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05-15
  

  • 全选
    |
    专题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刘子言, 高立冬, 胡世雄, 罗垲炜, 肖洁华, 赵善露, 曾舸, 戴志辉, 杨浩, 孙倩莱, 张恒娇, 邓志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13-5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就诊及诊断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南省2020年2月13日前报告的69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就诊及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指标为病例发病-首诊、首诊-诊断疑似、诊断疑似-确诊、发病-入院时间间隔。结果 湖南省697例确诊病例的发病-首诊、首诊-诊断疑似、诊断疑似-确诊、发病-入院的间隔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1、0、3 d;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例发病-首诊、首诊-诊断疑似、诊断疑似-确诊的间隔时间不断缩短(P<0.05);重型病例的首诊-诊断疑似、发病-入院间隔时间长于普通型、轻型病例(P<0.05)。结论 加强防控工作能有效提高病例就诊和诊断的及时性;进一步可减少重型病例的发生。
  • 赵善露, 高立冬, 罗垲炜, 湛志飞, 肖洁华, 黄超洋, 曾舸, 戴志辉, 刘子言, 孙倩莱, 张恒娇, 杨浩, 胡世雄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17-5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湖南省195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湖南省195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5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发病696 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事件数位居前三的是长沙市(51起)、岳阳市(31起)、邵阳市(22起)。疫情起数、发病数在1月31日均达到高峰。男女性别比1.02∶1;平均年龄44.7岁,其中15岁以下儿童42例(6.3%);无症状感染者55例(8.28%);病例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占79.5%。仅发生一代病例的事件为28起(14.4%),二代病例的事件154起(79.0%),三代病例的事件10起(5.1%),四代病例的事件3起(1.5%)。一代病例与二代病例代际间隔平均为6.2 d(95%CI:5.1~7.3),中位数5.0 d。家庭暴露聚集性疫情续发率范围0.7%~100%,中位11.8%;医疗机构续发率范围0.9%~20.0%,中位6.9%。127起(65.1%)为湖北输入型疫情。696例聚集性病例中,268例(38.5%)为首代病例,387例(55.6%)为二代病例,32例(4.6%)为三代病例,9例(1.3%)为四代病例。事件暴露方式多种多样,184起有同住暴露,185起有同车暴露,118起有聚会暴露,149起有聚餐暴露,165起有交谈暴露,8起有会议培训暴露。结论 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家庭,应关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处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 刘卫, 周虹, 陈伟华, 胡雅梦, 何德彪, 黄军校, 陈柏塘, 郑文, 谭徽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21-5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预防控制类似疫情的发生和扩散提供经验。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起聚集性疫情传染来源、发生及传播过程进行描述分析,采用RT-PCR法对采集的呼吸道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该聚集性疫情由在深圳感染后返乡的病例引发,继而引起其他3位家庭成员感染发病,另2位儿童家庭成员未感染。除家庭密切接触者有发病外,其他18名密切接触者均未感染。传染源是经检测密切接触者才发现。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易形成家庭内传播,主要经人际间密切接触而传播;及早筛查密切接触者和发现轻型病例传染源,有利于防止疫情蔓延和流行。
  • 曾希鹏, 谢朝梅, 谢燕湘, 黎雅娟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24-5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常德市7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及核酸检测结果,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收集2020年1月24日—2月19日确诊的7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资料,结合核酸检测结果,采用回顾性研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9例确诊病例中男41例,女38例,男女比1.08∶1;年龄分布22~81岁,≥50岁35例(44.3%);澧县病例最多(26例),占32.9%,武陵区次之(22例),占27.8%,两地合计48例,占60.8%;有武汉及湖北旅居史48例(60.8%),确诊的前20例均有武汉及湖北旅居史;发病至入院平均4.20 d,3 d内入院43例(54.4%),7 d后入院14例(17.7%);入院至确诊间隔时间平均2.37 d,入院2日内确诊58例(73.4%);截至2月19日已有49例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15.88 d,50岁以下33例(67.4%);9例重症病例男女比8∶1,50岁以上7例,有武汉及湖北旅居史6例;核酸检测结果1ab基因Ct值19.25~39.34,平均31.25,N基因Ct值18.78~39.20,平均31.53。结论 男女病例发病无性别差异。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分布以澧县、武陵区两地占多;早期病例多具有武汉及湖北旅居史;核酸检测结果各组间均无差异;重症病例以中老年男性为主。
  • 陈水连, 周银柱, 张恒, 谢知, 宋丽新, 段陈林, 张锡兴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27-5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长沙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长沙市2020年1月1日—3月6日期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1月1日—3月6日期间长沙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242例,重症率15.70%;长沙市每日报告确诊病例数自2月3日以来整体呈下降趋势。209例出院病例的住院天数为5~37 d,平均住院天数为(16.91±7.32)d;发病以30~50岁年龄组为主(23.95%),50岁以上人群的重症率最高(26.26%, χ2=14.124,P=0.001),职业以家务及待业(16.53%)和离退人员(15.70%)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65.70%)、干咳(41.74%)和乏力(33.06%)。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数虽呈下降趋势,但随着人员流动的增加,需加强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反弹。
