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2-15
  

  • 全选
    |
    专题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叶莹, 范威, 王文华, 李军, 王海峰, 潘静静, 黄学勇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29-1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临床类型的病例潜伏期有无差异。 方法 选取聚集性疫情中53例具有明确单源一次暴露史的患者,运用中位数、众数、四分位数间距及圆形分布法计算潜伏期。并运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流行病学特征病例潜伏期有无差异。 结果 53例患者中最短潜伏期0 d,最长潜伏期18 d,其中50例患者潜伏期在14 d内,占94.34%。潜伏期中位数为8.5 d,众数为12 d,四分位数间距计算潜伏期为8 d,圆形分布法计算潜伏期为4.35 d(Z=1.83,P>0.05)。不同年龄、性别和临床类型的病例潜伏期无差异(均P>0.05)。 结论 不同的方法计算潜伏期略有不同,但均在14 d内。年龄、性别和临床类型等因素对潜伏期的长短没有影响。
  • 袁雪峰, 范小艳, 任南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32-1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测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进展为重型危重型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17日—3月14日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基本情况、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研究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指标。 结果 16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36例为轻型普通型,33例为重型危重型。单因素分析显示,重型危重型和轻型普通型在年龄、饮酒史、感染地为湖北、有明确接触史、合并慢性心脏病、高血压、总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糖、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有饮酒史(OR=3.06)、有慢性心脏疾病(OR=15.26)、总蛋白偏低(OR=2.13)、入院时血糖升高(OR=4.91)、C反应蛋白升高(OR=12.34)为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有饮酒史、有慢性心脏疾病、入院时总蛋白偏低、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为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的危险因素。提示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有以上因素的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
  • 萧松建, 杨仁东, 陈丹丹, 尹锡玲, 姚刚, 张雪宝, 林新天, 阮峰, 梅文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35-1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珠海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该起疫情7例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描述分析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传播链;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 结果 余某家族4个家庭18人,2020年1月16—21日从武汉分批到珠海并入住GLHT等酒店,1月24日年夜饭聚餐。病例1于1月27日发病,2月12日发现并确诊。2月12—28日17名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期间相继有7名人员SARS-CoV-2核酸筛查阳性;解除隔离后第7 d(3月5日)又有2名人员筛查阳性,为无症状感染者。本次疫情共7例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链分析可能有4代感染者,暴露时间均为集中隔离前。 结论 COVID-19发病前3 d具有传染性,密切接触者暴露后SARS-CoV-2核酸转阳最长时间≥15 d,14 d隔离期不足以排除所有感染者。
  • 吕倩, 粟晓玲, 文中兰, 吴威, 王继杰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39-1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湘潭市5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的感染来源,并探讨其传播模式,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建议。 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描述流行特征,采集患者鼻咽拭子,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截至2020年3月5日,湘潭市累计报告42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6例为无症状感染者),重症及危重症病例8例。涉及5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共发病19人(包括无症状感染者),占总病例数45.24%;其中4起因武汉返湘潭(简称潭)人员引起,1起因本地病例引起;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为1岁3月~84岁;临床表现出现咳嗽症状比例最高(占70.59%),病例从发病到就诊隔离间隔时间在0~10 d之间,中位数为2 d,发病时已住院隔离观察的病例占比最高为42.11%(8/19),从就诊隔离到确诊的间隔时间在0~7 d 之间,中位数为2 d。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隐匿性,人员密集、聚餐/会、家庭内传播是聚集性疫情的高危因素,应做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减少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 杨青廷, 刘敏, 杨纲, 刘建军, 朱攀, 申鸽, 梁琦, 龙思旋, 杨雪艳, 周丹, 戴苗, 吴锦如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43-1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novel coronavirus 2019,2019-nCoV)感染者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标本中病毒核酸和抗体的检测情况,为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诊疗和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2月26—27日采集娄底市7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25例无症状感染者的粪便、血液和咽拭子,应用RT-PCR方法开展2019-nCoV核酸检测,采用胶体金方法开展2019-nCoV抗体检测,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 共采集96份粪便,95份咽拭子,83份血液标本,粪便2019-nCoV核酸检出率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症状感染者阳性率(47.06%)高于确诊病例(12.70%),<40岁患者的阳性率(37.5%)高于≥40岁患者的阳性率(8.33%);咽拭子的阳性率无症状感染者(12.5%)和确诊病例(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液标本2019-nCoV 抗体检出率为94.0%。 结论 出院患者咽拭子、粪便标本均不同程度检出2019-nCoV核酸,无症状感染者粪便标本核酸检出率高于确诊病例,提示应重点关注无症状感染者在疫情传播中的作用,需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出院患者的持续追踪和管理,综合多个指标进一步评估传染性。
