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7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0-08-15
  

  • 全选
    |
    专题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郭小芳, 王盼盼, 陈伟, 康锴, 杨改英, 李孟磊, 赵晓静, 杨文杰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897-9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地区特点,分析防控细节差异,为下一步城市和农村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20年1月21日—3月8日河南省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分地区、分城市和农村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20年3月8日,河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 272例,死亡22例。全省18个地市均有确诊病例报告,波及全省147个县区(84.97%,147/173),596个乡镇街道 (23.66%,596/2 519)。信阳市、南阳市、驻马店市、郑州市、商丘市报告病例数和聚集性事件较多,为重点防控地区。聚集性事件250起,以家庭聚集(占85.20%)为主,21.60%的事件未找到明确传染源,以商丘市、平顶山市、郑州市占比高。城市病例613例(占48.19%),郑州市、平顶山市等6地市城市病例占比高;输入病例629例(占49.45%),驻马店市、开封市等6地市输入病例占比高。按输入病例构成比分为三类进行分析,无论在城市和农村中,还是在聚集和散发病例中,输入与本地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总的防控策略不变的情况下,城市本身的居住、交通、商业往来等复杂特点,加之境外输入风险高,决定了需要采取更加精细化的防控措施;无症状感染者、轻症者难以被诊断和隔离,易造成传播,可开展血清学检测进行溯源和追踪接触者。
  • 刘勋, 孟秋雨, 张鸿, 刘雅文, 陈炜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02-9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时空分布特征,了解湖北省COVID-19疫情的一般流行及时空聚集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与支持。方法 收集湖北省截至2020年2月10日COVID-19疫情病例数据,利用OpenGeoda1.2.0软件分析COVID-19发病的空间相关性,TScan9.4.2探索其时空聚集性;利用ArcMap10.2与 R-3.5.1软件进行COVID-19疫情的图形可视化。结果 (1)截至2020年2月10日,湖北省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31 762例,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1 025例,累计死亡病例974例,累计治愈病例2 222例。累计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武汉市(18 454例,占比58.10%)、孝感市(2 642例,占比8.32%)、黄冈市(2 332例,占比7.34%)等地区。(2)研究期内,湖北省COVID-19病例数呈现空间正相关,高-高聚集地区为武汉市、孝感市、鄂州市、黄冈市及黄石市。时空扫描进一步分析发现COVID-19病例一类聚集区为武汉市;二类聚集区中,随州市与孝感市,黄冈市、鄂州市与黄石市存在城市之间的聚集性发病。结论 研究期内湖北省COVID-19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强疫情防控措施以控制疫情发展;湖北省COVID-19疫情存在空间聚集性,提示在疫情暴发初期控制人群流动性对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与流行是十分重要的。
  • 李娜, 赖发伟, 刘莉莉, 俞秋华, 王晓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06-9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特征,分析发病趋势。方法 收集四川省 2020 年1月21日—3月9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1月21日—3月9日期间,新增确诊病例数与疑似病例数整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高点分别为1月30日和2月10日。累计确诊病例数先直线上升后逐步趋缓。新增治愈病例数呈波动式上升,累计治愈病例数呈直线式上升。累计确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21∶1,确诊病例平均年龄为43.47岁,累计确诊病例空间分布成都最高,甘孜州其次,分别占全省累计确诊病例的 26.72%、14.47%。结论 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目前趋于平稳,但也面临企业复工、学校复学、境外输入病例等压力,应继续加强防控,防止疫情反弹。
  • 马莉, 袁欢喜, 刘韬, 张洪刚, 瞿中武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09-9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怀化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怀化市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怀化市2020年1月22日—2月26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并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影响新冠肺炎临床严重程度的可疑因素。结果 共对40例确诊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怀化市有8个县市区报告确诊病例,其中男女比例为1∶1.5,最小18岁;40例确诊病例发病的时间分布中出现了两次高峰,1月17—20日期间(最高日发病例数6人),1月29—30日期间(最高日发病例数6人);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病例比未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病例出现重症或危重症的概率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防控干预早介入、防控措施早到位能有效地控制新冠肺炎的传播;患有基础性疾病的病例出现重症或危重症的概率更大。
