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SSN 1006-3110
CN 43-1223/R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题报道—艾滋病防治
    马希鹏, 李黎明, 杨兴光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2): 1409-14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12.001
    摘要 (1145) PDF全文 (616)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济宁市HIV/AIDS病例晚发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该地情况的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选取2012—2021年济宁市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采用χ2趋势性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病例晚发现比例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 2012—2021年济宁市累计新报告HIV/AIDS病例1 683例,平均年龄为(36.98±13.47)岁,晚发现554例,晚发现比例32.92%,2012—2021年病例晚发现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2趋势=5.930,P=0.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5岁以下儿童(OR=6.27,95%CI:2.14~18.36)、高年龄(OR45~岁=2.97,95%CI:2.15~4.11;OR≥60岁 =4.26,95%CI:2.65~6.85)、外地户籍(OR=1.53,95%CI:1.14~2.06)和农民(OR=1.31,95%CI:1.04~1.64)为晚发现危险因素;确诊时间为2017—2021年(OR2017—2021年=0.57,95%CI:0.45~0.72)、重点人群(OR=0.33,95%CI:0.26~0.42)晚发现率较低。结论 济宁市近10年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老年人和农民的艾滋病宣传力度,扩大艾滋病的社会筛查面,提高艾滋病感染者的早发现率、早治疗率。
  • 论著
    李婷婷, 焦兰星, 张丽新, 骆金俊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9): 1078-10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9.012
    摘要 (881) PDF全文 (256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湖北省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狂犬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1年湖北省狂犬病病例监测数据和狂犬病暴露门诊处置季报汇总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湖北省狂犬病疫情的分布特征,运用SPSS 25.0 软件对潜伏期影响因素进行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湖北省狂犬病疫情持续下降。病例主要分布于湖北省西北部和中东部地区;高发季节为夏秋冬季;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86∶1,职业以农民为主;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且呈现单峰型,高峰主要集中于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76例狂犬病病例分析中,伤人动物以狗为主(89.47%),暴露程度以Ⅲ级暴露为主(57.89%),暴露后狂犬疫苗接种率仅为9.21%。暴露程度、伤口处置情况、处理方式(缝合处理)、狂犬病疫苗接种是影响潜伏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2017—2021年湖北省狂犬病疫情持续下降。要强化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狂犬病暴露门诊处置的规范化水平,力争实现湖北省2030年消除人间狂犬病的目标。
  • 调查研究
    赵冬, 杨丽霞, 赵绮旎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9): 1124-11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9.025
    摘要 (733) PDF全文 (1176)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心梗(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流行病学特征及高危因素,为AMI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8 964例体检人群进行基线调查,随访1年,调查人群AMI发病情况,并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发病高危因素。 结果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8 964份,回收有效问卷8 897份,有效回收率99.25%(8 897/8 964)。随访1年,研究人群AMI发病共261例,AMI发病率2.93%(261/8 897)。261例AMI患者中以老年患者居多(占70.88%),小学初中文化占比50.96%,多数患者有医保(74.71%),已婚占63.98%,37.93%患者有吸烟史、45.98%有高血压史,24.14%检出糖尿病,多以急诊形式入院(70.88%)。AMI组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4、吸烟史、高血压史和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占比明显高于无AM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680,95%CI:1.272~2.220)、体质量指数≥24(OR=1.534,95%CI:1.198~1.964)、吸烟史(OR=1.670,95%CI:1.325~2.105)、高血压史(OR=1.644,95%CI:1.119~2.414)、糖尿病(OR=1.709,95%CI:1.254~2.330)、血脂异常(OR=1.490,95%CI:1.192~1.863)、脂肪肝(OR=1.531,95%CI:1.168~2.007)是AMI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 结论 AMI在人群中发病情况不容乐观,老年、吸烟史、高血压和糖尿病及脂肪肝等是AM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戒烟、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有效控制血压和血糖等是降低AMI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 论著
    颜淑妩, 刘军, 任琼, 龙玲玉, 彭瑾瑜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4): 416-4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4.007
    摘要 (717) PDF全文 (116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衡阳市新报告HIV /AIDS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下载2017—2021年衡阳市新报告的HIV/AIDS信息,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衡阳市2017—2021年新报告HIV/AIDS 3 300例,男性占比74.94%,人群年均新报告率0.99/万,五年间新报告率从2017年0.88/万上升到2019年1.10/万,而后下降到2021年的0.95/万。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96.82%),其中异性性传播为84.82%,同性为12.00% 。农民及民工占比较高,构成比从2017年的52.20%上升到2021年的61.55%。阳性样本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63.88%)、自愿咨询(26.12%);医疗机构发现来源呈逐年增长趋势,构成比从2017年的57.29%上升到2021年的65.98%。晚发现率为39.58%。≥60岁老年人新报告HIV/AIDS数逐年增加,构成比从2017年的30.00%上升到2021年的41.61%,主要在医疗机构就诊时检出,男性占比为77.65%,男性异性性传播主要为非婚异性性行为。结论 2017—2021年衡阳市艾滋病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状态,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农民及民工居多,≥60岁老年男性人群增长较快,应根据其流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传播风险,遏制艾滋病流行。
  • 综述
    师艳花, 李帅彤, 许婷, 陆皓, 李一珂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52-2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33
    摘要 (686) PDF全文 (1888)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简要概述了健康行为程式模型(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的形成、原则、理论假设和局限性,并探讨该模型在国内外不同人群和不同领域的应用现状,旨在为全民健康管理和健康行为的促进提供科学的、可行性高的行为预测理论模型和干预指导框架。
  • 专题报道—食源性疾病