  • 刘婷婷, 周璞, 徐可心, 张金忠, 刘莉, 韩德彪, 崔璀, 张蕾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47-1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0年1月24日—2月11日在聊城市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5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所涉及的41例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 对相关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 结果 5起聚集性疫情的首发病例续发率为2.78%~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7,P<0.01);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32例、10户家庭(族),公共场所聚集性疫情涉及16例、2个场所。一、二、三代病例分别有5、22、12例,传染率分别为100.00%、18.18%、0.00%。4例病例的潜伏期为5~10 d,中位数为7.5 d;聚集性疫情中存在潜伏期传播。有疫区旅行史或居住史者4例(9.76%),与潜伏期病例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频繁交谈等有30例(73.17%),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4例(9.76%),未知感染来源3例(7.32%)。 结论 新冠病毒极易引起聚集性疫情,控制本地的聚集性疫情是防控工作的重点;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高浓度气溶胶传播;病例在潜伏期具有感染性。
  • 刘利容, 许世禄, 李红星, 余瑞芳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50-1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后14 d内核酸复检阳性率,分析复检阳性影响因素和传播风险,为有效管理出院患者提供依据。 方法 对86例出院患者的随访信息和核酸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出院后14 d内的核酸复检阳性率,分析性别、年龄、感染来源、临床严重程度、病程和住院时间等因素与复检阳性的统计学关联。 结果 86例出院患者均无发热、乏力、干咳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8例(9.30%)患者核酸复检阳性;性别、年龄、感染来源、临床严重程度与出院后核酸复检阳性无统计学关联(P>0.05);病程和住院时间与核酸复检阳性有统计学关联(P<0.05);共追踪8例核酸复检阳性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20人,未发现感染者。 结论 病程和住院时间为出院后核酸复检阳性的影响因素,建议出院患者进行14 d的隔离管理。
  • 田克卿, 刘天, 蔺茂文, 江鸿, 曾旻敏, 姚梦雷, 黄继贵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53-1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基于绝对数据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简称绝对法)和基于相对指标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简称相对法)两种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研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绝对法以累计确诊病例数、本地感染病例占比、近1周聚集性疫情起数、近1周新增确诊病例4个指标计算风险;相对法以本地散发感染确诊病例占比、近1周确诊病例占比、近1周聚集性疫情起数和近1周新增确诊病例4个指标计算风险。以湖北省荆州市的COVID-19疫情数据为例,利用两种方法比较流行前期时间节点(2月1日)、流行中期时间节点(2月15日)和流行末期时间节点(2月27日)的风险评价结果。 结果 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中,33.3%(8/24)完全一致、50.0%(12/24)相差1个级别、16.7%(4/24)相差2个级别及以上。流行前期时间节点,相对法研判荆州区、公安县、洪湖市、松滋市为较高风险及以上,绝对法研判4个地区为中风险及以下。流行中期时间节点、流行末期时间节点,两种方法研判结果相同或相差1个级别。 结论 两种方法评估结果类似,均可以用于COVID-19疫情研判,在疫情流行早期,相对法更适于COVID-19疫情走势研判。
  • 论著
  • 曹旭琴, 王五洲, 马云, 肖方竹, 漆辉洲, 刘波, 郭思思, 何淑雅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57-1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野生型黑腹果蝇寿命、生育能力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 使用含不同浓度MMC(0、40、80、120 μg/ml)的培养基培养野生型黑腹果蝇,测定各组果蝇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最高寿命、子代数量、羽化率及攀爬能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均采用t检验。 结果 80和120 μg/ml MMC组的果蝇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最高寿命、子代数量、羽化率及攀爬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MMC浓度的升高,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40 μg/ml MMC组果蝇的F3代的羽化率和数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F1、F2代果蝇的数量、寿命及运动能力没有明显的差异,雌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与雄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最高寿命和平均寿命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MC浓度高于80 μg/ml对果蝇生育力、寿命和运动能力有不利影响。
