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7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0-07-15
  

  • 全选
    |
    专题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王茜, 刘旭祥, 尤恩情, 陈丽丽, 张洁莹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769-7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合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被隔离医学观察人群发病情况,为科学合理地隔离密切接触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20年1月21日—2月29日合肥市本地报告的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制定合肥市本地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问卷,由专业调查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面访问卷调查。结果 累计管理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3 293名,其中60名感染发病被诊断为确诊病例,罹患率为1.8%。与确诊病例接触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高于无症状感染者接触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2,P=0.005)。不同的接触方式发病情况不同,以同住的罹患率最高,达21.3%。不同接触频次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603,P<0.001),随着接触频次的下降,确诊率有下降的趋势(χ2=102.051,P<0.001)。结论 密切接触者发病的影响因素与患者接触程度和频率有很大关系,存在家庭聚集性感染,目前对该病缺乏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控制和管理及尽早隔离关系密切的亲属尤其重要。
  • 刘源, 张恒娇, 孙倩莱, 胡世雄, 戴志辉, 胡冀, 刘子言, 吴诗蓝, 肖洁华, 曾舸, 赵善露, 张杏娥, 刘富强, 高立冬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772-7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公众关于疫情防控措施知识、态度、行为,防控措施效果评价、满意度的情况方面内容,为下阶段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匿名网络调查方式,通过在线问卷平台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公众对疫情防控措施态度与行为、对防控措施满意度、个人防护意识与行为以及对防控工作的问题与建议等。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问卷中数值变量以及等级变量数据,采用文本分析中的语句分词与词频分析、KMeans聚类分析方法来分析处理开放性主观题的文本数据。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集7 585份有效问卷,参与调查人群的职业主要有事业单位员工(27.20%)、自由职业者(18.89%)、企业员工(11.72%)、学生(10.34%)。99.88%的参与者认为外出需要佩戴口罩,最优先选择的防护口罩为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79.91%),其次为医用防护口罩(16.47%)。89.57%参与者认为含氯消毒剂可以用于家庭日常消毒,其次为医用酒精(86.32%)。94.23%的参与者满意疫情期间防控措施,88.27%认为防控措施落实到位。94%赞成当前延迟复工、复学政策,96.97%赞成限制外出的防控措施。超过99.30%的参与者配合健康监测及登记等防控工作。文本分析结果显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主要有“防控”、“疫情”、“出门”、“口罩”等。提取了10类观点,有“鼓励”、“减少外出”、“继续加强防范,不能松懈”、“戴好口罩”、“疫情早日结束”、“加强防控宣传”、“积极配合防控”、“加大防控力度”、“买不到口罩”、“延迟复学”等。结论 湖南省公众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知识了解与满意度较好,整体配合程度较高;对疫情形势看好的同时,湖南省公众对疫情防控仍保持警惕态度。
  • 谢燕湘, 邓海斌, 谢朝梅, 王辉, 程思杰, 曾希鹏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776-7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常德市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2020年1月22日—2月25日,对常德市发热门诊报告的疑似病例以及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采集鼻咽拭子,开展核酸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发热门诊报告的413例疑似病例中,76例核酸检测阳性,阳性率18.4%,不同县市区疑似病例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1,P<0.001);2 130名密切接触者中,21例核酸检测阳性,感染率0.99%,不同县市区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1,P<0.005);不同性别感染者的年龄分布无差异(χ2=1.79,P>0.05);截至2月25日,97例感染者中82例发展为确诊病例,其中男女各41例;年龄分布22~81岁,主要为15~44岁的青年(36/82,43.9%)和45~64岁的中年(38/82,46.3%);重症病例10例,男女比9∶1,男女病例的重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1);轻症患者平均年龄(45.4±12.8)岁,重症患者平均年龄(57.7±14.5)岁, 两者年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P<0.01);聚集性病例43例、平均年龄(50.7±13.8)岁,散发病例39例、平均年龄(42.7±12.3)岁,两者年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P<0.01);有武汉或湖北旅居史的患者重症率12.2%(6/48),无武汉及湖北旅居史患者重症率11.8%(4/34),两者重症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1,P>0.05)。结论 常德市重点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确诊病例以中青年为主。随年龄增长,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越高。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易发展为重症。
  • 李芳彩, 戴志辉, 贺子翔, 黄一伟, 王娟, 何方玲, 周帅锋, 欧新华, 李广兵, 范乐君, 湛志飞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780-7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与胶体金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血清抗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88例作为病例组,51例核酸检测阴性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血标本,采用ELISA法和胶体金法对所采集标本进行抗体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以核酸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ELISA法和胶体金法的检验效能。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ELISA法和胶体金法检测2019-nCoV IgM 检出率均为20.97%,2019-nCoV IgG检出率分别为 43.55%、35.48%。不同采样时间ELISA法和胶体金法检测2019-nCoVIgM 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采样时间间隔≤7 d时,两种检测方法对2019-nCoV IgG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P=0.02),ELISA检出率(26.47%)高于胶体金法(5.71%)。通过对比不同发病-采样间隔发现,无论是ELISA法还是胶体金法,在一定时间内,间隔时间越长,2019-nCoV IgM和IgG检出率越高。以核酸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检测 IgG和IgM时,ELISA法和胶体金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LISA法与胶体金法检验效能相当,两者特异度高,但灵敏度上都存在局限性,不建议用于筛查,可以作为确诊的补充诊断手段或应用于聚集性疫情溯源。
