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2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04-20
  

  • 全选
    |
    专题报道
  • 眭志祥,袁卫建,郑彬,朱涛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385-3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 方法 对2011-2015年在丹阳市辖区各医院832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所产婴儿,于出生后12 h内接种100 IU HBIG及10 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按0、1、6方案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在儿童>12月龄时采集血样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检测,并调查母亲分娩方式、出生医院信息,分析其与乙肝母婴阻断效果的关系。 结果 832例HBsAg阳性孕产妇所产婴幼儿HBsAg阳性34例,阻断成功率为95.91%,抗-HBs阳性793例,阳性率95.31%。母亲HBeAg阳性阻断成功率(90.95%)低于母亲HBeAg阴性的婴儿(97.47%)(χ2=16.409,P<0.0001),婴儿抗-HBs阳性率(92.46%)也是低于HBeAg阴性母亲(96.21%)(χ2=4.756,P=0.029);未发现出生医院、分娩方式和监测月龄与阻断效果有关。 结论 HBIG 联合乙肝疫苗对HBsAg阳性母亲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有较高的阻断率和保护率,且不受出生医院、分娩方式和监测月龄的影响。
  • 辛秀梅,熊菲,朱洋,郭琪,周晓彬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388-3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腮腺炎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效果,为制定免疫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整群抽取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3~15岁2 1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预防接种证(或接种卡)和监护人问卷调查(含儿童患病史),分别确定疫苗接种信息和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按1:1匹配选择对照,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腮腺炎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效果。 结果 共有121对病例及对照纳入研究,腮腺炎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效果为86.8%(95%CI:76.2~92.7)。 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对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 郭山春,康丽娟,李宝强,李艳飞,徐传伟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390-3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母体血清抗-HBs水平是否对婴儿乙肝疫苗0-1-6个月接种方案免疫效果产生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滨州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且在该院足月出生,并全程按时完成乙肝疫苗0-1-6个月三针免疫接种程序的8~24月的婴幼儿109名,对婴幼儿血清抗-HBs的定量检测结果与其母住院分娩时血清抗-HBs的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母体血清抗-HBs<10 mIU/ml且HBsAg阴性56例,其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6例(10.71%),有应答者50例(89.29%),血清抗-HBs水平为411.39(58.81,1 435.81)mIU/ml;母体血清抗-HBs≥10 mIU/ml 53例,其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1例(1.89%),有应答者52例(98.11%),其血清抗-HBs水平为457.11(114.54,1 475.49)mIU/ml,母体抗-HBs水平对两组婴幼儿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18,P=0.308),两组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抗-HB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5,P=0.628);不论母体血清抗-HBs<10 mIU/ml还是≥10 mIU/ml,16~24月龄婴幼儿血清抗-HBs水平均较8~16月龄下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37、-3.742,均P=0.000),而同一月龄段(不论是8~16月龄段间还是16~24月龄间)婴幼儿血清抗-HB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496、-0.881,P=0.620、0.378);对于母体血清抗-HBs≥10 mIU/ml者,其婴幼儿血清抗-HBs水平与母体抗-HBs水平无相关性(r=-0.046,P=0.746)。 结论 母体血清抗-HBs水平对婴儿乙肝疫苗0-1-6个月接种方案免疫效果不产生影响。
  • 鲍春,陈德黎,王秀华,司谦,潘攀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394-3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完成乙肝疫苗0、1、6月龄三针基础免疫后表面抗体衰减情况,探讨再次强化免疫乙肝疫苗的最小年龄,为制定科学的强化免疫策略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襄阳市1 431名年龄18月龄~7岁儿童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段未感染儿童表面抗体阳性率,计算表面抗体衰减的最小年龄。 结果 本次调查的襄阳市区1 431名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100%,首针及时率98%。59例儿童的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56例儿童经过免疫接种后未感染乙肝,3例儿童(0.2%)处于乙肝病毒不同感染时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b阳性率显著降低,18月龄~<2岁为90.3%,2~<3岁为48.6%,3~<4岁为49.7%,4~<5岁为52.7%,5~<6岁为44.3%,6~<7岁为40.8%(趋势性卡方检验χ2=118.61,P= 0.000);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儿童的HBsAb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及时接种者(χ2=5.798,P=0.019)。而HBsAb阳性率在不同性别、不同乙肝疫苗接种剂量和其母是否HBsAg阳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可提高HBsAb阳性率。对于完成乙肝疫苗三针基础免疫后的儿童,HBsAb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降低,有必要在2~3岁时进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及时复种,建议推行2岁及以上儿童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
  • 张信江,孙烨祥,平建明,马寅,李保军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397-3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3-2015年宁波市鄞州区接种门诊流动儿童迁入特征,探索流动儿童摸底宣传干预的工作重点。 方法 通过“宁波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2015年宁波市鄞州区登记流动儿童数据,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统计不同月份、年龄、地区、户籍地来源儿童迁入分类情况。 结果 2013-2015年宁波市鄞州区接种门诊共登记流动儿童43 642人,年均增长9.86%。不同月份、年龄、地区迁入儿童数均聚类为3类,3-4月和9-10月为迁入高峰期;1~5岁为主要迁入年龄段;古林、高桥、石碶、姜山、邱隘、潘火、中河为迁入聚集地;按照儿童户籍地来源将33个省份和其它国家聚集成4类,安徽、浙江、江西、贵州、四川、河南、湖南、江苏、湖北、重庆户籍儿童为主要儿童来源。 结论 宁波市鄞州区接种门诊流动儿童迁入在不同时间、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及儿童来源之间具有差异性,应针对迁入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免疫规划摸底宣教干预措施。
