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9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2-10-15
  

  • 全选
    |
    专题报道-手足口病防治
  • 罗红梅, 罗垲炜, 何舒天, 赵善露, 李浩, 胡世雄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153-11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09—2018年湖南省14个市州手足口病时空分布与病原学特征,开展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及预测模型研究。 方法 采用SQLSEVER 2008、Excel 2016处理数据,ARGGIS制作图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进行预测,赋值评价法进行风险区划研究。 结果 2009—2018年湖南省共报告手足口病患者1 402 027例,年发病率5.05/万~31.94/万,年均发病率20.92/万;重症患者10 248例,年重症率在0.18%~1.64%,年均重症率为0.73%;死亡275例,年均死亡率0.02%;发病人群主要在6岁以下,占97.50%;男女比例1.58∶1;年发病人数与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相关系数rs=0.661、-0.661,P=0.038、0.038;月发病人数与月均气压、月均气温、月均相对湿度、月均降水量的相关系数rs=-0.446、0.423、0.288、0.542,P=0.000、0.000、0.002、0.000。 结论 2009—2018年湖南省手足口病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偶数年高发,4—7月、9—11月为高峰期,6岁以下散居和幼托儿童为主,男性高于女性;月发病人数与月均降水量、月均气温、月均日照时数显著相关;高风险发病地区位于长沙、娄底、湘西州、湘潭、益阳、岳阳。
  • 闫红静, 甄珊珊, 付贝尔, 王之晗, 王小光, 张颖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158-11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09—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手足口病的病原谱,分析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VP1区基因特征,为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9—2019年闵行区手足口病监测点送检的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病原学特征。EV-A71和CV-A16病毒分离株进行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其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 结果 2009—2019年共收集到5 364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病原学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6.74%(4 653/5 364),其中EV-A71检出率为40.12%(2 152/5 364)、CV-A16为16.61%(891/5 364)、CV-A6为20.86%(1 119/5 364)、CV-A10为1.49%(80/5 364)。2009—2014年主要呈EV-A71和CV-A16共同流行趋势,2015—2019年主要以CV-A6和CV-A16共同流行为主。EV-A71分离株均为C4a型,VP1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2.1%~99.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1%~100.0%; CV-A16分离株均为B1基因型,存在B1b和B1a基因亚型的共同流行,VP1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7.2%~99.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9%~100.0%。 结论 2009—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手足口病呈现EV-A71、CV-A16和CV-A6共同流行态势,不同年份的优势毒株呈现动态变化;而EV-A71流行株属于C4a亚型、CV-A16流行株存在B1b和B1a基因亚型的共同流行,与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流行株基因亚型一致。
  • 钟芳金, 谢立芝, 任政江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163-11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2009—2020年益阳市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特征、流行规律,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获取2009—2020年益阳市手足口病发病数据,从益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取病原学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SPSS 20.0软件对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9—2020年,益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3 400例,死亡11例。2009年发病率最低(82.36/10万),2014年发病率(382.07/10万)最高。疾病的季节性呈双峰流行,主高峰为4—7月(占58.26%),次峰为10—11月;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8.200,P=0.077);≤5岁儿童组发病人数最多,占96.05%;职业分布上,散居儿童占87.30%,幼托儿童病例占9.84%。2010—2020年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4 578份,病原阳性率为63.54%,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阳性构成比分别为20.04%和24.75%。各年不同病毒分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63.550,P<0.001)。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乡镇幼托机构(21起)。 结论 益阳市手足口病自2014年以来呈下降趋势,重点防控人群是≤5岁儿童,重点防控场所为乡镇幼托机构;应关注优势病原体的变化,不同年份检出的优势肠道病毒,相应调整防控措施。