  • 毛增辉, 谢舜, 谢国容, 吴贤玲, 黄金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783-7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COVID-19)是近期流行的一种新发传染病,已造成大量人员感染,其中包括医务人员。为预防生殖医学的医院感染,有效降低新冠肺炎在生殖专科机构传播的风险,通过查询相关文献、指南和规范等,并结合生殖医学特点,制定生殖医学有关的临床区、手术室和实验室及相关人员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
  • 徐军, 李静娟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787-7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焦作市首起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做好疫情防控。方法 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规定,采集患者痰液和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病例分类判定。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起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调查具体传播途径,追踪排查密切接触者,并及时落实相关防控措施。结果 该起聚集性疫情中首发病例W没有明确流行病学史,16 d前病例W的儿子Z曾在邻市与确诊病例S有多次密切接触,结合Z的核酸检测结果、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两人间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构成一起聚集性疫情。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可通过密切接触等途径引发家庭内聚集性疫情。要加强家庭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和重点人群管控,避免家庭聚集性疫情发生和传播。
  • 论著
  • 丁贤彬, 杨弦弦, 焦艳, 许杰, 舒强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790-7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庆市伤害死亡及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开展伤害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收集分析2012—2018年重庆市伤害死亡个案(ICD-10编码: V01-V99,W00-W99,X00-X99,Y0-Y98),采用SPSS 25.0 统计分析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顺位、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with premature death, YLLs)、残疾所致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s)、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趋势变化采用曲线估计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其统计学差异采用t检验。结果 重庆市伤害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由2012年的55.73/10万、47.63/10万下降到2018年的45.09/10万、35.99/10万,APC为-3.92%与-5.26%,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4.47,P<0.05)。历年伤害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均P<0.05),农村高于城市(均P<0.05)。历年死亡率居前六位伤害分别是跌倒、道路交通事故、自杀、溺水、中毒、意外窒息。伤害的每千人早死所致的YLLs、YLDs、DALYs分别由2012年22.64千人年、6.45千人年、29.09千人年下降到2018年的14.70千人年、4.19千人年、18.89千人年,APC分别为-7.60%、-7.78%、-7.60%,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0、8.10、6.79,均P<0.05)。结论 重庆市伤害死亡率与疾病负担呈下降的趋势,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应重点针对男性、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伤害、跌倒开展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 史庭筠, 禄韶华, 魏琳颜, 王志龙, 张静, 李欣娜, 薛红丽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794-7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6—2018年兰州市七里河区居民主要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变化趋势,为制定疾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兰州市七里河区居民全死因监测数据及常住人口信息等资料,运用Excel 2010、SPSS 19.0软件,计算该地区居民主要死因顺位及死亡率变化趋势、潜在减寿年数、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结果 2016—2018年兰州市七里河区居民年平均死亡率为639.13/10万,男性为 741.19/10万,女性为 534.92/10万,男、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χ2=235.718,P<0.05);前五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伤害;总人群及男性人群死亡率有下降趋势(P<0.05),总人群中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男性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有下降趋势(P<0.05),总人群中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死亡率有上升趋势(P<0.05);0~<15岁、15~<35岁、35~<65岁、65~岁年龄组首要死因分别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伤害、肿瘤、循环系统疾病;PYLL前五位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AYLL前五位是伤害、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是2016—2018年兰州市七里河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死亡率有上升趋势。