  • 专题报道-食品安全
  • 陈惠玲, 刘俊华, 张晶, 陈佳璇, 张健, 吴新伟, 白志军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30-5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州市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生化分型、多位点测序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e,MLST)情况和优势序列型。方法 根据国标将79株食品来源蜡样芽孢杆菌进行生化分型,并根据PubMLST网站提供的蜡样芽胞杆菌MLST分型方案,扩增7个管家基因,经测序后,在PubMLST网站上比对获得菌株的序列型,利用eBURST V3和START2和MEGA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广州市食品中的蜡样芽胞杆菌优势序列型为ST26,占16.46%。结论 蜡样芽胞杆菌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
  • 肖贵勇, 马晓曼, 王佳佳, 王焱焱, 赵静, 董晓根, 王玉江, 李洁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34-5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 2012—2018年北京市丰台区食源性疾病事件时空分布,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 Excel 2010 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ArcGIS 10.0分析展示不同街乡镇发生事件数、不同类别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地区分布。结果 2012—2018年北京市丰台区共调查食源性疾病事件68起,发病1 037人,死亡0人。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病高峰集中在 9-10月,其中2012年9月的单月事件数最多,达到7起。2012—2018年调查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中,有72.06%发生在丰台区,以中部地区的花乡和新村街道2个街乡的事件最多。集体食堂、餐饮服务单位和学校为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高发场所,分别占41.18%(28/68)、25.00%(17/68)和16.18%(11/68)。结论 北京市丰台区食源性疾病事件防控应以夏秋季为重点防控季节,关注冬春季节的诺如病毒感染;防控重点场所为集体食堂、餐饮服务单位和学校,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食品安全的健康教育,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率。
  • 刘颜, 何玲玲, 罗赟, 孙雪梅, 童菲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38-5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绵阳市食源性疾病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8年绵阳市报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8年绵阳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事件206起,发病1 257人,死亡4人,平均每起发病6.10人,罹患率为9.57%,病死率为0.32%。食源性疾病事件集中在3季度;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占总事件数的64.56%;致病因素以毒蕈和沙门氏菌污染为主,分别占总事件报告数的39.81%和18.93%。毒蕈和亚硝酸盐中毒成为绵阳市食源性疾病事件头号健康危害因素,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75.00%和25.00%;引发事件因素主要为误食误用。结论 哨点医院在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中充分发挥了监测预警作用,应继续增加哨点医院的数量。同时加强对餐饮场所、农村宴席和学校食堂的监管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开展野生蕈及亚硝酸盐中毒等食品卫生相关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是提高本市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敏感性,开展针对性防控,降低食源性疾病负担的关键。
  • 魏雯, 任婧, 王蓉, 马乐, 王明旭, 高涛, 张丽萍, 曹磊, 李欣欣, 李源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43-5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宝鸡市一起由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并且通过对相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溯源分析,有效控制事件的发展。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疾病分布,建立病因假设。采用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相关因素对疾病产生的影响,找出危险因素。对病例、留样食物、水源开展相关的病原菌分离培养,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对可疑致病菌进行溯源分析。结果 此次事件共搜索到病例68人,罹患率28.33%(68/240),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腹痛、呕吐。期间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出现。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发现鸡腿为引起此次事件的可疑食物。通过实验室检测,在留样食物、患者粪便中均分离出了肠炎沙门氏菌。并通过PFGE分子溯源分析得到鸡腿、患者均为同一株沙门氏菌感染。结论 这是一起由沙门氏菌污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应加强对食物储存、运输、销售的管理工作,防止类似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论著
  • 谢佳新, 丁一波, 张丽, 王缚鲲, 张海谱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47-5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S基因(preS)变异与HBV感染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和67例乙肝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患者的血清HBVPreS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应用MEGA7软件进行序列比对,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PreS基因热点变异与LC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HBV基因组PreS区T3116m(χ2=8.470,P=0.004)、A49m(χ2=4.939,P=0.026)、T53m(χ2=6.683,P=0.010)、A109m(χ2=5.868,P=0.015)及PreS缺失变异(χ2=12.154,P=0.000)与LC发生显著相关。PreS缺失变异在失代偿期LC患者中的频率(63.16%)显著高于代偿期LC患者(31.03%)(P=0.007)。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越大(OR=1.07,95%CI:1.02~1.11)、T3116m(OR=4.18,95%CI:1.39~12.61)、PreS缺失变异(OR=7.20,95%CI:2.09~24.80)是L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BV PreS缺失变异与T3116m是乙型肝炎患者进展至LC的危险变异,还需要大样本人群进行验证。