  • 肖峰, 刘天, 欧阳升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168-11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7—2020年松滋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防控建议。 方法 收集2017—2020年松滋市手足口病病例信息、病原学监测资料以及聚集性疫情信息并分析。 结果 2017—2020年松滋市手足口病报告病例2 992例,5岁以下病例占病例总数92.75%;松滋市手足口病发病呈明显季节性,每年4—7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两个发病高峰。报告聚集性疫情46起,均发生在幼托机构,以乡镇托幼机构为主。研究期间哨点医院累计采样检测246例,阳性率80.66%,病原学以其他肠道病毒185例(75.20%)、Cox A16型53例(21.54%)为主;2019—2020年横断面调查结果累计采样检测817例,阳性743例,阳性率90.94%,其中EV71型1例(0.12%),Cox A16型295例(36.11%)、Cox A6型259例(31.70%),Cox A10型33例(4.04%),其他肠道通用病毒型155例(18.97%)。 结论 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连续4年呈周期性波动,发病人群中以5岁以内的儿童为主。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手足口病相关防控工作,加强幼托儿童手卫生健康宣教,有效控制疾病的流行。
  • 论著
  • 符文雅, 王丽卿, 吴挺利, 叶宇昭, 刘玉梅, 田冶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172-11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海南省城乡中小学生近视现状,探讨近视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性,为进一步精准分级防控青少年近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9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全省18个市县选取31所中小学的13 193名学生,对其进行视力检查、屈光检查和问卷调查。利用多水平Logistic模型分析城乡中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 结果 海南省城乡中小学生整体近视率为52.49%,其中城市近视率为56.57%,高于农村的49.04%(χ2=74.366,P<0.001);近视存在学校聚集性,多水平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在城市学生中,女生(OR=1.762,95%CI:1.494~2.079)、年龄大(OR=1.181,95%CI:1.062~1.312)、上学日放学后静坐学习时长≥2 h(OR=1.188,95%CI:1.032~1.367)和周末看电子产品时长≥1 h(OR=1.207,95%CI:1.028~1.418)的近视风险相对较高(均P<0.05);在农村学生中,女生(OR=1.724,95%CI:1.499~1.983)、年龄大(OR=1.198,95%CI:1.123~1.279)、周末静坐学习时长≥2 h(OR=1.195,95%CI:1.078~1.325)的近视风险相对较高(均P<0.05)。睡眠时长越长,风险相对越低(OR=0.887,95%CI:0.822~0.957,P<0.05)。 结论 海南省中小学生近视率相对较低,且存在城乡差异,应从课后作业、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和睡眠时间等方面加强家校合作,切实有效地加强近视防控。
  • 姚梦, 蒙丽君, 周翠, 江文, 谢咏秋, 王锷, 李杏莉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177-11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对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的作用大小。 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估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中文版Ascertain Dementia-8(AD-8)量表评估认知状态,Frail衰弱量表评估躯体衰弱。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调整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析睡眠对认知衰弱的作用大小。 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955名社区老人受试者,男性425名(44.5%),女性530名(55.5%)。认知衰弱的检出率为8.7%,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24.5%。在调整性别、年龄、BMI、婚姻、体育锻炼、午睡、慢性病、身体疼痛、抑郁、焦虑等混杂因素后,睡眠障碍(OR=1.891,95%CI:1.087~3.291)和睡眠时间<6 h(OR=1.859, 95%CI:1.044~3.312)的老年人更易发生认知衰弱,认知衰弱的发生风险随着PSQI得分增加而逐渐上升。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对于认知衰弱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25.53%和23.95%。 结论 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与认知衰弱程度相关,睡眠质量差及睡眠时间过短是导致该人群认知衰弱的重要因素。采取针对性睡眠质量改善措施,可能是减缓老年群体认知衰弱的重要途经。
  • 段云, 赵琳, 陈高帅, 高晓凤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182-11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四川省凉山州地区860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分析该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该民族地区44.19%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居前五位的心理问题分别是学习压力(48.37%)、情绪波动(47.67%)、焦虑(46.98%)、强迫症状(45.42%)、抑郁(43.37%)。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好、与父母联系频率高对中学生多个维度的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P<0.05);汉族学生相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易出现适应不良问题(P<0.05);男生相对于女生易出现心理不平衡问题(P<0.05);初中生相对于高中生易出现偏执、心理不平衡问题(P<0.05);独生子女的情绪不稳定问题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父亲学历较高的中学生相对容易出现强迫症状、焦虑及情绪不稳定问题(P<0.05)。 