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4-15
  

  • 全选
    |
    标准·指南·共识
  • 中华预防医学会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385-4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总则以及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 论著
  • 丁贤彬, 许杰, 唐文革, 舒强, 汤成, 康纪明, 吴彩霞, 贺玲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12-4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庆市35~75岁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及相关因素,为开展血脂异常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2016—2018年在重庆市8个中国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干预项目点招募35~7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血脂检测,数据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不同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血脂异常患病率相关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后退的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共调查101 036人,平均年龄(56.58±10.17)岁,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1.48%,标化患病率为30.81%,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10.95%,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18.58%,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9.66%,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4.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OR=1.241,95%CI:1.195~1.288)、汉族(OR=1.127,95%CI:1.073~1.184)、50岁~年龄组(OR=1.,95%CI:1.032~1.197)、职业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OR=1.383,95%CI:1.294~1.478)、商业服务业人员(OR=1.359,95%CI:1.280~1.444)、退休(OR=1.088,95%CI:1.033~1.146)、其它不便分类的职业(OR=1.354,95%CI:1.287~1.426)、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OR=1.112,95%CI:1.059~1.168)、现在吸烟(OR=1.159,95%CI: 1.115~1.204)、超重(OR=1.853,95%CI: 1.646~2.086)、肥胖(OR=2.115,95%CI:1.866~2.398)、中心性肥胖(OR=1.342,95%CI:1.294~1.393)、高血压(OR=1.243,95%CI:1.205~1.282)、糖尿病(OR=1.729,95%CI: 1.666~1.795)是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危险因素,年龄≥70岁(OR=0.864,95%CI:0.793~0.941)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结论 重庆市35~75岁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应针对重点人群和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开展“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三高共管。
  • 逯建华, 何建凡, 张顺祥, 谢旭, 吴永胜, 许舒乐, 李敏敏, 冯铁建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18-4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基于街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社区传播风险评估方法,提升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方法 采用综合评分法,整合深圳报告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关键信息,建立新冠肺炎社区传播风险快速评估方法。结果 截至2020年2月29日,深圳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17例,其中感染来源为湖北武汉地区有224例(53.7%),湖北省其他地区80例(19.2%),其他省市38例(9.1%),深圳市内感染75例(18.0%)。选取“14 d内街道的新冠肺炎病例数(X1)”、“14 d内新冠肺炎病例数的明确感染来源占比(X2)”及“14 d内街道内发生新冠肺炎的社区占比(X3)”作为新冠肺炎社区传播风险快速评估方法的关键指标,建立评价方程Y=0.4X1+0.5X2+0.1X3。将前期已报告的392例具有明确现住址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回代计算,高风险街道15个(20.2%),中风险街道25个(33.8%),低风险街道共34个(50.0%)。福田区、南山区、龙华区、龙岗区的高、中风险街道的比例均超过60%。结论 新冠肺炎社区传播风险快速评估方法简易有效,有助于疫情的精准防控。
  • 袁梦琴, 王艳清, 鲜舒, 张莉, 代芳芳, 程艳香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22-4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武汉市大学生性态度、性行为现状及当前性教育效果,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性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7—10月抽取武汉市某高校大一至大五59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为基本情况、两性卫生知识等性教育普及情况及性生活现状等。结果 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态度较为宽容,80.44%的大学生表示赞同或不拒绝婚前性行为,男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接受度明显高于女生(P<0.05);16.69%的学生承认发生过性行为,男生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及多次性行为的比例均较女生高(P<0.05),其中有过意外怀孕流产经历(本人或性伴侣)的大学生比例为9.09%,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85%的大学生承认经历过非意愿性接触,主要为同学及父母等身边熟人,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7.35%的大学生从互联网等媒体资源学习性知识,目前我国性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学校不重视,大多数大学生都赞成所在学校积极开展性生理、性卫生及性传播疾病预防等科学、系统的性教育。结论 武汉市某高校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态度较为开放,但性安全等相关性健康教育知识较为欠缺,高校各部门应根据大学生现阶段的需求和心理,积极开展全面、科学的性健康教育。
