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26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9-12-15
  

  • 全选
    |
    专题报道-艾滋病防治
  • 谭唯, 刘少础, 赵锦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09-14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深圳市HIV/AIDS病例经异性性传播方式的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深圳市2016—2018年新报告的经异性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6—2018年,深圳市新报告经异性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病例共2 935例,平均年龄(38.1±12.7)岁,男性病例占79.5%,未婚占46.7%,流动人口占83.7%。异性性传播方式中非商业非婚性传播占61.8%,商业性传播占30.7%。不同性别、年龄组、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的HIV/AIDS病例经异性性传播感染HIV的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深圳市异性性传播方式以非商业非婚性传播为主。今后应重点关注非商业非婚性传播,扩大艾滋病宣传教育范围,并对不同特征的高危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HIV经异性性传播。
  • 王毅, 周万明, 樊静, 赵西和, 王晓丽, 杜婵娟, 刘江, 杨干金, 李伟, 贾秀伟, 谭琴, 帖映伟, 任延飞, 廖平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12-14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性行为特征,分析无保护措施肛交影响因素。 方法 2017年1—10月,在四川省绵阳市采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MSM行为学及血清学的横断面抽样调查,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无保护措施肛交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242份,近6个月肛交91.6%,其中71.4%有保护措施。近6个月商业性行为1.7%,其中31.6%有保护措施。近6个月异性性行为9.7%,其中30.8%有保护措施。近6个月高频率肛交24.5%,多性伴50.3%。近6个月肛交无保护措施的艾滋病病毒阳性率10.5%,高于有保护措施的1.8%(χ2=41.837,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30岁(OR=1.627,95%CI: 1.192~2.221)、使用Rush(OR=2.122, 95%CI:1.293~3.482)者近6个月无保护措施肛交可能性更大,高中及以上文化(OR=0.401,95%CI:0.269~0.600)、艾滋病防治知识全对(OR=0.639, 95%CI:0.428~0.954)、近1年接受预防服务(OR=0.537,95%CI:0.312~0.923)、近6个月多性伴(OR=0.635, 95%CI:0.480~0.841)者近6个月无保护措施肛交可能性更小。 结论 MSM性行为复杂,无保护、多性伴普遍,大年龄、低文化、艾滋病防治知识不全对、未接受预防服务者发生无保护措施肛交的风险较大,应针对性开展行为干预。
  • 何波, 农丽萍, 黎火佳, 林倩, 李斯斯, 黎舒, 陈文才, 岑平, 姚敏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16-14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4—2017年南宁市农村地区MTB/HIV双向筛查和治疗情况,为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南宁市结核病防治机构门诊对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进行HIV抗体初筛,对初筛阳性结果进行确证。艾滋病防治机构对当年存活并可随访的HIV/AIDS患者进行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后,转介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痰涂片和胸部影像学检查。分析2014—2017年南宁市4个县的双向筛查及双重感染患者发现和治疗情况。 结果 2014—2017年南宁市农村地区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HIV抗体总检测率为87.16%,不同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38,P<0.001),且逐年上升的趋势(χ2趋势=32.647,P<0.001);HIV感染率为0.68%,不同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81,P>0.05)。 HIV/AIDS患者中TB检查率(χ2=248.244,P<0.01)和TB检出率(χ2=78.027,P<0.001)均出现波动现象,均为2016年最高(96.95%和3.50%)。MSH县发现的MTB/HIV双重感染病例数最多。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综合治疗率为54.25%,2015—2017年逐年上升(χ2=26.241,P<0.001);抗结核成功治疗率为 39.16%。 结论 2014—2017年南宁市的MTB/HIV双向筛查和防治工作逐步提高, 但个别地区的双重感染疫情较高,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结核病与艾滋病综合服务机制,以提高患者诊治的可及性、治疗率及治疗效果,才能有效的控制MTB/HIV双重感染疫情。
  • 包佳佳, 王大勇, 叶振淼, 胡允雷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21-14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瑞安市2016—2018年孕产妇艾滋病知晓情况和相关性行为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6—2018年每年4—7月期间首次到瑞安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孕产期保健的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HCV抗体血清学检查。 结果 2016—2018年共监测孕产妇1 200人,其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86.25%,各年度分别为82.00%、85.00%、91.75%,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6.82,P<0.001)。年龄大于25岁、文化程度越高、初次孕产及生育次数越少者知晓率越高。孕产妇本人和其丈夫去过外地打工经商的比例分别为16.08%、19.25%,吸毒的比例分别为0.25%、1.16%,丈夫患过艾滋病或性病的占0.08%。孕产妇HIV抗体、梅毒抗体和HCV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17%和0.08%。 结论 瑞安市孕产妇艾滋病HIV感染率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部分孕产妇存在本人或丈夫吸毒、丈夫患性病等现象,存在感染艾滋病/性病的风险,应当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艾滋病/性病在该人群中传播。
  • 论著
  • 黄一伟, 张红, 李文超, 黄超洋, 黄凰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25-14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分子水平研究中国大陆地区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起源、进化和地理扩散情况,为禽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全球公共流感病毒数据库收集中国大陆地区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通过对下载的序列进行比对和聚类筛选,得到1997—2018年180株含有准确采样信息的序列,使用BEAST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病毒选择压力、构建贝叶斯法时间进化树以及重建病毒进化时空动态。 结果 序列的核苷酸差异在0.2%~20.7%之间,氨基酸的差异在0.0%~15.8%之间。编码区的核苷酸替代率分别为:0.540、0.607和1.853。非同义突变率与同义突变率的比值的平均值为0.1789,但是在7个位点上比值大于1。HA基因的平均进化替代率为2.476×10-3替换/位点/年,最早的公共祖先出现在1947.457年。构建的基因进化树的拓扑结构分为多个分支,根节点最有可能的位置是广东省,后验概率为21.7%。基于目前数据的时空动态分析显示,1959—2018年间病毒从广东传播到安徽,再到广西、江苏,再以江苏为中心向周边多个省份传播,最后在多个省份之间出现传播。其中江苏传出的6条路径具有统计学支持。 结论 H9亚型禽流感病毒出现的时间可能比国内最早报导的早很多,在中国多个省份之间传播扩散情况复杂,江苏省是传播扩散的一个重要中心。
