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26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9-08-15
  

  • 全选
    |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
  • 杜其云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897-8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报道
  • 王非, 李开宇, 陈艳华, 胡冀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00-9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湖南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7年抽取湖南省8 129名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17年湖南省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64.9%,有随教育阶段(小学44.4%,初中73.2%,高中78.8%)升高的趋势(χ2趋势=702.732, P<0.001);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率分别为6.6%,19.9%和38.5%,其中轻度视力不良率(小学8.1%,初中6.8%,高中4.6%)随教育阶段升高而减少(χ2趋势=25.452,P<0.001),重度视力不良率(小学17.0%、初中44.2%、高中56.3%)随教育阶段升高而升高(χ2趋势=870.331, P<0.001);各教育阶段学生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65.232,P<0.001),随教育阶段升高,轻度、中度视力不良构成比下降,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上升。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县城(χ2=10.013, P=0.002),女生高于男生(χ2=86.021, P<0.001),城区和县城女生分别高于城区和县城男生(χ2=29.891及63.352, P<0.001),城市男生高于乡镇男生(χ2=17.228, P<0.001)。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环境影响因素中,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超过2 h(OR=0.725,95%CI:0.661~0.796)及监护人和老师经常提醒读写姿势(OR=0.793,95%CI:0.720~0.873)为保护因素,平均每天写作业超过2 h(OR=1.520,95%CI:1.383~1.67)及平均每天使用电子设备上网超过2 h(OR=1.358,95%CI:1.224~1.507)为危险因素。 结论 2017年湖南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及重度视力不良率均较高,且随教育阶段升高。城市为重点地区,女生为重点人群。应采取措施减少中小学生写作业时间及使用电子设备时间,监护人及老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和增加户外活动。
  • 汤莹, 朱鑫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04-9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0-2016年洛阳市学校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和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6年洛阳市学校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丙类传染病发病率高于乙类传染病和其他非法定传染病(χ2=4 333.466,P=0.000),是影响全年发病率的主要因素;每年传染病发病呈现冬春(4-6月、11-12月)两个高峰期,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小学、大学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初中和高中学校(χ2=2 696.483,P=0.000)。城市区学校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县(市)学校(χ2=1 834.886,P=0.000)。 结论 加强丙类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重点控制小学、大学以及城市区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是洛阳市学校传染病防治的有效措施。
  • 付中喜, 陈碧云, 金东辉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08-9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湖南省城乡学生常见病检出情况,为制订相关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随机抽取湖南省3个城区和3 个郊县共39所学校,调查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初中、高中和大学一至三年级学生,每个年级随机选择1~3个班共80名学生,分别检测学生的视力、身高、体重、牙齿患病情况。 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6.58%,城区(68.67%)高于郊县(63.21%),女生(71.84%)高于男生(60.92%),高年级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龋患检出率为49.26%,城区与郊县没有差异,但女生(53.26%)高于男生(44.97%),低年级高于高年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龋失检出率为7.24%,龋补检出率为5.29%,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营养不良、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29%、8.47%,均是男生高于女生,郊区高于城区(均P<0.05);学生超重检出率为12.50%,男生高于女生,城区高于郊县(均P<0.05)。 结论 湖南省学生常见病仍处于较高水平,学校卫生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 官文清, 金佳怡, 吴云开, 王林芬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11-9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杭州低年级小学生用眼卫生与视力的关系及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视力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8年8-12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市余杭区3所学校小学三年级的980名学生,开展视力测量与问卷调查,问卷采用自制结构问卷包括基本情况、用眼知识、态度、行为等,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用眼知识、态度、行为、总视力得分及其他因素与视力不良之间的关系。 结果 杭州市余杭区低年级小学三年级视力不良率为42.99%;不同类型学校之间在视力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89,P=0.150),在类型视力不良分布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72,P=0.000);视力不良学生在用眼知识得分、用眼行为得分、总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6、15.619、10.033,均P<0.001);不同视力等级学生在用眼知识得分、用眼行为得分、总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69、117.400、51.994,均P<0.001);父母是否近视、用眼知识、用眼行为与视力不良发生相关(OR=1.370、0.973、0.924,95%CI=1.130~1.659、0.960~0.986、0.912~0.936);用眼行为因子中视力下降及时到医院治疗检查、趴着看书字写或使用电子产品、躺着看书字写或使用电子产品、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书字写或使用电子产品、连续用眼30 min后让眼睛休息(往远处看、闭眼等)是视力不良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低年级小学生用眼卫生知信行得分与视力不良发生率呈负相关,得分越高视力不良发生率越低,尤其是在用眼知识与用眼行为方面。
  • 论著
