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2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7-06-20
  

  • 全选
    |
    论著
  • 刘杨, 宋晗, 官瑞丽, 刘新秦, 沈学锋, 陈景元, 郑刚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641-6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铅暴露对神经元和脉络丛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分子机制。 方法 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和脉络丛上皮Z310细胞体外培养。采用噻唑蓝法(MTT),通过暴露于0~50 μmol/L醋酸铅24 h和48 h筛选适合剂量。两种细胞分别以醋酸铅10 μmol/L处理,于48 h时间点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于24 h和48 h时间点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及caspase-3蛋白水平。 结果 醋酸铅浓度为10 μmol/L及以上时,PC12和Z310细胞活力均受到显著抑制,故选择10 μmol/L为铅暴露剂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铅暴露后PC12细胞凋亡(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Z310细胞凋亡细胞数无显著变化(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醋酸铅10 μmol/L处理PC12细胞24 h和48 h后,PC12细胞bax/bcl-2比值显著上升,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增高(P<0.05),而Z310细胞bax/bcl-2比值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均无显著改变(P>0.05)。 结论 铅暴露诱导不同类型大脑细胞损伤的方式和途径存在差异,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参与了铅损伤PC12细胞的机制,但可能并不是铅诱导Z310细胞损伤的主要方式。
  • 杨裔, 朱家佳, 唐乖, 龙鼎新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646-6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敌敌畏(O,O-dimethyl-O-2,2-dichlorovinylphosphate,DDVP)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的氧化损伤作用。 方法 MEM培养基培养 SK-N-SH 细胞,细胞计数测定SK-N-SH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不同浓度(0~120 μmol/L)DDVP 作用SK细胞48 h后,MTT法测定SK-N-SH 细胞48 h半数抑制浓度(IC50);巴氏染色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同时分别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结果SK-N-SH细胞群体倍增时间(36.28±1.46)h; 48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5.22±5.80)μmol/L ;随着 DDVP 染毒浓度的增高,细胞内 MDA 的含量逐渐增高,SOD、CAT活性逐渐降低,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 结论DDVP 对 SK-N-SH 细胞有明显的氧化损伤作用。
  • 陈庆, 李向红, 符生鱼, 赵金燕, 卢晓宁, 薛翔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650-6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睡眠时间对精液参数、精子形态以及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 方法 对581名男性的睡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将其分为三组,即Ⅰ组,正常睡眠组;Ⅱ组,轻度睡眠缺乏组;Ⅲ组,严重睡眠缺乏组。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检测精液密度、活力、前向运动率等常规参数;采用Diff-Quick染色法分析精子形态;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SCD法)分析精子DNA完整性。 结果 Ⅰ、Ⅱ、Ⅲ组精液密度(70.5±14.2、65.7±11.2、53.8±12.6)×106/ml、活力(74.3±10.1、70.5±14.5、65.8±12.8)%、前向运动率(57.2±9.5、54.5±11.3、48.3±13.7)%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Ⅱ、Ⅲ组精子畸形率(91.0±20.5、94.1±21.7)%和精子DNA碎片指数(17.5±10.1、24.6±11.7)%与Ⅰ组(86.4±18.3、16.8±9.5)%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睡眠时间影响男性精液质量,可能是导致男性精液质量下降的因素之一。
  • 武夏芳, 富景奇, 王惠惠, 侯永永, 皮静波, 徐苑苑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653-6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CD34阳性(CD34+)表皮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及其对亚砷酸钠(NaAsO2)急性细胞毒性的耐受力,为利用干细胞模型进一步探索砷的致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用免疫磁珠法从HaCaT细胞中分选CD34+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细胞的富集率,观察细胞的全克隆形成能力,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verse transcript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CD34+细胞和未分选的HaCaT细胞(对照细胞)中干细胞标记物(CD34、p63、K5、K14、OCT4,SHH)以及药物转运基因(ABCC1、ABCC2、ABCG2)、解毒酶基因(GST-Pi)、抗氧化基因(NRF2、HO-1、GCLC)的表达水平;将CD34+细胞和对照细胞用0~150 μmol/L NaAsO2处理24 h,以MTS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经免疫磁珠分选后,CD34+细胞富集率从0.10%±0.05%升至88.6%±2.5%(P<0.001);CD34+细胞全克隆形成数量为对照组的2.4倍(P<0.01),CD34、p63、K5、K14、OCT4和SHH等干细胞标志物基因在CD34+细胞中的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分别为对照细胞的(18.20±2.81)倍、(2.21±0.07)倍、(1.60±0.13)倍、(3.89±0.05)倍、(2.27±1.34)倍和(4.18±0.91)倍;在20~150 μmol/L NaAsO2浓度范围内,CD34+细胞的细胞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AsO2对CD34+细胞和对照细胞的半数致死量(LC50)分别为98.3 μmol/L和50.1 μmol/L;CD34+细胞中ABCC1、ABCC2和ABCG2等药物转运基因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对照组的(3.00±0.30)倍、(1.23±0.30)倍和(2.59±0.38)倍;解毒酶GST-Pi的mRNA水平为对照组的(2.19±0.56)倍;NRF2、HO-1和GCLC等抗氧化基因在CD34+细胞中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对照组的(2.22±0.23)倍、(2.59±0.36)倍和(2.19±0.24)倍。 结论 CD34+细胞具备一定的表皮干细胞特性且对NaAsO2的急性细胞毒性具备更高的耐受力。
