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2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4-20
  

  • 全选
    |
    述评
  • 姜允申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385-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材料及新仪器的出现,量子医学已成为新的热点。本文从量子毒理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发展前景等方面介绍了量子毒理学研究进展.
  • 论著
  • 孔凡鑫, 奥登苏日塔, 孙炜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387-3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60岁住院老人孤独感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心理健康提供理论根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244名无认知功能障碍的≥60岁住院老人进行面访调查。结果 UCLA孤独感得分为(42.8±7.47),经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显示,控制年龄和性别后,UCLA的影响因素依次为:体育锻炼、家庭关系、退休金、邻里关系、吸烟、视力、饮食规律等。结论 ≥60岁住院老人的孤独感水平中等,个体行为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人口统计学因素及客观健康状况等因素可显著影响无认知功能障碍的住院老人的孤独感。
  • 张晓琴, 孙晓红, 马黔平, 余丽莎, 贺书琼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390-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贵州省黔南、黔东南地区HUA、MS的流行情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人群慢性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2月在黔南、黔东南地区医院参加体检人员的一般信息、身体测量指标和生化测量指标,共计20676例。结果 (1)黔南地区HUA总检出率为24.8%(男性为33.0%,女性为11.1%);MS总检出率为12.3%(男性为16.9%,女性为4.5%);黔东南地区HUA总检出率为28.0%(男性为38.3%,女性为10.5%);MS总检出率为12.1%(男性为16.0%,女性为5.5%),两地区男性HUA、MS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层分析显示,年龄对女性HUA、MS的检出率影响较大。(2)两地区男性除高血糖外,MS及其他组分的检出率在HUA 组均高于SUA水平正常组,女性MS及其所有组分的检出率在HUA组均高于SUA水平正常组;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UA水平与HDL呈负相关,与BMI、收缩压、舒张压、TG、TC、LDL均呈正相关,而年龄、空腹血糖在男性中与SUA水平呈负相关,在女性中与SUA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贵州省黔南、黔东南地区HUA和MS的检出情况不容乐观,且HUA与MS组分中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和高TG密切相关。
  • 葛振丹, 黄厚今, 朱宝石, 冯阳, 杨城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395-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破壁灵芝孢子粉(GLS)对长期镉暴露大鼠金属硫蛋白(M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即正常对照组(C)、单独染镉(Cd)和2个给药组(灵芝孢子粉0.5g/kg和1.0g/kg+CdCl2,即GCdL和GCdH组)。除C组外,所有大鼠隔天腹腔注射CdCl2(2mg/kg),GCdL和GCdH组每天灌胃灵芝孢子粉混悬液,C组和Cd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过程观察动物一般表现并定期称重,分别于30d,60d和90d处死取肝组织,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检测90d肝组织中各亚细胞细胞核(Nucleus)、线粒体(Mitochondria)、微粒体(Microsome)、细胞质(Cytoplasm)Cd含量;采用real timeRT- PCR法检测MT-1mRNA,MT-2mRNA基因表达。结果 与单独染镉组比较,对照组与给药组(GCd)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芝孢子粉使镉在肝组织中各亚细胞的分布发生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灵芝孢子粉可诱导镉中毒大鼠MT-1mRNA、MT-2mRNA基因表达上调(P<0.05),且呈时间、剂量效应。结论 灵芝孢子粉对长期镉暴露大鼠肝组织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MT-1mRNA,MT-2mRNA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 王毅, 李六林, 张光贵, 樊静, 赵西和, 杨红, 姚卫, 周力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399-4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社会支持现状。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法,使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绵阳城区402例MSM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各维度及总分平均得分分别为:客观支持(6.68±2.10)分、主观支持(17.21±4.30)分、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7.23±1.71)分、总分(31.12±5.86)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均P<0.01)。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HIV感染,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与梅毒感染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年龄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分别有r=0.099、0.307、0.219,均P<0.05),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r=-0.142,p,<0.05)。婚姻状况、职业、性取向与客观支持,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性取向与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婚姻状况与对支持的利用度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SM社会支持普遍较低,具一定社群特性,与HIV/梅毒感染和人口学特征相关。