  • 田祎, 严寒秋, 高志勇, 刘白薇, 陈艳伟, 李伟红, 贾蕾, 王全意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30-14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1—2018年北京市门诊儿童轮状病毒检出率的季节性分布规律,探讨合适的预测模型。 方法 采用圆形分布法对2011年7月—2018年6月北京市门诊儿童轮状病毒检出率的时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应用Eviews 9.0构建和优化SARIMA模型,模型预测2018年7—12月北京市门诊儿童轮状病毒检出率,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验证模型。 结果 2011—2018年北京市门诊儿童轮状病毒的检出存在季节性(M=0.59),除2012—2013年度外,流行趋势基本相同。高峰集中在冬春季(11月—次年1月),每年均存在高峰日和高峰期,但各年的高峰日不全相同(F=9.23,P<0.05)。最优模型为SARIMA(1,1,1)×(1,0,2)12,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5.65%。 结论 2011—2018年冬春季北京市门诊儿童轮状病毒检出率较高,SARIMA(1,1,1)×(1,0,2)12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北京市门诊儿童轮状病毒检出率的预测。
  • 张昊, 陈东洋, 冯家力, 袁春晖, 丁力, 曾栋, 杨静玥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34-14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湘西产猕猴桃中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含量特点,阐述其独特营养价值。 方法 通过液相色谱法测定猕猴桃中营养成分维生素E(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和维生素C的含量,并与其他水果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湘西产的五个品种猕猴桃中“凤凰红心”的维生素E(以α-生育酚计)含量最高为 2.79 mg/100 g,而维生素C(以L-抗坏血酸计)则是“湘西东红”最高为142 mg/100 g,五个品种两种维生素含量皆高于普通水果。 结论 湘西产猕猴桃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均较高,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及深加工应用前景。
  • 黄烈雨, 洪宝林, 吕敏, 郭艺玮, 王溪, 王宗武, 石学峰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37-14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北京市1992—2013年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指标与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总成本之间的成本效果关系。 方法 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总成本为成本指标,对急性乙肝发病率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主要包括成本分析、增量成本效果比以及边际效果分析。 结果 1992—2013年间北京市乙肝疫苗接种的总成本增加,人力成本占比上升;随着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总成本的增长,急性乙肝发病率先增长后下降,由1992年的3.58/10万人下降到2013年的1.34/10万人;多期间增量成本效果比方面,1999—2005年这一期间的增量成本效果比较好。 结论 乙肝疫苗成本变化符合实际发展规律;急性乙肝发病率的变化可能与流动人口中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增加、传染病报告规定变化、乙肝诊断标准变化以及机构投入优化有关;急性乙肝的发病率随成本投入的增加而下降,但是最优组合尚未出现,可进行乙肝疫苗免疫规划的跟踪评估并结合实际调整防控策略。
  • 杨文君, 周梅, 何帆, 李素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41-14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自我感受负担、焦虑、抑郁和绝望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团体心理干预。分别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Beck绝望量表(Beck Hopelessness Scale,BHS)评价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自我感受负担、焦虑、抑郁及绝望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UIS评分、SPB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BHS评分。 结果 MUIS评分显示,干预前,两组不明确性(t=0.250,P=0.802)、复杂性(t=0.577,P=0.565)、信息缺乏(t=0.701,P=0.485)、不可预测维度评分(t=1.004,P=0.318)及总分(t=0.308,P=0.75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3月,观察组不明确性(t=3.188,P=0.002)、复杂性(t=3.873,P<0.001)、信息缺乏(t=8.681,P<0.001)、不可预测维度评分(t=8.114,P<0.001)及总分(t=7.062,P<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PBS评分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经济负担(t=0.832,P=0.407)、情感负担(t=0.645,P=0.520)、身体负担评分(t=0.638,P=0.525)及总分(t=0.797,P=0.42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3月,观察组情感负担(t=6.893,P<0.001)、身体负担评分(t=8.577,P<0.001)及总分(t=9.378,P<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经济负担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3,P=0.38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t=0.349,P=0.728)和SDS评分(t=0.296,P=0.76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3月,观察组SAS评分(t=5.812,P<0.001)和SDS评分(t=5.146,P<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HS评分显示,干预前,两组对未来的感觉(t=1.263,P=0.210)、动力的丧失(t=1.512,P=0.134)、对未来的期望评分(t=1.150,P=0.253)及总分(t=0.237,P=0.81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3月,观察组对未来的感觉(t=3.900,P<0.001)、动力的丧失(t=5.012,P<0.001)、对未来的期望评分(t=7.987,P<0.001)及总分(t=4.132,P<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团体心理干预能够减轻终末期肾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自我感受负担,改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并降低患者绝望水平。