结论 四川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学习压力问题居首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多个因素影响,家长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 李谭瑶, 冯家力, 曾栋, 陈东洋, 卢岚, 刘先军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187-11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基质分散固相萃取(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 and safe,QuEChERS)联合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as chromatography-mass/mass spectrometry, GPC-GC-MS/MS)测定茶叶中9,10-蒽醌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对湖南省内市售茶叶进行9,10-蒽醌残留量检测和结果分析。 方法 茶叶中的9,10-蒽醌以1:1环己烷-乙酸乙酯提取后,经QuEChERS方法净化,进GPC-GC-MS/MS联用仪分析检测,以同位素d8-蒽醌内标法定量。 结果 茶叶中的9,10-蒽醌在1~100 μg/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311x-0.0023,相关系数r=0.9997,方法的检出限为2 μg/kg,检测限为5 μg/kg;加标回收率为75.8%~98.4%,相对标准偏差2.6%~6.6%(n=6)。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市售茶叶进行检测,发现存在一定程度的9,10-蒽醌污染,且超标率较高。其中,黑茶和红茶的检测结果中位数为35.1 μg/kg和25.9 μg/kg,污染程度明显高于乌龙茶和绿茶。 结论 该方法具有仪器自动化程度高,前处理快速简单,溶剂消耗少,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等特点,适合大批量茶叶样品中9,10-蒽醌的快速筛查检测。
  • 叶春明, 徐进杰, 尹海英, 杨清杰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191-11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体育运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体育人口”比例,落实“体卫融合”促进人群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烟台市25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抽取3 061名社区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索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参与体育运动的因素。 结果 3 061名调查对象中,体育健身知识丰富603人(19.70%),热爱体育运动2 267人(74.06%),达到“体育人口”标准721人(23.5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体育健身知识、“运动处方”知识、体育运动态度、“体卫融合”态度、体质监测情况、工作地点健身设施配备之间“体育人口”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8.925、51.053、39.953、47.812、219.604、257.246、218.309、94.682、474.972、91.669,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OR=1.493,95%CI:1.217~1.832)、年龄(OR=1.425,95%CI:1.146~1.771)、体育健身知识(OR=1.352,95%CI:1.140~1.603)、“运动处方”知识(OR=1.811,95%CI:1.446~2.268)、体育运动态度(OR=4.086,95%CI:2.890~5.776)、“体卫融合”态度(OR=1.269,95%CI:1.018~1.581)、是否参与体质监测(OR=4.481,95%CI:3.657~5.491)、机构附近健身设施配备(OR=1.490,95%CI:1.177~1.886)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体育运动相关(P<0.05)。 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体育运动意愿强,但体育健身知识缺乏,参与体育运动不足。性别、年龄、体育健身知识、“运动处方”知识、体育运动态度、“体卫融合”态度、参与体质监测、工作场所健身设施配备是影响其参与体育运动的因素。
  • 于均梅, 熊华利, 邱建平, 舒强, 罗茂烨, 蒋雨芯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196-12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庆市荣昌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影响因素,为政府调整糖尿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主动招募5 669名35~75岁常住居民进行体格检查、血生化检测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因素采用非条件二分类逐歩后退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重庆市荣昌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49.46%、16.76%、16.00%,标化患病率分别为41.13%、14.01%、15.66%。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9.68%、35.47%、12.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职业、户籍、吸烟、血脂异常与糖尿病患病率相关。退休人群糖尿病知晓率高,男性糖尿病治疗率高,60~69岁组、70~75岁组糖尿病控制率高,家庭年收入2~万元、3~万元糖尿病控制率低。血脂异常人群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 结论 重庆市荣昌区35~75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加强血脂异常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及血糖监测,加大低年龄段糖尿病筛查力度对于糖尿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蒋成, 鲁小敏, 刘春桂, 严爱婷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02-12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血清硒水平与癌症死亡率的关联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维普数据库(VIP)中公开发表的有关血清硒水平与癌症死亡率关系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2位研究者严格按照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2篇文献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5篇文献为队列研究),总样本量为36 861例。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值,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硒水平与人群癌症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RR=0.76,95%CI:0.59~0.98);剂量-反应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硒浓度每增加50 ng/ml可以明显降低人群癌症死亡率(RR=0.86,95%CI:0.81~0.91)。 结论 高血清硒水平可以降低人群癌症死亡率。
