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立芳, 黄晓媚, 蒙雨莎, 曾静文, 卓春霞, 刘均强, 周卫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罗湖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效果,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15—2019年罗湖区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利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中个案和报表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对罗湖区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期检测率、阳性感染率、感染孕产妇及所生新生儿干预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5年间罗湖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孕期检测率呈上升趋势,除2015年外,连续4年达95%以上(χ2艾滋病=1 317.418,P<0.05; χ2梅毒=1 279.507,P<0.05; χ2乙肝=1 321.419,P<0.05);艾滋病阳性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梅毒阳性感染率有所提高,乙肝阳性感染率有所降低;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均已治疗,梅毒治疗率有所降低(χ2=8.505,P<0.05);先天性梅毒报告发病率3.79/10万活产,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预防性治疗率在2018年降低后再次提高(χ2=41.680,P<0.0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均已预防性治疗且未发现暴露儿童感染,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除2015年4例和2017年3例未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其余均已接种。 结论 结合罗湖医改模式,整合辖区医疗资源,免费服务下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将母婴垂直传播率控制在较低水平,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但因不同专业机构管理职能转变,辖区管理难度增加,对比消除母婴传播项目具体目标仍有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