  • 赵静珺, 王妍昕, 王甜, 王辛, 赵璐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26-4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陕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早餐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修订营养改善相关国家政策、促进农村儿童身体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陕西省7个重点监测县/区,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在每种供餐模式学校中各随机选择2所小学、2所初中,调查对象为小学3年级至初中3年级学生,每个年级各选取1~2个班,保证每班人数约40名,男女基本均衡,实施现场问卷调查饮食行为。结果 55.8%的调查学生每天吃早餐,从不吃早餐的学生比例为6.42%。多因素分析显示住校、女生、小学4~6年级、陕北、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每天吃早餐的比例较高(P<0.05)。每天从不吃早餐的留守儿童比例(4.97%)低于非留守儿童(8.58%)(χ2=26.16,P<0.001)。早餐食物种类以主食(66.5%)、新鲜蔬菜(35.2%)、蛋类(34.9%)、奶类(29.1%)以及豆类(23.1%)占前5位;留守儿童早餐吃水果、豆类、肉类、和蛋类的比例分别为9.9%、21.6%、15.0%和33.7%,均低于非留守儿童(13.0%、25.3%、18.1%和36.9%)(P<0.05)。结论 陕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总体早餐频次以及食物结构合理性均低于非留守儿童,且住宿类型、性别、学段、地区以及父母外出打工类型均可影响留守儿童早餐行为。
  • 陈帅, 贾华云, 张林青, 湛志飞, 王岚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30-4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含乳冷冻饮品生产加工过程中肠杆菌科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布,分析其污染的来源。方法 对湖南省4家含乳冷冻饮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过程各个环节的样品进行监测,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肠杆菌科和单增李斯特菌进行检验,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对分离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2016—2018年4家企业共监测1 132份样品。2018年66份终产品样品中肠杆菌科定量检测有超标现象(计数结果>100 CFU/g的样品有3份),同时检出2株单增李斯特菌。非食品样品中肠杆菌科检出率最高是工具类样品(48.0%)(χ2=28.440,P<0.001),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是环境类样品(18.7%)(χ2=41.193,P<0.001)。分离的102株单增李斯特菌共有11种PFGE带型,其中有6组分离株分别具有同源性。终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主要来自环境定植菌株。结论 该研究对掌握含乳冷冻饮品生产加工过程肠杆菌科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分布及终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可能污染源有重要意义,提示企业应加强生产监管,完善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措施,防止潜在风险以保障冷冻饮品终产品的食用安全。
  • 顾淑君, 张秋伊, 周正元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35-4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队列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江苏省常熟市的T2DM队列人群。应用Cox 回归模型分析基线不同尿酸水平T2DM队列人群心血管病死亡的HR值和95%CI结果 10 246名T2DM队列人群中累积随访59 032.86人年,平均随访6年,随访期间因心血管病死亡260人。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以基线正常尿酸组为参照,高尿酸血症组发生心血管病死亡的HR(95%CI)为1.753(1.299~2.366)。在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年龄≤60岁、年龄>60岁、无中心性肥胖、血脂正常、血脂异常、高血压组中,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均可使T2DM患者发生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分别为1.780、1.756、5.583、2.065、1.964、1.705、1.579和1.748,P<0.05)。排除基线时患有心血管疾病和肾病的患者,剩下的8 686名T2DM患者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基线正常尿酸组为参照,高尿酸血症组发生心血管病死亡的HR(95%CI)为1.250(1.043~1.498)。结论 高尿酸血症可以独立增加T2DM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
  • 卢欣荣, 吕波, 栾博, 张洋, 沈博, 赵庆龙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39-4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描述2010—2019年吉林省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探讨发病率变化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2019年吉林省细菌性痢疾疫情情况,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果 2010—2019年间,吉林省细菌性痢疾2011年发病率最高,为14.71/10万,2012年以后发病率逐年下降。2010—2019年7、8月份累计报告5 383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29.55%。男性10 483例,女性7 735例,性别比1.36∶1。3岁以下病例占总发病数的39.48%。人群分类中散居儿童所占比例最多(44.58%)。结论 2012年以后吉林省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应在夏季高发季节前针对重点人群积极开展防控工作,并防范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 周朋辉, 高璐, 刘静, 郭燕, 张晓萌, 张丹, 刘辉, 张颖, 周宁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41-4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天津市12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书写质量,了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为探索完善的新发传染病调查报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的要求,适时制定修正天津市新冠肺炎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流程。