    苏玮玮, 杨彦玲, 董海燕, 万青青, 赵江, 陈留萍, 张强, 朱晓, 刘志涛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9): 1035-10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9.004
    摘要 (686) PDF全文 (1040)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云南省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 方法 收集2010—2020年云南省各地报告的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0—2020年共发生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260起,发病6 600人,死亡2人,总体呈下降趋势。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高峰期为第二、四季度,占总起数的66.54%(173/260);暴发场所多发生在小学,占总起数的58.08%(151/260)。报告明确或可疑致病因子的185起事件中由微生物或可疑微生物引起的占40.00%(74/185),毒素引起的占46.49%(86/185);明确致病因子的118起暴发事件中,60.17%(71/118)是由4种致病因子引起的,其中蓖麻毒素导致的最多,达22起(18.64%),发病人数428人,其次是蜡样芽孢杆菌20起(16.95%),原因食品被归因为一类食品植物类,主要是大米、三明治、面包。导致暴发污染环节最多的是生产加工环节(50.77%,132/260)。 结论 关注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在学生开学季时,加强对小学食堂植物类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管理和监督。微生物、毒素感染是学校食源性疾病主要的致病因素,且原因查明率低,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微生物、毒素检测能力,提高原因查明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学校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
  • 调查研究
    王旭琴, 蒋茂莹, 刘俊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9): 1109-11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9.021
    摘要 (652) PDF全文 (1166)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学龄期儿童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治学龄期儿童ADHD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1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89例符合入选要求的6~12岁ADHD儿童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就诊非ADHD儿童520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制儿童ADHD危险因素调查量表对两组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儿童ADHD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儿童在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双亲抚养、父母关系不良、每日视屏时长、和父亲关系、和母亲关系、和同学关系、教育方式、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定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父亲文化低(OR=2.174,95%CI:1.813~2.607)、母亲文化低(OR=2.605,95%CI:2.169~3.129)、家庭月收入低(OR=1.312,95%CI:1.092~1.575)、非双亲抚养(OR=3.329,95%CI:2.641~4.195)、父母关系不良(OR=3.512,95%CI:2.914~4.234)、每日视屏时长≥2 h(OR=1.738,95%CI:1.449~2.085)、和父亲关系差(OR=1.941,95%CI:1.596~2.362)、和母亲关系差(OR=2.280,95%CI:1.831~2.838)、和同学关系差(OR=2.245,95%CI:1.873~2.692)、不良教育方式(OR=4.760,95%CI:3.764~6.021)、学习困难(OR=3.324,95%CI:2.744~4.027)、情绪不稳定(OR=2.633,95%CI:2.196~3.157)是儿童ADHD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引起学龄期儿童ADHD的危险因素复杂,包括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因素,需建立规范化筛查体系,采取卫生机构、学校及家庭共同防控措施,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 论著
    李澄宇, 董智强, 胡文穗, 刘伟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8): 925-9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8.007
    目的 分析2008—2021年广州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精准高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2008—2021年广州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信息以及广州市人口信息,计算总体、不同性别、各年龄组和城乡的发病率。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广州市的艾滋病流行趋势。 结果 2008—2021年广州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16 280例,年平均发病率8.66/10万。男女病例数之比为6.27∶1,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χ2=7 388.534,P<0.001)。Joinpoin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5年发病率逐年上升(APC=20.87%,95%CI:17.18%~24.67%),2015—2018年无明显变化趋势(APC=0.26%,95%CI:-13.58%~16.32%),2018—2021年呈下降趋势(APC=-8.58%,95%CI:-14.94%~-1.75%)。中、青年人群(20~59岁)是艾滋病高发群体,累计报告14 530例,占全部病例的89.25%。各年龄组发病率在经历长期上升后,分别从2015、2016和2017年起呈下降趋势。城市与农村报告病例数之比为14.07∶1,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χ2=842.866,P<0.001),农村发病率持续上升(APC=16.90%,95%CI:13.67%~20.22%),有赶超城市的趋势。 结论 2008—2021年广州市艾滋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应高度关注高危人群和农村地区,提高居民自愿检测意识,并确保能够及时自检,尽早知晓感染情况,从而对进一步控制广州市艾滋病的流行起到促进作用。
  • 方法研究
    胡真真, 胡阳, 吴霞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 113-1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1.031
    摘要 (625) PDF全文 (146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中文改良版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lectronic Health Literacy Scale,e-HLS)在高校学生中的适用性及应用前景。方法 2022年9—11月期间,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选取长沙市23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0.0和Amos 24.0软件对量表信度、效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201名学生进行了应答,应答率85.17%。e-HLS量表的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50,12个条目的决断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KMO值为0.850,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近似χ2值为972.031(P<0.0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各条目的公因子,结果显示具有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775。e-HLS的模型整体拟合优度CFI值>0.900,RMSEA值为0.093。结论 e-HLS在高校学生中的电子健康素养评价方面的适用性较高。
  • 实验研究与卫生检验
    刘慧萍, 王俊, 高凯杰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8): 1004-10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8.028
