tem-level CVI,I-CVI)介于0.83~1间,均大于0.78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ale-level CVI,S-CVI)中平均 S-CVI(average scale-level CVI,S-CVI/Ave)为0.96,全体一致S-CVI(universal agreement scale-level CVI,S-CVI/UA)为0.83。结构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提取8因子模型,累计贡献率 73.532%;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误差平方根近似值(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0.086,增量拟合指数(increnental fit index,IFI)=0.850,塔克-刘易斯指数(Tacker-Lewis index,TLI)=0.841,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0.849。聚敛效度:各条目因子载荷大于均 0.3,各个潜变量的平均方差抽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大于0.5,组合信度(construct reliability,CR) 大于0.8。区分效度:知识、态度、行为维度之间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正数且均小于0.5,并小于AVE平方根。结论 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孕产妇VTE预防知信行的调查和评估。
  • 卫生管理
  • 吕荣耀, 王燕侠, 邓晓辉, 王佳斌, 曹家宁, 杨兰, 仇杰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632-6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疫情防控新形势,分析甘肃省妇幼保健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和管理现状,为建立传染病早期识别和快速响应的长效应对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于2020年7—12月对甘肃省不同级别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传染病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医疗救治等指标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抽样调查9家市级和28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预防与应急准备方面,90%以上的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制定了完善的传染病应急制度和预案,但各级机构实际成立了传染病应急救援小组的仅占72.97%,其中开展过传染病防控演练和相关培训的仅占56.76%;同时,各级机构传染病专职人力资源储备不佳,市级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分别占53.33%和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09,P<0.05);在疾病监测与预警方面,长期设立有发热门诊的仅占48.65%;在医疗应急救治能力方面,制定应对传染病事件临时医院布局改造方案的占67.57%,实际设置隔离病床的仅占81.08%。结论 所调查机构基本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积极响应疫情期间各项要求,但传染病防控培训与演练、传染病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发热门诊建设、实验室检测与培训、医疗救治能力等仍需提升。
  • 徐满琴, 钱静娟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635-6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疫情突发背景下医院感染防控系统脆弱环节,为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专家讨论和kaiser模型对医院感染防控系统脆弱性指标进行筛选。结果 通过Kaiser分析得出主要危险因素为发热门诊检查不到位、发热患者处置不到位、隔离病房设置不合理、医务人员新冠防控知识掌握程度不足、个人防护意识差、医疗废弃物管理存在问题。结论 针对医院感染防控高风险点,应加强预检分诊排查力度,完善发热病人转运流程;收治病房合理安排空间,严格执行封闭式管理;增加医务人员防控意识,拓宽多种渠道培训手段;医疗废弃物处理需谨慎,做好医疗就诊场所消毒管理,全面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 综述
  • 杨启凡, 冯晶, 雷子辉, 申鑫, 王云霞, 甘勇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5): 638-6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老年人群结核病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不良反应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特点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群的晚年生活与健康。结核病兼具慢性病和传染性疾病的特征,受多种因素影响,分析老年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明确老年人结核病的危险因素,对老年人结核病的防控有重要指导价值。本文对国内外老年人结核病的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为老年人结核病进一步的研究和干预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