  • 高金金, 黄建文, 雷倩, 贺健梅, 郑军, 邹潇白, 陈曦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51-5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HIV-1感染者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PPV23)的效果,评价疫苗接种的安全性、保护效果以及成本效益,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电话或者面对面访谈对蓝山县2017—2019年接种过PPV23的145名HIV-1感染者进行调查,收集接种PPV23前后一年内接种者肺炎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相关疾病诊疗信息及费用情况等。结果 145名HIV-1感染者接种PPV23后,患呼吸道疾病和肺炎的发病率等都低于接种疫苗前(P<0.05),但是CD4+T细胞计数没有改变。结论 HIV-1感染者接种PPV23有助于降低HIV-1感染者发生肺部机会性感染,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值得在HIV-1感染人群中推广。
  • 丁彦红, 范俊杰, 聂清, 李琳, 张凤娟, 陈伟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54-5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潍坊市流感样病例与气象因素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整理2017—2018年潍坊市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及气象数据,通过绘制散点图和建立广义相加模型分析气象因素与流感样病例的关系,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不同年龄层人群流感样病例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 潍坊市流感流行高峰主要集中在周均温差为8 ℃~12 ℃、周平均相对湿度为65%~88%、周平均风速为1.50~2.50 m/s的天气条件下。0~15岁人群流感样病例就诊比受周平均气温、周平均气压、周平均相对湿度、周均温差、周平均风速影响显著(r=-0.457、-0.430、0.361、0.337、-0.410,P<0.001);60~岁人群流感样病例就诊比受周平均气温、周平均气压影响显著(r=-0.448、0.401,P<0.001)。广义相加模型显示,周平均风速(RR:0.994,95%CI:0.990~0.996)、周均温差(RR:1.023,95%CI:1.017~1.028)周平均相对湿度(RR:1.003,95%CI:1.001~1.006)均与流感样病例就诊比有相关性。结论 潍坊市流感样病例与气象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 陈阿群, 陈成连, 叶秀华, 何淑冰, 李昕韵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58-5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江门市2012—201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通过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2018年江门市报告的AEFI个案信息和疫苗接种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江门市2012—2018年共报告1 207例AEFI个案,年均增长率为13.45%,全市7个市(区)均有报告,98.76%的个案在48 h内报告,99.46%的个案在48 h内完成调查。男女性别比为1.39∶1,≤1岁占52.86%,AEFI发生在接种后1 d内占91.47%,各年报告发生率为7.20/10万~12.43/10万;异常反应发生率为2.55/10万~3.53/10万。一般反应以发热和局部红肿和硬结为主,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为主,严重异常反应少见。结论 江门市AEFI监测的敏感性逐步提高,达到全国监测方案标准。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和接种后≤1 d,以一般反应为主,严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极低。
  • 邓雨芝, 张秉政, 俞婷, 顿倩倩, 程思宇, 黄黎敏, 杜雅婷, 张甲利, 杨梦彤, 邹宇量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62-5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黄石、荆门地区产后妇女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母乳喂养率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7年12月—2018年3月在湖北省黄石市、荆门市的三所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产妇社会人口特征、孕产相关资料、母乳喂养相关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1 023名产妇纳入分析,平均年龄(29.0±5.7)岁。已婚占98.3%,初产占54.0%,大专及以上学历占53.9%。研究对象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45.5±12.3)分。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当前不存在乳腺问题(B=2.08,P=0.036)、有母乳喂养经历(B=3.62,P<0.001)、家人提供母乳喂养指导或经验(B=3.20,P=0.001)、丈夫支持母乳喂养(B=5.87,P=0.001)及产后30 min内有医护母乳喂养帮助(B=3.02,P=0.003)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更高。结论 产后妇女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可能与其健康状况、母乳喂养经历、社会支持及母乳喂养卫生服务有关。应对产后妇女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加强母乳喂养卫生服务提供,以提高其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促进母乳喂养。
  • 权丽丽, 曲丽霞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66-5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348例EM手术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调查,依据是否发生EM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可能影响因素分布,筛选EM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EM患者术后2年内的复发率为16.7%(58/348);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痛经史(OR=3.080)、既往宫腔操作史(OR=4.183)、后穹窿有触痛结节(OR=3.557)、手术分期(OR=2.096)、术后未用药物(OR=4.518)、术后未妊娠(OR=1.931)等因素为EM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其EM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痛经史、既往宫腔操作史、后穹窿有触痛结节、高手术分期、术后无药物治疗、术后未妊娠等,应采取早期预防措施,降低EM术后复发率。