  • 蒋玉艳刘展华程恒怡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02-4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西市售面制食品中铝的污染状况,评估居民膳食铝暴露的情况。方法 对2009-2013年市售面制食品中铝的残留量进行监测,根据2002年广西居民膳食营养调查中面及其制品的摄入量,结合面制食品中铝含量的检测结果,推算每周铝的摄入量。结果 共监测面制食品4148份,铝的平均含量为157.81mg/kg,铝超标率为35.29%,不同种类、不同生产来源及不同年份的面制食品中铝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油炸食品类超标率最高,为62.57%。居民每周铝摄入量为0.44mg/kg.bw,比JECFA规定的PTWI 2mg/kg.bw低。结论 部分面制食品中的铝含量超标较严重,居民由面制食品摄入铝的量虽然低于PTWI,但仍需要加强对面制食品的监管,以降低居民膳食铝的摄入量。
  • 李刚强, 濮亚斌, 王寅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05-4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60Coγ射线小剂量辐射损伤对小鼠血液microRNA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SPF级C57BL/6J小鼠接受0.5Gy全身照射后,分别于照射后6h、24h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同时应用Agilent microRNA生物芯片筛选小鼠血液中差异表达microRNA。结果 microRNA芯片筛选出辐射后6h小鼠中差异表达miRNA共11个,其中7个上调, 4个下调。照射24h小鼠中差异表达miRNA共32个, 其中13个上调, 19个下调。且与未照射组比较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Gy 照射后,6h和24h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NA表达变化优于血液中白细胞的变化。结论 microRNA在血浆中差异表达与辐射损伤有关,其有望成为辐射损伤新的血液标志物。
  • 陈昂, 高建慧, 谭宪, 舒建义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09-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对应分析探讨住院儿童病种与就诊月份的关联。方法 从中山市妇幼保健院病案室的医院病案系统中导出2010~2012年住院患儿(0-18岁)病案首页信息,对ICD编码首字母针对的病种与就诊月份的关系进行对应分析。结果 对应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维惯量0.018,占总惯量构成比的59.1%;第二维惯量0.009,占总惯量构成比的28.7%;前二维惯量累积贡献率为87.8%,说明二维因子能解释资料的大部分信息,对应分析较好地揭示了月份和病种之间的联系。从因子载荷图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病种与月份有明显的相关性,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与11、12月份联系紧密;呼吸系统疾病,症状、体症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与2,3月份联系紧密;特征为皮肤和粘膜损害的病毒性感染与5月份联系紧密;消化系统疾病,原位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与4-10月份联系紧密。结论 大部分住院儿童病种在不同月份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掌握疾病的发生时间,有利于做好临床诊疗资源配置。
  • 郭丽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12-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安阳市青少年饮食行为现状,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安阳市24所监测学校共5040人进行问卷调查。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未做到每天喝牛奶、吃水果的学生最多分别是81.5%和69.5%,41.5 %学生有偏食行为,37.4%学生未做到每天吃早餐(其中大学生发生率最高52.6%),32.6%学生未做到每天吃蔬菜,喝汽水饮料和吃甜食≥1次/d的学生分别是10.4%和15.3%,67.8%的学生尝试过减肥。偏食、爱吃甜食、蔬菜、牛奶摄入不足在女生中较为明显(χ2值分别是37.664、106.798、23.944和32.648,P值均<0.01),而且采取节食减肥人数远远多于男生;男生更爱喝饮料、吃西餐,不喜欢吃水果(χ2值分别是150.125、22.387和96.936,P值均<0.01)。职业中学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较为突出。各种饮食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不同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中学存在差异。来自核心和大家庭的学生饮食习惯明显好于重组和单亲家庭的学生,随着母亲学历升高,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发生率下降。结论 青少年饮食相关危险行为广泛存在,需要相关部门根据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的学生饮食相关行为特点,加强合理膳食、科学减肥的健康教育,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促进良好的饮食行为的形成。
  • 吴伟慎, 李超, 陈静, 赵莹, 何海艳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16-4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肝炎监测点与非监测点医院乙型肝炎(乙肝)诊断报告特征及质量,初步探讨设立监测点效果。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终审报告的现住址天津的乙肝病例报告、分类、实验室确诊、订正等情况按是否监测点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 监测点医院终审有效报告病例数(34910例)占全市乙肝报告总数的74.76%,高于非监测点(26100例)的25.24%;监测点分类率、实验室诊断率均高于设立前,也高于非监测点,删除订正率低于非监测点(P<0.05)。结论 设立肝炎监测点能够高效的推动天津乙肝疫情诊断和报告质量的快速提高。