    摘要 (615) PDF全文 (105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某三甲儿童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检出率、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某三甲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MRSA菌株,对其检出率、来源分布及药敏试验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6—2020年该院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 034株,其中MRSA 1 279株,总检出率为31.71%,各年度MRSA检出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χ2=21.565,P<0.001);MRSA科室分布结果表明,排名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新生儿内科(20.88%)、小婴儿病房(13.76%)、内科监护室(8.37%);标本来源结果表明,标本类型主要为痰液(57.23%)、脓液(13.60%)、分泌物(11.42%);年龄分布结果表明,29 d~1岁的患儿检出MRSA菌株数量最多,占比为47.07%;药敏结果表明,MRSA菌株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100.00%,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耐药率大于80%,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MRSA菌株。 结论 该院MRSA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低龄患儿发生MRSA感染的风险较大,应重点关注新生儿内科,并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论著
    康殿巨, 斯郎格玛, 程秀伟, 张瑶, 兰莹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8): 920-9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8.006
    摘要 (599) PDF全文 (1114)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四川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2020年四川省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5—2020年四川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520 147例,重症1 759例,死亡38例,2015—2020年四川省手足口病发病率呈波动状,年均发病率为104.82/10万,2015—2017和2019年呈现明显的双峰(4—7月和10—12月),2018、2020年呈单峰,发病高峰分别在7—11月和10—12月;年龄以 5 岁及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38∶1;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地区是成都市(221.25/10万)、眉山市(145.51/10万)、德阳市(115.52/10万)、雅安市(108.02/10万)和遂宁市(100.56/10);共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44 410例,其中其他肠道病毒、CoxA16、EV71分别占65.53%、22.35%、12.12% 。 结论 2015—2020年四川省手足口病发病水平呈上升趋势,防控压力逐渐加大。四川省手足口病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成都及周边,川东北发病率较高,优势病原分型构成发生变化,其他肠道病毒比重逐渐提高,病原学监测工作需要调整。
  • 专题报道-慢性病防治
    李万华, 李正强, 王爱民, 任香勇, 杨颖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148-1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05
    目的 了解重庆市大足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情况及趋势变化,为开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个案资料来源于2012—2021年重庆市大足区死因监测系统,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with premature death, YLLs)、平均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s),男性与女性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率的趋势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of change,APC)。结果 重庆市大足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由2012年的183.13/10万下降至2021年的115.39/10万,APC为-3.92%,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5,P=0.003),标化死亡率以年均6.95%下降(t=-4.384,P=0.002)。历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和80岁及以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分别以年均8.88%、11.04%、8.52%、7.23%和5.54%下降(P<0.0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YLLs由2012年2.89‰下降到2021年的1.71‰, APC为-4.97%(t=-4.843,P=0.001), AYLLs由2012年的15.80年下降到2021年的14.78年,APC为-1.09%(P<0.05)。结论 2012—2021年重庆市大足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与早死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但死亡率与早死疾病负担仍然较高,应加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防治。
  • 论著
    王文卿, 孙明珠, 胡婷婷, 崔焱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7): 823-8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7.012
    摘要 (580) PDF全文 (139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现阶段糖尿病健康教育对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儿童及青少年患者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循证医学线索。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数据库、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中外文数据库中关于健康教育对T1DM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干预性研究,检索时限设定为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含样本量975例,其中试验组487例,对照组48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改善T1DM患儿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MD=-1.26 mmol/L,95%CI:-1.41~-1.11;Z=16.71,P<0.01)、2 h FBG(MD=-2.16 mmol/L,95%CI:-2.32~-1.99;Z=25.80,P<0.01)、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MD=-2.07,95%CI:-2.89~-1.24;Z=4.89,P<0.01)和自我管理能力(MD=2.39 mmol/L,95%CI:1.87~2.91;Z=8.99,P<0.01),各研究间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整体合并结果可信度较高。结论 本研究发现健康教育可以改善T1DM患儿的血糖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适合进一步推广。
  • 论著
    唐娴, 李本燕, 杨永芳, 黄源, 吴楷雯, 邓睿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9): 1050-10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9.007
    摘要 (572) PDF全文 (112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描述云南省老年人自杀死亡水平及流行特征,为减少老年人自杀,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2015—2019年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全省监测数据,对云南省老年人自杀死亡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5—2019年间云南省老年人报告自杀死亡率为25.02/10万~28.59/10万,标化自杀死亡率为25.29/10万~27.17/10万;历年老年男性自杀报告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农村老年人自杀报告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同年份之间,自杀报告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80岁及以上男性的自杀死亡率最高(44.67/10万~57.81/10万);8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报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7.92%,P<0.05)。老年人自杀死亡案例的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67.21%),自杀方式以服用农药(55.86%)和悬吊(34.12%)为主。 结论 自杀是云南省老年人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采取综合策略减少老年人自杀行为的发生。