  • 王长双, 姬艳芳, 赵升, 僧明华, 路明霞, 徐瑾, 叶莹, 张延炀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69-5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河南省2014—2018年度0~14岁儿童流感监测数据及全省流感疫苗接种现状进行分析,为儿童流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对河南省22家哨点医院2014年9月—2018年8月报告的0~14岁儿童流感样病例资料、病原学资料进行分析,利用“河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2014年9月—2018年8月0~14岁儿童流感疫苗接种资料进行疫苗接种分析。结果 河南省2014—2018年4个监测年度0~14岁儿童ILI数及比例分别为129 905例(79.97%)、135 148例(79.56%)、142 653例(80.88%)和181 760例(81.77%)。2014—2016年度流行毒株型以H3亚型和B型为主交替流行,2017—2018年以甲型H1N1型为主,中间穿插H3型和B型Yamagata系。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流感病毒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 244.06,P<0.001)。小年龄组儿童流感(0~8岁)主要集中在冬季(69.42%)、春季(15.86%)和秋季(13.57%),大年龄组(9~14岁组)主要集中在冬季(76.17%)和秋季(14.82%)。河南省2014—2018年0~14岁儿童流感疫苗接种从8月份开始,10月份达到高峰,7—10月份流感疫苗接种量占总接种量的36.09%。结论 河南省2014—2018年度儿童流感流行高峰主要在冬季,优势毒株交替流行,应重视甲型流感病毒对儿童的影响。在秋冬季流感防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及散居儿童春季流感的防控。河南省流感疫苗接种较晚,建议应在10月份完成儿童流感疫苗的全程接种。
  • 穆斌, 刘卫东, 王枫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72-5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西安市1~4岁学龄前幼儿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及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市6个区县,每个区县抽取3个社区及所辖幼儿园的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体格发育评估与问卷调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结果 调查的7 907例儿童中,营养不良儿童303例,营养不良患病率3.83%。多因素分析发现,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有早产(OR=1.629,P=0.001)、低出生体重(OR=1.632,P=0.001)、经常吃零食(OR=1.495,P=0.005)、爱喝甜饮料(OR=1.529,P=0.004)、喜食膨化食品(OR=1.478,P=0.008)、偏食挑食(OR=1.561,P=0.002)、进食速度慢(OR=1.501,P=0.004)、每天睡眠时间≤10 h(OR=1.369,P=0.028),保护因素有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OR=0.707,P=0.028)、每天奶量>500 ml(OR=0.704,P=0.027)、辅食合理添加(OR=0.694,P=0.019)、定期营养监测(OR=0.728,P=0.041)。结论 积极开展营养知识宣传和普及,提倡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定期营养监测是预防儿童营养不良的有力手段。
  • 倪锡河, 阮峰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76-5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回顾性分析珠海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点及趋势,为有效应对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8年珠海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8年珠海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8起,发病5 266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事件89.80%为传染病类,以呼吸道和肠道类为主。报告事件10.20%为食源性疾病,以微生物性为主。传染病类事件,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5月和12月—次年1月。发生场所主要为小学(50.00%)和托幼机构(21.43%)。托幼机构、中小学和职业学院/大学报告起数居首位的病种分别是手足口病(61.90%)、流行性感冒(31.58%/30.61%)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66.67%)。98起事件介入处置时间中位数是7.90 d,持续时间中位数为9.97 d。结论 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关键,疫情持续时间随介入时间长短而受影响,应加强学校疫情早期识别并及时报告,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 刘绮明, 仇绮琳, 郑悦康, 林金思, 吴衍恒, 区金结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80-5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中山市两家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分析其同源性,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3—8月中山市两家医院临床分离的35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法进行16种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并筛选出CRAB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CRAB中的耐药基因并测序确认;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技术对3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3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33株为CRAB,其余2株对16种抗菌药物全敏感。33株CRAB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B均敏感,对米诺环素的敏感率为45.45%,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达80%以上。33株CRAB均携带OXA-51基因,未检测到IMP和VIM基因。35株鲍曼不动杆菌共分为18个PFGE带型;分为A-F 6个聚类型别,A型(9/35,25.7%)和B型(22/35,62.9%)为主要流行克隆株。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可能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医院内存在不同克隆株播散以及同一克隆株在医院间流行播散。