  • 黄莉萍, 黎瞳, 邵建超, 颜英, 张燕, 刘虹宏, 李廷荣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19-4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重庆市沙坪坝区0-6岁学龄前儿童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抽取沙坪坝区26个街镇的1820名2008年-2014年出生的儿童,从儿童预防接种卡收集疫苗接种情况。采用分层抽样从全区25个接种门诊预防接种卡上抽取250张卡片上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庭基本情况。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1.0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沙坪坝区学龄前儿童二类疫苗接种率为92.97%。水痘疫苗全程接种率最高(76.28%),轮状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率最低(0.13%)。其他无一类苗替代的接种率较低的二类疫苗还有四联疫苗(0.48%)、7价肺炎疫苗(0.62%)及五联疫苗(3.46%)。本区儿童与流动儿童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17,P<0.001)。影响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出生地点影响二类疫苗接种率(OR=2.986,OR95%CI:1.008-8.746,P= 0.048)。结论 重庆市沙坪坝区学龄前儿童二类疫苗不同品种之间的接种率差异较大,应宣传选择医院接生,并加强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管理。
  • 丁以标, 刘红, 王文萍, 贾吉勇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23-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营养干预效果,为糖尿病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高桥社区在册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分为干预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通过社区营养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和糖尿病营养知识知晓率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比对照组的空腹血糖[(6.79±2.62)mmol/L,(8.58±2.53) mmol/L,t=5.15,p<0.05]、餐后2h血糖[(7.92±2.58) mmol/L,(10.11±2.55) mmol/L,t=6.33,p<0.05]、总胆固醇[(6.88±1.13) mmol/L,(7.25±1.16) mmol/L,t=2.40,p<0.05]、糖化血红蛋白[(4.88±1.33) %,(5.25±1.21) %,t=2.16,p<0.05]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增高[(1.45±0.21) mmol/L,(1.40±0.15) mmol/L,t=2.03,p<0.05];患者糖尿病营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升(80.18%,70.18%,χ2=29.76,p<0.01)。结论 社区营养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营养知识知晓率,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化指标效果明显,值得长期开展。
  • 张学健, 丁建武, 李世荣, 程永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26-4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万州区部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的污染状况,为万州区食品安全提供数据。方法 2013年至2014年间,在万州区共采集牛奶、奶粉、袋泡茶、黄豆、花椒、辣椒、坚果及其籽类、食用油、花生、大米、玉米粉(碴)等食品688份,样品首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初筛,阳性样品全部采用免疫亲和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 在采集11种食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总检出率为24.6%,总超标率为1.89%;各类样品平均含量在0.004μg/kg至2.1μg/kg之间,最高含量为157.2μg/kg;其中花生、玉米粉(碴)超标率为10.7%和3.1%,其余样品均未超标。结论 万州区市售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总体较低,但部分食品特别是花生、玉米渣等产品存在较高程度的污染,应予以重视。
  • 王海清饶珈铭叶云凤张思恒董晓梅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29-4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与睡眠质量的现状,探讨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制手机使用状况问卷,对13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大学生手机使用率为98.6%,睡眠障碍检出率为33.6%。不同性别、生源地和自评性格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港澳台地区和情绪型大学生每天手机上网6h以上,手机依赖倾向高分组的比例均较高,女生、情绪型大学生的睡前使用手机频率和睡前使用手机时间均较高;不同年级、生源地、自评性格和不同手机使用行为的大学生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四及以上、港澳台、情绪型性格、每天手机上网时间6h以上、经常睡前使用手机、睡前使用时间1h以上和手机依赖高分组的大学生睡眠质量障碍检出率最高。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高年级(大二、大四OR分别为1.68、1.42,95%CI:1.19~2.38、1.02~1.99)、港澳台地区(OR=1.74,95%CI:1.31~2.31)、情绪型性格(OR=1.39,95%CI:1.31~2.31)、每天手机上网时间6h以上(OR=1.61,95%CI:1.02~2.53)和睡前使用手机时间1h以上(OR=1.95,95%CI:1.07~3.55)的大学生睡眠障碍发生率高。结论 大学生手机使用会影响睡眠质量。开发手机软件的相关部门可考虑健康预警、使用限制等,大学生自身应合理使用手机,适当调节情绪,以改善睡眠质量。
  • 李红燕, 海春旭, 杨君, 武永平, 杜红忠, 陈喆宵,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34-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宝鸡市农村土壤环境重金属铅、镉的污染状况,为当地土壤污染状况的评价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4年,根据地貌和方位,随机选取宝鸡市3个县 50 个镇 (街道)的农田土壤进行采样,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铅、镉含量,并分析评价其污染状况。 结果 采集检测农田土壤样品200份,铅平均含量20.33±12.26mg/kg、镉平均含量0.33±0.54mg/kg。不同年度土壤铅、镉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含量2014年最高(24.26±5.77 mg/kg)、2012年最低(11.88±6.83 mg/kg),2012年显著低于其它各年(P<0.05);镉含量2011年最高(0.59±1.11 mg/kg)、2012年最低(0.16±0.11 mg/kg),2011年显著高于其它各年(P<0.05)。不同县土壤铅、镉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铅含量达到一级土壤标准195份(97.5%)、二级5份(2.5%),镉含量达到一级土壤标准94份(47.0%)、二级48份(24.0%)、三级48份(24.0%)、超三级10份(5%)。不同年度、不同县的土壤铅污染分级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镉污染分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宝鸡市农田土壤总体已受到重金属污染,污染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根据污染状况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