  • 蔡亚男, 刘世友, 魏亚梅, 韩旭, 韩占英, 张艳波, 许永刚, 齐顺祥, 李琦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798-8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河北省2011—2018年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8年河北省输入性登革热发病情况及病例个案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8年河北省共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54例,以轻型病例为主,无死亡病例。除2月外,全年均有病例输入,5—10月为高峰(占72.22%)。报告地区以保定和石家庄为主(59.26%);男女比为6.71∶1,20~49岁年龄组占85.18%,职业分布以农民(20例,占37.04%)最多。48例有明确输入来源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分别来源于亚洲(36例,75.00%),非洲(10例,占20.83%)、大洋洲(2例,占4.17%)。境内输入广东省和湖南省各1例,病例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的中位数为6.7 d。临床诊断病例19例,实验室确诊病例35例。结论 河北省2011—2018年登革热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呈波动上升趋势。防控重点在于输入性病例的发现和报告能力,发现病例及时处置,防止登革热的局部暴发流行。
  • 李欣, 俞佳莉, 乔雪飞, 吴佳瑾, 安娜, 夏瑜洁, 吴健灏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01-8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及食源性疾病中沙门氏菌的发病率,探讨食品与食源性疾病的相关性,为更好的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离培养方法及生化实验进行沙门氏菌检测鉴定,并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学试验及PFGE方法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80件生禽肉中检出沙门氏菌21株,阳性率为26.3%;60件生畜肉中检出4株,阳性率为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85,P=0.002)。采集1 230件腹泻患者肛拭子,检出沙门氏菌80株,阳性率为6.5%,沙门氏菌血清型以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食品和患者肛拭子中检出的沙门氏菌都对AMP、NAL、SUL、STR耐药比较严重,而对CAZ、CFX、GEN、IMI、AZI、CT、PB、AMI、MEM、KAN都比较敏感,PFGE分子分型结果显示食品与患者中检出的部分沙门氏菌有100%同源性。结论 上海市松江区生禽肉中沙门氏菌污染严重,食品和患者中部分菌株具有同源性,结果提示食品与食源性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 李晓霞, 刘渠, 谢显清, 龙清平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07-8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岗区经性传播感染HIV-1的老年男性病例特征,为解决老年男性艾滋病干预问题提供适当的应对策略。方法 资料来源于“传染病监测系统”,时间截至2019年12月31日,深圳市龙岗区内登记的经性传播感染,年龄≥50岁的男性HIV-1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756名老年男性HIV-1感染病例中,在婚占55.16%(417/756),省外户籍为主,初中及以下的学历占到64.15%(485/756);2010年之后病例报告数大幅上升,晚发现比例高;同性性传播占28.31%(214/756),异性性传播占71.69%(542/756),不同的报告时间(χ2=9.967,P=0.019)、年龄(χ2=23.990,P<0.001)、文化程度(χ2=42.957,P<0.001)、婚姻(χ2=6.928,P=0.031)、户籍(χ2=11.586,P=0.021)、职业(χ2=38.624,P<0.001)、性病史(χ2=29.545,P<0.001)、发现途径(χ2=137.172,P<0.001)、病程阶段(χ2=6.539,P=0.011)、是否接受CD4检测(χ2=18.268,P<0.001)等因素在同性和异性性传播方式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男性HIV-1感染病例快速增多,相关因素较为复杂,应该引起关注,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HIV-1的蔓延。
  • 马争, 彭建梅, 钟明浩, 王治华, 陈满连, 蔡木蔚, 董晓蕾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10-8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员工接触1-溴丙烷(1-bromopropane,1-BP)后,尿总溴、N-乙酰-S-(正丙基) -L-半胱氨酸[N-acetyl-S-(n-propyl)-L-cysteine,AcPrCys]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 检测一家光学玻璃制品公司清洗车间和对照车间员工一周内工作第1 d(W1)、第2 d(W2)、第4 d(W4)、第6 d(W6)班前和班后尿总溴和AcPrCys浓度,运用秩和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时间-浓度曲线图。结果 工作场所空气中1-BP浓度为45.6 mg/m3情况下,尿总溴检测浓度,对照组在32.8~948.1 μg/L之间,清洗组在127.6~3 937.0 μg/L之间。除W1班前,清洗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班前和班后尿总溴浓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AcPrCys检测浓度,对照组在4.0~12.8 μg/L之间,清洗组在15.0~3 823.1 μg/L之间,清洗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班前和班后尿AcPrCys浓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尿总溴浓度检测范围较宽,清洗组尿总溴水平W4、W6班前浓度低,班后浓度高趋势明显,两者波幅最高达2.9倍。对照组尿AcPrCys浓度检测范围窄,清洗组波动较大,自W2开始班前班后浓度基本趋于稳定,两者波幅最高达1.6倍。结论 尿总溴、AcPrCys均可反映1-BP体内代谢情况,尿AcPrCys作为1-BP内接触生物性标志物更有特异性和敏感性。
  • 刘伟, 林蓉, 刘伟佳, 熊莉华, 陈思宇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14-8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窝沟封闭预防儿童第一恒磨牙龋齿的效果。方法 通过电子检索2009—2019年公开发表的窝沟封闭预防儿童第一恒磨牙龋齿的相关文献,根据循证医学方法建立纳入和排除标准并筛选文献,采用R3.6.1和metafor 2.1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4篇,涉及研究牙数122 180颗,其中封闭组牙数72 746颗,对照组49 434颗。窝沟封闭后第1、2、3年随访结果显示,封闭组患龋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年的合并RR值分别0.12、0.19和0.26。结论 窝沟封闭对预防5~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龋齿效果明显。
  • 夏慧, 李海涛, 于传宁, 刘晓玲, 宁洁, 李慧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18-8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深圳市龙华区的糖尿病社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等方法初步确定指标体系框架,运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筛选最终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0.9%和100.0%;专家权威系数Cr为0.7564;三级指标的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W分别为0.611、0.594和0.546(P<0.001),具有较好一致性;筛选出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32个。一级指标中过程指标的权重最高,为0.400,其次为结果指标,为0.350。三级指标中,药品配备种类和糖尿病相关知识权重最高,分别是0.093和0.072。结论 本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较好,建立的糖尿病社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政策制定者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提供参考。