  • 徐薇薇, 许小明, 钟际香, 张文娟, 侯幸岳, 王小丽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61-1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线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知行为及心理卫生状况,为开展医务人员教育培训和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珠海市3家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抗疫一线医务人员522名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新冠肺炎认知行为量表、焦虑自评(SAS)量表进行线上匿名自填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卫生状况的因素。 结果 一线医务人员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对待新冠肺炎及患者的态度、采取的预防行为均分分别为(10.33±1.19)分、(13.26±1.63)分、(24.69±2.32)分。医务人员SAS标准得分为(41.87±6.78)分,焦虑检出率为11.10%,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对待新冠肺炎及患者的态度对一线医务人员发生焦虑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对待新冠肺炎及患者的态度和采取的预防行为是影响焦虑的独立因素,学历为本科(OR=0.32,95%CI:0.15~0.70)、对待新冠肺炎及患者的态度评分越高(OR=0.76,95%CI:0.59~0.97)是一线医务人员发生焦虑的保护因素;工作岗位为医疗管理(OR=4.37,95%CI:1.13~16.88)、在新冠肺炎防控中采取的预防行为评分越高(OR=1.24,95%CI:1.03~1.50)是一线医务人员发生焦虑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一线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认知程度高,态度积极,自我防范意识强,心理卫生状况较好;但仍需加强对新冠肺炎相关薄弱知识的培训,针对导致焦虑的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提高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卫生状况。
  • 刘远凤, 赵冬婷, 封少龙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66-1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氧化应激与多种急性或慢性疾病相关,核因子红血球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作为细胞感受氧化还原状态的关键转录调控因子,是细胞抗氧化系统中的关键调控蛋白,深入了解该蛋白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对防治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利用NCBI、ExPASy、Protscale、TMHMM、SignalP等现代生物信息学在线数据库及分析工具,分析人Nrf2蛋白的结构及功能。 结果 由589个氨基酸组成的Nrf2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和分泌信号肽,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及无规则卷曲,有保守结构域和蛋白结合能力,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可分布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能与多个蛋白相互作用。 结论 本文采用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可靠性强,对人Nrf2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龙静铧, 孙雯, 梁艺王莹, 梁杏欢, 梁友芳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71-1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与其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某社区体检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测定SUA、SBP、DB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分析SUA水平与其他代谢指标的关系。 结果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患病率为17.74%。男性老年人HUA患病率高于女性,其HUA 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TG,女性老年人HUA 组年龄、BMI、SBP、TG 、HbA1c、FBG均高于尿酸正常(normal uric acid, NUA)组,男女性老年人HUA 组HDL-C低于NUA组。男性老年人群SUA水平与TC、TG、LDL-C、SBP、DBP、FBG及BMI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女性老年人群SUA水平与TG、FBG、SBP及BMI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BMI、TG、HDL-C和年龄是男性老年人SUA 水平的影响因素,BMI、TG和年龄是女性老年人SUA 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论 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HUA的发生,定期体检发现尿酸水平异常并及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 王玲, 图尔荪江·亚森, 陈伟文, 何志明, 黄楚怡, 阿丽努尔·阿布力米提, 李蕾, 张乃琪, 罗红, 冯小丽, 张彩霞, 吴能简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75-1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运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 5-dimensions,EQ-5D)研究深圳市坪山区中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HRQOL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942名中老年社区居民,回收有效问卷932份,EQ-5D指数和EQ-VAS得分分别为(0.81±0.06)和(77.49±13.9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身或一级亲属未患慢性病、男性、参加体育锻炼、饮食习惯未改变、年龄≥70岁、脑力劳动、每日睡眠时间≥6 h者EQ-5D指数较高,β分别为-0.019、-0.011、0.010、0.014、-0.015、-0.016、0.014和0.011;自身未患慢性疾病、参加体育锻炼、有饮茶史、饮食习惯未改变、每日睡眠时间≥8 h、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者EQ-VAS得分较高,β分别为-6.199、3.533、2.600、-2.898、2.578、2.909,P均<0.05。 结论 深圳市坪山区中老年人的HRQOL总体较好,应对患慢性病、女性、不参加体育锻炼、不饮茶、饮食习惯已发生改变、年龄超过70岁、从事体力劳动和睡眠时间小于6 h的中老年人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照料,以提高中老年人的HRQOL。