  • 颜晓今, 戴咏哲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06-12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灌云县梅毒流行趋势与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2011—2020年灌云县梅毒流行趋势与特征,采用年估计百分比变化分析梅毒报告发病率时间变化趋势。 结果 2011—2020年,灌云县梅毒报告发病率由12.47/10万升高到20.84/10万,年均升高5.44%(P=0.060),其中隐性梅毒年均升高14.11%(P=0.000),Ⅰ期、Ⅱ期梅毒年均下降分别为1.49%、6.57%(P=0.787 & 0.144);夏季发病率最高,达4.23/10万,冬季升高趋势明显,年均升高7.25%(P=0.013);男女性别比为0.58∶1,报告发病率年均增长分别为3.56%、6.61%(P=0.180 & 0.019);20~29岁人群报告高发(30.39/10万),60岁以上人群发病增速明显,20~49岁男性呈下降趋势,老年男性的发病高于老年女性;职业以农民及民工和家务及待业为主,家务及待业增幅最大(14.13%)。 结论 2011—2020年灌云县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隐性梅毒增长趋势明显,需根据不同时间、人群、地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 闫云燕, 常颖, 秦延锦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10-12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2012—2018年洛阳市肿瘤登记数据评估全市女性乳腺癌的流行情况,为全市乳腺癌的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2012—2018年肿瘤登记数据分城乡地区和年龄组评估全市女性乳腺癌的流行情况,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累积率、截缩率、标化率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等指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简称中标率)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简称世标率)进行计算。 结果 2012—2018年洛阳市女性乳腺癌发病人数6 600例,平均发病率为41.43/10万,中国人口和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分别为33.01/10万和30.87/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3.35%,35~64岁截缩率为74.71/10万。乳腺癌位居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位(15.80%)。2012—2018年洛阳市女性乳腺癌死亡人数1 491例,死亡率为8.88/10万,中国人口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58/10万和6.32/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0.73%,35~64岁截缩率为13.26/10万,乳腺癌死亡位居女性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五位(6.99%)。洛阳市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年龄集中在40~69岁和40~79岁人群。城市地区发病和死亡(中标率:40.03/10万,8.59 /10万)均高于农村地区(中标率:29.87/10万,5.69/10万)。洛阳市女性乳癌世界标化发病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AAPC为3.102%,95%CI为0.487%~5.813%,P<0.05),世界标化死亡率无明显变化(AAPC为-6.681%,95%CI为-13.501%~0.746%,P>0.05)。 结论 乳腺癌是威胁洛阳市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应进一步加强乳腺癌的综合防治工作。
  • 刘意, 金东辉, 刘琼, 殷召雪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15-12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腰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WHtR)三类肥胖指标判定的肥胖率分别与湖南省13个监测点60岁以上老人高血压、血脂异常的相关性,预测高血压及血脂异常患病风险的能力。 方法 采用具有省级代表性的中国慢性病与危险因素调查数据,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确定湖南省老年人不同肥胖指标预测高血压及血脂异常适宜的BMI、WC、WHtR切点。 结果 湖南省13个监测点60岁以上老年人超重肥胖率(BMI≥24)为42.91%,中心性肥胖率为31.26%,WHtR≥0.5的肥胖率68.97%。以高血压为因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男、女性WHtR的曲线下面积相对较高,其切点值分别为0.50、0.53;以血脂异常为因变量,结果显示BMI的曲线下面积最高,其切点值分别为21.40、22.06。 结论 评价肥胖的不同指标对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预测效果不同,其中腰高比在预测老年人高血压中的效果最好;BMI是诊断老年人血脂异常的最佳简易指标。
  • 朱锡广, 汤洪萍, 郑亚明, 谢杨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19-12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有螺江滩野鼠及野粪血吸虫感染情况,探讨敏感、有效的监测方法,减少血吸虫病传播潜在风险。 方法 每年选择疫情风险较高的江滩,采取投放鼠夹法捕捉野鼠,每次每块滩地投放鼠夹200只,全年4次,统计鼠夹回收率和捕获率。对捕获的野鼠逐只解剖,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采用20 m×20 m系统抽样或结合环境抽样法,收集有螺江滩上的野粪;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检测野粪血吸虫阳性情况。 结果 2016—2020年共在5个有螺江滩累计投放鼠夹9 820只次,回收鼠夹9 643只次,回收率为98.20%。累计捕获野鼠215只,捕获率为2.23%;解剖发现阳性野鼠14只,阳性率为6.51%;其中2016年阳性率为8.33%,2017年阳性率为34.62%。2016年屏江东滩野鼠阳性率为8.33%;2017年阳性率为26.67%,双港滩阳性率为55.56%。累计开展野粪调查20次,检获野粪156 份,重量2 433 g;其中检获羊粪136份,占野粪总数的87.18%。经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 结论 扬州市江都区有螺江滩存在野鼠感染血吸虫,人、畜活动较多,需加强监测,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开展风险评估。
