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李六林, 樊静, 赵西和, 杨晓玲, 刘江, 杨干金, 李伟,笪旭辉, 贾秀伟, 王洪明, 任廷飞, 廖平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知识及行为现状,分析性行为保护性影响因素。 方法 2014年4-10月,以绵阳市辖区所辖9个县(市、区)MSM为对象,在固定场所知情同意下,应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调查对象招募和自填式匿名行为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采用χ2检验比较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SM性行为保护性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1 097例,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9.0%(1 086/1 097),近6月男性肛交85.6%(939/1 097)、商业性行为1.7%(16/939)、异性性行为8.2%(90/1 097),近6月性行为保护性分别依次为68.7%(640/932)、37.5%(6/16)、24.4%(22/90),近1次分别依次为89.3%(832/932)、62.5%(10/16)、61.1%(55/90),不同地区男性肛交、异性性行为保护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6月男性肛交有、无保护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分别为1.6%(10/640)、8.6%(25/292)(P=0.000)。多因素分析结果:文化程度高中/中专(OR=1.621,95%CI: 1.028~2.555,P=0.038),本地居住时间≥3个月(OR=8.353,95%CI:1.666~41.878,P=0.010)、知晓艾滋病知识(OR=1.774,95%CI: 1.064~2.960,P=0.028)、近1年接受过预防服务(OR=3.690,95%CI: 2.591~5.236,P=0.000)是MSM有保护性行为的促进因素,近1周肛交次数≥2(OR=0.516,95%CI:0.363~0.733,P=0.000)是危险因素。 结论 2014年绵阳市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性行为保护性地区间不平衡,整体水平不高,受文化程度、本地居住时间、艾滋病知识知晓、预防服务、肛交频率等影响,应针对性开展行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