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06-15
  

  • 全选
    |
    论著
  • 沈婉莹, 谢靖, 周维, 叶澜, 陈磊, 让蔚清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641-6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05—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甲状腺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开展针对性的甲状腺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Excel 2016提取2005—2015年甲状腺癌死亡数据信息,运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中国甲状腺癌的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 结果 2005—2015年中国甲状腺癌标化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2.91%,P<0.05),女性标化死亡率高于男性且上升趋势(AAPC=3.23%,P<0.05)大于男性(AAPC=2.71%,P<0.05);城市标化死亡率整体高于农村且上升趋势明显(AAPC=3.68%,P<0.05)大于农村(AAPC=3.00%,P>0.05);城市女性标化死亡率最高且上升趋势最快,农村男性死亡率最低且上升趋势最慢;甲状腺癌死亡率年龄别趋势显示2005—2015年甲状腺癌的标化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男性、女性、城市、农村分别在65~、55~、65~、50~年龄组快速上升,在85~年龄组达到死亡率高峰。 结论 2005—2015年中国甲状腺癌标化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甲状腺癌死亡重点人群是城市女性;甲状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老年人群是甲状腺癌死亡的高危人群。
  • 王红雨, 孔蓓蓓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645-6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伏案工作人员工作时长与中心型肥胖发生的关系。 方法 2019年4—7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市920名伏案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腰围测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工作时长与中心型肥胖发生风险的关系。 结果 共获取有效样本876例,平均工作时长(48.73±3.61)h/周,中心型肥胖检出率为40.63%;不同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身体活动水平和工作时长之间中心型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03、21.617、16.584、14.523、27.021和20.917,P均<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混杂因素影响后,与≤34 h/周比较,35~55 h/周和≥56 h/周的OR值分别为1.35(95%CI:1.05~1.66)和1.43(95%CI:1.19~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9.717、12.351,P均<0.01)。 结论 伏案工作人员中心型肥胖率较高,工作时长增加是中心型肥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郑建东, 杨剑, 牟笛, 王蕾, 李培龙, 赵宏婷, 李志丽, 张慕丽, 孙成玺, 程颖, 崔颖, 冯录召, 李中杰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649-6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前、后公众的洗手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发放电子调查问卷。 结果 调查期间后台访问13 193次,共收集有效问卷7 011份。日常生活每天洗手>10次的比例从疫情前15.0%提升到疫情后48.3%,洗手次数小于3次的比例从疫情前13.3%下降到疫情后1.5%。每次洗手时间大于20 s的比例疫情前22.2%提升到疫情后51.7%,每次洗手小于10 s的比例疫情前35.3%下降到疫情后4.0%。手消毒液的使用率从疫情前40.6%增至疫情后84.0%。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疫情发生后男性、学生、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更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洗手次数<3次/d。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公众对勤洗手预防病毒感染的接受程度高,需要针对性提升男性、学生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的手卫生教育,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 杨孝坤, 王蕾, 赵宏婷, 李志丽, 范思萌, 孙军玲, 郑亚明, 任翔, 余建兴, 彭质斌, 崔颖, 秦颖, 郑建东, 李中杰, 冯子健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653-6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公众流感疫苗认知、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1月15日—4月30日期间,使用12320公益电话平台,对广州、廊坊、南京、苏州、太原和重庆等6地区公众流感疫苗认知和2019—2020年流感季流感疫苗接种现状开展电话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不同年龄段公众流感疫苗接种率的相关因素。 结果 有效应答共计12 263人。2019—2020年流感季,16.34%(1 959/11 989)受访者曾咨询过流感疫苗接种事宜,流感疫苗接种比例为12.95%(1 529/11 810),其中6月龄~5岁儿童接种比例为26.84%(877/3 267),6~17岁学生为14.78%(245/1 658),18~59岁成年人为3.99%(199/4 989),≥60岁老年人为10.97%(208/1 896)。仅5.22%(202/3 866)受访者认为流感疫苗不安全,74.85%(3 785/5 057)认为流感疫苗具有中等和较好的保护效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免费接种、咨询流感疫苗接种、认为流感疫苗保护效果好、接种方便可促进流感疫苗的接种。 结论 公众对流感疫苗安全性和保护效果认可度较高,作为流感重症高危人群的5岁以下儿童和老年人需要进一步提升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加大对流感疫苗相关知识宣传力度,提供便捷的咨询和接种服务可提高公众流感疫苗接种率。