  • 杨少萌, 岳红, 聂莉莉, 吴若瑶, 王帮璇, 元永艇, 姚荣英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80-1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儿童社会性、母亲养育效能、母亲社会经济地位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以上三个因素对“二孩”接纳程度的影响。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安徽省某市两所幼儿园和两所小学(1~3年级)880名学生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调查主要内容有儿童社会性、母亲养育效能、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对“二孩”的接纳程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究儿童对“二孩”接纳程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不同年级与是否独生对儿童接纳“二孩”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母亲角色满意度和效能感与同伴交往问题呈正相关,与儿童亲社会行为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独生对低龄儿童“二孩”接纳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儿童社会性中,同伴交往问题对儿童“二孩”接纳程度有负向预测作用(P<0.05),亲社会行为对低龄儿童“二孩”接纳程度有正向预测作用(P<0.01)。 结论 良好的同伴交往与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提高儿童对“二孩”的接纳程度,家庭和学校应当重视儿童的社会发展,为儿童接纳“二孩”提供帮助。
  • 韦日荣, 唐振柱, 黄江平, 黎勇, 黄林, 梁林涵, 许露曦, 黄春光, 钟格梅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85-1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西城市供水水质总硬度状况,为下一步研究饮用水硬度与健康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全国饮用水水质监测信息系统导出广西2017—2019年城市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其中的供水信息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等方式收集,水样采集、保存、运输和检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 结果 2017—2019年广西城市供水末梢水总硬度检测结果范围在0.0~266.8 mg/L,合格率100.0%。不同年度水质总硬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区域水质总硬度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1),最高的是河池市(210.4 mg/L),最低的是防城港市(9.8 mg/L)。不同水源类型水质硬度、同类型水源不同城市水质硬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地下水源末梢水硬度最高(165.3 mg/L),其次是江河水源(125.0 mg/L),最低是水库水源(93.9 mg/L)。末梢水pH值与总硬度呈正相关(rs=0.622,P<0.001),末梢水溶解性总固体与总硬度呈密切正相关(rs=0.907,P<0.001)。 结论 广西城市饮用水总硬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不同区域、不同水源类型水质总硬度不同,应据此情况开展相关人群健康影响研究,并根据各地饮水特征指导人群合理膳食和健康饮水。
  • 孟毅, 付晓博, 李爱军, 贾艳阳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89-1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房山区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烟草相关知信行情况,为进一步做好青少年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房山区3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和1所职高共1 50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学段学生尝试吸烟情况以及对烟草的知信行情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房山区2019年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率为6.30%,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学生尝试吸烟率分别为3.46%、4.12%、3.53%、2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30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高学段、身边有朋友吸烟、见到电视电影中有吸烟镜头、模仿偶像吸烟等变量是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烟草相关知识各题目的正确率学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对于烟草的肯定比例明显高于女生,性别、学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8.90%的学生表示今后肯定不会吸烟。52.02%的学生会劝阻身边吸烟的人,1.26%的学生会跟随身边人一起吸烟。22.16%的学生表示会模仿明星偶像抽烟,性别和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作者简介:孟毅(1982-),女,北京市房山人,学士,主管医师,主要从事学校卫生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儿童青少年的控烟是今后降低全社会人群吸烟率的关键。控制儿童青少年吸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防控,创建轻松和谐、无烟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强化知识宣教与干预,使儿童青少年牢固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产生心理认同,将控烟行动坚持一生。