  • 调查研究
  • 王娟, 谢良伊, 张景, 欧阳鹏文, 姜斌, 彭娜, 郑淑娟, 曾玲, 贺蓉, 梁剑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84-5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某院呼吸道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用药及院感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某院2013—2017年送检呼吸道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对阳性培养菌株开展药物敏感性试验,细菌分布及药敏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分离革兰阴性菌前六位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革兰阳性菌前二位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排前四位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为4.1%~11.6%,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肠杆菌,未发现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除对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外,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其中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波动在45%左右,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大于50%。铜绿假单胞菌除存在天然耐药外,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鲍曼不动杆菌,其中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10%。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5年内的耐药率呈持续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4,P<0.05)。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9%,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考拉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呼吸道标本检出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高,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日趋严重。应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流行与传播。
  • 陈剑, 陈洁, 谢知, 黄竹林, 沈琳, 杨人贵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88-5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长沙市大专院校新生接受性与艾滋病知识教育、性态度和性行为现状,为针对性开展新生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9—11月,采用自编网络问卷对长沙市6所大专院校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8.8%的学生在中学阶段首次接受性教育,57.7%的学生父母进行过性教育,20.2%的学生参加过艾滋病相关宣传活动,学校教育是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57.4%)。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0.1%,男生知晓率为77.2%,女生知晓率为82.6%,知晓情况无性别差异(P>0.05)。性行为发生率为15.7%,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57.8%,性观念趋于开放,男生性观念比女生更为开放(P<0.05)。男生(OR=1.833)、生活费高(OR=9.133)、经常吸烟(OR=3.884)、经常饮酒(OR=4.526)、接受一夜情(OR=2.569)更容易发生性行为。结论 大学新生性观念趋于开放,多因素影响性行为的发生,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性教育综合模式,加强学生安全性行为知识和能力。
  • 江艳, 贺莉萍, 黎栋, 孙建华, 李程凌, 邓舒丹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92-5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柿竹园矿区老年人可疑痴呆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68例在柿竹园矿区居住一年以上≥65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筛查,应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可疑痴呆的影响因素。结果 柿竹园矿区268名研究对象,可疑痴呆84人(占31.3%)。受教育程度越高,是可疑痴呆的保护因素(OR=0.71, 95%CI:0.53~0.93)。婚姻状况为不在婚(OR=2.11,95%CI:1.18~3.78)和高龄(OR=1.89, 95%CI:1.23~2.91)为可疑痴呆的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不在婚和高龄老人重点监测,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可疑痴呆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潘丹, 王玲君, 程爱花, 应灵潇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95-5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台州市高校女大学生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的认知及接种意愿影响因素,为接种预防性HPV疫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于2018年1月—2019年8月,对台州市高校11 236例女大学生调查HPV疫苗的认知及接种意愿,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1 236例女大学生中,了解宫颈癌10 726例(95.46%)、了解HPV病毒3 110例(27.68%)、了解预防性HPV疫苗1 753(15.60%);存在预防性HPV疫苗接种意愿8 473例(75.41%),不愿意接种预防性HPV疫苗2 763例(24.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了解宫颈癌(OR=3.196)、知晓HPV病毒感染和宫颈癌有关(OR=1.463)、知晓HPV感染的传播途径(OR=1.593)、知晓预防性HPV疫苗(OR=3.338)、知晓接种预防性HPV疫苗能预防宫颈癌(OR=5.177)、知晓预防性HPV疫苗接种后需接受常规妇科检查(OR=1.938)、知晓预防性HPV疫苗接种最佳时期(OR=2.109)、知晓HPV疫苗不会增加性传播疾病风险(OR=2.028)女大学生接种HPV疫苗意愿更高。结论 台州市高校女大学生对HPV疫苗的认知率较低,但存在较高的HPV疫苗接种意愿,为提高女大学生对HPV疫苗的认知,需要校园定期组织女大学生参加HPV疫苗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活动。