  • 张阳楠, 张梦雨, 高颖, 陈颖, 闫妍, 宁旺斌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15-9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湖南省长沙市痛风患者的危险因素特点,为痛风的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0月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长沙市痛风患者102例(痛风组)及湘雅医院就诊的长沙市非痛风患者105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各因素与痛风发病的相关性。 结果 痛风组、对照组的男女性别构成(男性:95.10% vs.42.86%)、年龄[(46.02±14.49)岁 vs.(36.88±13.40)岁]、BMI[(24.70±0.28)kg/m2 vs.(22.95±0.46)kg/m2]、劳动强度构成(较大强度:54.90% vs.7.62%)、饮白酒史占比(52.94% vs.14.29%)、吸烟史占比(36.28% vs.15.24%)、高血压史占比(28.43% vs.8.57%)、高血脂史占比(42.16% vs.9.52%)、肾脏疾病史占比(21.57% vs.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患痛风为因变量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OR=6.245,95%CI:1.647~23.669)、饮白酒史(OR=2.404,95%CI:1.231~7.039)、肾脏疾病史(OR=12.669,95%CI:1.609~99.737)、劳动强度较大(OR=4.415,95%CI:1.605~12.148)是痛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男性、高龄、BMI高、劳动强度较大、饮白酒、吸烟,以及有高血压、高血脂、肾脏疾病史者需高度警惕痛风的发生
  • 农丽萍, 何波, 汤洪洋, 岑平, 林倩, 李斯斯, 徐红, 姚敏, 覃威翱, 邓小芳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19-9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医疗卫生机构为HIV/AIDS患者提供转介服务的效果,为建立一个有效的艾滋病转介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获得HIV/AIDS患者的CD4检测率、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单阳家庭配偶HIV抗体检测率;通过15个县、区上报的转介报表,收集转介情况,追踪转介人群到位治疗情况;通过对建立艾滋病转介服务体系前后防治艾滋病的各项考核指标和HIV/AIDS患者的有效转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评估转介服务模式的效果。 结果 建立转介服务体系后,在当年新发现报告病例中,转介率由76.89%提高到99.48% (χ2=462.757, P<0.001);成功转介治疗率由57.02%提高到82.42%(χ2 =244.632,P<0.001);CD4检测率由61.46%提高到98.70%(χ2=813.233, P<0.001);当年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由56.04%提高到83.35%(χ2=290.756,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当年发现报告并已抗病毒治疗病例确证距治疗平均天数由(26.37±12.64)天缩短为(17.11±6.37)天,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74, P<0.001)。在累计报告当年存活未治疗的病例中,转介率由26.09%提高到59.48%(χ2=370.243, P<0.001);成功转介治疗率由17.01%提高到52.42%(χ2=137.647, P<0.001);CD4检测率由37.49%提高到51.73%(χ2=67.444,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当年存活可随访的病例中,CD4检测率由77.56%提高到87.21%(χ2=331.498, P<0.001);抗病毒治疗覆盖率由77.08%提高到83.54%(χ2=226.009, P<0.001);HIV/AIDS患者的配偶或固定性伴HIV检测率由76.29%提高到90.49%(χ2=179.660,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广西南宁市HIV/AIDS患者转介服务模式是有效的。今后进一步加强存活未治疗病例的管理和提高医疗机构结果告知服务质量,以确保HIV/AIDS患者的有效管理和治疗,防止HIV的二代传播。
  • 朱礼明, 刘世友, 李叶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23-9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宝山区大肠癌病变危险因素的研究,了解该地区居民大肠癌病变影响因素,为大肠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5-12月上海市宝山区居民,完成《上海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危险度评估表》与胶体金法粪便隐血检测(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确定初筛阳性人群中完成肠镜检查的居民共997人,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探讨大肠癌筛查病变影响因素。 结果 肠镜诊断阳性结果人数为224人(占22.47%),不同性别、学历、职业肠镜诊断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OR=1.221,95%CI:1.042~1.867),教育程度越高(中学、中专及以上:OR=6.003,95%CI:1.338~31.675)的大肠癌筛查诊断更容易是阳性结果。相反,与职业为其他的人群相比,农民筛查诊断大肠癌为阳性结果的可能性更小(OR=0.039,95%CI:0.015~0.099)。 结论 上海市宝山区大肠癌筛查阳性诊断率高,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职业是大肠癌筛查阳性的影响因素,早期筛查时应加强对注高危人群的宣传,提高诊断率,从而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束娇娇, 孙骏玉, 周燕燕, 帕丽达·买买提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27-9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卧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抑郁症状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6-9月在乌鲁木齐市养老福利院居住的128例老年卧床患者,根据卧床不起诊断标准将其分为 A、B、C 三个等级,将不同卧床级别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之后的8周,通过Barthel指数和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30,GDS-30)来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和抑郁症状。 结果 干预前各等级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8周,A、B、C卧床级别的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ADL评分显著上升[A级:(68.70±5.68)vs.(83.69±8.29), t=11.247, P<0.001;B级:(52.50±5.26)vs.(74.75±9.39) , t=15.112, P<0.001; C级:(31.36±5.81) vs.(34.32±5.19), t=2.891, P=0.009],GDS评分显著下降[A级:(13.39±4.08)vs.(10.04±4.33), t=-3.076, P=0.006;B级:(15.51±4.83)vs.(11.90±4.29) , t=-5.190, P<0.001; C级:(18.23±4.93) vs.(14.50±5.46), t=-3.582, 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对照组干预前后ADL评分[A级:(68.81±6.51)vs.(70.00±7.07), t=1.588, P=0.135;B级:(53.64±4.92)vs.(55.45±5.96) , t=1.789, P=0.088; C级:(30.75±5.45) vs.(31.25±4.55), t=0.567, P=0.577]、GDS评分[A级:(13.52±4.78)vs.(13.10±4.39) , t=-1.752, P=0.095;B级:(16.36±5.20)vs.(15.14±5.15) , t=-1.618, P=0.121; C级:(19.10±5.95)vs.(19.30±6.03) , t=1.453, P=0.1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不同卧床级别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期的评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提高老年卧床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延缓卧床不起的进程,减轻抑郁情绪。