  • 曾智, 刘理颖, 柳祎, 曾秀, 游一平, 刘俊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95-1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孕产妇在孕前和妊娠期亲密伴侣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IPV)的发生情况,探索和识别影响亲密伴侣暴力发生的因素。 方法 通过湖南省某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招募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家庭条件,妊娠经历,社会支持和亲密伴侣暴力经历。 结果 本次回收有效问卷510份,共113例(22.2%)孕产妇有遭受亲密伴侣暴力的经历,其中68例(13.3%)是在孕前发生的亲密伴侣暴力,45例(8.8%)是在妊娠期发生亲密伴侣暴力;就暴力类型而言,精神暴力发生率最高,有97例(19.0%),其次为躯体暴力有21例(4.1%),性暴力最少,有6例(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不良妊娠史是孕前亲密伴侣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OR=2.941,95%CI:1.574~5.494),而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是妊娠期亲密伴侣暴力发生的保护因素(OR=0.803,95%CI:0.722~0.893)。 结论 孕产妇遭遇孕前和妊娠期亲密伴侣暴力将影响孕产妇及婴幼儿身心健康,在母婴保健工作中应增加对妇女精神暴力伤害及孕产妇亲密伴侣暴力发生的关注,并及早识别受害者的暴力经历,从而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 刘佳, 张方芳, 杨照静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199-2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值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检测在胎儿染色体遗传疾病中的诊断效能。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存在胎儿染色体遗传疾病者(研究组)及无胎儿染色体遗传疾病者(对照组)各8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NT和PAPP-A、β-HCG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NT和PAPP-A、β-HCG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分析NT、PAPP-A、β-HCG与胎儿染色体遗传疾病关联性,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各指标诊断胎儿染色体遗传疾病的效能。 结果 研究组NT值、β-HCG水平高于对照组,PAPP-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β-HCG水平与NT值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APP-A水平与NT值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NT、PAPP-A、β-HCG水平与胎儿染色体遗传疾病具有显著关联性(P<0.05);NT诊断胎儿染色体遗传疾病的AUC为0.756,截断值为>2.8 mm,敏感度为73.49%,特异度为63.86%(P<0.05);PAPP-A诊断胎儿染色体遗传疾病的AUC为0.835,截断值为≤2 727.22 mIU/L,敏感度为75.90%,特异度为75.90%(P<0.05);β-HCG诊断胎儿染色体遗传疾病的AUC为0.786,截断值为>32.72 mIU/L,敏感度为60.24%,特异度为85.54%(P<0.05);NT+PAPP-A+β-HCG诊断胎儿染色体遗传疾病的AUC为0.896,敏感度为71.08%、特异度为93.98%(P<0.05)。 结论 在伴有染色体遗传疾病胎儿中,NT值、β-HCG增高,PAPP-A降低,与染色体遗传显著相关,检测三者水平可为临床诊断胎儿染色体遗传疾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 调查研究
  • 李林, 张佩玉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203-2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洛阳市老年人群盲与中、重度视力损伤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随机抽取洛阳市200名年龄≥50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居民健康状况及健康相关行为情况;对研究对象进行日常生活视力检查、屈光检查、眼底检查及眼球、瞳孔对光反射等眼部基本检查。统计盲与中、重度视力损伤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群盲与中、重度视力损伤的危险因素。 结果 200例老年人中,盲患病人数为6人,患病率为3.00%;中、重度视力损伤患病人数为33人,患病率为16.50%。老年人群盲与中、重度视力患病率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BMI指数、眼科疾病史、每日蔬菜水果摄入量、每日睡眠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眼科疾病史为影响老年人群盲与中、重度视力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职业务农、已婚、每日蔬菜水果摄入量>500 g、每日睡眠时间≥8 h为老年人群盲与中、重度视力损伤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 洛阳市老年人群盲与中、重度视力损伤患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长有升高的趋势,加强居民尤其是有眼科疾病史老年人群的防盲教育宣传,保持健康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及适当体育锻炼,以降低患病风险。
  • 陈爱菊, 郑玥, 张芳芳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206-2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同量综合弱视治疗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对眼调节微波动变化及视力的影响。 方法 选择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30例纳入研究,采用屈光矫正治疗方式的65例患儿作为屈光治疗组,采用同量综合弱视治疗的65例患儿作为同量综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眼调节微波动变化及视力。 结果 治疗后6、12个月同量综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6%、92.3%,均高于屈光治疗组的67.7%、76.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矫正视力和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同量综合治疗组患儿矫正视力和屈光度均优于屈光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眼调节功能的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调节灵敏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患儿的以上各指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同量综合弱视治疗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儿眼调节微波动,有利于促进视觉发育,提高患儿视力。