  • 张小妮, 杨志宏, 王敬如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21-8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文探究秦皇岛地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应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选择秦皇岛地区3个社区作为调查点,选择2015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符合纳排标准的1 133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视网膜病变情况,采用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DR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1 133例T2DM患者中,DR发病率为19.24%(218/1 133),其中非增殖性DR发病率为13.15%,增殖性DR发病率为6.0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OR=2.824,95%CI:2.254~3.537)、学历-初中及以下(OR=1.169,95%CI:1.106~1.235)、居住地-郊县(OR=3.102,95%CI:1.867~5.153)、内眼手术史(OR=5.124,95%CI:2.637~9.959)、糖尿病病程(>10年) (OR=2.782,95%CI:2.468~3.135)、高血压(OR=2.726,95%CI:1.453~5.115)及空腹血糖(>6.11 mmol/L),(OR=3.146,95%CI:2.491~3.972)等7项指标是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秦皇岛地区1 133例T2DM患者DR患病率为18.65%,年龄(≤60岁)、学历-初中及以下、居住地-郊县、内眼手术史、糖尿病病程(>10年)、高血压及空腹血糖(>6.11 mmol/L)等因素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研究有望应用于指导、预测及干预治疗T2DM患者DR,降低DR发生率,改善T2DM患者视力水平。
  • 汪金鹏, 王小丽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26-8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2011—2018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乌鲁木齐市2011—2018年孕产妇死亡情况、主要死因和孕产期保健服务情况进行描述,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011—2018年乌鲁木齐市死亡孕产妇39例,孕产妇死亡率从2011年15.9/10万下降到2018年6.6/10万,死亡原因前三位分别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症、羊水栓塞。孕产妇死亡率与住院分娩率和产前检查率呈负相关,住院分娩率是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要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加强孕产妇高危预警和分级管理、提高基层人员技术水平、保证妇幼保健服务质量。
  • 王震宇, 倪莹青, 傅洁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29-8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长宁区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为有效地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长宁区一个建筑工地,所有务工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匿名自填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防治核心知识、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的了解。结果 艾滋病核心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1.40%,知晓程度较高的人群为男性(OR=2.92,95%CI:1.73~4.93)、“有配偶/性伴”(OR=3.19,95%CI:2.08~4.90)、“四川户籍”(与“浙江户籍”相比,OR=2.03,95%CI:1.14~3.59),知晓程度较低的人群为“31~岁”年龄组(与“51~岁”年龄组相比,OR=0.47,95%CI:0.23~0.97)、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和“初中”的人群(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OR小学及以下=0.50,95%CI:0.27~0.91;OR初中=0.36,95%CI:0.21~0.61)。对艾滋病的经性、血液、共用针具和母婴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1.16%,88.02%,80.35%和68.49%;对“蚊虫叮咬”、“共用牙刷、剃须刀”,“一起吃饭”和“共用游泳池、浴缸”等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非传播途径存在一定误区,回答正确率分别为30.81%,51.05%,59.77%和43.95%。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现象普遍存在,55.70%的对象不愿意和艾滋病患者继续交往,62.33%的对象对艾滋病患者感到恐惧,不同知识知晓程度对患者的歧视程度不同(P<0.05)。结论 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尤其对日常生活接触的非传播途径;对艾滋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应结合外来务工人员特点,开展针对性宣传,提高知晓率,降低歧视。
  • 王文婷, 莫爱红, 张艳萍, 哈文静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34-8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银川市城区中学生高度近视流行现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在非睫状肌麻痹情况下对银川市中学生的眼屈光状态指标进行采集,同时对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各年级学生共检查5 951人(11 902眼),近视眼的检出率为73.71%(8 773眼),其中高度近视检出率为11.12%(1 324眼);正视眼检出率为24.68%(2 937眼)。初中生高度近视检出率为8.09%(612眼),高中生高度近视检出率明显高于初中生,为16.41%(712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300,P=0.000)。女生高度近视检出率为12.06%,高于男生高度近视检出率为10.18%(χ2=48.431,P=0.000);右眼高度近视为700眼(5.88%),左眼高度近视为624眼(5.24%)(χ2=10.809,P=0.001)。中学生高度近视平均屈光度为(-7.57±1.38)D,其中初中生为(-7.48±1.25)D、高中生为(-7.65±1.47)D、中学生平均屈光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59,P=0.068)。经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家族史及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与学生近视程度存在关联,各因素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学生高度近视构成呈随年级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性别、家族史及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是学生近视形成及近视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应在高度近视的形成过程中进行监控和医源干预。
