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艾滋病防治
李晶, 贺莉萍, 陈曦, 戴媚霞, 彭龙女, 赵萧钰, 江艳
目的 分析大学生HIV自我检测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推动高校艾滋病防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湘南学院2022年7—8月在校的1 015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研究。基于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理论编制问卷,调查HIV自我检测意愿状况,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 015名研究对象中,688人(占67.8%)有过性行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人数为154人(占15.2%),其中无保护性行为且愿意接受HIV自我检测人数为27人(占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χ2=7.904,P=0.005)、未接受过相关的艾滋病防治知识(χ2=4.272,P=0.039)、已婚(χ2=29.935,P<0.001)、同性恋(χ2=16.983,P=0.001)、3个以上性伴侣者(χ2=35.109,P<0.001)、感知疾病威胁(t=-3.127,P=0.002)、行动线索(t=1.791,P=0.007),与HIV自我检测意愿有关。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行动线索对HIV自我检测意愿有直接正向作用,路径系数为0.08,而感知疾病威胁对HIV自我检测意愿有直接负向作用,路径系数为-0.13;感知到益处对HIV自我检测意愿有间接正向作用,总效应为0.025。结论 在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中,需要加强对艾滋病知识和自我检测的认知宣传,提高HIV自我检测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促进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开展。