  • 唐琳, 罗强, 刘军, 朱玲, 戴蕾, 陈秋生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12-9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描述和分析衡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病学特征,初步评估防控措施效果。方法 选取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衡阳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回顾性描述衡阳市疫情概况、三间分布,分析新冠肺炎流行特征;使用SIR(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模型,并用Python 求解微分方程,根据预测值和实际值的差异评估衡阳市防控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衡阳市从2020年1月25日报告首例确诊病例开始,截至3月2日,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54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6例(11.11%);输入病例32例(59.25%),本地病例22例(40.75%);男性病例35例,女性病例19例,男女比例1.84∶1;年龄以30~60岁居多,为40例(74.1%);职业分布中,农民/农村务工人员占大多数为18例(33.33%);流行曲线显示确诊病例多集中在1月23—30日之间发病,此后散在发生;除南岳区外,衡阳市所有县市区均有确诊病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有发热,共44例,咳嗽26例;CT检查有肺部影像学改变的46例(95.83%);将新冠肺炎疫情确诊数和出院数带入SIR模型,实际确诊数较模型预测确诊数少,提示衡阳市防控措施有效。结论 衡阳市疫情目前处于平缓下降时期,这得益于防控措施的有力实施,但随着境外病例输入的增多和本地复工复产复学的人口流动扩大,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和管理。
  • 刘利容, 许世禄, 余瑞芳, 李红星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16-9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商丘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截至2020年3月4日商丘市报告的9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同时对临床特点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商丘市9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输入性病例44例(48.35%);发病年龄以18~59岁为主,占83.52%;人际传播主要在家庭中发生;临床分型以普通型为主,占65.93%;治愈率96.70%,病死率为3.30%;经两次及以上核酸检测确诊者占15.39%;治愈出院后核酸复检阳性4例(4.55%)。结论 商丘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外防输入是今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
  • 论著
  • 王鹏, 李杨, 白晶, 王佳, 许宁, 崔立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19-9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中国高校大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和使用现状及教育需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5—7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北京、河北、广西5所高校2 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抗生素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6.7%。男生、医学专业、大四年级、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城市生源的学生知晓率高于其他组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生素使用行为总正确率为64.1%,医学生(68.9%)高于非医学生(62.5%)(χ2=46.073,P<0.001),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生(66.2%)高于普通高校学生(59.6%)(χ2=41.001,P<0.001)。大学生希望通过医务人员(45.4%)、网络(11.9%)、医学书刊(9.7%)等途径获得抗生素使用方法(70.8%)和注意事项(81.4%)等知识。结论 大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存在误区和不合理使用行为,应加强大学生医药知识教育,养成规范合理的用药习惯。
  • 姜晋, 胡建安, 吴鑫, 官玉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23-9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高校毕业生用耳习惯及与听力损失的关系,并为倡导健康用耳、保护年轻学生的听力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职业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184名研究对象的用耳习惯及听力损失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的高频段听力损失发生率为40.2%(74/184),7名研究对象存在语频段听力损失,发生率为3.8%(7/184),且均伴有高频段听力损失。有听耳机习惯(OR=2.067,95%CI:1.051~4.066)和听耳机入睡(OR=2.196,95%CI:1.031~4.677)是高校毕业生高频段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校毕业生高频段听力损失问题严峻,提示学生需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控制耳机使用时间;高校和公共卫生机构应加强在校学生健康用耳、听力保护健康教育,普及职业健康知识。
  • 成玉萍, 温晓飒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26-9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因病缺课监测系统呕吐腹泻症状缺课数据,了解呕吐腹泻症状在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因病缺课中的流行特征,为做好校内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新版《上海因病缺课缺勤直报系统》收集2018学年第二学期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呕吐腹泻症状因病缺课监测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了解呕吐腹泻症状缺课的流行特征和聚集性疫情苗子特点。结果 2018学年第二学期在闵行区的161所学校共监测85 d,因呕吐腹泻症状缺课3 599人天数,缺课率为0.27‰。3月份呕吐腹泻症状缺课率最高,为0.35‰,与其他月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181.840,P=0.000);不同学段学生呕吐腹泻症状缺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468,P=0.000),表现为小学最高(0.34‰)。小学中一年级缺课率最高(0.44‰),不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27,P=0.000)。聚集性苗子事件时间分布与缺课率分布一致,但地区分布不同,苗子事件中48.75%的病例是3 d后复课。结论 呕吐腹泻症状是中小学生常见缺课原因,缺课率较高,无法识别聚集性疫情的首例病例,校园聚集性疫情的防控重点在于及时报告和呕吐物的规范处置。