  • 论 著
  • 张天娇,王博闻,吴义姣,韩金松,孙炜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00-4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测评沈阳市农村老人自立生活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老人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2-2013年采用整群抽样抽取沈阳市某自然村538名无认知功能障碍的65岁及以上老人,调查其自立生活能力。采用单因素卡方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沈阳市65岁及以上农村老人的自立率为41.64%。单因素卡方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统计学信息(年龄、婚姻、经济来源)、健康状况(慢性病罹患、视力、听力、睡眠质量、咀嚼能力)、个体行为(吸烟、散步、饮食规律)、社会心理因素(担心跌倒、抑郁、娱乐活动参与、经常看电视、子女孝顺)均对自立生活能力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老人自立生活能力最具有显著相关性的影响因素为咀嚼能力(好vs.差:OR=8.93,95%CI:2.52~31.61,P=0.00;中vs.差:OR=3.47,95%CI:1.10~10.97,P=0.03)、慢性病罹患(无vs.有:OR=4.26,95%CI:2.43~7.46,P=0.03)、经济来源(退休金/打工vs.子女供给:OR=4.18,95%CI:1.17~14.23,P=0.00;务农vs.子女供给:OR=4.12,95%CI:0.28~4.47,P=0.00)、抑郁(否vs.是:OR=3.64,95%CI:1.65~4.96,P=0.00)、视力(好vs.不好:OR=3.18,95%CI:1.67~6.08,P=0.00)、娱乐活动参与(是vs.否:OR=2.86,95%CI:1.65~4.96,P=0.00)。咀嚼能力好、无慢性病、有退休金、无抑郁、视力好、参与娱乐活动的老人自立能力强。 结论 2012-2013年沈阳市农村老人自立生活能力较低,改善咀嚼能力,预防慢性病及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可以有效提高农村老人的自立生活能力。
  • 孔繁静,于红刚,周中银,操寄望,陈明锴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04-4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Six1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并研究其在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法检测胃癌患者(GAC组)肿瘤组织和胃炎患者(CON组)胃组织Si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比较其差异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对比GAC组中Si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患者和未甲基化患者手术切除、3年死亡率和PFS的差异。 结果 GAC组胃癌患者癌组织Si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24.0%)显著低于CON组(95.0%)(均P<0.05)。GAC组胃癌患者癌组织中Si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Lauren’s分型、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患者的D2根治性手术率(100.0%)、切缘阴性率(100.0%)及PFS(23.6±3.5月)均显著高于未甲基化患者[分别为57.9%、47.4%、47.4%、(16.2±2.7)月](均P<0.05),3年死亡率显著低于未甲基化患者(均P<0.05)。 结论 胃癌患者Six1基因启动子处于低甲基化状态,作为胃癌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 贾月辉,葛杰,韩云峰,谢志平,刘畅,祁艳波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07-4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提供建议。 方法 资料来源于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黑龙江省农村居民4 801户,共13 498人,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调查户的所有成员逐一进行询问并收集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成员人口社会经济学特征、家庭成员的医疗保障情况、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等,运用SAS9.2软件对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照人数和例数计算,分别为252.4‰和349.4‰,其中男性为312.9‰,女性为386.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年龄小于35岁相比,年龄35~<65岁(OR=7.604,95%CI=6.077~9.516,P=0.000)、年龄65岁及以上(OR=17.254,95%CI=13.195~22.563,P=0.000)是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慢性病患病率越高;与未婚相比,已婚(OR=1.884,95%CI=1.312~2.704,P=0.001)、离婚或丧偶(OR=2.246,95%CI=1.504~3.353,P=0.000)的慢性病患病率高;与文盲相比,文化程度(均OR<1,均P<0.05)越高,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越低;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群慢性病患病率高(OR=1.587,95%CI=1.060~2.376,P=0.025);距最近医疗机构的距离与小于1 km相比,大于5 km(OR=1.567,95%CI=1.103~2.227,P=0.012)患病率高;与人均住房面积小于20 m2相比,人均住房面积大于36 m2(OR=1.500,95%CI=1.295~1.737,P=0.000)慢性病患病率高;人均年收入(均OR<1, 均P<0.05)越高,慢性病患病率越低;饮酒(OR=1.160,95%CI=1.042~1.986,P=0.030)慢性病患病率高。 结论 2013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高,其中女性、老年人、离婚或丧偶、文化程度低、未参保和经济收入低的人群是卫生服务需求的重点人群。
  • 李心蕙,詹志鹏,张静竹,任亚浩,赵越,安丽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11-4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限制性摄食对小鼠血中β羟丁酸(beta- hydroxybutyrate, βOHB)水平及大脑皮质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 LPL)表达的影响。 方法 50只健康成年C57BL/6J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于禁食0、8、12、16 h和24 h后采血,采用ELISA法测定βOHB的水平。另取2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禁食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禁食组小鼠采用隔日禁食的方式连续处理4 周,对照组小鼠自由摄食,实验末期称重并分析体脂比(体脂肪含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再分别采用Real-time RT-PCR法和Western bolt法检测大脑皮质LPL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小鼠血中βOHB水平随着禁食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禁食0、8、12、16和24 h后的小鼠血中βOHB水平(mmol/L)分别为(0.93 ± 0.13)、(0.95 ± 0.37)、(1.33 ± 0.26)、(1.68 ± 0.13)、(1.74 ± 0.27);与禁食0 h比较,禁食12、16及24 h的小鼠血中βOH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禁食16 h和24 h的小鼠血中βO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均明显高于禁食12 h的小鼠血中βOHB水平(P<0.05)。在整个实验期间隔日禁食组及对照组小鼠均未见异常表现,两组小鼠体重及体脂肪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隔日禁食组小鼠大脑皮质LPL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 结论 禁食12~24 h的小鼠血中βOHB水平明显升高;隔日禁食处理4周可上调小鼠大脑皮质LPL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