  • 彭庭海,彭国平,阳凯,陈慧萍,蒋洪林,汤恒,刘聪, 郭萌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657-6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湖北省新报告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新发感染状况。 方法 收集2010-2014年湖北省新报告HIV/AIDS信息及其中符合BED检测的HIV感染者首次HIV-1抗体确证阳性样本,进行BED检测,计算新报告HIV/AIDS新发感染比例;分层分析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不同传播途径和不同样本来源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同性、异性和注射吸毒及其他传播途径的HIV/AIDS中新发感染比例分别为31.47%、15.76%和14.10%,不同传播途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报告HIV/AIDS中,与>50岁的相比,≤30岁(OR=1.284,95%CI:1.065~1.549,P=0.009)的更可能是新发感染;与农民及民工相比,商业服务、学生和干部职员(OR=1.412~2.616,P=0.034~<0.001)更可能是新发感染;与其他就诊者检测相比,通过检测咨询、MSM(男男同性)干预、专题调查、阳性配偶和性伴、羁押人员、无偿献血人员和性病门诊检测(OR=1.559~2.576,P=0.004~<0.001)发现的更可能是新发感染。 结论 2010-2014年湖北省新报告HIV/AIDS中MSM的新发感染比例最高;应进一步发挥医疗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作用,促进高危人群早检测,减少二代传播。
  • 吕岳峰, 朱志斌,黄升中, 高兰, 唐瑶, 谭梅娟, 杨丽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662-6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献血者HBsAg ELISA筛查阴性血液中HBV漏检情况,分析漏检血液中HBV基因型、血清型及S区基因变异与漏检的关系。 方法 收集从2013年11月-2015年10月HBsAgELISA筛查阴性血液31 184份,以高敏HBV DNA及HBV核酸相关抗原(HBVNRAg)方法检测;测定分析HBV DNA阳性者HBV基因序列。 结果 31 184份标本中,HBVNRAg全部阴性,HBV DNA阳性82例,检出率0.26%(82/31 184),其中,HBV B型79例(79/82,96.3%),C型3例(3/82,3.7%)。血清型全部为adw(82/82,100%);检测到27个样本分别存在S区突变(27/82,32.9%),其中的21个氨基酸位点突变都集中在主要亲水区(major hydrophilic region,MHR)HBsAg第99~169位氨基酸之间。主要突变位点有S区133号氨基酸位点(7/82,8.5%);126号位(6/82,7.3%);161号位(5/82,6.1%);134号位(4/82,4.8%);145号位(2/82,2.4%),其他还检测到121、122、125、128、129、131、132、140、143、150、156、157、158、159、164、166共计21个氨基酸位点47种突变。 结论 HBVNRAg对血筛意义不大,HBsAg第99~169位氨基酸之间MHR免疫逃逸变异是导致酶免法筛查漏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它漏检可由血液中HBsAg浓度较低而检测试剂灵敏度不够等原因引起。血液筛查加入核酸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单独酶免法检测漏检现象,显著提高血液安全性。
  • 王凡, 贺圣文, 金笑笑, 韩少华, 刘红杨, 徐淑涛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666-6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潍坊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现状,并探讨其相关性。 方法 抽取潍坊市12所养老机构506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营养评价量表(MNA)和老年人生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微型营养评价法(MNA)506名老年人总分为(21.08±2.85)分,生活质量总分为(26.81±2.59)分。相关分析显示,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呈明显的相关性(r=0.602,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潍坊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有无慢性病、营养状况。 结论 老年人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可以从加强老年人的平衡营养和合理膳食等方面入手,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从而促进综合生活质量的提高。
  • 石修业,周沛林,姚秋菊,张涛,冯东红,沈强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669-6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综合干预失败原因,为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通过对随州市2010-2015年MSM综合干预失败者进行深入访谈,分析其性行为特征、危险因素。 结果 共访谈25名,其中42岁以上占72%,未婚、离异或丧偶占92%,初中以下学历占48%,无固定职业者56%,拥有4个以上性伴者占72%,接受干预前后均发生过无保护肛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100%,92%对象认为在同伴交往中经济实力较强一方有话语权。 结论 知行分离、隐性商业性行为、更加放纵孤独的大年龄MSM,是综合干预失败的主要因素。
  • 余小辉, 陈志军,徐赛秀, 张宾, 彭丽娟, 戈永华, 熊小玲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672-6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肿瘤预防健康教育不同方法对肿瘤患者孙代近期干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肿瘤患者孙代20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利用E-mail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和电子版材料对肿瘤患者孙代进行肿瘤预防健康教育,对照组则利用传统纸质材料。比较教育前后及两种教育方法的教育效果。 结果 (1)实验组干预后的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H”和“I”知识点外,对照组干预后的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实验组对“肿瘤概念”外其他知识点的知晓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孙代肿瘤预防态度均有所好转,干预后实验组各问题正确回答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不同种行为正确回答率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良好饮食习惯”正确回答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肿瘤预防教育可提高肿瘤患者孙代对肿瘤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态度和行为正确回答率,利用E-mail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和电子版材料教育方法的教育效果优于利用传统纸质材料教育方法。