  • 申丹, 肖婧, 田立龙, 张明瑛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598-6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CMPA)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就诊并确诊的154例CMPA患儿,收集患儿一般资料,采用牛奶相关症状量表(Cow's Milk-related Symptom Score,CoMiSS)对患儿就诊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采用Z评分法评估患儿体格发育,采用酶联吸附免疫试验(ELISA)检测血清牛奶蛋白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结果 154例患儿中,以腹泻为首诊症状的最多,有74例(48.05%),其次为便血46例(29.87%),反流或呕吐15例(9.74%),哭闹拒奶11例(7.14%),便秘8例(5.19%),其中有32例患儿合并营养不良(20.78%)。病情以轻中度为主,占79.87%(123/154)。68例患儿在确诊前被误诊(44.16%),以腹泻为首诊症状的患儿在误诊病例中占比最高63.24%(43/68);误诊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比例同样是腹泻最高为82.05%(32/39)。营养不良患儿在误诊病例中占36.76%(25/68),误诊与非误诊患儿中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02,P=0.000)。反流或呕吐患儿CoMiss评分最高(12.33±2.45),便秘患儿评分最低(7.83±3.14);牛奶蛋白特异IgE和总IgE阳性率的比较各症状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泻和便血是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CMPA患儿的主要症状,临床中应严格按照诊断流程辅以科学的检查方法加以确诊,一旦确诊尽快进行饮食管理,减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 黄晚元, 郑铭, 魏选东, 田丹平, 苏珍辉, 刘志雄, 仇君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601-6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报告117例脑瘫患儿近3个月非故意伤害发生情况及生活环境安全性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1日—2019年3月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本信息和过去3个月发生非故意伤害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纳入117例脑瘫患儿,有38例在过去3个月内发生了非故意伤害事件(32.5%)。在38例非故意伤害中,有20例发生在室内(52.6%),8例发生在室外庭院(21.1%);患儿受伤的部位中有16例发生在头颈部(42.1%),17例发生在下肢(44.7%);在35例患儿中有22例跌倒(62.9%),20例发生在父母睡觉、休息等一般休闲活动时(57.1%,);脑瘫女性患儿非故意伤害发生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患儿(χ2=6.105,P=0.013);家庭收入低是脑瘫患儿发生非故意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χ2=13.508,P<0.05)。每天与父母相处时间在2个h以内脑瘫患儿发生非故意伤害的比例明显高于相处4个h以上的脑瘫患儿(χ2=8.076,P=0.018)。居住房屋周围环境陡峭的脑瘫患儿发生非故意伤害的比例明显高于房屋周围环境平坦的患儿(χ2=3.930,P=0.047)。结论 家长应当注意对脑瘫患儿的日常看护,主要应避免跌倒事故的发生。
  • 袁向尚, 王晓冬, 陈位北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606-6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3~6岁儿童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URTIs)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3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rURTIs诊断标准分为病例组(rURTIs患儿)221例和对照组(非rURTIs患儿)214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儿及家庭一般情况,同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患儿血清铁、锌的含量,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出生低体重(OR=1.584)、年抗生素使用次数(≥3次)(OR=2.519)、贫血(OR=2.275)、家庭成员吸烟(OR=3.781)是影响儿童rURTI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OR=0.540)、户外活动时间(≥2 h)(OR=0.429)、血清锌水平(≥79.2 μmol/L)(OR=0.688)是儿童rURTIs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引发儿童rURTIs为多因素共同作用,临床上应积极治疗贫血,补充膳食锌摄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不合理抗生素使用,避免儿童直接或间接接触烟草烟雾,采取多渠道综合管理措施,才能有效控制rURTIs的发生。
  • 黄丽丽, 赵兰静, 吴茵, 潘杰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609-6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女性体检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情况及型别分布特征,为宫颈癌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对2014年12月—2018年10月来华东疗养院体检的3 565例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感染型别鉴定。结果 3 565名女性中HPV感染者为655名,感染率为18.37%,其中单一型别感染为482名,占比73.59%;多种型别感染为173名,占比26.41%。高危基因型HPV感染的前5位型别为HPV52 型3.84%,HPV53 型 2.52%,HPV51 型2.13%、HPV58型1.96%和HPV16型1.51%;低危基因型HPV感染的前3位型别是HPV81型2.16%,HPV43型1.40%和HPV42型1.37%。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17,P=0.037),其中55~59岁组的感染率最高(24.54%),6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率逐渐降低。同时,多种型别感染率最高的是55~59岁组(8.09%),其次是25~29岁组(7.14%)。结论 该地区体检女性高危 HPV感染的常见型别是 HPV52型、HPV53型、HPV51型、HPV58型和 HPV16型,25~29岁及55~59岁的妇女更应予以重视,对阳性患者要加强定期随访。