  • 叶品凯, 谢学艳, 王守宇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22-12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血糖与性别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cluded hearing loss, NIHL)的影响。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询问调查噪声作业工人一般资料、职业史、既往史等资料以及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IHL的影响因素,再进行乘法交互作用分析。 结果 调查的1 628例噪声作业工人NIHL 616人(37.84%),NIHL的危险因素有血糖偏高(OR=1.960,95%CI:1.345~2.855)、男性(OR=4.346,95%CI:2.866~6.590)、高环境噪声强度(OR=1.036,95%CI:1.016~1.056)、单核细胞计数偏高(OR=8.522,95%CI:3.054~23.776)、血小板偏低(OR=0.997,95%CI:0.994~0.999)。血糖偏高人员的NIHL风险是血糖正常的1.960倍(P<0.01),男性NIHL的风险是女性的4.346倍(P<0.01),环境噪声强度每增加一个单位,NIHL风险提高1.036倍。血糖偏高与男性对NIHL的加法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同时存在时OR值为8.962,交互作用指数值为2.123。 结论 有必要考虑将空腹血糖检查纳入噪声作业人员常规检查项目,加强男性噪声作业工人血糖水平的监测,筛查出血糖偏高人群并给予一定的控制、干预,必要时调离工作岗位。
  • 调查研究
  • 黄莉, 伏晓庆, 罗春蕊, 张勇, 王学娟, 姜黎黎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26-12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云南省医疗机构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诊断的准确性,判明发病情况的真实性,为防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选取高发地区医疗机构2018—2019年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开展回顾性调查,根据国家诊断标准判断其准确性。 结果 320例调查病例中,72例(22.5%)应排除诊断,89例(27.8%)应订正为其他诊断类型,共有159例诊断和分类均符合标准,诊断准确率49.7%。德宏州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玉溪市(χ2=20.191,P<0.001)。不同类别医疗机构诊断符合率和分类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407,P=0.001; χ2=18.257,P=0.001),妇幼专科医院诊断符合率最高,州市级综合医院分类符合率最高。医务人员其他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总体平均知晓率为55.5%,其他感染性腹泻定义只有5人(10.4%)掌握。调查的医疗机构,能开展轮状病毒检测的最多,占92.9%(13/14)。185例病例进行了粪便病原学检测,检出阳性病原149例,其中轮状病毒141例,占94.6%。 结论 云南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诊断准确性低,病例报告疫情数据不真实。建议各级医疗机构建立适当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实验室检测方法以明确病原诊断,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诊断标准知识培训。
  • 贾金丽, 潘爱红, 魏道琳, 方心洁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29-12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步态平衡操联合抗阻训练对跌倒高风险老年人平衡能力、运动能力和跌倒效能的影响,为跌倒高风险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入住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的96例跌倒高风险老年人,采用信封法平均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取传统预防跌倒训练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步态平衡操联合抗阻训练进行干预,通过步长、步频、Berg平衡能力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等指标评价两组老年人干预前后的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通过Morse跌倒评估量表(Morse Fall Scale,MFS)、修正版跌倒效能量表(Modified Falls Efficacy Scale,MFES)比较两组老年人干预前后的跌倒风险与跌倒效能。 结果 观察组脱落5例,余43例;对照组脱落6例,余42例。治疗前,两组步长、步频、BBS评分、FMA评分、MFS评分、MFE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接受步态平衡操联合抗阻训练的观察组老人在步长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异(t=1.45,P>0.05),在步频(t=3.40,P<0.01)、BBS(t=4.17,P<0.01)、FMA(t=7.59,t=4.62,P<0.01)、MFS(t=9.93,P<0.01)、MFES(t=5.21,P<0.01)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步态平衡操联合抗阻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跌倒高风险老年人平衡能力、运动能力和跌倒效能,降低跌倒风险。
  • 黄海燕, 刘金祥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33-12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家长对学龄前儿童体重水平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学龄前儿童科学化管理体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20年9—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57名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调查基本情况、家长对儿童体重的认知情况、营养知识了解情况、儿童喂养情况、儿童进食行为情况等方面,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家长对体重认知偏差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家长对儿童体重认知偏差发生率为32.14%(179/557),认知偏差一致性强度为中等(Kappa值=0.4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的营养知识不达标(OR=2.856,95%CI:1.792~4.553)、逼迫进食喂养方式(OR=2.465,95%CI:1.379~4.406)、限制进食喂养方式(OR=3.244,95%CI:1.741~6.048)、父母过度关心儿童进食行为(OR=3.491,95%CI:2.207~5.522)以及儿童食欲缺乏(OR=4.148,95%CI:2.600~6.618)、偏食挑食(OR=2.653,95%CI:1.692~4.160)、不良进食习惯(OR=3.105,95%CI:1.973~4.885)、害怕进食(OR=4.318,95%CI:2.199~8.478)、潜在疾病状态(OR=3.197,95%CI:1.115~9.168)均为家长对学龄前儿童体重认知偏差的相关因素。 结论 家长对学龄前儿童体重认知存在偏差,应提高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儿童喂养方式以及重视儿童进食行为,加强干预。