  • 麦冰, 陈抒豪, 黄劲梅, 关绮华, 朱志伟, 黄嘉殷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676-6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信息化手段探索一套查验预防接种证管理工作模式和方法,以提高在校学生查验率和补种率。 方法 在佛山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管理模块,选取10间试点学校/托幼机构作为实验组进行应用前后查验率、补种率和补种剂次完成率比较,同时选取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验证效果对比。 结果 实验组在应用后查验率、补种率和补种剂次完成率分别为99.58%、88.73%和82.28%,较应用前(90.22%、58.01%、57.45%)有显著提高(均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92.63%、59.06%、65.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在佛山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管理模块适用于佛山市各区大部分托幼机构和学校,可以提高查验证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是促进查验证工作和强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 李晓霞, 龙清平,覃佩兰,刘海文, 叶伟雄, 陈健, 王伟绿, 陈小燕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680-6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男男性接触人群(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研究,为调整干预策略提供建议。 方法在艾滋病高危行为综合干预前2014年9月和干预后2015年9月深圳市龙岗区分别调查了461、513 名MSM,比较分析艾滋病高危行为综合干预前后调查的MSM人群知识、行为、HIV 、HCV和梅毒感染率变化趋势。 结果 干预后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上升(χ2=38.53,P=0.00),过去1年接受干预服务的比例明显上升(χ2=198.40,P=0.00),过去1年接受艾滋病检测服务的比例明显上升(χ2=127.08,P=0.00),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时每次安全套使用率也由2014 年的53.10%上升至2015 年的62.02%(χ2=7.78,P=0.01),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也由2014 年的50.10%上升至2015 年的59.84%(χ2=9.31,P=0.00)。HIV/HCV/梅毒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尽管从2014到2015年,HIV感染率由15.40%降至12.67%(χ2=1.51,P=0.23),HCV感染率由0.87%降至0.58%(χ2=0.27,P=0.71),梅毒感染率由13.75%升至20.86%(χ2=1.92,P=0.17)。结论 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MSM人群接受艾滋病高危行为综合干预后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较高,接受干预和检测服务的比例明显上升,安全套使用率显著提高,但HIV感染率无明显下降,且HIV感染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MSM人群艾滋病防控形势严峻,开展针对MSM人群的持续有效的综合干预是目前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 朱涛英, 栾荣生, 鲁斌, 蒋晓兰, 黄蓉娜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684-6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成都市武侯区2011-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进一步完善AEFI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2015年成都市武侯区AEFI个案数据,应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成都市武侯区2011-2015年共报告AEFI病例780例。七项国家监测指标均达到要求,包括以区县为单位报告覆盖率100%、48 h及时报告率99.49%、48 h及时调查率100%、个案调查表3 d内及时报告率99.48%、个案调查表完整率100%、调查报告7 d内上传率100%和AEFI分类率99.87%;780例AEFI中,以一般反应为主,为396例,占50.77%,异常反应178例,占22.82%,偶合症206例,占26.41%,无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心因性反应和群体性AEFI报告;辖区13个街道办均设有接种门诊,共有规范化接种门诊16个,2011-2015年期间除金花桥2013年为AEFI“零”报告外,其余街道每年均有AEFI报告,接种门诊报告覆盖率100%;全年1-12月均有报告,其中主要集中在5-8月;AEFI主要集中在0岁组和1岁组,0岁组有356例,占45.64%,1岁组为244例,占31.28%;AEFI报告发生率为35.39/10万,AEFI报告发生率排前五位的疫苗分别是乙脑灭活疫苗、百白破IPV+Hib联合疫苗、7价肺炎疫苗、青少年百白破疫苗和麻风疫苗,报告发生率分别为630.60/10万、204.47/10万、154.08/10万、145.35/10万和117.31/10万。 结论 2011-2015年成都市武侯区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总体良好,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疫苗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安全性较高。
  • 何波, 农丽萍, 姚敏, 孙恒, 张建明, 钟海东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688-6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西边境地区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行为特征变化趋势及其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为长途卡车司机针对性干预策略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国家级HIV综合监测点监测方案》,将2013-2015年的4-6 月确定为监测时间,监测期间内在广西浦寨边境贸易城的停车场采用“滚雪球、同伴推动”等方法招募调查对象,调查其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性行为特征,并采集3~5 ml静脉血进行HIV、梅毒及HCV抗体检测,分析其中HIV、梅毒、HCV感染状况及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 结果 2013-2015年每年调查400名长途卡车司机,三年间HIV抗体阳性率为0.08%(1/1 200);梅毒抗体阳性率为3.08%(37/1 200),梅毒抗体阳性率各年分别为2.25%(9/400)、2.25%(9/400)和4.75%(19/400),有上升的势头(χ2=4.180,P=0.041),但各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77, P=0.064);HCV抗体阳性率为0.75%(9/1 200),HCV抗体阳性率各年分别为0.50%(2/400)、0.50%(2/400)和1.25%(5/4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P=0.258)。答对6条以上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99.08%(1 189/1 200),知识知晓率各年分别为97.25%(389/400))、100%(400/400)和100%(400/400),有逐年上升的趋势(χ2=16.639,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98,P=0.000)。最近1年发生商业性行为的比例为11.50%(138/1 200),发生商业性行为的比例各年分别为15%(60/400)、9.75%(39/400)和9.75%(39/400), 有逐年下降的趋势(χ2=5.412,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2,P=0.030);最近1年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1.16%(112/138),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各年分别为80%(48/60)、87.18%(34/39)、76.92%(3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5,P=0.511)。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HCV抗体阳性是长途卡车司机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 结论 2013-2015年广西边境地区长途卡车司机HIV感染率尚处于较低水平,梅毒和HCV感染率略高, 应重点关注年龄较大的长途卡车司机,需要不断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以切断经性途径的传播扩散。