  • 朱亚丽, 权丽丽, 张彦梅, 曲丽霞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38-8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女性尿失禁患者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调节作用,为降低尿失禁患者的抑郁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9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妇科诊断为尿失禁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抑郁自评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结果 225例研究对象中,检出抑郁症状72例(32.0%),高龄、病程长、肥胖、离婚和丧偶、有抑郁家族史的患者抑郁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平均得分48.38.2,领悟社会支持平均得分为59.58.7,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2.16.3;领悟社会支持(β=-0.251,P=0.002)和自我效能感(β=-0.324,P<0.001)对抑郁均呈负向作用,P<0.001),自我效能感在尿失禁患者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中存在增强型调节作用(β=-0.114,P=0.020)。结论 女性尿失禁患者中抑郁检出率高,在提高其社会支持的前提下,同时提高自我效能,可进一步降低患者抑郁水平。
  • 赖立, 王彩, 陈德娟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42-8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产妇产后抑郁对婴儿喂养方式及婴儿体重的影响,探讨产妇产后情绪干预对策,提升母婴健康。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2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8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ale,EPDS)于产后4周对产妇实施EPDS调查,EPDS评分≥13分产妇设为观察组(38例),EPDS评分<13分产妇设为对照组(42例),分别于产后4周、8周、12周、16周跟踪收集两组产妇泌乳情况(泌乳量、母乳喂养次数)、喂养方式、新生儿体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4周、8周、12周、16周泌乳量、母乳喂养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8周、12周、16周纯母乳喂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4周、8周、12周、16周婴儿体重增长重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妇产后抑郁情绪降低产妇乳汁分泌量、喂养婴儿次数及纯母乳喂养率,降低婴儿体重增长速度,不利于婴儿健康成长,产前应加强孕妇情绪相关健康知识宣教,产后应加强产妇心理干预以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 调查研究
  • 陈欢, 旷燕飞, 李俊华, 余美文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46-8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湖南省麻风村运行现状,为加强麻风村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走访湖南省仍在运转的麻风村,对住村休养员及工作人员采用统一问卷调查,运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尚有28家麻风村仍在运转,共收治休养员434人,其中治愈留村者400人(占92.2%),现症患者34人(占7.8%);发生2级畸残者318人(占73.3%);丧失劳动能力者277人(占63.8%);麻风村工作人员96人,工作满意度为54.2%;新扩改建的四家麻风村计划收治750名休养员,实际收治休养员160人。结论 今后麻风村的工作重点是住村休养员的医疗康复工作,应加强多部门协调,继续完善麻风村保障措施,提高麻风村工作人员的待遇及生活条件,稳定麻风防治人员队伍。
  • 傅飞霞, 张炀垒, 吴解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49-8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2018年店口镇成人肥胖流行现状,并探讨其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5月—2019年2月应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店口镇3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的18~69岁成年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并对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测量。结果 共调查店口镇18~69岁成年居民4 896人,其中超重、肥胖、腹型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5.00%、16.20%和39.95%。男生超重、肥胖、腹型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段、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超重、肥胖、腹型肥胖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检出高血压患者982例,患病率为20.06%。以高血压患病率为因变量,以研究对象的肥胖状况及人口学特征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高血压家族史、BMI、腹型肥胖与高血压患病存在密切相关性(P<0.05);在校正年龄、受教育程度及高血压家族史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1.934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6.012倍,腹型肥胖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是正常体型者的4.089倍。结论 店口镇成人居民超重肥胖状况不容忽视,高血压处于较高流行水平。超重和肥胖是影响该地区成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的重要危险因素,针对肥胖流行特点进行高风险人群干预。