  • 史苇, 蒋琰, 谭黎明, 吴意, 黎村艳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30-9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CHI3L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乳腺癌确诊患者88例,乳腺良性病变40例,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HI3L1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EA、CA15-3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CHI3L1、CEA、CA15-3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乳腺癌肿瘤大小分组中T3+T4组CHI3L1浓度高于T1+T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远处转移组 CHI3L1浓度高于无远处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的血清浓度CHI3L1、CEA、CA15-3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I3L1、CEA、CA15-3单项指标检测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79、0.708、0.778,三项联合检测时AUC为0.956,明显高于各项单项检测指标。结论 血清CHI3L1、CEA、CA15-3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提高了乳腺癌的诊断效能。
  • 孟昭伟, 张同军, 雷佩玉, 常锋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34-9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西安市不同季节PM2.5浓度水平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2018年西安市逐日PM2.5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日均二级浓度限值标准(75 μg/m3),按照不同季节对PM2.5日均浓度进行分析评价。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不同季节PM2.5日均浓度与气象影响因素的关系。通过多重线性回归评价不同季节各气象因素对PM2.5浓度的影响程度。通过二元logistc回归评估不同季节气象因素对PM2.5浓度超标风险的影响。结果 各季节PM2.5达标天数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100.00%)>春季(78.26%)>秋季(70.33%)>冬季(3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458,P<0.001)。各季节PM2.5浓度中位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102 μg/m3)>秋季(52 μg/m3)>春季(50 μg/m3)>夏季(30 μ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326,P<0.001)。不同季节与PM2.5日均浓度存在相关关系的气象因素不同。夏季PM2.5日均浓度同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冬季PM2.5日均浓度同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和最小湿度呈正相关关系;其它显著性相关关系均呈负相关关系。多重线性回归方程调整后R2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0.436)>秋季(0.272)>春季(0.241)>夏季(0.083)。二元logistc回归方程R2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0.547)>秋季(0.360)>春季(0.340)。结论 西安市冬季PM2.5浓度高于其它季节,不同季节影响PM2.5浓度的气象因素不同。
  • 石丽丽, 韩超, 赵金鹏, 杨倬, 李岩, 霍军生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38-9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桦褐孔菌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对人乳腺癌MCF-7 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桦褐孔菌提取物对HepG2、A549、SGC-7901、HeLa和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选择抑制效果最好的MCF-7细胞株,观察其作用后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DK4、PCNA和NUSAP1的表达。结果 桦褐孔菌提取物可有效抑制HepG2、A549、SGC-7901、HeLa和MCF-7细胞增殖,作用48 h后的IC50分别为2.34、3.71、2.24、2.27、0.59 mg/ml;桦褐孔菌提取物可引起MCF-7细胞显著的形态学改变;可诱导MCF-7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明显影响MCF-7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使细胞阻滞于S期(P<0.01);桦褐孔菌提取物可抑制MCF-7细胞中Cyclin D1、CDK4、PCNA、NUSAP1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桦褐孔菌提取物可抑制多种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增殖,其中对MCF-7细胞抑制效果最好,可以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达到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Cyclin D1、CDK4、PCNA和NUSAP1的蛋白表达来调控细胞周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过度增殖。本实验为桦褐孔菌提取物的药用开发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 李士凯, 孙婷, 张鑫, 孟中华, 刘仲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43-9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监测济南市市售畜肉中β-受体激动剂含量,为食品行业监管和暴露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9年,在济南市采集不同市场来源的畜肉及内脏,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其中的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并分析残留水平。结果 六年共检测畜肉397份,β-受体激动剂检出率20.15%(80/397),其中克伦特罗检出率最高为15.62%(62/397)。采自农贸市场的畜肉中β-受体激动剂检出率明显高于采自超市的样品(P<0.01),羊、牛类样品中β-受体激动剂检出率明显高于猪类样品(P<0.05),内脏样品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肌肉(P<0.05)。结论 济南市畜肉中克伦特罗检出较多,牛、羊养殖、屠宰、销售等环节的监管需要加强,牛、羊肉特别是内脏中β-受体激动剂暴露风险较高。