  • 调查研究
  • 朱迎春,徐志钦, 于红霞, 任建立,郭书芹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693-6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影响沧州市学龄期儿童超重或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控制学龄期儿童超重或肥胖提供指导。 方法 2015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照辖区分别在城区和郊区各选择4所学校,将其中2~4年级的1 117名学龄期儿童纳入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学生饮食行为生活习惯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不同性别、年级、地区儿童超重或肥胖比率,研究儿童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及生活习惯与超重或肥胖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 超重或肥胖共计266例(23.81%),其中男孩共计172例(31.16%),女孩共计94例(16.64%),男孩显著高于女孩(χ2=32.46,P<0.05);城区儿童的超重、肥胖发生率显著高于郊区儿童(26.98% vs 19.30%,χ2=8.79,P<0.05);不同年级的超重、肥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P>0.05)。营养知识及营养态度评分项,体重正常儿童分别为(6.06±1.42)和(2.98±0.84),超重、肥胖儿童分别为(7.43±2.15)和(2.25±0.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儿童的营养物质摄入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P<0.05),且超重、肥胖儿童零食摄入频次(每天都吃和每隔1 d吃一次)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P<0.05)。超重、肥胖儿童平均每天运动时间少于1 h的占85.71%,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P<0.05),而82.84%正常组儿童平均每天运动时间大于1 h。正常组儿童上下学步行方式占56.76%,乘坐私家车占15.98%,超重、肥胖组儿童分别为14.66%和60.1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015年沧州市学龄期城区男孩容易发生超重或肥胖,加强营养知识教育及饮食、运动干预,对预防儿童超重或肥胖具有重要作用。
  • 杨幼林, 赵荷兰, 安利红, 蒋莉, 张霞晖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696-6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与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糖尿病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期间温州医学院附属温岭医院的315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产后糖尿病发生率进行统计,并比较不同妊娠前因素(年龄、BMI值、糖尿病家族史、WHR)及妊娠中及产后因素(血脂、血压、孕期空腹血糖、发病时间、孕期活动量及分娩后体重)者其产后糖尿病的发生率,同时以Logistic分析上述因素与产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 结果 315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发生糖尿病33例,发生率为10.48%,年龄较高、BMI值较高、存在糖尿病家族史、WHR较高、高血脂、高血压、孕期空腹血糖较高、孕早期发病、孕期未锻炼及分娩后体重升高者的产后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较低、BMI值较低、无糖尿病家族史、WHR较低、无高血脂、无高血压、孕期空腹血糖较低、孕中期及孕晚期发病、孕期锻炼及分娩后体重未升高者,且经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OR=9.421,95%CI:2.467~32.563)、BMI值(OR=2.994,95%CI:1.976~14.568)、糖尿病家族史(OR=8.721,95%CI:2.253~31.563)、WHR(OR=8.104,95%CI:2.015~30.567)、血脂(OR=5.281,95%CI:2.087~22.637)、血压(OR=4.211,95%CI:1.993~18.524)、孕期空腹血糖(OR=1.052,95%CI:1.015~3.142)、发病时间(OR=0.375,95%CI:0.141~1.252)、孕期活动量(OR=0.948,95%CI:1.256~10.251)及分娩后体重(OR=1.161,95%CI:1.134~3.567)均与产后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均P<0.05)。 结论 2014年5月-2016年2月期间温州医学院附属温岭医院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糖尿病发生率较高,且其妊娠前因素、妊娠中及产后因素均是其发生产后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应给予针对性干预。
  • 旷翠萍, 林喜乐, 庄辉元, 刘卫民, 陈戊申, 陈伟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699-7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一起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明确本起疫情发生及扩散的原因,评价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探讨疫情流行因素和水痘疫苗保护效果。 结果 该疫情总罹患率为5.03%(110/2 188);波及27个班4个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罹患率较高,分别为6.48%(43/664)、5.61%(31/553);疫情历时4个月,共有7个发病高峰;在午托班午休的学生罹患率(7.01%,69/984)高于在家午休学生罹患率(4.18%,41/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P=0.0063;RR=1.68,95%CI:1.16~2.44)。本次疫情中,91.82%的病例(101/110)为水痘突破病例。学生水痘疫苗总体接种率为83.09%(1 818/2 188), 223名学生曾在本次疫情前罹患水痘;本次疫情发生前,水痘疫苗保护效果为75.51%(RR=0.25,95%CI:0.19~0.32),而本次疫情中,疫苗保护效果为33.50%(RR=0.67,95%CI:0.35~1.29)。 结论 应规范校内外午托班管理,防止疫情跨班级传播;一针次水痘疫苗在暴发疫情中保护效果较差,应进行水痘疫苗应急接种。
  • 高洁, 吴颖岚,陈霞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02-7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产后血性恶露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并于产后42 d在产后保健科复诊的产妇482例,调查记录产妇的基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产褥期饮食状况、睡眠及生活卫生行为状况、运动情况)以及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等资料,并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睡眠时间及运动情况、药物使用等产妇之间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进行差异比较。 结果 年龄≥35岁血性恶露持续时间(24.4±1.3 d)明显大于25岁以下年龄段产妇(19.1±0.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自然分娩(21.6±0.6 d)相比,剖宫产组(24.7±0.9 d)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充足、饮食方式均衡、产后适当运动和接受产后康复治疗的产妇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缩短(P<0.05)。 结论 产后血性恶露时间受产妇年龄、分娩方式、睡眠时间、饮食、运动和产后康复治疗等多方面的影响,医生应该重视产后保健的指导。