  • 调查研究
  • 林佰敏, 郭仲琪, 丘茂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37-4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深圳市沙井街道中学生对《控烟条例(修订版)》的知晓程度与态度,为辖区学校提出控烟教育工作建议。方法 通过多阶段抽样方式,在辖区4家中学内抽取75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辖区中学生整体对《控烟条例》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知晓程度最高与最低的知识点知晓率分别为63.02%、19.60%;初中与职中学生多项条例知识知晓率低于高中学生;中学生控烟得分与其劝阻违规吸烟行为意愿呈正相关关系(rsp=0.32,P< 0.01);从学校海报、广播、青少年类杂志途径获取控烟知识的学生较少,均不足30%。结论 辖区学校应通过广播、海报、杂志等途径,围绕重点控烟知识,加强初中学生与职中学生的控烟宣教,提高中学生对条例的了解与支持。
  • 曹丽, 侯红斌, 张瑞倚, 陈妙芬, 方琼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40-4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母传麻疹抗体的基础水平对新生儿获得被动抗体的影响,为科学地制定预防麻疹措施、降低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100名妊娠母亲外周静脉血与所生新生儿脐带血及100名育龄妇女外周静脉血麻疹IgG抗体水平,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育龄妇女、妊娠母亲及所生新生儿血标本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几何抗体平均浓度(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疹自然感染母亲抗体水平高于疫苗接种母亲及无麻疹自然感染且无接种母亲(P<0.05),母亲麻疹IgG抗体水平与新生儿麻疹IgG抗体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r=0.9169)。结论 麻疹自然感染史是母体内麻疹抗体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关注及有效提高育龄妇女麻疹抗体水平是解决麻疹发病“双相移位[1]”的关键。
  • 阳艳, 段洁, 黄燕明, 郎雁, 王燕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4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 DNA倍体分析和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以阴道镜下活检为金标准,分析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同时行DNA倍体分析和液基细胞学检查的297例患者检测结果。结果 297例患者中198例DNA阴性:其中宫颈液基细胞学为NILM为187例,ASCUS为9例,LSIL为2例。而阴道镜活检结果为慢性宫颈炎182例,CINⅠ11例,CINⅢ3例,宫颈癌2例;DNA倍体异常99例:其中宫颈液基细胞学为NILM为20例,ASCUS为45例,LSIL为23例,HSIL为11例。而阴道镜活检结果为慢性宫颈炎37例 ,CINⅠ25例,CINⅡ9例,CINⅢ18例,宫颈癌10例。DNA倍体分析和液基细胞学预测CINⅡ及以上病理改变,其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10%和78.57%、97.47%和95.6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预测CINⅡ及以上病理改变,其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4%、98.93%。结论 DNA倍体分析可用于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联合液基细胞学敏感性高,可降低漏诊率。
  • 彭小雪, 范苏云, 司徒潮满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47-4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福田区居民对政府在该区试点进行的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政策(以下简称“生鲜上市”政策)的接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中,203禽类方式为活禽,28.7%禽类方式包括活禽。42.9% 的调查对象赞同推行该政策,21.1%的调查对象表示,本区正规市场和超市禁买活禽自己会去别的地方或者更远的地方购买活禽。。结论 福田区居民对“生鲜上市”政策,政府还需要积极做好生鲜禽类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环节的质量安全把关。
  • 施丽妮, 邹毓媚, 雷李美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50-4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丽水市50岁以上农民工健康与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5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对500名50岁以上的丽水市农民工进行随机问卷调查。问卷收集农民工健康状况,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信息,通过分析农民工健康以及就医现状,提出优化方案。结果 调查的500例农民工自己购买商业医疗保险者仅19.0%,67%的农民工表示只是略微了解自身疾病,且47%的农民工从来没有进行过健康体检。55.0%的农民工每年需要花费1000-2500元的医疗费用,明显高于其他区间的人数,其次是2501-4000元区间,约有占20%的农民工在此区间,表明农民工每年需要花费相当一部分钱作为医疗支出。身体不适时药店购药的农民工所占比重最大(39.0%),其次为选择三级医院就诊的农民工(31.0%),而社区医院仅仅有5.0%的农民工选择。在方便就医以及消除就医歧视方面,本地区做的较好,但医疗价格问题仍然有待解决。47%的农民工认为看病非常贵,接近半数。医疗技术水平是每位农民工均考虑的因素,其次是医机构级别、医疗花费、交通便利性,考虑的农民工分别占86%、87%、70%。结论 农民工健康知识相对缺乏,且健康观念较为落后,作为便民服务的社区医院未能完全发挥其功能,除去安全性的考虑,农民工最关心的还是经济负担的问题。因此外来务工人员就医现状有待改善,其问题的解决应立足于充分发挥社区卫生院的作用,并大力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