  • 李舜, 武昌俊, 蔡标, 戴陈伟, 童琳, 冷静, 葛瑞钦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46-14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乳酸链球菌素(nisin)与一种苦参黄柏提取物联合应用的抑菌效果。 方法 采用抑菌试验研究nisin与苦参黄柏提取物单独用药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采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和分级抑制浓度指数,探索nisin与苦参黄柏提取物的联合抑菌效果。 结果 nis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9375、7.5 mg/ml;苦参黄柏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 %、6.25 %,nisin与苦参黄柏提取物联合应用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都为0.5<FIC指数≤1.0,表现均为协同作用。 结论 nisin与苦参黄柏提取物联合应用时,相比两者单独用药,抑菌效果得到增强。
  • 戴蕾, 王松强, 李倩, 孙丽梅, 牛卫东, 陈欣然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50-14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郑州市2016—2018年食品中主要微生物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并参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郑州市共561份食品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 结果 2016—2018年郑州市共检测561份食品,检出致病菌阳性样本49份,阳性样本率为8.73%,阳性菌株51株,菌株检出率为9.09%。在检出的菌株中,蜡样芽胞杆菌最多,占总阳性菌株的41.81%,其次为沙门氏菌10株,占总阳性菌株的19.60%。在检测的10类食品中,餐饮食品阳性样本率最高,为15.83%,其次为肉与肉制品15.15%,水果及其制品10.00%,豆制品8.89%,特殊膳食用食品6.13%,调味品3.45%。从不同的采样地点分布来看,集体食堂的阳性样本率最高,其次为学校周边小商铺、街头摊点等。 结论 2016—2018年郑州市市售食品中存在一定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主要污染菌为蜡样芽胞杆菌和沙门氏菌。建议持续开展对餐饮食品、肉与肉制品和水果及其制品的致病菌监测,加强对集体食堂、学校周边小商铺、街头摊点等地点的监督管理。
  • 朱庆, 符亚蝶, 陈烨丽, 钟小碟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53-14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海口市秀英区2018年按蚊种类、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评估疟疾传播风险,制订消除疟疾后的防控策略和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灯光诱捕法(诱蚊灯法)、动物诱捕法(动物帐诱法)、人诱捕法(人诱停落法),在秀英区6个乡镇中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自然村进行按蚊种类及分布调查;选取1个自然村为监测点,研究媒介按蚊季节消长规律。 结果 6个调查点共捕获按蚊6种458只,其中中华按蚊218只(47.60%),棋斑按蚊187只(40.83%),迷走按蚊44只(9.61%),乌头按蚊4只(0.87%),须喙按蚊3只(0.66%)、带足按蚊2只(0.44%)。季度消长监测点1—12月共捕获按蚊7种1 421只。其中中华按蚊、棋斑按蚊、迷走按蚊所占比例分别为44.76%、39.55%、15.20%。按蚊数量从4月份开始增多,9月达到高峰,5—11月捕获数占全年89.23%;中华按蚊全年都有活动。 结论 2018年海口市秀英区主要按蚊种类为中华按蚊、棋斑按蚊和迷走按蚊,未发现以往的主要传疟媒介微小按蚊。按蚊密度在2018年5—11月有一持续高峰,其他月份密度均处于较低水平。
  • 戴陈伟, 江杨帆, 蔡标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56-14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一种含聚六亚甲基胍医用消毒湿巾的杀菌效果。 方法 通过载体定量杀灭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对该消毒湿巾的杀菌效果进行实验室评价。 结果 该消毒湿巾作用1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平均杀灭率可达100.00%,对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率可达99.28%;作用15 min,对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率可达100.00%。该消毒湿巾对物体表面平均杀灭对数平均值为(1.93±0.36),对豚鼠完整皮肤无刺激性。 结论 该聚六亚甲基消毒湿巾杀菌效果优良,可用于医院和其它公共场所的物体表面消毒。
  • 吴昀, 陈强, 冷红英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58-14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检测江苏省健康儿童脑膜炎奈瑟菌A、C、W135、Y群抗体水平,了解人群免疫状况,评价疫苗接种效果。 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淮安、盐城两市14岁以下健康儿童517名,采用间接ELISA测定脑膜炎奈瑟菌A、C、W135、Y群多糖抗体IgG。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Nm)A、C、W135、Y群抗体达到2 μg/ml保护性水平的健康儿童比例分别为:76.02%、65.38% 、29.21%、45.26%;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4.59、2.90、1.06、1.55 μg/ml。不同年龄组之间Nm A、C群抗体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118、32.008,P<0.05);抗体浓度≥2 μg/ml的受试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45、41.354,P<0.05);抗体 GMC和达保护性抗体水平比例最高的皆为6~岁年龄组。各年龄组NmW135、Y抗体浓度差异以及抗体浓度≥2 μg/ml儿童的百分比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F=2.558, F=0.611; χ2=0.800, χ2=1.896;P>0.05)。不同免疫史组别,Nm A、C抗体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21、22.421,P<0.05),抗体浓度≥2 μg/ml的儿童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78、46.300,P<0.05);均随着免疫次数递增而增加。 结论 现行我国脑膜炎球菌疫苗的预防接种可获得一定的针对A、C群脑膜炎奈瑟菌的免疫保护,但免疫应答强度及免疫持久性仍存在不足。建议继续提高脑膜炎球菌疫苗免疫效力及扩大型别覆盖范围,同时进一步调整免疫策略,阻止脑膜炎奈瑟菌的传播流行。