  • 张娜娜, 罗萌萌, 张丹丹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37-12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初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患者心理弹性、生育相关压力状况,并探讨心理弹性与生育相关压力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6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84例初次接受IVF-ET患者,分别采用心理弹性量表(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生育压力量表(Fertility Problem Inventory,FPI)对心理弹性、生育压力进行调查,比较不同临床患者CD-RISC-10评分、FPI评分,使用Pearson分析CD-RISC-10评分与FPI评分之间相关性。 结果 284例初次接受IVF-ET患者,共276例(97.18%)获得了完整的调查资料。 276例患者CD-RISC-10平均(23.91±3.80)分。FPI量表平均(146.25±30.08)分,各维度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无子女的生活方式、社会压力、父母角色的需要、性压力、夫妻关系;患者不孕原因、男方是否独生子、不同病耻感、对IVF-ET信心,患者CD-RISC-10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孕原因、男方独生子、病耻感、对IVF-ET信心,患者FP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D-RISC-10评分与FPI评分呈负相关(r=-0.503,P<0.001)。 结论 初次IVF-ET患者伴有较高的生育相关压力,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患者心理弹性越差,生育相关压力越大。除年龄是生育相关压力特有的相关因素外,不孕原因、男方是否独生子、病耻感高低、对IVF-ET是否有信心是生育相关压力、心理弹性共同的相关因素。
  • 谭景浪, 杨玉秀 , 樊怡颖 , 陆厚良, 覃红珍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40-12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来宾市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依托来宾市妇女宫颈癌及乳腺癌免费检查项目,于2018—2021年选取来宾市18岁以上女性进行基本资料的搜集,通过问卷方式对宫颈癌防治知识调查,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调查对象共计2 539人,共收集到有效问卷2 219份,调查对象年龄范围18~76岁,平均年龄(39.54±10.65)岁。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人数共有1 081人,占48.72%。防治知识知晓人数占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χ2趋势=163.959,P<0.001),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χ2趋势=550.439,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文化程度高、城市居民是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年龄偏大(>40岁)是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的阻碍因素。 结论 来宾市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加强对文化程度低、农村居民、年龄较大的重点人群的宫颈癌防治知识宣传。
  • 袁园, 王海霞, 杨玲玲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43-12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对其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 方法 抽样选取在本院治疗的20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其疾病心理社会适应性、心理弹性、应对方式资料。 结果 研究对象心理社会适应总分为(52.68±14.53)分,其总分及各维度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618~-0.218,P<0.01),与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540~-0.209,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276~0.519,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中,年龄、个人月收入、心理弹性、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等因素进入回归方程(β=3.658、-0.971、-0.672、-0.297、2.577,P<0.05),可解释总变异量的49.0%(ΔR2=0.490,P<0.05)。 结论 心理弹性与积极应对方式对于提升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有正向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则有负向作用。因此,临床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高龄、月收入低的脑卒中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态,帮助其采取积极态度去应对疾病,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提升心理社会适应水平。