  • 谭顺清, 罗菊英, 巫建平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53-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连续健康教育对农村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农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门诊随诊,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连续健康教育干预,每月1次,时间1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两组干预后1年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各维度和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增高(均P<0.001),但研究组增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01);在干预后第3、6、9、12个月末,两组血压均较干预前降低(均P<0.001),但研究组降压幅度显著大于同期对照组(P≤0.001)。结论 连续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农村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有利于血压控制。
  • 张婷, 毛平安, 章玲宾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57-4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HDCP)的危险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诊断为HDCP的92例产妇作为研究组,83例健康体检产妇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暴露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HDCP的独立危险因素10个,分别为年龄(≤25岁) (OR=1.826, 95%CI 1.664-2.004)、年龄(≥35岁) (OR=1.927, 95%CI 1.684-2.205)、初产(OR=1.523, 95%CI 1.330-1.744)、营养差(OR=1.647, 95%CI 1.287-2.108)、肥胖(OR=1.729, 95%CI 1.462-2.045)、焦虑(OR=1.821,95%CI 1.552-2.137)、抑郁(OR=1.846, 95%CI 1.481-2.301)、糖尿病家族史(OR=1.730,95%CI 1.469-2.037)、高血压家族史(OR=1.941, 95%CI 1.523-2.473)和母亲HDCP史(OR=1.885, 95%CI 1.519-2.339)。结论 HDCP的发生与低龄产妇、高龄产妇、营养状况、负性情绪和遗传等因素有关,早期产检时必须对这些因素引起重视并进行干预。
  • 谢志宏张颖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59-4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1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786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1.32%,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和消化道。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住ICU时间、机械通气、单纯气管切开、留置导尿、肠内营养、中心静脉置管、应用化疗药物、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抗生素使用种类多、抗生素使用天数、手术创口构成不同,医院感染率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未发现性别不同(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50岁、住ICU时间≥5d、机械通气、单纯气管切开、留置导尿、应用化疗药物、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抗生素使用种类1种及以上均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OR=3.281,2.731,12.456,2.182,6.575,2.234,2.042,1.712,均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根据危险因素制订防治对策,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 叶惠英, 韩珊珊, 柯琴剑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62-4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三门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分析,筛查本地区常见的过敏原。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125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样本进行总 IgE和19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检测。结果 125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总 IgE 阳性率为 86.1% ,sIgE 阳性率为59.6%; 吸入性过敏原检测阳性率前3位分别为 :户尘螨(37.1%)、蟑螂(17.6%)和屋尘(13.7%);食入性过敏原检测阳性率前3位分别为:牛奶(8.1%)、腰果(8.0%)和芒果(7.3%);过敏原sIgE 阳性率以哮喘最高81.3%;儿童组和成人组sIgE阳性率分别为55.5%和61.9%,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25.1% 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只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有 14.5% 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对两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有 20.0% 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对三种及三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结论 三门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腰果、芒果为主,通过过敏原筛查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 凌王芳, 王璐璐, 蒋玲玲, 杨志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64-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联,为本地HPV感染防治和疫苗研制提供证据。方法 选择本地妇女2338例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宫颈疾病诊断三阶段筛查方案筛查宫颈病变,对本地区HPV感染型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PV-52是人群HPV感染最流行的亚型,其次为HPV-16,HPV-18,HPV-33和HPV-53;宫颈癌组、CINⅡ/Ⅲ组、CINⅠ组患者HPV阳性率显著高于无宫颈病变组,宫颈癌组、CINⅡ/Ⅲ组HPV阳性率显著高于CIN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常见的感染亚型依次为:HPV-52,HPV-16和HPV-CP8304;CINⅡ/Ⅲ常见的感染亚型依次为:HPV-16,HPV-33以及HPV-52;宫颈癌常见的感染亚型依次为:HPV-16,HPV-18以及HPV-33。结论 HPV的致癌潜能与基因型有关,而与多重感染无明显相关,宫颈细胞学病变级别越高HPV感染率越高。