  • 张雪梅, 杨雪, 陈皓田, 杨春霞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62-14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 方法 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18年1—6月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管理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用标准中医体质判定量表进行中医体质测评,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同时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共纳入2 757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72.21±7.41)岁,男性占 45.77%,高血压患病率为59.0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饮酒、锻炼、 BMI及中医体质均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有升高趋势(χ2=23.36,P<0.001);BMI越大,高血压的患病率越高(χ2=58.62,P<0.001);不同中医体质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有差异(P<0.001),其中痰湿质(70.45%)、阳虚质(65.38%)和阴虚质(64.64%)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位列前三。多因素logistic回归示,年龄越大患高血压的危险越大,8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60岁~人群(OR=1.88,95%CI:1.48~2.38);超重(OR=1.41,95%CI:1.17~1.69)、肥胖(OR=1.59,95%CI:1.17~2.16)、痰湿质(OR=1.77,95%CI:1.45~2.16)、阳虚质(OR=1.60,95%CI:1.12~2.29)、阴虚质(OR=1.50,1.08~2.09)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结论 BMI升高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是高血压的易发体质,应针对此类体质的老年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
  • 陈浩川, 旷翠萍, 谢旭, 叶兆嘉, 潘亮亮, 陈爱宏, 李汉锋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66-14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全面评价深圳市犬(动物)伤暴露人群监测系统运行情况,为进一步改进系统,科学合理监测深圳市犬(动物)伤暴露人群情况以防控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参考WHO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系统评价指南,确定系统可操作性、系统简便性、系统及时性、数据可靠性、监测目的可达性5项评价指标,回顾性调查深圳市2017年、2018年犬(动物)伤暴露人群监测报告及时性情况,随机现场问卷调查和访谈犬伤门诊15家、疾控中心5家共40名系统使用者。 结果 深圳市犬(动物)伤暴露人群监测系统覆盖全市各疾控中心、各犬伤门诊,覆盖率100%,代表性较好。除罗湖区报告及时性略有下降,其余各区报告及时性均保持高及时性或有所上升。72.5%被调查者认为系统登录快速;80.0%认为系统浅显易懂,容易理解;87.5%认为系统容易使用;75.0%认为系统界面美观舒适;80.0%认为查询以往上报情况方便;72.5%对系统总体感觉满意。20.0%被调查者认为系统增加了工作量,其中犬伤门诊26.7%认为系统增加了工作量,而疾控中心无人认为系统增加了工作量(P<0.05);82.5%被调查者认为系统内容容易完成。92.5%认为系统内容与真实情况一致,其中犬伤门诊96.7%认为一致,显著高于疾控中心的80.0%(P<0.05)。95.0%被调查者认为系统能为监测分析提供基础数据;85.0%认为系统能引导主动监测,其中犬伤门诊96.7%认为系统能引导主动监测,显著高于疾控中心的50.0%(P<0.05)。 结论 深圳市犬(动物)伤暴露人群监测系统运转基本良好,其系统代表性、系统及时性、监测目的可达性、数据可靠性各方面数据指标值很高(均>85%),可操作性及简便性较高(77.9%和81.25%),但也存在问题和不足,尤其在系统可操作性及简便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
  • 调查研究
  • 宋亮, 姜树林, 胡尧, 毛丽娟, 李东亮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70-14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性病求医意向和行为及相关因素。 方法 2017年4—6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北京市324名MSM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性病相关知识、性病艾滋病风险意识,以及求医行为和意向等。 结果 324名MSM中,210人最近一年内做过梅毒检测(64.82%);24名MSM(7.41%)最近一年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其中16人(66.67%)去过医院就诊。在此16人中,10人(62.5%)在出现症状后首选去公立医院就诊,6人(37.50%)首选去皮肤性病科(皮科)就诊;300名最近一年未出现性病相关症状的MSM中,55.67%(167/300)的调查对象表示如果出现症状会首选去医院就诊,68.00%(204/300)会首选皮科就诊。性病求医意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30岁和>30岁年龄段、能正确回答性病预防方法与首选去医院就诊有关,调整OR值(95%CI)分别为3.40(1.75~6.61)、2.42(1.16~5.08)和2.03(1.09~3.80);北京户籍和听说过5种性病和艾滋病与首选皮科就诊有关,调整OR值(95%CI)分别为2.40(1.41~4.10)和2.64(1.26~5.52)。 结论 北京MSM人群中存在一些不适宜的求医行为和意向,应加强性病宣传教育,引导其建立正确的求医行为和意向。
  • 徐芳, 滕海荣, 王月霞, 何艳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76-14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提高放疗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将其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运用单因素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因素。 结果 166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全部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100%,将0~1级归为对照组,共33例,2~4级归为病例组,共133例。单因素分析发现,病例组患者中超重者、吸烟史、饮酒史、化疗史、口腔pH值≤7.0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中口腔卫生状况较好者、应用抗生素及口腔黏膜保护剂者比例高于病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166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史(OR=2.147,P=0.044)、化疗史(OR=5.220,P=0.000)、口腔卫生状况较差(OR=2.477,P=0.023)、口腔pH值≤7.0(OR=2.300,P=0.013),保护因素有应用抗生素(OR=0.372,P=0.013)及应用口腔黏膜保护剂(OR=0.341,P=0.012)。 结论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化疗、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口腔pH值≤7.0,保护因素有应用抗生素和口腔黏膜保护剂。针对不同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个体化的预防方案,对于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李幸, 闫城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79-14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以跨理论模型(transtheoretical mode of behavior change,TTM)为理论基础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控制行为的干预效果。 方法 将78名自愿参与干预研究的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作为干预对象,采用跨理论模型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体育锻炼、健康饮食、告别不良生活方式指导,然后自身干预前(T0)、干预1个月(T1)、干预3个月(T3)、第6个月随访(T6)分别利用体质量控制行为量表、变化阶段量表、变化过程量表、决策平衡量表、自我效能量表、体重指数(BMI)等评估其体重控制行为变化效果。 结果 基线调查时79.5%处于体质量控制行为的前意向/意向/准备阶段,20.5%处于行动/准备阶段;干预前(T0)、干预1个月(T1)、干预3个月(T3)、第6个月随访(T6)研究对象变化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16,P<0.001),随着干预时间的不断推进,超重肥胖学生体质量控制行为变化阶段不断改善(χ2=60.862,P<0.001);随着干预时点、变化阶段不断推进,饮食行为(20.82±3.22、23.50±4.83、26.78±5.63、28.91±6.68)、运动行为(14.46±2.94、16.41±2.98、18.76±3.55、22.47±4.33)、认知过程(34.67±7.43、36.88±7.49、37.42±8.34、40.23±7.23)、行为过程(38.01±8.14、40.99±8.21、43.42±9.12、44.63±8.76)、知觉利益(23.37±4.63、25.63±4.03、28.01±3.42、29.23±2.52)、知觉障碍(16.96±4.32、19.06±3.61、20.53±3.31、22.35±2.55)、自我效能得分(30.50±9.12、35.50±9.33、38.95±10.13、44.41±9.43)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不同时点BMI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51,P=0.183)。 结论 基于TTM的健康教育干预使超重肥胖学生体质量控制行为变化阶段向前推进,体质量控制行为水平不断提升,体质量控制行为变化过程朝着益于体重控制的方向改善。