  • 盛志锋, 邹鲁, 张爱萍, 许旭东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47-12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6月在常州市中医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8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研究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两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及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对比两组产妇麻醉前(T1)、麻醉后5 min(T2)、胎儿取出时(T3)及手术结束后(T4)时刻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及心率(heart rate,HR)。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法对产妇术后4、8、24 h疼痛感受进行评分。对比两组产妇母婴结局及不良反应。 结果 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3和T4时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T4与T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同时刻CO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产妇T3时刻CO均高于T1时刻(P>0.05)。研究组产妇术后4、8 h及24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胎儿出生3 min阿氏评分<7分、母体牵拉反应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可缩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且安全可靠。
  • 刘培, 杜云飞, 叶飞翔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50-12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淮安市2018—2021年219例复治肺结核耐药监测情况,为结核病临床治疗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淮安市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结核病门诊登记的219例复治肺结核患者,通过查找核实病历统计其对异烟肼(isonicotinic acid hydrazide,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阿米卡星(amikacin,AMK)、氧氟沙星(ofloxacin,Ofx)耐药情况,并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类型。 结果 219例复治肺结核患者中耐药71例,总耐药率32.42%,其中单耐药23例(10.50%)、耐多药32例(14.61%)、多耐药14例(6.39%),另外耐Ofx+AMK患者2例(0.91%);且不同性别、年龄、初治间隔时间结核分枝杆菌单耐药率、耐多药率、多耐药率、耐Ofx+AMK率及总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1例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中probeA突变12例、probeB突变9例、probeC突变6例、probeD突变25例、probeE突变19例。 结论 淮安市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整体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治疗情况不容乐观,临床应加强结核病耐药水平的监测。
  • 王红丽, 张国强, 卢先枝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54-12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主题式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肿瘤放疗患者效果。 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12月肿瘤放疗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2019年7—12月)52例、对照组(2019年1—6月)44例。干预组联合应用主题式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健康教育。 随访6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癌症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CCMQ)、创伤后成长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IGI)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创伤后成长。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创伤后成长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肿瘤放疗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34.21±5.32) vs. (40.36±6.15)、(33.45±5.24) vs. (42.21±6.32)](t=5.254、 7.426, 均P<0.05);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与压抑、屈服、幻想评分低于对照组[(20.45±2.14) vs. (18.55±2.36)、(9.45±1.13) vs. (11.64±1.32)、(8.80±1.02) vs. (10.52±1.24)、(6.64±0.85) vs. (7.45±1.02)](t=4.135、 8.759、7.457、4.245, 均P<0.05);个人力量、人际关系、精神变化、欣赏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15.36±2.14) vs. (13.04±1.45)、(21.35±4.13) vs. (18.34±3.52)、(6.96±1.02) vs. (5.70±0.85)、(12.59±1.42) vs. (8.72±1.23)](t=6.101、 3.804、 6.502、14.137, 均P<0.05)。 结论 主题式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肿瘤放疗患者负性情绪,规避消极应对行为,促进患者积极面对放射治疗、创伤后成长。