  • 闫凤芝, 闫艳, 司彩凤, 王艳明, 刘江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67-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PCSD)在超声下的形态学改变与异常子宫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8月到2014年12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至少有1次剖宫产史的140例妇女。所有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记录超声参数。根据剖宫产宫壁瘢痕情况分为PCSD组和完整组,比较两组异常子宫出血率;根据月经情况分为月经正常组和异常子宫出血组,比较两组的超声参数;采用ROC 曲线分析PCSD的超声参数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 :86例PCSD组患者中有39例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为45.35%,明显高于完整组的9.26%(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5;P< 0.05); PCSD与异常子宫出血密切相关(OR=7.696,95% CI=2.569-23.082,P=0.018),异常子宫出血组患者的PCSD长度、宽度、高度及剖宫次数均明显大于月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两组患者的瘢痕形态、残存肌层厚度、子宫位置及缺损处到宫颈内口的距离等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均P> 0.05);ROC曲线表明PCSD 高度的预测性最好,AUC 值最高,其预测的敏感性为51.5%,特异性为77.4%,准确性为64.5%,预测临界值为5.30 mm。结论 :超声下PCSD与异常子宫出血高度相关,异常子宫出血者的PCSD长度、宽度及高度明显高于月经正常者,PCSD高度可准确预测异常子宫出血。
  • 郑东霞, 李水凤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69-4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水平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江山市人民妇产科收治产前保健及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200例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为GDM组,并在血糖正常的健康孕妇中随机抽取200例为正常组。整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其中将GDM组中血糖控制理想的117例孕妇分为GDMⅠ组,血糖控制不理想的90例孕妇分为GDMⅡ组。对比分析各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三组孕妇的围产儿结局中除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无明显改善外,GDMⅠ组的妊娠结局中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剖宫产的发生率以及围产儿结局中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GDMⅡ组(P<0.05),而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从妊娠24~28周对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早期诊断、及时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内,可使大部分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明显降低GDM孕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 陈明星, 郑大江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72-4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目的 观察及研究抚触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及发育状态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2月本院的5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组)29例和干预组(常规干预加抚触组)29例,然后将两组干预前与干预后不同时期的营养、免疫及发育状态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早产儿的营养、免疫及发育状态相关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干预后不同时期干预组的评估结果 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抚触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及发育状态的影响相对积极,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综合机体状态。
  • 卫生监督监测
  • 刘立, 赵树青, 赵婉佳, 张世勇, 徐保红, 张弘, 张双宅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74-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石家庄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疫情特征和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抗体水平,分析乙脑发病与人群免疫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0-2014年石家庄市监测的乙脑病例进行分析。于2003、2013和2014年选择监测点,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8个年龄组分别采集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应用间接法ELISA检测乙脑gG抗体。结果 石家庄市自2000年至2012年,乙脑发病均在个位数。2013年发生暴发报告120例病例。发病集中在10月占63.92%,50-组和60-组发病数最多,以农民为主。2003、2013和2014年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89%、13.41%和65.02%。不同年及不同年龄组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低流行年人群抗体水平主要受免疫接种效果影响,高流行年后受人群隐性感染率影响整体抗体水平均上升。结论 2000年以来除2013年,石家庄市乙脑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人群抗体水平的降低会增加乙脑的发病风险。应在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的同时长期监测人群免疫水平,及时预测乙脑流行。