  • 孔玲莉, 王世佳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83-14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淮安市孤独症儿童父母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且在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180例孤独症患儿的父亲或母亲为病例组,同时按照1∶2匹配的原则,选取与孤独症患儿性别、年龄、成长环境相同的360例健康儿童父亲或母亲为对照组。对其进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分析影响孤独症儿童父母生活质量的因素。 结果 ⑴ 共调查孤独症病例儿童家长180例,其中父亲42例,母亲138例,病例组家长年龄30以上所占比例大于对照组(χ2=41.37,P<0.05),没有工作的家长比例高于对照组(χ2=72.960,P<0.05),家庭月收入低于对照组(χ2=95.514,P<0.05);⑵ 病例组家长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⑶ 病例组家长生活质量调查中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四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⑷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父母有工作(OR=2.125)、文化程度高(OR=1.936)及家庭月收入高(OR=2.014)的孤独症儿童父母生活质量相对较高。 结论 孤独症儿童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生活质量水平较低,家长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影响孤独症儿童父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应提高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关注,必要时对孤独症儿童父母进行心理干预,改善孤独症儿童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健全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经济压力,提高孤独症儿童父母生活质量,促进孤独症儿童的积极康复。
  • 凌爱华, 闫郁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86-14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妊娠期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初产妇与经产妇产褥期及产后1年自然转归情况。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住院分娩并接受产后随访的女性600例,其中,初产妇349例,经产妇251例,统计两组妊娠期UI发生情况,随访至产后1年观察其自然转归情况。 结果 600例产妇妊娠期UI总发生率为35.67%,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最多(73.83%),UI程度以轻、中度为主(92.99%),且多发生在妊娠晚期(78.04%)。初产妇组妊娠期UI率低于经产妇组(χ2=11.324,P<0.05),两组UI发生时间及严重程度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I转归情况:在妊娠期UI患者中,初产妇产褥期UI好转率为27.62%,低于经产妇组的55.05%(χ2=16.561,P<0.05);产后3、6个月,经产妇组的缓解率分别为54.29%、69.52%,与经产妇组的59.63%、71.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年,初产妇组的UI总好转率为91.43%,显著高于经产妇组的79.82%(χ2=5.821,P<0.05)。 结论 经产妇妊娠期UI发生风险明显高于初产妇且产后远期转归更差,初产妇产褥期恢复效果相对较差但具有逆转性,远期康复效果较好。产妇在产后避免过早负重和使用腹压,做好产后保健操,促进盆底组织的修复
  • 许琼军, 杨日飞, 李立康, 周静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90-14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三亚市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现况,为调整现有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疾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三亚市2012—2018年各医疗机构上报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2—2018年,三亚市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人群年均发病率为279.11/10万,年均增长率为7.98%,经趋势χ2检验,7年来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57.460,P<0.001);在性别分布上,男性的累积报告病例数为3 700例,女性累积报告病例数为7 749例,男女之比为0.48∶1,男女之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地区分布上,以天涯区累积报告的病例数最多(11 055例),其次为海棠区(394例),崖州区和吉阳区无报告病例;在年龄分布上,以20~<30岁年龄组人群最高,为160.41/10万,6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发病率最低,为1.19/10万;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和商业服务者为主。 结论 当前三亚市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呈高发水平,需扩大筛查,加强宣教,同时注意减少交叉感染和追踪监测耐药菌株。
  • 郑妍, 张华, 黄思余, 刘文萍, 代智烈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93-14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武汉市中青年心肌梗塞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中青年心肌梗塞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的18~45岁中青年心肌梗塞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并对心肌梗塞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通过对病例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在性别、BMI、腰臀比、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酗酒及每日睡眠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生化指标对比分析发现,病例组在总蛋白、谷氨酸天冬氨酸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素氮、肌酐、血尿酸、血钠、血同型半胱氨酸、促甲状腺激素、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心肌梗塞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中青年心肌梗塞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5.936)、血压(OR=3.228)、血脂(OR=1.912)、冠心病家族史(OR=3.380)、吸烟(OR=4.242)、酗酒(OR=1.415)、每日睡眠时间(OR=6.527)是中青年心肌梗塞的影响因素,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男性、高血压、高血脂、有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酗酒、每日睡眠时间<6 h是武汉市中青年心肌梗塞的相关危险因素,因此建议中青年应戒烟限酒,改变不良生活才习惯,重视体检,尽早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预防。