  • 李瑞芳, 张炎, 赵冉冉, 李建坡, 马兰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47-9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邯郸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乙脑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7—2018年邯郸市乙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邯郸市1997—2018年共报告乙脑病例29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15/10万。原19 个县(市、区)均有乙脑病例报告,各地发病情况有差异。发病呈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于夏秋季,8—9月份病例最多。年龄组主要分布在5~9岁年龄组,其次为10~14岁、50~54岁和60~64岁年龄组,且呈现向大年龄组推移趋势。排在前 3位的职业分别是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结论 目前乙脑低发态势下,邯郸市乙脑防控工作要在继续保持乙脑疫苗高接种率基础上,关注重点人群(成人)和重点地区,做好健康教育,开展蚊虫监测工作,及时清除蚊虫孳生地,将蚊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 和鹏, 侯水平, 陈惠玲, 张晶, 王安娜, 陶霞, 周勇, 张欣强, 吴新伟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50-9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家用冰箱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菌群情况,发现潜在致病菌,为人们日常使用冰箱提供一定参考意见。方法 采集7个家庭的家用冰箱4 ℃、-20 ℃环境内部及冷凝水共19份样本,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16s rRNA,分析其菌群情况;并进一步和致病菌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潜在致病菌。结果 共检出30个不同的细菌门,其中变形菌门(74.59%)、厚壁菌门(15.73%)及拟杆菌门(7.80%)含量最高。三种环境中,冷凝水及4 ℃环境菌群特征比较接近,且G-占比高于-20 ℃环境。4 ℃和冷凝水中,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分别含量最多,其次为大肠杆菌;而-20 ℃中,不动杆菌属和巨型球菌数丰度最高。共发现20种潜在致病菌,其中条件致病菌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及芽孢杆菌属丰度最高,同时还发现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包括李斯特菌属、沙门菌属及大肠菌属等。结论 冰箱环境中存在G-为主的多种菌群及潜在致病菌,日常清理冰箱及其重要。
  • 龙晓蕾, 刘美佟, 尹晓晨, 崔鲁炜, 胡余明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54-9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观察健康婴儿纯母乳及含益生元配方奶粉两种喂养方式下婴儿肠道常见细菌数量,探讨含益生元配方奶粉对婴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以足月健康婴儿311例为研究对象,奶粉喂养组250例给与含益生元配方奶粉喂养,母乳喂养组61例给与纯母乳喂养。试验连续给与90 d,分别在试验前3 d、试验第30、60、90 d及试验结束后6个月采集婴儿72 h全部粪便标本,经传统方法培养后计数乳酸杆菌、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菌落拷贝数,以Log10对数值统计数据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前几种细菌拷贝数Log10对数值在两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在试验各时间点几种细菌拷贝数Log10对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调节婴儿肠道微生态促进肠道健康方面,含益生元配方奶粉喂养与纯母乳喂养可以起到相似的效果。
  • 彭淑萍, 罗雪梅, 廖国东, 莫巧茜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57-9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收集茂名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实验室病例监测结果,分析近十年乙脑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乙脑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ELISA对2010—2019年茂名市乙脑监测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确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2019年茂名市共报告乙脑监测病例423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69例,死亡4例。年平均发病率0.11/10万,病死率5.80%。男女比例为1.76∶1;流行时间以5—6月份为主;地区分布呈高发区域环形分布特点;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病例集中在2~12岁年龄儿童,无成人病例。病例人群以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为主,占89.86%。病例临床分型以中重型为主,临床症状明显。结论 茂名市近十年乙脑的流行呈明显下降趋势,病例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特异性和周边县区多发的地域特点,发病以低龄免疫空白的散居儿童为主。需加强乙脑疫苗适龄儿童的查漏补种和防蚊灭蚊的控制措施,并持续开展乙脑病例和媒介的监测,以防止乙脑的流行暴发。
  • 梁大艳, 陆素颖, 方艺娟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60-9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2—2018年肇庆市端州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8年肇庆市端州区死亡登记资料,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预计2022年及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结果 2012—2018年肇庆市端州区心脑血管疾病户籍人口平均粗死亡率为180.45/10万(男性203.79/10万、女性156.72/10万、心脏病99.27/10万、脑血管病81.18/10万),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为0.40%,趋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3);平均标化死亡率为81.94/10万(男性102.91/10万、女性60.81/10万、心脏病45.03/10万、脑血管病36.90/10万),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为-2.66%,趋势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除80~84岁组外,35岁以上各年龄组男性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趋势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按照2012—2018年变化速度预测,2022年肇庆市端州区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为191.13/10万,2030年为201.64/10万。结论 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措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以达到健康中国行动的控制目标。