  • 郑晶利, 张同军, 孟昭伟, 常锋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32-9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陕西省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为制订政策措施提供依据与支持。 方法 2017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陕西省全部设区市(共10个)的30个县(区、市)中的600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通过査阅资料、访谈、现场观察、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获得农村基本情况、垃圾和污水处理、饮用水、户厕与粪便处理、病媒生物工作、环境卫生管理、土壤卫生等监测数据。采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共调查600个监测点,3 000个监测户。集中式供水覆盖人口比例为77.87%,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为30.31%,粪便处理以直接施肥(26.98%)为主,13.17%的监测点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49.83%的监测点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灭四害”工作全部未开展的监测点占比71.83%,87.70%的居民住宅周围有病媒生物滋生地,开展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监测点占比较大,土壤样品镉超标率达25.17%。 结论 2017年陕西省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处理厂的覆盖范围、卫生厕所的普及率、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土壤重金属含量等还不能满足改善农村环境的需求,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王建波, 白卢皙, 许小云, 段传伟, 刘移民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36-9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职业人群颈椎健康情况,分析导致或加重颈椎异常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方法 整群抽取广州市某汽车零部件生产工厂工人,采用腾讯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 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于管理岗位人员,吸烟(OR=0.253)、饮酒(OR=0.377)、计算机摆放舒适或很舒适(OR=0.283、0.053)为颈椎健康的保护因素(P=0.005、0.031、0.004、0.002);对于生产岗位工人,饮酒(OR=0.571)、使用计算机时经常或偶尔休息(OR=0.160、0.291)、桌椅高矮感觉舒适或很舒适(OR=0.550、0.208)为颈椎健康的保护因素(P<0.05),日均使用手机时间越长为颈椎健康的危险因素(OR=1.125,P=0.018)。 结论 不同工种人群颈椎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所不同,防治策略也应更有针对性。计算机摆放和桌椅高矮舒适度差,使用计算机时间长或久坐而不适当休息,会导致或加重颈椎病。建议调整好计算机摆放高度,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久坐或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和手机
  • 李艳萍, 黄东升, 唐咸艳, 赵明, 马云良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40-9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新国标实施后保山市重点人群8~10岁儿童的碘营养水平,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2016年根据《云南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腾冲市和隆阳区抽取414名8~10岁学龄儿童,用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测定尿碘,用B超法对儿童甲状腺进行检查。同时采集学生家中食用盐,用氧化还原法和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用SPSS软件分析儿童尿碘水平、甲状腺异常情况及家庭食用盐碘含量。 结果 2016年共计调查保山市8~10岁儿童414人,实验室检测尿样414人份,尿碘中位数为250.60 μg/L(195.86~-329.76 μg/L),其中腾冲市尿碘中位数为258.26 μg/L,隆阳区为250.27 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71,P=0.284);城区儿童尿碘中位数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03,P=0.001)。采集学生家中食用盐检测共计414 份,盐碘中位数为23.26 mg/kg,腾冲市盐碘中位数(25.38 mg/kg)高于隆阳区(20.07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049,P<0.001)。全市碘盐覆盖率94.44%(391/414),非碘盐率为5.56%(23/414),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1.40%(337/414),碘盐合格率为86.19%(337/391)。腾冲市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和碘盐合格率均高于隆阳区(χ2=10.668、46.087、35.542,均P<0.001),隆阳区非碘盐率高于腾冲市(χ2=9.616,P=0.002)。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2.17%(9/414),隆阳区甲状腺肿大率(4.39%)高于腾冲市(0.00%)(χ2=7.249,P=0.006)。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6.28%(26/414),隆阳区甲状腺结节检出率(12.68%)高于腾冲市(0.00%)(χ2=321.498,P<0.001);8~10岁儿童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分别为2%、3.52%、11.05% (χ2=11.588,P=0.003)。 结论 2016年保山市两县8~10岁学龄儿童尿碘处于略超过适宜量,处于可接受水平,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以儿童为主的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监测
  • 刘斌, 赵慧琴, 杨辉, 王浩然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44-9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生活饮用水中乐果的大气压固体分析探头离子源-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方法 水样用微量移液器直接上样,通过大气压固体分析探头离子源离子化,在大气压化学电离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方式检测。 结果 乐果线性范围为1.5~100.0 μg/L,相关系数为0.999 7,检出限为0.5 μg/L,加标回收率为73.4%~85.7% ,相对标准偏差为9.4%~15.3%。 结论 大气压固体分析探头离子化技术与串联质谱联用,无需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分离即可对样品进行测定,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中乐果的测定。
  • 周如意, 古丽斯, 章志斌, 陈远峰, 张群芳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47-9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发生在社区蛋糕店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查明致病因子、致病食品及其污染来源,为今后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 结果 本次事件共发现病例14例,病例的临床表现相似,主要为腹泻、腹痛、发热、呕吐。发病潜伏期中位数为9.25 h(3.2~14.6 h)。所有病例发病前均食用过HG糕店制售的三文治,经剂量反应关系分析,认为三文治食用量和疾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r=0.583,P=0.029)。病例肛拭子、呕吐物及粪便、剩余三文治和三文治生产原料等标本中均检出肠炎沙门氏菌,不同来源标本中分离到的阳性菌株经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分析具有同源性。 结论 该起事件是一起因食用社区蛋糕店制售的受沙门氏菌污染的三文治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 江顺利, 许雅茹, 王梅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51-9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济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亡原因,为完善儿童保健工作,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济宁市2007-201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对死亡率、死亡原因和死亡地点进行分析,并评估潜在减寿年数和早死指数。 结果 济宁市2007-201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4 930人,死亡率为4.58‰。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以新生儿为主,所占比例为54.81%。济宁市2007-2016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主要包括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吸入、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和意外等因素。 结论 提高儿科医疗服务水平和妇幼保健工作质量,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预防出生缺陷和意外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力措施