  • 李佐, 张伟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497-15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预防接种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PP)使用情况及接种人员对手机APP的评价,以便更有效利用手机APP。 方法 通过后台数据统计分析手机APP的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收集接种人员对手机APP的应用及评价。 结果 眉山市目标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手机APP关联率较高(86.61%),是基层开展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发送通知主要方式,89.60%的接种人员认为“极大方便工作”,但有效利用仍显不足,手机APP的关联率基本随儿童年龄增长而下降,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 973.91,P<0.001),儿童家长人均浏览手机APP次数由0岁组9.25次降为6岁组0.48次,妈妈课堂人均阅读量由0岁组13.05篇降为6岁组1.41篇。 结论 手机APP的使用为基层工作提供了便利,相关功能的有效、合理利用等问题是今后关注的重点。
  • 吴照春, 徐四清, 李贤相, 叶和义, 汪金生, 曹梦禅, 金爱武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501-15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8—2019年度安庆市流感监测结果,掌握本地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登录“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对2018—2019年度安庆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哨点监测数据和聚集性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安庆市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为2.87%,ILI集中在15岁以下年龄组,占60.50%。哨点监测标本病原学阳性率为14.68%,主要型别为新甲H1,占91.27%;共报告聚集性疫情9起,病原学阳性率为56.52%,主要型别为新甲H1,占96.15%。哨点监测和聚集性疫情均提示男女不同性别病原学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聚集性疫情提示,中、小学校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P<0.05),城市和农村学校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05)。通过MDCK(狗肾细胞)和鸡胚培养分离45株和21株毒株。 结论 2018—2019年度安庆市哨点监测流感呈下降趋势,实验室病原学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安庆市流感主要发生在15岁以下年龄组,型别以新甲H1型为主。
  • 卞琛, 甄森, 周建波, 胡焕春, 黄钿珍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504-15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性病就诊者扩大艾滋病(HIV)和梅毒检测项目在三甲综合性医院的实施效果,为在其他医疗机构推广该项目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项目实施前后初诊性病就诊者HIV和梅毒抗体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项目实施后初诊性病就诊者检测率有逐年升高趋势,HIV检测率从12.5%上升至58.1%(χ2趋势=102.8,P<0.001),梅毒检测率从6.8%上升至67.1%(χ2趋势=66.648,P<0.001);实施HIV和梅毒联合检测制度并增加培训频率的一院的HIV(77.6% vs. 44.9%,χ2=27.910,P<0.001)和梅毒(84.1% vs. 53.3%, χ2=14.977,P<0.001)检测率均高于未制定相关制度的二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肤性病科检测人数最多(76.0%),皮肤性病科、泌尿科、妇产科和肛肠科HIV检测率(Fisher值=13.785,P=0.002)和梅毒检测率(Fisher值=9.527,P=0.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仅皮肤性病科有阳性检出,HIV和梅毒阳性率分别为2.5%和1.6%,各科室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V Fisher值=2.189,P=1.000;梅毒Fisher值=3.928,P=1.000)。 结论 对性病就诊者扩大检测可显著提高检测率;实施HIV和梅毒联合检测制度并增加培训频率能提高检测率;三甲综合性医院扩大检测的目标人群需覆盖有性病相关症状、高危行为或进行性病相关实验室筛查的所有初、复诊就诊者;各科室医生动员咨询检测能力不平衡,需要加强各科室医生的培训和动员。
  • 李晓琴, 韩芸, 沈霞, 冯俊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510-15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对其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5年1月—2019年4月在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53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治疗依从性好(观察组)与治疗依从性差(对照组)两组,比较其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情况。 结果 根据治疗依从性判定标准,265例患者依从性治疗良好,占75.07%,88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占24.93%;生存质量方面:治疗依从性好(观察组)与治疗依从性差(对照组)两组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精神宗教领域及生存质量总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全国常模比较发现:观察组(除环境领域外)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各维度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均P<0.05);焦虑抑郁方面:焦虑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4.72% vs. 25.00%),且S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4.53±10.12 vs. 42.27±8.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抑郁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5.28% vs. 39.77%),且SD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9.87±11.52 vs. 42.27±8.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应引起重视,临床应针对患者情况进行治疗依从性相关健康教育,以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发生。