  • 调查研究
  • 吴涛, 辛丹, 高舒, 邢瑞婷, 周伟, 阚震, 黄少平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65-9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8月龄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疫苗)后,风疹成分疫苗的基础免疫效果,为制定麻风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房山区260名8月龄常住儿童作为监测对象,采集麻风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4~8周双份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风疹IgG抗体水平。结果 260名儿童中,麻风疫苗接种前风疹抗体阳性率为0.77%,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2.39 mIU/ml。接种后风疹抗体阳性率79.62%,GMC为41.50 mIU/ml。接种前、后抗体阳性率和GM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儿童麻风疫苗接种前、后风疹抗体阳性率和GMC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麻风疫苗所包含的风疹成分免疫原性良好。风疹母传抗体到8月龄时已基本消失,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麻风疫苗,预防风疹病毒感染。
  • 谷秀梅, 张静, 黄宏君, 唐发清, 周燕玲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67-9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相关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情况,为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入院的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回顾性分析SSI的病原菌分布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排名前三位的病原菌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BMI(体重指数>25 kg/m2)、糖尿病、术前贫血(血红蛋白≤100 g/L)、术前低白蛋白(≤30 g/L)、放化疗史和多发肿瘤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30~60 min应用抗生素是SSI的保护因素。结论 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临床应该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风险。
  • 周莉桢, 江霞, 郑仲萍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71-9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间在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筛查的糖尿病前期患者127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研究对象的焦虑情况,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 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症发生率21.26%,以轻度焦虑为主,占比66.6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规律锻炼是糖尿病前期患者发生焦虑组的保护因素(OR=0.411),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升高是其危险因素(OR=1.864)。结论 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应早期筛查并尽早干预,进行规律锻炼,能有效控制血糖,有利于促进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
  • 陈尉, 吴韧, 张国如, 吴桐, 王杨, 汪大伟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73-9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三亚地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影响因素,为防治KOA发生提供科学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50岁以上确诊为KOA的患者,对其进行膝关节 X 线检查并根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ellgren Lawrence (KL)分级,将KL分级大于等于3级患者设置为病例组,KL分级小于3级的患者设置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三亚地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危险因素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入选病例380例,其中病例组259例,对照组121例。χ2检验显示不同年龄、既往重体力劳动、既往使用非甾体类药物、健身习惯、是否吸烟其KL>3级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病例组中既往服用非甾体类药物(OR=2.101,P<0.05)的患者其KOA更为严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老年KOA患者应注意合理规划生活方式,减少日常膝关节负重的时间,科学使用非甾体类药物,这样才能有效的延缓KOA的发展。
  • 欧阳玲, 张婷, 李艳容, 刘滔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77-9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龄产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对妊娠并发症及分娩结局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产科分娩的385例高龄产妇病案资料,分成高龄GDM组和高龄非GDM组,比较两组在人口学资料、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分娩结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高龄GDM组年龄≥40岁占21.6%,高龄非GDM仅占11.3%,两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P<0.05);高龄GDM组的孕前BMI高于高龄非GDM组(t=28.78,P<0.05);高龄GDM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巨大儿发生率高于高龄非GDM组(均P<0.05)。结论 高龄产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危害较大,应加强高龄孕产妇的妊娠风险评估和管理,督促规律产检并加强高龄妊娠围产期监护和保健,减少GDM的发生,控制妊娠期血糖水平,保障母婴安全。