  • 庾静云, 甘展鹏, 姜碧, 曾思良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658-6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孕前使用避孕药对妊娠天数的影响。 方法 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方法,以基础资料为匹配条件,将使用避孕药者设为观察组,按照1∶4匹配未使用者为对照组。随访获取妊娠天数资料,进而探讨孕前使用避孕药和妊娠天数的关系。 结果 共匹配避孕药组241例,对照组964例,匹配以后各项资料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基础资料后,使用避孕药可使妊娠天数缩短,危害比(hazard ratio,HR)为0.85(95%CI:0.74~0.98)。亚组分析发现,年龄≥31岁、体质指数≥24、无妊娠史三个亚组,孕前服用避孕药使妊娠天数缩短,HR(95%CI)分别为0.76(0.59,0.97)、0.67 (0.46,0.98)、0.78(0.63,0.96)。 结论 孕前服用避孕药可能缩短妊娠天数,特别是高龄、肥胖、初次妊娠女性,更应注意避孕药的使用。
  • 寻鲁宁, 崔泽, 孙纪新, 曹亚景, 张帆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661-6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比较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和Holt-Winters指数平滑法在自杀死亡预测中的应用。 方法 利用河北省2014年1月—2018年6月自杀月度死亡资料分别建立ARIMA模型和Holt-Winters指数平滑模型,对2018年7—12月自杀月度死亡例数进行预测,并与实际死亡人数进行验证比较,然后根据2个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以及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 结果 2014—2018年河北省累计报告自杀死亡人数2 882例,自杀死亡水平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构建的ARIMA最佳模型是ARIMA(0,1,1)(1,1,0)12,预测结果的RMSE、MAE和MAPE分别为5.99、4.67和9.80%;Holt-Winters指数平滑法最佳拟合模型是乘法模型,预测结果的RMSE、MAE和MAPE分别为6.03、5.17和11.44%。 结论 ARIMA模型预测效果优于Holt-Winters指数平滑法,更适用于自杀死亡趋势的短期预测。
  • 胡兵兵, 韩江英, 孙亮亮, 谢添, 李成聪, 程宏伟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666-6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心理健康与领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简易心理状况评定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某三甲定点收治医院的845例护士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疫情期间845例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得分为(19.4±7.6)分,超过1/3的护士心理状况差。与年龄≥41岁的护理人员相比,年龄在31~35岁的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差的检出率更高;本科及以上学历、高危环境工作、亲友当中有或不确定是否有疑似或确诊患者、不确定是否接触疑似或确诊患者的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差的检出率更高;工作≥16年、自身健康状况评价好、对医院职业安全防护评价非常完善的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差的检出率更低。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总分与朋友支持、家庭支持、其他支持及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r=-0.30、-0.31、-0.31、-0.38,均 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8,P<0.01);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分别占总效应的37.1%和8.6%。 结论 疫情期间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领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和间接的预测作用,应对方式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 赵俊仕, 陈艳华, 刘慧琳, 戴志辉, 高立冬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671-6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湖南省某地一起医院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析传播因素,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对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检测,对可疑暴露现场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根据调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病例A为湖北来源输入性病例,在医院呼吸科ICU无负压的临时隔离单间可能将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给靠近隔离门的病例B,病例B转至普通病房后,又将病毒传播给了2位陪护家属(无症状感染者C、D)和相邻床位的病例E。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在无负压的临时隔离单间病房,可能传播给临近床位的患者,医院隔离病房需按标准建设并加强感染控制措施,避免院内传播。
  • 黄明月, 陈秀芝, 朱梦, 丁霞, 吴家兵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675-6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工作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工作、生活现状及其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0年2月对安徽省各级疾控机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学量表的评测。 结果 本研究获得有效问卷679份,其中男性381名(56.1%),女性298名(43.9%)。研究对象中663人(97.6%)参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疫情期间需要加班者658人(96.9%),其中每周加班时长超过20 h者318人(48.6%)。149人(21.9%)出现焦虑症状,且不同工作年限和年龄者焦虑状况不同(χ2=7.428、8.588,均P<0.05);234人(34.4%)出现抑郁症状,且因年龄、工作年限、最高学历、职称和所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级别的不同,抑郁状况也不同(χ2=35.336、17.121、25.291、22.152和40.847,均P<0.05)。 结论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安徽省疾控机构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有必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心理健康调节的能力。