  • 韦存志, 温庆春, 陈雷, 毛晓斌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55-9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口腔卫生状况与非吸烟非饮酒女性口腔癌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经术后病理确诊的非吸烟非饮酒女性口腔癌患者162例,同期选取在该院体检的214位非吸烟非饮酒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口腔卫生考察指标包括刷牙频率、牙齿缺失数、口腔不良修复体、规律性看牙医、复发性口腔溃疡。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口腔卫生评分与非吸烟非饮酒女性口腔癌的关联。 结果 刷牙频率<2次/d、牙齿缺失≥5颗、有口腔不良修复体、无规律性看牙医、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是非吸烟非饮酒女性口腔癌的危险因素(均P<0.05),OR(95%CI)值分别为1.49(1.09~2.08)、1.80(1.16~2.84)、1.51(1.04~2.23)、1.74(1.16~2.57)、7.29(3.98~13.3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口腔卫生评分与非吸烟非饮酒女性口腔癌发生存在关联,分值越大,危险程度就越高(χ2=24.179,P<0.001)。 结论 口腔卫生状况与非吸烟非饮酒女性口腔癌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
  • 刘伟, 董智强, 胡文穗, 康燕, 韩志刚, 侯建荣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58-9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气温对广州市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为制订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广州市2013-2017年0~14岁儿童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 DLNM)分析气温对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 结果 控制湿度、风速、降雨量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气温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呈非线性,且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中高温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出现的更早且持续时间更长;当气温为13.2 ℃时,累积发病风险最低(RR=0.66, 95%CI:0.64~0.98),当气温为26.2 ℃时,累积发病风险最高(RR=5.38, 95%CI:5.16~5.62);气温对手足口病的影响无明显性别差异,但0~1岁和7~14岁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对气温更敏感。 结论 气温对广州市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有一定的影响,26.2 ℃时发病风险最高,0~1岁和7~14岁儿童是发病敏感人群
  • 调查研究
  • 杨一欣, 秦博文, 屈鹏飞 , 支力强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62-9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陕西高陵农村地区老年人高血压相关知识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5年4-6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陕西省高陵农村地区3个农业乡镇50~80岁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共调查788名调查对象,高血压相关知识得分中位数和四分位数为2(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52,95%CI:1.82~3.34)、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者(与文盲者比,OR=6.17,95%CI:5.38~7.22)、具有高血压病史(OR=2.83,95%CI:1.07~3.47)、参加过高血压健康教育活动(OR=3.42,95%CI:2.12~3.97)、从医务工作者处接受过高血压知识(OR=1.97,95%CI:1.18~3.51)高血压知识及格的可能性更高,60~岁(与50~岁者比,OR=0.81,95%CI:0.71~0.93)、70~80岁(与50~岁者比,OR=0.69,95%CI:0.51~0.79)高血压知识及格的可能性更低;高血压相关行为得分四分位数为(1.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3.23,95%CI:2.09~5.12)、高血压相关知识及格者(OR=1.73,95%CI:1.25~2.32)、具有高血压病史(OR=1.71,95%CI:1.02~3.17)、参加过高血压健康教育活动(OR=1.92,95%CI:1.27~2.65)、从医务工作者处接受过高血压行为(OR=1.52,95%CI:1.14~1.83)高血压行为及格的可能性更高。 结论 2015年陕西高陵区农村老年人参加过高血压健康教育活动的人数较少;高血压相关知识得分及知晓率、高血压知识行为得分均处于较低水平。影响高陵地区老年人高血压知识行为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受教育水平、家庭经济水平、是否接受过高血压健康教育活动、是否接受过高血压知识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宣教活动。特别是应当针对不具有高血压病史的男性人群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加大对农村居民的高血压知识宣传的力度,改善农村居民的高血压不良行为习惯,最终降低当地高血压患病率。
  • 李连杰, 殷瑛, 冯群岭, 卜祥彬, 汪微, 赵晋丰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66-9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某部集训新兵心理应激和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及其关系,据此对集训新兵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针对性建议。 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以连队为单位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574名集训新兵进行集体统一测试。 结果 574名集训新兵心理应激的原始总分为(14.57±3.29),T分数为(50.00±10.00),T≥70分的人数为17人,心理应激的发生率为3%;集训新兵的自我效能感条目均分为(2.66±0.58);是否独生子女新兵在人际交往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3,P=0.021),独生子女新兵的人际交往好于非独生子女;不同家庭结构新兵的心理应激水平以及人际交往、训练积极性、情绪状况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9,P=0.019;t=-2.278,P=0.023;t=-3.033,P=0.003;t=-2.454,P=0.0014),完整家庭结构新兵的心理应激水平低于特殊家庭结构新兵;不同家庭结构、不同文化程度新兵的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7,P=0.009;F=3.496,P=0.031),完整家庭结构新兵的自我效能高于特殊家庭结构新兵,大专文化新兵自我效能高于高中及以下文化的新兵;高自我效能组与低自我效能组新兵心理应激总分及条目1、2、5、6、7、8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P=0.000;t=-4.265,P=0.000;t=-3.399,P=0.000;t=-3.327,P=0.001;t=-3.167,P=0.002;t=-4.317,P=0.000;t=-3.318,P=0.001),高自我效能组新兵的心理应激水平较低;集训新兵心理应激水平与自我效能感状况呈显著性负相关(r=-0.184,P=0.000)。 结论 集训新兵心理应激整体状况良好,高自我效能感新兵的心理应激水平低于低自我效能感的新兵。家庭结构是影响新兵心理应激水平和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新兵的心理应激水平与自我效能感关系密切,应探讨建立针对自我效能感的新兵健康教育方案,从而有效降低新兵心理应激发生率。