  • 张磊, 李瑞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78-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大连市2014年学校周边儿童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与含量状况。方法 按照《2014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饮料中甜味剂超标率为16%(4/25);蜜饯中甜味剂超标率为5%(1/20);豆制品中防腐剂超标率为5%(1/20)。结论 学校周边销售的饮料、蜜饯以及豆制品中存在食品添加剂超标现象,建议加强监管。
  • 张文生, 孙美铃, 丁建清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81-4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变化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此类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对天津市2006-2013年经网络直报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供餐形式和病原分布特点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 2006-2013年共报告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突发事件46起,发病2002人,事件报告数和病例数均呈下降趋势,第三季度是高发季节(52.17%),导致事件的供餐形式以配送供餐和食堂供餐为主(67.39%),致病微生物表现为多病原分布,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23.91%),2006年未查明病原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最多(44.44%)。结论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企业和工地食堂,以及餐饮配送单位已成为食品安全的重点监管环节,疾控机构的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 董航, 刘华章, 林国桢, 沈纪川, 周琴, 李科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83-4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2-2013年广州市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伤害死亡原因,为制定老年人伤害的预防措施和干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伤害死亡率来描述2年间不同人口学和不同伤害类别的死亡水平、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13年广州市≥60岁户籍居民平均伤害死亡率为79.08/10万,男女性别死亡率比值是1.14。老年人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意外跌落死亡率达35.42/10万,列为老年人伤害死亡的第一位,占老年人伤害总死亡人数的44.79%。不同年龄段人群伤害死因分布特点不同。男、女性前5位伤害死亡原因种类相同,但顺位不同。结论 跌倒已成为广州市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应多层面干预,关注老年人的认知、心理和体育锻炼等问题,降低老年人伤害发生率。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 程振波, 谭黎明, 李建英, 毛玉环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87-4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初步探讨 HBV 感染者血清中的乙肝大蛋白(HBV-LP)检测的临床意义,并对其与PreS1抗原、HBV DNA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方法检测 192 例 HBV 感染者血清中的HBV-LP, PreS1抗原及 HBV分子标志物(HBV M),并用荧光定量 PCR 方法检测 HBV DNA。结果 192 例 HBV 感染者血清HBV-LP、PreS1抗原、HBV DNA及HBeAg阳性率分别为67.18%、54.17%、52.60%和9.38%,HBV-LP阳性率高于PreS1抗原阳性率(χ2=6.82,p<0.05)、HBV DNA检测阳性率(χ2=8.50,p<0.05)及HBeAg阳性率(χ2=135.80,p<0.05);HBV-LP含量(A值)与HBV DNA 拷贝数的对数值呈正相关关系(r=0.798,P<0.05)。结论 血清中 HBV-LP的含量与 HBV DNA 的拷贝数相关性较好,HBV-LP能准确的反应乙肝病毒复制情况,是HBeAg、PreS1抗原的重要补充。
  • 金亚香, 张研, 刘天戟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90-4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银耳提取物对大鼠抗抑郁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建立慢性应激抑郁症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生理盐水2.0ml/kg),银耳提取物低剂量组(0.5 g/kg),银耳提取物中剂量组(1.0 g/kg),银耳提取物高剂量组(1.5 g/kg),取空白未建模大鼠作为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五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28d,观察大鼠悬尾不动时间和游泳不动时间,并测定大鼠血浆及下丘脑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变化。结果 1.5g/kg银耳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抑郁大鼠体重(P<0.01),增加大鼠蔗糖偏爱度(P<0.01),同时1.0~1.5g/kg银耳提取物剂量依赖性的减少大鼠悬尾不动时间和游泳不动时间(P<0.05),增加大鼠血浆及下丘脑多巴胺(DA)含量(P<0.05)。1.5g/kg银耳提取物显著提高大鼠血浆及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P<0.01)。结论 银耳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抑郁活性,其作用可能与其增加大鼠血浆及下丘脑神经递质含量相关。