  • 赵紫平, 邓高焱, 冯丹, 唐晓林, 陈安基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53-8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作为特殊营养底物的肠内营养支持对结核患者免疫与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湖南省胸科医院2019年1—12月在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下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抗结核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抗结核治疗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血浆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的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共有83例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研究组43例,对照组40例。两组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各项指标(CD4+%、CD8+%、CD4+/CD8+)以及DAO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各项指标(CD4+%、CD8+%、CD4+/CD8+)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后外周血DA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应用谷氨酰胺作为特殊营养底物的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肺结核患者肠屏障功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 范幸, 龙玲, 聂雪晴, 樊小兰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55-8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子宫全切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的身心康复。方法 筛选患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单纯子宫全切术的住院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次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术前及术后5 d由专业心理治疗师进行一系列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不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1 d、术后3个月和术后半年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两组术前SDS、SA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SDS、SAS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DS:F=273.336,P<0.05; SAS:F=233.96,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DS:F=260.801,P<0.05; SAS:F=153.61,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两组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在心理功能、社会交往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个月,干预组在总体生活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21,P<0.05)。干预组组内比较,总体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F=10.9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心理功能、独立性、社会交往领域有显著改善(均P<0.01)。对照组组内的比较,总体生活质量显著下降(F=16.9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独立性、社会交往领域有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 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均处于较高水平,在围术期运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健康教育、认知治疗等心理干预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社会和家庭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 沈明辉, 刘俊涛, 吴中东, 曾云龙, 黄影霞, 王建华, 陆亮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59-8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佛山市高明区中小学校教室采光照明基线数据,为改善学校教室环境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佛山市学校卫生综合评价工作方案》的要求,于2018—2019年对高明区40所中小学校共240间教室环境进行现场监测和分析。结果 教室朝向合格率为85.00%,采光方向合格率为72.08%,采光系数合格率为95.83%,窗地面积比合格率为97.08%,黑板反射比合格率为63.75%,后墙壁反射比合格率为56.25%;控照式灯具合格率为19.17%,灯桌间距合格率为100.00%,灯管垂直黑板面布置合格率为63.33%,课桌面平均照度合格率为10.00%、黑板面平均照度合格率为0.42%。结论 佛山市高明区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现状不容乐观,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尽快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教室采光照明环境。
  • 杨国枝, 朱莉平, 徐秀娟, 王效军, 邹娴, 宋天成, 郑柳瑜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61-8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妊娠期妇女焦虑和抑郁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上提供个性化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孕妇保健卡并准备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利用抑郁自评症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422例孕妇,焦虑的总体发生频率为13%,其中轻度焦虑发生频率为9.7%,中度焦虑发生频率为3.1%,严重焦虑发生频率为0.2%;轻度抑郁发生频率为0.2%,未发现中度及严重抑郁者。不同年龄间孕妇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胎次和家庭收入间孕妇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惠州市孕妇妊娠期存在焦虑等不良情绪,文化程度较低、胎次较高和家庭收入较低为孕妇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孕妇围产期应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专业的心理疏导,有助于减少孕期焦虑的发生。
  • 郑敏, 杨梨丽, 曹文杰, 姚永明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64-8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贵州省美沙酮门诊运行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改善门诊的状况。方法 2018年1月通过问卷调查及定性访谈相结合方式了解门诊的整体运行现状;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上报的数据对病人脱失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的5个门诊的工作经费大部分来自中转支付项目,工作人员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95.0%、50.0%工作人员上一年未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e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相关培训,调查期间门诊的日均服药人数最少为17人、最多为190人; 调查门诊的脱失情况,脱失率为41.4%(455/1 098),其中249人能联系上了解其脱失原因,其中因偷吸而被强制隔离戒毒的占72.3%(180/249)、转诊的占12.0%(30/249);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注射过毒品(OR=1.370)、共用针具(OR=1.749)、骑摩托车/自行车(OR=2.288)是造成病人脱失的影响因素。结论 门诊工作人员普遍年龄结构偏大、学历、职称偏低,部分门诊日均服药人数少,相距较近的门诊可以考虑进行资源整合。门诊病人脱失情况严重,建议后续应提升门诊人员的管理能力、专业技能,加强与公安禁毒部门的沟通协调,针对有注射毒品、共用针具史以及骑摩托车/自行车病人加强心理支持和沟通,减少服药病人的脱失。