  • 马晓薇,郑玉建,谢慧玲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15-4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下的服务效果,探讨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差异,为社区公共卫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法,在某市选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比较其在不同时间实施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服务效果。 结果 该社区实施过的三种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分别为全科医生模式、全科团队模式和家庭医生模式。全科医生模式下的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90.10%)完成效果较好,家庭医生模式在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100.00%)、高血压患者管理率(91.80%)、糖尿病患者管理率(88.91%)、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100.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5.61%)及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0.51%)的服务效果中,均优于全科医生模式和全科团队模式,但在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83.02%)方面的服务效果不如全科医生模式和全科团队模式。 结论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在公共卫生服务各方面的服务效果均较好,具有较高的推广性,可为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参考和借鉴。
  • 魏天桐,王卉,高媛,怀鑫馨,王化虹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19-4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使用状况,发现当今消化内科营养支持治疗的问题。 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采样的方法,对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使用NRS2002进行连续营养风险筛查,记录患者住院期间营养支持使用情况,包括营养支持方式、热卡量、蛋白质入量以及使用天数。分析消化内科不同疾病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 结果 连续筛查患者1 103例,共纳入符合标准患者786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8.88%,营养支持 率为32.44%。有营养风险、无营养风险患者营养支持率分别为67.4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中青年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30.00%、28.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依次是结核(85.71%)、胰腺疾病(72.58%)、肠梗阻(62.50%)、缺血性肠病(53.33%)、消化道出血(50.79%)、胆道疾病(40.91%)、炎症性肠病(37.63%)。肠外营养(PE)支持169例,肠内营养(NE)支持93例,PN:EN为2:1。 结论 2015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高,老年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与中青年患者无明显差别,营养支持既有忽视又有滥用现象,应继续推广营养风险理念,规范营养支持。
  • 李岩,韩光跃,刘艳芳,刘兰芬,李琦,齐顺祥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23-4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石家庄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构成和流行病特征,为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5年5-10月间河北省儿童医院严重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241例,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5种呼吸道病毒。 结果 241例标本中病毒阳性89例,总检出率为36.93%,依次为鼻病毒(HRV)11.62%、副流感病毒3型(PIV3)9.96%、副流感病毒1型(PIV1)5.39%、博卡病毒(HBoV)4.56%、副流感病毒4型(PIV4)3.32%、冠状病毒(HCoV-OC43)2.07%、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66%、腺病毒/乙型流感/副流感2型(ADV/FluB/PIV-2)各0.83%。双重感染10例(4.15%),以HRV、PIV3混合其他病毒感染最常见。夏秋季均可检出感染病例,夏季检出率明显高于秋季,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75.52%),~2岁患儿的检出率最高(48.78%)。除ADV仅夏季、RSV仅秋季检出外,其他病毒夏秋季均有检出。 结论 HRV、PIV3、PIV1和HBoV是2015年石家庄地区严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主要病原,各病毒在夏秋季有各自的流行特征。
  • 邓春拓,何伦发,郭艳,黄隽,梁锡念,吴惠刚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25-4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初步评估珠三角某市出厂水中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风险。 方法 于2015年1-12月,每个季度对珠三角某市24个市政水厂的出厂水中5种基因毒物质(砷、六价铬、镉、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和12种躯体毒物质(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铁、氨氮、锰、铜、锌和挥发酚)进行检测,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上述17种化学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初步评价。 结果 珠三角某市出厂水中17种化学污染物所引起的总健康风险为3.61×10-5/a,致癌总风险为3.61×10-5/a,非致癌总风险为155.02×10-11/a。在致癌总风险和非致癌总风险中,枯水期均高于丰水期,普通滤池水厂均高于V型滤池水厂。个人致癌风险由高至低分别为六价铬>砷>三氯甲烷>镉>四氯化碳,个人非致癌风险由高至低分别为氟化物>硝酸盐>铅>汞>硒>氨氮>铜>铁>氰化物>锰>锌>挥发酚。 结论 珠三角某市出厂水中17种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个人健康风险水平均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规定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范围内。