  • 指南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8): 1011-10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8.030
    摘要 (568) PDF全文 (1035)   可视化   收藏
    唐氏综合征儿童伴有多发性畸形、躯体疾病、认知损害。虽然社会功能差异很大,但可以通过早期干预来提高社交技能。医学管理、家庭环境、早期干预、教育训练、职业训练能显著影响唐氏综合征儿童青少年功能水平并促进他们过渡到成年。
  • 调查研究
    李春圆, 赵洁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2): 230-2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2.026
    目的 了解上海市崇明区50岁及以上成人带状疱疹疫苗的接种意愿及影响接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二阶段随机抽取2021年8—9月上海市崇明区18个乡镇845名50岁及以上成人,调查其对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意愿、疾病知识及家庭和社会因素,利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上海市崇明区845名调查对象中,370人(43.79%)愿意接种(含已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听说过带状疱疹疫苗知识、周围人曾患过带状疱疹的人更倾向于接种带状疱疹疫苗(OR=0.521,95%CI:0.369~0.735;OR=0.716,95%CI:0.524~0.978)。不愿意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的原因为疫苗价格太贵;身体健康不需要接种;接种疫苗副作用大;带状疱疹是小病,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结论 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量身定做”针对中老年开展健康宣传以及加强医护人员相关培训、推荐接种疫苗等来提高崇明区50岁及以上成人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率。
  • 专题报道—慢性病防治
    丁贤彬, 吕晓燕, 焦艳, 陈莉玲, 许杰, 陈婷, 高旸, 张桂婷, 毛德强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8): 911-9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8.004
    摘要 (562) PDF全文 (108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庆市肺癌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归因于被动吸烟的情况,为开展肺癌防治提供建议。 方法 肺癌死亡个案数据来源于2019年重庆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被动吸烟率来自2013年重庆市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计算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 PAR%)、被动吸烟导致的肺癌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采用Excel 2010与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2013年30岁及以上成年人被动吸烟率为52.37%。2019年重庆市30岁及以上人群肺癌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18.44/10万与80.83/10万,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96.51/10万、63.58/10万。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归因于被动吸烟的PAR%分别为19.76和19.04,归因发病率与归因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3.41/10万和16.34/10万,归因死亡率与归因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8.38/10万和12.40/10万。2019年重庆市30岁及以上肺癌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率(years of life lost,YLL)、残疾所致寿命损失年率(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调整伤残寿命损失年率(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分别为21.16‰、0.31‰、21.47‰,YLL率、YLD率、DALY率归因于被动吸烟的PAR%分别为21.16、19.76和20.49,归因YLL率为4.34‰,归因YLD率为0.06‰,归因DALY率为4.40‰。 结论 2019年重庆市30岁及以上人群肺癌发病率、死亡率、YLL率、DALY率高,被动吸烟率高,肺癌归因于被动吸烟的疾病负担重,应加强落实控烟工作。
  • 专题报道—结核病防治
    乐博昕, 刘效峰, 王娜, 胡伟宏, 冯太聪, 蔡博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1): 1299-13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1.005
    摘要 (556) PDF全文 (101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ARIMA季节性模型,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对结核病流行特征的影响,预测上海市宝山区结核病流行趋势。 方法 收集上海市宝山区2009—2021年结核病月发病率资料,构建ARIMA季节性模型,验证预测模型效果,分析预测误差的原因。 结果 上海市宝山区结核病月发病率模型为ARIMA(2,0,0)(0,1,1)12,BIC值最小,Ljung-Box统计量Q=23.127,P=0.081,残差序列为白噪声。2019年实际月发病率与预测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均在预测值95%可信区间内。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近两年观察值与预测值差异较大,2021年2月观察值在拟合值的95%置信区间外。 结论 ARIMA(2,0,0)(0,1,1)12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宝山区新冠肺炎疫情前结核病发病趋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时,预测结果偏差较大,需要后疫情时代结核病发病数据来重新建模。
  • 论著
    郭金鑫, 汪千力, 林莉, 张华, 任凌霜, 成怡冰, 张天琛, 梁露, 高延秋, 陈秋生, 金志鹏, 刘瑞华, 连鸿凯, 王江涛, 余宏杰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9): 1044-10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9.006
    目的 描述河南省郑州市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住院病例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评估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与郑州市中心医院分别纳入儿童和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收集人口学和临床资料,采集呼吸道标本,使用Real-time PCR法检测流感病毒和RSV,分析流感和RSV感染病例合并细菌感染、抗生素使用及其合理性。 结果 共检出669例流感和RSV感染住院病例,38.4%(252/656)合并细菌感染,13例无法判断细菌感染情况。97.9%的病例住院期间使用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77.0%)、大环内酯类(20.3%)、青霉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15.5%)、喹诺酮类(9.9%)和碳青霉烯类(7.9%)为常用的种类。从入院到使用抗生素的时间间隔为1.0(1.0,1.0)d,抗生素使用持续时间为6.0(5.0,8.0)d。抗生素用药频度和总费用分别为2.4(1.3,6.0)DDDs和369.7(210.6,1 154.0)元/人。在655例使用抗生素的病例中,37.7%为合理使用,60.3%为不合理使用。 结论 郑州市流感和RSV感染住院病例抗生素使用的范围广、强度大、费用负担重,预防性或无指征用药等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普遍存在,抗生素管理仍待加强。
  • 调查研究
    张小乔, 汪艳蛟, 米飞, 孟琼, 冯月梅, 张雪辉, 王松梅, 殷建忠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9): 1093-10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9.017