  • 杨敏, 杨爽, 杨彩燕, 颜琬华, 方秀新, 赵晓敏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05-7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烟台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一般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2015年10-12月间,整群抽样法抽取1 896名烟台市居民,采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统一研制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 结果 烟台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居民比例为18.51%。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35.39%、15.61%和28.11%。涉及急救、安全的健康问题居民作答正确率最高,而慢病、创伤等问题正确率最低。 结论烟台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无差异,需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行干预,同时需重视居民健康行为的培养。
  • 潘慧琼,袁雪峰,厉晓玲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08-7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2015年长沙地区各级医疗机构职业暴露管理情况、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和原因。 方法 2016年6-10月采用分层抽样调查,其中二级、三级医院采用普查、一级医院采用典型抽样,对长沙地区不同级别共150家医疗机构2015年职业暴露管理、职业暴露人次、职业暴露因素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大部分医院均设置职业暴露职能部门,主要由院感科承担,但也有13.63%一级医院未设置。三级、二级、一级医院职业暴露发生率分别为1.97%、2.91%、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3,P=0.00),在三类医疗机构职业暴露人群中护理人员所占比例均为最高,分别为75.13%、56.36%、64.18%。三级医疗机构职业暴露管理优于二级、一级医疗机构,引起职业暴露的首位器械为输液器。 结论 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加强职业暴露管理,落实相关制度,通过培训、规范操作、职业防护等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
  • 王爱, 张丽萍, 王丽颖, 孙洋洋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10-7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应用自媒体健康教育方式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00例初产妇,依据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传统宣教组和自媒体干预组,每组100名患者。对自媒体干预组患者进行有关母乳喂养的自媒体宣教和传统院内健康教育,对传统宣教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在分娩后出院前1~2 d对两组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初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母乳喂养实践技能操作和接受健康教育满意度等方面宣传效果。 结果 Wilcoxon秩和检验显示,自媒体干预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优于传统宣教组(Z=2.304,P=0.021),母乳实践技能掌握情况优于传统宣教组(Z=2.224,P=0.026),接受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优于传统宣教组(Z=3.649,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初产妇进行自媒体健康教育可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实践技能,这种新健康教育形式值得推广。
  • 吴金萍, 闻咪波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12-7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宁波市横溪镇2008-2012年出生儿童2剂次水痘疫苗(VarV)接种情况,为提高2剂次VarV接种率和防控水痘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金苗免疫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2年出生儿童的VarV免疫资料,对2剂次VarV接种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宁波市横溪镇2008-2012年出生儿童2 448人,VarV接种率为98.41%,2剂次VarV接种率为68.75%;2剂次VarV接种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χ2=11.915,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本地户籍儿童2剂次VarV接种率高于外地户籍儿童(OR=3.22,95%CI:3.11~3.34);城乡结合部儿童2剂次VarV接种率高于农村地区儿童(OR=1.31,95%CI:1.26~1.36);已完成1剂次VarV儿童中,基础免疫后时间间隔在<3年和≥3年儿童的2剂次VarV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87.101,P<0.001)。 结论 宁波市横溪镇儿童2剂次VarV接种实施较好,但仍需适时开展以农村为重点地区,流动儿童和基础免疫后时间超过3年的儿童为重点对象的VarV加强免疫健康干预和查漏补种,并扩大查漏补种的年龄范围,以减少疫苗突破病例发生率。
  • 张清慧, 李萌, 孔园园, 黄锐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16-7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报告发病及血清感染免疫现状,评价控制效果,为进一步采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2006-2015年上海市松江区乙肝的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对2014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松江区国家调查点数据进行乙肝感染情况的分析。 结果2006-2015年累计报告乙肝6 339例,发病率为54.14/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296.850,P=0.000),其中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为7.35/10万,远低于慢性乙肝报告发病率45.09/10万(χ2=3 179.779,P=0.000),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 487.127,P=0.000;χ2趋势= 42.415,P=0.000)。乙肝报告发病率35~岁年龄组最高,40岁之前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χ2趋势= 1 388.621,P=0.000),之后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χ2趋势= 493.030,P=0.000)。20~54岁为乙肝的高发年龄。男性发病率(77.79/10万)高于女性(28.95/10万),其中急性、慢性乙肝和乙肝未分类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P<0.01)。1~29岁常住人口血清学调查人群HBsAg阳性率为0.47%,anti-HBs阳性率为58.60%。明确乙肝疫苗接种182人,接种率为84.65%,其中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00%。调查人群性别间乙肝感染免疫标记物阳性率及疫苗接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岁以下未检出HBsAg阳性。1~岁组anti-HBs阳性率分别高于5~岁组(χ2=17.038,P=0.000)和15~29岁组(χ2=5.502,P=0.019),而后两个年龄组anti-HB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5, P=0.092)。anti-HBc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 结论 2006-2015年上海市松江区乙肝防控效果较好,特别是免疫规划乙肝疫苗覆盖人群效果显著。