  • 宋灿磊,刘天,杜荐如,朱建明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29-4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一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感染病毒基因型别,探讨可能传播途径,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类似疫情现场处置提供经验。 方法 制定统一病例定义,在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中开展主动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分析;采集未经治疗发病学生呕吐物、粪便或肛拭子,食堂员工及食堂环境样本,发病班级饮用水及环境拭子,运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样本进行RT-PCR,PCR产物纯化、测序,序列经核酸比对确认,应用Clustal X、MEGA5.1等软件分析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Excel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Open Epi3.03在线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4年11月18-24日,该校共报告病例36例,19日为发病高峰(19例)。病例集中分布在二(3)班,罹患率为55.81%(24/43),其次为二(10)班,罹患率为14.29%(6/42);症状以呕吐为主(97.22%),发热(38.89%)、腹痛(36.11%)及腹泻(8.33%)。回归性队列研究显示参加舞蹈兴趣班为发病危险因素(RR=6.67,P<0.01)。经实时荧光RT-PCR检测,16份发病学生样本中诺如病毒核酸阳性6份。序列比对结果显示,Jinshan06、Jinshan09等6株基因同源性为100%,其与GII.P17_GII.17/Kawasaki323、GII.17/Okinawa/FP027/2012等株基因同源性高达98%,均属GⅡ.17型诺如病毒,指示病毒同源。 结论 本次疫情是一起因密切接触引起GⅡ.17型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
  • 张新胜,刘芳,刘钊,李惠子,黄玉荣,曲宝林,刘英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33-4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个体化营养管理对肿瘤放疗患者营养状况、放疗耐受性、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拟行30~45次一个周期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加个体化营养管理组(营养管理组)及常规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前、放疗后、随访1个月和3个月时的营养状况、放疗耐受性、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 放疗前,两组年龄、性别、入院诊断、临床分期及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及1个月时,营养管理组体重、体重指数(BMI)、握力、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清白蛋白(ALB)、能量及蛋白摄入情况、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QOL评分、放疗完成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时,营养管理组BMI、上臂肌围、握力、HB、PLT、ALB、PG-SGA及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放疗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放疗耐受性,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 丁力,王维佳,姚恩龙,张维义,白香莲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37-4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红河州MSM哨点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变化趋势及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以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0-2014年红河州MSM哨点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血,以获取此类人群一般人口学特征、行为学特征、血清学信息、艾滋病防治有关信息。 结果 2010-2014年红河州MSM哨点人群最近六个月与同性肛交性行为比例五年间变化不大,平均为89.0%,但最近一次与同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χ2=48.686, P=0.000)、最近六个月内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χ2=108.923,P=0.000)、最近一年做过HIV检测比例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χ2=88.252, P=0.000),而最近六个月与同性发生商业性行为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χ2=42.271, P=0.000)。不同年份影响MSM人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因素虽然有所不同,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SM人群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不知晓艾滋病知识(OR=13.961,95%CI:3.71~52.61,P=0.000)、未做过HIV检测(OR=4.513,95%CI:2.73~7.46,P=0.000)、未婚或离异人群(OR=2.642,95%CI:1.33~5.24,P=0.00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4.138,95%CI:1.36~12.55,P=0.012)、样本来源以“滚雪球”招募方式监测的MSM人群(OR=0.217,95%CI:0.09~0.53,P=0.001)。 结论 红河州要加大针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未婚或离异人群、样本来源以“滚雪球”招募方式监测的MSM人群干预力度,促进其安全套使用,从而降低HIV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的传播。
  • 黄国贤,胡凯旋,范木耿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42-4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中山市户籍人口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水平、人群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对策、开展防控效果评价提供基线数据。 方法 通过中山市2014年内所有有诊断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能力的医疗机构和国家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收集户籍人口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疾病信息等现况。 结果 户籍人口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病例9 885例,其中医疗机构收集7 734例(78.24%),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收集2 151例(21.76%)。户籍人口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年龄标化发病率为594.3/10万(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标化数据进行标化),其中心源性猝死年龄标化发病率为1.8/10万,急性心梗年龄标化发病率为100.4/10万,脑卒中年龄标化发病率为445.3/10万;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比为1.77:1;脑卒中发病率高于急性心梗发病率,发病率比为4.1:1;急性心血管事件院前死亡率高于急性脑卒中院前死亡率,心源性猝死院前死亡率高达85.19%,急性心梗院前死亡率为48.82%;脑卒中病例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缺血性脑卒中占80.6%,出血性脑卒中占19.0%;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最高发的月份是1月份;45岁以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占总发病人数的95.99%。 结论 年龄和性别对中山市户籍人口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影响较大,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危险因素专题调查和健康干预,最终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
  • 调查研究