  • 蒋文君, 郑玉峰, 王林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80-9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株洲市哨点医院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评价控制效果和探索高效率的工作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7年株洲市26家二甲医院以上的哨点医院上报的食源性疾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食源性疾病病例3 197例,男女比例为1∶1.09;主要集中在6—12月(74.38%);病例年龄集中在小于14岁(27.15%)组和25~34岁(15.67%)组;可疑食品依次为肉与肉制品、蔬菜及蔬菜制品、水果及水果制品和粮食类及粮食制品;可疑进食场所主要发生在家庭,食品来源主要以家庭自制食品为主;采集128份合格样本做病原学检测,其中56份检测出致病菌阳性(阳性率43.75%),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最多。结论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是早期发现食品风险的有效方法;应加强食品监管,对广大居民宣传正确的食品选择、处理、保存、加工方法,并探索统筹共享监测数据的政策。
  • 李媛, 董俊杰, 杨英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83-9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老年人群握力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202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家保健基地医院参加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身高、体重、握力和BMD的测量,从临床资料中获取其基线资料。使用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分析握力与不同部位BMD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1 500名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 366例,平均年龄(69.43±10.62)岁,女性134例,平均年龄(65.96±11.17)岁。随年龄增长,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检出率逐渐升高,女性以及握力<20 kg人群OP检出率高于男性和握力≥20 kg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分析显示,握力与股骨颈、大转子、Ward区、L2-4 BMD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老年人群握力与BMD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OP的风险指标。
  • 余军, 黄国斐, 郑春龙, 赵世文, 冯琳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86-9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无害化卫生厕所现状,为今后开展学校改厕和学校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无害化卫生厕所相关指标和要求,制定统一的调查方案和表格,收集全省农村小学、初中和九年制学校的厕所情况并进行汇总。结果 全省共计农村义务学校13 957所,无害化卫生厕所率为63.58%(24 105/37 910),其中小学、初中和九年制无害化卫生厕所率分别为57.09%(14 970/26 224)、75.65%(7 636/10 094)和94.16%(1 499/1 592),全省各州(市)和各县(区)农村学校无害化卫生厕所率高于80%的分别占56.25%(9/16)和58.65%(78/133);男生和女生厕位比例分别为1∶17.17和1∶13.53,各州(市)小学、初中和九年制学校男生卫生厕所厕位合格率分别为93.75%(15/16)、100.00%(16/16)和80.00%(12/15),女生分别为62.50%(10/16)、75.00%(12/16)和66.67%(10/15),各县(区)小学、初中和九年制学校男生卫生厕所厕位合格率分别为88.37%(114/129)、90.63%(116/128)和77.27%(59/66),女生分别为62.79%(81/129)、78.91%(101/128)和65.15%(43/66)。结论 全省农村学校无害化卫生厕所率离全国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女生厕所蹲厕位比例低于男生厕所厕位比例,且有部分地区厕位比例不合格,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学校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改厕工作,同时注意男女公平性。
  • 王海, 王宏勇, 田彩林, 张威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89-9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1—2017 年贵州省铜仁市50岁以上人群 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老年人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7 年新报告的现住址为铜仁市的50岁以上人群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7 年铜仁市报告50岁以上老年HIV/AIDS 病例695例,年龄最大85岁,平均年龄(60.38±7.92)岁,男性占67.3%(468例),在婚的占55.0%(382例),少数民族占59.1%(411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8.3%(475例),农民占61.2%(425例),异性性传播感染占98.0%(681例),其感染人数和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χ2=62.543,P<0.001)。经趋势χ2检验,新报告的50岁以上病例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性别、婚姻状况、民族、样本来源和感染途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铜仁市50岁以上老年人艾滋病疫情形势严峻,应加强对老年人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遏制艾滋病在老年人中的传播。