描述涉及书写质量的核心指标26项,采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及趋势性检验。结果 128份调查报告均包括前言、基本信息、发病及就诊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已采取的措施及下一步工作建议七部分内容,结构完整率100.00%。6.25%(8/128)的报告未描述既往病史;23.44%(30/128)的报告对发病及就诊过程未进行详细描述;59.38%(76/128)的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关键信息不详细;71.09%(91/128)的报告未详细描述病例的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宝坻区报告中发病及就诊过程、流行病学调查关键信息以及实验室检测等问题数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聚集病例组与非聚集病例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基本信息完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4,P=0.038)。结论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建立调查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能提高流行病学调查和报告的质量,有助于后续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措施的制定。
  • 周勇, 和鹏, 侯水平, 陶霞, 张晶, 胡玉山, 吴新伟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46-4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及其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 2018年1月—2019年9月广州市某医院ICU分离的37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RPA),使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分析菌株的抗菌药敏感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进行聚类分析,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以及oprD2基因,并对阳性株进行测序。结果 37株IRPA的抗菌药敏感性结果显示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很高,而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率很低。37株IRPA有11株检出携带金属酶基因,其中7株blaVIM-2,4株blaIMP-9。oprD2缺失和有意义突变合计33株,占89.2%。PFGE 分析结果显示菌株高度克隆多样性,但携带金属酶基因的11株菌被分成了两个带型簇。结论 本实验证实oprD2基因缺失,发生有义突变,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机制;携带blaVIM-2和blaIMP-9的IRPA菌株有在ICU引起暴发流行的风险。
  • 邹林, 谢东德, 吴明新, 李岩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50-4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佛山市儿童群体中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为儿童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9年佛山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资料,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流感病毒,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2019共检测儿童流感样病例4 441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636例,阳性率为14.32%, 阳性标本中甲流占63.68%,乙流占36.32%; 12月—次年3月是佛山市儿童流感高发月份,四个季节均以甲流为优势毒株,新甲流H1N1在春季阳性率较高,季节性甲流H3N2在夏、秋、冬阳性率较高。YamagataT系(BY)在春、秋、冬阳性率较高,Victoria系(BV)在夏季阳性率较高;按年龄组分析, 0~5岁儿童流感样病例最多,但流感阳性率不高,6~14岁儿童流感样病例较少,但Victoria系阳性率较高;不同性别儿童流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不同亚型流感在不同性别间构成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佛山市儿童流感以甲流为主,乙流低水平流行。新甲流H1N1、季节性甲流H3N2、BV、BY四种类型流感毒株在佛山市儿童中交替或共同流行。当地儿童应加强流感疫苗接种。
  • 王玲, 黄晓哲, 孙玉华, 浮荣莉, 杜新慧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54-4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开封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患病率及潜在风险因素,为当地科学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5—11月,基于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开封市6个社区680名≥60岁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中文版“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680名调查对象中,发现MCI患者153例,患病率22.5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文化教育程度和患有慢性病对MCI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混杂因素后,女性是老年人MCI的危险因素(OR=1.806,95%CI:1.088~2.998)。而年龄<80岁(OR=0.736,95%CI:0.561~0.967)、小学文化程度(OR=0.680,95%CI:0.483~0.956)、初中文化程度(OR=0.396,95%CI:0.266~0.588)、高中及以上教育(OR=0.284,95%CI:0.115~0.700)是MCI的保护因素。结论 开封市老年人MCI患病率较高,女性、高龄、受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可能是MCI的高危人群,也是未来MCI防控的重点人群。
  • 范俊杰, 霍锡元, 王怡, 于绍起, 初永华, 李东英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58-4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潍坊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空间聚集性,探索HFRS病例的季节性流行特征。方法 以乡镇为单位收集2005—2019年潍坊市HFRS病例报告数据,描述HFRS病例的月度发病情况及地区分布情况,利用ArcGIS软件分析全年累计病例及不同发病高峰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相关性。结果 近年来潍坊市发病率在2.80~7.18/10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潍坊市HFRS病例报告出现春夏季(2—8月)和秋冬季(9月—次年1月)两个发病周期,潍坊市HFRS累计报告病例、不同发病高峰Moran’s I值在(0.5894,0.6977)且P<0.001,有明显空间正相关性;潍坊市HFRS报告病例存在青州-临朐交汇处、诸城南部2个高发聚集区和中心城区1个低发聚集区。结论 潍坊市HFRS病例报告存在2个病例高发区和1个病例低发区,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不同流行季节高发聚集区不同。