  • 李丽, 杨云, 徐丹丹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67-8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洪山区某职业学院发生的一起耐药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进行分析,探讨进一步完善学校结核病防控的相关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学生结核病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按照规范,对该职业学院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进行疫情筛查和处置工作。结果 该疫情发现8例肺结核患者,其中4例为耐药肺结核。7例均为1701班,罹患率为14.89%。结核菌素(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试验筛查密切接触者发现首发病例所在1701班学生的强阳性率34.09%,其他班级为5.84%,教职工为0.00%,1701班级强阳性率高于其他班级和教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2,P<0.01)。结论 本起聚集性疫情发生原因主要有:首发病例就诊延迟,学校宿舍环境卫生差、空气流通不良,潜伏感染者的预防性服药效果差,学校无医务室、未配备校医。
  • 李想, 李群, 康孟杰, 王爽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70-8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医院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应急知识、应急态度水平。方法 2020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抽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1 043名医院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应急知识与应急态度情况,并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应急知识与应急态度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043份,有效回收967份,回收率为92.71%。研究对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得分为(55.27±8.31)分,其中各条目平均分为(3.41±0.71)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高水平者203名(17.26%),中水平者597名(61.74%),低水平者167名(20.99%)。应急能力三维度中,应急知识掌握能力得分最低,急救能力得分最高。调查对象应急知识得分为(64.43±9.57)分,其中各条目平均分为(3.32±0.68)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高水平者135名(13.96%),中水平者612名(63.29%),低水平者220名(22.75%)。应急知识四维度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得分水平最低,灾害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与应对措施得分最高。调查对象应急态度得分为(35.81±5.57)分,其中各条目平均分为(3.45±0.81)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态度高水平者222名(22.96%),中水平者603名(62.36%),低水平者142名(14.68%)。应急态度四维度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我评价得分水平最低,个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受训态度得分最高。通过对研究对象应急能力、应急知识与应急态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除了应急态度中心理反应维度外,应急知识、应急态度各维度与应急能力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医院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应急知识与应急态度的水平不高,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培训与演练,以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 桑乃华, 刘菲, 尹小兵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74-8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人骨骼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人骨骼健康提供指导方案。方法 选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静安区1 680名65岁以上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影响因素。结果 此次共调查1 950名65岁及以上老人,回收有效问卷1 680份,应答率为86.15%。1 680例研究对象中,骨密度分级:骨质正常515人,占30.65%;骨质减少664人,占39.52%;骨质疏松501人,占29.8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情况与年龄、性别、糖化血红蛋白、随机血糖、饮食习惯、吸烟情况和尿酸关系密切(χ2=492.876、182.670、115.213、72.501、21.239、183.143、41.279,P均<0.001)。以骨质疏松发生情况为因变量,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女性,高龄、糖化血红蛋白异常、尿酸异常、随机血糖异常、不均衡饮食及吸烟均为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发生情况与年龄、性别、糖化血红蛋白、随机血糖、饮食习惯和吸烟情况有关,提示应针对不同特征的老年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改善措施。
  • 李艳, 谌阿璟, 朱岸平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77-8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慢性三氯乙烯中毒对患者生化指标影响,探讨对人体肝脏及皮肤损害的情况。方法 收集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预防保健所进行职业体检人中慢性三氯乙烯中毒者资料,调查患者的职业情况,检测ALT、AST、TBiL、DBiL、IBiL、Cr六项指标,并对皮肤损害的情况进行处理。结果 患者共9人,直接接触的患者6人,间接接触的患者3人,患者工作场所三氯乙烯浓度均超标。所有患者肝功能指标均有升高。6例表现为剥脱性皮炎,2例表现为重症多形红斑,1例表现为轻型多形红斑的表现,无其它器官的不良反应。结论 三氯乙烯中毒能引起肝功能损害及皮肤损害。高浓度三氯乙烯工作场所要采取有效的通风排气等防护措施,工人要加强个人防护。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 徐颖华, 李喆, 杜宗利, 辛晓芳, 叶强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79-8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分析Leptospira alstoni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基因型。