    摘要 (548) PDF全文 (1146)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云南省高海拔地区丽江市永胜县汉族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该地区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选取当地30~79岁的汉族成年居民。分析体检者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情况、体格检查及生化结果,采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有效样本10 201人,其中男性3 563人(34.93%),女性6 638人(65.07%),检出高血压患者3 052人(29.92%),标化率为26.00%。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增加、超重、肥胖、行政及管理人员、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中心性肥胖等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P≤0.05)。 结论 该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应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重点关注有家族史、吸烟、超重/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等高危人群,针对不同人群的特征采取适宜的宣教方式早期预防,进而有效控制高血压患病率。
  • 调查研究
    李江红, 王热勤, 张升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8): 998-9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8.026
    摘要 (542) PDF全文 (1090)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一起家庭聚集肺结核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制定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一家4例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和筛查资料,分析个案调查结果和密切接触者筛查结果。 结果 首发病例确诊后11个月内,其女儿、妻子和儿子先后被确诊为肺结核,首发病例A确诊后对家庭密切接触者3人进行症状筛查时未发现异常,后续病例B和D确诊后,学校密切接触者筛查102人,2人PPD强阳性,均接受预防性抗结核治疗。 结论 本疫情呈家庭聚集性, 原因是首发病例发病后,在家庭内没有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造成家庭内传播,建议要加强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和健康教育,避免疫情的传播。
  • 论著
    牟劲松, 周海山, 冯战桂, 黄诗雅, 汪育东, 张超宇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9): 1076-10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9.013
    摘要 (540) PDF全文 (100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学龄前儿童贫血高危因素,为儿童贫血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深圳市坪山区学龄前儿童血常规检测为贫血的儿童纳入病例组,按照班级、性别和年龄配对选择健康的儿童为对照组,收集相关资料,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贫血的高危因素。 结果 采集了301对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对26个主要研究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籍贯,母亲孕前、孕期和哺乳期贫血,母亲主动或被动吸烟,分娩孕周,G6PD缺乏或携带地贫基因与儿童贫血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母亲孕期贫血(OR=5.13,95%CI:3.08~8.53),携带地贫基因(OR=16.80, 95%CI:5.03~56.18)和近两周感冒咳嗽(OR=1.66,95%CI:1.06~2.58)的儿童贫血发生风险较高,而分娩孕周较大的儿童贫血发生风险低于孕周较小的儿童(OR=0.57,95%CI:0.39~0.85)。 结论 母亲孕期贫血,携带地贫基因,近两周感冒咳嗽和分娩孕周是儿童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儿童贫血防控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 专题报道—食源性疾病
    郑重, 孙月琳, 陈友霞, 董峰光, 宫春波, 冯雪英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9): 1031-10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9.003
    摘要 (538) PDF全文 (108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9—2020年烟台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烟台市168家医院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对临床诊断、暴露食品及实验室检测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 2019—2020年烟台市168家医院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104 516例,6-9月份最为高发(58.69%),发病年龄最多为55~64岁(18.30%)年龄组,其次为65~74岁(15.79%),职业以农民(60.38%)为主,暴露食品主要为水果类及其制品(30.79%)及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8.09%),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89.62%)。采集生物样本427份,检出各类病毒及致病菌81株(18.97%)。其中沙门氏菌35株,副溶血性弧菌20株,诺如病毒13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2株。 结论 烟台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实现县乡村覆盖,监测数据能够更准确的反应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应根据本地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以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专题报道—食源性疾病
    林燕, 贾豫晨, 彭霞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9): 1025-10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9.001
    摘要 (526) PDF全文 (133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云南省食用蜂蛹中毒和食用蜂蜜中毒事件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明确食用蜂蛹中毒的原因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根据云南省2004—2020年报告的蜂蛹中毒和蜂蜜中毒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 云南省食用蜂蛹中毒事件表现出与食用蜂蜜中毒事件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蜂蛹中毒主要发生在9—10月滇西北的怒江和迪庆,蜂蜜中毒发生在6—7月滇西南临沧等地,蜂蛹中毒中位潜伏期9.5 h,远短于蜂蜜中毒的24 h,蜂蛹中毒以抽搐、烦躁等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蜂蜜中毒则以腰痛、少尿等泌尿系统症状为主,毒素污染路径和烹调方式等环节的证据也不支持两者具有相关性的结论。 结论 因蜂类采集有毒植物蜜粉导致毒素污染蜂蛹不是云南省食用蜂蛹中毒的原因。
  • 论著
    周峰, 虞慧婷, 范和玉, 王春芳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8): 948-9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8.012
    摘要 (522) PDF全文 (111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上海市剖宫产率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剖宫产率的贡献,为控制上海市剖宫产率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收集2003—202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剖宫产率数据,应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AAPC)方法描述其趋势;同时收集基于产院报告的2018年沪籍单胎新生儿出生登记信息,应用χ2分析和COX回归模型识别剖宫产术发生的影响因素,并估计相关影响因素的相对危险度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结果 2003—2020年间,上海市剖宫产率从2003年54.63%下降到2020年的48.43%,其变化呈速度较慢的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0.78%[AAPC为-0.78%(95%CI:-1.42%~-0.13%,P=0.018)];2018年上海市沪籍单胎新生儿的剖宫产率高达46.45%,对其贡献较大(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较大)的影响因素包括工作日施术、综合性医院、非初孕、高龄产妇和初产等,其中机构性因素(工作日施术和综合性医院)贡献接近50%;民营医院的机构性因素对其机构剖宫产率的贡献较低。 结论 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基于不同机构的特点探索并建立严格按剖宫产指征实施剖宫产术的综合管理干预策略。