  • 刘凤仁, 龙清平, 黄飞雁, 叶彩霞, 叶碧莉, 李晓霞, 叶伟雄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71-9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既往HIV检测的有关影响因素,从而为更好地开展该人群的检测干预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4-2017年中国艾滋病报告系统中报告的龙岗区MSM HIV/AIDS病例信息,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2014-2017年,龙岗区共报告889例MSM HIV/AIDS病例,以汉族(91.56%)、未婚(73.90%)、45岁以下青壮年(84.70%)为主,高中及以上学历(65.13%)、多同性性伴比例(69.18%)较高,职业分布较广但以商业服务(37.57%)居多。其中821人既往HIV检测信息填写完整,仅80人曾在HIV诊断之前接受过HIV检测,检测率为9.74%。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多同性性伴、既往性病史、样本来源与MSM人群既往HIV检测行为存在着统计学关联(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相对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低文化程度的MSM更少在其HIV确诊之前接受HIV检测(OR=0.513,95%CI:0.299~0.881);多同性性伴(OR=3.582,95%CI:1.740~7.373)、既往性病史(OR=1.762,95%CI:1.020~3.045)以及样本来源于性病门诊(OR=2.162,95%CI:1.169~3.998)的MSM人群在其HIV确诊之前接受HIV检测的比例较高。 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MSM HIV/AIDS人群在其HIV确诊前接受HIV检测的比例较低,且受文化程度、同性性伴数等因素的影响,应针对不同行为特征的MSM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HIV传播。
  • 田园, 王文龙, 张辉, 臧晓鹭, 郑宇明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75-9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湖北籍进藏游客发生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赴拉萨等西藏地区旅行的640名湖北籍游客为研究对象,入藏前进行健康体检,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旅行者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和收集。旅行结束后,收集患者旅行途中病历资料并填写高原反应调查表格,统计急性高原病发病率并分析发病危险因素。 结果 进藏游客640人中患急性高原病146例,发病率为22.81%;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的发病率分别为:19.38%、2.03%、1.41%,50~70岁年龄组高原肺水肿发病率高于其他两个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9,P<0.05);旅行期间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发病率(13.59%、1.56%、1.09%)高于列车去程(3.91%、0.47%、0.31%)和列车返程(1.56%、0.1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高原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偏大(OR=1.057)、基础心率偏高(OR=1.178)。 结论 降低进藏游客急性高原病发病率应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从多途径入手保障游客健康。
  • 郭国强, 贺中汉, 黄伟乐, 杨秀玲, 何剑锋, 杨国平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78-9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本文对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生产过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详细的识别与分析。 方法 资料来源于两家国内TFT-LCD生产厂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等。 ①依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识别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②按照国家现行有效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标准检测方法进行采样、现场物理因素测量和化学性(含粉尘)有害因素的实验室检测。 结果 两厂共计劳动定员3 690人,其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1 216人,占32.95%。存在100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对其中有限值和检测方法标准的因素进行检测,除3个噪声岗位超标外,其余均小于0.5个职业接触限值。职业健康监护未发现疑似职业病。 结论 TFT-LCD属于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子器件及其他电子器件制造)。工艺复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品种多,既有致癌与生殖毒性物质,也有窒息性、剧毒气体,加上很多化学物质成分保密,尽管所测有害因素都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但也应该加强工程控制、过程管理与个人防护和职业健康监护。 对TFT-LCD此类微电子生产厂家,不能单纯凭传统的职业卫生技术评定其职业病危害风险,而要从全面识别、全面分析的角度详细分析和识别职业病危害,才能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
  • 陈浩川, 何林, 梅树江, 廖玉学, 卿文静, 叶千琨, 詹丹妮, 杨梅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81-9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华区食源性疾病哨点监测医院食源性所致病毒性腹泻患者的病原构成特征,为辖区病毒性腹泻疾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4年至2017年深圳市龙华区食源性疾病病原学哨点监测医院报告的监测病例信息。采集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4种病毒(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检测。 结果 共采集411份食源性所致病毒性腹泻患者粪便样品,总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0.63%,其中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为22.38%,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5.33%;病原谱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合占92.81%),2016年构成比诺如病毒超过轮状病毒。人群特征方面,男性样品总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38.40%,女性样品总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3.68%,不同性别样品病毒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但不同年龄患者病毒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儿童(<15岁)总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7.40%,显著高于成人(≥15岁)的34.70%(χ2=6.833,P=0.009),儿童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为28.13%,显著高于成人的17.35%(χ2=6.835,P=0.009),诺如病毒、其他病毒则年龄差异不明显;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病毒谱构成比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时间特征方面,总体病毒阳性检出率呈现明显的季节分布特点,冬春季节病毒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χ2=38.560,P<0.001),轮状病毒常年有检出而其他病毒(星状病毒或肠道腺病毒)夏季无检出,但阳性高峰均在冬春季节,诺如病毒则季节变化不明显,但2016年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年份(χ2=8.062,P=0.045);不同季度病原谱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χ2=18.413,P=0.003),冬春季节轮状病毒为主,夏秋季节诺如病毒为主,不同年份病原谱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冬春季是深圳市龙华区食源性所致病毒性腹泻的高发季节,儿童(<15岁)为相对高危人群,病原谱主要是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龙华区应针对以上特点进行针对性防控,提高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加快诺如病毒疫苗研制,倡导居民养成健康的饮食、饮水、个人卫生习惯等。