  • 卢琼妹,张笃琪,冯红林,梁定胜,吴作伟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20-7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海口市6~12岁学龄儿童膳食状况,为指导合理膳食提供依据。 方法2015年随机抽取海口市8所公办小学1 248名6~12岁学龄儿童进行3 d膳食调查,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对儿童膳食摄入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 海口市6~12岁学龄儿童膳食摄入以谷薯类食物为主,每日平均摄入量为(318.1±41.6)g,奶类及其奶制品摄入量(166.8±51.2)g低于推荐摄入水平。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分别为13.65%、33.17%、53.18%。3、微量营养素中硫胺素、钙日均摄入量(0.8±0.2)mg、(421.4±161.4)μg,其摄入量>RNI(AI)的构成比仅为34.8%、37.6%。 结论海口市学龄儿童膳食摄入以谷类为主,膳食结构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不足,建议加强该地区营养宣教,增强地区奶类、蔬菜类食物的膳食供给。
  • 刘居莉,杨焕礼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23-7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监测在妊娠相关并发症及胎儿窘迫等不良事件防预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松桃县人民医院建档行定期产前检查的124例孕周为24~28周的孕妇临床资料,根据其妊娠期葡萄糖筛查试验(GC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结果分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组(研究组,n=48)和妊娠期糖代谢正常组(对照组,n=76)。观察对比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剖宫产率、早产率、产后出血率、羊水过多率、羊水过少率、子痫前期率、胎膜早破率、妊高症率)及胎儿结局(Apgar评分、巨大儿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高胆红素血症率、低血糖率、湿肺率)差异。 结果 两组孕妇除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子痫前期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研究组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妊高症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1.7%、39.6%、35.4%、14.6%、18.8% vs. 17.1%、11.8%、14.5%、3.9%、5.3%,均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 min和第5 min时Apgar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6±0.2)分、(9.1±0.2)分 vs. (9.6±0.3)分、(9.8±0.2)分,均P<0.05];两组胎儿除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新生儿窒息、湿肺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研究组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儿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8.8%、12.5%、39.6% vs. 5.3%、2.6%、11.8%,均P<0.05)。 结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可增加母婴不良结局风险,积极有效的早期糖代谢监测对调控母体孕期糖代谢状态、降低相关妊娠期并发症和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等有利。
  • 邵轶楚,汤海燕, 钱蓉蓉,陈金春,陈海斌,刘芳,薛行芳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26-7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瑞安市中学生脂肪肝流行病学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瑞安市城郊公立中学在读中学生892例,统计脂肪肝检出患病情况,并比较不同特征中学生脂肪肝患病情况以及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因素。 结果 892例参加体检的中学中,检出脂肪肝患病人数62例, 患病率6.59%,均为轻度脂肪肝。与家庭地址在城郊中学生相比,市内中学生脂肪肝患病率明显提高,可达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脂正常中学生相比,血脂升高中学生脂肪肝患病率明显提高,可达2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脂肪肝中学生相比,脂肪肝中学生肝功能指标TC、TG、LDL-C以及ALT均明显提高,而HDL-C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脂肪肝中学生相比,脂肪肝中学生嗜烟酒,嗜肉、煎炸类食物,嗜零食、喜甜食,夜间加餐,饮食无节制,每周运动<3次,每次运动<30 min等不良生活行为比例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瑞安市城郊中学生的脂肪肝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主要与学生的不良生活行为密切相关。有效的健康宣教和定期的健康体检,对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降低脂肪肝的患病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卫生监督监测
  • 何林, 周小锋, 许少坚, 王金明, 彭伟军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28-7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深圳龙华新区2013-2015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监测结果,为合理防控人感染H7N9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深圳龙华新区2013-2015年间报告的人感染H7N9病例信息及相关监测信息进行描述性和分析性研究。 结果 2013-2015年深圳龙华新区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5例,死亡1例。患者从发病至确诊中位数时间为7 d,从发病至发展为肺炎的中位数时间为3.5 d,从发病到使用达菲抗病毒治疗的中位数时间为4 d,患者发病前均有活禽市场暴露史;2013-2015年深圳龙华新区监测的626份活禽市场外环境样品中,检测出H7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117份,阳性率18.69%,其中与患者有流行病学关联活禽市场H7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达31.43%;禁止活禽交易后,禽肉销售市场外环境H7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显著下降(χ2=13.52,P<0.001)。 结论 活禽市场暴露及活禽市场污染源的存在是导致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禁止活禽交易能有效减少禽肉综合市场外环境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感染。