  • 高晓燕, 苏比努尔·西日艾力, 刘继文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61-4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新疆医学院校专职教师职业紧张和睡眠质量现状,并分析职业紧张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医学院校专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通过工作紧张测量量表(Job Stress Survey,J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教师的职业紧张和睡眠质量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并根据资料类型和设计类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此次共调查新疆医学院校专职教师449人,其中低度职业紧张者106人(23.60%),中度职业紧张者186人(41.40%),高度职业紧张者157人(35.00%)。不同婚姻状况组的教师除工作压力频度维度上的得分无统计学差异外,在其余JSS各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01,P=0.007;Z=-2.839,P=0.005;Z=-2.649,P=0.008;t=-2.497,P=0.013;Z=-2.019,P=0.044)。不同月收入组的教师只在组织支持缺乏频度维度的得分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3,P=0.044)。有睡眠问题者117人(26.06%),其中不同职业紧张组教师在PSQI总分以及主观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4个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OR=1.633,95%CI:1.017~2.624)和职业紧张(OR=5.855,95%CI:2.235~15.340;OR=15.816,95%CI:6.096~41.029)均与睡眠质量呈正性关联,收入高者、职业紧张程度高者发生睡眠质量问题的可能性越大。结论 新疆医学院校专职教师存在一定睡眠问题,且与其职业紧张程度的升高密切相关,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并通过降低其职业紧张状况来改善其睡眠质量。
  • 窦文霞, 何平, 张青, 王悦, 杨静, 薛天怡, 胡伟宏, 向伦辉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66-4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市宝山区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一起家庭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采集的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该起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A、B两个家庭11人,其中6人发病,罹患率54.55%。指示病例(A1)发病前接触过同工作单位的确诊病例,后通过家庭生活传给病例父母(病例A2和A3);病例A3与邻居B1日常接触,导致病例B1家庭(病例B1、B2和B3)陆续发病。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且人群普遍易感,易在家庭内传播,需加强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与管理。
  • 调查研究
  • 朱小棠, 徐凌娇, 李高峰, 刘沙鑫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70-4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高职院校大学生颈型颈椎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某高职院校大一、大二8个班级364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与颈椎病相关的行为习惯,颈型颈椎病症状体征表现,颈椎健康教育现状等。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颈型颈椎病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58份,患有颈型颈椎病学生175人(48.9%)。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每天保持坐位时间(OR=1.32, 95%CI:1.03~1.70)、坐姿(OR=1.69,95%CI:1.07~2.67)、情绪(OR=1.63,95%CI:1.03~2.56)、头颈肩部外伤史(OR=2.52,95%CI:1.09~5.82)、枕头高度(OR=1.93,95%CI:1.18~3.18)、每周运动时间(OR=1.60,95%CI:1.03~2.49)、每天使用手机电脑时间(OR=1.34,95%CI:1.06~1.69)是影响大学生颈椎病健康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当前大学生颈型颈椎病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保持良好的坐姿及进行科学运动锻炼等能够减少大学生颈型颈椎病发生,学校需加强相关健康教育。
  • 戴旭波, 唐姝, 陈乐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73-4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情绪反应。方法 以问卷星的形式对5所医院408名医务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问卷调查。结果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医务人员在抑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疫一线工作者神经恐惧得分高于非抗疫一线工作者,黄冈抗疫一线工作者神经衰弱得分高于非抗疫一线工作者(P<0. 05);主干家庭抑郁、神经衰弱得分均高于核心家庭(P<0. 05),周围有朋友(或家人)确诊新冠肺炎者疑病得分高于未有者(P<0. 05)。结论 医务人员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表现出不同情绪反应,需要采取心理干预措施。
  • 袁雪峰, 刘激扬, 范小艳, 孔繁晶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76-4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半污染区、清洁区环境及医护人员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污染调查,为防控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摘脱防护装备后的医护人员面部和手部皮肤、鼻腔、防护口罩,半污染区和清洁区环境物表进行涂抹采样,采用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拭子中SARS-CoV-2核酸。结果 52份标本中1份新型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阳性率为1.92%。阳性标本为半污染区内医护缓冲区靠近隔离病房门口区域;防护口罩、医护人员鼻腔、面部和手部裸露皮肤、半污染区、清洁区的环境标本均阴性。结论 医护人员严格执行二级防护和手卫生、严格按照病区出入流程、病区每日清洁消毒可有效防止医护人员感染。