  • 论著
    黄悦, 汪清, 陈丹, 褚洁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9): 1059-10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9.009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温度与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性。 方法 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检索并筛选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data)以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公开发表的有关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温度与DFU发生风险关联性的相关文献,应用Stata v16.0和RevMan v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研究文献8篇,其中包括4篇前瞻性队列研究、3篇随机对照试验和1篇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研究对象804例,包括试验组412例和对照组39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足部皮肤温度升高是DFU的危险因素(RR=1.95,95%CI:1.47~2.58)。剂量-反应分析结果显示,足部皮肤温度与DFU发生风险之间呈线性关系(χ2=9.90,P=0.002;RR=1.17,95%CI:1.06~1.28)。 结论 足部皮肤温度与DFU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结论仍需要更多临床证据予以验证。
  • 专题报道—结核病防治
    买力曼·巴哈尼, 萨拉瓦提·哈日特别克, 聂艳武, 田茂再, 张利萍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1): 1285-12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1.002
    摘要 (522) PDF全文 (101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05—2021年新疆肺结核流行现状和传播规律,为进一步做好肺结核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基于2005—2020年全国和新疆肺结核年报告发病率,建立连接点回归(joinpoint regression,JPR)模型对比肺结核的阶段性变化趋势;以2005年1月—2021年8月新疆肺结核报告月发病数建立Prophet模型和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 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分析肺结核发病季节变化特征,并比较模型的拟合精度。 结果 JPR模型拟合结果显示,相较于全国缓慢下降且无明显转折点,新疆肺结核发病率变化曲线被2个明显的转折点划分为3个阶段:缓慢下降阶段[2005—2015年,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1.988,P<0.05],不明显上升阶段(2015—2018年,APC=19.071,P>0.05)和明显下降阶段(2018—2020年,APC=-36.048,P<0.05);总体上变化趋势较为平稳。Prophet模型和ARIMA(1, 1, 2)×(1, 1, 1)12模型结果提示,新疆肺结核易在1月和3月高发,9月为发病低谷;Prophet模型拟合效果优于传统的ARIMA模型。 结论 2005-2021年新疆肺结核报告发病率远高于全国,且存在明显季节效应,应进一步加强春季肺结核的防控。
  • 专题报道—慢性病防治
    李媛媛, 王育珊, 苏银霞, 阿力米热·阿布迪热依木, 呼聪慧, 姚华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8): 902-9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8.002
    摘要 (520) PDF全文 (102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病现状,为当地人群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控制和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全民健康体检数据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9年墨玉县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共14 659例,患病率为4.96%;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冠心病患者共767例,患病率为5.2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218,95%CI:1.042~1.424)、年龄[40~59岁(OR=3.254,95%CI:2.151~4.922);≥60岁(OR=4.382,95%CI:2.860~6.712)]、婚姻状况[已婚(OR=12.798,95%CI:1.772~92.415);离婚/其他(OR=16.659,95%CI:2.276~121.948)]、有冠心病家族史(OR=3.878,95%CI:2.773~5.423)、高血压(OR=3.295,95%CI:2.698~4.024)、肥胖(OR=1.264,95%CI:1.084~1.475)、嗜糖(OR=1.995,95%CI:1.490~2.670)、嗜油(OR=2.406,95%CI:2.025~2.860)、嗜盐(OR=1.447,95%CI:1.151~1.820)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因素。 结论 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建议当地医疗卫生部门应重视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防治,提高居民健康意识,改变居民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病风险。
  • 专题报道—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杨辉, 尹志英, 钟建跃, 曹国平, 余昭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1): 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1.002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浙江省衢州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特征,分析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与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的关系,为优化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国家流感监测方案,对2016—2020年衢州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ILI及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2016—2020年衢州市共报告ILI 41 995例,占就诊总人数的4.41%,2016—2019年,ILI%有上升趋势(χ2趋势 = 84.369,P<0.001)。2020年ILI%显著低于2016—2019年平均ILI%(4.06% vs. 4.47%, χ2=33.657,P<0.001)。报告ILI以0 4岁组为主(19 308例)占45.98%,0 14岁组(26 617例)占63.38%。共采集ILI样本5 589份,总阳性率为17.07%(954/5 589),其中男性阳性率18.12%(463/2 555),女性阳性率16.18%(491/3 034),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80, P=0.055)。2016—2020年样本阳性率分别为14.95%(164/1 097)、20.02%(211/1 054)、14.11%(152/1 077)、33.36%(373/1 118)、4.34%(54/1 243),总体上呈下降趋势(χ2=8.656,P=0.003)。2016—2019年每年冬春均有流行高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2018年夏季出现流行高峰。病原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占42.14%(402/954)。不同年龄组中,流感病毒阳性率显著不同(χ2=104.981,P<0.001),0 4岁、5 14岁、1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ILI数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716、0.905、0.839,P值分别为0.009、<0.001、0.001)。 结论 2016—2020年衢州市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基本呈冬春季高发,偶有夏季高发,发病人群以14岁以下儿童为主,建议做好此类人群流感防控。ILI数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呈正相关。
  • 论著
    高鹏程, 马翠, 李雪, 高晓燕, 王娟, 刘继文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8): 924-9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8.007