  • 刘宇, 卞鑫, 冯建秀, 王加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679-6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上海市延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发病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早期预防及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在2017年7月基线调查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的597名研究对象,随访2年后2019年8月再次进行眼底检查,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DR的发病率。采用1∶2匹配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计算各个相关因素OR值及95%可信区间,用Cox回归模型拟合配伍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DR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上海市延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DR 2年累积发病率为21.94%,其中轻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 proliferatin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93人(男性44人,女性49人),中度NPDR 38人(男性20人,女性18人)。多因素分析显示饮酒(OR=2.839,95%CI:1.025~7.859)、糖尿病家族史(OR=3.867,95%CI:1.826~8.188)、空腹血糖(OR=3.648,95%CI:1.668~7.978)、糖化血红蛋白(OR=6.066,95%CI:2.815~13.071)、血压(OR=2.076,95%CI:1.097~3.92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OR=2.415,95%CI:1.208~4.827)是发生DR的影响因素。 结论 上海市延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DR 2年累积发病率为21.94%,饮酒、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是DR发病的影响因素。
  • 冀贞浩, 雷瑞杰, 陈志军, 刘继锋, 孙亚辉, 张辉, 赵鑫, 薛泽润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684-6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更好地防控疫情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应急处置期间病例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截至7月25日全市共报告COVID-19病例145例,含确诊病例120例,无症状感染者25例;湖北输入病例42例,其他省市输入病例8例,本地继发病例84例,感染来源不明确者11例;27起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116例;死亡3例。输入病例和本地继发病例分别于1月23日-29日和1月26日-2月4日出现发病高峰,分别为27例和44例;未央区、莲湖区、新城区和雁塔区报告病例数居全市前四位,共占54.48%(79/145);45~54岁者占全部病例22.76%(33/145)。病例从发病到首诊,发病到隔离,首诊到隔离,发病到确诊,首诊到确诊和隔离到确诊的时间依次为1.33(0.17,3.67)d,3.04(0.59,5.18)d,0.04(0.02,2.00)d,5.50(2.56,9.50)d,3.17(1.56,5.84)d和1.63(1.32,3.35)d。 结论 聚集性发病是西安市COVID-19疫情最重要的流行特征。应急响应后西安市医疗系统接诊后的处置和诊断迅速有力,全市今后的防控重心是防止境外病例输入。
  • 汪金鹏, 张文婕, 王小丽, 马忠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688-6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2007—2018年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新疆2007—2018年孕产妇死亡率、主要死因和孕产期保健服务情况进行描述,Spearman秩相关分析孕产妇死亡率与孕产期保健服务指标相关性,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影响因素。 结果 新疆孕产妇死亡率从2007年73.7/10万下降到2018年26.8/10万,年均下降率8.78%。孕产期保健服务指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孕产妇死亡率与各项孕产期保健服务指标呈负相关,前三位分别为住院分娩率(r=-0.945, P<0.001),产前检查率(r=-0.933, P<0.001),产后访视率(r=-0.901, P<0.001)。住院分娩率是孕产妇死亡率最大的影响因素,其次是产前检查率。 结论 新疆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要提高产科系统管理服务质量,加强孕产妇高危预警和分级管理,提高基层人员技术水平,加强孕产妇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工作。
  • 李驰花, 曾仲萍, 刘秀丽, 谢佳, 刘芳, 马玥, 唐媛, 刘琴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691-6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整合素β1(integrin β1,ITGβ1)、人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interferon - inducible protein 16,IFI16)、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血清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关联性及临床表达意义。 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1例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91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ITGβ1、IFI16、TTR水平,采用Spearson秩相关分析血清各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探讨血清各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结果 研究组血清ITGβ1、IFI16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TT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与血清ITGβ1、IFI16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TTR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ITGβ1>2.38 ng/ml、IFI16>24.39 ng/ml、TTR≤315.08 mg/L联合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无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arve,AUC)为0.861,大于各指标单一预测的AUC(0.782、0.813、0.790),联合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81.82%。 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ITGβ1、IFI16表达明显升高,血清TTR表达水平降低,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病情进展程度密切相关,且能辅助临床预测患者妊娠结局。