方法 应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研究仅在我国分离发现的三株Leptospira alstoni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基因型,并与MLST数据库收录的当前中国流行血清群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成功将三株菌株7个管家基因扩增出来,基因测序结果通过与MLST数据库比对,发现这三株菌株MLST结果并不能匹配数据库中已有MLST基因型,表明这三株菌株具有三种不同的MLST基因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这三株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形成一个独立的进化分析,与当前在中国流行的七种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血清群明显不同。结论 发现三种不同致病性钩端螺旋体MLST基因型,这些结果为未来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分子分型、溯源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 邓中华, 熊艺灿, 谭超超, 陈杰, 王璐, 曹友德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81-8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纳米银对多重耐药菌的抑菌效果。方法 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准菌株和耐甲氧西林菌株,大肠埃希菌的标准菌株和产ESBLs菌株悬液并与终浓度80、100、120、140 mg/L四个浓度纳米银溶液混合处理,分别于处理前和处理后10、20、30、40 min取混合菌液培养,计数菌悬液菌落数,分析纳米银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四种菌株的抑菌率。比较纳米银溶液对不同种细菌之间,同种耐药菌株和标准菌株之间的抑菌率差别,分析纳米银的抑菌效果。结果 纳米银溶液浓度120 mg/L时,作用30 min就能完全抑制0.5麦氏浊度的所有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和产ESBLs菌株,而完全抑制0.5麦氏浊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和耐甲氧西林菌株需要纳米银溶液浓度120 mg/L作用40 min或140 mg/L作用30 min。120 mg/L浓度纳米银处理20 min对大肠埃希菌标准株的抑菌率为(72.42±5.50)%,高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的抑菌率(55.67±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 P=0.000)。纳米银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的抑菌率为(71.51±5.56)%,高于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抑菌率(53.78±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1, P=0.000))。纳米银抑菌率在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和产ESBLs菌株之间,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和耐甲氧西林菌株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银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抑菌能力高于革兰氏阳性球菌,而对同种菌的耐药和敏感菌株的抑菌能力无明显性差异。
  • 焦月琴, 赵云峰, 刘小壮, 闫彩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84-8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肝癌患者外周血γδ T细胞及其2个不同亚型,即Vδ1 和Vδ2 T细胞比例和功能的变化,探讨γδ T细胞及其2个不同亚型,即Vδ1 和Vδ2 T细胞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2019年1月5日—11月31日在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肝癌患者外周血,同期收集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作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照组和肝癌组外周血中γδ T细胞、Vδ1 T细胞和Vδ2 T细胞的比例;通过抗体扩增能力检测对照组外周血和肝癌组外周血γδ T细胞、Vδ1 T细胞和Vδ2 T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照组和肝癌组外周血扩增Vδ1 T细胞表面Foxp2表达情况;通过增殖实验检测对照组和肝癌组外周血扩增Vδ1 T细胞的免疫抑制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照组和肝癌组外周血扩增Vδ2 T细胞分泌TNF-α情况;通过杀伤实验检测对照组和肝癌组外周血Vδ2 T细胞对肝癌细胞系Hep G2的杀伤能力。结果 肝癌患者外周血中γδ T细胞和Vδ2 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而Vδ1 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肝癌组外周血的Vδ1 T细胞表现出更强的增殖能力(P<0.01),而Vδ2 T细胞的增殖能力有所降低(P<0.01)。肝癌组外周血扩增Vδ1 T细胞表达更高水平的Foxp3,且表现出更强的抑制功能(P<0.01)。肝癌组外周血扩增Vδ2 T细胞TNF-α分泌能力和对肝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中Vδ1 和Vδ2 T细胞比例失衡和功能的改变可能与肝癌的免疫逃逸相关。
  • 方法研究
  • 许俐颖, 秦国友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89-8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ARIMA模型和指数平滑法对我国北方流感样病例的预测效果,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我国北方2012年第1周—2018年第17周的每周流感样病例比例数据拟合建立ARIMA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预测 2018年第18周—2019年第17周的流感样病例比例,对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 ARIMA最优模型为ARIMA(0,1,1)(2,1,0)52,预测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0.57%、8.98%、0.34%;指数平滑法的最优模型为简单季节性模型,预测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83%、15.24%、0.55%。结论 ARIMA(0,1,1)(2,1,0)52模型预测精度更高,可用于我国北方流感样病例的短期预测。
  • 综述
  • 姜楠, 李玉艳, 武俊青, 周颖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7): 893-8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7.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母亲抑郁是指孕期或产后发作的非精神病性抑郁障碍。母亲抑郁不仅会引起孕产妇的躯体和精神症状,还会对子代发育造成影响。许多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孕产妇抑郁影响胎儿宫内发育,还会引起儿童的内化和外化障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甚至与成年期的精神状态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母亲抑郁与新生儿结局和儿童的认知、行为、情绪、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探索母亲抑郁与儿童发展的关联,并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