  • 甄若楠, 马晓薇, 李泳光, 冯晶, 陈建东, 王志伟, 肖新才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84-9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查明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 方法 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查找可疑餐次,对2016年广州某旅行团食物中毒事件中可疑餐次食物开展病例对照研究,采集病例样本进行常见食物中毒致病菌实验室检测。 结果 共发现137名病例,症状主要为腹泻(100%)、腹痛(86.13%)、呕吐(21.90%)。食用10月17日午餐的豉汁蒸金昌鱼(OR=13.82, 95%CI:1.71~111.73)和10月18日午餐的传统手打墨鱼丸(OR=4.83,95%CI:1.82~12.79)是发病的危险因素。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O4:K8)。 结论 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豉汁蒸金昌鱼和传统手打墨鱼丸是导致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建议加强对餐饮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卫生安全意识,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 郭凤, 俞新莲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87-9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厦门市法定报告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7年厦门市法定报告肠道传染病发病和病原学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13-2017年厦门市共报告法定肠道传染病59 469例,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62.4%,年均发病率312.6/10万,年发病率从2013年243.7/10万上升至2017年456.9/10万,年平均递增率为17.0%,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2 884.1,P<0.05)。手足口病(占61.3%)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占36.3%)始终居发病前两位。发病呈双高峰,主要集中在5-6、9-10月,具有明显季节性。全市各区均有发病,年均发病率海沧区(547.0/10万)最高,其次为集美区(399.2/10万)和翔安区(392.1/10万)。男女性别比为1.5∶1,以0~5岁的散居和托幼儿童为主。肠道传染病暴发事件主要由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手足口病引起,均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 结论 厦门市肠道传染病总体呈上升趋势,对法定报告传染病总体上升趋势有一定影响。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是厦门市重点防控的肠道传染病,夏秋季是重点季节,0~5岁儿童是重点人群,岛外四区是重点区域,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重点场所。
  • 牛曼曼, 程雁, 陈萍, 胡婧, 罗素玲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90-9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3 63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 结果 研究期间住院总新生儿人数3 635例,发生医院感染175例,181例次,医院感染率为4.81%,例次感染率为4.98%。检出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5株(51.02%),革兰阴性菌20株(40.81%),真菌4株(8.16%),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是肠球菌属,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医院感染的部位以上呼吸道及胃肠道为主。出生体重≤1 500 g、胎龄≤32周、出生合并窒息、住院时间超过10 d、孕母合并胎膜早破、住院期间使用呼吸机、住院期间深静脉置管、肠外营养其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出生体重低、胎龄小、出生合并窒息、住院时间长、孕母合并胎膜早破、住院期间使用呼吸机、住院期间深静脉置管、肠外营养等均是影响新生儿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预防措施,对于超低及极低出生体重儿保护性隔离,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及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加强深静脉置管、呼吸机管道及患儿气道护理,减少二重感染的发生,并尽量缩短留置各种管道时间,近早开始建立肠内喂养,加强静脉营养支持,缩短住院时间,尽量避免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并加强对于耐药菌的监测等措施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
  • 吴紫娟, 熊淑英, 杨晓莉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93-9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研究。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于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130例肥胖儿童,按双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进行常规指导,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儿童的体重、腰围、血脂及肝功能指标、胰岛素(insulin,Ins)和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并通过《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评估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情况(development quotient,DQ)。 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体重[(75.40±5.27)kg vs. ( 75.42±5.32)kg]、腰围[(89.12±8.56)cm vs. (89.08±8.60)cm]、血脂[(4.98±1.26)mmol/L vs. (5.02±1.26)mmol/L]及肝功能[(1.59±0.20)mmol/L vs. (1.61±0.23)mmol/L]、[(46.59±4.15)U/L vs. (46.65±4.02)U/L]、[(48.06±7.14)U/L vs. (47.95±7.20)U/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儿童体重[(66.68±4.91)kg vs. (71.14±5.29)kg]、腰围[( 82.84±7.79)cm vs. (89.41±8.47)cm]、血脂[( 4.20±1.11)mmol/L vs. (4.89±1.30)mmol/L]及肝功能[( 1.22±0.24)mmol/L vs. (1.37±0.17)mmol/L]、 [( 36.40±3.40)U/L vs. (42.24±4.88)U/L]、[( 37.94±6.20)U/L vs. (44.78±7.12)U/L]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儿童相关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儿童的DQ水平[(90.23±6.17)分 vs. (90.44±6.02)分]、[(89.17±5.23)分 vs. (89.01±5.40)分]、 [(92.34±4.36)分 vs. (92.36±4.25)分] 、[(93.58±5.74)分 vs. (93.67±5.91)分] 、[(94.32±6.30)分 vs. (94.50±6.2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儿童DQ水平[(113.20±7.29)分 vs. (102.31±7.01)分]、[(110.20±8.49)分 vs. (98.93±5.20)分]、[(112.24±8.22)分 vs. (100.87±8.01)分]、[(111.37±8.17)分 vs. (101.13±7.59)分]、[(113.30±10.29)分 vs. (102.24±9.20)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儿童DQ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儿童血清CRP[(2.83±0.58)mg/L vs. (2.81±0.52)mg/L]和INS[(38.49±7.29)IU/L vs. (37.90±7.01)IU/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CRP[(0.84±0.20)mg/L vs. (1.71±0.59)mg/L]和INS[(18.92±5.28)IU/L vs. (28.74±6.87)IU/L]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干预改善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效果明显,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以及降低CRP和INS水平,具推广优势