  • 薛珍,叶仕英,杜婉燕,胡桂贞,任里丽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46-4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对感染高危型HPV妇女健康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石碣镇完成宫颈癌筛查的户籍妇女中高危型HPV检测阳性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并定期随访复查;对照组定期随访复查。实施健康管理干预1年后对两组HPV感染转阴率、病毒负荷量RLU/CO 比值、HPV 感染相关知信行变化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 干预后1年,实验组的高危型HPV感染转阴率为32.0%,对照组的高危型HPV感染转阴率为15.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7,P<0.05)。两组妇女的病毒负荷量RLU/CO 比值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8,P<0.05)。干预前,两组妇女的HPV感染知信行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1年,实验组的HPV感染相关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高危型HPV感染妇女人群实施健康管理,能改善高危型HPV感染妇女人群的不良行为方式,并进一步提高其HPV 感染的相关知信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HPV感染的转阴率,降低其病毒负荷量RLU/CO比值,达到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 黄冬瑞,周一心,罗城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49-4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贺州市两区三县14岁以下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生活、社会救助、健康保障等现状。 方法 采用自制自评量表以及访谈的方式获得86名艾滋病致孤儿童的主观满意度评价。通过民政部门获得他们所在家庭的领取救助情况。 结果 贺州市大部分艾滋病孤儿是以家庭寄养的方式生活在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家,但是这样的抚养方式还是让24.42%的调查对象称生活不够稳定,并有20.93%的调查对象不满意现在的生活。在政府救助和医疗保障方面,政府救助覆盖了所有接受调查的对象家庭。91.86%的调查对象参加了医疗保险,参加接种国家免费疫苗达到100%。96.51%的调查对象接受过1次以上健康体检,76.74%的调查对象还每年接受1次体检。调查对象除1例患“肌萎缩”、1例患“皮痒”、2例“鼻炎”外,其他儿童未有常见疾病及传染病。 结论 贺州市艾滋病致孤儿童在当地政府、社会组织的关心扶持下,艾滋病致孤儿童生活、教育得到了有力保障,身心都保持健康。综合抚养模式可能有利于艾滋病致孤儿童生活更稳定、更有保障。
  • 温辉,杨颖,常海燕,樊云川,杨明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52-4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血清和肽素及抑炎、致炎因子的变化状态。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于秦皇岛市第二医院进行诊治的54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54名健康同龄人为对照组,将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和肽素及抑炎、致炎因子水平进行分别检测,并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中不同程度感染以及不同程度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检测结果。 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和肽素(CPP=15.65 pmol/L)及抑炎因子(IL-10=25.64 pg/ml、IL-13=9.46 ng/L、TGF-β=1 057.97 pg/ml)、致炎因子(IL-1β=5.45 pg/ml、IL-6=8.84 pg/ml、TNF-α=2.23 ng/ml、sICAM-1=184.95 μg/L)水平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的血清和肽素(CPP=4.56 pmol/L)及抑炎因子(IL-10=13.34 pg/ml、IL-13=5.15 ng/L、TGF-β=583.45 pg/ml)、致炎因子(IL-1β=1.15 pg/ml、IL-6=3.37 pg/ml、TNF-α=0.75 ng/ml、sICAM-1=96.24 μg/L)水平,观察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感染和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血清和肽素及抑炎、致炎因子的变化较为明显,且其表达水平受感染的严重程度影响较大,因此应加强对患者上述指标的监测。
  • 黄洪琳,易斌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54-4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长期住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特点,为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间湘雅医院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910份下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 结果 910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 31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 073株(81.60%),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61株(4.6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77株(13.46%),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它4株(0.30%)。其中396(43.52%)份标本为两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00%以上,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38.70%。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达到76.50%。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19.42%。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0.00%,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未发现耐药株。 结论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情况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杜田,居来提·麦麦提,杨梅,陈网旋,李玥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58-4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居民的营养知识水平现状,评价营养教育对提高营养知识水平的干预效果,为进一步指导社区居民建立正确的膳食结构和习惯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6年5-7月分别在选定的10个社区对自愿参与营养知识讲座的居民进行培训及问卷调查,通过对比培训前后问卷的正确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在有效回收问卷的524名研究对象中,培训前不同年龄及文化程度人群的膳食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仅不同年龄膳食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P=0.00);培训前平均得分为(49.46±16.28),培训后平均得分为(73.75±13.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6,P=0.00);居民膳食营养知识知晓率方面,培训后调查对象对大部分题目回答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培训前。 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居民的营养知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营养教育有助于提高居民营养知识水平,促进居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 姚雪梅,丁桂凤,王倩,杨蕾,张国珍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62-4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孕期个体化膳食指导,对体重指数正常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并结束分娩的体重指数正常孕妇1 490名,比较营养干预组(n=711)与对照组(n=779)孕妇的妊娠结局。 