  • 孙勇, 翟艳春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31-7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北京市密云区性病门诊15岁以上男性就诊者监测结果,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密云区两家艾滋病监测哨点医院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进行检测,收集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10-2014年共监测北京市密云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1 046人,年龄以20~59岁为主(93.79%)。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37.19%,且卡方趋势检验发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χ2=4.20,P=0.04);各年份间有非婚性伴的人数比例在逐年下降(χ2=33.62,P<0.01),与非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从未用过安全套的比例为37.48%,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4.62,P<0.01);五年间淋病、尖锐湿疣检出率呈下降趋势(χ2=16.32、16.37,P<0.01)。外省流动人口性病检出率高于本地户籍人群(χ2=7.68,P<0.01),且卡方趋势检验提示本地户籍男性就诊者性病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21.99,P<0.01)。2010-2014年共检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4例,阳性检出率为0.38%。 结论 有关部门应加大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同时加强对外省流动人口性病的筛查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
  • 吕鸥, 张海霞, 郭春城, 王富嵩, 赵艳玲, 张美云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35-7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2014-2015年北京市某区生活饮用水卫生应急事件监测情况的分析,了解某区生活饮用水应急事件的基本情况,早期发现饮用水卫生问题,为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 对2014-2015年北京市某区生活饮用水应急事件进行调查,并采集水样样品。依据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采集的水样进行检验分析;检验结果依据GB/T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 2014年和2015年某区供水系统生活饮用水应急事件均为水投诉事件。投诉数量呈现上升趋势,由28起增加到49起。2014年和2015年某区生活饮用水投诉最多内容均为饮用水颜色异常,占比分别为44.83%和38.77%。2014年和2015年投诉问题水样集中在二次供水和自备井供水。2014年和2015年某区水投诉事件样品检测,自备井水质合格率均为最低,分别为80.49%和6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1,P=0.245)。2015年二次供水投诉水样合格率高于2014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1,P=0.763)。但2014年后,二次供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由6起增加到24起。2015年投诉事件市政水水样中,不合格指标主要集中在色度、浑浊度和铁。投诉事件二次供水水样中,不合格指标主要为细菌总数、浑浊度和铁。投诉事件自备井水样中问题主要集中在细菌总数、浑浊度、总硬度和硝酸盐。 结论 某区生活饮用水投诉事件主要发生在自备井水和二次供水的供水方式。自备井水和二次供水投诉数量多,水质不合格率较高,需进一步加强此方面的日常监管工作。
  • 尉雨佳, 王晓莉, 李菱, 孔庆征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38-7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北京市西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的,现住址为北京市西城区,发病日期为2013-2015年的手足口病确诊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3-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 752例,年均发病率96.5/10万;全年各月均有发病,6-7月达高峰;男性患者较女性多,<6岁儿童所占比例最高(82.17%);职业主要为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小学生及成人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实验室确诊病例中,其他肠道病毒类型为主。 结论 2013-2015年北京市西城区手足口病疫情较高,6岁以下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仍是主要发病人群,同时出现小学生和成人病例增加,应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的宣教和防控工作。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 田军, 邵媛仙, 李素芳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41-7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血清锌水平小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状态的变化情况。 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的75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血清锌水平的不同分为A组(血清锌<10.0 μmol/L组)15例、B组(血清锌10.1~10.7 μmol/L组)15例、C组(血清锌10.8~12.5 μmol/L组)15例、D组(血清锌12.6~14.0 μmol/L组)15例及E组(血清锌14.1~15.3 μmol/L组)15例,然后将五组儿童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状态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五组儿童的检测结果。 结果 A组的CD8+、FEIR及RBC-ICR分别为(32.56±3.37)%、(36.67±3.11)%及(19.38±1.35)%,均高于B组的(29.31±3.13)%、(32.50±2.94)%及(15.86±1.17)%、C组(26.42±2.65)%、(29.46±2.80)%及(12.96±1.01)%、D组(23.17±2.41)%、(24.25±2.67)%及(10.44±0.85)%及E组(20.25±2.23)%、(20.27±2.55)%及(7.25±0.63)%,B组则高于C组、D组及E组,C组则高于D组及E组,D组高于E组。A组其他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状态指标均低于B组、C组、D组及E组,B组则低于C组、D组及E组,C组则低于D组及E组,D组低于E组(均P<0.05)。 结论 不同血清锌水平小儿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状态呈现一定的差异,因此应注意对小儿锌水平的调节。