  • 范传刚, 何思怡, 王婧, 崔秀青, 代娟, 谢曙光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695-6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武汉市大气颗粒物(PM10、PM2.5)对人群的急性超额死亡风险和导致的年均超额死亡人数。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武汉市城区每日死亡人数、PM2.5和PM10日均浓度以及气象条件等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2.5、PM10与非意外死亡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表征武汉市PM2.5和PM10对暴露人群短期超额死亡的影响。 结果 5年间,PM2.5和PM10年均浓度从2014年的88.7 μg/m3和115.4 μg/m3逐年下降到2018年的51.6 μg/m3和75.0 μg/m3;每日PM2.5、PM10浓度与非意外死亡人数均显著相关,并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在lag 0 d,PM2.5和PM10浓度每升高10μg/m3,非意外死亡人数分别升高1.03%(95%CI: 0.82%~1.23%)和0.67%(95%CI:0.51%~0.82%);5年间,PM2.5和PM10污染所致武汉城区当日暴露人群平均每年超额死亡338人和104人。 结论 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升高可能导致非意外死亡人数的显著升高,显著增加居民的短期超额死亡风险。
  • 陈秋蕾, 郭亚芬, 周建伟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699-7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青年卒中患者重返工作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0月在湖南省某地区两所三甲医院和两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为卒中的全部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重返工作准确度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使用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中青年卒中患者191例,重返工作率为46.6%;疾病感知与重返工作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26,患者疾病感知程度越高,重返工作的概率越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返工作率中,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月收入高者显著高于低者;不遗留功能障碍者重返工作率高,年龄组中,30~39年龄组重返工作率最高;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青年卒中患者重返工作率有待提高,患者选择是否重返工作是身体功能、经济状况和疾病感知程度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医护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及职业康复的干预时,应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并综合施策,以提高患者重返工作率。
  • 调查研究
  • 徐冰俊, 郑王凤, 郑灿杰, 毛光明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03-7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衢州市孕妇碘营养状况,为探索改进碘缺乏病监测模式与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在衢州市6个监测点内根据东、南、西、北、中划分5个片区,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1名孕妇,采集食用盐进行盐碘检测和尿液进行尿碘检测。 结果 衢州市共检测孕妇家庭食用盐631份,碘盐覆盖率为95.5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1.28%,盐碘中位数24.02 mg/kg。共检测孕妇尿样631份,尿碘中位数为129.8 μg/L,处于轻度缺碘状态,尿碘浓度<150 μg/L占59.11%。妊娠早、中、晚期孕妇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25.40、131.75、131.70 μg/L,不同孕期尿碘分布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9.508,P=0.147)。 结论 衢州市孕妇碘营养水平低于适宜水平,需加大孕妇专用加碘盐的宣传及推广力度,加强孕期的碘营养指导。
  • 张霞, 汤泓, 黄颖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05-7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健康促进四网整合干预(2013—2015年)对老年居民结核病防治知信行的远期效果,为制定结核病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于2015年(项目干预后)、2019年(项目干预后4年)使用2010年全国结核病防治知识全民知晓率调查问卷对长宁区6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收集肺结核相关知信行信息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 2019年老年居民肺结核核心信息知晓率为59.96%(349/582),2015年为80.16%(408/50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老年居民肺结核知晓率低于2015年(OR=0.342,95%CI:0.257~0.455),无慢性病的老年人肺结核认知水平较高(OR=1.850,95%CI:1.402~2.441)。2019年调查结果显示,有35.91%的调查对象对肺结核持消极态度;仅有18.73%和17.35%的调查对象表示会主动了解肺结核知识并主动传播肺结核知识,与2015年调查结果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结论 一过性的健康教育效果会随着时间递减,需加强对老年居民结核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长期性、系统性和连续性。