  • 王呈章, 高立冬, 胡世雄, 邓志红, 金东辉, 罗垲炜, 李频, 林吉群, 田丹, 周维, 海政, 王丽, 杨平平, 余彪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513-15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湖南省疾控机构在职工作人员吸烟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控烟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南省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抽中的疾控中心及其在职工作人员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现在是否吸烟有关的因素。 结果 湖南省疾控机构在职工作人员吸烟率为26.8%,现在吸烟率为21.9%,戒烟率为4.9%;现在吸烟者日平均吸烟量为(15.8±9.5)支,现在每日吸烟者的日平均吸烟量为(18.1±8.6)支;吸烟会导致疾病认识全对的比例为26.2%,同时知晓二手烟会导致三种疾病的比例为46.3%,对低焦油卷烟危害正确认知的比例为33.4%;采用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对各被调查单位进行调查评分,平均得分66.5分,最高为85分(满分),最低为37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OR=156.898,OR95%CI:64.510~381.595)、年龄(OR=4.581,OR95%CI:2.177~9.641)、文化程度(OR=0.248,OR95%CI:0.074~0.833)、“对低焦油卷烟危害的认知”(OR=0.448,OR95%CI:0.327~0.612)4个变量与现在是否吸烟显著关联。 结论 湖南省疾控机构在职工作人员吸烟水平仍处于高水平,对烟草危害的知晓水平较低,男性、高年龄者、低学历者、对低焦油卷烟危害的认知错误者为吸烟行为高危人群。控烟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 郑惠东, 王仪梅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517-15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东省博罗县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并制定青少年健康政策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博罗县2所初中、2所高中和1所职业技术学校,应用《广东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学生调查表》,每三年一次对抽中的五所学校以无记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健康危险行为的调查。 结果 博罗县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主要表现为:孤独、现在喝酒、现在吸烟、每天上网>2 h,分别为77.34%、63.99%、36.69%、26.60%。每天上网>2 h、自伤、自杀未遂和性行为逐年上升,2016年分别为:39.11%、10.89%、2.78%、8.44%,每天看电视>2 h发生率逐渐下降,2016年降至19.77%。2016年博罗县青少年的自杀意念达到17.44%,27.22%的青少年接受艾滋病教育。 结论 博罗县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政府和社会应重视并加强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积极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健康行为,关注青少年内心,约束青少年行为,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干预措施,督促青少年减少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 乔谷媛, 申向丽, 刘春燕, 段海霞, 张建彬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519-15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Notch信号通路改变在低剂量铅暴露对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体外致瘤功能中的作用。 方法 对SKOV3细胞进行悬浮培养,对其进行低剂量(2 μM)的铅暴露。分别观察铅暴露组、对照组SKOV3、细胞球形成率和集落形成率的差异;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铅暴露组与未处理组SKOV3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改变;通过Notch信号通路的抑制剂作用SKOV3细胞,检测铅暴露对SKOV3细胞球形成率和集落形成率的改变。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SKOV3源性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球形成率降低,细胞集落形成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ch1和Hes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当Notch信号通路被抑制后,铅诱导的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球形成率和集落形成率降低的趋势被逆转(P<0.05)。 结论 低剂量的铅暴露能够抑制SKOV3细胞球形成率和集落形成率,并且在此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发挥了关键作用,抑制Notch信号通路能够降低铅暴露对SKOV3细胞球形成率和集落形成率。
  • 王琳, 崔莹莹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521-15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恒河猴(rhesus macacus,RH)因子和贫血致病基因HBS1L-MYB与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thalassemia major,β-TM)患儿输血效果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重型β-TM患儿临床资料,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患儿RH因子和贫血致病基因HBS1L-MYBrs4895441、rs35959442位点多态性。根据输血是否有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2组RH因子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贫血致病基因HBS1L-MYBrs4895441、rs35959442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 结果 本组患者输血有效率为34.38%。有效组与无效组RH因子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RH因子e等位基因频率较低[(60.82%)vs.(77.42%)],E等位基因频率较高[(39.18%)vs.(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6,P=0.017,OR值(95%CI)为2.208(1.140~4.279)],RH因子C等位基因频率[(64.43%)vs.(72.58%)],c等位基因频率[(35.57%)vs.(27.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8,P=0.237,OR值(95%CI)为0.684(0.364~1.286)];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HBS1L-MYB基因rs4895441位点AA[(67.01%)vs.(32.26%)]基因型构成比较高,GA[(31.96%)vs.(54.84%)]、GG[(1.03%)vs.(12.90%)]基因型构成比较低[(χ2=11.694、5.247、5.942,P=0.001、0.022、0.015),OR值(95%CI)分别为3.565(1.463~8.685)和26.00(2.632~256.803)];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HBS1L-MYB基因rs4895441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较低[(17.01%)vs.(40.32%)],A等位基因频率较高[(82.99%)vs.