  • 陈冠亚, 王向立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209-2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咸宁市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咸宁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226例,根据患者骨密度情况分为骨质疏松组153例,正常骨量组73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T2DM病程及合并症等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病程、绝经年限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文化程度、合并心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病变构成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181)、文化程度越低(OR=1.777)、绝经年限≥10年(OR=4.781)、合并心血管疾病(OR=3.283)及周围血管疾病(OR=3.251)为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与年龄、绝经年限、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相关性,应通过干预相关危险因素及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来防控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 杜冬明, 刘晓红, 杨延平, 尤丹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212-2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丽水市居民肺癌发病和死亡趋势,为制定肺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4—2018年丽水市居民肺癌发病及死亡数据,计算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分析发病和死亡的趋势变化。 结果 2014—2018年丽水市肺癌发病率60.48/10万,标化发病率为37.23/10万;肺癌死亡率为48.39/10万,标化死亡率为28.05/10万;发病率APC=5.7%,死亡率APC=6.36%,均无变化趋势(t发病率=2.92,t死亡率=1.87,P均>0.05)。男性肺癌标化发病率及标化死亡率分别为45.03/10万、37.69/10万均高于女性27.43/10万、15.90/10万;城市居民标化发病率38.11/10万高于农村的37.07/10万,标化死亡率24.63/10万低于农村地区28.71/10万;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发病率80~84岁达到峰值,死亡率85~岁达到峰值。45~岁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死亡率有下降趋势。 结论 丽水市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且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应加大控烟宣传力度、加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提高居民肺癌防治意识,推进肺癌早期筛查、加强肺癌临床诊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控制该疾病的发生发展。
  • 王鑫姝, 付艳, 王洪波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216-2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胰石蛋白(pancreatic stone protein,PSP)水平变化及发病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某市2所三甲医院共57例ICU机械通气发生VA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57例ICU机械通气未发生VAP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6、IL-8、PSP水平,探究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病危险因素,分析血清IL-6、IL-8、PSP与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pulmonaryinfection score,CPIS)、ICU机械通气VAP发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发生VAP患者血清IL-6、IL-8、PS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VAP患者(P<0.05),且VAP患者血清IL-6、IL-8、PSP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8、0.598、0.676,均P<0.05)。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是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且血清IL-6、IL-8、PSP水平与VAP患者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ICU机械通气发生VAP患者的血清IL-6、IL-8、PSP表达异常升高,与患者病情程度、发病危险因素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检测血清IL-6、IL-8表达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VAP发生风险,同时有助于临床评估VAP患者病情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将VAP发生风险降至最低。
  • 张嘉陵, 谷利妞, 潘佑记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219-2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1—2019年连云港市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制定水痘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1—2019年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1—2019年全市累计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起,平均罹患率1.10%。其中2017—2019年报告31起,占88.57%。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呈双峰分布,每年3—6月、10—12月相对高发,累计占比97.14%。城区、非城区罹患率分别为1.06%和1.30%(χ2=6.17,P<0.05)。82.86%的水痘疫情发生在小学,其中6~11岁人群高发,占比74.84%。2011—2019年水痘疫苗估算平均接种率为38.39%,52.26%(81/155)的水痘病例有水痘疫苗免疫史。 结论 连云港市水痘暴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小学高发,建议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范畴,对水痘暴发疫情的重点人群尽早开展应急接种。