  • 黄飞,胡勤明, 贺新翔, 刘文俊, 杨忠民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43-7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与α-干扰素抗病毒应答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对荆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0月-2015年10期间诊治的100例老年慢性乙肝患者在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治疗12、24周后抽血测定血清炎症因子,包括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炎性小体3(pyrin containing 3 gene,NLPR3)、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 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CRP(C-reaction protein)。治疗12周后,根据ALT、HBV DNA判定应答情况,分析有应答组患者和无应答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结果 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12周后,100例乙肝患者中完全应答30人,部分应答34人,无应答组36人:免疫应答组(n=64,包括完全应答、部分应答者)及无应答组(n=36)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应答组患者经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12周和24周后患者血清中IFN-γ、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CRP、IL1α、IL1β、IL2、IL6、TGF-β、NLPR3、NF-κB、MCP-1水平显著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上述因子变化更显著(P<0.05)。 结论 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水平与α-干扰素抗病毒应答有密切关系。
  • 郏琴, 洪庆, 周海, 唐平, 常晶, 陈风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47-7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变化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COPD患者60例进行研究,测定不同临床分期COP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2、6(IL-1β、IL-2、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2(TIMP-1、TIMP-2)及脑钠肽(BNP)和血清胱抑素(CysC)水平变化。以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 结果 COPD患者血清中IL-1β、IL-2、MMP-2、MMP-9、 TIMP-1、TIMP-2和CysC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COPD患者临床分期的增加,上述蛋白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BNP和IL-6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OP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变化与临床分期有关。
  • 方法研究
  • 谭振,白丽琼,徐慧兰,唐益,龚德华, 张传芳, 范江静, 万燕萍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50-7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编制湖南省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工作满意度测量工具。 方法 参考国内外工作满意度量表,查阅相关文献,听取各专家意见,形成初始量表,对612名湖南省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进行调查,检测其信度和效度。 结果 信度检验显示量表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23,7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20~0.904,效度检验显示7个维度可累积解释总方差的64.974%。 结论 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工作满意度测量。
  • 研究生园地
  • 韩姝, 崔春霞, 王海玲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57-7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对内蒙古贫困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改善的效果,分析存在的营养健康问题,为政府部门制定营养与健康相关政策提供信息基础。 方法 利用学生调查问卷,比较分析2012年和2015年内蒙古“营养改善计划”重点监测县-扎赉特旗学生营养知识和行为的相关情况。结果 2015年7个营养知识平均得分(6.9±0.5)显著高于2012年(3.0±1.6)(t=-74.283,P<0.01),2015年男生(6.9±0.6)高于女生(6.9±0.4),初中生(7.0±0.2)高于小学生(6.8±0.6)(t=1.46、3.79,均P<0.01);各知识点平均知晓率2015年(98.3%)高于2012年(42.2%)(χ2=508.63,P<0.01),学生对“促进长个子的营养因素”的知晓率最低,“对健康的理解”的知晓率最高;营养知识来源途径较多的分别是课本、父母或家人和校园宣传或课堂教学, 2015年均高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卫生行为情况,2015年较2012年有明显改善。 结论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4年后,内蒙古贫困农村学生营养水平明显改善,今后要充分利用“课本、父母或家人、校园宣传或课堂教学”,并且开发新媒体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和行为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营养健康状况。
  • 综 述
  • 伍永勤,邹潇白,陈曦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62-7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艾滋病溯源能较为精准的尽早发现感染者,明确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链,阻止艾滋病病毒传播。本文就传统溯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溯源技术进行比较。两个技术结合更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精准性。
  • 黄莉,许琳,李石柱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6): 766-7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6.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扫描统计量是空间流行病学中可以用来评价或预测疾病聚集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利用扫描统计量方法进行肺结核聚集性及影响因素研究,从空间角度揭示肺结核的分布与传播规律。扫描统计量方法在预测肺结核的暴发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结合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结果还可探测正在发生的区域传播、确定近期传播和识别传播链。目前,在国内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扫描统计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原理和在肺结核领域的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