  • 金军, 潘云菲, 陈浙丽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09-7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下简称“照顾者”)照顾负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5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老年科住院的176例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照顾者负荷调查量表、一般资料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照顾者照顾负荷的影响因素。 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176位照顾者,照顾负荷总得分为(53.89±11.27)分,负荷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照顾者不同文化程度、平均照顾时间、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关系的照顾负荷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关系、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每日照顾时间均为影响照顾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 结论 研究对象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照顾负荷处于中等水平,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提示应从社会、医院和家庭等多个层面进行考虑,在护理工作中应对照顾者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结果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社会支持水平以减轻照顾负荷。
  • 应杰, 陈高尚, 汪松波, 严瑶琳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12-7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浙江省金华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采集的呼吸道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调查资料和数据。 结果 该起疫情为一起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可能的传播方式为在高速服务区或镇菜市场、市区商场接触到不明传染源,再经家庭内密切接触传播。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易在家庭内播散,要重视有外省返乡人员家庭的疫情防控工作,多部门联防联控在疫情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高兵, 闫盼, 张文辉, 吕烨, 徐虹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15-7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杭州市属及所辖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一线防疫人员的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为提高疾控防疫人员疫情应对能力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问卷对103例疾控防疫人员进行在线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同时探讨其影响因素。 结果 职称(χ2=9.330,P<0.05)、工作年限(χ2=6.603,P<0.05)、每周值夜班次数(χ2=7.502,P<0.05)及每天平均工作时间(χ2=11.917,P<0.05)是影响疾控防疫人员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中级职称、工作年限5~15年、每周值夜班3次以上及每天平均工作时间10~12 h者更易发生睡眠障碍;性别(χ2=4.040,P<0.05)、年龄(χ2=6.251,P<0.05)、学历(χ2=4.167,P<0.05)及每天平均工作时间(χ2=13.065,P<0.05)是影响焦虑的主要因素,其中女性、年龄30~39岁、硕士及以上学历及每天平均工作时间10~12 h者更易发生焦虑;年龄(χ2=7.861,P<0.05)、职称(χ2=9.456,P<0.05)、工作年限(χ2=6.572,P<0.05)是影响抑郁的主要因素,其中年龄20~29岁、初中级职称、工作年限<5年者更易发生抑郁。焦虑、抑郁的发生与睡眠障碍的发生存在关联性(P<0.05),关联强度Φ系数分别为0.458、0.372。 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疾控防疫人员存在明显的睡眠质量下降、焦虑及抑郁问题,中级职称及以下工作人员更容易出现睡眠及心理问题。
  • 吕鸿鑫, 古子豪, 陈宏标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18-7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托幼机构及小学儿童罹患水痘及应急接种影响因素为防控疫情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华区6个街道30所托幼机构及小学儿童,对家长使用自制电子问卷调查。获得7项影响因素测量指标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托幼机构及小学儿童水痘总罹患率分别为5.60%、14.87%;家长配合接种率分别为94.38%、92.8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年级、接种剂次、是否配合接种、疫苗效果评价在托幼儿童是否罹患水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街道、是否罹患水痘,疫苗效果评价,纳入免疫规划意愿在托幼家长是否配合接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儿童7项指标在是否罹患水痘及是否配合应急接种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大龄及高年级是托幼及小学儿童罹患水痘的危险因素;所在街道影响小学儿童水痘发病,未接种疫苗的儿童与接种2针相比有更高的罹患水痘的风险(OR=1.347)。认为疫苗效果不好评估(OR托幼=2.437、OR小学=2.279)及作用不大(OR托幼=6.770、OR小学=6.600),或认为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无所谓(OR托幼=2.788、OR小学=2.861)及没必要(OR托幼=3.595、OR小学=3.771)的家长配合接种意愿偏低。六年级比一年级儿童家长配合接种(OR不配合=0.681),未接种疫苗儿童家长与接种2针的相比更不配合接种(OR=1.620)。 结论 托幼及小学儿童水痘发病除与年龄、年级、接种剂次等有关外,还与街道及家长对待水痘疫苗的态度密切相关。应重视小学儿童应急接种的影响因素,促进防控工作的开展。
  • 周冬梅, 李英, 吴张平, 郭江宏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22-7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健康赋权现况,并分析其健康赋权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188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健康赋权量表和全面健康素养测量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使用分层回归分析对患者健康赋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健康赋权得分为(84.42±24.18)分,以获取支持维度均分(3.68±1.13)最高,参与治疗维度均分(2.81±0.97)最低;健康素养得分为(19.86±5.35)分,以与健康照护者的沟通能力维度均分(2.18±0.64)最高。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及合并症是患者健康赋权的影响因素,可解释健康赋权变异的24.7%;此外,使用书面健康信息的能力及健康信息的评价和应用能力可单独解释健康赋权变异的10.3%。 结论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健康赋权受多重因素影响,医疗工作者应综合多方因素为患者提供最佳赋权教育,以提高其健康赋权水平。