  • 赵文彬, 苏秋菊, 尹晔, 郑冰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222-2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鞍山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情况,探讨感染HIV的影响因素,为完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6—2018年鞍山市22个VCT门诊求询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8 397名求询者中,男女性别比为0.37∶1,25~49岁年龄组占79.33%,已婚有配偶占55.38%,初中文化程度占52.30%,求询原因以商业异性性行为史为主,占54.25%。HIV抗体阳性率为1.69%,不同年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趋势=0.026,P=0.872);梅毒阳性率为0.63%,不同年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趋势=0.612,P=0.43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感染HIV的风险高于女性 (OR=12.553,95%CI:6.347~24.828),婚姻状况为未婚、离异/丧偶者感染HIV 的风险高于已婚有配偶者(OR=2.193,95%CI:1.570~3.063;OR=1.918,95%CI:1.230 ~2.990),年龄<25岁、25~49岁者感染HIV的风险低于≥50岁者(OR=0.280,95%CI:0.176~0.446;OR=0.269,95%CI:0.186 ~0.388),文化程度为初中、中专或高中、大专及以上者感染HIV的风险低于小学及以下者(OR=0.291,95%CI:0.168~0.501;OR=0.292,95%CI:0.165 ~0.519;OR=0.470,95%CI:0.268~0.825)。求询原因中,男男性行为史、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注射毒品史感染HIV的风险较高(OR=6.346,95%CI:3.623~11.114;OR=13.567,95%CI:6.655 ~27.660;OR=6.132,95%CI:1.950~19.279)。梅毒阳性者感染HIV 的风险高于未感染梅毒者(OR=2.155,95%CI:1.167~3.981)。 结论 加大VCT门诊的宣传力度和服务范围,及时发现潜在的艾滋病感染者,同时将VCT作为切入点,对不同特征的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遏制艾滋病的进一步蔓延。
  • 王静, 王立媛, 王妍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225-2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脂联素(adiponectin,APN)、趋化素(chemerin)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溪市中心医院GDM患者198例为病例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妇92例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以及病例组不同围生儿结局患者血清HCY、APN、chemerin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GDM患者血清HCY、APN、chemerin表达与血糖指标[餐后2h血糖(2-hour blood glucose,2hP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水平的关联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探讨血清各指标单一、联合预测围生儿结局的价值。 结果 病例组血清HCY、chemerin水平分别为(15.48±2.64)μmol/L、(8.14±2.27)mg/L,高于对照组的(6.27±1.19)μmol/L、(2.62±1.03)mg/L,血清APN水平为(7.06±1.35)mg/L,低于对照组的(12.83±2.7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病例组中出现不良围生儿结局患者血清HCY、chemerin水平高于无不良妊娠结局孕妇,血清APN水平低于无不良妊娠结局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GDM患者血清HCY、chemerin水平与2hPG、FPG、HOMA-IR水平呈正相关,血清APN水平与2hPG、FPG、HOMA-IR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血清HCY、APN、chemerin预测GDM患者出现不良围生儿结局均具有较高价值,联合预测时,敏感度为87.80%、特异度为82.80%。 结论 血清HCY、chemerin在GDM患者中表达偏高,血清APN表达偏低,且其表达与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有关,可用于围生儿结局预测。
  • 栾博, 赵庆龙, 沈博, 卢欣荣, 张洋, 吕波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229-2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现阶段吉林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分析医疗机构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 结果 本次抽取35家医疗机构,调查病例884例,进行网络直报868 例,报告率98.19%。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率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32,P<0.001)。报告及时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网络报告一致率和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分别为100.00%、100.00%、96.54%、92.74%和100.00%,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网络报告一致率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00,P<0.001; χ2=6.768,P<0.001)。 结论 2019年吉林省传染病报告质量总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漏报和报告不规范等问题,应进一步规范管理,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
  • 周亚丽, 邓志红, 孙倩莱, 罗强, 李桀, 黄钢桥, 胡世雄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232-2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衡阳市中小学校教室内的CO2浓度状况,探索其影响因素,提出教室内空气优化策略,为防控学校呼吸道传染病以及修订教室通风换气的标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衡阳市74所中小学校,对教室内CO2浓度进行现场测量,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通风设施和通风策略对教室CO2浓度的影响。 结果 共调查68所学校,435间教室,教室总体的CO2浓度合格率为54.94%。CO2浓度的影响因素有室内风速(OR=0.238,95%CI:0.097~0.586)、窗户面积开启率<0.5倍(OR=0.410,95%CI:0.170~0.988)、窗户面积开启率≥0.5倍(OR=0.297,95%CI:0.115~0.772)、窗户连续开启≥30 min(OR=0.615,95%CI:0.338~1.121)、门开启1扇(OR=0.370,95%CI:0.184~0.742)、门开启2扇(OR=0.188,95%CI:0.098~0.359)、对流风(OR=0.334,95%CI:0.187~0.595)、设门气窗(OR=0.397,95%CI:0.236~0.665)以及人均使用面积(OR=0.175,95%CI:0.097~0.317)。 