  • 吴智敏, 黄蕾, 王多多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58-12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 谭萍, 朱平安, 金娴, 段蕾静, 刘鲜花, 刘璇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59-12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获取深圳某三级医院5年来病原菌分布和耐药变化的统计学资料,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经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本院 2016年1月—2020年12月所有临床分离菌株,菌株标本采用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合细菌种类、标本来源、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的药敏结果,分析5年间菌株分布情况及耐药变化趋势。 结果 从临床标本中共检出5 95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 716株(28.8%),革兰阴性菌4 234株(71.2%)。排名前8位为大肠埃希氏菌(25.8%)、金黄色葡萄球菌(12.0%)、肺炎克雷伯菌(11.0%)、铜绿假单胞菌(10.5%)、鲍曼不动杆菌(6.9%)、奇异变形杆菌(4.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1%)、无乳链球菌(3.0%)。菌株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31.4%)、尿液(26.5%)、分泌物/脓液(22.9%)、血液(14.6%)。呼吸道标本以铜绿假单胞菌(24.8%)为主;尿液以大肠埃希氏菌(61.2%)为主;分泌物/脓液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7.4%)为主;血液以大肠埃希氏菌(38.4%)为主。5年间检出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N)、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氏菌(CR-ECO)、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KPN)、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ESBL-ECO)、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合计1 237株,检出率分别为4.4%、0.9%、25.5%、43.4%、17.3%、11.1%、30.6%、0.8%。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除对替加环素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活性外,对其他各种抗菌药物都存在不同的耐药。 结论 本院患者不同感染部位常见菌不尽相同,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氏菌(CR-ECO)、CR-KPN、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长期监测可充分了解该地区细菌耐药趋势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缓多重耐药菌的出现。
  • 罗平, 王晖, 李广兵, 刘一杰, 刘爱忠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64-12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一起新冠肺炎防控重点单位人员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事件调查处置进行分析,为初筛阳性快速复核提供参考。 方法 制定初筛阳性定义,将复核内容划分为实验室检测复核和流行病学调查复核,并分析、探讨复核结果的判定。 结果 实验室检测复核结果: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原始标本的审查结果与初筛结果一致,CT值大于35;重新采集初筛阳性者的标本进行检测,全部为阴性。流行病学调查复核结果:标本在采集过程中使用的治疗推车15 d前曾被用于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该治疗推车使用后未消毒,一直闲置至本次采样前;调查中对治疗推车表面采样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CT值为34.2);此外采样人员在采样过程中无菌操作不规范(剪刀剪断拭子后直接放置在治疗推车上),推测原始标本极可能被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成分污染。综合实验室检测复核和流行病学调查复核对本起初筛阳性事件予以排除。 结论 明确复核流程,实验室检测复核和流行病学调查复核同时开展,有利于加快初筛阳性复核速度;制定复核结果的判定依据,可为类似事件的处置和初筛阳性人员明确诊断提供参考。
  • 方法研究
  • 李影子, 华俊杰, 宁佩珊, 虞仁和, 黄云, 胡国清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67-12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当前缺乏统一、操作性强的出生缺陷防治规范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出生缺陷防治规范化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优劣,为卫生政策决策者选择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全国和各省出生缺陷防治方案要求,结合文献分析、专题小组讨论、专家咨询法等方法构建出生缺陷防治规范化评价指标体系。 结果 3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93。最终的出生缺陷规范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支持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23个二级指标和100个三级指标。不同专家对一级指标之间权重判断的一致性较低,Kendall协调系数为0.183,并确定权重。 结论 本研究结合国家政策、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构建了我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规范化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可用于评价地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规范化程度。
  • 综述
  • 赵文恒, 马钰, 范淑君, 樊莉蕊, 杨智聪, 罗雷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71-12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暴发以来,研究发现COVID-19康复患者在出院后在14 d隔离管理或健康监测期间有样本采集核酸检测再次出现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复阳)的情况,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越来越多。本研究采用文献查阅综述的方法,旨在综合描述COVID-19复阳者临床人口学特征、可能影响因素以及传播风险,为COVID-19患者出院管理、医疗资源救治分配和传播风险控制提供综合科学的建议。
  • 李国荣, 许翠萍, 杜宁, 王仁秀, 张本艳, 高静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78-12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幼儿龋齿作为严重的口腔健康问题,不仅给患儿造成身心痛苦,还会增加家庭甚至社会负担,积极预防幼儿龋齿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其中一级预防为重中之重。本研究总结幼儿龋齿一级预防的各项措施及效果,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完善、推广和实施幼儿龋齿一级预防,减少幼儿龋齿发病率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