  • 李映霞, 李森立, 谭徽, 何兢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79-4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传播过程和流行病学特征,并评价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查阅病历、面对面调查和电话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指示病例为起点进行线索追踪和个案调查。结果 共追查到与该案例传播链相关的密切接触者13人,其中家庭内密切接触者11例,发病7例;疫情共传播2代,无重症,死亡病例,家庭内罹患率为63.6%,总罹患率为53.8%。3例二代病例的潜伏期分别为3、5.5、7 d。结论 COVID-19传播存在家庭聚集性,近距离密切接触发病后传染源是本起家庭聚集性疫情二代病例发生的主要原因。
  • 吴资瑶, 方清秀, 朱健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82-4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许玉成, 张瑞银, 周志峰, 赵梦蓝, 陈浩川, 李学云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85-4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深圳市福田区2012—2019年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并进行相关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2019年深圳市福田区共上报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97起,发病人数857人,平均罹患率11.43%;疫情发生时间集中在9月至次年3月(共84起,占86.60%);疫情发生自西向东呈现下降趋势,自南向北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托幼机构上报疫情数量最多(73.96%),上报率托幼机构>小学>中学;发现报告越早,疫情持续时间越短(rs=0.702,P<0.001);采取停课措施疫情的持续时间短于未采取停课措施疫情(u=2.341,P=0.019)。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高发人群为托幼机构,高发时间为9月至次年3月,及早发现上报疫情及采取停课措施可有效减少疫情的扩散传播。
  • 张恒, 段陈林, 肖回回, 周婧瑜, 赵锦, 杨栋, 张锡兴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88-4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长沙市企事业单位人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相关认知、信念和行为水平,为全面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微信公众号作为传播媒介,通过“问卷星”进行调查,对收取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到5 275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年龄在16~66岁,平均年龄为(34.78±9.53)岁;企事业人群对COVID-19临床表现、传播途径、潜伏期、预防措施和消毒剂选择的知晓率均在80%及以上,完全掌握率(即所有知识正确无误)为50%及以下;情绪反应中比较担心和非常担心占比分别为28.83%、40.63%,担心原因中主要为传染性强、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研究对象获取COVID-19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为网络(95.58%)、电视(75.98%)、微信公众号(50.88%)、社区宣传(44.68%)、朋友圈(44.0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76,95%CI:0.67~0.86,P<0.05)、高年龄组(OR=1.18,95%CI:1.03~1.34,P=0.02)、高文化程度(OR=1.52,95%CI:1.34~1.73,P<0.05)、高认知(OR=1.22,95%CI:1.05~1.42,P<0.05)及紧张的态度(OR=0.73,95%CI:0.64~0.83,P<0.05)是研究对象采取高防控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疫情期间长沙市企事业人群的COVID-19知晓率高,但是知识全面性不够,需进一步加强全面健康宣教;担心和关注度高提示复工复产期间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员工的心理疏导;女性、低年龄组、低文化程度群体对疫情防控行为不足,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宣教力度。
  • 赵云清, 屈亚虹, 殷锋科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92-4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开封市2010—2019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适合开封市实际情况的结核病预防和控制措施,为进一步制定全市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开封市2010—2019年肺结核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9年开封市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例25 18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2.41/10万,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70.053,P<0.05)。其中男性患者17 494例,年发病率84.02/10万,女性患者7 689例,年发病率39.37/10万,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320.22,P<0.001)。患者主要集中在15 岁以上年龄组,占总患者数的99.2%,55~65岁组报告发病病例最多,为4 939例,占19.65%。从报告月份来看,报告患者人数1月份最多,为2 570例,占10.21%,9月份报告病例数最少,为1 785例,占7.09%。报告人数从1月份开始逐月下降,9月份为最低,10月份略有上升,而后逐月下降。农民在所有报告发病人群中最多为19 695例,占78.21%,其次为家政、家务及待业人群。开封市所有区县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尉氏县报告病例最多,占比26.03%。患者主要来源以非结核病防治医疗机构转诊(11 668例,占46.3%)为主。结论 开封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青壮年、农民群体、冬春季等是肺结核高发因素,应制定出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和高危因素的防控措施。
  • 徐庆, 杨斌, 蔡鑫, 卢恩昌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95-4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襄阳市谷城县0~6岁农村儿童维生素D的水平,并探讨影响儿童维生素D水平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襄阳市谷城县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谷城医院健康查体的儿童共972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基本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972例儿童血清25-(OH)D水平的平均值为(78.23±24.07)nmol/L,其中维生素D充足占比最高,为55.97%,其次是维生素D不足,占比为28.81%,维生素D缺乏占比最低,为15.23%。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年龄1岁以上,近三个月内有贫血症状、经常腹泻为儿童维生素D水平缺乏或不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户外活动时间0.5~2 h/d以及规律服用鱼肝油为儿童维生素D水平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襄阳市谷城县部分儿童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户外活动以及规律服用鱼肝油是维生素D缺乏的保护性因素,应加强健康宣教。