  • 杨红, 王春侠, 马进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96-9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妊娠期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行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唐山市传染病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确诊为妊娠期梅毒患者162例,根据其产前是否接受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进行产前抗梅毒治疗,对照组未进行抗梅毒治疗或未进行全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结果 妊娠期抗梅毒治疗后,治疗组早产、死产及流产率(8.24%、3.53%、2.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5.97%、11.69%、10.3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存活新生儿极低体重、先天性梅毒、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75%、7.50%、6.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1.67%、25.00%、28.3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存活的新生儿RPR阴性率为23.75%,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存活的新生儿中,治疗组高RPR 滴度(≥1∶8)的发生率为13.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低RPR滴度(≤1∶4)的发生率为62.50%,高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妊娠期抗梅毒治疗可有效减少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改善新生儿预后
  • 黄琦敏, 洪镭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999-10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南京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的监测数据,评价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行情况,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南京市2012-2017年本地和异地确诊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南京市共报告510例AFP病例,本地病例占25.88%(132/510),男女性别比为1.37(295/215),1~<5岁组占50.98%(260/510),未接种过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占2.35%(12/510)。AFP全年均有病例报告,以6月份病例数最多,为55例,占总病例数的10.78%;5月份病例数最少,为34例,占总病例数的6.67%。83例病例因就诊时间距麻痹时间超过14 d未能采集到合格标本,其中98.80%(82/83)为异地病例。麻痹后首次就诊,本地病例占78.03%(103/132),异地病例占24.07%(91/378)。麻痹后就诊2次及2次以上的共有316例,其中有5例异地病例,首次就诊诊断为AFP,并没有报告。510例AFP病例最终诊断分类均为脊灰排除病例。 结论 需对临床医生加大培训力度,对适龄儿童家长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提高AFP病例监测数据质量。
  • 衷莉娟, 刘秋香, 黄晓卉, 高志华, 韩冬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1002-10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 agonist,GnRHa)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不良反应、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肇庆西江医院治疗的816例IVF-E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用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n=408例)和观察组(n=408例)。观察组采用达菲林治疗,对照组采用亮丙瑞林治疗,治疗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降调后20 d、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日血清卵泡生成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记录并统计两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记录并统计垂体促性腺激 (gonadotropin Gn)总用量、应用天数及医疗费用;记录并统计两组用药后乏力、心慌、虚汗、头晕发生率,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不良反应、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在均不添加LH制剂的情况下观察组治疗后HCG日LH水平(1.68±0.24)U/L低于对照组HCG日的(1.88±0.47)U/L(t=7.655,P<0.01);观察组治疗后HCG日FSH(14.65±1.24)U/L、E2水平(4 025.84±36.69)pg/L,均高于对照组FSH(13.12±1.21)U/L、E2水平(3 246.81±33.29)pg/L(t=17.838、317.524,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受精率85.80%、优胚率65.42%、种植率38.78%及临床妊娠率57.60%,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01);观察组Gn总量(2 026.45±36.55)U,少于对照组(2 481.75±57.45)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63,P<0.05);观察组医疗费用(16 743.63±142.81)元,低于对照组(20 153.61±87.5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162,P<0.05);观察组用药后乏力、心慌、虚汗、头晕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达菲林用于IVF-ET患者中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结局,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刘卫, 陈伟华, 胡雅梦, 欧社祥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1005-10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一起郴州市R县畜牧水产局工作人员布病暴发过程,分析其危险因素,为防止类似疫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对此次疫情开展调查。 结果 郴州市R县畜牧水产局14名工作人员在参与了该县一起动物布病疫情的处置后相继共有5名畜牧工作人员感染布鲁氏菌病,其中3名为临聘人员,罹患率为35.7%(5/14);5例均有发热, 2例有多汗,2例有乏力,2例有肌肉关节酸痛;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为:1例布鲁氏菌培养阳性,4例布病试管凝集实验阳性;危险因素分析显示:中途有抽烟进食行为的人员罹患率最高(57.1%),其次是参与捆绑搬运羊人员罹患率(45.5%)和抽血人员罹患率(40.0%)。 结论 改进扑杀方式,强化规范岗前培训和职业人员个人防护意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 冯瑄, 何薇, 刘辉, 刘红梅, 赵显锋, 田丽, 郭美丽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1007-10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食物中毒事件致病因子的快速筛查提供毒理学依据。 方法 将2018年3月26日陕西省延长县某村一家6人进食中毒现场采集的6份可疑样品对小鼠以最大耐受量一次灌胃给予后,观察动物毒性表现初步判断致毒物;针对致毒物进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预实验,初步判断其毒性分级;根据预试验结果同时开展理化定性定量分析和急性经口毒性霍恩氏法正式试验的检测,最终确定致病因子和致毒物的LD50结果 小鼠最大耐受量给予5号样品后短时间内死亡,其余样品均未有死亡的表现,锁定5号样品为致毒物;急性经口毒性预试验初步判断致毒物LD50<62.5 mg/(kg·BW),毒性分级为高毒级;经理化定性定量分析,5号样品中含有浓度高达2.23×104 mg/kg的呋喃丹,霍恩氏法测定其LD50为43.0 mg/(kg·BW)(雌)和50.1 mg/(kg·BW)(雄)。 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因子为呋喃丹。食物中毒事件中通过对可疑样品进行毒理学动物试验,可以快速锁定致病因子并提供毒性分级线索,为类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置提供方法参考