结果 ①孕妇妊娠结局:干预组的剖宫产率、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及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38.0% vs. 53.7%;11.7% vs. 15.9%;7.5% vs. 13.5%;1.5% vs. 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新生儿结局: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9.71±0.64 vs. 9.53±0.94);干预组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发生率及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8% vs. 5.0%;4.4% vs. 8.3%;8.7% vs. 13.4%;4.8% vs. 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体重指数正常的孕妇给予妊娠期个体化膳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高了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 邓新,刘嘉胜,王璐,乔军,付丽娜,刘睿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65-4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3种临床意识量表评估意识障碍程度,比较各量表间敏感性,为其临床使用提供更好的依据。 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2011年9月-201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97例植物状态(VS)患者,应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改进的昏迷恢复量表(CRS-R)、中国植物状态量表(CVSS)对患者进行评分,以24周或患者脱离最小意识状态(MCS)为评分终点。分析患者由VS转换为MCS时各量表的敏感性及CRS-R量表中各子量表的敏感性。 结果 各量表敏感性分析显示,CRS-R量表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GCS和CVSS(分别为:χ2=29.35,P=0.000;χ2=44.34,P=0.000),其中又以视觉子量表敏感性最高。各量表总分相关性分析显示CRS-R量表与GCS量表在急性期及慢性期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VSS仅在急性期有一定相关性(P<0.05)。 结论 CRS-R量表对患者意识障碍恢复过程中的评估敏感性最高,其中视觉子量表判断MCS较敏感。而对于意识障碍程度严重且没有明显恢复的患者,各量表的判断一致。因此,CRS-R量表可广泛应用于对患者各阶段意识障碍的评估。
  • 莫海韵,陈少华,罗志荣,欧文森,王金明,王家骥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68-4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广州市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干预在慢性病管理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88例慢性病患者,根据投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4例每组,以提供家庭医生服务为干预。分析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前和提供家庭医生服务一年后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生存质量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率。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21)mmol/L比(2.19±0.18)mmol/L,(4.18±0.76)mmol/L比(5.06±0.98)mmol/L,(2.36±0.18)mmol/L比(3.87±0.3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1.87±0.46)mmol/L比(1.53±0.3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为90.91%、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45%、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的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及环境领域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通过家庭医生式服务能周全、更好的服务社区慢性病患者,使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得到改善,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 杨海霞,李杏莉,罗芮,陈伯中,万彦博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72-4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永州市老年HIV感染者/AIDS病人(PLWHA)自我羞耻感和歧视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老年艾滋病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从全国艾滋病疫情报告系统中下载1993-2013年现住址为永州市的现存活的老年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历史卡片。在自愿的原则下,用自拟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 结果 共收集318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老年PLWHA的自我感知的羞耻和歧视的得分总分为(31.01±9.03),其中社交距离、自责、偏见三个维度得分分别是(9.79±3.33)、(12.69±3.01)、(8.53±2.94)。在不同特征老年PLWHA自我感知的羞耻和歧视的得分中:汉族的PLWHA的自我感知的羞耻和歧视的得分总分明显高于瑶族和其他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85,P<0.001),且汉族的PLWHA在社交距离、自责、偏见分量表的得分也明显高于其他民族;离异/丧偶的PLWHA的自我感知羞耻和歧视的总分最高,其次是在婚/同居,未婚的PLWHA的总分得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52,P<0.05);独自一人居住的PLWHA的自我感知的羞耻和歧视总分得分最高,并且在社交距离和偏见分量表中,独自一人居住的PLWHA的得分最高。随着年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感到的羞耻和歧视程度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68,P<0.05)。对于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情况,羞耻和歧视总分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在家休养、在家搞种植、打工或做生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35,P<0.05)。配偶和子女对PLWHA的HIV感染情况知晓的自我感知的羞耻和歧视得分最高,其次是配偶知道、家人都不知道、所有子女知道,得分最低的是所有子女知道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00,P<0.05)。 结论 不同民族、婚姻状况、居住状况、每年可支配收入情况、目前的工作状况和家庭成员对患者感染状况的知晓情况对老年PLWHA自我羞耻感及歧视水平有影响。其中,汉族、年可支配收入高的、离异/丧偶的、独自一人居住的、在家休养的、配偶和子女知晓PLWHA的HIV感染情况的老年PLWHA自我羞耻感及歧视水平得分最高。