  • 薛笑仙, 刘利红, 杨清成, 郭艳平, 张建刚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499-5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84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收集门诊健康体检者284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TOAST)分型进行病因分析,对患者进行长程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分析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生存影响因素。结果 284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是(39.6±5.1)岁,其中男性211例(74.30%),女性73例(25.70%),男女比为2.89∶1。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脂(OR=6.579)、高血压(OR=5.83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7.332)、吸烟(OR=2.047)、饮酒(OR=1.562)、卒中家族史(OR=1.606)、高血糖(OR=2.117)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TOAST分型显示不明病因型最多(34.16%),其中18~35岁组以不明病因型最多(50.62%),36~45岁组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小血管闭塞最多(28.57%)。病灶分布主要累及前循环(69.01%),病灶多累及多部位(53.52%)。TOAST分型预后分析显示心源性脑卒中预后最差,发病1年后mRS评分均降低(均P<0.05)。复发/死亡发生率与TOAST分型无关(χ2= 0.346,P=0.986)。结论 高血脂、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健康生活方式等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的危险因素。TOAST分型中以不明原因型多见,青年型脑卒中预后相对较好。应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及时监测血压、血脂等有利于预防青年脑卒中的发生。
  • 汤泓, 夏仪, 李思, 庄建林, 蔡恩茂, 赵文穗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503-5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上海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报告病例的调查处置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 (试行)》对1例武汉来沪肺炎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该病例鼻咽拭子、痰液、支气管冲洗液和肺泡灌洗液等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排查密切接触者,落实相关防控措施。结果 病例为湖北籍,1月10日在武汉家中出现发热,1月12日乘坐火车来沪,1月15日就诊发现两肺多发小斑片模糊增密影;1月16日采集鼻咽拭子和痰液标本,送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SARS-CoV-2病毒核酸检测为弱阳性;1月17日采集鼻咽拭子、支气管冲洗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核酸检测为阳性。1月19日报告2019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测序相似度99.45%。病例发病前14 d居住于武汉家中,偶尔在邻近小区参加广场舞运动,自述无相关病例接触史和农贸市场活动史。调查共追踪到在沪密切接触者2人,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未发现二代病例。结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规范执行预检分诊制度是把好早发现关口的关键;对于新发传染病认知有限的情况下,流行病学证据对于疾病早发现有着重要作用;下呼吸道标本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更有价值,建议采取痰液诱导技术,提高深咳痰液的采集率;及早落实病例隔离和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能有效防范疫情的传播。
  • 方法研究
  • 张松杰, 李骏, 马倩倩, 毋丹丹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506-5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文献查阅基础上,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筛选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确立指标权重,构建指标体系。结果 32位专家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7.5%(28/32)和100.0%(28/28),专家平均权威系数(Cr)为0.792,第二轮咨询专家协调系数为0.245(χ2=459.416,P<0.001),经指标筛选,形成由6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和43项三级指标构成的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6项一级指标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信息质量(0.2281)、学校管理(0.2123)、疾控管理(0.1927)、预警信息管理(0.1450)、系统维护(0.2)和预警效果评价(0.1108)。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本体系专家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意见趋于一致,可为国内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 综述
  • 别凤赛, 徐洋, 李晓光, 杨汉彬, 马奎, 王雪涛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4): 510-5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职业心理研究过程中,评价职业心理健康损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方法逐渐发展起来,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各类职业心理健康损害测评工具。鉴于测评工具种类繁多,各有侧重,本文旨在从职业紧张、倦怠、焦虑和抑郁四个层面,系统梳理目前国内外职业心理健康损害测评常用的工具,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