  • 张帆, 刘守江, 魏巍, 黄垚, 刘盛元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1010-10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常见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结果,并探讨各个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痰涂片抗酸染色、BD 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法(BD-960)、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TB-DNA检测方法),对357例痰标本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组合分析。 结果 痰涂片抗酸染色法、BD-960培养法、TB-DNA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14.3%、40.9%、30.5%(χ2=62.9,P<0.05)。在146例培养(+)标本中,TB-DNA阳性率为68.5%;在211例培养(-)中,TB-DNA阳性率为4.3%;在培养(+)DNA(+)菌株中,痰涂片阳性率为48.0%;在培养(+)DNA(-)菌株中,痰涂片阳性率为4.3%;在培养(-)DNA(-)菌株中,痰涂片阳性率为0;在培养(-)DNA(+)菌株中,痰涂片阳性率11.1%。 结论 BD-960培养法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率、准确率高,仍是确诊肺结核的金标准,但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可进一步提早、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 董叶青, 董春富, 俞增仙, 陶兴和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1012-10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金华武义社区临床分离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流行现状及耐药性变化。 方法 收集金华武义社区2015年11月-2017年6月临床呼吸道标本检出的163株流感嗜血杆菌并测定氨苄西林耐药率和耐药谱;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 mlST)对所有菌株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明确亲缘关系。 结果 本次研究共检出68株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率为41.72%。,氨苄西林耐药株对复方新诺明(75.71% vs. 31.37%, χ2=32.65,P<0.001)、头孢克洛(67.14% vs. 9.80%, χ2=61.60,P<0.001 )、头孢呋辛(42.86% vs. 8.82%, χ2=27.42,P<0.001 )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1.43% vs. 0%, χ2=12.97,P<0.001)的耐药率比氨苄西林敏感株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菌株对头孢噻肟、利福平、氧氟沙星敏感。在68株氨苄西林耐药株中,共检出β-内酰胺酶阳性39株(57.35%)。 mlST结果显示68株分离株共获得30个已知ST型及11个新的ST型,且以ST-422(7株,17.07%)为主。系统进化树显示有两个明显的分支GroupⅠ和GroupⅡ,且分离株主要存在于GroupⅡ中。最小生成树图显示6株新的ST型与2~3个已知基因型同属于一个克隆群,具有基因同源性。 结论 金华武义社区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克洛抗生素呈现出严重耐药性,而头孢噻肟、氧氟沙星可做为产酶菌株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流行菌株的流行呈散发趋势,ST-422为其中的一个优势克隆值得进一步关注
  • 方法研究
  • 张成钢, 王现, 朱博城, 王飞, 吴佳倩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1016-10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系统动力学模型用于评价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可行性,构建适用于本地人口的模型。 方法 以2型糖尿病人口动力为研究对象,参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似模型,通过确定边界、绘制流图,编写方程式,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徐汇区的情况调整了亚裔人糖尿病的风险比、人口数、患病数、诊断率、管理率等参数后进行模型初始仿真。 结果 构建了适用于本地人口的2型糖尿病管理系统模型,初始仿真结果显示,从2010-2020年,徐汇区2型糖尿病患病率将从6.6%上升到11.6%,上升趋势未放缓,同期因病死亡率则从32/10万上升到70/10万,上升趋势有所放缓。 结论 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对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因病死亡率等指标进行有条件预测,为评价和调整健康管理机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方法。
  • 研究生园地
  • 白倩, 王溪, 郭艺玮, 王丹, 杨勇, 李硕, 石学峰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1020-10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2000-2016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开展妇幼保健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方法 收集2000-2016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系统管理高危产妇比重、建卡率、系统管理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等数据。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趋势,Spearman秩相关分析孕产期保健指标与孕产妇死亡率的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探究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结果 2000-2016年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Z=-7.75,P<0.01),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年均下降速度为7.50%,城市地区为2.51%;孕产妇保健指标呈上升趋势,且与孕产妇死亡率为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系统管理高危产妇比重和新法接生率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结论 2000-2016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年均下降速度高于城市,城乡差距缩小;孕产妇保健工作对孕产妇健康有重大意义,尤其要确保各地区的系统管理高危产妇及新法接生的实施及推广。
  • 综述
  • 栗旸, 张旭辉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8): 1023-10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08.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云南省近年地震频发,地震灾害后因水源和管网系统被破坏,饮用水水质受到多种污染物影响,为避免水源性疾病的暴发和蔓延,应及时评估地震灾区的饮水卫生安全。笔者从既避免水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又要满足灾区人民群众的饮水需求的角度出发,根据地震灾害不同时期特点,参考其它地震时期水质监测相关资料,对选择饮用水需监测指标进行探讨,为卫生行政部门、供水部门在突发地震灾害时的水质监测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