    摘要 (516) PDF全文 (107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研究乌鲁木齐市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联,为强化育人阵地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乌鲁木齐高校学生管理人员547人,运用职业倦怠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调查其心理状况、应对策略及社会支持情况。 结果 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80.44%,积极应对得分(23.40±7.61)分,社会支持得分(33.20±14.77)分,年龄、工龄、学历、岗位、职务、职称、平均下班时间、每月休整日、社会支持水平、应对倾向在职业倦怠3个维度以及总分上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支持、积极维度、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得分均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及总分呈负相关(r=-0.946~-0.612,均P<0.001),消极维度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r=0.701~0.742,均P<0.001);逐步线性回归显示工龄、学历、应对倾向、平均下班时间、岗位、职务、每月休整日、职称、社会支持水平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 结论 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虽普遍存在,但其所处的社会支持情况及应对策略比较良好,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及组织关怀,优化考核内容,促进健康心态,进而保障高校育人质量及健康可持续发展。
  • 专题报道—慢性病防治
    孙清, 张韵秋, 莫广菊, 高田静, 韩思悦, 刘华青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8): 897-9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8.001
    摘要 (511) PDF全文 (113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国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饲养动物与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关系。 方法 将来自 “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 10 555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纳入研究,2008年基线调查收集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等信息,2011—2012年、2014年和2018年随访生存结局和死亡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饲养动物对死亡风险的影响。 结果 10 555名研究对象年龄为(87.24±10.91)岁,其中女性5 914名(56.03%)。10年随访期间共有8 318名死亡,死亡率为78.81%,其中不饲养动物组为83.34%,显著高于偶尔饲养动物组(77.33%)和经常饲养动物组(62.40%)(P<0.001)。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经常饲养动物组可以降低16.60%的全因死亡率(HR=0.834,95%CI:0.783~0.888)。分层分析的结果显示,与不饲养动物组相比,在80~89岁、90~105岁的老年人群和失能老年人群中,经常饲养动物组的死亡风险下降(HR=0.777,95%CI:0.698~0.864;HR=0.884,95%CI:0.801~0.977;HR=0.642,95%CI:0.480~0.859)。 结论 饲养动物是中国老年人的死亡风险降低的保护因素。
  • 论著
    白旭芳, 陈鑫华, 余宏杰
    实用预防医学. 2023, 30(9): 1025-10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3.09.001
    目的 预测新冠病毒mRNA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同临床终点的保护效力。方法 通过系统文献检索,收集新冠病毒mRNA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运用统计模型预测第二剂次加强免疫对奥密克戎变异株BA.1、BA.2、BA.5和BQ.1.1引起的感染、有症状感染和重症的保护效力。结果 接种四剂次辉瑞疫苗(简称BNT162b2)后1、2周和90 d时预防BA.5和BQ.1.1感染的保护效力均低于50.0%,预防有症状感染的保护效力为54.2%~72.4%,预防重症的保护效力高于90.0%。接种三剂次BNT162b2和一剂次辉瑞基于原型株和BA.4/5研发的二价疫苗(简称二价BNT162b2)1个月时针对BA.5和BQ.1.1有症状感染的保护效力分别为97.6%(95%CI:95.0%~98.8%)和90.8%(95%CI:83.9%~95.0%),针对重症的保护效力分别为99.5%(95%CI:99.0%~99.8%)和98.1%(95%CI:96.5%~99.0%)。结论 四剂次单价mRNA疫苗、三剂次BNT162b2和一剂次二价BNT162b2均可以有效降低感染BA.1、BA.2、BA.5和BQ.1.1发生重症的风险,因此,需要尽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 综述
    赵文恒, 马钰, 范淑君, 樊莉蕊, 杨智聪, 罗雷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71-12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30
    摘要 (508) PDF全文 (1025)   可视化   收藏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暴发以来,研究发现COVID-19康复患者在出院后在14 d隔离管理或健康监测期间有样本采集核酸检测再次出现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复阳)的情况,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越来越多。本研究采用文献查阅综述的方法,旨在综合描述COVID-19复阳者临床人口学特征、可能影响因素以及传播风险,为COVID-19患者出院管理、医疗资源救治分配和传播风险控制提供综合科学的建议。
  • 论著
    胡敏, 邹潇白, 贺健梅, 郑军, 陈曦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11): 1310-13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11.007
    目的 分析湖南省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现状和性生活行为学特征,为改进湖南省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湖南省5所高校的10 011名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知晓及性行为特征问卷调查,分析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9 991份,有效率99.80%。艾滋病总知晓率为86.34%。其中,“中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男性同性性行为”以及“艾滋病不可治愈”的知晓率分别为73.15%和70.36%。不同性别(χ2=10.210,P=0.001)、年级(χ2=109.836,P<0.001)、专业(χ2=75.533,P<0.001)的学生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女生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OR=1.16,95%CI:1.02~1.32);大二(OR=1.98,95%CI:1.70~2.31)、大三(OR=1.61,95%CI:1.33~1.95)、大四(OR=2.48,95%CI:1.70~3.63)学生知晓率高于大一;文史类(OR=2.02,95%CI:1.60~2.56)、理工类(OR=2.18,95%CI:1.73~2.75)和医学类(OR=3.35,95%CI:2.31~4.84)学生知晓率高于艺术体育类;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艾滋病知识者(OR=0.70,95%CI:0.57~0.84)知晓率低于通过学校获取。暴露前与暴露后预防用药知晓率仅为55.90%和45.56%。885名大学生自报告发生过性行为(8.86%);男生(60.49%)婚前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低于女生(68.26%)(χ2=5.546,P=0.019),单性伴(69.17%)、异性性行为者(64.68%)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高于多性伴(36.84%)(χ2=56.836,P<0.001)和男男性行为者(52.56%)(χ2=4.514,P=0.034)。结论 湖南省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升,高危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低,存在明显的知行分离现象,应注重提升高校学生安全性行为的观念和意识,并加强暴露前后预防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 综述
    任飞鸿, 赵婷婷, 黄小丹
    实用预防医学. 2024, 31(7): 887-8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4.07.030