  • 宗宝生,宋颖劼,徐月明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76-4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皮炎湿疹类患者主要变应原种类分布情况。 方法 对178例皮炎湿疹类患者依据疾病类型分为面部皮炎组(103例)、手部湿疹组(48例)和外阴湿疹组(27例),均进行斑贴试验,并以同期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 结果 三组患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为74.16%,面部皮炎患者阳性率为69.90%,手部湿疹患者阳性率为79.17%,外阴湿疹患者阳性率为81.48%,对照组阳性率为5.00%,四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59,P<0.01),3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57,P>0.05);常见过敏原依次为硫酸镍(25.28%)、卡巴混合物(19.66%)、芳香混合物(19.10%)、重铬酸钾(16.85%)、对苯二胺基质(13.48%),男女性患者斑贴试验卡巴混合物阳性率分别为31.48%、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4,P<0.01);3组病例中均有超过半数的病例存在2种及以上的阳性变应原。 结论 硫酸镍、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重铬酸钾、对苯二胺基质是引起湖州地区皮炎湿疹类患者的主要变应原,通过斑贴试验寻找相应变应原,可指导患者避免接触含有此类物质的物品,对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 卫生监督监测
  • 赵佩安,白丽琼,陈海峰,陈天柱,王丹妮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79-4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湘潭县居民死因构成及变化趋势。 方法 对2010-2014年湘潭县死亡居民监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累计监测人口数为4 929 583人,男女性别比为1.068:1;年平均粗死亡率为657.34/10万(688.26/10万~644.67/10万),其中男性的年均粗死亡率为758.21/10万(806.12/10万~738.19/10万),女性年均粗死亡率为549.64/10万(562.66/10万~544.61/10万);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38倍,男性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女性死亡率无趋势性变化;前5位顺位死因: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结论 湘潭县居民主要死因是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和伤害,加强卫生健康建设、健康教育宣传、控制和消除与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将有助于提高本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
  • 谢冰艳,孙传武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82-4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江苏省徐州市2006-2015年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流行特征,为制定细菌性痢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徐州市2006-2015年细菌性痢疾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徐州市2006-2015年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率在10.08/10万~25.99/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15.03/10万。发病高峰为每年5-10月份,占10年报告发病总数的75.42%。男女年均发病率居首位的均为0岁组儿童;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占比为56.62%,男女性别比为1.61:1。分离的菌株型别以福氏志贺菌为主。 结论 徐州市2006-2015年菌痢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并趋于平稳,儿童和中老年农民是防治重点人群。
  • 张静,张秉慧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86-4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近年南宁市食源性疾病发病的流行特征,揭示其监测、报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方法 收集2002-2014年南宁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病案档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报告的食源性疾病发病数据,和南宁市4家哨点医院2012-2014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分析其特征。 结果 2002-2014年南宁市辖区共报告食源性疾病366起,发病5 894例,死亡17例。其中病因明确288起,占事件总数的78.68%,发病5 098人,占总病例数的86.74%。2013-2014年共主动监测2 611例食源性疾病腹泻病例,致病菌总检出率为7.2%,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沙门菌。 结论 致病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是南宁市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 代如民,陈爽,张彦博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89-4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新生儿肺炎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秦皇岛市第二医院足月产新生肺炎患儿(1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90例为轻中度肺炎,60例为重度肺炎;选择同期健康新生儿(1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新生儿血清中β2-MG、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β2-MG、BUN和Cr水平分别为(4.54±1.33)mg/L、(2.80±0.72)mmol/L、(34.70±4.64)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重度与轻中度肺炎分组中,血清BUN和Cr水平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肺炎组的血清β2-MG水平(5.90±0.58 mg/L)显著高于轻中度肺炎组(3.64±0.80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β2-MG可作为较BUN和Cr更为敏感、准确的诊断新生儿肺炎肾功能损害的指标之一。
  • 方声,黄邀,卢洪萍,范海玲,周露丹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91-4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在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早期诊治中的意义,为早期筛查诊治新生儿溶血病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6年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482例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行ABO溶血三项试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析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与HDN溶血三项不同试验结果、母亲血型、黄疸出现时间的相关性。 结果 482例新生儿中ABO-HDN发生率为31.95%,其中母婴O-O型、 O-A型、O-B型各占22.08%、46.75%、31.17%;77例发生高胆红素血症,HDN发生率、脐带血胆红素水平、抗体释放试验与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母婴O-A/B血型明显高于母婴O-O血型组(P<0.05),HDN发生率、脐带血胆红素水平在母婴O-A血型及母婴O-B血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释放试验与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母婴O-A血型明显高于母婴O-B血型组(分别χ2=5.265, P=0.021;χ2=9.075, P=0.000),脐带血总胆红素在日龄≤3 d组明显高于日龄>3 d组,脐带血总胆红素水平DAT阳性患者明显高于DAT阴性患者(P<0.05),脐带血总胆红素水平在DAT阳性患者之间、DAT阴性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试验阳性与阴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脐带血总胆红素水平越高,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越高(r=0.741, P<0.05)。 结论 对于ABO血型不合新生儿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及溶血三项试验在早期诊治ABO-HDN方面有重要意义。