  • 张有, 闫正平, 张华旭, 朱君涵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26-7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武威地区儿童EB病毒感染情况及血清学特征。 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在解放军第九四三医院内科门诊、儿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14周岁以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发光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EB病毒的VCA-IgM抗体、VCA-IgG抗体、EBNA-IgG抗体及EA-IgG抗体表达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的患儿在不同时间上述4项抗体表达情况。 结果 597例14周岁以下儿童中共检出VCA-IgM抗体阳性61人(10.22%),VCA-IgG抗体阳性326人(54.61%),EBNA-IgG抗体阳性303人(50.75%),EA-IgG抗体阳性19人(3.18%)。随着年龄增长,VCA-IgM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VCA-IgG和EBNA-IgG抗体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之间比较,VCA-IgM抗体阳性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春季显著低于其它季节。不同性别之间4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97名儿童中无感染245人(41.04%),急性感染61人(10.22%),既往感染291人(48.74%)。 结论 武威地区具有呼吸道症状的儿童中,EB病毒感染率较高,尤其是既往感染率较高。采用多抗体联合诊断EB病毒感染不仅可以降低误诊率,还可以根据不同抗体表达情况了解病情处于何种阶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
  • 张嘉陵, 谷利妞, 孙莉莉, 潘佑记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28-7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连云港市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突破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水痘和免疫策略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11—2019年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突破病例的分布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1—2019年连云港市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起,主要发生于4月、6月、11月、12月。有水痘疫苗免疫史病例中398例为突破病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37.02%)。突破病例中接种1剂次水痘疫苗者占98.49%(392例)。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1.49∶1。突破病例发病年龄6~13岁,主要集中于6~11岁,占90.70%,其中7~10岁占76.38%,突破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8.94±1.66)岁。发生于小学的突破病例占总突破病例的91.96%。突破病例主要集中于连云区(构成比33.67%)、海州区(构成比42.21%)。突破病例水痘疫苗平均接种年龄为(1.25±0.82)岁。平均接种与发病时间间隔为(7.48±1.76)年。 结论 水痘突发疫情及突破病例主要分布于小学,提示应重点加强小学水痘疫情监测管理。强化医疗机构、学校等集体机构的培训,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水痘患者。首剂疫苗接种后,间隔3~4年接种第二剂水痘疫苗。
  • 梁杰, 杨冬梅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31-7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扬州市2010—2019年麻疹病例的发病特征,探讨麻疹防控策略。 方法 收集扬州市2010—2019年麻疹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扬州市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持续保持高质量运转,2010—2019年共报告麻疹病例52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13/10万,2015年为近年的麻疹高发年。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6月份,构成比为79.85%。病例在全市7个县(市、区)均有报告。0~7月龄儿童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最高,达29.88/10万。麻疹病例以≥15岁成人为主,达67.18%。521例麻疹病例中,无MCV免疫史和MCV免疫史不详者469例(90.02%)。 结论 麻疹疫情呈现下降趋势,但仍需加强对麻疹疫情监测,提高目标人群两剂次MCV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探讨有效的成人免疫接种策略。
  • 张敏, 刘刚, 陈蕾, 夏俊杰, 姜虹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34-7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发生后,大众对口罩使用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政府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提供依据。 方法 COVID-19疫情期间,于2020年2月10日—3月1日基于微信和QQ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邀请全国各省的调查对象在线进行问卷调查,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对口罩相关知识的认知、不同人群及场景口罩类型的选择、口罩正确处理方式,以及COVID-19疫情对大众的口罩使用知识的影响。 结果 回收513份问卷,有效问卷511份,有效回收率99.61%。92.95%的人通过本次疫情对口罩使用知识有了更多了解,不同学历(Z=-2.795,P=0.005)、职业(Z=-2.191,P=0.028)的大众对口罩使用知识的认知程度有差异,认知程度高学历(96.28%)>低学历(89.89%),医学背景(95.58%)>非医学背景(93.33%);在不同人群及场景的口罩类型选择方面,大众的选择呈现过度防护和防护不当的特点。 结论 大众的健康素养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政府应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主动引导各相关机构做好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 余婷婷, 余娜, 伍孔菊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37-7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贵阳市云岩区18~60岁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控烟措施的出台提供基础。 