  • 李丹, 杨研, 徐莉娟, 李德鑫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612-6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广元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免疫情况,找出免疫空白,加强防控。方法 2014、2018年两年分别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每年随机选择1个县区的210名健康人群作为监测对象,采集血标本进行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广元市2014年、2018年健康人群总体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62%和64.29%;两年抗体阳性率均是0~2岁组最低,3~4岁组升高,5~6岁组有所下降,15~岁组、≥20岁组最高;接种两剂次腮腺炎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大于未接种、接种一剂次和接种记录不详人群;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4—2018年广元市共报告腮腺炎病例10 236例,发病年龄段以5~6岁、7~14岁为主,与抗体水平结果相吻合。结论 广元市健康人群腮腺炎抗体水平偏低,应加强重点年龄段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必要时开展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
  • 张梦葩, 高菲, 董潇, 曹代娣, 金佳佳, 王锐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615-6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西安市莲湖区3~6岁儿童乳牙龋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龋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6月期间整群随机选取西安莲湖区10所幼儿园的3~6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和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对所有对象进行龋病检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龋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地区998名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为66.03%,重症低龄儿童龋齿(SECC)占51.90%;龋均为2.89,龋齿充填率为2.81%。低龄龋病儿童(ECC)和SECC的发生率,随患儿年龄升高的线性增加趋势有统计学性意义(均P<0.05)。龋患率最高的牙位为乳磨牙和上颌乳中切牙,上颌呈W型分布,下颌呈倒V型分布。经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368)、含奶瓶入睡(OR=2.273)、经常摄入甜食或含糖饮料(OR=1.873)和睡前进食(OR=1.162)为影响本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家长乳牙保健意识(OR=0.254)、3岁前开始刷牙(OR=0.649)和刷牙频率(早晚刷牙)(OR=0.331)为影响本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西安市莲湖区3~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较高,龋齿充填率低;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含奶瓶入睡、经常摄入甜食或含糖饮料和睡前进食,保护因素为家长乳牙保健意识、3岁前开始刷牙和刷牙频率。应对家长加强乳牙健康知识宣教,提高保健意识。
  • 陈桂萍, 丁晓红, 范林娜, 黄谷青, 蔡彩霞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618-6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妊娠期妇女碘缺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妊娠期妇女碘缺乏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天台县人民医院的810例妊娠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进行妊娠期妇女尿碘检测,分析不同特征孕妇的碘缺乏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期孕产妇碘缺乏的因素。结果810例妊娠期妇女的碘缺乏发生率为30.86%,不同年龄碘缺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9,P>0.05);而不同妊娠史、文化程度、居住地、早孕反应程度、妊娠期合并症、职业、社会支持程度及高碘饮食频率者的碘缺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次妊娠(OR=2.415)、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下(OR=2.647)、居住地为农村(OR=2.529)、早孕反应严重(OR=2.695)、妊娠期有合并症(OR=2.507)、职业为非医学职业(OR=3.042)、社会支持程度较低(OR=2.831)及高碘饮食频率<1次/周(OR=2.585)是妊娠期孕产妇碘缺乏的危险因素。结论 天台县妊娠期妇女的碘缺乏较为突出,且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同时指导碘补充方法,以控制妊娠期碘缺乏的发生。
  • 谢双, 周洲薇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621-6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健康体检者中冠心病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2017年6月—2019年6月浙江医院健康管理中心4 186名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统计冠心病检出情况,并采用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4 186名老年健康体检者中检出冠心病193人,检出率为4.61%。男性94人,检出率为5.90%,女性99人,检出率为3.82%,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34,P=0.002)。年龄≥75岁老年人检出率高达7.05%,但不同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380,P=0.061);经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血压(OR=62.013)、糖尿病(OR=9.994)、血脂异常(OR=33.683)、肥胖(OR=48.521)、饮酒(OR=4.689)、吸烟(OR=15.831)、高脂饮食(OR=22.465)、高糖饮食(OR=31.375)、高盐饮食(OR=7.257)及家族病史(OR=13.229)是老年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浙江医院老年体检者冠心病检出率较高,应采取社区综合干预以降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饮酒、吸烟、高脂饮食、高糖饮食和高盐饮食等危险因素水平,以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 殷黎, 杨平平, 王平文, 彭磊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624-6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凤凰县成年居民高血压病与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的关系,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凤凰县528名18岁及以上居民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描述性分析凤凰县成年居民高血压病现状与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528名调查对象中,高血压的患病人数为121人,患病率为22.92%,治疗率为39.67%,控制率为19.01%。