  • 易传祝, 周月婵, 刘上, 李梓民, 崔鲁炜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93-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牡蛎提取物软胶囊对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效果。方法 ICR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0.30g/kg.bw、0.60g/kg.bw、1.80g/kg.bw的牡蛎提取物软胶囊内容物,阴性对照组给予食用植物油,连续灌胃30d后,对小鼠进行负重游泳试验、血清尿素、肝糖原和血乳酸测定。结果 高剂量组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提高肝糖原含量、降低小鼠血清尿素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牡蛎提取物软胶囊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作用。
  • 陈慧玲, 黄倩羽, 许欣欣, 毛丽莎, 朱舟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96-4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ALIANCE FUTURA水质间隔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水中总磷的分析方法。方法 仪器进样器自动进样,并将样品于密闭的管路中通过分析模块发生完全的化学反应后,进入流动检测池进行光度检测,由数据处理系统自动处理分析数据。结果 在0-1.20 mg/L线性区间内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其检出限低,与国标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GB 11893—89钼酸铵分光光度法相比,该法具有提高工作效率及结果准确性等优点.可应用于大批量水样分析。
  • 吴才胜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498-4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了解流浪精神病患者感染HIV、HCV、梅毒的情况,对我院收治的426名流浪精神病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进行HIV、HC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抗-HCV感染率为15.72%;梅毒感染率为22.06%;抗-HIV感染率为0.94%。其中梅毒感染率男性为21.96%,女性为22.22%;丙型肝炎感染率男性为17.42 %,女性为12.96%;HIV感染率男性为1.13%,女性为0.62%。男性患者HIV、HCV感染率均高于女性患者(P<0.05),女性梅毒感染率高于男性,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重叠感染梅毒2例(0.47%),HIV重叠感染HCV 1例(0.23%),HIV+HCV+梅毒三重感染1例(0.23%),HCV重叠感染梅毒最高56例(13.15%)。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HIV,HCV,梅毒感染率高,加强HIV,HCV及梅毒检测对精神病人的康复治疗及院感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也有重要意义。
  • 方法研究
  • 李晓霞, 龙清平, 覃佩兰, 甘立勤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500-5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Workbook模型对深圳市龙岗区2014年艾滋病疫情进行估计分析,为深圳市该区的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确定的某一地区内,根据当地艾滋病的流行情况,确定艾滋病流行集中的高危人群种类,选取高危人群的性伴(或使用产前门诊数据应用于低危妇女)作为低危人群,估计其他人群感染人数。结果 高危人群规模估计为127715~218883人;低危人群规模为420~596人;现存成年HIV感染者(15~49岁)数量1481人,HIV感染率为0.0499%。结论 全区艾滋病疫情仍呈低流行状态,MSM在HIV感染者中的比例进一步上升到为60.44%,因此在艾滋病防控的工作中必须继续加强MSM人群中健康干预以及哨点监测。
  • 研究生园地
  • 周亚敏, 韩璐, 罗旭, 刘晓玲, 陈青山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503-5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吸烟行为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吸烟行为转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广东某高校1200名大学生吸烟行为进行调查,运用x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广东某高校大学生的吸烟率为17.22%(男性28.54%,女性6.74%);不同性别、专业、平均月开支的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月开支越高吸烟率越高(rs=0.15,P<0.05),吸烟还受到父母/朋友吸烟情况影响(P<0.05)。对吸烟正确的认知及态度有助于吸烟行为的转变(P<0.05)。朋友间交际(31.02%)、排解烦恼忧愁(27.81%)是最主要的吸烟原因,改善健康(51.34%)、朋友不喜欢(20.32%)则最能促动戒烟。结论 广东某高校大学生的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影响因素较多,针对大学生人群特别是男性大学生和文学、艺体及理工等专业大学生,积极有效地开展控烟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同伴教育势在必行。此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月支出也是控制大学生吸烟的重要手段。
  • 综述
  • 徐喜卿, 李顺平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506-5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学效果和保护效果的系统回顾,为完善甲型流感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评价方法,“甲型H1N1流感疫苗”或“甲型流感疫苗”“评估”或“效果”或“效果评估”为检索词,全面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期刊全文数据库(2009~2014年6月)和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2009~2014年6月),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2篇,免疫学效果和保护效果系统评价显示:抗体阳转率为61%~100%,GMT为1:200~1:736.23,甲流发病率<8.5%,疫苗的保护率为 45.15%~100%。结论 甲流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 李西西, 罗英男, 宋平平, 闫永建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4): 509-5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有关硬金属粉尘对工人健康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制定相应的诊断标准,但已将硬金属粉尘所致硬金属肺病列入最新职业病分类目录。本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的硬金属粉尘的职业接触、致病、检测及治疗情况等进行了探讨和论述,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