    目前,由于人类和动物抗生素使用的不断增加,微生物耐药问题已发展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抗生素耐药基因传播状况更不容忽视。随着全球对益生菌的关注日益增加,在充分肯定益生菌健康功效的同时,也应紧密关注其可能带来的抗生素耐药基因传播问题。研究指出,益生菌自身携带的耐药基因可通过基因水平转移的方式传递给人体肠道中的致病菌,导致耐药感染,亟待深入挖掘和探索益生菌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传播特征。因此,本研究总结了人体肠道耐药基因的组成和传播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述了益生菌耐药机制以及在耐药基因驱动下益生菌耐药性的发展特征,并对益生菌耐药机制的研究瓶颈以及未来益生菌的安全性评估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论著
    赵莹, 毛秋方, 胡绘杰, 张科, 田广润, 吕磊, 罗艳艳, 窦启锋, 文建国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8): 939-9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8.010
    摘要 (497) PDF全文 (100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河南省儿童青少年遗尿症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从2019年10月—2020年3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某县5所中小学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长处和困难问卷及儿童睡眠调查表进行调查,对影响遗尿患儿情绪和行为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结果 实际发放问卷4 500份,回收4 120份,有效问卷3 912份,有效回收率为94.95%。调查结果显示有7.82%儿童患有遗尿症。遗尿组的情绪症状、多动和困难总分得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两组品行问题、同伴交往和社会行为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遗尿儿童和青少年的困难总分与打鼾、夜间呼吸问题、嗜睡、注意力缺陷、睡眠总分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睡眠呼吸紊乱、照顾者文化程度低、便秘、学习成绩较差是遗尿患儿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结论 遗尿患儿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影响因素是睡眠呼吸紊乱、照顾者文化程度低、孩子学习成绩差、便秘,应引起关注。
  • 卫生管理
    明辉, 唐益, 侯旭, 杨坤云, 易恒仲, 肖涛, 刘礼亲, 王巧智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2): 1536-15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2.032
    2017年湖南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两项制度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两保合一)。本研究通过梳理2011年以来湖南省耐药结核病医保政策,回顾性分析2018年湖南省肺结核防治工作本底调研资料、2020年湖南省“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资料,对比“两保合一”前后湖南省耐药结核病医保政策变化,研究分析耐药结核病患者医保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减轻耐药结核病患者负担,推动医保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 论著
    刘晓磊, 刘相佟, 陶丽新, 刘佳, 陈硕, 康晓平, 张静波, 郭秀花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9): 1039-10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9.005
    摘要 (492) PDF全文 (118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北京市成年人10年内发生空腹血糖受损的预测模型,并建立风险评分可视化列线图。 方法 本研究利用2009—2018年北京市健康管理队列研究的数据。以2009—2013年第一次数据为基线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来构建空腹血糖受损发生的预测模型,建立空腹血糖受损发生的可视化列线图,通过C指数来对列线图进行评估。 结果 共纳入18~89岁居民5 574例,其中训练集4 459例,平均随访(6.78±1.78)年,共有544例(12.20%)发生空腹血糖受损;验证集1 115例,平均随访(6.83±1.82)年,共128例(11.48%)发生空腹血糖受损。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体质指数大、腰臀比大、高血压、甘油三酯异常、谷草转氨酶异常、有父母糖尿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发生空腹血糖受损。验证结果:训练集C指数=0.74(95%CI:0.72~0.76),验证集C指数=0.73(95%CI:0.68~0.77)。 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10年内成年人空腹血糖受损发生的列线图效能良好,对可能进展为空腹血糖受损的高风险人群有预测价值。
  • 调查研究
    袁园, 王海霞, 杨玲玲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10): 1243-12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10.022
    摘要 (492) PDF全文 (1124)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对其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 方法 抽样选取在本院治疗的20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其疾病心理社会适应性、心理弹性、应对方式资料。 结果 研究对象心理社会适应总分为(52.68±14.53)分,其总分及各维度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618~-0.218,P<0.01),与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540~-0.209,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276~0.519,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中,年龄、个人月收入、心理弹性、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等因素进入回归方程(β=3.658、-0.971、-0.672、-0.297、2.577,P<0.05),可解释总变异量的49.0%(ΔR2=0.490,P<0.05)。 结论 心理弹性与积极应对方式对于提升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有正向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则有负向作用。因此,临床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高龄、月收入低的脑卒中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态,帮助其采取积极态度去应对疾病,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提升心理社会适应水平。
  • 论著
    高尚, 任娅如, 单朝霞, 常彩云
    实用预防医学. 2022, 29(9): 1085-10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110.2022.09.015
    摘要 (490) PDF全文 (105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2013—2020年济南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和时空聚集性进行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监测系统中获取济南市2013—2020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及时空重排扫描统计方法分析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 2013—2020年济南市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72 033例,年均发病率119.19/10万。病例集中在<5岁年龄组,占报告病例总数的42.74%。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占41.69%。男女性别比1.21∶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25,P<0.001)。全年出现夏季和冬季2个发病高峰。平阴县、天桥区、槐荫区、历下区和历城区是主要高发地区。全局自相关分析各年全局Moran’s I值均为正值,范围为0.039~0.235。时空聚集性分析共探测到5个时空聚集区(1个一类聚集区,4个二类聚集区),具有显著时空聚集性。 结论 2013—2020年济南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存在时空聚集性,根据时空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应加强病原学监测,在高发地区重点人群中开展宣传教育等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