  • 张东建, 徐志新, 崔更力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92-9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居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疾病危险因素认知现状调查。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800名北京地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基础信息、COPD疾病症状、COPD并发症、COPD危险因素。并进行肺功能检查诊断居民的COPD情况,并比较不同特征居民的COPD危险因素认知得分。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共780份,其中68名(8.72%)被诊断为COPD患者。被调查对象对COPD疾病症状、COPD并发症、COPD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均不高,基本了解的占比均不足30%。不同性别、不同收入的调查对象对COPD危险因素认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0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居住城镇的调查对象的COPD危险因素认知得分分别为(4.76±1.42)分、(5.50±1.77)分、(4.63±1.33)分,明显高于≥60岁、大专以下学历、居住农村的(3.99±1.06)分、(3.95±1.37)分、(4.08±1.02)分(均P<0.05)。结论 北京居民的COPD疾病危险因素认知仍普遍较低,且年龄、学历、居住地等因素是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关部门应加强对COPD的健康宣教力度,降低COPD发病率,提高早期诊断率。
  • 赵建丽, 侯俊峰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95-9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邯郸市涉县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并探讨饮食行为对其影响,为开展学生超重、肥胖饮食相关行为的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4—10月抽取涉县中小学生共6 327名,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以了解涉县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饮食行为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6 327名学生,超重学生844名,超重率13.34%;肥胖学生571名,肥胖率9.02%。其中男生3 160名(49.94%),超重学生521名,超重率16.49%,肥胖学生392名,肥胖率12.40%;女生3 167名(50.06%),超重学生323名,超重率10.20%,肥胖学生179名,肥胖率5.65%。通过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吃高能量零食次数(OR=2.243)、吃饭速度快(OR=6.311)是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吃饭用碗与成人用碗一样大(OR=0.523)是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涉县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与中小学生高能量零食使用频率高、吃饭速度快及吃饭用碗大小等饮食行为因素有关。因此,应针对相应问题开展合理的膳食教育,从而有效预防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
  • 宋玉芳, 董晓晓, 欧阳乐, 禹梦洋, 张雪萍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999-10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长兴县2004—201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长兴县2004—201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数据及个案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HFRS流行特征。结果 长兴县2004—2018年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50 例,年平均发病率0.51/10万。发病呈明显季节性特征,5—7月和11月至次年2月是发病的2个高峰期。年龄集中在30~59岁,占82.00%,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P<0.05)。男性发病率0.72/10万,女性发病率 0.29/10万,男性高于女性(χ2=8.58,P<0.05)。发病职业主要为农民占66.00%。结论 长兴县HFRS病例近几年有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应对重点地区加强灭鼠工作,对重点人群加强出血热健康教育知识宣教。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 何文凤, 姜艳华, 黄红丽, 苏贞文, 杨晶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1001-10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在稽留流产伴复发性流产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6月于本院临床诊断的稽留流产患者105例,根据有无复发性流产分为单纯稽留流产组(对照组,48例)和稽留流产伴复发性流产组(观察组,57例)。采用STR-PCR检测染色体异常,进一步通过SNP array检查并分析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异常情况,结合数据库对染色体致病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孕周小于对照组,且孕次≥3次比例、合并内科疾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共检出染色体异常33例(57.89%,33/57),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29例,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对照组共检出染色体异常25例(52.08%,25/48),均为染色体核型异常。两组在染色体异常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一步分析不同异常核型分布两组存在一定差异,观察组异常核型47,XN,+16(12/29,41.38%)比例高于对照组(3/25,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4例存在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患者均为观察组。结论 染色体异常可能是导致稽留流产的重要原因,其中47,XN,+16核型异常多表现为稽留流产伴复发性流产。SNP array技术在检测染色体结构和核型异常方面有一定优势,有助于明确稽留流产病因,对提供合理的遗传咨询并指导下一次良好妊娠有积极的意义。