(5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72,P=0.000),OR值(95%CI)为0.303(0.161~0.570)]。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HBS1L-MYB基因rs35959442位点CC[(65.98%)vs.(41.94%)]基因型构成比较高,CG[(31.96%)vs.(51.61%)]基因型构成比较低[χ2=5.666、3.905,P=0.017、0.048,OR值(95%CI)为2.541(1.088~5.935)],GG[(2.06%)vs.(6.45%)]基因型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5,P=0.221,OR值(95%CI)为4.923(0.635~38.190)];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HBS1L-MYB基因rs35959442位点G[(18.04%)vs.(32.26%)]等位基因频率较低,C[(81.96%)vs.(67.74%)]等位基因频率较高[χ2=5.630,P=0.018,OR值(95%CI)为0.462(0.242~0.882)]。 结论 重型β-TM输血有效性可能与RH因子E、e等位基因频率和贫血HBS1L-MYB致病基因rs4895441、rs35959442位点多态性有关。
  • 徐峰, 潘淑波, 史肖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525-15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NK-1R拮抗剂L-732,138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NK-1R拮抗剂L-732,138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影响,Hoechst 33342染色实验检测NK-1R拮抗剂L-732,138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NK-1R拮抗剂L-732,138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阻断胃癌细胞系23132-87的增值,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7.85 μM。此外,染色实验结果表明,在胃癌细胞系中发现凋亡细胞,呈现染色质浓缩和核碎裂形态。 结论 NK-1R参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过程,是一种新兴的胃癌药物治疗靶点,NK-1R拮抗剂有望成为新的抗胃癌药物。
  • 邱碧波, 黄彩芝, 莫丽亚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528-15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首次诊断为HSP的患儿78例作为观察组(HSP组);HSP患儿根据是否合并肾炎分为紫癜性肾炎组(HSPN 组)和非紫癜性肾炎组(NHSPN组);选择同期8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 结果 HSP组的25(OH)D水平(46.34±12.21)nmol/L低于正常对照组(57.72±14.52)nmol/L(t=-5.324,P<0.01),且不充足率(61.5%)高于正常对照组(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30,P<0.01);HSPN组的25(OH)D水平(40.82±9.24)nmol/L低于NHSPN组(49.10±12.65)nmol/L(t=2.964,P=0.004),且不充足率(80.8%)高于NHSPN组(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4,P=0.014)。 结论 HSP患儿25(OH)D水平下降,合并紫癜性肾炎(HSPN)者下降更为明显,25(OH)D可能可作为HSP是否合并肾脏损害的预测指标。
  • 方法研究
  • 刘天, 张丽杰, 翁熹君, 马会来, 姚梦雷, 黄继贵, 吴杨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530-15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不同参数设置的SARIMA模型拟合及预测效果,为提高SARIMA模型精度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全国2009年1月—2015年6月手足口病逐月发病率数据,按照传统图示法确定参数p,q值,建立SARIMA模型,记为模型1。再将参数p,q值±1,构建多个备选模型,筛选最优模型,记为模型2。利用模型1和模型2预测2015年7—10月手足口病发病率并与实际值比较,采用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平均误差率(mean error rate,MER)、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评价模型拟合及预测效果。 结果 模型1为SARIMA(1,0,0)(1,1,0)12;模型2有2个,包括SARIMA(1,0,1)(1,1,0)12和SARIMA(1,0,1)(0,1,1)12。SARIMA(1,0,0)(1,1,0)12、SARIMA(1,0,1)(1,1,0)12和SARIMA(1,0,1)(0,1,1)12拟合的MAPE依次分别为22.891%、20.015%、19.985%。SARIMA(1,0,0)(1,1,0)12、SARIMA(1,0,1)(1,1,0)12和SARIMA(1,0,1)(0,1,1)12预测的MAPE、MER、MSEMAE依次分别为9.119%、8.988%、1.874%和1.107%;11.000%、10.909%、2.552%和1.344%;8.711%、8.477%、1.857%和1.044%。 结论 SARIMA(1,0,1)(0,1,1)12为最优模型,拟合及预测效果优于图示法建立的SARIMA(1,0,0)(1,1,0)12模型。在SARIMA建模过程中应在图示法基础上采用凑试法,筛选最优参数,提高模型精度。
  • 卫生管理
  • 张胜男, 徐洁, 叶海明, 胡瑞娟, 蒋惠君, 陈洁, 蓝剑, 张瑞友, 周志衡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534-15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四位一体、三师共管”的深圳市福田区学校结核病管理模式,并初步评价其实施效果。 方法 从2008年起,深圳市福田区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结核病防控实施方案,建立学校-慢性病防治院-医院-家庭四方联动的学校防治工作机制,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慢性病防治院和区医疗机构的职责,全面完善学生结核病筛查、流行病学调查、学生结核病报告与转诊、学校疫情监测与管理等工作;建立“老师-公卫医师-临床医师联盟”对学校结核病进行全面督导和全程管理。 结果 经过10年的探索,深圳市福田区成功建立了“学校-慢性病防治院-医院-家庭”四位一体的学校结核病管理体系;建立了一支业务水平高、协同创新能力强的结核病防控团队;“三师共管”学校结核管理模式运行情况良好。对全区中小学师生共开展结核病相关培训118场约15 000人次,福田区中小学校老师和学生对结核病知识的掌握率明显提升;开展的学校结核病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人数逐年上升。学生结核病患者全程管理效果满意,所有确诊学生结核病患者均已治愈,10年来,福田区未发生过一起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构建的“四位一体、三师共管”的学校结核病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综述
  • 蒙丽君, 胡丹, 彭杰, 黄洁武, 陈丽丽
    实用预防医学. 2019, 26(12): 1538-15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9.12.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衣原体是一类具备双相发育周期、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在世界各个国家普遍存在,同时可以在广泛的宿主范围内引起疾病,主要引起生殖道、眼部、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等疾病,对全球造成持续的负担,带来相当大的公共卫生挑战。疫苗接种被认为是预防衣原体感染的最佳方法,因此急需研发有效的疫苗来预防和控制衣原体的感染。近年来有较多学者就衣原体疫苗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衣原体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