方法 从贵阳市云岩区管辖社区中随机抽取11个社区,通过对社区居民体检记录查询、社区医生报告和门诊记录等各种筛查途径筛选慢性病高风险人群1 356人,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该人群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吸烟行为发生与否的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群体吸烟率为35.10 %,现在吸烟率为25.44%,每日吸烟率为21.09%;男性吸烟率(75.23%)、现在吸烟率(59.38%)和每日吸烟率(49.54%)分别是女性吸烟率(11.48%)、现在吸烟率(2.35%) 和每日吸烟率 (1.73%)的6.55、25.27和28.6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文化程度提高,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每日吸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男性:OR=60.630,95%CI:37.297~98.559)和学历(初中及以下:OR=2.393,95%CI:1.613~3.552;高中或中专:OR=1.600,95%CI:1.071~2.389)均是吸烟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贵阳市云岩区18~60岁慢性病高风险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个体存在吸烟行为,尤其是低学历男性个体,需要对其加强吸烟危害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 任俊霞, 王艳娜, 李荣花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40-7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邯郸市中小学生近视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中小学生近视防治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19年6—9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邯郸市8所中小学校的3 26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近视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不同年级、性别及近视情况对中小学生近视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结果 共调查中小学生3 264人,其中近视学生1 385人(45.00%),视力正常学生1 693人(55.00%);学生近视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发现:“边走路/坐车边看书易导致近视”“长时间看书或看电脑易导致近视”及“躺着看书或看电视易导致近视”这三个条目知晓率最高,分别为93.89%、92.30%、91.00%;而“假性近视的矫正方法”“近视可以遗传”及“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三条目知晓率最低,分别为40.16%、50.68%、60.46%;学生近视防治态度情况:有94.2%的同学对“在生活中应注意保护眼睛”非常认可,89.8% 的同学非常认可“近视可以预防”,44.38%的同学“对自己的视力情况非常担忧”,仅有28.95%的同学非常认同“近视对生活、学习具有影响”;通过对学生近视防治行为调查发现,“长时间用眼注意眼睛休息”行为发生率最高(82.81%),“定期进行视力检查”行为发生率最低(35.90%)。 结论 邯郸市中小学生近视防治相关知信行状况不容乐观,近视防治行为正确发生率偏低,近视防治相关知识水平有待提高,防治态度和行为有待转变。
  • 林萍, 王秀川, 郑君鼐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44-7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文昌地区居民流感样病例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居民流感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文昌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2018年9月—2019年8月筛查的流感病例为病例组;采用1∶1配比,选取同时期医院体检科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同性别比例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病例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分析研究对象临床特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病例组、对照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影响因素及流行性感冒知识素养情况,采用单因素χ2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居民流感样病例罹患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8年9月—2019年8月文昌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共筛查出1 758例流感样病例,年龄14~69岁,其中流感阳性病例377例,流感阳性率为21.44%;流感阳性病例中A型266例(70.56%),B型111例(29.44%)。研究对象流感阳性病例与流感阴性病例在临床症状方面,流感阳性病例具有咳嗽、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临床症状的比例显著高于流感阴性比例(均P<0.05),具有咽痛症状的比例显著低于流感阴性病例(P<0.05);实验室血象检查发现,与流感阴性病例相比较,流感阳性病例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显著降低(均P<0.05),淋巴细胞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均P<0.05)。经单因素χ2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过去一年出现发热等症状、近期(14 d内)周围人出现发热症状、流感知识素养得分(≤5分)及有慢性病史是流感样病例罹患的危险性因素(均P<0.05);接种流感疫苗(一年内)、洗手频率(≥4次/d)、去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是流感样病例罹患的保护性因素(均P<0.05)。 结论 文昌地区2018年9月—2019年8月流感样病例中流感阳性病例临床症状较阴性病例重。影响流感样病例罹患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降低其发生率。
  • 项飞, 刘小东, 缪小桃, 吴碎秋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47-7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数据,为预防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20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收治的1 848例接受导管置入治疗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ICU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采用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培养、分离病原菌,监测ICU重症患者导管相关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特征。 结果 1 848例接受导管置入治疗重症患者中,并发导管相关医院感染68例,感染率是3.68%,主要感染部位是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血液系统及泌尿道,其中呼吸机性相关肺炎48例,占70.59%,导管血流相关性感染14例,占20.59%,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6例,占8.82%;68例ICU重症并发导管相关医院感染患者共培养病原菌83株,包括52株(62.65%)革兰阳性菌及25株(30.12%)革兰阴性菌、6株(7.23%)真菌。 结论 三甲综合医院ICU重症患者具有较高的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风险,临床需进一步强化对于院感数据的目标性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制定合理防控干预措施。