  • 周琼, 谭黎明, 黎村艳, 资彩琴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1005-10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特异性抗体(Tp47、Tp45、Tp17、Tp15 IgG和IgM抗体)与梅毒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治疗前后梅毒特异性抗体谱的特点,为临床诊断早期梅毒以及判定病情和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8年就诊于湖南省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梅毒早期患者166例为梅毒组,均满足早期梅毒临床表现(外阴有硬下疳或梅毒疹等)、TRUST和TPPA阳性,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66例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分析四种IgG和IgM抗体与TRUST不同滴度之间的相关性;经苄星青霉素治疗后随诊12个月内进行免疫印记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患者有41例,同时分析41例梅毒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各特异性抗体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梅毒组治疗前抗Tp47、Tp45、Tp17、Tp15 IgG抗体和抗Tp45、Tp17、Tp15 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TRUST高滴度组(TRUST滴度≥1∶8)Tp47、Tp45、Tp15 IgG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TRUST低滴度组(TRUST滴度<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p17 IgG抗体在二组中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TRUST高滴度组(TRUST滴度≥1∶8)抗Tp45、Tp17 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TRUST低滴度组(TRUST滴度<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p47和Tp15 IgM抗体在二组中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1例患者治疗后的IgM Tp45、Tp17抗体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IgG抗体及Tp47、Tp15 IgM抗体阳性表达率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p47、Tp45、Tp17、Tp15四种特异性抗体IgG和IgM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梅毒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Tp45、Tp17 IgM抗体有助于梅毒疗效的判断。
  • 段艳红, 周亮, 伍盼盼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1008-10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准确的检测方法,用于甲醇中毒尿样中甲酸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 取尿样稀释、过膜,采用万通881型离子色谱仪进行分析,淋洗液为0.5 mmol/L H2SO4溶液,待测物分离柱为Metrosep Organic Acids有机酸交换柱,检测器为电导检测器。结果 尿中甲酸的方法检出限为0.2 mg/L,在0.5~1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7,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8.2%~102.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在2.8%~4.7%之间。结论 该方法前处理简单,选择性好、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合尿液中甲酸的快速定量测定,可为甲醇中毒调查和治疗提供参考数据。
  • 方法研究
  • 孔德川, 潘浩, 郑雅旭, 姜晨彦, 吴寰宇, 陈健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1011-10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在上海市猩红热月发病率预测的应用。方法 利用ARIMA时间序列模型拟合2004年1月—2017年6月上海市猩红热的月发病率资料,并利用最优模型对2017年7—12月猩红热的月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最终拟合ARIMA(1,1,0)(0,1,1)12模型,其标准化贝叶斯信息准则值(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2.247)最小,残差经Ljung-Box Q(18)检验为白噪声序列,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相对误差在0.35%~16.74%的范围内。结论 ARIMA模型用于上海市猩红热月发病率的短期预测,可应用于定量风险评估等猩红热疫情的预警预测。
  • 潘静静, 卫海燕, 王若琳, 尤爱国, 苏佳, 黄学勇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1014-10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的预后因素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09—2016年在郑州市某医院住院的478例手足口病资料,用因子分析提取预后因素的公因子,用logistic回归建立基于因子得分的预后预测模型。结果 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为86.65%。因子1包括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比例,因子2包括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因子3包括收缩压和发热持续时间,因子4为C反应蛋白,因子5为空腹血糖。预后预测模型为P=1/[1+e-(0.0673X1+0.3126X2+0.0136X3+0.6502X4+0.2083X5+0.4080X6-0.3302X7+0.4257X8-3.043)]。结论 基于因子分析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较好预测手足口病预后,应关注预后因素,以便做好预警和及时治疗工作。
  • 卫生管理
  • 张萍, 梁东竹, 董娅卓, 赵新波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1017-10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传染病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的能力,使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能够有序、高效地开展,本文从培训、护理人员管理、消毒隔离、职业防护、污染器械处置和监督检查六方面对制定的管理措施进行阐述,为医院CSSD抗击新冠肺炎传播提供参考。
  • 综述
  • 于静, 肖洪, 张海林, 田怀玉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8): 1020-10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8.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狂犬病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为了能够制定出更好的防控措施,需要对狂犬病的时空分布动态做出分析、判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空间分析和时空动态模型在研究狂犬病时空传播过程中的应用,介绍了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时空分布状况、空间聚集性、空间自相关性和狂犬病动态传播模型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