结论 衡阳市中小学校教室总体的CO2浓度合格率较低。窗户开启率、门开启面积、对流风、设门气窗以及人均使用面积是教室内CO2浓度的保护因素,建议各中小学校改善相应的通风设施及通风策略,降低教室内CO2浓度,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 姚栋, 欧新华, 陈静芳, 李灵之, 肖姗, 徐明忠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235-2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9年12月底湖北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国内迅速传播。相比SARS-CoV和MERS-CoV,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力更强、更快,实验室检测生物安全要求高,检测人员面临的风险大。对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生物安全风险点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价,探讨实验室检测过程中生物安全管理要素、操作规范及潜在的生物安全隐患,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保证检测人员、环境及样本安全。
  • 卫生管理
  • 马晓薇, 刘维斯, 张林, 王志伟, 肖新才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240-2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分析疾控机构对风险事件开展的舆情应对情况,为实施早期舆论引导和风险沟通提供参考。 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公众和媒体关于“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相关信息的搜索量、发布量及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及官方网站的舆情应对内容进行分析。 结果 公众搜索量和媒体发布量分别呈单峰和多峰分布,媒体发布量首个波峰出现在事件发生后第2 d,公众搜索量峰值出现在事件发生后的第8 d。95.00%受访公众号和52.63%受访官网对本次事件进行了风险沟通,发布时间最短分别是2 d和1 d,中位数是8 d和7.5 d。受访公众号相关文章浏览量最多是100 000次,中位数是79 142次。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与发布时间呈负相关关系,Spearman相关系数是-0.494(P<0.05)。 结论 媒体对风险事件的关注时间早于公众,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官网开展风险沟通有助于快速将正确信息传递给公众,并且风险沟通时间距离事件发生时间越短,越有利于正确引导风险事件的舆论,减少网络舆情带来的不良影响。
  • 童德军, 柳恒卓, 胡秋莲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243-2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容易引发医院感染,形成病房聚集性案例,给医疗机构带来灾难性后果。为快速识别住院病房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机构应培训各级医务人员掌握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做好病房场所、诊疗技术和防护物质的准备,修订住院患者新冠肺炎的筛查流程,从而达到防范医院感染新冠肺炎的目的。
  • 冯江星, 林燕铭, 李龙, 吴明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246-2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基于“投入-过程-效果”思路,从服务提供者角度,分析影响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工作成效的卫生人力因素。 方法 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08家基层卫生机构卫生人力配置、机构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机构人均人员经费、收支管理方式等因素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开展率和规范管理率的影响。 结果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医师数和公卫医师数、机构收支管理方式是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开展率共同的影响因素;机构收支管理方式是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的影响因素。 结论 现阶段,相比基层卫生人力配置不足的问题,完善基层卫生人力的激励机制是提升健康管理工作成效的关键。
  • 戴俊斌, 宋江南, 尹进, 高琼, 陈贵秋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250-2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飞沫传播,其次是接触传播,在局部密闭的空间内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的气溶胶存在感染的风险。当前,既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控制工作,又要为复工复产打好抗疫保卫战,同时还要面临境外输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由此做好交通工具的消毒与个人防护,是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
  • 综述
  • 徐喆, 王建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2): 253-2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1.02.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检索并总结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进行营养干预从而改善患者代谢和母婴结局的相关文献,归纳目前关于营养干预GDM患者主流策略的研究进展。由于GDM患病率以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升高,且单纯地通过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效果和远期副作用有待进一步的论证,目前GDM的治疗正在趋于非药物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GDM患者或GDM高风险妇女的早期发现、早期监测和全程营养干预可以极大地改善母婴结局。通过检索近十年涉及妊娠糖尿病、营养干预、母婴结局的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科学的营养干预、血糖监测和个性化健康教育相结合,使患者代谢水平和母婴结局显著改善。今后在这一领域的干预研究应侧重于系统规范地对GDM患者进行早诊断和早干预,并给出个性化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