  • 李琼, 黄欢, 王荧, 程坤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50-7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焦虑状况,探讨睡眠质量在手机依赖与焦虑症状之间的调节效应,为促进大学生心理行为健康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汉口区两所高校按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从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共712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中的焦虑分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被试者的手机依赖、焦虑、睡眠状况。 结果 大学生手机依赖、焦虑状况、睡眠质量平均得分分别为(26.15±2.73)、(10.64±1.38)和(3.95±0.42)分,手机依赖、焦虑和睡眠质量差检出率分别为26.12%、26.96%和19.38%。睡眠质量在手机依赖与焦虑之间起调节作用(R2=0.40,F=312.58,P<0.05)。 结论 大学生手机依赖、焦虑和睡眠质量差检出率较高,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缓解手机依赖对焦虑的正向预测作用。
  • 病例报道
  • 刘龙, 郑淑娟, 谢良伊, 欧阳鹏文, 梁剑, 曾玲, 张晓, 马海燕, 谭黎明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54-7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廖湘建, 湛东进, 张懿, 叶春枚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57-7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 杨庆文, 汤晓召, 杨祖顺, 杨萍, 国译丹, 邹颜秋硕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58-7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测云南省9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分离株中的肠毒素基因(sea~see)和mecA基因分布,为有效防控金葡菌食物中毒和临床感染提供基础数据及参考。 方法 基于毛细管电泳的多重 PCR 技术,检测肠毒素基因和mecA基因,以Sanger测序为金标准加以确认;用SPSS 25.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325份金葡菌分离株中肠毒素基因检出率为19.69%,其中sea、seb、sec、sed和sea+sec的检出率分别为15.38%、1.54%、1.85%、0.92%和0.31%,mecA基因检出率4.31%。不同食品肠毒素基因检出率前3位是乳与乳制品28.57%,其次为冷冻饮品27.27%,餐饮食品22.63%,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2);mecA基因检出率前3位是肉与肉制品6.32%,速冻米面制品5.71%,焙烤食品5.56%,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8) ;不同年份分离株均有肠毒素基因检出,mecA基因在2011—2014年4个年份分离株检出;不同采样环节均有肠毒素基因检出, mecA基因检出率前3位为零售加工店13.33%,餐饮类5.67%,农贸市场3.33%,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 结论 云南不同食品金葡菌分离株,在不同年份及不同采样环节均有检出肠毒素基因和mecA基因,肠毒素基因以携带sea为主,肠毒素基因和耐药基因发展变化趋势值得关注。
  • 袁洪波, 何玲玲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62-7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孕妇乙肝病毒载量与Th1、Th2及Th17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诸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乙肝孕妇为观察组,同时期的90例健康同龄孕妇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孕妇的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及TNF-α)、Th2类细胞因子(IL-6、IL-10及IL-13)及Th17类细胞因子(IL-17、IL-21及IL-23)水平,了解观察组中不同病毒载量孕妇的血清Th1、Th2及Th17类细胞因子水平,另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Th1、Th2及Th17类细胞因子与孕妇乙肝病毒载量的关系。 结果 观察组除Th1类细胞因子中血清IL-2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血清Th1、Th2及Th17类细胞因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孕妇不同病毒载量的血清Th1、Th2及Th17类细胞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2与乙肝孕妇病毒载量呈负相关,其他血清Th1、Th2及Th17类细胞因子与孕妇乙肝病毒载量呈正相关(P<0.05)。 结论 乙肝孕妇的Th1、Th2及Th17类细胞因子呈现异常表达的状态,且其表达与乙肝孕妇病毒载量密切相关。
  • 综述
  • 段碧晗, 高凌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6): 766-7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6.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糖尿病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给个人、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全球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流行是由肥胖率上升驱动的,T2DM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生活方式和医学营养疗法(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被认为是T2DM预防和治疗的重点,但是在如何使用这些方法预防和治疗该疾病方面尚未达成明确的共识。就目前流行的五种膳食模式对T2DM的影响展开综述,旨为T2DM的医学营养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