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4.58%,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人群与非高血压人群知晓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P<0.05),高血压患病人群的得分低于非患病人群,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得分对高血压治疗、控制情况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治疗率在年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的控制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凤凰县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比全国低,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偏低,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偏低,应加强居民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健康教育,加强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
  • 龚晴, 张昊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627-6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护理专业学生对抑郁症的知信行情况。方法 问卷调查上海市四所高校1 200名护理专业学生对抑郁症的知信行,采用SPSS 20.0进行相关描述性分析。结果 全部学生均听说过抑郁症,且90%以上均认为抑郁症已经为一个健康问题。45.08%的护理专业学生认为近5年抑郁症逐渐增加,49.92%认为自己可以辨别抑郁症患者;64.58%的学生同意抑郁症的发生存在生化代谢的基础;80%以上的学生认为患者或其家属对抑郁症诊断、治疗方面存在抗拒心理;且70%以上的学生认为临床医生对于抑郁症诊断标准不明确、治疗方法不明确、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85.5%的学生认同照顾抑郁症的价值、护士工作的意义,83.08%认为识别抑郁症是自己的义务、73.42%会建议其接受治疗,但有72.17%的认为工作中识别两种抑郁症有困难。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对于抑郁症知晓率较高,但抑郁症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并不全面,虽然大多数学生认为作为医护人员应能够识别出抑郁症患者,但缺乏专业的培训,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 方法研究
  • 庞丽, 黄华英, 农康, 梁启荣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630-6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编制信效度较好的慢性职业病患者心理需要测评问卷,为慢性职业中毒患者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评估和实施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本文对100例研究对象依据马斯洛需要理论,编制慢性职业中毒患者心理需要测评问卷的45个条目,分别按年龄、性别、总体及各子维度进行测量内在一致性信度的系数,并对该问卷量表的单个条目和总量表内容效度指数值进行评估。结果 通过对100例慢性职业中毒患者的45个条目心理需要测评问卷进行信效度系数测量,结果表明,按年龄、性别、总体案例分别测定该问卷量表的总体及各子维度内在一致性信度的系数值均在0.75以上,该问卷量表的单个条目内容效度系数(I-CVI)均在0.78及以上,总量表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34。结论 本文编制的慢性职业中毒患者心理需要测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为慢性职业中毒患者心理需要及心理治疗满足程度评估提供依据。
  • 卫生管理
  • 包昌琳, 龚德华, 王春婷, 王巧智, 徐祖辉, 张传芳, 范江静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634-6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湖南省县区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服务能力,为完善定点医院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8年6月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全面调查资料,分析结核病定点医院人力资源各项指标构成比,以及患者就诊场所、实验室、放射科、药房设施设备配置情况。结果 ①本次调查县区结核病定点医院107家,卫生技术人员951人。年龄、性别两指标在三类定点医院中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职称、专职三指标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三级定点医院高学历和高职称比例较高,一级定点医院专职人员比例较高。②卫生技术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为0.42∶1,医师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为0.18∶1,护理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为0.14∶1。③定点医院设置独立候诊室的占53.3%,设置独立门诊室的占81.3%;住院部设置结核病病床的占89.7%,病房分区的占77.6%;开展痰涂片工作的占94.4%,开展痰培养工作的占57.0%;放射科能完成CR检查的占37.4%,完成DR检查的占78.5%,完成CT检查的占92.5%;药房有单独的药品台账的占83.2%,药品储存条件达标的占77.6%。结论 结核病定点医院服务模式在湖南省县区已全面推开,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人力资源、就诊场地、检查设施设备等方面存在配置不足和不合理现象,建议政府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保障结核病防治新模式长期有效的发展。
  • 综述
  • 沈正君, 赵玉良, 张军, 吴志伟, 靳飞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637-6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0.05.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狂犬病是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全球每年约有59 000人死于狂犬病。大部分发达国家或地区已基本消除了犬介导的人类狂犬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狂犬病疾病负担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一定低估。目前为止,狂犬病毒属共包含16种狂犬病相关病毒,不同种之间分布地区存在差异。了解狂犬病流行现状和人类狂犬病预防措施,现代狂犬病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有利于更好地制定人类狂犬病综合防控策略,促进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