  • 沈守军,颜益齐,张燕,郁青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95-4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检测胃癌患者血清TSGF(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CEA(癌胚抗原)、CA72-4(糖类抗原72-4)水平,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辅助诊断胃癌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胃良性病变者40例作为对照,血清TSGF、CEA、CA72-4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分析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及辅助诊断胃癌的价值。 结果 受试者血清TSGF、CEA、CA72-4水平胃癌患者>良性病变>健康对照(均P<0.05),胃癌患者低分化组>中分化组>高分化组(P<0.05),随临床分期及肿瘤浸润深度增加,血清TSGF、CEA、CA72-4水平升高;血清TSGF、CEA、CA72-4单一指标诊断胃癌的灵敏度分别为51.35%、45.95%、52.70%,特异性分别为90.00%、87.50%、95.00%;3项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灵敏度提高至91.89%,阴性预测值提高至92.11%。 结论 血清TSGF、CEA、CA72-4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分化程度有关,可用于辅助诊断胃癌,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胃癌患者诊断灵敏度。
  • 李明,周湧,郭文婷,江俊兵,卢炯堂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497-5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方法 肺炎链球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 STREP 5药敏板条,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 HAEMO药敏板条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其它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CLSI 2013年版为判断标准,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 结果 临床所分离的1 880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9.5%(1 307/1 880),革兰阳性菌占30.5%(573/1 88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1.5%(34/158)和78.6%(88/112)。166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PSSP)、中介(PISP)和耐药(PRSP)的菌株分别占88.6%(147/166)、10.8%(18/166)和0.6%(1/166)。未检出糖肽类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高度敏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4.7%(186/340)、42.3%(80/189)和18.9%(7/37)。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测试抗菌药的耐药率均高于40%。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测试的抗菌药物耐药率不高,均低于20%。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33.3%(57/171)和93.9%(92/98)。 结论 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细菌及其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方法研究
  • 胡真真,李金梅,江海冰,隋虹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502-5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黑龙江省2007-2013年三甲综合医院的运行效率和生产率的动态变化,为医院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管理依据和决策参考。 方法 采用CCR、BCC模型对2007-2013年样本医院分别进行年度效率横断面分析,并结合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纵向的动态分析。 结果 7年间27家三甲医院一直在扩大自身规模和容纳量,但运行效率反而下降。年均有17.43家医院为总体无效,11.15家医院为纯技术效率无效,17.29家医院为规模无效。2007-2013年27家医院中连续两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医院依次有10家(37.04%)、11家(40.74%)、20家(74.07%)、13家(48.15%)、5家(18.52%)和10家(37.04%)。 结论 7年间黑龙江省三甲医院连续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医院应适度调整医院规模,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医院的运行状况。
  • 研究生园地
  • 罗旭,周亚敏,韩璐,刘晓玲,陈青山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507-5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伤害及伤害危险行为的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广州3所高校1 500名大学生的伤害及伤害危险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结果 广州大学生伤害的发生率为25.60%,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率为84.66%,大学生伤害类型排在前三位的是扭伤(30.65%)、跌倒坠落伤(27.42%)、刀锐器伤(10.75%)。伤害危险行为中发生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不规范运动(38.40%)、打架(34.39%)和学习/生活压力大(31.77%)。随着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种类的比例增加,伤害发生率也增加(rs=0.21,P<0.00)。“骑自行车违规”、“不规范运动”、“受欺辱”等伤害危险行为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5~1.82)。 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伤害及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对于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男性大学生,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其的自我保护能力。
  • 综 述
  • 廖小春,曹友德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 510-5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17.04.0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是2009年Stein等利用差异显示RT-PCR技术在结肠癌中发现和命名的一个新的基因。研究发现,MACC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异常高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等多个方面。MACC1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等有较强的关联性,可作为转移和预后的独立标志物,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